登陆注册
1437600000019

第19章 宋室风云(1)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与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除了开朝的太祖与太宗之外,宋代的皇帝鲜有垂范后世的文治武功,在与周边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战之中也胜少败多,徽宗、钦宗二帝还沦为俘虏。

不过,宋朝却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一个转折时期。西方汉学家把宋初的转折点称为一次"复兴"或一次"商业革命",认为宋朝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更显现出开风气之先的独特风采。在政治上,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在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农业耕作、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进入到新的阶段;在激烈的政权角逐之中,宋朝所代表的农耕文化仍然占据优势。

一、"杯酒释兵权"与文人政治的形成

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本是五代十国中后周的大将,手握兵权,战功赫赫。后周皇帝年幼软弱,大权旁落,赵匡胤所率的将士早已视之为实际上的皇帝。公元960年正月,他在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县境内)被手下军队黄袍加身,三呼权的当务之急。宋太祖采取的办法是"杯酒释兵权",消战乱于无形。

公元961年的一天,他邀请曾帮助其夺取政权的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大将入宫宴饮,待酒酣面热,突然屏去左右,说,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能当皇帝,但是当了皇帝却又睡不着觉。石守信等人忙追问为什么,宋太祖说,你们虽然忠心耿耿,难保你们的部下没有期望富贵的,一旦你们和我一样黄袍加身,你们不当皇帝也不行了。

石守信等人听后,吓得胆战心惊,请宋太祖指一条明路。宋太祖说,你们不如多买良田美宅,及时享乐,颐养天年。第二天上朝时,石守信等将领纷纷上疏,告病还乡,禁军的兵权于是收归中央。对于外镇节度使,宋太祖也用这个办法削夺兵权。宋太祖这一招十分高明,既收回了兵权,又没有大动干戈,实现了平稳过渡。

"杯酒释兵权"只是从人事上削弱军事将领拥兵自重的可能性,根本性的变革还在制度上。宋太祖对中央禁军加以整顿,降低禁军统帅的地位,取消禁军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的职务,改由三衙分别统领禁军;实行更戍法,疏离禁军将领与士兵的关系,使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同时,实行以文制武,由文官主持的枢密院掌管军政。他还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方针,挑选地方精壮充实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军事力量。这一改革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但是也造成将领与军队之间的隔离,使将帅不能因时因地灵活指挥,军万岁,拥戴为天子,改国号为"宋",建都开封,史称宋太祖。

晚唐以来,一向是"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五代时期兵强马壮就可做皇帝。以宋太祖本人而论,掌握禁军大权之后夺取帝位,也顺理成章。因此,掌控军权便成为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队战斗力大为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宋军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的屡屡失利。

公元976年,宋太祖死,其弟赵光义(即宋太宗)继位。宋太宗作为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将出身的皇帝,从一登上皇位便开始重用文臣,压制武将。宋太宗改革并发展了科举制度,放宽了录取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名额大为增加。在他统治的22年中,共录取进士1457人,平均每年66人,数倍于唐朝和宋太祖统治时期。他还提高科举的地位,在太平兴国二年(977)把前四名进士任命为将作监丞,其余授予大理评事。这些新科进士一举成为京官,并充任各地通判。因而宋朝人说:"科举取士自太平兴国以来,恩典始重。"科举中第者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成为选拔官员的正途。如吕蒙正太平兴国二年中状元,端拱元年任宰相,前后不过11年。此后这类事例更是不少,难怪沈括有诗说道:"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为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宋太宗不允许官僚子弟与贫寒百姓竞争。雍熙二年(985),宰相李昉、参政知事吕蒙正等四位高官的子弟考中进士,太宗取消了他们的录取资格。这时还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誊录,即将考生的试卷另行抄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以免徇私舞弊。

科举地位的提升促成了文人政治的形成。太宗期间共有宰相9人,全部都是文官,其中科举出身有6人;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占21人。以整个北宋时期计,共有宰相71人,其中科举出身者64人;整个两宋时期共有正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官659人,占到九成以上。于是,在封建官僚内部,形成了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当权阶层。如果说五代是武将政府,那么宋朝便是文官政府。宋代谚语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正是对这一新的政治现象的描述。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科举地位提高,读书风气逐渐浓厚,出现了不少耕读世家。就连商人也不惜血本让子弟读书,以便由商而仕,整个社会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以致有宋一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二、农耕与游牧:两宋与辽、西夏、金诸政权的关系

两宋时期,中国境内并存着多个政权。与宋朝对峙的,在北方先后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和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在西北则有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在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骑兵崛起后,这几个政权间的战略均势才被打破。

契丹人原是鲜卑族柔然部的一支,游牧于中国东北的辽河流域。"安史之乱"后,唐朝在北方的统治式微,契丹人趁机发展壮大。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耶律阿保机是契丹的改革家,他任用韩知古、韩延徽等有才学的汉人为谋士,置州县,立城郭,定赋税,使辽国迅速强大,不断向南扩张,与北宋发生冲突。

北宋在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后,也乘胜北伐,想统一北方。宋太宗先后两次率领大军征辽,均告失败,宋朝此后对辽只能采取守势。1004年,在宋朝作出大幅让步的情况下,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达成妥协,订立"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结束了持续数十年的战争,使得宋、辽边境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中。

此后,宋、辽双方分别在边境上设立榷场,进行互市。双方使臣往来不断,每逢宋、辽皇帝继位和帝后生辰,双方都要派使者携带礼品祝贺,并向使臣"回赐"礼品。宋、辽间的和平交往促进了汉族与契丹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西夏是党项人所建立的。党项人是羌族的一支,原居住在黄河河曲一带。公元8、9世纪之间,党项人逐步内迁,其中迁到夏州(今陕西横山)的拓跋赤辞一支,唐朝赐姓李。其首领李继迁势力壮大后,向辽圣祖请婚,受封为夏王。从此夏与辽结成掎角之势,长期困扰宋朝,宋朝与西夏之间战争连绵不断。

西夏在李元昊主政时期逐渐强大起来。李元昊幼读诗书,对兵书更是手不释卷,对于中原的法律政制十分熟悉。青年时期的李元昊就善于用兵作战,多次在与宋朝的战争中获胜。1038年,李元昊正式建国号称帝,其中央政制基本上学习宋朝。李元昊热衷扩张,宋朝与西夏战争迭起。宋朝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屡遭惨败,损兵折将,朝野震骇;而西夏虽屡屡获胜,却也多有伤亡,造成财力不足,国穷民怨。在这种情势下,双方经过反复交涉,于1044年达成和议。从此以后,宋朝与西夏处于和平共存的态势。到南宋时期,双方也有战争,但平衡的态势仍然保持。

西夏与宋朝虽然时战时和,但经济上的联系却十分密切。双方除以贡、赐的形式交换货物外,榷场贸易也非常活跃。宋朝与西夏贸易的货物,宋朝是绢、粮食、茶、瓷器、漆器、香料、药材;西夏则是马、驼、牛、羊、毡毯、羚羊角等。宋朝每年在保安军、镇戍军等榷场购入马4000匹,羊两万头,贸易量很大。西夏和北宋的互市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

金国是女真人建立的。女真人本处于辽国的统治之下,后来生活在中国东北松花江一带的一支部落在首领阿骨打的带领下逐步强大起来。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国号"大金",定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城南白城)。此时的金国还不够强大,于是与北宋订立联盟,联合向辽国进攻。1125年,辽天祚帝在逃亡西夏途中被金兵俘获,辽国灭亡。

金国获胜后,又将目标对准了北宋。北宋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因都城边防空虚,金兵乘虚而入,攻陷开封,掳走徽、钦两帝和宗室、大臣等3000余人,此事史称"靖康之难",北宋统治至此结束。

1127年5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宋高宗继位不久,面对金兵的严重威胁,启用李纲、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组织民众抗金,初步稳定了局势。但是宋高宗只求苟安江南,无意光复中原,与金朝达成和议。和议后,宋、金关系进入了南北对峙时期,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宋金双方虽然也曾发生过几次战争,但双方对峙的局面始终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这几个以游牧经济为主的民族虽然与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宋朝战争不断,但都不约而同地吸收中原农耕文化的营养,在王朝建制方面具有共同点。在休战期间,边境互市也较为繁荣,再加上动荡之中频繁的民族迁移,使这一战乱不断的年代成为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

三、王安石变法

北宋立国半个世纪以后,"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恶性膨胀,朝廷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在外部,西夏与辽国时刻威胁着宋朝边境的安全。内忧与外患相互交织,使宋王朝陷入困境,体制内的改革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到宋仁宗时,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责成他筹划改革事宜。范仲淹,字希文,为北宋名臣。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他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意识和忧患意识,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佳句。

同类推荐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人物封藏在字里行间,经过岁月的淘洗,历史是一场戏剧,用人和事件串联起来,生旦净末丑,轮番上场,关键时刻的风云人物总能在剧情的拐点上奏出最强音。他们振臂呼喊,竭诚尽忠,冲锋陷阵,鞠躬尽瘁。
  • 我是赵子龙

    我是赵子龙

    老天爷呀!你玩我哦!这里是三国也!动不动就会死人的也!而且,你居然让我做赵云!NO!开什么玩笑嘛!怎么办!要我拿着枪去戳人,我宁愿拿着笔去戳卷子!至少卷子不会反过来戳我,不是吗?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地下,地上

    地下,地上

    解放前夕,八路军侦察连长刘克豪,奉命假扮被俘虏的国民党军统参谋乔天朝,在沈阳军统东北站取得了站长徐寅初的信任,获取了很多机密情报,为我军顺利解放东北,立下了卓著功勋。为免国民党怀疑,组织上又派来女游击队长王迎香,假扮乔天朝的妻子王晓凤与他团聚。两个热血革命青年,有同样的理想和目标,却有不一样的性格和作风。他们在战斗中共浴风险,在生活中磕磕碰碰。解放后,他们几经波折,啼笑成姻缘。新婚燕尔,朝鲜战争爆发,王迎香要求参战,后来,不幸牺牲,留给丈夫和儿子无尽的怀念……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玫瑰绽放的年代。
  •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所提出的这则法门必会跃然纸上,活脱脱横陈在你眼前,只要你一切就绪,一旦纵身跃出,你就会辨识出它来。不论你是在第一章还是在最后一章里,接收到了它出现的讯号,都要停顿一下,拿个玻璃洒杯来倒立,因为这个场面标示着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你读这本书时务必要牢记,这本书讨论的是真人真事,而非凭空杜撰的子虚乌有,本书的目的是要昭告世人,赁着一则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所有一切就绪的人都可以学到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 魔教妖女一统江湖

    魔教妖女一统江湖

    她身为魔教之主,必要之时心狠手辣,偶尔也会冷幽默。她总是一身黑衣,独断独行,一路披荆斩刺,简单来讲就是夜行侠。她独自一人一马一剑行走江湖,总而言之就是很帅很酷。(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中年级)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中年级)

    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喜欢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吗?喜欢那些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吗?喜欢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吗?喜欢探究答案的快乐吗?这里有你喜爱的故事,这里有你喜欢的故事结局,这里有你想要的快乐,孩子们,还等什么,来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异世重生,她不过是司徒家有名无实的六小姐。为了达成当初的约定,她不惜学习那人的琴技。琴弦一拨,伤人三分,琴曲一落,必取一人性命。古代豪门的司徒家,为求上位处处暗流涌动,甚至不惜毁人根基。皇室子弟,郡王之子,江湖侠客,不知何因聚首琴灵山庄,将本就浑浊不堪的水搅乱,更是令那蠢动的杀机渐渐浮出水面。是功成名就,或是功败垂成,又或是另一场波诡云涌的风云再现……
  • 师傅是根草:渔女倾城

    师傅是根草:渔女倾城

    渔家有女初长成系列渔女完结了,椰子新书【和尼姑相关,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呀!一个穿越异世捣蛋却立誓成为强人的丫头,她又能翻出多大的浪花呢?】闹翻三界,她是一代女皇?女帝?女魔?她究竟是什么?一切都将拉开莫辛鱼逃婚离家,却遇上七级地震,香消玉殒,灵魂穿越到十四岁女孩身上,以渔家女莫辛鱼的身份重生异世。初来乍到,却见二伯母和人‘赤诚相对’,原主被吓死,莫辛鱼好生无辜。鱼家村这一天正是祭祀水神的日子,不料狂风大作,乌云盖天,以打渔为生的鱼家村顿时陷入恐慌。爱人的‘背叛’是真是假?故事的发展又有什么变化,师傅究竟是谁?渔女要翻身,她要做异世女强人异世渔女,切看她如何化险为夷,找到真爱...
  • 红罗血影

    红罗血影

    逆命天机,数甲子一现,领天命者窥天机,必受五雷轰顶的天谴之劫,肉体凡胎,唯有金身不灭。本以为天命所归,却不想自己只不过是这滚滚红尘的沧海一粟,谁说的规矩由强者左右,立誓要这天下武林,唯我独尊。躲不开的红尘佳人,女人心,海底针,我要的只是这份柔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