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600000017

第17章 盛唐气象(1)

唐朝是一个开放、自由、进取、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代。在这个强盛的国度里,不仅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发扬,而且众多异域文化如八面来风,汇聚而来。佛理道学,古文诗歌,书法绘画,音韵舞蹈,天文历法,异彩纷呈,名家辈出,中华文明进入一个繁荣的新阶段。

一、佛教的发展与道教的隆兴

唐朝的皇帝,不少都信佛。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印度学佛,当他贞观十九年(645)回国时,唐太宗派宰相前往迎接,亲自在洛阳接见了他。玄奘带回了大量佛教典籍,唐太宗下令组织规模宏大的佛经译场讲坛,调度高僧协助玄奘翻译佛经。由于朝廷的支持,玄奘在长安的慈恩寺、弘福寺翻译佛经,历时十九年翻译了数十部。到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还迎佛骨(即所谓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在宫中供养三天后送至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然香臂顶供养者"。

佛教在唐朝进入全盛时代,门户派系之分逐渐严明,有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各派修行方式各不相同,而且各有其传承及宗法世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净土宗和禅宗。

净土宗虔诚膜拜阿弥陀佛菩萨及观世音菩萨,期望在西方净土的极乐园得到再生。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唐代高僧善导是净土宗的重要倡导者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认为,企图依靠个人的力量解脱现世的苦难是不可能的,必须得到佛法的接引才能前往极乐世界。他宣称,人今生的富贵贫贱,都是前世决定好了的。净土宗宣扬的修行方法是:只要口中念称阿弥陀佛,就能除去生死之罪。净土宗在民间下层广为流行,善男信女只要口念阿弥陀佛,同时为营造塔庙出钱出力、敬献香火就可以功德圆满。

禅宗主要在士大夫中间流行,创始人是北魏时从南天竺来到中国的菩提达摩(一祖),实际创始人是中国高僧慧能(六祖)。慧能出身贫寒,后出家学佛,因目不识丁,不能钻研繁琐深奥的佛教经义,但相信通过内心的自然省悟而得佛法真谛,修炼成佛。因此,他很注重心性修为,认为一切佛法都存在人的心中,清净之心就是佛,就是净土,烦恼、地狱是心有杂念、心性沉沦的恶果。由此认为不需要通过念经、坐禅、修行来祈求远方的佛祖拯救自己,可以通过心性顿悟成佛,"一食若悟,即众生是佛"。

严格说来,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一大成就。这种净心自悟的主张成为以后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近代中国著名学者胡适认为,禅宗以"入世"悟来代替佛教"出世"修行思想,是中国佛教内部的一场革命,使佛教基本中国化、简单化、世俗化,以后中国佛教各宗派皆可归于禅宗。

佛法鼎盛,寺院经济也发展起来。寺院经济出现在南北朝,隋朝时进一步发展,唐朝时已经十分雄厚。在唐朝,由国家和民间出资修建了众多寺庙。到唐武宗时,全国共有寺院近五千座,庙宇四万余个,僧侣达26万之众。这些寺庙由于有了朝廷的敕赐、官僚豪富的捐献、僧侣地主的巧取豪夺,以及凭借特权进行的商业经营,经济势力十分强大。佛门本应清心寡欲,宏道扬法,以香火捐助为资,但寺院广占田地,已经违背了佛门正道。势力如危及世俗政权,大祸即为时不远。

到唐武宗时,唐武宗本人信仰道教,对寺院广占田地、广收僧尼的做法十分不满。会昌元年(841),唐武宗开始下令灭佛。初期,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命犯戒僧尼还俗。到灭佛高峰期,严令僧尼不论有牒或无牒,皆令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摧毁。灭佛给佛教带来的破坏很大,"寺舍破落,不多净吃;圣迹陵迟,无人修治"。

但是,经过唐朝时期的本土化改造,佛教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思想方面的影响无处不在。

唐朝是儒、道、佛"三教共弘"的时代,道教也得到唐朝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唐朝是李姓王朝,为了增强其统治的神秘性,奉老子李耳为先祖,唐高祖规定道教居儒佛之上,确定了道教的特殊地位。

唐太宗尊老子为"圣祖"和"太上老君",并修建太上老君庙,在各地大兴道教宫观,提高道士地位,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唐太宗还把《老子》尊为《道德真经》,并亲自作注,颁令全国习读,令玄学博士讲授《老子》,各州县推荐对《老子》、《庄子》、《列子》等道教经典有研究者,由其亲自考核后加以奖赏,并在科举考试中增试道家经书。此外,他为了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对道教的仙丹特别着迷。

唐玄宗推崇道教尤力。他多次追尊老子,先后封其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下令在各地建造玄元皇帝庙,塑老子像立于正位,而唐朝历代皇帝的塑像陪祀左右,显得毕恭毕敬。

正是在唐朝历代皇帝的推崇扶持之下,道教兴盛不已。各地道观广为兴建,总计有近两千座,遍布名山大川,道教香火到处弥漫。道教炼丹之术十分盛行,不仅炼外服的药丹,而且炼凝聚体内精、气、神为一体的内丹之术,后者属强身健体的养生术。炼丹道士很得皇室宠信,多封官封爵,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唐朝虽尊道倡佛,但并不抑儒,而是崇儒,让儒、道、佛一起自由发展。唐高祖"颇好儒臣",唐太宗也"锐意经术",认为尧舜周孔之道不可或缺,儒学、儒士在皇权体制中的中心地位并未动摇,名臣士绅、文人墨客信佛尊道者比比皆是。儒、道、佛三家并不相互排斥,不少儒家知识分子在出佛入道之时,也将佛道教义吸收进儒学之中,从而为新儒学的诞生奠定了根基。

二、古文运动与唐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改自先秦就已流行的散文体文风,盛行骈体文,亦称近体文或四六文,形式整齐,讲究对仗平仄,辞藻华丽,但内容往往空疏,不仅限制了人们的创作想象力,而且倡导奢华糜烂的社会生活,"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虽然在隋朝时就已经有不少人反对骈体文,但至唐初,骈体文仍有很大影响,不少文学大家都精通骈体文,甚至朝廷奏章制诏都一律骈体。

初唐和盛唐时期,反对骈体文的人也不少,首推陈子昂(661-702)。他不仅反对六朝遗留的浮艳文风,而且主张变更形式僵硬的文体,提倡散文。他诗文俱佳,诗风悲凉慷慨,文章形式灵活,内容朴实,其名篇《登幽州台歌》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怀古悲己,意境幽远,开一代新风。

中唐以后,社会动荡,藩镇割据,唐帝国迫切需要维护皇室尊严和国家统一,浮华的骈体文已不适应时势,于是,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其发起者和主要领导者是韩愈、柳宗元,他们与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他称骈体文为"近体文",称先秦、秦汉的散文为"古文"。韩愈的文风雄浑雅健,有浩然之气,如行云流水,奔放流畅。所作之文题材广泛,格

式不一,有议论文、记叙文、寓言、人物传记,等等,其中有不少妙笔生花的千古佳作,一篇《祭十二郎文》,无人能及;《师说》中的一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流传千古。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其文章峭拔俊秀,含蓄精深,以说理见长,他提倡"文者以明道",其作品《捕蛇者说》内容朴实,但寓意深刻。他也擅长写山水文章,所作的《永州八记》乃绘景抒情的名篇。他亦精于策论,所写的《封建论》,纵议古今,分析鞭辟入里。韩柳文风自成一体,风靡文坛千余年,直至"五四"之后的白话文运动,才被当今的白话文所取代。

韩柳所发起、倡行的"古文运动",主张在文体、文风、文字上完全摆脱骈体,追奉"古文","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虽以"复古"为旗号,但实则想在破除骈体僵化程式时,有所创新,主张"惟陈言之务去",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抒情立言,自成一家新语"。

"古文运动"不仅着眼于革新文体,而且想"文以载道"。韩愈说,"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欲通过复兴先秦两汉古文,振兴在佞佛迷道的唐朝有所衰微的儒家"道统"。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颇为辉煌的黄金时代,是个名副其实的诗的国度,有唐一代的290年,不论繁荣衰微,大治大乱,总能诗兴不断,形成了有诗为荣、无诗为耻、竞相创作、吟唱诗歌的社会氛围,"行人南北尽歌谣"。

仅流传至今的唐诗就有五万余首,出自二千二百多位诗人之手。这些诗歌,在体裁上,有五言七言古体诗、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乐府诗;在题材上,涉及田园、山水、宫廷、庙堂、边塞、闺房、战场,或描绘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花草树木;在风格上,有的浪漫,有的朴实,有的华丽,有的豪壮,有的低沉,有的简约,有的深沉,可谓千姿百态。

唐朝诗人辈出,初唐有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人称"初唐四杰";盛唐有"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王之涣、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崔颢、高适;中唐有白居易、卢纶、张继、元稹;晚唐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等。甚至一些百姓也能脱口成诗。其中,成就最高的要数李白与杜甫。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碎叶,后迁至四川。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挂冠而去,游历四方。安史之乱时,他误入永王李璘的幕府,后永王在与肃宗争夺帝位的斗争中失败,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李白生性放达,集仙、儒、侠于一身,其诗也如其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豪迈奔放,富有浪漫情怀!李白也性情飘逸,嗜酒欲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充满了及时行乐的洒脱生活情调!"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万里边塞,宽广无垠,引人遐思。李白的诗想象无限,气势磅礴,故后人称他为"诗仙"。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甫在唐肃宗时,曾官左拾遗。后入蜀,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都是无关紧要的小官。杜甫一生仕途不如意,生年恰逢"安史之乱",生活贫困,颠沛流离,深知百姓之苦。杜甫的诗最大特点就是忧国忧民,"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描写现实生活和民众疾苦,富有现实主义情怀。

同类推荐
  • 锦衣杀明

    锦衣杀明

    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是杀人用的!杀什么人?阻碍大明朝发展的人!尸位素餐,贪官污吏,杀!结党营私,热衷内斗,杀!假传圣旨,陷害忠良,杀!自私自利,拒不缴税,杀!假仁假义,空谈误国,杀!投机倒把,里通外国,杀!藐视大明,虽远必诛,杀!
  • 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亚洲战场上,反法西斯阵营与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比较大型经典的海战。主要包括:登陆冲绳岛,珊瑚海战役,中途岛大海战,马绍尔群岛海战等。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 南宋军神

    南宋军神

    特种兵政委刘涚肉身穿越到1130年,被金兵当成细作扔进牢狱,越狱时不经意救了岳飞麾下大将高宠,本以为找到靠山,却不料高宠竟然是...面对破败的汉人江山,刘涚绝对秉承岳飞的遗志直捣黄龙,却坚决反对对南宋朝廷的愚忠。他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用土地和粮食来号召大家:“此时此刻我们当万众一心,修建起‘心’的长城。吃了我们的吐出来,拿了我们的还回来,杀了我们的,那还说个屁,杀回去!”
  • 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朝代更替,是偶然还是必然!皇室兴衰,是天意还是人为!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袁常,四世三公汝南袁家第六子,据一地称霸,引四方云动!王朝更替,皇室兴衰竟早有定论,且看袁常如何破解束缚千年之宿命!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凤囚凰

    凤囚凰

    那是个峨冠博带,长衫广袖,纵情高歌的年代。暗香浮动,山水清音。天下为棋局,谁是博弈操棋人?虽然穿越成公主,但是楚玉穿成这个公主,有点儿前无古人惊世骇俗。=================完本小说《龙龙龙》《淑女飘飘拳》,新书《倾臣》正在连载。
  •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国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1

    中篇小说的佳作,至少应该包括两点:它既应该是好看的小说,也应该是有文学意蕴的小说。找好看的小说不难,找有文学意蕴的小说也不难,但要找二者兼于一身的小说就有点难了。中篇小说写作的难度也就在这里,因为作者在追求好看的时候难免伤及文学意蕴,在追求文学意蕴时又难免伤及好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武霸天下

    武霸天下

    杨决出生将军世家,后遭到奸臣陷害,家破人亡,隐居在萧家村埋头修炼武技。十几年后,金军入侵。为了正义,杨决一人独闯江湖,展开了一个小市民与整个军队抗争的故事。也由此引发了无数爱恨情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居然回去了

    我们居然回去了

    假如给你一个回到十年前的机会,你会做什么?跟错过的人表白?珍惜虚度的时光?买一注能够中大奖的彩票……男女主角(曹沃、米几何)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十分后悔当年因为对方而虚度年华放弃了努力奋斗的机会。每天害怕未来,沉迷过去。梦想着能回到过去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改变现状。然而当某一天他们真的回到了过去,一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最后他们终于明白,就算未来没有人等你,至少此时此刻有人陪着你。
  • 穿越之腹黑世子妃

    穿越之腹黑世子妃

    世人骗我,谤我,欺我,害我,何以处之?原玥的答案是:你便辱她,蔑她,欺她,压她,看准时机弄死她!金牌卧底一朝穿越,往日里呆傻的自闭儿,忽变聪慧无双,扮猪吃老虎,将挑衅的人放倒!一朝重生,破茧化蝶,惹来天下美男追逐,却不知何时惹来一只腹黑妖孽,一朵朵的掐掉她的桃花!
  • 傲世魔女

    傲世魔女

    单纯小乞儿,本该无忧无虑地生活,因为遇上他,一个自幼被认定为孤煞七星的男子,从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女降世,魔女相随,江湖动荡。不料真相揭开,她竟是至女和魔女的双重结合体!一次惊变,魔女现世,江湖,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