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600000011

第11章 两汉文化(1)

两汉时期,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之下,出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不仅对先秦以来万象纷呈的思想学说进行了总结,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形成思想大一统的格局,而且在华夏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融汇成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两汉文化在走向一元的过程中并没有丧失其开放性,而是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在佛教传入及本土道教产生后,儒、释、道共生共存,互相影响,成为中华文化一道独特景观。此外,两汉时期的史学、文学、医学、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一、经学、谶纬与唯物论

从汉武帝开始,与"独尊儒术"相伴而生的是,形成了一门专门注解、传习儒家经典的学问,即经学。开始只奉《诗》、《书》、《礼》、《易》、《春秋》为儒家经典,称之为"五经",后又陆续增补,有"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

两汉时期,经学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功名利禄的驱使下,儒生们纷纷研习经学。武帝设五经博士时,博士弟子(即太学生)只有五十人,但到东汉顺帝时,太学的博士弟子就增加到了三万人,还有无数的儒生在私塾里研习经学。一部数千言的儒家经典,对它的注释竟然可以达到一百多万字!

儒家典籍在秦末曾遭火灾,损毁严重。西汉官方博士所研习、传授的儒家经典都是据儒士口授,由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的,而非先秦时的原版典籍,所以称为"今文经"。而用先秦古文写成的经书,称为"古文经",大多散落民间。这些"古文经"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据说,武帝末年,鲁恭王在拆除孔子的旧宅时,在墙壁里发现了《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用先秦古文书写的数十部儒家典籍。同时,汉武帝也大开献书之路,求天下遗书,至成帝时,收集到了大量图书,这些书杂乱无章,就派刘向进行整理。哀帝时,刘向的儿子刘歆在继续整理这批图书时,发现了古文字写成的《春秋左氏传》、《尚书》、《逸礼》、《毛诗》等经书,于是,他向哀帝提出在太学设置学官研究这些古文经,遭到众多博士的反对。至此,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两派。

在两派争斗中,今文经因能在官学里讲授,是士人们升官的必由途径,所以总占据上风,而古文经却只能在民间传授。但王莽登基后,为了配合他的"托古改制",大肆推崇古文经,把刘歆发现的一批古文经都列为了官学讲授内容。

经今古文之争,开始主要是表现在经书的文字、版本和真伪的辨别上,后来又引申出学术观点的争论。今文经学着重于阐释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强调迎合现实的需要,而古文经学着重于注释经文本义,专注学理,有复古倾向。到东汉末年,两派有了融合的趋势。两派之争推动了两汉经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很多著名的经学大师,特别是许慎、马融、郑玄,他们既精通古文经,也研究今文经。

西汉末年,又出现了谶纬之学。谶是一种假托神灵的预言,用神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世人昭告治乱兴衰和凶吉祸福,常常附有各种神秘怪异的图,所以也称为图谶。纬是一种用宗教迷信的观点,假托神的意旨对儒家各种经书进行解释的书,是与经相对而得名。许多经书都被注有纬书,这些纬书大多用经书旧名,其内容都是以预言和神话为根据。谶和纬相结合构成了谶纬之学,其内容有的解经,有的述史,上自天文历法,下至地理风情,既有典章制度,也有政事更迭,但几乎都是以荒诞不经的神话的形式出现,它的思想渊源是阴阳五行学说。谶纬之学是两汉时期把儒学神学化的结果,是经学的一种衍生物。两汉统治者和众多博士、经师、士人,把儒家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采用神秘主义的方式解释各种经书,使得儒学被赋予了神的力量。

因此,谶纬之学与经学,特别是与今文经学相结合,得以政治化,深得统治者喜爱。王莽、刘秀都曾利用谶纬来谋划登基。特别是刘秀,对谶纬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深信不疑,他用人施政,决定重大问题,都以谶纬为准,不懂或不喜欢谶纬者,肯定得不到他的重用。就这样,谶纬之学在东汉非常盛行,被奉为官学。儒生们不仅要记诵儒家经书,还要修习各种谶纬之书,要精通如何按官方意志,用谶纬解释经书。这使得儒学谶纬化,变得神秘起来。

显然,谶纬之学是唯心主义的,以它诠释儒家经典,使得经学的内容更为空疏荒诞,因此,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反对谶纬之学。古文经学家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派对经文本义穿凿附会,编了一部《说文解字》,对近万个古文字一一进行注释,郑玄还对不少荒诞的纬书依据经书本义进行了注释。

这一时期唯物论的代表者是东汉思想家王充。王充自幼家庭贫穷,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写成了《论衡》一书。该书"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宣传唯物论、无神论,反对儒家的天人感应说,否认"天"有意志,认为"天"只是一种自然存在,各种凶吉祸福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认为"六经之文,圣人之语,动言天者",是"惧愚者之言"。同时,也批驳各种鬼神妖异之说,反对人死为鬼之说,"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立场鲜明的唯物论不仅有力抨击了谶纬之学,还批判了经学的唯心主义思想。在谶纬之学盛行的东汉,王充的这些观点被视为"异端邪说",《论衡》一书被埋没了上百年之后,在东汉末年才逐渐流传开来。

二、《史记》与《汉书》

两汉时期,中国的史学获得了巨大发展。在汉朝之前,虽然产生了《春秋》、《尚书》、《战国策》等具有文献价值的书,但这些书所记载的史实都较零散,很不系统。直到西汉,中国才产生了第一部系统化的史学巨著,即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迁,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出生于史学世家,其父司马谈曾做过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出外游学数年,足迹踏遍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各地,还曾出使巴蜀之地,随汉武帝多次巡幸各地,这为他以后"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提供了实践素材。司马迁受其父影响,精习了道家学术,后又师从著名经学家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和《古文尚书》,精研儒术,博采众家之长。

元封三年(前108),他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负责修史工作,后来因受李陵败降匈奴的牵连,被汉武帝处以腐刑(阉割之刑)。司马迁不丧其志,忍辱负重,发愤专心修史,穷毕生之心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意即太史令司马迁所著之书,共有130卷,其中本纪12卷、表10卷、书8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洋洋洒洒52万余言。司马迁遵循孔子所说的"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的写作原则,采用纪传体,分本纪(即以帝王为主轴的大事记)、表(即帝王将相年表)、书(即典章制度等的汇编)、世家(即各诸侯国历史和诸侯将相及其他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即各少数民族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等五种体例撰写而成,开创了一种以人物传记为主的史书撰写体例,为以后中国近两千年的王朝历史编纂提供了一种典范。

《史记》也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通史性巨著,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期,从远古写到当代,上下三四千年,结构完整,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社会风貌、科技等各个方面,既写了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帝王将相等方面的制度和大事,也写了少数民族和处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游侠、商贾等的生活,尽量全面勾勒社会的全貌,俨然当时的百科全书,所以,有人也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更难能可贵的是,《史记》在颂扬帝王将相之功德的时候,"不虚美,不隐恶",叙事时讲求实事求是,褒贬有度,不但敢于斥责历史上的暴君,还敢于揭露汉朝皇帝的短处,甚至斥责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不仅敢于揭露酷吏的残暴行为,还敢于颂扬游侠之士的侠义行为,把农民起义领袖与诸侯同列于"世家",树以专传,故被后人称为"实录"。

《史记》的文笔也非常优美,描写人物栩栩如生,叙述事件惊心动魄,可以说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文学著作,所以被世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开风气之先的地位。

在司马迁和《史记》之后,汉代也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历史学家和史学著作,其中最出名的是班固及其代表作《汉书》。

班固(32-92),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出生于官僚世家,家学渊源深厚,其祖父官至广平相,其父班彪是东汉初年有名的一代大儒和史学家,撰写了《史记后传》数十篇,把《史记》所记述的历史延续至西汉末年,其弟班超乃东汉有名的经营西域的干将,其妹班昭亦精通史学。

班固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聪明好学,16岁时就入太学读书,求学达八年之久。他众观博览,善采百家之言,据史书记载,他"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因其学识渊博,被汉明帝召入朝中,担任兰台令史,负责史书纂修工作。他继承父亲遗志,花20多年完成了《汉书》的绝大部分。永元四年(92),在宫廷斗争中,因与外戚窦宪关系亲密而受牵连,被捕后死于狱中。他死后,其妹班昭续写了《汉书》中的8篇表,一个叫马续的士人又补写了《天文志》。《汉书》这本史学巨著,历经波折,终于完成。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密十三

    密十三

    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虽半属游戏,或补或泻或润或燥,以治人之病,然其中金石草木水土禽兽鱼虫之类。其功果非细焉。靡不森列,黄帝之尝百草也,以代天地器物之名,疗人之疴,不亦当乎!,性之寒热温凉。予因感之而集众药之名,演成一义,盖辨其味之辛甘淡苦,以传于世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热门推荐
  • 逆天女配:毒女大翻身

    逆天女配:毒女大翻身

    新书【快穿之炮灰女配翻身大逆袭】更新中,欢迎入坑。脑癌晚期,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可活了,紫梵浅以为自己一生就这么过了,谁知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到生前看的一本小说书中的女配,呵呵呵,老天曾经那么早就收走了我的命,如今我一定好好地活着,女配又怎样,既来之则安之。就算是女配我一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 麻龟警长破疑案

    麻龟警长破疑案

    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在动物界发生的形形色色的疑案、谜案,提高能力。维护了和谐的生活环境。,伸张了正义,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麻龟警长凭借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依靠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增长知识,抽丝剥茧,使这些疑案、迷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惩治了邪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逻辑思维方法,教育了大众,本书共收入了作者近年来精心创作的29个小故事。阅读这些小故事,不仅可以愉悦身心,以及这些案件的侦破过程
  • 恋爱机率twice

    恋爱机率twice

    我是一个初到韩国的新人王,在恋爱机率2%的巧合下,我遇见了百分之百韩国产无脑花美男金日宇。当绘画天才小妮子PK学校至尊花美男,一段你追我挡,你再追我打的,妙趣横生的跨国恋情就此拉开帷幕。我们之间究竟会吹出怎样奇妙的恋爱气泡呢?一切奇妙姻缘尽在恋爱机率2%。
  • 无上皇宠

    无上皇宠

    墨色的眸子在黑夜里闪着暗淡的光,就像黑珍珠一样蒙着淡淡的霜,但那幽深珍珠里面却蕴藏着火苗,愤怒的随时要爆发出来,将眼前的一切烧个精光。就在她绝望的时候,忽然,一滴温热的液体滴落在了她早已冰冷的嘴角,让她将疼痛感受的更加彻底。液体慢慢的渗进千泠玥的嘴唇,咸涩的感觉直冲她的味觉,是眼泪?她静静的看着眼前这头发了狂的狮子,竟然渐渐忘记了身体剧烈的疼痛,不禁开始探究这个男人心中的愤怒,是什么让他这么折磨自己,是什么让他这么……痛苦。“既然你这么快乐,哭什么?”千泠玥朱唇轻启,而他面对着她的质疑,竟然慌了神色,眼神闪烁不定,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 名门嫡女策:桃花撞了腰

    名门嫡女策:桃花撞了腰

    推荐新文文:《世家女》他如莲,一池碧水才能衬得他高雅亭直。他似凌霄,步步为营璨于高处。但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我不是竹蔓,配不得那一抹青衫,我也不是那牡丹富贵种子,能种入那宫阙深处。你当明白,天涯海角之处,九山云外之间,你在哪儿,我便在哪儿。我不求神仙眷侣般逍遥美景,亦不求华阙宸寰里桂殿兰宫,我只愿你一生安好,可以让我随着你,倾心微笑。——题记木佳死了,因为梦见了自己的色狼小矮子变态上司把自己吃了。木佳又活了,带着前生的记忆成了代郡木府三房嫡女——木灵语。既然穿了,那么……我XXOO你大爷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可是,可是……为什么爷爷奶奶爹爹娘亲姑姑舅舅甚至老祖宗都打定了主意要她跟近亲结婚?那会生出畸形儿的啊……还好,她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可以长大……【秦慕枫】——她哭了吗?——是,很伤心,很难过。——她痛苦吗?——你说呢?——她……有什么打算吗?——没有,她只是哭。——你去多多安慰她。——为什么你不去?——我?你觉得可能么?【慕容清】——语儿,你会后悔的。我慕容清,绝对会让你后悔的!——你问我为什么?很简单,权力,才是握在手里,唯一的武器。【秦慕杉】——你不需要这样做,你不欠我的,但若你这样做了,我到死都不会安心。——我知道你有多不舍,我也不舍。可是语儿,就算隔了千山万水,他依旧念着你,而你,又何尝不念着他。【张端睿】——咱们算是臭味相投吧?反正你不嫌弃我风流多情的,我也勉强能接受你不守妇道。要不,咱们就将就将就,凑一对儿得了?——语语,做哥哥的,很心疼。【岑耀祖】——小表妹,喏,给你,纸鸢。——我是军人,当然要报效朝廷,征战沙场,说不准哪一天就死在那儿了,或许连尸骨都没留下。语语你说过,“死得其所”,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你要记得以我为傲,因为我为自己的理想,奉献了我的一生。【尚崇文】——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啊!你敲我作甚?——书、呆、子!你能不能正常点儿说话?——非也,这是圣人之言,子曰……你去哪儿?——女子曰:干你屁事!【慕容漓】——如果有困难,记得来找我。——我不会帮他,但也不会拉他的后腿。他是天生的王者,大兴的命运可能就在他的手上。木灵语,他为了胜利,牺牲了很多,你要体谅。增加几个片段ORZ~~~【片段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冷酷殿下的睡美人

    冷酷殿下的睡美人

    凌霄是国王指定的继承人,以修行的借口离开岛屿,只是想要在被重任禁锢之前赠自己一段自由。欧阳萌萌坦言内心疑问:“你爱羽音尔公主吗?还有,她爱你吗?”凌霄顿了三秒:“羽音尔公主曾说她欣赏我的音乐才华。”喂,那到底爱不爱啊!?政治婚姻要说爱,好有难度啊!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