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首诗有着陶渊明式的意境。陶渊明诗境恬淡简约,但读者不难从中领略到抉择之后如释重负之感。正是这一点,使得诗里的春耕秋获、一茶一饭都涌动着迷途知返的感动,给读者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陶诗从不掩饰自己的倾诉愿望,情感很朴素,所以能让读者感到亲切。此后的诗人大体写不出那样的感觉,因为难以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家的自然理想,而只能将这种体验局限在性情、艺术或闲暇生活中。它的好处是通过形象展示意境,所以更加精妙纯粹;局限就是姿态过高,不如陶诗通过叙事直接表达情感那样自然温厚。后世诗人中,在风格上最接近陶渊明的,就是孟浩然了。闻一多评论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是“淡”:“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到看不见诗了”(《唐诗杂论·孟浩然》)。“淡”,一方面是指语言的纯净朴素,一方面是指意境的淡泊宁静,两者统一是陶诗的特点,当然也是孟诗的特点。但相比较而言,孟浩然的文人意识较浓,意象更精致,却难以像陶诗那样令人感动。
所谓陶渊明式的意境,是指通过对自然的领悟,感受到心灵的自由,并由此而体验到一种自在自为的生存状态。孟浩然屡试不第,漂泊不定,是个失意的人,所以,自然意趣很容易地就成为他抵御现实的价值立场,成为他安顿疲惫身心的精神家园。而孟浩然对自然世界的倾心也一定是真诚的,所以能写出很“淡”的诗。但如果说到“隐者”,那却不是孟浩然的身份,而只是一种思想姿态。他不能做到如陶渊明那样终生躬耕南亩,因此,所描写的就不可能是日常生活,而只能是一幅幅的场景。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孟浩然一直处在一个旁观者的地位,并通过静静地观赏而获得一种自然意趣。这非常近似于一个读者的立场。诗歌前四句的中心词是“相望”,它表达了一种约定式的憧憬,是遵循着内心的冲动去寻觅能够和自己心灵相感应的对象。所以这次登高就是一次目的性很强的观赏行为,这其中的自我意识和目的性,是陶诗中所没有的。“北山白云”相对于村落田园,境界更为辽阔邈远,更具有符号的意义,能够简明地切断诗人和现实的联系,清晰地标志出自己的“隐者”身份。天边的大雁,在这无垠的秋空深处,飞翔成一个或几个自然而然的点,它们的或隐或现,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自在,牵引着诗人一缕无可无不可的心绪,直上九霄云端,可又不知道将落在何处。因此,“心随雁飞灭”就是在无限世界中对有所依托而又无所牵挂的自由的体验。傍晚时分,村人归家,或行于河边,或歇于渡头,正与明明灭灭的雁一样,都意味着一种随意。归家的场景有些温馨。但孟浩然止息于山巅,也就放弃了与他们“披草共来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的可能性。所以,沙边渡头的归人,仍然只是一个自然景致。
这与陶渊明对待人物的态度不同,陶渊明喜欢“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的交往,也就是在最基本的生存层次上相互印证;即使在“悠然见南山”这样纯粹的观望描写中,陶渊明也有一种设身处地的认同感。孟浩然只是欣赏着,并用距离保持着自己“隐者”的姿态。其实,孟浩然也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的诗,但诗人在意的还只是自己的洒脱,这从他空手而来、尽兴而归的姿态中可以看出。孟浩然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诗歌意旨简明显豁,能迅速被读者领会和接受。
薄暮和清秋,在很多诗歌里,表达的是由淹留他乡或事业无成而引发的时不我待的忧伤。但这首诗中,时光变化所触动的只是本能的情绪反映。当天光转暗,秋风转凉,宇宙收敛起它的光芒,露出幽深神秘的一面,人的精神也因此而随之变化,并能感受到淡淡的忧伤。这忧伤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此刻与诗人不期而遇,也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不能为了感受自由的快乐而刻意排除它,所以孟浩然用“因”、“是”来强调情绪的自然属性。沉醉在自由之中的心灵是敏感的,只有敏感的心灵才能追随着自然微妙地变化。“愁”和“兴”因此也是一种非常优美、自由自在的景致。同时,这两句诗作为一个时间表述,正说明了孟浩然的流连和沉湎,说明了他已经通过欣赏而逐步达至和自然的浑然交融。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一句中的两个比喻都十分精巧:不可捉摸的天边之树恰如俯身可拾的整齐的荠菜,而不远处的小洲则又如同那遥不可及的蒙眬的月亮,其远近大小之间,实在虚幻之间,又有何界限?这就是自然,是对自然的感悟使人洞穿了此在与彼岸的隔阂,达到随心所欲、通透无碍的自由之境。如果说界限,这两句中的“天边”和“江畔”就是一个视觉的界限,它如画框一样,将了无边际、层次复杂的自然世界固定住了,成为一个尺幅千里的景致。这两个比喻,使得诗人在不经意之间把握了自然,并自如地将这浑然无际的自然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山水诗的高境界。
一幅平淡的山中景色,由于给出了一个空间形式,而成就为一个高妙的意境。这是孟浩然与陶渊明不同的地方。陶渊明的境界在自己心里,在自己的时间性存在中,所以他对景色几乎就是没有选择的,什么都可以。孟浩然内心不会总是那么平淡,却有着对平淡的渴望,并且十分敏感。所以,当他登高相望时,他立刻就放弃了自己,成为一个暂时的隐者,感受到悠然的情绪。在这首诗中,引领着诗歌情绪的是自然本身,而不是诗人。
诗人的心境随着天上的鸟,随着降临的暮色,随着渡头止息的人群,自然变化,浑然不觉,与自然妙合为一。但自然,终究不过是诗人暂时栖息的场所,并不能成为生于斯老于斯的田园,所以,它被描写得越是精致,对它的流连越是沉迷,就越能体现出诗人作为一个游客的姿态。
这一点,孟浩然大约也是很清楚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这句诗不止是一个期待,其中含有不能久居、难以融入的落寞、愧疚之情,也表达了孟浩然对悠然把酒的前辈的深沉敬意。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一首优美而宁静的诗。虽然诗人面对着这片自然景色,出入的姿态有些着意和僵硬,但他通过自己敏感的心灵使得这片景色更加优美、空灵,除此之外,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面对陶渊明的自然,我们常常由于感到失落而手足无措,感到迷茫,因为我们这些读诗的人,大多数也只是些匆匆的游客。所以,我们喜欢孟浩然诗中的精美意象和装饰性风格,它使得自然的主旨更为突出,自然的形象更加精美,因此才能够被我们并不宽阔的心胸所欣赏和认同。而这一点,大约也是唐以后的山水田园诗和陶渊明田园诗的区别。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