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400000018

第18章 江南,作为永远的他乡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南齐建武年间,谢朓任宣城太守,他用绮丽而柔媚的笔调涂抹了宣州的山水。从此,宣州就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杜牧称之为“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题宣州开元寺》)。在唐人看来,宣州就是南朝,是江南。

晋朝东渡之初,中原仕宦有所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说新语·言语》)的感叹,既表达了强烈的异乡感受,又为人们从山水风景中认同江南指示了路径。而真正揭示出江南山水的独特魅力,就要等到谢灵运、谢朓等因政治失意,而踏入江南更深处之时。江南以自己的美丽和温柔,收容了士人骚动而忧伤的心,维持了无根士人最后的矜持和优雅。南朝梁时,丘迟随太尉临川王北伐,作书劝北魏大将陈伯之来降,其中有云:“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陈伯之读罢,遂率八千人归降。此时,人们已经沉醉在江南,而淡忘了自己真正的故乡。

这是个浪漫的奇迹。正是江南的山水,使得流放成为一种流连,逃亡成为一种徜徉。江南,是诗人的他乡,也是一个精神的故乡,它从此让士人们魂牵梦绕。唐人孟浩然说:“江南佳丽地,山水旧难名。”(《送袁太祝尉豫章》)刘禹锡说:“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白居易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蒙眬的春雨、缥缈的烟树、清澈的倒影、婉约的歌声,还有总也摆不脱的痴迷和怅惘,它们还是谢灵运和谢朓们的江南吗?

唐朝人有着更为个性化的精神世界,因此,江南的意义也是多样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是孟浩然的愤懑,“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山中问答》)是李白的飘逸,而“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菩萨蛮》)则是韦庄的温情……那么,杜牧的江南又有着怎样的风景呢?在这首诗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那秋风衰草中的“六朝文物”了。注者常引王通的话解释“文物”云:“江东,中国之旧也,衣冠礼乐之所就也。”(《中说·述史篇》)他们把体认南朝的理由归结于礼乐文化的传承,这显然是儒家华夷观念作怪,实际上,北方儒学之盛过于南朝。南朝于礼乐传统无所成就,却在浪漫而有个性的人格精神方面独有建树,深受后人推崇。杜牧诗云:“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润州二首》)这其中就包括谢灵运、谢朓们在江南山水中所呈现出的优美、自由、深情,甚至是放纵的性情。所谓“旷达”和“风流”,指的就是那份无奈而又无根的矜持和优雅,是苦难世界中高贵而又纯粹的人格气质。唐人往往将这份苦难中的从容、绝望中的洒脱,与兴盛于六朝时的佛教相提并论,用那山光水影中寂立的塔寺和悠然的梵音,悄然替代了“衣冠礼乐”,所以,所谓“六朝文物”又指烟雨之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江南春绝句》)。显然,“六朝文物草连空”正表现了诗人对那种孤独缥缈的精神气质的怀念,而怀念,使得江南而再度成为诗人孜孜以求的他乡。

但是,杜牧还能像南朝文人一样,再次体验江南的优雅和柔情吗?连天的草、淡淡的云、潺潺的水,还有寺庙、飞鸟、阴雨、秋风、笛声和参差的烟树,这些都是典型的江南景色。但在这首诗中,这些景色又都显得遥远而且蒙眬:寺庙是前朝故物自不用说,那些朝朝暮暮随意飘过的云,从古老的楼台上拂过的风,你又能分得清它们的朝代吗?在这些景物中,诗人被一种顽固的历史意识所纠缠着,他所看到的只是风雨侵蚀中的六朝,因此,这个江南就显得不那么真实。杜牧似乎只能徘徊在这片景致之外,徒劳地遥想着六朝文人的优美和伤感,并由此而看到了自己和历史之间无可跨越的距离。我们能从诗中嗅出被历史抛弃的感伤和追之莫及的惆怅。

中国古代山水诗中乐观精神很少,它的感情倾向甚至比田园诗更缠绵,就是因为山水在诗人眼里并不仅仅是实在的景色,在它的花开叶落、春风秋雨中,总是暗示着某种神秘的命定性,暗示着现实那无可超越的窘境。而在杜牧的这首诗里,我们又看到了历史的无从超越性。“天澹云闲今古同”这样的诗句,既表达了追随历史的渴望,也散发出历史映照下现实个体的哀伤。那曾经存在着的依然存在,云、山寺、江南,它们使诗人怀想,但是,也正是它们指示了历史的存在,并因此区分出古和今,使得现实变成一种有差距的存在,一种令人忧伤的非存在。

历史延续了江南,历史也改变了江南。当王羲之在会稽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中“一觞一咏”时,他已经感受到了“俯仰之间,已为成迹”的悲伤(《兰亭集序》)。谢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宋书·谢灵运列传》),风华绝世,而江南却无力挽留他的生命。谢朓称宣城为“山水都”,他的国度被如此精心地封闭着:“凌厓必千仞,寻溪将万转,坚崿既崚嶒,回流复宛澶。”(《游山》)但无论怎样封闭着的山水都无力阻隔他内心的“怀禄情”,眼看着他断送了自己三十五岁的人生。美丽的山水成就了南朝人的人格,但却难以消释人生的悲凉,也难以承载生命的沉重。一味地沉湎、放纵,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沉沦和堕落,如石崇在金谷涧中筑庐纵饮(《水经注》卷16)等。

这一切,都在流逝的时光中变得清晰起来,就在中晚唐人的蓦然回首中,山水中的优雅,就如同华丽的衣冠大族,其实也只如舞动在秋风中的枯叶,随着风起云散,在历史中陨落。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这种沧桑的悲凉写照。面对着美丽的江南,谢灵运和谢朓们只有深情的沉醉,但历史却在他们身后留下了死亡、堕落和江山沦落的痕迹。江南,正因为背负了这种沉重的历史,而难以承载杜牧的希望。“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江山不改,一切如旧,但那些曾经的梦想和喧哗,那些传奇而令人羡慕的故事,都被年复一年的细雨所冲刷,都被淹没在潺潺不断的流水里,只留下呜咽的声音,伴随着古寺里的晨钟暮鼓,不断在山涧回响。古人的歌大多数是悲哀的,所谓长歌当哭、且歌且哭吧。南朝文人发现了江南,并且托身于它的清纯秀丽,而同时也用自己的哀伤浸染了江南,一代又一代的赞美,一代又一代的浸染,留给杜牧的就只能是走不出的潇潇秋雨,拂不去的瑟瑟晚风。

虽然如此,杜牧还是深爱着江南。不久之前,杜牧因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而侥幸逃过甘露之乱;又因为弟弟眼疾求医而超假丢官,幸得他人援引,这才带着身患重病的弟弟往宣州任团练判官。因此,无论家国前程,还是倜傥畴昔,都一时变得渺茫起来。杜牧喜欢春天的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绝句》)但晚秋风雨中的江南,更令他心动:雨幕中静谧着的人家,晚风里飘扬着的笛声,还有迷离在烟雨中的古刹老树,即使不能托身,但至少还残留着一个关于他乡的梦想。立在这同一个江南,怀乡之情油然而生:从闲云和飞鸟的身影里,从依稀的歌声、哭声里,从迷失在五湖深处的古老的传说里,我们能听到那些卓越的精神个体的深情召唤,感受到曾经有过的自由和超逸,还能感受到历史自身的悲凉。

这是一个只能凭吊的江南,不能久留,但却可以触摸和重温那依稀的梦想,可以深情地怀乡。

同类推荐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其中多见机智谐趣。却能以小见大,本书分“天分”“勤学”“应试”“授业”“论争”“品典”等共26章,录介中国近现代以来一些学界名流的趣闻掌故,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历史上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涉及人物有梁启超、章太炎、赵元任、鲁迅、白寿彝、竺可桢、傅斯年、梁羽生等。,虽然抹去了庄严格调,报喜特色人物的特色性格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 东溪乡

    东溪乡

    书中分《青春寄语》《诗歌习作》《灯下漫笔》《夜读辑录》四部分。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热门推荐
  • 剑噬虚空

    剑噬虚空

    重生六十年前,身怀上古神器,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谁能挡我?神剑在手,撕裂虚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把自己爱的男人逗哭

    把自己爱的男人逗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本书明确地提出了这样一个全新的薪酬理念——薪水其实是你自己付的,你才是自己薪水的设计师,决定你薪水高低的关键是你的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而不是你的老板。
  • 媛媛穿越记

    媛媛穿越记

    当今社会,穿越就像吃家常饭这么简单。不信?你看啊,被车撞穿越了、跳楼跳穿越了、游泳游穿越了、就连走路不小心掉进下水道也……穿越了……李媛,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怎能不做“穿越”这种家常便饭的事呢?于是,她,也穿越了。什么?这不是古代,而是三国杀游戏世界?什么?只有她一个玩家穿越到这个世界?什么?想回家要做完所有任务?怎么办?凉拌呗!赶紧做任务去啊!怎么任务还要自己做饭的?你确定这不是三国时代而是三国杀游戏吗?好坑……
  • 犀利农家俏娘亲

    犀利农家俏娘亲

    一朝穿越到异世,破烂不堪亮瞎眼。四面土墙泥坯砖,两张木桌一摞碗。地上坑洼站不稳,四只椅腿一只短。小脚婆婆绷着脸,黑脸公公不待见。贪婪大哥不让步,假面大嫂好刁钻。木头二哥死心眼,腹黑二嫂坏心肝。傲娇大姑能扯嫌,沉闷小姑不发言。可怜自己男人憨,只会塌心种农田。左手儿子小可怜,右手女儿眼泪转。一狠心,一咬牙,一瞪眼,站不起来就得趴着走,为了夫妻的幸福生活,为了女儿的美好将来,她叶晓萱不努力谁管?一鼓气,一跺脚,一握拳,银子不挣还能掉下来啊?就算真的下起银子雨,没有金刚盔,谁敢去外面捡?一个现代高级建筑师兼完美美食家兼上市公司人事总监助理,还玩不转这些个古董劳什子?加油,叶晓萱!
  •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在整个20世纪,能用“命运决战”来形容的,非“二战”莫属。正是这场战争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战役,让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不列颠上空,战鹰搏击;大西洋海上,狼群猖狂……无尽的灾难让人们看不见曙光,暗无天日。莫斯科红场、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火炮齐鸣,殊死抵抗。世界格局在战争中逐渐改变。从西西里到诺曼底,盟军敲开了纳粹的大门;从库尔斯克到易北河畔,苏联红军战战告捷。第三帝国在硝烟中轰然倒塌。从中途岛到硫磺岛,从菲律宾到冲绳……在海陆空各个空间都留下了双方厮杀的身影。
  • 纹苍穹

    纹苍穹

    万物有它的规律,也有它的纹。纹,可以是一切,不仅能纹出力量,更能将苍穹纹出来。林玄,他便是为他关心的人纹,为力量纹,更为自己纹出一片苍穹任他翱翔。
  • 我叫术士

    我叫术士

    这是一个游戏在现实世界里的故事,方石再次失业,在玩游戏的时候出了点意外,然后发现自己成了现实中的游戏角色,一个术士,于是方石开始用这个有趣而新奇的身份展开了自己全新的人生旅程。从一个个的邂逅和相遇中,在与一个个不同个性人物的交流当中,在一次次的碰壁和欣喜当中,在一次次的失去与获得当中,方石不知不觉的成长着、蜕变着。让我们随着他的都市冒险历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和思索一下生活的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