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300000045

第45章 佛教与中国艺术(1)

中国古代艺术源远流长,其间自汉魏以来,由于受到佛教的新鲜刺激和强大影响,中国艺术的各个领域更加异彩纷呈,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如果没有佛教艺术,汉魏以来的中国艺术就不仅远为逊色,而且某些领域甚至会成为一片空白。

艺术是佛教宣传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佛教宣传调动艺术上的形象思维,通过佛、菩萨等的艺术形象,以期引起人们的惊奇、畏惧、崇敬和信仰,这就需要采取艺术夸张的手法,把佛、菩萨等的形象加以极度的神秘化、理想化,如所谓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使人们对佛产生无限庄严伟大的神秘感和美感。寺院佛塔的建筑也要力求宏伟庄严,精美华丽,并与周围的山水艺术相协调,形成以寺院建筑为中心的整体艺术环境,佛教宣传还以梵呗净音使听众产生音乐艺术的快感,进而收到感化人心的宗教效果。在中国各地的名山胜地、岩洞石窟、丛林古刹之中,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千姿百态的塑像、新奇多彩的绘画、悦耳动听的音乐,使佛教艺术日益成为汉魏以来民间的重要审美对象和信仰中心,成为东方宗教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据《魏书·释老志》载,佛教绘画、塑像、建筑是和佛教经典一并在汉代传入中国的。汉明帝时,从印度带来的佛像置于最早建立的洛阳白马寺中,并在佛寺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图于壁,标志着我国佛像、佛寺、壁画三大艺术之始。此后,佛教艺术逐渐发展,史载丹阳人笮融,在徐州广陵间,“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后汉书》卷73《陶谦传》)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中华民族文化与印度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陶冶,推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这其间佛教艺术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北方佛教重修持,立寺建塔,造像刻碑,蔚然成风。南方佛教重义理,诗歌、绘画、书法、佛寺建筑盛极一时,与北方的石窟艺术交相辉映。一般地说,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一方面继承了汉代艺术的传统,造型简练、线条奔放、用色大胆;另一方面又吸取了印度佛教艺术的风采,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外来的宗教题材及现成模式同民族艺术传统的结合上,此时的佛教艺术还显得比较生硬勉强。自北周以来,佛教艺术的形象、题材、风格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并逐渐地向灿烂的唐代艺术过渡。

唐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佛教建筑、雕像、绘画艺术,灿烂辉煌,登峰造极。唐代佛教艺术把幻想的宗教世界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把外来艺术的精华水乳交融地融入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之中,自树风格,产生新的佛教艺术。此时的佛像形貌壮丽,温雅敦厚,富于人情味。整个佛教艺术较之印度佛教艺术更博大雄丽,表现出盛唐的典丽辉煌的气魄,与初期传入的佛教艺术相比,面貌已大大不同了。唐以后,佛教的雕塑、绘画等艺术由盛转衰、沿流而下,佛教艺术的变化也未能脱出唐代的主流。但是,元代时传入内地的藏传佛教所塑佛像的面相、姿态、台座以及塔姿诸式,都呈现出新形式,丰富了佛教艺术宝库。

§§§第一节佛教建筑——佛殿、佛塔和经幢

佛教建筑艺术集中体现在佛寺建筑上面。中国佛寺建筑早期以佛塔为主,至隋唐时代渐以佛殿为中心了。这样佛教建筑主要可分为佛殿建筑和佛塔建筑两大类,此外还有经幢等建筑。

一、佛殿建筑

本书第六章,曾就寺院建筑的历史演变和结构作过简要的介绍,这里仅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再略作补充。

唐代木结构寺院大殿,屋顶有出挑的柱头斗拱,斗拱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不仅可使屋檐出挑较大,而且兼有装饰效果。屋顶有鸱尾为饰,形式多样。柱础有莲瓣,精美异常。顶棚上有藻井,做成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的凹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画。殿前有台阶,两侧有回廊、石栏杆、柱,雕饰精美。整个殿宇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宋代以来佛寺建筑虽有变化,但仍不失唐代的风格。我国佛寺除石窟寺外,多为木建筑,由于采用木结构建筑和固有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风格,从而在建筑史上放出了新的异彩。

二、佛塔建筑

佛塔既是建筑艺术,又是雕塑艺术,是集两种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建筑物。我国佛塔的建筑,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层级之高、造型之美,在古代建筑中是首屈一指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佛塔犹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一朵朵绚丽多姿的奇葩,点缀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之间,为山河增辉,为景物添彩。有的塔,从远处看高耸云霄,塔尖、塔影成为风景轮廓线上最突出的标志和特征。在佛教寺院建筑中,佛塔往往给人们以最深刻的印象,它具有引起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思念与情感的艺术魅力。

佛塔,因造型精美,并用金、银、玛瑙等加以装饰,里面藏有舍利,故又俗称为“宝塔”。塔起源于印度,原指坟冢,梵文为Stūpa,音译为窣堵波、佛图、浮屠等,意译为圆塚、方坟、灵庙等。后来窣堵波略去了“窣”字,为堵波,也叫塔婆,最后省去“婆”字而简称为“塔”了。在我国,塔被理解为犹如宗庙,所以也曾被称为“塔庙”。

“窣堵波”,原为古印度的坟墓。释迦牟尼故世后,佛教徒转向埋葬佛骨的窣堵波顶礼膜拜,窣堵波从此成为僧侣崇拜的对象。窣堵波通常由台(台基)、覆钵(台上半球部分)、平头(一称“宝箧”,祭坛,方箱形)、竿、伞(竿、伞,表示崇敬)五部分组成。后为了便于僧侣们在修行过程中能随时礼佛,便在居住的石窟的中堂后壁上刻出佛塔。这种刻有佛塔的石窟被称为“支提”,意译为庙或塔庙。这种石窟中的塔,可以称为支提式塔。窣堵波埋有舍利,是舍利窣堵波,可以称为舍利塔。支提式塔和舍利塔是印度佛塔的两种形式。后来印度佛教密宗兴起,又出现了一种金刚宝座式塔,由中央大、四隅小的五座塔组成,以供奉金刚界五部的五方佛。

佛教初传,也带来了印度窣堵波的形象。秦汉时期,我国流行神仙迷信,以为神仙就住在云雾缥缈的天空高处,“仙人好楼居”,所以秦始皇、汉武帝都修建过高楼台榭,以迎候仙人下凡。在这种神仙思想的强大影响下,佛塔一移植进来,就与我国的建筑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楼阁型塔的新形式。如东汉中叶在徐州建造的浮屠祠塔,就是“下为重楼阁道”,顶上“垂铜槃九重”(《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所谓“重楼”,就是多层木结构的高楼;所谓“铜槃”,也称“金盘”,就是伞盖,也称“相轮”、“刹”(“刹”,另也指寺前幡杆。),是佛塔顶部的装饰:多重圆环形的铁圈,每重又有内外两道圈,中间小圈套在塔心柱上端。这种楼阁型的塔,下为我国固有的楼阁,上为印度的窣堵波。这也是后来南北朝木塔的基本式样。由于中国楼阁建筑的方形平面与印度窣堵波的圆形平面的矛盾,加以中国木结构的形式又难以做成圆形平面,所以唐代的建筑匠师就创造性地采用了介乎正方与圆形之间的八角形平面,并成为最常见的平面形式。相应的材料也由木结构改为砖砌。元明清时代,塔的形状更发展为十二边形、圆形、十字形以及内圆外方、外圆内方等多种,材料则发展到石、土、铜、铁、琉璃等多种,从而显得更加多姿多彩。

印度支提式塔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成为石窟寺,原来石窟内后部的塔则发展为塔柱或中心柱。印度密宗的金刚宝座式塔也传入我国,在明代以后多有建造。

中国佛塔通常平面以方形、八角形居多,层数一般为单数,单数称为阳数,含有传统的吉祥的意思。塔的类别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从建筑材料可分为木塔、砖塔和石塔等;从塔的层级来说,可分为单层塔和多层塔;从造型上观察,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瓶形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下面略作重点介绍。

木塔、砖塔和石塔:木塔是我国原有的重楼形式的做法,但层数加多了。如元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就是最大的木塔,高333米,百里以外便能看见,但建成不久就被焚毁了。大体上说,隋代以前多木塔,有人估计历史上木塔在千座以上。因为木塔不耐久,同时砌砖技术又不断提高,所以唐代以后实行改革,多用砖砌塔了。宋代还出现用铁色琉璃砖砌成的“铁塔”,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河南开封祐国寺的“铁塔”,全部采用特制的“铁色琉璃”做砖石,使佛塔更加焕发出光彩。建于五代后周末年(公元960年)的杭州灵隐寺石双塔,高虽仅十米,却有九层,匠师们大胆地用石料进一步表现出木结构的形式,使塔的造型更为丰富了。

单层塔:塔身为单层方形出檐,上为方锥形或半圆球形屋顶。多为高僧所采用,作为墓塔。今存建于隋代的山东历城县神通寺的“四门塔”,就是单层塔的优秀典型。“四门塔”塔身为大块青石砌成,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形制简朴浑厚,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也是现存的第二古塔。又如河南嵩山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为单层八角砖塔,建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为我国最早的一座八角形塔。这些单层塔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气息。

楼阁式塔:在各种佛塔中,最能代表中国塔特色的是楼阁式塔。早期的楼阁式塔都是木构的,后来才出现砖石构的楼阁式塔。此种塔内部有楼层可登,且与外观楼层相等或更多。塔上有许多仿木构造,如每层塔身上的门窗、柱子,塔檐上的檩枋、椽子、飞头等。西安大雁塔是楼阁式塔的优秀典型。该塔为唐玄奘所建,淳朴、平实、大方。在塔各层的表面上,巧夺天工的匠师们以极其细腻的手法,把砖石处理成木结构的样子,表现出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匠心。

密檐式塔:因在较高的塔身上加以层层的密檐,故名。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同为最常见的塔形。它一般不用柱梁斗拱等装饰,而以呈现优美的轮廓线条见长。由于上部塔檐层层相叠,几乎看不出层楼。它的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门窗、柱子和佛龛、佛像等雕饰都集中在这里,是整个塔身的重点。著名的如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孝明帝神龟二十年(公元52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佛塔。塔共15层,平面为十二角形,每角用砖砌出一根印度式样的柱子,柱头、柱脚都用莲花装饰。整个塔的轮廓乃至每层檐下的曲面都呈抛物线形,非常柔和,华丽动人。这座高达40米的建筑全部用砖砌成,是我国砖砌技术突进的一个标志。再如,辽代建造的北京天宁寺塔,是八角形密檐塔,这种类型曾被广泛采用。此外,建于金代的洛阳白马寺塔,更是风格独具,塔身下有高大的台基,第一层塔身较矮,以上各层檐的密度较疏。

瓶形塔:元代时,窣堵波从尼泊尔又一次传入我国,大事兴建,成为佛塔中数量较多的一种类型。如北京妙应寺(白塔寺)的塔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此塔由尼泊尔工艺师阿哥尼设计,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九年(公元1271年)建成,是我国内地最古老的瓶形塔。北京北海白塔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塔也是这一类型的塔。这类塔的结构如瓶形,下面有很大的须弥座,座上为覆钵形的“金刚圈”,再上是坛子形的塔身,叫“塔肚子”,再上是被称为“塔脖子”的须弥座,更上是圆锥形或近似圆柱形的“十三天”和它顶上的宝盖、宝珠等。因喇嘛教建塔常用这种形式,故又称“喇嘛塔”、“藏式塔”。明清时,这种塔成了喇嘛、高僧死后墓塔的主要形式,俗称“和尚坟”。这种塔基本上保存了坟冢的形式,印度塔式的格调很浓。

金刚宝座塔:因供奉金刚界五部的主佛(五方佛),故名。这种塔是在一个很大的台座上立五座塔或七座塔,组成一个完整的塔群。塔下面的金刚宝座很大,表面上分为五层,下面还有一层须弥座。每层上面都用柱子作成佛龛,朴实雄伟。塔的座子上布满了五方佛像的浮雕,精巧美观。这一类塔在我国现存的有北京西直门外五塔寺(真觉寺)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院、云南昆明管渡镇五塔等十多处。

三、经幢建筑

幢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艺术建筑。印度幢的形式是在纪念佛的建筑物的玉垣(周垣)上刻各种浮雕,也有的是在塔前方左右各树一石,宛如中国长方形的碑,石面上刻法轮、飞天,轮下刻人物和动物的浮雕。我国唐至辽宋时代,建幢之风盛行,有为建立功德而镌造的陀罗尼经幢,也有为纪念高僧而建的墓幢。

我国的经幢多系石雕,也有少数铁铸的,高度不等,圆柱形或六角、八角形,多为八角形。一般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身刻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等图案以及菩萨、佛像,十分华丽。著名的如唐代末叶建造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经幢,朴素庄严,是重要的艺术精品。河北赵县城内的赵州陀罗尼经幢,系北宋时建造,全部用石料叠砌而成,高约18米,是我国现存石经幢中最高的一座。幢下为方形石基,台基上是八角形束腰式须弥座,经幢一至三层刻有陀罗尼经,其余各层满布佛教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幢顶以铜质火炎宝珠为刹,轮廓庄严清秀,展现了宋代造型艺术的高度成就。又如云南昆明地藏寺经幢,为大理中期所立,高8米半,八角七层。第一层刻四金刚及梵文,以上各层刻佛像。雕工极精,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铁铸的幢,著名的如建于宋代的湖南常德市德山乾明寺铁幢,高4米余,重3000余斤,圆柱形,用白口生铁铸成。铁幢基座部分铸有佛像、金刚力士和龙虎、莲花瓣等纹饰,幢身铸有经文等,优雅精美。

§§§第二节佛教雕塑(本节的评述参照了常任侠《佛教与中国雕刻》一文。)

佛教雕塑是指寺院和石窟中雕刻、塑造的尊像,以及各种金、石、玉、木、陶、瓷等雕刻的器皿或艺术品,其中以栩栩如生的木雕泥塑尊像最为典型。(佛教雕塑中石刻经幢也很重要,前文已述,此处从略。此外,还有佛教的造像,图文并茂,也有重要的史料和艺术价值。)佛教雕塑是佛教艺术的集中体现,主要保存在历代所开凿的洞窟之中,石像不易朽烂,大像不易被盗走,石窟可以久存不坏,由此也形成了洞窟艺术。

在佛教传入以前,中国雕塑艺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近年在辽西出土的文物中,有5000年前的彩塑女神头像,造型优美生动,其眼珠是用绿色磨圆玉片镶嵌而成,显得双目炯炯,神采飞扬。此外还有玉雕猪龙、玉雕鹄鸟等。这表明我国5000年前就具有了高超的雕塑艺术。到了西汉时代更有大型雕刻,如陕西兴平茂陵西南的霍去病墓前的卧马、跃马、伏虎、卧牛等石刻,风格简朴雄健、浑厚有力,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也给中国雕塑艺术以强大的击撞、刺激,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

同类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热门推荐
  • 离离杨花落

    离离杨花落

    刘莉莉不漂亮不可爱不聪明,可她却偏偏爱上完美得像仙一样的杜子规,她顾不上杜子规爱不爱自己,她像扑火的飞蛾,义无反顾,梦想成为涅槃的凤凰。周子葵看似温婉美丽,内心却阴暗危险、富有心机就像罂粟花,杜子规偏偏是中了她的毒,爱她就像刘莉莉爱自己,一样的无法自拔,千疮百孔。李绿茵说他们都是痴心的人,既收获不了情,还献祭了灵魂。就像被千丝万线牵扯的偶人,在爱情、友情、阴谋、背叛的罗网中绝望地挣扎,拼却一醉的鱼死网破。我们是青春之海中的鱼,厌倦了水爱上了陆,然后义无反顾地投向无情的网……
  •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 异界英雄

    异界英雄

    旧的世界勇者转生体在新世界中与新的世界勇者的故事。
  • 单挑高冷男神:竹马你别跑

    单挑高冷男神:竹马你别跑

    【全文完】【新文:诱妻入局:首席求爱1001次】麦芽从小就有个心愿,那就是能够将席简然追到手。“男神在上,让小女子亲亲……”麦芽捧着席简然的脸,朱红的嘴唇跟着缓缓落下。席简然厌恶的一把推开了她了:“麦芽,你有病!”麦芽狠狠的亲到了地板上,她转身回应一笑:“是啊,我有病!”“还是先天性的心脏病……”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无言让你醉,而麦芽,天生就是席简然的克星,当她真真正正的倒落在自己的跟前时,他才恍然发觉,原来,心会痛。群:434517359——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白雨

    白雨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重生纵意人生

    重生纵意人生

    重生鉴定?造化篇、推衍篇?猪脚被判重生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纯真的爱情?会有!美女?那还用说!不一样的重生,不一样的历程,一样的强悍!猪脚不一定要资质超凡,看即便平凡也照样造就不凡的人生!看重生潮流下的真相,看一次奇怪重生鉴定引发的故事!
  • 一错成婚,上司太过份

    一错成婚,上司太过份

    【错缠后,她奉子嫁他,却独守空房至离婚!】**“袁君辰,我们离婚!”她一通电话打给他,为这段无爱婚姻划下句号。结婚一年七个月他从不回家,为救心爱的女人,他强行将她拖至医院抽她的血,而那女人是她同父异母的姐姐。“离婚协议在书房抽屉里,签了再说。”电话那端的他正温柔陪在心爱女人的病床旁,对她却冷如夏夜寒,不屑看她与女儿一眼。她撕心裂肺地签下名字,带着仅一岁的女儿离开……袁君辰,你没在乎过我,又怎知你在我心里曾是整个世界!三年后,貌丑的她变得妩媚动人,他依然风流不改,他们是上司下属关系,他对她穷追猛打,却认不出曾是他丑妻的她……**如果,丑小鸭也有爱情,那么,一定如蜕变成白天鹅般曲折、美丽动人。
  • 三万英尺的爱恋

    三万英尺的爱恋

    他是飞亚航空最年轻的波音747机长。冷静,执着、坚毅、幽默这就是他。她是飞亚航空洲际航线的乘务长。美丽、温柔、麻辣、性感集于一身。他们是众人眼中光鲜亮丽,毫不相干的超级金领但私下,他们却是一对隐婚夫妻,极近所能的享受这种快感和刺激。***他纵她,宠她,任她胡作非为。她闹他,惹他,极近挑衅之能。“我们生个孩子好不好?”“我们公开身份好不好?”可面对他这样的问题时,她却始终在逃避。而他却只是笑笑,并不多加强求,甚至不过问原因。***“这就是你不愿意的原因?”这一次,他冷了声调。在她面前的,却是一张张不堪入目的艳门照。她哑口无言,无从辩驳。面临一年一次的体检,他却查出听力下降,面临失聪。她想安慰,却被他拒之门外。再见时,换来的却是一纸离婚协议。***再转身时,她的手心牵着一个乖巧伶俐的小美女。站在机场,看着那腾空而起的航班。亲爱的,这一次,我们不再隐婚。*【精彩片段】一日,在家中“妈妈,那些开飞机的叔叔好帅。”苏心暖一脸的兴奋。“妈妈,暖暖的爸爸是不是也是开飞机的,是不是也是这么帅?”苏拉头都不抬的说着:“你爸爸是洲际大巴司机。”苏心暖一脸的疑惑:“妈妈,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苏拉随口说着:“就是开三轮车的。”苏心暖很失望。一日,苏拉和齐飞再遇见了。“女人,你干什么和我女儿乱造谣,说我开三轮车的?”齐飞显得怒气冲冲。“咋?飞机轮子三个方向,不是三轮车是什么?”苏拉回的一脸挑衅。齐飞气结。
  • 斗破天下:至尊女武神

    斗破天下:至尊女武神

    古武大陆,强者为尊她,一个淡然素雅如菊的女子,无法凝聚真气修炼古武,却倍受家人宠爱,被捧在手心长大,而至亲的亲人,在一夜之间全倒在血泊之中,那藏在重重帷幕之后凶手,是谁?一段青梅竹马的情缘,最终的结局让她伤透了心,她,从此不再相信这世间有真爱的存在!那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无双美男子,谁的情谁的意,又能融化她冰封的心?灭门之仇,毁容之恨,刻骨铭心,永世难忘。有人不让我好好活,我偏要在这世间闯出我的天下,站在强者巅峰,到时,新仇旧怨,血仇孽恨,用不可想象的手段让你们一一奉还!初相识,一身淡雅气质的她,吸引了他的目光,好奇那张面纱之下,会是一张怎样的绝世容颜?她林中奇遇,三年的隐忍,三年的苦修,终于在三年后的一天,一鸣惊人,成为飘渺山五十年以来,第一个出山之人!情节一几个身穿白色衣袍的少年不怀好意的围住了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少年,手中的木剑隐隐浮动着真气的能量气息,其中一个语带嘲讽的开口:“啧啧啧,自入了飘渺山,就一直戴着面具,该不会,那面具之下是一张见不得人的脸吧?”“师弟,我们把这小子的面具给取下来,顺便狠狠的教训一下他,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戴着银色面具的少年只露出了一双清冷的眼睛,然而,那眼中深不见底的光芒,却像有着一股魔力一般,引人不觉的迷失其中,只见他眼中幽光一闪,扫过了围着他的少年们,清冷的声音带着一股狠厉慢慢的响起:“想取下我的面具?你们,还不够资格!”只见他声音一落下,身形一闪,奇快的速度让人看不清他是如何出手的,只见那抺白色的身影在几个少年身边闪过,眨眼间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扫了一眼那些被他定住的少年,清冷的声音带着一股散懒:“下次,要挑衅时,得先称称自己有多少斤两。”说着,衣袖一弹,迈开离开,留下身后那些少年在烈日之下暴晒着。情节二“你是风清然?哼!谁不知道风清然美名在外,虽然无法凝聚真气,却还有着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而你,戴着面纱只怕是见不得人吧!又怎么会是风清然呢?”挑衅的语气,轻蔑的眼睛,不屑的看着那淡然一身的白衣蒙面女子。修真大陆,强者如云魔兽成群时光之门开启,她,踏上修真大陆,修习真气秘决,契约魔兽,学炼药,锋芒毕露,其光华无人能以掩盖片段一魔兽森林中一身白衣的绝美少年从一棵参天大树上跃了下来,伸了伸懒腰,清幽的目光随意的一扫,落在了那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身上,清冷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的慵懒慢慢的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