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200000015

第15章 内篇·德充符(1)

原文鲁有兀(wù)者王骀(tái)①,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②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③。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④?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⑤!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⑥,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wàng)先生⑦,其与庸⑧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⑨;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谓也?”

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gé),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注释①兀:断去一足。王骀:虚构的人名。②常季:孔子弟子。③中分鲁:对半分鲁国的学子。④无形而心成:释德清云:“谓教人不见于形容言语,而但以心相印成者。”⑤直:特。后而未往:未来得及前去。⑥奚假:何止。⑦王先生:作先生的师长。王,高出,胜出。⑧与庸:与普通人相比较。庸,常人。⑨与之变:谓心境跟着死生变化。⑩与之遗:不会与天地一起消亡。之,指天地,遗,坠落,引申有消亡义。审:明知。迁:变迁,变化。命:听命。化:变迁。宗:即大字师的宗,宗主,道。德之和:刘武说:“所谓和者,天地阴阳二气相合而无偏胜之谓也。……故‘游心于德之和’句,为庄子之道要。不仅为本篇之主旨,亦全书之主旨也。”(《庄子集解内篇补正》)物视:即视物。物:万物,这里指人、世人。最:聚,积聚。“唯止”句:三个“止”分别指静止的水、留住、停止。幸能:难得能。正生:使自己的心性纯正。生,通“性”。保始之徵:保持本始的符验。实:实质,本质。雄:称雄。九军:泛指千军万马。古代天子六军,诸侯三军,合为九军。将:将军。自要:自己要求自己。官:主宰。府:容,包藏。寓六骸:以六骸为寄托。六骸,指头、身、四肢。象耳目:以耳目为虚象,即徒有耳目之形而实际没有视听的作用。一知之所知:用天赋的智慧通晓一切。心未尝死者:指得正常的心人。择日:指日。登假:升到。假,通“格”,至。从是:追随这一点。

译文鲁国有个被砍去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跟随他游学的人与孔子弟子相当。常季问孔子说:“王骀是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跟随他游学的人和先生的弟子在鲁国各占一半。他站着不施教,他坐着不论理,跟他学习的人脑子空空而去,充实而归。难道有不用语言教导、无形的影响就能使学生心领神会的吗?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曰:“这位先生是圣人,我也落在众人的后面而没来得及前往请教。我将要拜他为师,何况不如我的人呢?何止鲁国一国这样,我将引导天下的人都去跟他学习。”

常季说:“他是被砍掉一只脚的人,而能高出你,那么他超出普通人也就太远了。像他这样的人,是怎样运用心智的呢?”

孔子说:“死生也就是大事了,他却不会跟着死生一起变化,即使天塌地陷,他也不会随着天地消亡。他明知无所待而不随物的变化而变化,听命万物的变化而固守道的宗旨。”

常季说:“这怎么讲呢?”

孔子说:“从事物不同的角度观察,肝和胆虽然那么近却也像楚国和越国那么远;从事物相同的角度观察,万物都是一样的。如果这样,那就不知道什么声音是耳目感到适宜的,而不动心才能遨游于德的和顺境地。对事物要看它相同的一面,那就看不到它所丧失的,看到断去一只脚就像丢掉一块泥土一样。”

常季说:“王骀只是善于修养自己,用他的智慧提高他的理智,用他的理智去领悟符合天道的常心,为什么众人还能聚集在他的周围呢?”

孔子说:“人没有从流水中照自己的身影而只从止水中照自己的身影,因为只有止水才能使众人停下来临照。同是受命于地的树木,只有松柏有独特的本性而冬夏常青;同是受命于天的帝王,只有尧舜能得到上天的真性,成为万民的首长。幸亏他们自己心性纯正,才能使众人的心性纯正。能保持本始的特征,具有无畏的品质,哪怕勇士一人,也能称雄于千军万马之中。将军为追求功名而能自己要求自己也能做到这样,何况是主宰天地,包藏万物,以人体为寓所,以耳目为幻象,用天赋的智慧通晓一切而心中未尝有生死之念的人呢!王骀将指日达到得道的境界,所以人们都愿意跟随他。他哪里肯把吸引众人当回事呢!”

诵读星级★★

原文申徒嘉①,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②。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③。”其明日,又与合堂共席而坐。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见执政而不违④,子齐执政乎⑤?”

申徒嘉曰:“先生⑥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子而说(yuè)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⑦?闻之曰:‘鉴⑧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取大者⑨,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

子产曰:“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gòu)中。中央者,中(zhòng)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我怫(fú)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

子产蹴(cù)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注释①申徒嘉:姓申徒,名嘉,郑国贤人。②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大夫。伯昏无人:作者虚拟的人名。③“我先”二句:子产身为郑国大夫而羞于跟被刖刑断足的申徒嘉并行,故这样说。止,停止。④执政:指宰相。这里是子产自称。违:回避,避开。⑤齐执政:与宰相平起平坐。齐,并,比齐。⑥先生:指伯昏无人。⑦而:乃。说:通“悦”,得意。后人:瞧不起人。⑧鉴:镜子。⑨子:你。取:求取。大:指学问、德性。⑩子既若是:指申徒嘉的形体不完备而言。争善:争高低。反:反省。状:陈述、辩解。过:过错。以:认为。亡:指亡足。众:很多人。羿:即后羿,古代传说中善射的人。彀中:射程之中。彀,把弓拉满。中地:射中目标。怫然:发怒的样子。废:废弃。此指怒气消除。郭象注:“废向者之怒而得常。”洗我以善:即以善洗我,以善教育我。形骸之内:指心灵,实际指德。索:索求,追求。形骸之外:指外貌,躯体,实指形体缺足而言。蹴然:惊恐不安的样子。子无乃称:宣颖说:“惭谢再不必如是言。”(《南华经解》)

译文申徒嘉是一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他和郑国大夫子产一同拜伯昏无人为师。子产对申徒嘉说:“我若先出去,你就停一下;你若先出去,我就停一下。”第二天,子产又和申徒嘉在老师的厅堂里同席而坐。子产对申徒嘉说:“我若先出去,你就停一下;你若先出去,我就停一下。现在我就要出去,你可以停一停吗?还是不能呢?况且,你见到执政的宰相而不知道回避,你要把自己当成是执政的宰相一样吗?”

申徒嘉说:“在老师的门下,岂有执政的宰相这个样子呢?你得意你的执政宰相身份就瞧不起别人吗?我听先生说过:‘镜子明亮就不落灰尘,落上灰尘就不明亮。长期和贤人相处就不会有过错。’现在你来这里是求学养德,还说出这样的话,不是太过分了吗?”

子产说:“你既然形体如此了,还要与尧一争高低。衡量一下你的德性,还不足以使你自我反省吗?”

申徒嘉说:“自己辩解自己的过错而认为自己不该被断足的人是很多的;不辩解自己的过错而认为自己应该被断足的人是很少的。知道事情无可奈何而安心于命运,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做到。比如走进后羿的射程之内,正中央的地方,就是必中之的。然而有时却没有射中目标,这是命运。人们因为他们双脚俱全而嘲笑我一只脚的人太多了,我听了勃然大怒,而当我到了先生这里,我的怒气全消了。你不知道这是先生用善道教育我吗?我跟伯昏先生学习已经十九年了,可是先生从不曾感到我是断了一只脚的人。现在,你和我以道德相处,而你却要求我身体完好,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子产惊恐不安地改变了脸色,说:“请你不要再这样说了。”

诵读星级★★

原文鲁有兀者叔山无趾①,踵②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③。虽今来,何及矣!”

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④,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⑤,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⑥。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孔子曰:“丘则陋矣⑦!夫子胡不入乎⑧?请讲以所闻。”

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⑨,而况全德之人乎!”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chù)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注释①叔山无趾:作者虚拟的人名。居于叔山,因以为氏。无趾:因断足而得名。②踵:脚跟。这里用作动词,用脚跟行走。③犯患:触犯刑律而得祸患。若是:如此。指被砍去脚趾。④不知务:不明事务之理,愚昧无知。轻用吾身:轻率地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是反话,影射社会黑暗。⑤尊足者:比足更尊贵的。指德性。⑥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指天地有广大的恩德。⑦陋:浅陋。⑧夫子:指叔山无趾。胡:何,为什么。⑨前行之恶:从前行为中的过错。⑩全德:道德完美。宾宾:频频(俞樾说)。子:你。诡:奇异。幻怪:虚妄。是:此,指教与学。桎梏:本意为脚镣手铐,引申为束缚。一条:指齐一。可不可为一贯:肯定与不肯定齐一,即齐是非。

译文鲁国有个被砍掉脚趾的人叫叔山无趾,用脚跟行走去拜见孔子。孔子说:“你从前不谨慎,已触犯刑律遭到这样的祸患了。现在虽然来请教,哪里还来得及挽回啊!”

无趾说:“我只因不识时务而轻率地采取行动,所以才被砍了脚趾。现在我到这里来,还有比脚更珍贵的道德尚存在,所以我要竭力保全它。上天无所不覆盖,大地无所不承载。我把先生看成天地,哪知先生竟是这样有拣择的人呢!”

孔子说:“我实在太浅陋了!先生为什么不进来呢?请讲一讲你所听到的道理!”

同类推荐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热门推荐
  • 性格决定人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性格决定人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主宰人生。人的性格渗透于行为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学习、恋爱、婚姻、家庭……甚至人的健康都受到性格的巨大影响。性格左右着人的思维,影响着人的行为甚至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性格本身没有好坏,关键看你如何运用它,倘若你能很好地利用性格中的优势,性格就能为你服务;否则,性格就会阻碍你成功。本书不仅让读者认识到性格的重要性,而且详细阐释了如何发挥性格优势,摒弃性格弱点,从而创造辉煌的人生。
  •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近年来,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绩可喜。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 凤囚凰

    凤囚凰

    “总有一天,你会为了一个女子沉沦。”慈祥的老人看着面前的坚毅的男子,淡淡一笑道:“那时,你便会知道,什么是情爱了。”“爱?”男子脸背着光,只能隐隐约约看出一个轮廓,但,那双闪烁着冷意的双瞳,不由得泛出一抹嘲讽。“是,爱。”老人毫不意外他的反应,淡淡一笑道。“你甚至宁愿让天下陷入死亡的恐惧之中,你会不顾一切的想要看到她幸福的笑颜。哪怕,你已经深深坠入了死亡之地,你的心依旧在为她而动。……
  • 商务礼仪实用手册

    商务礼仪实用手册

    本书从仪表、仪态、服饰、用餐、拜访等14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商务礼仪的各个细节以及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注意事项,将礼仪融入到了商务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贴近读者需求,是商务人士成功塑造个人形象的必读书籍,也是职场人士提高个人素养、推动事业成功的有效指南。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经理以及想在职场有所作为的人士阅读,还可以用作商务礼仪培训教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吸血鬼:罂粟邪王的甜点(全本)

    吸血鬼:罂粟邪王的甜点(全本)

    500年前,苏黎世古宅初遇,他从血族人獠牙下救下五岁的她,并在她的脖颈上印下一朵蓝色罂粟。小小的她如脆弱的花朵般易碎,脖子上刺痛的烙痕让她疑惑。“有这个印记,他们不会再咬你。”他温和的声音犹如天籁。她无惧地伸着小手抚摸他唇角的獠牙,“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尖牙?”他嗅到她肌肤下的甜美,“我当然也是人,只是牙略长了点。”……500年后他坐拥整个血族,已是暗夜之王,也早已将那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抛诸脑后。她正值花样妙龄,眼神里溢满沧桑与仇恨,且气势汹汹找上门,要置他于死地!他冷观她的放肆与阴谋,为她灭狼族,吞灵族,废弃两位王后,波澜暗涌,他们早已难舍难分,他却从不开口说爱。“可知道你脖子上的罂粟意味着什么吗?”“一个害我家破人亡万劫不复的印记罢了!”“它只象征,你是我的甜点!”*************吸血鬼唯美爱情小说**************http://m.pgsk.com/a/133042/《吸血鬼:蔷薇男爵之吻》【全本】http://m.pgsk.com/a/182217/《吸血鬼:蝶面公爵的情人》【全本】http://m.pgsk.com/a/192804/《吸血鬼:魅王的约会》【全本】http://m.pgsk.com/a/238834/《吸血鬼:罂粟邪王的甜点》【全本】http://m.pgsk.com/a/210382/《穿越:花妖陛下来敲门》【全本】http://m.pgsk.com/a/260248/《代嫁:王的辣手皇妃》【全本】http://m.pgsk.com/a/293173/《误入魔掌:狼王欺人太甚》【全本】http://m.pgsk.com/a/426260/《孕妃来袭,请王接驾》【新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恋爱似糖染星光

    恋爱似糖染星光

    如果恋爱是一颗糖,在叶糖糖心里,它一定是一颗糖。从遇到萧宇星的那天起,她的生活就陷入了极端的不平静。先是,被狗仔跟拍,到假扮情侣,再到目不暇接的发布会,舞会。平淡的生活瞬间被包裹上一层浓稠的糖衣。当浓稠的甜蜜随着误会,隔阂的溶解,苦涩,分离露出端倪。萧宇星那颗渐行渐远藏在迷雾之中的心还有叶糖糖数不尽的委屈。属于糖和星光交汇的爱情,会拥有永恒的结局吗?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