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02

第2章 先秦两汉:梅的实用阶段(1)

一、先秦梅实应用的考古发现

先秦、两汉即上古时期是梅文化的发轫期。人们首先发现的是梅子的实用价值,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已开始采用梅实,到了商周时期,梅子成了重要的调味品。正是这漫长的应用历史与重要的经济价值,引起了思想文化上的关注,留下了不少的印迹。但这一时期人们对梅的关注严格局限在梅的果实上,虽然汉代以来有一些零星的梅花记载,涉及的时间甚至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这一时期梅花远未引起重视,没有鲜花观赏的明确记载,因此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梅的实用时期。

梅果作为自然野果,人类对它的利用与整个人类历史一样应该是十分遥远的,想必以梅树之分布广泛,人类早在原始的采集和狩猎阶段就一定开始注意到了其果实的食用价值。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我国先民利用梅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近半个世纪来,属于秦汉以前的考古资料重要的有这些:

(一)1958年冬至1959年冬,江苏省文物工作队与苏州市文管会在所发掘的江苏省吴江县梅堰镇东北袁家埭遗址的器皿中,发现“果核8个,似为梅核”,距今大约4000-5000年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3年第6期。。

(二)1961年至1976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等单位在发掘的上海市青浦县崧泽遗址中发现植物果核碎片,据鉴定为蔷薇科果实的内果皮,认为可能是野生杏梅,距今约5200-5900年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市青浦县崧泽遗址的试掘》,《考古学报》1962年第2期。。

(三)20世纪60年代中期,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发掘出土大量梅核湖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

(四)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大量梅核、梅干,标牌上称元梅、脯梅等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集第117、118、119、127、141页。。

(五)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中发现梅、杏、李、枣等纪南城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9期。。

(六)1975年河南安阳殷墟铜鼎中发现炭化梅核,经测定距今320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七)1979年河南裴李岗遗址发现梅核,距今约7000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

(八)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在江苏铜山龟山汉墓发掘出土梅、杏等果核南京博物院、铜山县文化馆《铜山龟山二号西汉崖洞墓》,《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九)四川省文管会等单位在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中发掘出土梅核四川省文管会、雅安地区文化馆《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群第一、二次发掘》,《考古》1984年第12期。。

(一○)陕西考古研究所在陕西泾阳戈国墓几座西周早期墓葬的铜鼎中发现梅核与兽骨等,其中一鼎中有梅核34颗陕西考古研究所《高家堡戈国墓》第50、62、102、135页。。

(一一)湖北省荆沙考古队在发掘的包山楚墓12件陶罐中,发现梅、鲫鱼等湖北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第198、199页。。

上述时代最早的当属裴李岗遗址,可以看作是北方新石器时代的一个代表。其次是崧泽遗址,它代表了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阶段,史学界称为“崧泽文化”,界于“马家浜文化”与“良渚文化”之间。裴李岗、崧泽遗址中的梅核,可以说是梅之应用最早的考古遗迹了,距今大约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上述考古资料表明,先秦时期梅的分布远较如今广泛。陕西泾阳在陕西渭北地区,河南安阳在黄河以北,它们都远在今天梅花自然分布区的北部边缘之外,可见当时的黄河流域有大量梅的分布。

上述资料还表明,梅的应用价值主要是果实,其中可能有两个阶段:一是采集和食用鲜果;一是梅实作为佐料烹制食物。作为鲜果直接食用应该是梅果最简单、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用途,而用作调味品,则显系高一级的开发利用。商、周以来的铜鼎、陶罐中梅与兽骨、鱼肉同在,说明到这个时期梅果已用作烹制肉食的主要调味品,这一方面反映当时人类社会主要是奴隶主贵族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梅子应用价值的一大开发。这一现象在先秦文献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二、先秦文献中的梅实及其应用

先秦文献中涉及梅的主要有这样一些:

(一)《尚书》。《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基本属商、周时代的作品,但经过后人的加工。其中涉及梅的有《尚书·商书·说命下》:“王曰……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曲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所谓“王”,指殷商高宗,这是其任命傅说做宰相时的一段训谕或者说是恳谈,其意思是说,宰相的地位好比造酒用的曲料、做肉羹用的盐与醋,帝王要治理天下、成就大业,全靠贤能宰相的引导和辅佐。由此可知,此时梅子已用作调味品,功能如后世的醋。

(二)《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约编定于公元前6世纪,全书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三百多首作品,产地约当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其中有五首提到梅:

1《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诗经》中的“周南”、“召南”,是西周早期在南方江、汉流域新开辟地的民歌,产地约当今湖北的北部、河南的南部地区。《摽有梅》是一首怀春思嫁的民歌,出于青春少女的口吻。树上的梅子已经成熟,数量越来越少,借以表达婚嫁当及时的美好愿望和急切心理。

2《诗经·秦风·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秦风”是春秋时秦国即今陕西地区的民歌。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平王东迁时,西周故地被赐给秦国,西周遗民写给新来的统治者秦国国君的。诗歌以终南山上的植物景观来比兴、烘托国君应有的德政威仪。这里的条、梅有两种解释,一种意见认为,条是山楸,梅是楠树,两者同属樟科高大乔木。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条即柚,梅即今日所说之酸果之梅,两者都是果树,当时黄河流域气候较今天温暖湿润,梅、柚一类南方果木在关陇地区生长是极为正常的事。

3《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陈风”是陈国即河南省中部地区的民歌。这首诗中的“梅”字当作“棘”,因与梅字的古文写法“槑”形近而误。也有一种意见,坚持“梅”字不错,认为“棘”与“枣”相近,梅、棘当时同为家常园艺植物。

4《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曹风”是曹国即今山东菏泽一带的民歌。诗中的鸤鸠即戴胜鸟,诗以鸟儿哺雏唯望成长,比喻国君位临天下统治人民,要处处公平合理、一视同仁。下面两章开头的起兴是“鸤鸠在桑,其子在棘”,“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梅与棘、榛都是小树灌丛,连类起兴。有学者引此诗梅、棘、榛同类之义以证《陈风·墓门》“梅”字不误。

5《诗经·小雅·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小雅”是士大夫的作品。诗中这几句的比兴关系不明,但梅与栗同为果实无疑义,栗荐豆笾、梅和鼎羹,都是重要的祭祀用品,整首诗表达士人应征远役在外不能及时归祭的怨恨,因此说到梅、栗二物,也可谓是触景生情。

(三)《春秋》。《春秋》是春秋鲁国的编年史,相传经孔子修订过,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春秋·僖公三十三年》:“冬十月,公如齐。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陨霜不杀草,李梅实。晋人、陈人、郑人伐许。”这里以草木生长节律的反常来强调事情的严重性,反映当时梅、李等果树生长规律已成为自然常识。

(四)《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一部传述《春秋》史实的纪事体史书,记事时间跨度与《春秋》大致吻合,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年》:“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惟据与我和乎?’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晏子,晏婴,春秋齐国人。这里记载的是晏子的一段说辞,他以鱼肉之羹的做法来说明“和而不同”的道理,所谓“和”不是雷同,而是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协调,相济为美。与《尚书·说命》条可以参照,虽然说的道理不尽一致,但以盐梅和羹为喻却是不约而同,可见“盐梅和羹”是当时广为人知的生活常识,这从一个侧面进一步反映了梅实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山海经》。《山海经》是春秋末年至秦汉间历代巫觋、方士根据传说材料编选而成的一部民间宗教性质的书。其中的山经部分即所谓《五藏山经》时间较早,约成于春秋末至战国初,包含了大量地理、历史、生物、矿产等方面的资料,涉及梅的有四处:

1《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三百里曰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中山经”所述地理以今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四川东部地区为核心。“灵山”条,所述为湖北北部荆山山系,以今湖北房县景山为首,灵山在其东北,地当今大别山脉东北支脉。

2“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矣……其木多梅、棠。”

3“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崌山,江水出矣……多梅、梓。”

4“又东二百五十里,曰岐山……其木多梅、梓。”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热门推荐
  • 一等俏农妇

    一等俏农妇

    一梦魂穿,成了怀胎十月临盆在即的产妇,某女仰天长叹:谁来教我咋生娃?月子第二天,因为连生两女,婆婆嫌弃,兄嫂欺负,撵了一家四口净身出户,全家住进阴森鬼屋。大冬天的,闹这一出,简直就是撵着他们一家子去死呢。行,你想要我死,我就偏不死!我还要活得好好的,扎瞎你们的狗眼!锅扫、箩篼、连盖,小器具养家糊口渡难关。改田、开荒、种粮,农作物自给自足管温饱。桑葚、桑蚕、蚕丝,一条龙发展创业奔小康。极品亲戚不多,三五个就能闹得家无宁日,且看某女发展致富的路上怎么调教了相公,养大了包子,收拾了极品,更发现了无数绝味美食。精彩片段一:糯米萌娃拉着她的手,弱弱的问:“娘亲,你生的是个啥?”某女干笑:“我也想知道是个啥,去问你爹,塞进个啥!”某男在外面很无辜的道:“娘子,我啥也没有塞啊!”精彩片段二:某女瞪着头顶上淌下来的雨水,咬牙切齿道:“该死的老巫婆,等我翻了身,看老娘怎么扎瞎你的眼!”某男无声凑过来,“娘子,别骂了,该睡觉哩!”某女怒吼:“睡你个头,这么大的雨,你也不怕被淹死!”本文一对一,男主干净几近透明。主打温馨小甜蜜,地道农家风。致富路上,夫妻携手,风雨同舟,养儿养女,一生无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独家新婚:误嫁黑钻男神大人

    独家新婚:误嫁黑钻男神大人

    一纸婚约,她居然跟陌生男人领证了!“少爷,少奶奶把您前天拍卖回来的古董花瓶砸碎了。”“砸了就砸了,随她去。”“少爷,少奶奶偷偷又跑了。”“派人跟着。”“少爷,有人邀请少奶奶跳舞……”该死,男人危险地眯起了冷眸,俊美的脸上布满阴霾,大步跨出房门——
  • 囧囧仙妻

    囧囧仙妻

    轻松种田文,狗血家庭剧。古装版家有仙妻,看麻辣小仙女调教憨夫成龙,戏耍金枝欲孽!******************************************************不就是牵错根红线点错对鸳鸯吗,为啥她就要被上司踢下来顶缸一个月?啥?天上一月,人间30年?天,要让她在这个错综复杂勾心斗角的大家庭里跟人过30年?!还要她跟个痴痴呆呆的相公生儿子?!囧囧囧,这呆夫仙妻,日子可怎么过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人人都能拥有自控力! 也许你有以下问题: 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不吃或很少吃早餐;挑食或偏食;懒得锻炼或基本不锻炼;每天很忙但效率很低;网游控或微博控;一网购就Hold不住;月光一族;购物狂、信用卡“负翁”;怯尝怕生;异性恐惧症;戒不了烟、减不了肥…… 那表示,你正在失控! 失控,是一种对时间和生活失去自主能力的心理病变。它会蚕食自信、乐观、淡定等正能量,还会摧毁人的创造力与意志力。失控的后果很严重。 本书运用心理学、医学与神经学的方法,帮助你认识住在身体里的7个分身,同时激发正能量,远离负面小情绪。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比强大的自己。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三生仙途为君来

    三生仙途为君来

    (原绝世天妃:妖孽夫君太难驯)她本是现代一名普通的少女,机缘巧合下得道成仙。众神之巅,忽遭众叛亲离灰飞烟灭。谁知天道开启轮回,再度睁眼,她已是冷家身负诅咒的灾星。受人欺凌又如何,她可是天外天修为最高的神仙,即使废柴也能逆天!“只要我在的地方,谁也别想动我的人!”烛都百朝,他立万人之中,定下此生诺言。某女气结,“我什么时候成你的人了!”他大手一甩,一张卖身契白底黑字,直接晾在众人眼前。“你敢威胁我!等本姑娘将来成仙,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某女气急跺脚,他脸上的笑容却染上蚀骨柔情,“娘子发话,怎敢不从。”
  • 天道伏魔传

    天道伏魔传

    他为了报答自己义父的救命、养育、教导之恩,而踏入了玄清门去偷取“天玄鼎”,后来得知自己最敬重的义父却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而后踏入魔道,人称天道魔君;开始了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与灭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