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900000019

第19章 园艺 园林与花艺中的梅花(上)(2)

梅园是古代最常见的梅景形式,无论专题植梅,还是园中小块种植,也无论规模大小,都可以泛称梅园,也有以圃、村之类称之者。孟浩然有《张郎中梅园中》诗《全唐诗》卷一六○。,当是梅花专类园。钱起《宴崔附马玉山别业》:“竹馆烟催暝,梅园雪误春。”《全唐诗》卷二三七。所写则是别墅中专题小景。梅园可以说是最为普遍的营景方式,同时也是各类以梅花为主的园景最常用的笼统称呼。

二、梅花种类

(一)生物类型针对观赏梅花,古人主要根据花期、花枝形态特征等来进行分类。就花期言有早梅一类,就花色而言有江梅、红梅、黄梅之不同,就枝干而言有古梅、苔梅两种特殊形态,而蜡梅则是梅花中的另类。下面择要加以介绍。

1早梅

古人作品中常有早梅之题,有泛称和专称之不同。梅花花期较早,为百花之先,因而常称早梅,这是一种泛指。同时梅花由于对气温比较敏感,在还寒乍暖的刺激下,尤宜萌芽绽放,而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形所构造的环境更是千差万别,因而梅花开放的地区和个体差异较为明显,许多情况下,所谓早梅并不是一种种质,而是诸多环境因素作用的个体或群体差异而已。但在梅花诸多品种中又确有少数品种花期特早。如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载大隐庄梅“盖早梅,香甚烈而大,说者云大庾岭梅,移其本至此”《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五。。范成大《梅谱》:“早梅,花胜直脚梅。吴中春晩,二月始烂漫,独此品于冬至前已开,故得早名。钱塘湖上亦有一种,尤开早,余尝重阳日亲折之,有‘横枝对菊开’之句。”这里说的即是几种早梅品种。梅开之早是梅花的基本特性,而早中之早更是倍受重视和喜爱,因此,自古以来早梅就构成了咏梅画梅常见的专题。

2江梅

范成大《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疏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江梅花色白小,单瓣疏朵,香味清冽,果实小硬,是分布最为广泛,最接近野生原态的一种。在红梅、蜡梅等未能引发注意之前,人们所说的梅花或即此种。江梅之称始于唐,杜甫晚年有《江梅》诗:“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全唐诗》卷二三二。这里的江梅只是江边之梅的意思,杜甫早些年另一首诗中也有“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杜甫《徐九少尹见过》,《全唐诗》卷二二六。的句子,但所写雪色即是江梅最典型的特征。此后刘长卿、李郢、郑谷等唐代诗人作品中都出现“江梅”之称,所写则多非江边之景,俨然有了品种名称的意味。也许梅花主产于江淮以南,野梅也多见于江岸溪边,类似的说法不断增多,便逐渐成了这类分布广泛之野生品类的专称。北宋仁宗朝梅尧臣《初见杏花》:“浅红欺醉粉,肯信有江梅。”《全宋诗》卷二三三。以江梅之白与杏花之红相比较,已是很明确的品种概念。

江梅显然不只是一个含义狭窄的具体品种,想必其中包含着许多形态和习性的丰富差异,从整体上说是一个统一的类型。从生物学上说,江梅是梅之最基本的种质类型,而从观赏价值而言,相对于后来愈益丰富的品种,它也以质朴的形姿和野生的状态,所谓“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代表梅花最为原生、本色的特征。“潇洒江梅似玉人,倚风无语澹生春”赵孟《梅花》,《松雪斋集》卷五。,古人所称颂的幽洁、疏淡、闲雅、野逸等品格意韵以江梅体现得最为典型,因而有着特殊的观赏价值。

3红梅

红梅可能是观赏梅花中明确最早的品种之一。传为汉刘歆(?-23)所作《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汉武)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丽……梅七:朱梅、紫叶梅、紫华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朱梅顾名思义,应是红梅品种,但这里的朱红,指的是果实还是花色很难论定。唐高宗《守岁》“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全唐诗》卷二。,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同上,卷二三二。,不知所写是花色之红,还是指江梅未放时花蒂之红。五代阎选《八拍蛮》词“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张璋、黄畬《全唐五代词》第737页。,宋初田锡《对酒》诗“江南梅早多红蒂,渭北山寒少翠微”《全宋诗》卷四一。,说的都是江梅之红蒂,杜甫所言或即此意。另晚唐罗隐《梅》诗,一题作《红梅》,诗中有“天赐胭脂一抺腮,盘中磊落笛中哀”云云《全唐诗》卷六五六。,显然是指果色,而非花色。据宋人记载,五代南唐后主“李煜作红罗亭,四面栽红梅花,作艳曲歌之”李颀《古今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上册第233页。。这里所说的明确是红梅。可见至迟到五代时,红梅品种在江南地区已引起关注。

宋代第一波赏梅热潮即由红梅引起。太宗时,苏州长洲知县王禹偁作《红梅花赋》解缙等《永乐大典》卷二八○九。,宋太宗本人作有《红梅花》曲脱脱《宋史》卷一四二。。宋蔡絛《西清诗话》卷下:“红梅清艳两绝,昔独盛于姑苏,晏元献始移植西岗第中,特珍赏之。一日,贵游赂园史,得一枝分接,由是都下有二本。公尝与客饮花下……自尔名园争培接,遍都城矣。”张伯伟编校《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第218-219页。吴聿《观林诗话》:“都下旧无红梅,一贵人家始移植,盛开,召士大夫燕赏,皆有诗,号《红梅集》,传于世。”吴聿《观林诗话》,《历代诗话续编》上册第120页。所指当即晏殊之事。当时北方人多把红梅误作杏花,引得晏殊、王安石等南方人作诗调笑。同时,在南方的宣城(今安徽宣州),梅尧臣等人也在传植红梅。梅尧臣称红梅是“吾家物”,友人多求取嫁接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第327-329页。。到了北宋后期,红梅栽培已极其普遍,四方发现,展转移接,品种也益繁多。到南宋时即有潭州红、福州红、邵武红、柔枝等品种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明王象晋《群芳谱》果部卷一记载有鹤顶、双头等品种。明王路《花史左编》卷四记有单瓣红梅。就生物资源而言,红梅品系多应出于梅与桃、杏之间的种质交流。“梅也,接之以杏则红矣”韦骧《钱塘韦骧集·红梅赋》,《永乐大典》卷二八○九。,这是人工杂交,想必天然杂交变异的现象也较普遍。

红梅是梅花中的艳丽一族。范成大《梅谱》:“红梅,粉红色,标格犹是梅,而繁密则如杏,香亦类杏。诗人有‘北人全未识,浑作杏花看’之句。”红梅的美感就在其梅花先春怒放的气格和桃杏闹春的艳容两者的有机结合。前引蔡絛说“红梅清艳两绝”,又有称其“梅花精神杏花色”王十朋《元宾赠红梅数枝》,《梅溪王先生文集》后集卷二。,“春风模样,霜月心肠”史达祖《瑞鹤仙·赋红梅》,《全宋词》第2337页。。清高士奇《北墅抱瓮录》:“红梅姿韵芳妍,艳而不冶,其开在诸梅之先,寒林点缀,尤不可无也。”都精辟地概括了红梅的审美特色。古人咏红梅多与桃杏对比,或以醉美人、娇嗔美人、炼丹仙姝作比喻,都能形象地展示其神韵。

当然,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审美氛围里,对红梅的评价并非一成不变。在其最初被发现时,人们倍感新奇,宋初王禹偁《红梅赋》这样称赞:“梅之白兮终碌碌,梅之红兮何扬扬。”王禹偁《小畜外集》,《永乐大典》卷二八○九。而后来随着人们对江梅系列幽雅野逸之品格神韵推崇备至,红梅的桃杏艳色在格调品位上就打了很大的折扣。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二即有“红梅差俗”的说法。在整个古代,以江梅为代表的素洁本色是最受推重的。但在表达喜庆、吉祥之意时,人们多倾向于红梅。晚清吴昌硕喜画红梅,以墨圈花,朱红点染,篆法写枝干,人称“铁网珊瑚”。现代以来,由于红色革命之思想精神的影响,红梅的地位逐渐凌越于素梅之上,受到较多的称赞。

在园林使用上,古人至少表达过两种情趣和构想。一是范成大《梅谱》所说,红梅“与江梅同开,红白相映园林,初春绝景也”,这是一种红、白配植映衬的构景,效果比较明丽。另一是文震亨《长物志》卷二所说“红梅绛桃,俱借以点缀林中,不宜多植”,是说红梅偏艳,色彩抢眼,宜少量用于茂林修竹丛中篱边分散点缀,以取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即就观赏效果而言,红梅在江梅系之外别具一格,尤其是踏雪赏梅遇一株红梅,正如《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所写“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情形,红白相映,境界无比奇丽别致。

4蜡梅

蜡梅之名首次正式见于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周师厚所著《洛阳花木记》:“梅之别六:红梅、千叶黄香梅、蜡梅、消梅、苏梅、水梅。”周师厚《洛阳花木记》,陶宗仪《说郛》卷一○四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所引《说郛》,除注明别本外,均为此本。蜡梅何时发现,学术界认识有分歧。唐人作品中有“腊梅”之语,但只是泛指梅花,犹言冬梅、寒梅而已。传唐代张翊著《花经》有所谓“一品九命”之说陶宗仪《说郛》卷一○四下。,“蜡梅”名列其中。是书是否出于唐人,很值得怀疑。所谓“一品九命”中,兰居第一,牡丹屈居第二,酴醿唐时名尚不著,也列名一品,都与唐人爱好、观念不合。大量文献材料表明:“宋时始有蜡梅。”马位《秋窗随笔》,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第829页。最早涉及蜡梅品种的是王安国(1028-1074),其《黄梅花》诗:“庾岭开时媚雪霜,梁园春色占中央。未容莺过毛先类,已觉蜂归蜡有香。”所咏显系蜡梅。宋末方回注释说:“熙宁五年壬子馆中作。是时但题曰《黄梅花》,未有蜡梅之号。至元祐苏、黄在朝,始定名曰蜡梅,盖王才元园中花也。”方回《瀛奎律髓》卷二○。王才元,即王棫,王直方的父亲。王氏园池在汴京城南,时苏轼、黄庭坚等名士任职京师,常应邀前往聚会赏花。《王直方诗话》:“蜡梅,山谷初见之,作二绝……缘此蜡梅盛于京师。”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上册第94-95页。黄庭坚《戏咏蜡梅二首》自注:“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木身与叶乃类蒴藋。窦高州家有灌丛,能香一园也。”《全宋诗》卷九八三。综合上述材料,可见蜡梅未显时,人们只以黄梅称之,元丰间始名蜡梅,至宋哲宗元祐间黄庭坚等名士踊跃观赏,品题唱和,遂名声大噪。南宋王十朋《蜡梅》“一经坡谷眼,名字压群葩”同上,卷二○四四。,说的就是这一过程。当时蜡梅野生分布的中心在秦岭南坡、汉水谷地至鄂北山区。与红梅之由南传北不同,蜡梅起于京(开封)、洛(洛阳)地区,晁补之《谢王立之送蜡梅诗》五首之四“水村映竹家家有”晁补之《鸡肋集》卷二○。,可见栽培之盛。后逐步影响江南与巴蜀,到北宋后期,蜡梅已经成了最时尚的梅花品种。

按现代植物学分类,梅属蔷薇科李属,乔木状,而蜡梅属蜡梅科蜡梅属,灌木状,差别较大。但蜡梅花期与梅相同,香味也近,加以先花后叶,因而自古视为梅类。对这些异同大较,古人也有清醒的认识。范成大《梅谱》:“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蜡梅花期与梅同时而稍早,且较耐寒,黄河以南广大地区都能生长。蜡梅根盘发达,发枝较强,极耐修剪,因而是广泛应用的园林观赏植物。其黄色且蜡质样光泽的花瓣、清冽浓郁的芳香放在整个梅花品种体系中极具特色,其灌木丛生、修韧的株型枝条使其在园林、花艺中的应用也别具一格。前述宋徽宗艮岳蜡梅屏即是利用其灌木枝条编拦而成,而早在北宋中期发现之初就被用为瓶插清供的材料。张先《汉宫春·蜡梅》:“银瓶注水,浸数枝、小阁幽窗。春睡起,纤条在手,厌厌宿酒残妆。”《全宋词》第83页。蜡梅灌木矮株,宜于庭院阶下种植,文震亨《长物志》卷二“寒月庭除,亦不可无”,说的即是蜡梅。古代诗词凡咏蜡梅多通过与江梅比较,着意其黄色和浓香两大特色,其中花瓣蜡质也是关注重点,甚至蜡梅这个名称本身正是文学比喻的结果。

蜡梅一属又有多品,范成大《梅谱》:“蜡梅凡三种:以子种出不经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俗谓之狗蝇梅;经接花疏,虽盛开花常半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最先开,色深黄如紫檀,花密香秾,名檀香梅,此品最佳。”檀香与磬口,一以色胜,一以形胜,自来倍受人们爱重。

5古梅

古梅其实并不是另一品种,而是梅花的特殊生长状态,细分又有三种不同的具体情况。范成大《梅谱》:“古梅,会稽最多,四明、吴兴亦间有之。其枝樛曲万状,苍藓鳞皴,封满花身……去成都二十里有卧梅,偃蹇十余丈,相传唐物也,谓之梅龙,好事者载酒游之。清江酒家有大梅,如数间屋,傍枝四垂,周遭可罗坐数十人。任子严运使买得,作凌风阁临之,因遂进筑大圃,谓之盘园。余生平所见梅之奇古者,惟此两处为冠,随笔记之,附古梅后。”这里说的即有两种:苔梅与老梅。

常言所谓古梅多指老梅,即高龄老树。范氏所记成都蜀苑梅龙和清江盘园大梅,属典型古老植株。梅为长寿树种,我国又是梅的原产地,在梅的分布区内高龄老树古来多有,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发现与注意。宋初天台宗高僧释智园是描写和欣赏古梅的第一人,其《砌下老梅》诗云:“傍砌根全露,凝烟竹半遮。腊深空冒雪,春老始开花。止渴功应少,和羹味亦嘉。行人怜怪状,上汉采为槎。”《全宋诗》卷一三八。咏所居西湖孤山玛瑙院梅树,花迟果稀,老根裸露,树干扭曲古怪,一副典型的老梅姿态。仁宗朝陈舜俞《种梅》“古来横斜影,老去乃崛奇”同上,卷四○二。,已表现出明显的赞赏态度。但纵观整个北宋时期,只有零星诗文涉及古梅。据范成大《梅谱·后序》,南北宋之交的画家、园工仍偏好新枝嫩条。大约宋高宗绍兴后期以来,古梅老干才逐步引起重视。

苔梅实非老树,而是一种特殊气候环境下形成的观赏形态,因其枝干屈曲、苍藓斑驳,一副龙钟老态,因而也视为古梅。范成大《梅谱》:“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初谓古木久历风日致然,详考会稽所产,虽小株亦有苔痕,盖别是一种,非必古木。余尝从会稽移植十本,一年后花虽盛发,苔皆剥落殆尽。其自湖之武康所得者即不变移。风土不相宜,会稽隔一江,湖苏接壤,故土宜或异同也。凡古梅多苔者,封固花叶之眼,惟罅隙间始能发花,花虽稀而气之所钟,丰腴妙绝。苔剥落者,则花发仍多,与常梅同。”会稽(今浙江绍兴)、四明(今浙江宁波)、吴兴(今浙江湖州)、宜兴(今属江苏)等地,临海滨湖,地气温溽,植梅易生苔藓,而以会稽最为著名。陆游《梅花绝句》其七“吾州古梅旧得名,云蒸雨渍绿苔生”《剑南诗稿》卷一○。,说的就是绍兴盛产苔梅的情形。环境一旦改变,形态也就消失。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宋高宗赵构说:“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上,苔如绿丝,长尺余。”是说当时苔梅有两种,宜兴(今属江苏)所产苔封较厚,会稽所产苔丝绵长,是两种典型的树藓观赏形态。

就梅花观赏而言,还有另一种古梅形态,这就是梅花盆景。盆梅通过桩根的选择和扭缚修剪,制造出老根虬枝之姿态(在后面花艺盆景中专作介绍)。

同类推荐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热门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了解了人性,你就能读懂他人,而读懂了他人,你就能掌控自己的工作、生活,掌控周围的人和事,掌控一切。纵观古今中外,能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大人物一般都有自己独到的控人之策,制人之道。《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就是一本了解人性、洞悉人性,从而掌控人性的必备手册。在书中,我们首先带您认识真实的人性,分析人性中的美好与弱点;接下来讲述每个人都应该掌控的人性透视术,帮助您洞悉人性,趋利避害;然后告诉大家人性丛林中必知的生存规则,只有按规则行事才能游刃有余,自在行走;最后通过实战指导,告诉大家如何在求人办事、人脉、职场、生活中了解对手,掌控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 娱乐探谜

    娱乐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娱乐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法外之徒

    法外之徒

    在这个繁华的不夜城里,流传着这样一个都市传说我们一直都没有发现那些隐藏在我们周围的怪物,他们诞生于第一次全面战争,他们拥有永恒的生命,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用危险而充满敌意的目光悄悄地观察着我们,他们就是不死者公元二零一七年,我因弑母之罪被判入狱,四日后,我在威海上被秘密执行死刑。或许我是真的死了,但这不是结束,这是开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枝玉叶

    金枝玉叶

    千古江山阅尽,吴钩了却前尘,回魂黯看漏雨,花错月影无痕。延绵不绝的亭台楼台之后,是寒玉生烟、胭脂生凉的寂寞宫愁,九重宫阙的水晶珠帘之后,是金枝玉叶、权柄玉座的血腥杀戮,金戈铁马的乱世末期,波澜诡谲的宫闱闺阁,一个叫苏谧的女子一生的挣扎反抗、起伏沉落。
  • 经济知识全知道

    经济知识全知道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追求快、新、奇的生活方式。多数人都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些晦涩的经济理论、经济术语,但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早已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现象也随处可见,经济学的力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无法想象的影响力。《经济知识全知道》把那些实用的经济学常识用一种简洁、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你在娱乐中尽情领略经济学的魅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青葱校园-呆呆地错过你

    青葱校园-呆呆地错过你

    每周固定的一通电话,潜移默化的成为了男孩心底最强烈的期待。女孩若即若离的态度,让男孩的情绪重复着游离天上地下。对于男孩来说,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在学校走廊和她擦肩而过。是不是喜欢的情绪会让一个人渐渐的卑微?属于青春的青涩的爱情故事给你答案。
  •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主要为我们讲说了百年屈辱与抵抗、百年专制与斗争、百年志士与英烈、百年政要与将领以及历代王朝辉煌盛世,让我们从多个方面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