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500000015

第15章 李陵伐匈奴

原文

(汉武帝天汉元年)初,李广①有孙陵②,为侍中③,善骑射,爱人下士。帝以为有广之风,拜骑都尉,使将丹杨④、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⑤、张掖⑥以备胡。及贰师⑦击匈奴,上诏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于山南以分单于⑧兵,毋令专向贰师军。"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⑨。"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因诏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愿留陵至春俱出。"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引兵击匈奴于西河⑩。诏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还,抵受降城休士。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举图所过山川地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步乐召见,道陵将率得士死力,上甚悦,拜步乐为郎。

注释

①李广:西汉名将,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中,因为迷路错过了作战,羞愤自杀。②陵:李陵,李广的孙子,因与匈奴交战,战败投降匈奴,武帝夷其三族,致使他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③侍中:官名,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类名号可入禁中受事。④丹杨:地名,安徽省当涂县东。⑤酒泉:行政区域名,汉武帝时候(公元前121年)设置酒泉郡,今甘肃省酒泉市。⑥张掖:行政区域名,汉武帝时候(公元前111年)设置张掖郡,今甘肃省张掖市。⑦贰师:指李广利,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兄长,被封为贰师将军,多次出征大宛、匈奴,战绩平平,后因为谋反而投降匈奴,被匈奴所杀。⑧单于:匈奴人对部落首领的专称,当时为且鞮侯单于。⑨女:通"汝",你。⑩西河:古时称西部地区南北流向的黄河为"西河",这里指今宁夏与内蒙古间自南而北的一段。遮虏障:军事设施,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大败匈奴、收服今河西走廊地区,汉武帝为保卫当地安全,公元前102年路博德修筑了"遮虏障",又名"居延寨"意为阻挡匈奴入侵的屏障;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东浚稽山:古山名,在居延寨西北方向、今蒙古国杭爱山东南、满达勒戈壁附近。龙勒水:在东浚稽山西南。受降城:公元前105年为接受匈奴贵族投降而筑,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北。

译文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99年)当初,李广的孙子李陵担任侍中,精通骑马射箭之术,爱护士卒,谦恭地对待贤士。汉武帝认为李陵颇有其祖父李广的风范,封他为骑都尉,命他带领五千丹阳和楚地人,在酒泉、张掖一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汉武帝召见李陵,想命他为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叩头请求说:"我率领的屯戍边塞的人,都是荆楚地区的勇士和剑客,论力量能够手扼猛虎,论箭术堪称百发百中,希望能让我自己率领一队人马,前往兰于山以南地区,以分散匈奴单于的兵力,使其不能全力对抗贰师将军的部队。"汉武帝说:"你不愿作别人的部下吗?这次我调动的军队太多,没有马匹分配给你。"李陵说:"我用不着马匹,愿以少敌众,率五千步兵直捣匈奴单于的王庭。"汉武帝赞赏李陵的豪情壮志,同意了他的请求,下诏命路博德在半途中接应李陵。路博德羞于做李陵的后援部队,便上奏说:"如今正值秋季,匈奴马肥,不宜于此时与匈奴交战,希望陛下命李陵稍等,到明年春天再一同出征。"汉武帝很生气,怀疑是李陵胆怯后悔,不想出征,而让路博德上书,便下诏命路博德率兵赴西河袭击匈奴,同时命李陵于九月自居延遮虏障出发,深入东浚稽山南面的龙勒水边巡回观察匈奴动静,如果不见敌踪,便退回受降城休整士卒。于是,李陵率领步兵五千人,从居延出发向北推进,三十天后抵达浚稽山,停下扎营,沿途命人将所过之处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部下陈步乐送回长安。汉武帝召见陈步乐,听他报告说李陵能使部下拼死效力,非常高兴,封陈步乐为郎官。

原文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①,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复斩首三千余级。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是日捕得虏,言"单于曰:"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②,得无有伏兵乎?"诸当户君长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

注释

①相值:相遇。②塞:指长城。

译文

李陵在浚稽山与单于率领的匈奴军队相遇,匈奴约三万骑兵将李陵的部队包围。李陵屯兵两山之间,用大车围成营寨,亲自率领士卒在营外列下战阵,前排士卒手持戟、盾,后排士卒手持弓、弩。匈奴兵见汉军人少,便直逼营前阵地。李陵率部迎击,展开搏斗,汉军千弩齐发,匈奴兵纷纷应弦倒地,只得退回山上,汉军追击,杀死匈奴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两翼军八万余骑兵前来围攻李陵。李陵率部边战边向南撤退,几天后,来到一个山谷之中。汉军接连作战,士卒大多身带箭伤,仍顽强苦战,身受三处伤的坐在车上,身受两处伤的驾车,身受一处伤的手持武器坚持战斗,又斩杀匈奴三千余人。李陵率部沿着龙城旧道向东南方撤退,四五天后,退到一大片沼泽芦苇中。匈奴在上风放火,企图烧死汉军;李陵也命部下放火烧光周围的芦苇以自救。汉军继续南行,来到一座山下。单于在南山上命他的儿子率领骑兵向汉军进攻。汉军在树林中与匈奴军短兵相接,又杀死匈奴数千人,并用连弩机射单于,单于下山逃避。这一天,汉军抓到部分匈奴俘虏,他们说:"我们听单于说:"这是汉朝的精兵,猛攻也没能将他们消灭,他们日夜引我们向南接近汉塞,莫非是有埋伏的军队吗?"各位当户、君长都说:"单于亲率数万骑兵攻击汉军数千人而不能将他们消灭,以后将无法再号令边臣,还会使汉朝更加轻视匈奴。所以要在山谷中再次力战,还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原地区,如仍不能取胜就返回。""

原文

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校尉成安侯韩延年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单于得敢大喜,使骑并攻汉军,疾呼曰:"李陵、韩延年趣降!"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未至鞮(dī)汗山①,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②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狭谷,单于遮其后,乘隅(yú)③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死矣!"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令军士人持二升(bèi)④,一片冰,期至遮虏障者相待。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注释

①鞮汗山:在今蒙古南部谱颜博格多山。②辐:联结车辋(车轮周围的框子)和车毂(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的直条。③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④糒:干粮。

译文

此时汉军处境越发危险,匈奴骑兵多,一天交战数十个回合,汉军又杀伤匈奴二千余人。匈奴作战不利,打算撤兵离去。然而就在此时,李陵军中有一个名叫管敢的军候,因受到校尉的欺辱,逃到匈奴军中投降,说出了汉军实情:"李陵部队并无后援,箭矢也即将用尽,只有将军部下和校尉成安侯韩延年所属部队各八百人在前面开路,以黄旗和白旗作为标志。如果派精锐骑兵用弓箭射杀他们,汉军立即就可击破。"单于得到管敢,喜出望外,命匈奴骑兵一齐向汉军发起进攻,同时令人大声喊叫:"李陵、韩延年快快投降!"又派兵截断汉军的道路,猛攻李陵。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李陵继续向南退却,尚未到达鞮汗山,一天中五十万支箭已全部用尽,又放弃辎重车辆,继续前往。此时军中士兵还有三千余人,只能砍下车的辐条拿在手中做武器,军吏也手持短刀加入战斗行列。汉军退入狭谷中,单于亲自率兵截断汉军后路,指挥匈奴兵卒将山上巨石推入谷中,汉军多半被砸死,不能前进。黄昏以后,李陵独自一人身穿便衣走出大营,止住左右随从说:"不要跟着我,我要一个人生擒单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李陵回到营中,感叹道:"我们已经兵败,就要死在此地了!"于是将所有的旌旗砍倒,与珍宝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叹了口气,对部下说道:"如果再有数十支箭,我们就足以逃脱了。现在已没有武器再战,天亮以后,就只能坐等被擒了,不如各自逃命,可能还会有人能够侥幸逃脱回去报告天子。"于是命将士每人身带二升干粮,一片冰,约定到遮虏障会合。半夜时,李陵命人击鼓叫醒将士们,但战鼓已破,敲不响。李陵与韩延年都跨上战马,十几名壮士跟随。匈奴数千名骑兵随后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说道:"我已无面目报答皇帝陛下了!"于是投降。其他人分散突围,逃回边塞的有四百余人。

原文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①:"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niè)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quān)②,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③。

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注释

①盛言:极力申说。②弮:弩弓。③腐刑: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

译文

李陵兵败之处距边塞只有一百余里,边塞将领将此事报告朝廷。汉武帝本希望李陵能够拼死力战,后听说李陵投降匈奴,十分愤怒,责问陈步乐,陈步乐自杀。满朝大臣都说李陵有罪,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司马迁竭力为李陵分辩说:"李陵孝顺父母,诚信待人,常常奋不顾身,赴国家急难,这正是他平时的志愿,颇有国士风范。如今出征偶然不幸失败,那些保全自身性命和妻子儿女的臣子就跟着捏造他的短处,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率领不到五千步兵,深入满是战马的匈奴腹地,抵挡数万敌军;匈奴被打得连救死扶伤都顾不过来,将全国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全部调来围攻李陵。李陵率部转战千里,箭矢用尽,无路可走,将士们手拿着没有箭的空弩机,冒着敌人锋利的枪尖刀刃,仍然面向北方拼死力战,能够得到部下这样的拼死效力,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但他对匈奴的打击也足以使他名扬天下了。李陵之所以没有死节,当是想找机会报效国家。"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欺骗,是为了诋毁李广利,为李陵游说开脱,下令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很久以后,汉武帝才对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后悔,说道:"应当在李陵率军出塞时,再让强弩将军路博德前去接应;而我预先就颁下诏书,使老将路博德生出奸诈之心,不肯接应李陵。"于是派使臣对逃脱回来的李陵余部进行慰劳赏赐。

同类推荐
  • 岳飞传

    岳飞传

    孩子们之所以喜爱《岳飞传》,白了少年头,其中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空悲切!”,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代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有岳飞那篇千古绝唱《满江红》。莫等闲,《岳飞传》汇聚英雄群像,弘扬传统文化
  • 大唐王朝3

    大唐王朝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梦回中国古城

    梦回中国古城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锦衣传奇

    锦衣传奇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历代的锦衣卫中,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一锦衣卫他就是:少年仗剑夺武第,脚踏烈火救上帝。百官战栗伏阶下,高举金瓜震廷议。手掌飞鱼慑不法,缇骑马蹄震天下,身兼三公又三孤,天朝唯我陆平湖一直绞尽脑汁沉默写书,朋友建议弄个群扩展思路,说对历史真实度审核有帮助,因此决定建个看看效果,群号:124199558。喜欢锦衣卫的朋友加进来一起交流。
热门推荐
  •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
  • 异海2

    异海2

    20世纪80年代,一个立下战功的军人吴××接到国家指派的神秘任务:化名曹沧,参与一个中美合作的物理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尝试进入另外一个空间——异海。随着中美联合实验在诡秘异海的展开,一系列离奇惊险的状况不断发生,苏联也派遣了核潜艇尾随中美联合科考队进入了异海。三个国家的科考人员,面对诡异的异海,不得不选择合作,却又各怀心事,暗中谋取自己国家的最大利益。当这些科考人员渐渐产生友谊,准备共同完成实验的时候,他们发现,异海已经有人先行一步。更多神秘事件的谜团慢慢浮出水面:末日黎明计划、罗布泊实验、彭加木失踪事件、大西洲和平行世界异海的关系、人类的真正“祖先”……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皇上别硬来

    皇上别硬来

    注明: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叫步霓儿,从小无父无母,体弱多病。为了让我能够生存下来,六岁那年,一塞外高人也就是我现在师父,把我带出皇宫医治了我。十年后,被姨妈接回皇宫,封为北棠国第一公主,身份颇为尊贵。那天,我穿上大红嫁衣,坐上大红花轿车,浩浩荡荡的出发。前往离和国的方向而行,是为了与离和国的皇上和亲。我原本是去和一位皇上和亲,没想到各国的皇上见到我后都想要和我成亲。众君王,手握天下,却握不住美人一颗心。身后美男一只两只三四只,从东排到西,从南排到北。推荐【第一美人】她的父亲是燕国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她却是七国谈判的筹码。她是燕国第一美人,冰清玉洁、却在一夜之间沦为燕国第一淫娃。七国公馆,她成为他的奴儿,敞开身子,任那冷傲的男子,醉死方休。等从他的房间走出来,一切,才刚刚开始而已。—她为解救亲人而献身,亲人再也容不下她。谁让她扣上了残花败枊之名,败坏了门风。笑问苍天该何去何从,哪里才有容她之身。—与他再相遇之时,她成了他的枕边人。从此,海角天涯,伴君欢。她的名声被败坏,她的尊严被践踏。—她不怒她不辩,一路随他。由王府到深宫,由卑微到俯视众生。是谁祸了君王心,夜夜妖娆。是谁成就了帝王梦,独霸了后宫。—【总裁兽宠】【狂妈】重生后有异能【狂惑】夺权夺产夺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教授难养

    重生之教授难养

    她重生回到校园时光,本来年轻几岁也是好事,没想到这次却让她招惹到了一位教授,特别的难搞!
  • 移动藏经阁

    移动藏经阁

    白晨的脑袋里藏着一个藏经阁,藏经阁里收尽天下武学……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