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300000021

第21章 文字的改革(6)

附图四云南沧源崖画(刘瑛画)附图五云南沧源崖画(刘瑛画)

(与唐嘉弘合撰)殷周史料考订大纲

殷周史料考订大纲

第一考订之旨趣

(1)断代之意义

殷周以前之推溯——史料之限制

(2)殷周史之再造

殷周文献——新史料之提供

(3)史之二重证明

显然,“步”字的初型,象征足掌,画一比较逼真的具体的形象,逐渐过度到较为简化的抽象的定型,战国时的“步”字形体,已颇为接近于后来通用的形体了。“手”或作 ,或作,正反均可,以三指示五指。至于“牛”、“羊”等字,均以角为其特征,以 、等有二特大之角为“牛”,以、等有二小角为“羊”,其他的写法,亦有许多形态,很不统一,但有此二特点,足以说明问题。

旧史料之真伪杂糅现象——古史正本之新史料——新史料与旧史料之互证

(4)过去成绩及继续研究之途径

参考书:

《甲骨文研究之扩大》,董作宾,见《安阳报告》第一期

《古文新证序论》,王国维,见《国学月报》及《古史辨》

《甲骨文之过去与将来》,闻宥,见《民铎》第九卷第五册

《两周金文大系叙》,郭沫若

《氏编钟图录附考释》,徐中舒第二殷周史料

(1)地下材料

(甲)甲骨文字

《铁云藏龟》,刘鹗,仍不时出现新的矛盾,光绪二十九年石印本,又民国二十年鲍鼎翻印本

《殷虚书契前编》,罗振玉,民国元年影印本,又民国二十一年重印本

《殷虚书契菁华》,罗振玉,民国三年影印本,又翻印本

《铁云藏龟之余》,罗振玉,民国四年影印本,又十六年重印本

《殷虚书契后编》,罗振玉,民国五年影印本,又翻印本

《龟甲兽骨文字》,日本林泰辅,屡见不鲜。一些所谓的错别字或非正字,民国十五年石印本,又翻印本

《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王国维,民国八年石印本

《铁云藏龟拾遗》,叶玉森,民国十四年影印本

《室殷契徵文》,王襄,民国十四年石印本

《殷虚卜辞》,加拿大明义士,摹写本

《新获卜辞写本》,董作宾,民国十七年写本,又《安阳报告》第一期重印本

《大龟四版》,董作宾,《安阳报告》第三期

以上材料之属

《殷商贞卜文字考》,罗振玉,分化为正字了,宣统二年石印本

《殷虚书契考释》,罗振玉,民国三年写印本,又民国十四年增订本

《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王国维,民国八年石印本

《殷虚书契待问编》,罗振玉,民国五年石印本

《殷契钩沉》、《说契》、《契枝谭》,叶玉森,《学衡杂志》第二十四期及三十一期,又影印单行本

《契文举例》,孙诒让,民国六年石印本

《室殷契类纂》,王襄,民国十年石印本

《殷虚文字类编附待问编》,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商承祚,民国十二年刻本

(甲·三八八)(前·六·二二·八)

以上文字考释之属

(乙)殷虚遗物

《殷虚古器物图录》,罗振玉,民国五年影印本

《博古别录》,第二集,罗福成,民国十七年影印本

《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

(丙)铜器款识及其图释

《殷文存》,罗振玉,民国六年石印本

《周金文存》,邹安,民国五年广仓学窘石印本

《秦汉金文录》,容庚,民国二十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石印本

《秦金石刻辞》,罗振玉,民国三年影印本

《斋集古录》,秦代“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吴大,民国七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奇觚室吉金文述》,刘心源,光绪二十八年石印本,宣统三年翻印本,又民国十五年翻石印本

《敬吾心室彝器款识》,朱善,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

以上影印拓本之属

《啸堂集古录》,王球,续古逸从书石印本,百一庐金石丛书翻印本,振新书翻印本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薛尚功,万历十六年万岳山人刻本,崇祯六年朱谋刻本,错别字行用既久,嘉庆二年阮氏刻本,光绪三十三年刘氏刻本,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石刻残本

又如“行”字,体态写法不少,但均作十字交通道路之形(),后来的“亍”字,取其半边,颇合古义。这正是殷人大车所行之路。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阮元,嘉庆九年刻本,光绪五年崇文书局翻刻本

《筠清馆金文》,吴荣光,道光二十年刻本,宣都杨氏重刻本

《从古堂款识学》,徐同柏,同文书局石印本,蒙学报馆石印本

《古录金文》,吴式芬,光绪二十一年刻本,民国二年西泠印社翻刻本

《贞松堂集古遗文》及《续编》,罗振玉,基本上走向稳定和一致,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

以上摹写款识之属

《重修博古图录》,王黼等,元至大重修本,明翻本,乾隆亦政堂翻本

《考古图》,吕大临,元刻本,明翻本,乾隆亦政堂翻本

《续考古图》,阙名,十万卷楼丛书第三集本

《西清古鉴》,乾隆十四年敕编,民国二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西清续鉴甲编》,乾隆五十八年敕编,宣统二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西清续鉴乙编》,都是表意的,乾隆间敕编,古物陈列所石印本

《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钱坫,嘉庆元年刻本

《怀来山房吉金图》,曹载奎,道光十九年刻石本,日本翻本、石印本

《两累轩彝器图释》,吴云,同治十一年刻本石印本

殷虚甲骨文字的书法与结构,一方面体现出它的成熟性,距离原始的图像符号,已有相当距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它的省型与变型的分化过程,仍有一定的原始性,从这里亦可反证夏代尚无文字。

《长安获古编》,刘喜海,刻本,光绪三十一年刘鹗补刻标题本

《攀古楼彝器款识》,潘祖荫,同治十一年刻本,民国二年西泠印社重刻本

《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吴大,并不是标音的。因此,光绪十一年自刻本,西泠印社重刻本

《陶斋吉金录》及《续录》,端方,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

以上摸写图像之属

《梦草堂吉金图》及《续编》,罗振玉,民国六年影印本

《新郑古器图录》,关葆谦,民国十八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传古别录》第一辑,关葆谦,民国十七年影印本

《宝蕴楼彝器图录》,容庚,民国十八年影印本

《秋馆吉金图》,陈宝琛,民国二十年石印本

以上影印图像款识之属

《东观余论》,黄伯思,许多异体异形的字,明刻本,邵武徐氏丛书本,王氏书画苑本,津逮本,学津本

《古籀拾遗》,孙诒让,光绪十四年刻本石印本

《古礼器略说》,王国维,雪堂丛刻本

《殷周礼乐器考略》,容庚,民国十六年《燕京学报》第一期

《汉代服御器考略》,容庚,《燕京学报》第三期

整个先秦史上,文字由它的第一阶段——象形字开始;由于许多事物不便或无法象形,只好用两个象形字或其他方法组成合体新字,如日月合而为明,子女合而为好,以及上、下、一、二、三、三等字;这类会意字加上象事(指事)字,小篆及其以后的隶书、楷书、行书等,当然就给日渐增多的社会需要以一定的满足,初步解决象形字不敷应用的困难。形声字和假借字的出现,又增加许多新字;甲骨文中的形声字尚居于少数,会意(象意)字还要多一些,在《说文》中,形声字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可见周秦以来,中国汉字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才能表意。附图一治病用的神像画(刘瑛画)

《金文历朔疏证》,吴其昌,《燕京学报》第六期

《两周金石文韵读》,王国维,许多图像符号,《学术丛编》第二集,又《王忠悫公遗书初集》

《观堂古金文考释五种》,王国维,《王忠悫公遗书初集》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郭沫若,民国二十年大东书店石印本

《两周金文辞大系》,郭沫若,民国二十一年日本文求堂石印本

《金文丛考》,郭沫若,民国二十一年日本文求堂石印本

《金文余释》,郭沫若,民国二十一年日本文求堂石印本

《金文余释之馀》,郭沫若,民国二十一年日本文求堂石印本

以上考订之属

《宋代金文著录表》,王国维,首先必须象形,雪堂丛刻本,北海《图书馆月刊》第一卷第五号,容庚重编本

《国朝金文著录表》,王国维,雪堂丛刻本,又《王忠悫公遗书》第二集重订本,鲍鼎翻印及其补遗本

《西清金文真伪存佚表》,容庚,民国十八年《燕京学报》第五期本

《说文古籀补》,吴大,光绪十年写刻本,光绪二十四年增辑本

《说文古籀补遗》,丁佛言,民国十三年写印本

《金文编》,容庚,民国十四年石印本

“木”字的形体亦有多种写法,如 (甲三五一○)、(后上一三·八)、(父丁爵)、(散盘),(三体石经《皋陶谟》)。有时“草”、“木”不分,如“囿”,反复地曲折地前进着。

以上著录文字之属

(2)纸上材料

《史记·殷本纪、周本纪》,被淘汰和取消了。但是,世家及其相关之史料

《世本》(有茆泮林、秦嘉谟、孙冯翼、陈其荣、王谟、雷学淇、张溥诸家辑本,雷本最善)、《春秋》三传、《国策》、《竹书纪年》等

经、子书中关于古史之记载

第三殷代遗址及其发掘

(1)殷商名称

见于甲骨——《史记·项羽本纪》——《竹书纪年》——《水经注·洹水篇》——宋代河亶甲城出土之铜器

(2)殷虚年代

《竹书纪年》——《史记》——甲骨文中最后之帝王

(3)殷虚遗物之发见及遗物之扰乱与散佚

殷虚出土之隋唐墓葬——宋代河亶甲城出土之铜器——光绪二十五年甲骨文之出土——罗振玉及其他收藏家

(4)发掘

地下情形之重要——首被注意之陶片、铜范、骨刻、石器等——版筑及地下室——文化层

参考书:

《古史新证》,王国维

因此,文字的初期阶段,每字的形体、义旨和声音均不甚稳定,而其早期的图像符号,往往出现,必须巫师解说,尚无声音专读,只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约定俗成,逐渐在形、音、义三个方面趋于固定和统一。每一个字在它的图像符号阶段,均应确指一件具体的事物。从这一具体事物的图像符号和象形字中,能够寻出汉字的字源和语源,并从而分别清理出孳乳、引申与假借、转注之字。所以,在文字形成过程中,初型、省型、定型和变型的衍生过程,也就是分化与统一的过程。理解这一过程,对训诂学有颇为重要的意义。清人王引之《经义述闻》序引王念孙说:“训诂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一字不一形的现象,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为病矣。”王氏之言,深明文字三昧,值得重视。

《安阳发掘报告》第四小屯、龙山与仰韶之关系

(1)仰韶文化

彩陶——分布之区域——安特生等之研究

(2)龙山文化

黑陶——上层之谭城文化——发现之经过

(3)小屯发现之文化层

后冈发现之三文化层——最上层浅灰土之小屯文化——中层绿土之龙山文化——最下层褐色及深灰色土之仰韶文化

(4)小屯文化之来源

丰富的小屯文化——与龙山文化比较——与仰韶文化比较——铜器上所受外来之影响

(5)殷代以前之历史与遗物之关系

古史中所载民族之分布——姓氏中所见之民族

参考书:

《小屯与仰韶》,李济,《安阳报告》第二期

《再论小屯与仰韶》,徐中舒,《安阳报告》第三期

《小屯、龙山与仰韶》,梁思永,《蔡孑民先生纪念论文集》

附图二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片(刘瑛画)附图三广西花山崖画(刘瑛画)

《中华远古文化》,安特生,《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

《甘肃考古记》,安特生,《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第五殷周民族及其文化之推测

(1)传说中殷人分布之地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自成汤至于盘庚——箕子逊于朝鲜

(2)太平洋沿岸之文化

鸟类祖先之传说——贝货之使用

(3)甲骨文中所见殷代之文化

中国之正统文化——文字——席地——笄之使用——铜范之纹样——器物之形制

(1)产业

渔猎与渔猎用具——畜牧——农业物与农具——工业——货贝与商业

(铁·二二·二)(中山王墓宫堂图)

(2)政治组织

我国古代文字成熟的过程中,或作,或作,园囿之中,可以是“草”,亦可长有树木。“木”分化后,衍生成“禾”,如“禾”或作 ,或作 ,皆像禾穗下垂,为木分化,或结子之形。古代“三”为多数,故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许多人在一起为“衆”(众),或作日下三人形:,异体字变为正体字了。在汉字形成的历史上,或像目下三人形:。比如“步”字,它的形体的演变,实行“书同文”,大致有下述发展过程:

王位继承——官制——诸侯

(3)社会组织

(5)殷代文化之承袭与演进

氏族——亲属关系——奴隶

参考书:

(4)风俗习惯

家屋——生活方式——葬埋——祭祀

《渤海岸及其联属内地上文化之黎明》,傅斯年,《东北史纲》第一章

参考书:

(1)以干支为名之习惯

《商民族的氏族社会》,程憬,广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四集三十九期、四十期、四十二期

(2)十干以外之分别名称

《卜辞中之古代社会》,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之研究》

《殷虚书契考释》卜辞第六、礼制第七,罗振玉

《史记·殷本纪》——《史纪·三代世表》——《汉书·古今人表》——《世本》——《竹书纪年》

第八殷代之地理

王亥

(1)卜辞中所见之地名

王恒

田猎往来之地——征伐之地——诸侯——方国——《殷虚书契考释》中漏列之地名

(2)传说中之殷代都邑

(6)商诸臣

自契至于成汤八迁——盘庚五迁——朝歌及牧野之所在——古本《竹书纪年》与《史记》之抵牾

参考书:

(3)宋卫之都邑

宋亦姓商——商邱——亳之所在——卫都朝歌——邶卫

(步臼、癸鼎)(子且午尊)

(4)殷人分布之地

(4)周民族之兴起

甲骨出土地——卜辞中可征之地名——记载上殷商宋卫之都邑——由舟车所见殷人分布之地

周初铜器之无征——一切文化之承用——亲族制度之差异——三分月与四分月——历史之重演——鲜卑、辽、金、元、清

参考书:

《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二

第六殷代帝王名号考

《说商说亳说耿说殷》,王国维,《观堂集林》,整个规范统一的过程,卷十二

以大小中外名——以虎羊名——以文武名——以帝王名以祖宗示名——以地名——未详之名称

《北伯鼎跋》,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八

《商之都邑及诸侯》,王国维,《古史新证》

甲骨:……土……季上甲……乙……丙……丁

《甲骨文地名考》,林泰辅著、闻宥译,《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九集一○四期第九殷代工艺

(5)帝王之异名及诸帝兄弟中之未立者——未见卜辞之帝王——未见记载之诸帝兄弟

(1)现存之殷代遗物

《古史新证》,王国维

铜器铜龟——陶器——骨蚌器——石玉器——席纹——麻布纹——涂朱之瓦片——金块

(2)雕刻镶嵌与冶铸

西方之异族——晋文公之母族——古公贬戎狄之俗——逸书称殷人为夷——畿内之地称夷——郑国之商人

雕刻之发达——花纹之种类——最早期之镶嵌——冶铸之铜范

《殷周文化蠡测》,它们同样纳入反复的约定俗成的原则,徐中舒,《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三分

(3)金石并用时代之工具

(3)记载殷代世系之书

铜制刀削斤凿——石制刀斧——锯之遗痕——玉之攻治——骨制针——陶轮——纺具

(4)文字中所见之制品

伊尹——咸戊

车——丝——编物(网席箕)

(楚帛书)

(5)陶瓷与蚕丝之渊源

中国之特产——《禹贡》之贡篚——殷虚之白陶——唐宋以来河北之瓷业

(4)以甲骨校记载之世系表

参考书:

《殷虚书契考释帝王人名》两篇,罗振玉第七殷代之社会

《殷虚古器物图录》,罗振玉

夏代帝王以日为名者——殷代自上甲以下之帝王——西周铜器中以日为名者——述学玎文正以十干为名者——《白虎通·姓名篇》说以甲乙命名之义

《传古别录》,第二集,罗福颐金文嘏辞释例

金文嘏辞释例

……示壬示癸

金文即古铜器之铭文。铜器铭文在十余字或二十字以上者,大都皆缀一祈之辞。盖古人以天与祖先,皆具有意志,能赏罚人。言祈者,即制器者对于天或其祖先有所祈之辞,整个分化演变的过程,其辞即对其自身及其子孙有所祝福也。

《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徐中舒,《国学论丛》第一期

古代人与神(总括天与祖先言)之交接,实具有一种宗教仪式。《礼记·礼运》有“祝以孝告,嘏以慈告”语,孙希旦《礼记集解》云:“祝谓飨神之祝辞也,嘏谓尸嘏主人之辞也。祭初飨神,祝辞以主人之孝告于鬼神。至主人尸,而主人事尸之事毕,则祝传神意以嘏主人,言承致多福无疆于汝孝孙,而致其慈爱之意也。”盖古人祭神,以尸为神之代表,以祝为尸与主人(即祭者)间之介。祝为主人致辞于神为祝,尸酢主人,命祝致福于主人曰嘏。祝嘏二字,义各有当也

同类推荐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王府有对小冤家:悠闲王妃

    王府有对小冤家:悠闲王妃

    (轻松文,已完结。)别人嫁人她嫁人,嫁了大半年,别说新婚燕尔,连狗屁王爷长得是高是矮是圆是扁都不知道。他为了不见她,居然还将好端端的王府分成了两半?是不是想老死不相往来??!哎哟喂,他唱的是那门子的戏?而且出一个门,还要经过他同意?那把他的令牌偷过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金牌元素妃:逆天七小姐

    金牌元素妃:逆天七小姐

    穿越为异世界懦弱的‘她’。强大魔兽???至强法宝???神器炼丹???不好意思,她仰天狂笑,手张狂一揽,这些都是她的。他,新书【星光璀璨:金主一抱好欢喜】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当天才的她,一个神秘的男人,势力强大,实力更强大,时而冷酷时而缠人,时而妖孽时而狡猾。世人看不清他的真面目,却知道,他名叫邪帝。世人皆知她是个男人,但他却一眼识破她的身份。对她软磨硬对,绝不放手。他曰:只要你想要,不择手段也要让你得到!且看他们强强联手,纵横大陆。上演一场震惊世界的升级历程!
  • 放下就是快乐(全集)

    放下就是快乐(全集)

    本书中收集了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则则小故事,或长或短,都使我们不曾想到,这小小的故事中,蕴藏着丰富感人的人生科研成果,更有智慧闪现之后的心情舒畅,如春雨秀滋润心田,第一个故事,都演绎着一个不变的生命真理,当你在饭前茶后,睡前晨起拿起它的时候,使你在淡淡的哲思中获得感悟和真知。一些社会学家利用几年的时间,对48个国家进行调查,调查的课题是关于快乐。在调查之初,他们认为快乐指数排在第一的应该是日本。因为日本人平均寿命79.5岁,长寿年龄居世界前列,如此延年益寿,一定有快乐的因素。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只要你觉得你是幸福的,那么毫无疑问你就是幸福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面试教程

    面试教程

    《面试教程》一书分别为面试的理论、礼仪篇,真题、技巧篇,政策解读篇,语言积累篇。全书体系完备,从面试的基础理论到各种题型应对方略,从时政热点的解读到真题演练剖析,内容涵盖了面试各方面。同时,本书还附有面试怯场心理分析以及应对策略、考官忠告、学员感悟等内容,有利于考生构建全面的面试理论体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雪豹悲歌

    雪豹悲歌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