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200000035

第35章 清(2)

这里着重谈谈清代杜甫集的注释。杜甫集历来就很难注,虽经宋元明学者的多方努力,完成了基本的注释,但仍存在三大问题:(一)有一些生僻难注的事典和语典没能注释。(二)注释较粗糙,有一些该注释的典制、时事背景等没有注释。(三)单一的专著的注释较少精品,未注的地方较多,错误也不少。清代杜甫学者在继承宋元明注释成果的同时,克服了他们存在的问题,把杜甫集的注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术如登塔,总是自下而上,所见更远。首先,有所突破,将宋元明未注释的事典和语典等基本都进行了注释。宋元明未注释的地方,虽然数量并不大,但由于较生僻,非常难注,需要非常高的学识和很大的精力投入。难注之处的基本解决,是整个清代杜甫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其注释的发明散见于很多杜甫学的著作中,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仇兆鳌《杜诗详注》、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张溍《读杜堂杜诗注解》等则比较多。其次,有较明确而完备的体例,完善了宋元明杜甫学者注释不够完善的诗的时事背景、典章制度、人名地名等注释。第三,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注释精品,如前面提到的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张溍等的著作。这些著作注释比较完善、精炼,较少错误。

清代杜甫学者对杜甫文进行全部注释。杜甫作品的研究,历来特别重视诗,文则受到冷落。就注释而言,注家只注释诗,几乎不注释文。在清之前,宋代的吕本中、杨长孺注过《三大礼赋》,也有人零星注过单篇的杜甫文,至于全部的杜甫文,则一直没有人注过。到清代,朱鹤龄注完了全部的杜甫诗和全部的杜甫文。这是杜甫文的第一次全部注释,也是杜甫集的第一次全部注释。朱鹤龄的杜甫文的注释,与诗的注释一样,质量很高,在杜甫的注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后,张溍又在《读杜堂杜诗注解》中对杜甫文进行注释和评论。张溍的注释有自己的特点,和朱鹤龄注释比,相对要简略明白一些。而他的评论则是开创性的工作,是对杜甫文的第一次全面研究,在杜甫的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仇兆鳌《杜诗详注》和杨伦《杜诗镜铨》都将张溍关于杜甫文的注释和评论全文收录,可见清人对其高度重视。总之,清人对杜甫文的注释和评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杜甫之学识博大精深,古人一直叹杜甫集难注。难注的原因,除注者不具备杜甫所具备的一些知识外,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如杜甫时代的典籍大量散佚,一些俗语已无人知晓,一些史实也难知详情,杜甫作品本身在流传中造成的错误也无法校勘。这些都使杜甫集留下了一些无法注释的东西。社会在发展,学术在变化,随着一些文物和新发现的文献问世,有些不可注的东西,也许会变得可以注释。而清代杜甫作品注释的诸多缺陷,还有清人未注到之处,为后人更好地注释它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我们相信,超越清人的、新的、集成式的、有创造的精湛注释之作,一定会在不太久的将来问世。

清代是封建社会末期,儒家思想仍然是统治思想,而新的民主色彩的思想已经滋生,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也渐渐传入中国。这种情况自然对杜甫研究产生巨大影响。清代研究杜甫的学者,政治思想差异很大,学术思想与方法的差异也很大。其研究杜甫,视角与观点也大相径庭。顾炎武、申光涵为明代遗民。钱谦益为贰臣,由明降清,而暗有复明之意,思想复杂。金圣叹为狂狷之士,本质不离儒家思想,而又有某些叛逆行为。仇兆鳌为正统的官僚。潘德舆虽为布衣,却是儒家思想的卫道士。各自不同的政治思想背景,对杜甫的研究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清代杜甫研究,虽带有时代的共同特征,却是百花齐放。

在杜诗内容研究方面,清人对很多诗篇的主旨提出了新的见解。其中,钱谦益、金圣叹、浦起龙新见尤多。钱谦益解杜甫《收京三首》其二,认为肃宗汲汲御丹凤楼下制,是篡位,认为诗“‘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盖讥之也”,认为“玄宗内禅,故目之曰‘帝尧’。史称灵武使至,上用灵武册,称太上皇,亦可谓殆哉岌岌乎矣。公心伤之”(《杜工部集笺注》卷一〇)。其解便与众不同。浦起龙解杜甫《剑门》云:“夏客云《剑门》诗,因《剑阁铭》而成,用古而能胜于古者。愚按,孟阳之铭,是一篇喻蜀文,有德不在险意。故其词曰‘凭险作昏,鲜不败绩’,为反侧子告也。子美之诗,是一篇筹边议,有怀远之德意,故其词曰‘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为当宁者告也。翻古而非用古,夏客误矣。”(《读杜心解》卷一)其解与古人异。清代学者敢于冲破传统的观点,在杜诗的内容研究方面大胆探索。

儒家思想仍然是清代杜甫研究的指导思想。在研究的时候,清人以儒家思想为准绳,深入阐发杜诗的深刻内涵,阐发杜甫的思想境界和崇高人格。像前代学者一样,清代学者认为杜诗的核心价值在于表现杜甫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认为杜甫的言行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很好体现。但是清代学者的阐述要深刻得多,准确得多,细致得多,可以说清代的研究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潘德舆谈杜甫的忠君爱国,说:“黄氏生曰:‘杜公屡不第,卒以献赋受明皇特达之知,故感慕终身不替。虽前后铺陈时事,无所不备,而于当时荒淫失国,唯痛伤而不忍讥,此臣子之礼也。说者不得公心,影响附会,辄云有所讥切。此注杜大头脑失差处,妄笔流传,杜公之目,将不瞑于地下矣。’按,宋氏濂曰:‘注杜者称其一饭不忘君,发为言辞,无非忠君爱国之意,至于率尔咏怀之作,亦必牵就为说,子美之诗,益不白于世。’此论最通。夫杜即爱君,岂有篇篇寄意者?果如是,徒形其琐琐好名而已矣。此注者之凿也。黄氏之说,剧得杜意,然黄氏亦有所本。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已讥唐人咏杨妃者,为无礼于君矣。此等处有关名教,学诗者之开宗明义章也。顾黄氏谓杜公‘献赋受明皇特达之知,故感慕终身不替’,此论亦陋。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何关穷达事!使明皇不赏《三大礼赋》,子美将肆其诋耶?抑肃、代二帝于子美无知己之感,便可不需感慕耶?意在主持名教,而发论不本于性天,即不可以教忠而明礼。然则,‘大头脑差失处’,黄氏亦未能免。子美诗云:‘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斯言也,乃纯臣之言也。”(《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三)认为杜甫的忠君爱国是出于天性,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因而是最纯洁、最高尚的。潘德舆对于杜甫忠君爱国的认识不仅超过前代学者,也超过清代的前辈学者。潘德舆对杜甫的交游,也用儒家思想进行了评论。他说:“王氏应麟曰:‘鲜于京兆,仲通也;张太常、博士,均、垍也。所美非美。然昌黎之于于、李实类此。杜、韩晚节所守,如孤松劲柏,学者不必师法其少作也。’按少陵酬应投献之诗,不尽符其平素鲠直之谊,盖唐人风气使然,亦不独于鲜于京兆、张博士也。《投哥舒仆射》诗云:‘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而《潼关吏》则云:‘哀哉潼关卒,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无学哥舒。’何其前后违戾如此?此皆古人躁率失检处。而置之集中,不肯删其少作,又见古人朴实,不讳过也。然于翰等,犹可解曰:前时败阙未见,自不应逆探其恶而斥之。若王维、郑虔,大节已玷,犹从而美之曰‘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反复归圣朝,点染无涤荡。’何其深加惋惜乃尔!至称维曰天下‘高人’,称虔曰‘天然生知’,此真不能为少陵解矣。予尝反复推求其故,以少陵植志立身,忠爱贞洁,岂于此大节而反忘之?只缘于朋友一伦,长厚太过,有悱恻缠绵之仁,而无刚健断决之义。见维之取痢称瘖、作诗志痛也,则以为心尚可原。见虔之潜以密章达于灵武也,则以为未忘反正。而不知寺中之伪署,市令之求摄,皆法之所不得宥,而义之所必当绝也。故太白之可谅,在于辞官而逃。维与虔之难逭,在于已污伪命。少陵混视为一,虽无损于己之节目,然已增后学之疑矣。”“且朋友,以义合者也。友如未污,则当辨其冤于‘伤心’‘严谴’之时,友如已污,则当绝其交于功罪核实之日,此非硁硁自好也,义也。今也知其污而不得鸣冤,又痛其穷而为之饮泣,此温良而不断之失也。乃曰‘不以成败论人’,交谊始可歌泣,是少陵之偏好,亦皆为天地之常经,岂非疑误后人之极者哉?总之,爱古人者当为其诤臣,不当为其佞友。少陵只以中允、司户文学绝人,遂成偏好。然文章本非性命,朋友究次君亲,此义偶疏,难为典训。故‘食肉不知马肝,未为不知味’,学者不读昌黎上于襄阳、京兆李实等书,少陵赠张学士、鲜于京兆、哥舒仆射等诗,未为不知韩杜,而况《赠王中允》《送郑十八》等作,大有累于义理者哉!剔其繁枝,乃识孤松劲柏之成就非常处。此予之爱杜,而非予之谤杜,深于诗教者必知之耳。”(《养一斋李杜诗话》卷三)论述既实事求是,又合情合理,非常有深度,表现出很高的学术水平。

清代研究杜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考据的方法与以意逆志的方法结合,来阐扬杜诗的主旨。以意逆志是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也是古代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但它在运用时往往没有客观的依据,实际上是凭研究者的感觉来操作,故非常容易堕入穿凿附会的深渊。杜甫的很多诗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与政治内容,而清代有朴学的传统,学者们便搜寻与杜甫作品相关的唐代史料,来与杜甫作品内容比勘研究,以史证诗,或以诗证史,即所谓诗史互证。从更高的层次,以意逆志地来解读杜诗,深入挖掘杜诗的思想内容与社会意义,挖掘杜诗丰富的内涵。这样,可以使人们更多了解杜诗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更深刻地认识杜诗的伟大社会价值。当然,在诗史互证中,特别是在以意逆志中,难免有把无关的史实硬与杜诗扯到一起的地方,难免有郢书燕说、曲解杜诗的地方。

清人对整部杜甫集做了非常高的评价,认为杜甫一生完全践行了儒家思想,而表现杜甫一生言行的杜甫集堪称经书。潘德舆将杜甫比作孟子,将杜甫集隐然比为六经。龚鼎孳说:“诗之有少陵,犹文之有六经也。”“文无奇正,必始乎经,诗无平险,必宗乎杜。此少陵之诗与六经之文,并不朽于天地间也。”(《杜诗论文序》,《杜诗论文》)将杜诗与经书相提并论。金圣叹更将杜诗称作最高经典,说:“读先生诗,真如闻无上甚深之经典,使小儒意见都尽。”(《秋兴八首·别批》,《杜诗解》卷三)经书是儒家思想的最好表现,是封建社会人们思想与言行的指南。清人把杜甫集评为经书一样的著作,是高度肯定书中所表现的纯粹的儒家思想,是高度肯定杜诗所能起的伟大的教育作用。

清人研究杜甫还有一个重要现象,即借研究杜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谓借杜言志。杜甫怀王佐之才,忠君爱国,却流离颠沛,坎坷不用,引起很多士人的同情与共鸣。怀才不用,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因此,清代一些学者借研究杜甫,抒发自己像杜甫一样的忠君爱国的热忱,表达自己像杜甫一样怀才不遇的苦闷,宣泄自己像杜甫一样困顿的牢骚。有时更是推开来,就研究者所关心的一切问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的方式各有不同。大致说来,有两种:一种是无我的境界,只谈杜甫,不谈自己,而将“言志”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对杜甫的论述中;另一种是有我,在研究杜甫中,找合适的机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金圣叹解杜甫《蜀相》诗:“丞相不可见于今日矣。然当时若非三顾草庐,丞相并不可见于昔日也。天下妙计,在混一不在偏安。丞相受眷于先,并效忠于后,虽不能混一天下,成开济之功,然老臣之计,老臣之心,是如是也。‘死而后已’者,老臣所自矢于我,捷而后死者,老臣必仰望于天。天不可必,老臣之志则可必。第七句‘未’字‘先’字妙,竟似后曾恢复而老臣未及身见者,体其心而为言也。当日有未了之事在,今日长留未了之计,未了之心。”(《杜诗解》卷四)其解新颖而细致。接下来议论与感慨云:“嗟乎!后世英雄,有其计与心而不获见诸事者,可胜道哉!在昔为英雄之计,英雄之心,在今日皆成英雄之泪矣。”该议论站在历史的高度,通观几千年社会的发展史,指出社会中很多士人都有安邦治国的大志和韬略,但绝大多数都无法实现,最终抱恨终生。这其中也包含着金圣叹自己。这种借研究杜诗来言志,不仅抒发了研究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从更广阔、更深刻的层面阐释了杜诗。

清代的杜甫研究,穿凿附会比较多。流传到现在的一些重要的杜甫研究著作,都有不少明显的穿凿附会之说。一方面清人对前人的穿凿附会深恶痛绝,一方面他们自己又在制造新的穿凿附会。钱谦益说:“宋人解杜诗,一字一句,皆有比托,若伪苏注之解屋上三重茅,师古之解笋根稚子,尤为可笑者也。”(《杜工部诗集笺注·略例》)取笑黄庭坚解《春日忆李白》“何以异于此乎”。而他自己对有的杜诗的解说,其穿凿可笑,丝毫不亚于宋人。浦起龙说:“杜之祸一烈于宋人之注,再烈于近世之解。”(《读杜心解·发凡》)称之为祸,可见穿凿附会的普遍与严重。就是浦起龙自己,也在所难免。造成穿凿附会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所致。首先,在研究杜诗时,人们总认为杜诗有政治含义,有微言大义。其次,用以意逆志作为基本研究方法,而这个方法实际上难以捉摸,以意逆志成为了想当然。而传统的比兴说诗的方法与以意逆志相表里,最终把研究者引向穿凿附会的道路。第三,一些研究刻意求新求深,最终也走向怪,走向穿凿附会的邪路。实际上,造成穿凿附会的原因,在古代各个时代都存在,就是学术风尚最盛的清代也无法克服。因而造成这种情况:一个时代在摈弃前代穿凿附会的同时,自己又在制造新的穿凿附会,最终无法走出这个怪圈。

清代对杜诗艺术的研究也有巨大的发展。

清代学者研究杜诗的艺术,着力探讨杜诗艺术的主要特点、艺术的“窽要”,试图解开杜诗艺术的秘诀,寻求杜诗艺术的规律。翁方纲的《杜诗附记》就是主要探讨杜诗艺术的。翁方纲说:“吾所欲读杜者,何为哉?非欲考史也,非欲缀辑词藻也,唯欲知诗之所以为诗而已。”(《杜诗附记》)意思非常明白,就是想通过探讨杜诗艺术的特点,进而掌握诗歌艺术的规律。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尽量熟悉全部杜诗,综合思考,融会贯通,努力寻求艺术的诀窍,寻求艺术的规律,摆脱了前人印象式的研究,即兴式的论说、灵感式的论说,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行艺术研究。

研究杜诗的艺术需要很高的诗歌理论。清代很多学者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他们用自己的理论体系研究杜诗,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发明。沈德潜用格调说,王士禛用神韵说,翁方纲用肌理说来解杜诗,多有创见,使人耳目一新。尽管有时失之奇异,失之褊狭,但总能给人启迪。其余如仇兆鳌、杨伦、浦起龙、金圣叹、査慎行、何焯、朱彝尊、潘德舆也有很多精辟的见解,给人很多教益。

同类推荐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妃逃不可:狐狸夫君不好惹

    妃逃不可:狐狸夫君不好惹

    【狐狸和盼盼正文完结,精彩番外ING中,绝对精彩,不枉此行!】老天爷是公平的,也给了胖子穿越的机会,可是,为神马穿越了她还是那个肉肉的苏盼盼,当胖妹变身成身材窈窕美艳女子,那些个腹黑、妖孽、正太,不过是她掌心玩物,你且瞧她,红纱遮面,一双眼眸含笑带嗔,纤细腰身好似水蛇,妖媚万千,道:“我苏盼盼选夫婿可是千挑万选的!”
  • 沙狼

    沙狼

    有时候,人的生活与人际关系已经大大地复杂化了。我国的悠久的文明史,看完一部又一部的小说,我们甚至于无法想象一下它的主人公们生活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特别众多因而显得不无拥挤的人口,无法想象他们在与别人的勾心斗角或者爱爱仇仇之外的生存状态。悠久的在人际关系上下功夫的文化传统,近百年来社会变迁的频仍与剧烈,飞速发展,近数十年来阶级斗争这一门“主课”的熏陶,以及愈来愈多的人涌向城市,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现代文明的日新月翼,向往城市……所有这些因素,都使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神经紧紧盯着鸽子笼式的楼房间里的人际的亲合与斗争不放
  • 意外之外

    意外之外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缥缈尊者2

    缥缈尊者2

    佛界名震七界,为保神界传奇人物重回神域;进神秘过度界神兽抵命;三神器会聚一堂,四天尊硬闯混沌密境,解密神界根源,实现元初之言,完成超越神人的存在。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天机神相

    天机神相

    萧十三是一介相士,不仅拥有一双可以知晓运势并改变运势的手,更拥有一双可看透天机的神鬼之眼。且看天机大陆的萧十三,如何利用一身本领,身兼五大帝国统帅之职、纵横大陆、掌控天下、位居神灵之列。这是一个灵修者的天下,这是一个五行的世界,这里充满爱恨情仇,这里充满你想要的热血澎湃,真男人当如相士萧十三!
  • 一路惊喜:尤金环球游

    一路惊喜:尤金环球游

    作品为作者游历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冰岛、马其顿、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叙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游记,但它不仅仅是游记,还有作者以文字呈现的从自然风光和与各国普通百姓交谈中获得人生的感叹和感悟,给国人打开了一扇难得的观看异域风光的窗,让人开阔视野,在书中看无限风光。正如作者所言,旅行时一种思想不断自我茁壮的方式。相信读者能通过作者优美的文字获益良多。
  • 盛世嫡女

    盛世嫡女

    【文艺版简介】谁说嫡女就要温柔大方,甘被人欺,最后华丽丽的挂掉?一场盛宴、一杯鸩毒、一抹白帆、一座灵堂,魂断香消。是谁的怨念在午夜徘徊,是谁的灵魂重生了谁的肉体,又最终是谁拯救了谁的世界?她说: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就要白的澄澈无暇。红便就要红的惊心动魄。那些血流成江海,沾染了她的白裳,迫她拿起利器,撕裂命运盖下的穹布,从此至高无上。那肩膀宽大温暖,冰释了她的霜雪,让她安心躲避,成为她躲避风雨的港湾,自此风雨不侵。【抽风版简介】将军府中嫡女重生,她的肉体,她的灵魂。强势重生,穿越归来!庶母恶毒——魂飞魄散不心软庶兄迫害——断你手臂没商量爹爹无良,敢伤娘心——找个二爹迫在眉睫天生仙骨?玄派秘宝?能看!敢抢?灭你满门要不要!绝世美男,追着跑?尼玛,泼妇你们也要!这黑乎乎的毛团嘛东西?纳尼,哈上一只黑狐狸。。。快跑!她只想做个米虫,天下第一,无人敢侵。一不当心名震太下,各路妖孽竞相杀来!卧槽!赶集还是抢亲啊!没聘礼也敢上门?来人,打出去!片段一:接到圣旨之后,某太子提着剑怒气冲冲的闯进某女的闺房,“沐云潇,你我自幼定亲。你是生是本宫的人,死是本宫的鬼。”某女抱着肉包,喝着小茶,翘着二郎腿,悠闲自在的道:“休书都送到家门口了,太子殿下是不认字还是觉悟太低看不懂?”顺便附赠一计断子绝孙腿,将某渣出踢门外。片段二:邻国皇帝看着某女银眸幽深,含着从来未有过的情感,声线带着性感。“普天之下,只有你配得上吾,也唯有你能站在吾的身旁。”某女看着满室的天材地宝,仙级装备,双眼冒星,口水大流。依旧义正言辞的看着某皇帝:“可是我觉得你配不上我怎么办?”某皇帝:“那好,来人把聘礼抬走,打道回府。”某女急了:“等一下!你看你一下子不经过人家同意就擅自下聘,惊吓到了我脆弱的小心脏,。好不容易我习惯了这些东西,你又要拿走,再一次惊吓到了我敏感的小神经。这样好了,看在你还有点眼光的份上。我也不和你计较了。聘礼留下,就当是本小姐的精神损失费了。”某皇帝奸笑:“收了吾的聘礼,那就是吾的人了。皇后,交配吧。”片段三:某只肥嘟嘟的黑狐狸,跳到某人的怀中,缩成一个肉团,蹭啊蹭啊,蹭啊蹭啊。。。娘亲的怀抱最温暖了,喜欢喜欢。。。某人温柔的抚摸着怀中的肥狐狸。
  • 你的推销能力价值百万

    你的推销能力价值百万

    本书从四点坚守出发,选取了中外若干个推销场上的著名故事和经典案 例,并对里面的要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希望读者诸君能从中有所受益,使 自己的推销能力得到显著增长,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自己的百万之梦。
  • 吃货养生小秘密

    吃货养生小秘密

    气、血、阴、阳,或虚或郁,或湿或瘀,形成人体的九大体质,如何通过食物来调和?五谷杂粮,有温有热,有寒有凉,怎么选择方可趋利避害?红黄白黑绿,色彩缤纷的食物,透露哪些玄机?酸甜苦辣咸,寻常五味,如何对应五脏六腑?春夏秋冬,温度变化,饮食如何调配?血型天定,和饮食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