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200000014

第14章 宋辽金元(7)

王安石曾搜集过杜甫诗的佚文。他在《杜工部后集序》中说:“予之令鄞,客有授予古之诗,世所不传者二百余篇。观之,予知非人所能为而为之实甫者,其文与意之著也。然甫之诗,其完见于今日,自余得之。世之学者,至乎甫而后为诗,不能至,要之不知诗焉尔。呜呼,诗其难,惟有甫哉,自《洗兵马》下,序而次之,以用示知甫者,且用自发者。”(《临川先生文集》卷八四)王安石特别爱好杜甫诗,认真研究,故发现佚诗二百余篇。这些诗或因仔细考证确定不是佚诗,或后来正式收入集中,其详情已无法得知,但由此可见王安石对杜诗的喜好与关注。

王安石编《四家诗选》,首列杜甫诗,表现了他对杜甫诗的特别推崇。其《杜工部后集序》云:“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临川先生文集》八四)其《四家诗选》的排列顺序是:第一,杜甫;第二,欧阳修;第三,韩愈;第四,李白。王安石是事实上推尊杜甫为中国第一诗人的学者。

王安石的杜甫研究成果不太多,但很有影响,是杜甫学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五吕大防

吕大防(1027—1097),字微仲,其先汲郡人,家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大防进士及第,调冯翊主簿,永寿令。迁著作佐郎、知青城县。熙宁元年,知泗州,为河北转运副使。后除知制诰。除龙图阁待制、知秦州。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权开封府。迁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丞,进中书侍郎,封汲郡公。超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大防朴厚蠢直,不植党朋。立朝挺挺,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知颍昌府,知随州,贬秘书监,分司南京、居郢州。贬舒州团练副使,安置循州。著有《吕汲公文录》。

吕大防的杜甫研究著作有《杜工部年谱》。

吕大防是一位非常有修养、有操守的人,“自少持重,无嗜好,过市不左右游目,燕居如对宾客。每朝会,威仪翼如,神宗常目送之”(《宋史》卷三四〇《吕大防传》),又忠君爱国,所以也非常喜欢研究杜诗。

吕大防研究的主要是作家的生平与作品的关系,他认为作家的生活和思想的发展变化,影响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造成作品的变化。从这样的角度来研究杜诗,可谓高瞻远瞩。因为站得高,思路开阔,研究方法也就有创造。他创造了将作家的生平大事进行系年,具体、简明、确切概括作家一生生平的方法,以便对照研究作家的作品,所谓知人论世,以便充分理解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其《杜少陵年谱后记》云:“予苦韩文、杜诗之多误,既雠正云,又各为年谱,以次第其出处之岁月,而略见其为文之时,则其歌时伤世,幽忧切叹之意,粲然可观。又得以考其辞力,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非妙于文章,不足以至此。汲郡吕大防记。”(见宋本《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用年谱的形式将杜甫的主要生平事迹罗列出来,再来看杜甫生平思想与诗内容的关系,看社会与诗的关系,可以更深刻而细致地理解杜甫诗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更好地感受杜甫伟大的人格。不仅如此,将杜甫的诗与杜甫的生平对照研究,可以看出杜诗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色,有不同风格。通观杜诗,就可以看到杜甫艺术发展变化的轨迹,看到杜甫艺术发展的道路。进而还可以领悟艺术发展的某些规律。吕大防发明了以年谱的形式为工具,研究作家生活与社会和作家作品内容和艺术,确实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研究方法。在千年前的宋代,颇具远见和卓识。这种研究方法在今天的学术界仍然被广泛使用。

《杜少陵年谱》原名似应为《诗年谱》(或为“杜少陵诗年谱”)。方深道《诸家老杜诗评》为吕丞相“诗年谱”,鲁訔所作杜甫年谱亦为“诗年谱”,可以为证。今全文迻录于下:“睿宗先天元年癸丑(“癸丑”应为“壬子”,谱所标甲子均误,不一一更正):甫生于是年。按甫《志》及《传》皆云:年五十九,卒于大历五年辛亥故也。玄宗开元元年甲寅。开元三年丙辰:《观公孙弟子舞剑器》诗序云:‘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按甫是年才四岁,年必有误。开元二十九年壬午。天宝元年癸未:集有《天宝初南曹小司寇为山》之作。时年三十一。天宝十一载癸巳:《上韦左丞》诗云:‘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是年玄宗即位四十年。时有《兵车行》。天宝中诗《丽人行》。天宝十三年乙未:是年有《三大礼赋序》:‘臣生长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矣。’时年四十三。天宝十四年丙申:是年十一月初,自京赴奉先,有《咏怀》诗。是月有禄山之乱。天宝十五载丁酉:是年七月,肃宗即位,改至德元载。是年避寇于冯翊,有《白水高斋》、《三川观涨》诗。六月,帝西幸。七月,至蜀郡。时有《哀王孙》诗。至德元二载戊戌:是年自城中窜归凤翔,拜左拾遗。有《荐岑参》、《谢口敕放推向壮》。八月,墨制放往鄜州,有《北征》诗。乾元元年己亥:是年移华州司功。有《试进士策》、《为郭使君论残寇状》。时有《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留花门》、《洗兵马》诗。乾元二年庚子:是年弃官之秦州。自秦适同谷,自同谷入蜀。时有《遣兴三首》。上元元年辛丑:是年在蜀郡,有《百忧集行》云:‘即今倏忽已五十。’按,是年年四十九。时有《杜鹃行》、《石犀行》、《古柏行》、《病桔》、《病柏》、《枯棕》、《枯楠》、《忆昔》各一首。上元二年壬寅:是年严武镇成都,甫往依焉。宝应元年癸卯:诗有元年建巳月,乃是年也。代宗广德元年甲辰:是年有《祭房相国文》。严武再镇西川,奏甫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丙午:是年严武卒,蜀乱,甫游东川,除京兆功曹,不赴。大历元年丁未:移居夔。大历三年己酉:离峡中之荆南,至湘潭。大历五年丁亥:有追酬高适《人日》诗。是年夏,甫还襄汉,卒于岳阳。”年谱不足千字,比起现代三十余万字的《杜甫年谱》来,实在太简单。但是,作为世界第一部年谱(与韩愈年谱并列),却可以说是高水平的。首先,它已具备年谱最基本的三大要素,即将谱主的生平大事系年,重要时事和重要友人大事系年和诗系年。从体例来说,已堪称完备。其次,不仅爬梳罗列准确的、可供系年的材料,还通过考证,对没有明确标明时间的杜甫生平事迹及诗进行系年。第三,年谱已能勾画杜甫一生的主要事迹的全貌,罗列杜诗的很多重要代表作品。系年除甲子疏忽而误外,主要事迹和诗系年错误较少。因此,吕大防的《杜工部年谱》确实是一部了不起的开创之作。

学术的创新,往往是从最热门的学术领域开始的。杜甫研究是宋代的显学,因而产生了吕大防《杜工部年谱》这样新的研究载体与形式,有力地推动了杜甫研究,在当时就引起高度的关注和赞美。其后产生了多部杜甫年谱,如赵子栎、鲁訔、王应麟的年谱,他们发展了年谱的体例,系年事迹也更细致,更丰富。而年谱这种新的学术形式,也为当时和后代学术界所认同,广泛运用于与人物相关的学术领域,此后年谱便成为中国学术界一种常用的学术样式。杜甫研究对学术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吕大防《杜工部年谱》创自杜甫学研究领域,而影响波及整个学术研究,就是最显著的例证。

六苏轼

苏轼(1036—1101),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为第二,殿试中乙科。五年,调福昌主簿。复对制策,入三等。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还朝,以判官告院。反对新法,请外,通判杭州。徙知密州、徐州、湖州。以诗托讽新法,逮赴台狱,欲置之死,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移常州。知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请外,知杭州,有惠政。为翰林承旨。出知颍州。徙扬州。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为礼部尚书。出知定州。知英州。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移亷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宋史》卷三三八本传)

苏轼学识渊博,对杜甫和杜诗有精深的研究,有很多很精辟的见解。

苏轼认为杜甫所以伟大,在于他的诗能发乎情,止乎忠孝。苏轼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说: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乎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忠孝是古代做人的最高准则,也是衡量人的思想和著述的最重要的标准。苏轼用忠孝这一最重要的标准来研究杜甫及其诗歌,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最伟大的诗人,就在于他身处困境,流落饥寒,不为社会所用,而能拳拳爱国,一饭不忘君,表明他的忠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而他这种极高的忠,用极高的艺术表现在生活和情感中,就成了最伟大的杜诗。苏轼高屋建瓴,从做人,从作品的思想,来探索杜甫所以伟大的原因,真正触及了杜甫的本质,其对杜甫和对杜诗思想的宏观研究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每饭不忘君(“一饭未尝忘君”)作为学术的论述,太诗意化和形象化,看起来不够准确,故不时引来一些批评,说苏轼说得太过。然而,就根本而言,苏轼论述杜甫和杜诗的忠君爱国是最准确的,加上其言诗意化、形象化,故而特别为广大杜甫和杜诗的喜爱者所传诵,成为对杜甫和杜诗最经典的论述之一,成为杜甫学史上最有影响的论述之一。

苏轼非常重视对诗的思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常常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苏轼往往结合杜甫所表现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杜诗,结合史实来认识杜诗,所谓以史证诗。《杂书子美诗》就用史实来解说杜甫的《悲陈陶》和《悲青坂》:

《悲陈陶》云“四万义军同日死”,此房琯之败也。《唐书》作陈涛斜,不知孰是。时房琯临败,犹欲持重有所伺,而中人邢延德促战,遂大败。故次篇《悲青坂》云:“焉得附书与我军,留待明年莫仓卒。”(《杂书子美诗》,《东坡题跋》卷二)

苏轼结合史实,认为房琯兵败陈涛,仍拥大军,等待时机,反击安史乱军。而当时用宦官邢延德督军,催促房琯仓促作战,导致青坂大败,使朝廷义军元气大伤。杜甫有感而发,认为作战应该沉着,才能反败为胜。这就是“焉得附书与我军,留待明年莫仓卒”的写作背景。苏轼这样来解说杜诗,使人们对杜诗的了解更具体,更深刻。有时,苏轼还结合史实,用比兴理论来解说杜诗。如《辨杜子美杜鹃诗》:

南都王谊伯书江都驿垣,谓子美诗历五季兵火,舛缺离异,虽经其祖父公所理,尚有疑缺者。谊伯谓“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盖是题下注,断自“我昔游锦城”为首句。伯谊误矣。且子美诗备诸家体,非必牵合程度侃侃然者也。是篇句落处凡五杜鹃,岂可以文害辞,辞害意耶?原子美之意,类有所感,托物以发者也。亦六义之比兴,《离骚》之法欤!按《博物志》,杜鹃生子,寄之他巢,百鸟为饲之。今江东所谓“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且禽鸟至微,犹知有尊,故子美云“重是古帝魂”,又云“礼若奉至尊”。子美盖讥当时刺史有不禽鸟若也。唐自明皇已后,天步多棘,刺史能造次不忘于君者,可一二数也。严武在蜀,虽横敛刻薄,而实致职以资中原,是“西川有杜鹃”。其不虔王命,负固以自抗,擅军旅,绝贡赋,如杜克逊在梓州,为朝廷西顾忧,是“东川无杜鹃”耳。至于涪、万、云安刺史,微不可考,凡其尊君者谓有也,怀贰者为无也,不在夫杜鹃之真有无也。谊伯以为来东川闻杜鹃声繁而急,乃始叹子美诗跋疐纸上语,又云子美不应叠用韵,何耶?子美自我作古,叠用韵,无害于为诗,仆所见如此。谊伯博学强辩,殆必有以折衷之。

杜甫的诗本有很深的兴寄,含义深邃。苏轼用比兴说诗,能真正探寻杜诗的意蕴,理解杜诗的主旨。有时用比兴说诗,难免牵强,但努力去认识杜诗深刻的思想和含义却是正确的。

苏轼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深入研究杜甫诗的艺术,颇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杜诗长于写现实中的景物: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此老杜云安诗也。非亲到其处,不知此诗之工。(《书子美云安诗》,《东坡题跋》卷二)

只有细味杜诗描写之处,才能真正体会杜诗描绘之美妙,这种研究是独特的,真正说出了杜甫艺术的特点。苏轼认为杜诗的妙处不单在于写景,而更在于善于抒情,把杜甫本人的情态写活了。

子美诗云:“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东坡云: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昔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黄四娘独何人哉,而托此诗不朽。可以使览者一笑。(《书子美黄四娘诗》,《东坡题跋》卷二)

苏轼还与友人谈论杜诗。受友人的启发,他在艺术上体会更深。苏轼《记董传论诗》写道:“故人董传善论诗,予尝云:杜子美不免有凡语,‘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岂非凡语耶?传笑曰:此句殆为君发,凡人用意深处,人罕能识,此所以为独苦,岂独画哉!”(《东坡题跋》卷三)受董传的启发,他才体会到杜诗“已知”二句艺术之妙。苏轼《听林道人论琴棋》说:“杜子美论画云‘更觉良工心独苦’,用意之妙,有举世莫之知者,此其所以为独苦欤!”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苏轼对杜诗时时品味研究,以寻求杜诗艺术的奥秘,故而常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苏轼对杜诗的艺术也有批评,《记子美陋句》云:

“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向来云涛盘,众力亦不细。呀坑(帆)瞥眼过,飞橹本无蒂。得失瞬息间,致远疑恐泥。百虑视安危,分明曩贤计。兹理庶可广,拳拳期勿替。”杜甫诗固无敌,然自“致远”以下句,真村陋也。此最其瑕瓋,世人雷同,不复讥评,过矣!然亦不能掩其善也。(《东坡题跋》卷二)

苏轼的评论表现出他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表现出他过人的胆识。杜诗千汇万状,难免有轻滑与笨拙处。苏轼指出杜诗艺术上的缺点,有益于破除对杜诗学习研究中的迷信,有助于学习和研究的深入,有利于获得杜诗的精髓。

苏轼对杜甫诗的学术态度非常严肃,反对人们以自己的眼光随意乱改杜诗。他说:“近世人轻以意改书。鄙浅之人,好恶多同,从而合之者众,遂使古书日就讹舛,深可忿疾。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自余少时及前辈,皆不敢改书,故蜀本大字书皆善本。《庄子》云,用志不分,乃疑(凝)于神,此与《易》阴疑于阳《礼》使人疑汝于夫子同。今四本皆作‘凝’。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今皆作‘望南山’。杜子美云:‘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盖灭没于烟波间耳。而宋敏求谓余云:鸥不解没,改作‘波’。二诗改作此两字,觉一篇神气索然也。”(《书诸集改字》,《东坡题跋》卷二)不随便改古书,无疑是我们对待古代文献应有的态度,这是科学的态度。苏轼对杜诗的文字态度非常慎重。《书子美骢马行》云:“余在岐下见秦州一马如牛,颔下垂胡侧立倾倒,毛生肉端。番人云:此肉马也。乃知《邓公马行》云‘肉碨礧连钱动’当作‘’。”(《东坡题跋》)他在有充分校勘依据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也不轻易改字。

同类推荐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热门推荐
  •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她是被家族抛弃的千金,也是艺术世家内定的儿媳;她是被芭团解雇的高级舞者,也是世界有名的芭蕾公主;她与经纪人痴恋,又与未婚夫青梅竹马。十六岁的端木雪,前有表姐欲夺情郎,后有芭蕾世家不断的挑衅,谁护她一生?端木雪浅笑:他与芭蕾,我都要。凡想夺之者,皆毁。那一年,她六岁,他十岁,她与他相遇……愿收敛光芒只看她舞台称王称霸,愿卖萌耍赖只为得她一笑。丰默、沈丰之:她是我的!
  • 霸道总裁的乌龙甜妻

    霸道总裁的乌龙甜妻

          他们知道他们是兄妹,但他们还是情不自禁的爱上了对方。          在伦理道德、法律、家人的束缚下,他选择了坚持,但是她却不想看到他为了她放弃所有,所以她选择了离开。          她以为她再也不会回来,她以为她的这一去就是永远,但是却没有想到,她会带着孩子回来参加他的葬礼。          他怎么可以就这样离开了她的世界,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带着孩子回来告诉他,他们不是兄妹,但是他却没有等她。    ——————————————————  新文《娇妻,缠你上瘾》【高干+虐恋+宠溺】打着虐文旗号的宠文啊原名:《狂情大叔猎娇妻》“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女人。”一场蚀骨缠绵霸道欢爱,他纵身一跃成为她的男人。怕她逃走,他只能一月复一月的囚禁,使她成了他的私脔!他只是想折断她的双翼,将她关在这金色的牢笼里。在外头,他是好男人,好市委书记,而她只是一个任性的不懂事的高官后代。而在家里面,他是恶魔,她则是恶魔身下的小白兔。
  • 末日大烟枪

    末日大烟枪

    日本鬼子乡下种大烟,城里开烟馆,流毒天下;刺刀和烟枪一起对着中华民族,百万吸食者的血汗被榨干,生命遭剥夺。本书首次披露了日本鬼子用大烟毒害中国人民的惊世内幕,并对日本帝国主义用大烟掠夺民财、筹措“战时资金”的丑行进行了历史性叙述。此是杀人真利器,不名烟袋故名枪。——《咏烟枪》
  • 洛克菲勒家书

    洛克菲勒家书

    本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婚礼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死坟画室—血雨

    死坟画室—血雨

    因为几年前的一次事件,却遭来了几乎是无法摆脱的噩梦般的命运……这一切,他又该怎样去摆脱?一次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拥有着不一般的“眼睛”的白灵翌又怎样才能逃过他被鬼所追杀的命运?也许,方法很简单……
  • 皇妃别走

    皇妃别走

    她-----二十一世纪经过苛刻筛选,坚强勇敢,百里挑一的女飞行员,一个不乏现代女性时尚与潇洒的女子,她最向往的就是登上她驾驶的飞机,尽情翱翔蓝天,成为一名优秀的女飞行将军。一场突然的遇外,让她掉进时空急流。。。。。他,赋有天下,斩敌无数,战功赫赫。。。。他,斜睨天下,以血肉之躯,霸中原,灭六国。。。。他是骊翼帝国狂暴的主宰者,也是冷血无情的独裁之王------朱邪圣帝天下,是他冲锋陷阵得来的,而不是这个从天而降,被愚蠢臣名朝拜的莫名女子。。。。他的凯旋,是他带兵御驾亲征必然的结果,而并非这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装神弄鬼的怪异女人。。。。请历史考究分子绕路,本文纯属自娱自乐,经不起推敲,也和历史无关.下面是痕儿已完结文,呵亲们有兴趣可以欣赏一下!〈冷宫晚妃〉:〈丫环皇后〉:〈罂粟皇后〉:〈将军的替身小妾〉:〈皇妃别走〉:痕儿的新文出炉了,呵,欢迎痕儿最新坑,有空的亲们去踩踩,《总裁的陷井》亲们,痕儿新文,欢迎来踩,都市言情:《恶劣富少极品男》顺便推荐后妃大大超好看的精彩文文,《狂野未婚夫》呵,还有自已的新文《总裁惹不得》痕儿最新现代文,《总裁的惩罚游戏》喜欢现代都市文的亲们,记得过来踩踩哦!推荐好友一本书,《夫君十个不算多》轻松又搞笑的哦!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总裁的豪夺妻》
  • 亲亲宝贝老婆

    亲亲宝贝老婆

    凌乔俏死过一次死之前,那个男人是她的天,是她的地,是她的唯一。死之后,她是那个男人的天,是他的地,是他的所有。心死,心碎的痛,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忘记的吗?“你也想一起来吗?”伏在一个赤身裸体的女人身上,男人回头看向门口的凌乔俏,嘴角弯起邪气的弧度。凌乔俏呆愣在那,眼睛红红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惜,就你这种料,我还看不上!”俯身覆上身下女人娇媚的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