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200000013

第13章 宋辽金元(6)

甫初集六十卷。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搜裒中外书,凡九十九卷。(王洙原注: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樊晃序小集六卷,孙光宪序(集)二十卷,郑文宝序少陵集二十卷,别题小集二卷,孙仅一卷,杂编三卷。)除其重复,定取千四百有五篇。凡古诗三百九十有九,近体千有六。起太平时,终湖南所作,视居行之次,若岁时为先后,分十八卷。又别录赋笔杂著二十九篇,为二卷,合二十卷。意兹未可谓尽,他日有得,尚副益诸。

《杜工部集》的出版非常重要,对于杜甫作品的传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杜工部集记》还记载着重要的杜甫生平材料。而这些材料主要来自杜甫诗文注和唐实录,有些是《新唐书》和《旧唐书》所没有的,也和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所载不同。故《杜工部集记》云:“观甫诗与唐实录,犹概见事迹,比《新书》列传,颇为蹖驳。”记文下有注,对两唐书本传多有辩证:“传云:召试,授京兆府兵曹,而集有《官定后戏赠》诗注云:初授河西尉,辞,改右卫率府冑曹。传云: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而有集《喜达行在》诗,注云:自京窜至凤翔。传云:严武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据适自东川入朝,拜右散骑常侍乃卒。又集有《忠州闻高常侍亡》诗。传云: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游襄衡,而集有居江陵及公安诗至多。诗云:甫永泰二年卒,而集有《大历五年正月追酬高蜀州》诗及别题大历年者数篇。”这些辩证及所载材料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杜甫生平的重要参考。当然,《杜工部集记》所载杜甫生平材料也有误,但无论如何,都值得我们重视,因为这些材料主要来自杜甫诗文注和唐实录,是唐五代人的看法和材料。

王洙不仅是杜甫集的编辑者,还为杜甫集作了注,是最早的杜甫集注者。

然而,从宋代开始就有人对王洙注杜诗产生怀疑,认为署名为王洙注实为邓忠臣注,又说为尹洙注,又说为书贾依托。可是,这些说法都是无根之言,没有任何证据。邓忠臣侄儿说是邓忠臣注,不需要任何事实,王洙注就成了邓忠臣注,学界这样偏听轻信,令人吃惊。尹洙注说和书贾依托说更是揣测之辞,不足取信。我们认为,署名为王洙注的杜诗注,应该确定为王洙所注,不容贸然怀疑。第一,王洙注杜诗,是杜诗的第一个注本,是巨大的创造。这样的创造,没有人会用别人的名字,没有人会去依托别人。这是傻瓜也不会干的事。第二,有人说,王洙编杜甫集的序中,没有说注杜诗的事,说明王洙没有注杜诗。这个说法站不住脚。王淇既然不愿说王洙的杜诗注,他为什么不能删去王洙记中有关注杜诗的内容。退一步说,即使王洙在记中没有说注杜诗的事,并不能说他就没有注杜诗。第三,宋代的注家和重要的杜甫学者并没有人否定王洙注杜诗的事实。相反,注家都在自己的注中大量辑录王洙注。重要的杜甫学者均评述王洙注。胡仔说:“《注杜工部集》,则内翰王原叔所注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八)并对王洙注的不足之处作了指正。胡仔是王洙注出版的那个时代的人,他的话是有分量的。总之,现存的材料,无法否认王洙注杜诗的著作权,要否认就需要有真正有力的证据。

王洙所做的杜诗注原作已佚,这给我们研究王洙注带来了困难,好在宋代保存下来的一些注本尚有一些王洙注。这些注本是郭知达《杜工部诗集注》(又名《九家集注杜诗》)、黄希黄鹤《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而《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保存王洙注更多,其中有的诗注保存王洙注相当完整,为了使读者能了解王洙注的具体情况,兹录黄希、黄鹤《补注杜诗》(台湾影印《四库全书》本)卷二三中两首诗保存的王洙注。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汲黯匡君切,(洙曰:《前汉》汲黯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于东海太守,武帝曰,古有社稷之臣,如汲黯近之矣。)廉颇出将频。(洙曰:《史记》廉颇赵之良将,频为赵将,兵破齐魏。)直词才不世,雄略动如神。(洙曰:取汲黯之直言,廉颇之雄略,以美严公也。)政简移风速,(洙曰:《史记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故五月而报政成。周公曰: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诗清立意新。层城临媚(洙曰:一作暇。)景,绝域望余春。(洙曰:层城,高城也。绝域,远域也。言蜀与京畿远绝。)旗尾蛟龙会,楼头燕雀驯。(洙曰:《礼》:蛟龙为旗。)地平江动蜀,天阔树浮秦。帝念深分阃,军须远算缗。(洙曰:冯唐曰:上古王者之遣将也。汉武帝元狩四年初,算缗钱,李旻曰:缗,丝也,以贯钱出算二十也。)花罗封蛱蝶,瑞锦送麒麟。(洙曰:蛱蝶麒麟罗锦,伤丝绣也。)辞第输高义,(洙曰:《霍去病传》: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由此上益重爱之。)观图忆古人。(洙曰:《马援传》:显宗图画建武名臣列将于云台,以椒房故不及马援。东平王苍观图言于帝曰: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帝哭而不言。)”《严中丞枉驾见过》(洙曰:严自东川除西川,敕令两川都节制。一本云:严黄门枉驾见过。):“元戎小队出郊垌,(洙曰:《诗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注:元,大也。夏后曰钩车,先正也。殷曰寅车,先疾也。周曰元戎,先良也。《尔雅》曰:邑外谓之郊,林外谓之垌。)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洙曰:元宗在蜀合东西两川为一道,以武为尹。)地分南北任流(洙曰:一作孤。)萍。扁舟不独如张翰,(洙曰:《晋·文苑传》:张翰,字季鹰,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相钦悦。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后为齐王曹囧掾,因见秋风起,思篿鲈,遂命驾南归。)白帽应兼似管宁。(洙曰:魏青龙中征命管宁,不至,居海上,常着白帽布襦袴而已。)寂寞(洙曰:一作今日。)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洙曰:《隋·天文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明黄,则贤士举。)”

两首诗的王洙注释简洁明晰,较为正确,大体完备。黄希、黄鹤所辑其他注家的注比较少,二人补注的也比较少,而且辑注和补注多是补充说明性质的,没有新注,也没有更正。

通过对王洙注的全面研究,我们认为王洙注杜诗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精美的校刊。王洙对不同版本的杜诗异文,作了详细校勘,并作了校勘记。由于是杜甫集散佚后第一个所编集的校勘,故无比珍贵。(二)较全面注释。注释包括写作时间或背景;典故;名物制度,包括人名、地名;语典。应该说,一般该注释的地方,大多都做了注释。注释的总体风格是简明扼要。(三)阐释诗意。对难以理解的诗、具体的诗句进行解说,使读者能懂。对于隐含深意的诗,阐明微言大义。

统观现存的王洙的注,我们认为其水平是相当高的。最能显示其水平的是语典的注。如《到村》“顽疏惑町畦”注“顽疏”:“洙曰:嵇康云:非降自天,实由顽疏。”又“还入故林栖”注“故林栖”:“洙曰:王正长:人情旧乡客,鸟栖思故林。”(黄希、黄鹤《补注杜诗》卷二三)这样的注都不是一般的学者所能注出来的。正因为王洙注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故其注中的很多精彩之处才能长期流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是王洙注精彩的一面。事实上,王洙注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如注释有一些明显的错误;注释有一些过简,而杜诗需要详细注释;有些应该注的地方而未注。对于王洙注的错误与不足,宋人已多有批评。公允地说,学术的发展都是由粗至精,由简而繁,由浅入深。杜诗本来难注,王洙注作为杜诗注的开山之作,有那样出色的表现,已经很不容易了,已经是高起点了。王洙注的种种缺陷,实际上为后世的杜诗注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如果王洙注太完美了,后世的杜诗注也就不会那样生机勃勃了。

作为杜甫集散佚后的第一位编辑家,作为杜甫集的第一位注家,王洙在杜甫学史上的地位是极高的。其功绩之伟,无论我们给予怎样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三宋祁和《新唐书》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县)人,后徙开封之雍丘。登进士第,释褐复州军事推官。迁太常博士,为尚书工部员外郎、同修起居注、权三司度支判官。为龙图学士、史馆修撰,修《唐书》。累迁右谏议大夫,充群牧使。复为翰林学士。出知许州,召为侍读学士,迁给事中兼龙图阁学士,出知亳州。徙知成德军,迁尚书礼部侍郎。徙定州。特迁吏部侍郎、知益州,寻除三司使。加龙图阁学士、知郑州。《唐书》成,迁左丞,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复为群牧使,寻卒。祁所至,治事明峻。尤能文,善议论。预修《籍田记》《集韵》,又撰《大东图》二卷,文集百卷。(《宋史》卷二八四本传)

宋祁对杜甫和杜诗很喜爱,常在诗文中言及。比较出色的是《和贾相公览杜工部北征篇》,诗云:“唐家六叶太平罢,宫艳醉骨恬无忧。阿荦诟天翠华出,模糊血战腥九州。乾疮坤痍四海破,白日杀气寒飕飕。少陵背贼走行在,采稆拾橡填饥喉。眼前乱离不忍见,作诗感慨陈大猷。北征之篇辞最切,读者心陨如摧辀。莫肯念乱小雅怨,自然流涕袁安愁。才高位下言不入,慨气郁屈蟠长虬。今日奔亡匪天作,向来颠倒皆庙谋。忠骸佞骨相撑拄,一燎同烬悲昆丘。相君览古慨前事,追美子美真诗流。前王不见后王见,愿以此语贻千秋。”诗对杜甫的《北征》和杜甫的爱国作了很高的评价,并指出安史之乱的史鉴作用。宋祁关于杜甫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作的《新唐书·文艺传·杜甫传》中。

《新唐书·文艺传·杜甫传》虽作于《旧唐书·杜甫传》之后,但它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抄袭前者,而是有着自己的材料和观点,有学术创见,在杜甫学术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新唐书》杜甫传新增了一些材料。如“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其奇材,先往见之”,“擢河西尉,不拜”。这些都是《旧唐书》杜甫传所没有的,说明《新唐书》杜甫传下过一番搜集材料的功夫。但是,像《旧唐书》杜甫传一样,《新唐书》杜甫传也误信小说家言,采入传中,贬损了杜甫的形象。突出的是杜甫侮辱严武,严武怀恨在心,寻机杀杜甫。传载:“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不以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与《旧唐书》杜甫传相比较,《新唐书》杜甫传走得更远。《旧唐书》说严武受杜甫侮辱后“不以为忤”,而《新唐书》则改为“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以至于要杀掉杜甫。而《新唐书》的“冠钩于帘三”也更富有小说家的编造意味,更不可信。因此,我们说《新唐书》杜甫传记载了其他书籍没有记载的材料,对了解和研究杜甫生平有自己的贡献,但也误录了小说家言,降低了作为正史的品位和价值。

其次,《新唐书》杜甫传对杜甫和杜诗发表了自己的评论。

(一)评论杜甫云:“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这个评论不大切合实际,从现存材料中,我们看不到杜甫放浪形骸的材料,相反,我们认为他是一个具有浓厚儒家思想,遵守礼法的人。早年放荡齐、赵间,但似乎也没有到“不自检”的程度。我们认为杜甫的狂放是有节制的。说杜甫“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没有材料可以证明。相反,杜甫集中所存之文,如《东西两川说》、《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等所论皆切合实际,并非无用之空言。杜甫诗文发表的政治军事见解,是非常杰出的。而《新唐书》杜甫传所论杜甫“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则完全符合实际,是对杜甫为人的大节和诗歌的主旨的简明而准确的评述。

(二)对杜甫诗的风格与特色作了极好的评论,对杜甫在诗坛的地位作了极好的评论。现全文征引如下: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赞对杜甫的诗歌作了最高、最准确、最精彩的评论。特别是对杜甫风格的评论,堪称古今最佳评论。而“诗史”之说,虽采自他书,论述也极为精当,影响极大。

《新唐书》杜甫传作为正史,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关于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杜诗风格的论述,影响尤为深远。

四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再调知鄞县,通判舒州。后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俄直集贤院。神宗时命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变风俗,立法度。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复拜相,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屡谢病求去,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江宁府。明年,改集禧观使,封舒国公。屡乞还将相印。元丰二年,复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换特进,改封荆。哲宗立,加司空。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事见《宋史》卷三二七本传)王安石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学者。

王安石笃好杜甫的诗。他对杜诗作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杜甫的诗力敌造化。他的《杜甫画像》诗云:“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死所羞。所以见公画,再拜涕四流。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临川先生文集》卷九)王安石有安邦治国的伟大抱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和诗篇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所以他对杜甫很崇拜。他又是一位著名学者和文学家,认为杜诗力敌造化。这是他深入研究杜诗得出的结论。元气是天地未形成之前的混一之气,是形成万物的真气,是生命力的本原。王安石说杜诗“为与元气侔”,就是说杜诗内容与艺术结合,产生无极的力量,具有无限的美。这样的评价,堪称最高的评价。这是创造性研究的评价话语,在宋代产生了很大影响。刘克庄云“前辈论李杜云‘与元气侔’,又云‘横披六合,力敌造化’”(《黄有容字说》,见《后村大全集》卷一一二),就是推崇王安石的评论。

王安石对杜诗的艺术性也有研究,特别称道杜诗的用字功夫。他说:“‘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下得‘觉’字太好。足见吟诗要一字、两字功夫也。”(《诸家老杜诗评》卷一引《钟山语录》)文学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善于使用语言,是作家非常重要的修养。杜诗善于使用语言,字字见功夫,表现出伟大作家的风范。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 马云创业语录

    马云创业语录

    毋庸置疑,对于正在创业和梦想创业的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创业“教父”:从最初的普通高校教师到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阿里巴巴的缔造者。马云创业的成功已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的确,马云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感悟和启迪。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马云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在创业的道路上“查漏补缺”,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希腊文学大家,古罗马文学大家,意大利古代文学大家,英国古代文学大家,法国古代文学大家等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八荒镇仙录

    八荒镇仙录

    意气凌霄扫六合,八荒无匹镇诸仙!一个身世飘零的少年。一座隐藏在指掌之间的楼台仙阙。一处淹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古迹。一只以山岳为阵封印的上古凶灵。当这所有一切,偶然又必然地交集在一起之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八荒镇仙录》!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小故事,来阐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感悟,每一个故事,都能为读者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萌妻逆袭:错惹腹黑男神

    萌妻逆袭:错惹腹黑男神

    某晚卢安怡把自己灌醉,将自己心仪已久的男人压倒墙角:“你这样神一般的男人就是为了保护我这种弱女子而存在的,你逃不掉的。”某男邪魅扯唇:“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女汉子倒追腹黑男,爆笑连连……
  • 精选个股就这几招

    精选个股就这几招

    选股,是投资者买卖股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对了股票,投资者才有获利的机会。如果选错投资对象,那么再高明的投资者,也只能感叹“无力回天”。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没有一种自己信任而且习惯的选股方法,那么,即使选出了黑马股,也会因为缺乏自信心而过早斩仓出局,只能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一种好的选股方法,不仅能够告诉投资者应该买进什么股票,还能告诉投资者在何时以及何种价位买进股票。如果还能够提示投资者在什么情况下卖出股票,那就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 满天飞沙:沙尘暴灾害的防范自救

    满天飞沙:沙尘暴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的病人,发现这些病人大多数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开门见山。 因此,作者希望告诉读者的是面对心病,如果人们能以正确的心态支认识它,对待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中西方的经验也表明,一 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指解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