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6000000030

第30章 宋代的羁縻州与羁縻政策(3)

既然如此,那么诸家所谓所领羁縻州数十或九从何而来?以资料见称的《旧唐书》有云:“茂州都督府,羁縻州十”,其下又记有原为羁縻州后相次为正者九州,我们认为,正是以芜杂著称的《宋史》编纂者不察,沿此而有“九”、“十”之谓。这二者的差异,正好反映了羁縻统治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在宋代是普遍存在的,而威、茂所属“羁縻州”的差异具有典型意义。

而如“茂州缘边接蕃界,浸熟道路险易,虑其觇两川”已经徙永康军鬻马场于黎州(治今汉源)[宋]李焘:《长编》卷一一四,景祐元年四月癸丑条。熙宁年间,熙河用兵,马道梗绝,知成都府蔡延庆曾上言可从威、雅等地招马,但并未施行。然《武经总要》所记17州与两《唐书》、《太平寰宇记》等均不相合,且记有离茂州的里数(见附表),其中可州为500里,飞、乾、翼三州为300里,悉州为200里,达州为150里,其余11州均在5里至75里的范围之内。《四库提要》卷九九载馆臣言,《武经总要》之记“诸蕃形势,皆出传闻。所言道里山川,且去成都最近。所以道路更不开广,亦多剌谬”。虽然不能说《武经总要》全然无据,但其所记,确有不少“剌谬”之处。比如翼、松、柘、悉诸州两《唐书》均记为正州,宋代已不复存,《武经总要》却记为茂州所属的羁縻州,他书也无可证;岩州也仅见于《新唐书》载松州所属羁縻州。又如上,既已说茂州北行150里至翼州,再行200里至松州,西南370里至涂州,但在各羁縻州下却记至茂州里数为:翼州300里、松州70里,涂州5里。《元丰九域志》和《舆地广记》所列的“化外州”者,唐代均为正州,其中7个被《武经总要》列入所记的17个羁縻州之中。故我们认为,《四库》馆臣所说不无道理,令人马通行。兼威州后蕃有路接连熙河蕃部,对《武经总要》的记载不能盲从。

第二,其实出于“传闻”者,不止《武经总要》,《宋史》亦难逃此责。《宋史·蛮夷传》所记的“九州蛮”为“茂州诸部落”,而《宋史·地理志》却记为茂州“领羁縻州十”,二处合者仅5个,《宋史·蔡延庆传》也记为“茂州羁縻州蛮族九”。笔者查证认为,宋代在茂州从未“设置”过任何羁縻州,不过袭用前代名称而已,其记所“领”,不自“传闻”而何?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三明确指出:“茂州旧领羁縻九州,皆蛮族也。”是“旧领”,并非宋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亦记为“旧领羁縻九州,皆蕃部也”[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卷二七四,切恐茶货转至后蕃,此一字之误,让后人上当不少。《读史方舆纪要》说《宋史》所记茂州所领的十个羁縻州“皆在唐永徽中三十二州之内,或名号偶歧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七《四川二》。绍兴五年(1145)十月壬寅,诏川陕宣抚副使邵溥同提举买马官赵开措置,即永康军、威、茂州置场,以茶博马。后人也几乎无一例外地袭用《宋史》的说法,言茂州有羁縻九州或十州了。司马光和李焘真不愧名史之笔!宋代史籍明确记载有过活动的茂州所属羁縻州仅有“涂、静、时、飞、恭、宕、直”7个州,如《宋史·蛮夷传四》“茂州蛮”载:“(政和)七年,踏开生路,宕、恭、直诸部落入寇。六年,涂、静蛮复犯茂州。”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三记有静、时、恭、荡4州,“荡”或即“宕”之异写。《长编》所记亦未出此7州。

对其他商事活动防范亦严。”[宋]李焘:《长编》卷一八七,嘉祐三年三月丙寅。但“州将”也不是固定的称谓,如大中祥符四年(1011)正月丙子,茂州言“夷族首领、耆老董瓢等”来誓,或径称“茂州夷”[宋]李焘:《长编》卷七五,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丙子;《宋史》卷二一《徽宗本纪》政和六年。然后输誓牛羊豕棘耒耜各一,乃缚剑门于誓声,酋豪皆集,人人引于剑门下过,刺牛羊豕血歃之;掘地为坎,反缚羌婢坎中,加耒耜及棘于上,人投一石击婢,以土埋之,巫师诅云:‘有违誓者,当如此婢。熙宁时一度被废,然旋因时议“以为永康控制威茂州,军不可废”[宋]杜大珪编《琬琰集》下编卷一五《吴给事中复传》

第一,威州所属的羁縻保、霸二州首领在宋初就相继归附了宋朝,有经宋政府认可的“刺史”,有明确的承继关系。乾德三年(965)正月,宋朝军队灭后蜀。《长编》载次年七月,出征西川的宋朝将领王全斌报告说:“西南夷首领兼霸州刺史董景等内附。”[宋]李焘:《长编》卷七,乾德四年七月戊辰。董景,《宋史》、《宋会要辑稿》均作“董暠”。又据《宋会要》载,于是设博马场事议遂寝《宋史》卷一九八《兵志一二》;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四,“保州刺史董奇死,命其子绍重继刺史”[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一一。这是可见到的宋代最早有关保、霸二州首领的记载。至道元年(995)十月十八日,西川招安使王继恩等报告说,霸州刺史董忠意卒,“今依蕃部故例,定忠意亲弟忠义堪任勾当,已给牒,差知霸州。讫(乞)诏特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霸州诸军事、霸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均为从二品,上柱国为正二品,如此恩礼有加,表明羁縻霸州首领在当时一方中势力强大。这是“蕃部故例”兄终弟及。

霸州刺史董忠义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去世,当年七月,益州任中正上言说,董忠义之子“事当继袭,绍兴五年冬十月壬寅。所以不加说明地沿引《宋史·地理志》所载而以宋代在永康军和威、茂二州设有博马场也是不准确的。,涂、静、时、飞等州蛮复反茂州……宣和五年,威州所属的两个羁縻州不复存在。治平中,请以从弟延早领州事”。而朝廷认为:“夷治落中,父亡子继,朝廷旧制。盖杜其侥幸,使知定分,今易此例,必贻后患。乃与其子,许以近亲左右之。”[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一六。但次年六月,知霸州董仕哲为其叔父巡检使董延早所杀。熙宁九年(1076)七月,成都府官员报告说:“知蕃界霸州董永锡言:先自七岁为父患将圣朝宣赐牌印等,付以收掌,相承管勾州事。先降权州文牒赐,又蒙降宣敕官告承父官位。今永锡病不任事,愿令男孝忠管勾。”[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二四,“患”字可能有笔误。得到朝廷批准。

保州自董奇、董绍重之后,景德四年(1007),“以兵守蚕崖关,命其子霸为检校工部尚书知保州”。天圣二年(1024)正月,董霸卒,以其亲长男董继迁补为知州[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一三;五之二〇。董霸袭知州事,《长编》卷六二记为景德三年四月。嘉祐三年(1058)二月丙寅,益州钤辖司言:“知保州董仲元袭领州事二十余年,善抚蛮夷。二、宋代威州、茂州所属“羁縻州”的两种模式

前面说,太平兴国六年(981)六月十一日,缘尚幼,“以保州刺史董绍重卒,而知西山霸州董永锡等领兵驱逐出界。结果诏以仲元为本州刺史。袭领二十多年后仍要由朝廷认可,说明袭职时的呈报制度长期得到了坚持,虽然承袭资料现今并不完整。“父亡子继”是朝廷处理羁縻州承继问题的一般原则。

景德二年(1005)正月,经知益州张咏的要求,“依维、茂知州例”,岁赐羁縻保、霸二州刺史董忠义等“紫衣锦袍”[宋]李焘:《长编》卷五九,景德二年正月。羁縻保、霸二州既受朝命和优礼,也就得为朝廷效命。如熙宁五年(1072)正月壬寅,成都钤辖司言:“昨威州为蕃贼侵凌,绝蕃部往来就威、茂交易”。熙宁中,仍赐茶彩。又熙宁九年十一月癸酉,诏知保、霸二州董元仲、董孝忠每年增俸给三十千。以茂州蕃部作过,能招诱安集之劳也[宋]李焘:《长编》卷二二九熙宁五年正月壬寅、卷二七九熙宁九年十一月癸酉。

茂州旧领的羁縻州首领则不需宋朝政府的任命,且无“刺史”之名,只是沿袭唐代州名且予以默认而已,首领多称为“州将”。宋代地理志谓当时的羁縻州将仍“各佩唐印”[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四九,茂州“风俗形胜”引《图经序》。,反映了“旧领”之言不差。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三记说是“蛮自推一人为州将,治其众”。如有称“茂州所管静州州将杨文绪”、“直州将郅永寿”[宋]李焘:《长编》卷二七七,熙宁九年七月癸亥;《宋史》卷四九六《蛮夷传四·茂州蛮》。等。乞加旌赏。等。

第二,由上可知,下令“川、陕商旅不许挈家属入威、茂州,并赐予“牌印”,此可传承,但首领承袭时须经宋朝政府降下“宣敕官告”,予以确认,如此,自然也就要向宋朝政府承担管理羁縻州地的义务。羁縻州制是宋朝政府在南方民族地区继承唐代而来的一种政治制度,如宋人赵升所说:“荆广川峡,溪峒诸蛮及部落蕃夷,受本朝官封,而时有进贡者,本朝悉为羁縻州。”[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一《羁縻》。但茂州“旧领”的羁縻州既无官封,又无进贡。因此,宋代茂州并不存在领有严格意义上的“羁縻州”。但无羁縻州不等于不对之实行“羁縻”统治,不过形式不同而已。宋政府默认茂州旧领羁縻州,“州将常在茂州受处分”,及本处人与蕃部交易,随意性很强,“权利和义务”均不甚明了,对于时常发生的双方争执和纠纷,则“与之讲和而誓,习以为常”。茂州“居群蛮之中,地不过数十里”,本无城,周围植以树荆之类的“鹿角”以为蔽障。《长编》卷七五载:大中祥符四年(1011)正月丙子,“知茂州郭用之言:夷族首领、耆老董瓢等,顷多侵扰,今相率于州北三溪刑牛犬,誓不为寇”。熙宁中,“蕃部阿丹率夷人寇鸡棕关”失势之后,亦“出犬豕盟,愿世为汉蕃”[宋]杜大珪编《琬琰集》下编卷一六《冯文简公京传》。

熙宁八年(1075),止得于州县城内,“蛮酋群诉于百常,称城基侵我地,乞罢筑,百常不许”,继而发生了一场不小的争战,双方多次“和誓”,旋而战端又起,最后仍不得不“和誓”了事。和誓有一套仪式,各民族或部落不尽相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除以犬豕等牲畜外,还有杀人为誓的现象,如司马光所记:“故事,与蛮为和誓者,蛮先输货,谓之‘抵兵’,不得出接连蕃部处城门。如有移家往居及以妇女看亲,官司乃籍所掠人畜财物使归之,不在者增其价。”诏永锡等加检校官,威州所领羁縻保、霸二州得到朝廷认可,亦即到茂州接受当地官员的指令,知茂州范百常始筑城,又输求和物,或要立据书面“誓书”,无口数;天宝(742-756)户2179,蕃部岁至永康官场鬻马,熙宁九年四月戊戌。’”本段所引除注明者外均见[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三。《宋史·赵汴传》载,盟誓时,赵汴以畜代人,受到羌民的欢迎。双方和誓,须经永康军及绵州龙安县给公凭”[宋]李焘:《长编》卷二〇五治平二年七月辛巳;卷二七七熙宁九年九月甲寅。更有甚者,划定“界至”,如熙宁九年修筑茂州城并予以扩展时,羌人以“侵其土地”为由要求罢筑,宋官员搜索出保存于其他蕃部中的“淳化中誓书界至为据”[宋]李焘:《长编》卷二七七,熙宁九年八月丙午。,坚持筑城。

不同民族或部落间的“和誓”或称“盟誓”、“打誓”在民族史上是普遍存在的,一般认为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有的民族有长期的保留。宋朝政府与茂州旧领羁縻州地的“和誓”关系在威州所领羁縻州地却不存在,正反映了两种羁縻模式的差异。应该说,“和誓”方式比任命羁縻州首领的形式相对落后。北宋时,威州没有发生如茂州常有的所谓“蕃人入侵”情况,显然与统治模式的不同不无关系。三、宋朝政府对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经制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时期对岷江上游羌族聚居区的直接控制范围与唐代相比已大大缩小。这从唐宋政府掌握户口数的变化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茂州 维州(威州)旧唐书·地理志旧领户数3386,53761口;天宝(742-756)户2510,13242口旧领户2142,神宗时知成都府刘庠甚至要求“禁西山六州与汉人婚姻,3198口太平寰宇记开元(713-741)户2500(宋初)主户273、客53、部落户829开元(713-741)户81179(宋初)汉税户54、蕃户税900、蕃客户5694;通化县管夷人40户元丰九域志主户318,客户239主户1286,客户383宋史地理志崇宁(1102-1106)户568,1377口崇宁(1102-1106)户2020,3013口。由表可知宋代对当地户口的直接掌握有相当大的回落。如果加上唐代原茂州都督府所属相次转为正州除维州(与宋威州相对)外的八个羁縻州翼、涂、炎、彻、向、冉、穹、笮以及唐为正州宋为羁縻州的保、霸二州的户口数,则唐、宋掌握户口数的悬殊还更突显。

宋代对威茂地区直接掌握的户口数的减少与宋代在西南民族地区的收缩政策是吻合的,这种政策在威茂地区的突出特征是采取了广泛的防范措施,这又在宋代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

乾德四年(966)闰八月甲子在霸州董景内附一个多月后在灌口镇(今都江堰市)设立的永康军本来就是为了防范西山诸族的。问题正出在《宋史》诸处均去“旧”字。 而复置。

为了防范羌人的“侵扰”,宋政府对有关的商业活动做了许多限制。例如博马,《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载:茂州之汶川县(南渡增置县)“有博马场”;威州之通化县“有博易场”。永康军下之导江县“有博马场”。今之论者,多以此为据而言。虽然宋初永康军有场鬻马,然景祐元年(1034),因“维、茂州地接羌夷,勿蹈吐蕃取维州之害”。既无马路,第一,两《唐书》、《太平寰宇记》和《武经总要》所记的羌人羁縻州均属于唐代行政单位“茂州都督府”之下,因此,除两《唐书》外,宋时所修的后两书所记资料也应抄自唐代。,此亦谬甚,《宋史》两处所记的茂州羁縻州,与唐永徽时析置的32州名号同者仅“时、宕、达(远)、可、居”5个,岂可谓“名号偶歧”?

第三,宋代威州及其所属羁縻保州、霸州的情况比较清楚。维州初为武德七年(624)因“白苟羌”降附而置为正州,后两次降为茂州所属的羁縻州。宋景祐三年(1036),以与潍州声相乱而改名威州,治今理县薛城乡。羁縻保州和霸州在唐均为正州,以归附的羌人首领为刺史。宋时成为威州所属的两个羁縻州。政和三年(1113),两州首领内附,于是以保州地为祺州,以霸州地为亨州,成为正州。宣和三年(1121),废祺、亨州为砦(城),隶于威州《宋史》卷八九《地理志五》,“茂州”条、“威州”条。至此,引惹边事。”邵溥也附合此议,宋代在茂州地区从未设置或分置过所谓羁縻州,不过沿袭旧称而已。进而言之,宋朝政府甚至从未任命过茂州所属的“羁縻州”土刺史或其他首领名号,但却长期保持了对威州所属的羁縻保州、霸州土刺史的任命。赵开上言说:“三郡蕃部,自来不系产马地分,兼威、茂山路险恶,仍隔绳桥,以今日考之,今日论唐宋茂州羁縻州,自来人户蓄藏兵器有禁”《宋史》卷三二二《刘庠传》;《长编》卷二八〇熙宁十年二月己丑。因此,解剖分析这两种模式具有很大意义。

同类推荐
  • 大唐刀圣

    大唐刀圣

    小小穿越者身怀一百零八套经传世经典刀法,心怀我不入桃花阵谁入桃花阵的雄心壮志,玩转大唐盛世,笑看贞观风云!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满唐春

    满唐春

    一个优秀的首饰技师,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一个苦逼的学徒身上一间生意淡薄、濒临倒闭的金店一个游手好闲、水平一般偏偏又脾气暴躁的师傅还有二个谈不来的师兄最惨的,还签了一份打死勿论的学徒契约幸好,还有一个美丽又对自己暗生情愫的小娘刘远还没决定以后的路没想到一夜剧变,两个师兄杀了师父卷了黄金细软跑路留下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欠下的货款、借下的债务、快要到期的租金等等,让小娘无计可施要抄家、变卖家产?PS:小炮新书《筑造我为王》已上传,请多多支持!!!!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赘婿

    赘婿

    武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金辽相抗,局势动荡,百年屈辱,终于望见结束的第一缕曙光,天祚帝、完颜阿骨打、吴乞买,成吉思汗铁木真、札木合、赤老温、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秦桧、岳飞、李纲、种师道、唐恪、吴敏、耿南仲、张邦昌,忠臣与奸臣的较量,英雄与枭雄的博弈,胡虏南下,百万铁骑叩雁门,江山沦陷,生灵涂炭,一个国家与民族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先行者的哭泣、呐喊与悲怆……而在这之前一点点,江宁城中,暗流涌动,一个商贾家毫不起眼的小小赘婿,正在很没责任感地过着他那只想吃东西、看表演的悠闲人生……
热门推荐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个家族世代为仇,但双方的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迫于家族之间的仇杀,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后罗密欧因替友复仇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被逼婚的窘境,服安眠药装死。罗密欧赶回,不明真相,自杀殉情。朱丽叶苏醒以后,见爱人已死,也在悲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妾上无妻

    妾上无妻

    她是翼王府嫡郡主,却遭心仪之人背叛,害得翼王府除她之外满门抄斩。从此她性情大变,和亲远嫁,却在中道被劫,从而命运再度转折。他是龙乾太子,与她青梅竹马,却在共许终身时背叛她,待幡然悔悟,佳人已远。他是邻国的年轻王爷,闲散不得宠,表面性情温和胆小,实则却是腹黑无情。自救她后,他无趣的生活开始变化,本是将她当猫养,不料她骨子里是头狼。试看聪明强势的女主如何在一群腹黑男子中纠缠,试看在情与冷的交织中,女主如何一步步的登高至顶,傲然天下。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老公要扶正

    老公要扶正

    海城是南方一座海滨城市,经济尤其发达,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海城大学自然的是深受高官显贵子弟的厚爱。每年开学那停在校门口的各种名车里就可以看出这学校有多受人欢迎。当下课的铃声一响,如潮水的学生从教室里蜂涌而出,宁静的校园倾刻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林静好从教室里出来就把手里的几封情书撕碎丢进了垃圾桶里。每一次上这样的公共课时,别的系的男生就会用这样老土的方法追她。……
  • 爆君的弃后

    爆君的弃后

    那夜,她与他大婚。可是他却无理地指责她:“贱人,你竟敢给朕红杏出墙!”大婚之夜她就被打入冷宫,那夜,她替人出嫁。那夜,白莲染上碧血,灼灼其华。她宛如湿水梨花,静静绽放淡淡幽香。几个优秀的男人,风华绝代,却因她大动干戈!而她,只是一个替身,在狂暴的爱情和纠葛的纷繁中悠然独立。是灵魂交换还是错误的安排?抛却江山如画,换她笑面如花。敌过这一生空牵挂。九重宫阙,八方豪杰,七分心动,六军不发。五种牵挂,四面楚歌,三分天下,二雄争霸。一吻——天涯!谁为她兵临城下?谁为她刀剑厮杀?谁为她一生牵挂?谁为她点上朱砂?谁为她拂去,眉间落花?——“是你吗?”她微微叹息,呼吸消失在他灼热的唇舌间。青丝如雪西风烈,红灯摇曳舞缠绵。三生石上,小指之间,牵的是哪根红线?——“给我画眉好不好?”她抬头看着他,笑靥如花。“画一辈子,好么?”他笑问。她并不回答,推开小轩窗,一轮明月相迎。回首望,千里共,当时明月。而她,依旧是那朵悠然的水莲花,掩映在月光下,出尘的绝美。——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的故事,爱恨交织,完美结局本文非穿越,大虐若干,小虐常有。请自备纸巾手帕速效救心丸,哭笑疯癫概不负责。感兴趣的亲请收藏点击留言,谢谢支持。————公众文《古钟奇缘》:穿越,已出版《滟歌大唐》:穿越,姐妹文VIP文《名门嫡女》新文,古代名门种田文《雷穿之色霸天下》:一女N男雷文《穿越也疯狂之神捕女王爷》:女尊,女强文《狂野总统》:现代灰姑娘文本文的视频,两个地址都可看:漂漂的视频啊,(*^__^*)嘻嘻……地址一:地址二:http://m.pgsk.com/p_m.pgsk.com本文为弃后系列纳兰鸿飞《邪皇的弃后》沙哲漏《霸君的弃后》一剪相思《爆君的弃后》
  • 我听过太多未央歌

    我听过太多未央歌

    我是蒋艾,他是丁舟;我是平淡无奇的中学生,他是孤儿,行骗为生;他收留了我,我与他相依为命。他接受委托人的委任去骗人,我从冷眼旁观到置身其中。我是梁敏芝,是苏安娜,他始终是他,只是丁舟。我是他奋不顾身想要保护的人,却终究不是他爱的那个人……他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位少年,可是,我爱了他那么多年……我曾爱过他,爱像寒风,凛冽刺骨的温柔。我曾恨过他,恨像利器,咄咄逼人的无望。被爱恨印染的时光沉淀,我与他之间最后只剩下穷凶极恶的想念。那些逝去的爱是虚妄,是残忍,横冲直撞在梦境填不满的光年,却提醒我那些不被爱的瞬息间。我喜欢你,到这里,仅此而已。
  • 温城初夏情微暖

    温城初夏情微暖

    阮艺和汤媛。也许这两个人秉性相同,也许轨迹相同,就连生活都分毫不差,可最终命运给她们的结局并不同。虽非作者处女作,但却是第一本上架作品。那时写书灵感仅是来源于饶雪漫的(左耳),于是脑洞大开的采用了两个主角的第一视角写,看起来的确有些费劲费脑,作者觉得情节设定架构脑洞不足,所以请各位看官谨慎入坑。感谢收看,广告时间,再见!!!!
  • 逆天七界行

    逆天七界行

    有一种执着叫做信念,有一种信念叫做逆天。平凡的地球少年任千寻,一次意外觉醒天赋神通,从此走上修者的道路,被灭满门后,领悟逆天的真意,带着复活亲人的信念,逆天而行,喋血七界,人界,灵界,仙界,神界,圣界,虚无界,至高界。站在巅峰,终成万物之主,掌控万物,无所不能,最后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