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800000002

第2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思想及时代背景(2)

楼观道是以今陕西周至县终南山下的楼观为中心,以崇奉老子与尹喜(思想贵清虚为特点)为教祖,传播于关陇地区的新兴道派,是继寇谦之新天师道之后兴盛于北方的道教大宗。楼观道在北朝末年于教义上颇受南方上清派的影响,南朝道教的三洞经戒法箓,当时主要通过隐居华山的一些道士源源不断传至楼观南梁、北魏中后期,南北道教日渐流通。南朝道教三洞经书不断北传,交接地点就在华山。然后,分作两支传播。一支自华山隐真陆景传陈宝炽,陈后隶籍楼观,并传授侯楷、李顺兴、王延,侯楷再传严达、于章,王延又自隐居华山的茅山道士焦旷处得到大量三洞经书;另一支自嵩山道士赵静通传韦节,韦后隐居华山,终亦隶籍楼观,其流传的经书由隋唐间道士田仕文传至唐初楼观观主尹文操。尹文操在唐高宗、武后时,亦为楼观改名后的宗圣观观主,宗圣观(楼观道)遂与江南茅山(茅山宗)并列为当时两大道教宗派。另,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有道士王道义来到楼观,令门人购集真经万余卷(参见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97-110页,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王延早先已隶籍楼观,其师陈宝炽亦楼观道士,平日常诵《上清大洞真经》。北朝末至唐初,楼观道士所传承修持的已经是三洞诸经,尤其是江南茅山宗所奉持的上清大洞经法。可见,楼观新道派的学术风格具有融合南、北朝“新”道教的特征,而这又和当时南北趋于统一所带来的文化会通潮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无上秘要》中所引用的道经绝大部分为东晋以后新出,尤以上清、灵宝两派洞真、洞玄部经书居多。《笑道论》与《二教论》中指摘攻讦的道经,也主要出自经陆修静整理后的三洞经典。

可见,北朝末年道教《无上秘要》的编撰和“楼观道”新道派的发展兴盛是息息相关的。而这些又都得益于“通道观”作为南北道教学术中心而形成的学术氛围与学术风格。随着古都长安重新恢复为南北统一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道教学术重心也从一直是领“风气之先”的南方,逐渐北移并在此“崛起”。通道观开创的道教学术传统延续了至少一个半世纪之久,隋初改通道观为玄都观以王延为观主,继承通道观的学术传统于玄都观集义学道士研究三教之学,整理道教教义编撰了《玄门大义》《宋史·艺文志》著录《玄门大论》一卷,盖即本书。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引有《玄门论》,《云笈七签》卷四十九引有《玄门大论》,《道藏阙经目录》著录《玄门大论》二十卷。唐初道士孟安排在《玄门大义》的基础上又编纂了十卷《道教义枢》,他在《序》中称《义枢》是《玄门大义》之枢要。《玄门大义》后散佚,现《道藏》本《洞玄灵宝玄门大义》一卷,系《玄门大义》之残篇,或为唐人据残卷整理而成。直至盛唐,玄都观(元都观)尚有道士尹崇“通三教,积儒书万卷”,天宝中道士荆胐“为时所尚”《唐会要》卷五十“观”条,《唐会要》第876页,中华书局,1998年。而楼观道却走上了另一条与王朝政治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由于在隋唐鼎革之际观主岐晖借机和李唐王室建立的特殊关系,有唐一代楼观道与上清派同样成为官方道教御用流派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五章第二节“楼观道与南北朝新道教的融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陈国符:《道藏源流考·楼观考》,中华书局,1963年。

综上所述,北朝末年道教发展大势呈现出由领“风气之先”的南方逐渐北传,南北道教交流、会通、融合,然后随着北方政权统一全国的政治优势,反过来统领南方的现象。

二思想背景

南北朝时期道教思想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建构经教体系,二是阐发道教义理。当然,二者和佛道论衡都有直接关系。

佛道论衡促使道教学者通过反观老、庄经典汲取哲学营养,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与创新,注疏《老子》、《庄子》蔚然成风南北朝道教学者注疏《老》、《庄》名载史籍者,《隋书·经籍志》著录《老子序诀》一卷,葛仙公(按:葛玄)撰。今人研究其为假托,实出自南北朝时期(卢国龙:《道教哲学》,第232页)。《宋史·艺文志》著录陆修静《老子道德经杂说》一卷,此书《隋书·经籍志》未载。顾欢撰《老子义疏》两种,各一卷。孟智周《老子义疏》五卷。北周道士韦处玄《老子义疏》四卷,戴诜《老子义疏》九卷、《庄子义疏》八卷,梁旷《老子注》四卷、《南华论》二十五卷(以上见《隋书·经籍志》)。另据唐沙门法琳《辩正论》卷八载,孟智周又曾撰《道德玄义》三十三卷(《大正藏》第52册,第546页)。唐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云,梁道士臧衿有《道德义疏》四卷;梁陈道士宋文明《道德义泉》(按:《道德义渊》,系避讳)五卷;北魏道士刘仁会《老子注》二卷(见《道藏》第14册,第309页)。此时的道教《老》、《庄》经学沿着两条思想脉络发展,首先:基于继承魏晋神仙道教,在信仰形式上道教学者并不推崇作为魏晋“三玄”之《老子》、《庄子》的玄学式注疏,而是祖述汉初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为道教“老学”渊源,并神话老子、庄周与河上公。究其原因,道教乃以神仙不死之“道”作为其宗教哲学的核心范畴,论证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是道教思想体系的基本命题和主要内容,并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加以阐释。因此,探究人和自然关系与本源的生成论,及其相关的养生方术始终是道教哲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河上公本着“自然长生之道”的宗旨解注《老子》,正好暗合南北朝道教理论建构的时代要求。其次,老庄哲学本有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探究宇宙万物之本根、本体,道教自魏晋以降既然尊《老子》、《庄子》为经,这必然是道教哲学涉及的核心命题。

唐末道士杜光庭说:“道德尊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河上公、严君平皆明理国之道;松灵仙人魏代孙登、梁朝陶隐居、南齐顾欢皆明理身之道;苻坚时罗什、后赵图澄、梁武帝、梁道士窦略皆明事理因果之道;梁朝道士孟智周、臧玄静、陈朝道士诸糅、隋朝道士刘进喜、唐朝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黄玄赜、李荣、车玄弼、张惠超、黎元兴、皆明重玄之道;何晏、钟会、杜元凯、王辅嗣、张嗣、羊祜、卢氏、刘仁会皆明虚极无为理家理国之道。此明注解之人意不同也。又诸家禀学立宗不同,严君平以虚玄为宗;顾欢以无为为宗;孟智周、臧玄静以道德为宗;梁武帝以非有非无为宗;孙登以重玄为宗。宗旨之中,孙氏为妙矣。”《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五,《道藏》第14册,第340-341页。可看作是对这一时期道教思想史所作的学术总结。由此说明,阐释“重玄”理趣是当时道教思想主流。杜光庭又说:“此经以自然为体,道德为用。修之者,于国则无为无事自致太平;于身则抱一守中自登道果,得之者排空驾景、久视长生。于国,失道德则必败亡;于身,丧道德则致沦灭。故在乎上士劝人抱之如式也。”可见,“自然为体,道德为用”的理国、理身之道,代表了当时道教学者对于《道德经》的思想定位。

南北朝时期道教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学风,反映了中国哲学发展史的时代思潮,这种学风和思潮逐渐形成一股发展趋势并且伴随北周末年南北文化交流的深入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周武灭齐,北地沙门昙迁因避居江左得遇《摄论》并精研之,隋初昙迁携《摄论》离开建业,于彭城大开讲席。“《摄论》北土创开,自此为始也。”武帝灭佛,北方“地论”学派著名义学沙门靖嵩、法贵、灵侃等三百余僧渡江南下避难,受到陈朝礼遇。靖嵩常于南朝法泰处谘问真谛所传摄论之学,精研《摄论》和《俱舍论》等论典。他不仅是摄论师,也是地论师。隋开皇十年(590)靖嵩、灵侃等二百余僧回到江北,大开讲席。“北地摄论师”三大传承系统,昙迁、靖嵩占其二。儒学方面,《北史·儒林传》说:“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换言之,南朝经学重魏晋传统,北朝经学重汉末传统。因南北儒者的交往不断,所以南北经学的差别亦非绝对化。《周书·儒林传》载周武之世曾“征沈重于南荆”,“待熊生以殊礼”。沈重是南朝大儒,著作多关《礼》学,梁武帝时曾为五经博士,周武帝殷勤征之,沈重至“诏令讨论《五经》,并校定钟律。天和中(566—572),复于紫极殿讲三教义。朝士、儒生、桑门、道士至者二千余人。”(《周书·儒林·沈重传》)熊安生当时在北齐专授《三礼》,周武平齐后“至京,敕令于大乘佛寺参议五礼”(《周书·儒林·熊安生传》)。熊安生所著《礼》疏已经明显具有综合南北经学的倾向,并对唐初经学发生了实际影响。另外,武帝即位之初,南陈文帝天嘉元年(560)遣硕儒周弘正出使北周,周弘正是南朝“三玄”之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长安盘旋三年之久,广交名士,促进了南北学术交流。,这种趋势同样表现于佛学领域。

当时佛教思想界流行的主要佛典有《维摩诘经》、《法华经》、《涅槃经》、《华严经》,流行的主要论著有《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大乘起信论》等,它们探讨的中心议题都不出“佛性论”范围,说明此时思想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从般若性空之学转入涅槃佛性之说,这标志着由魏晋玄学所开创的“本体”学说向纵深的发展。

鸠摩罗什的高足僧叡在读到法显所译《大般泥洹经》后,竟兴奋地说:“(鸠摩罗什)公若得闻此‘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便当应如白日朗其胸衿,甘露润其四体,无所疑也。”《出三藏记集》卷五“喻疑第六”,《大正藏》第55册,第41页。《涅槃经》在印度佛教思想体系中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传入中国后却引起巨大反响。该经“以妙有为指南,佛性常住为宗致”,把出世间的“常、乐、我、净”(涅槃四德),规定为涅槃的本质属性“常”即永恒性,说明佛身是常,指“法身”;“乐”亦称常乐,表达永恒的精神宁静,指“涅槃”;“我”又称“大我”,指“佛身”;“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大般涅槃经》卷二,《大正藏》第12册,第378页)。“云何复名为大涅槃?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涅槃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大正藏》第12册,第502页)。“净”又称“大净”,指佛法。涅槃四德同时也是佛性四德“佛性常乐我净”,意在突出强调“佛性是常,三世不摄”《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三,《大正藏》第12册,第562页。、“佛性具有六事:一常、二实、三真、四善、五净、六可见。”《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大正藏》第12册,第568页。围绕“泥洹不灭,佛有真我(如来常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此形成佛性的有无、成佛的可能性等佛性论的中心议题。

南北朝时期,南北两地都盛行涅槃佛性学说,针对佛性也产生了不同见解。这首先由于“佛性”在不同经典中称谓各异,吉藏在《大乘玄论》中指出,“经中有明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于《涅槃经》中名为佛性,则于《华严》名为法界,于《胜鬘》中名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法华》名为一道、一乘,《大品》名为般若法性,《维摩》名为无住实际,如是等名,皆是佛性之异名”;“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大圣随缘善巧,于诸经中说名不同”。《大乘玄论》卷三,《大正藏》第45册,第41页。其次,不同称谓的佛性含义亦个别。如:“佛性”主要指众生觉悟之性;“如来藏”指如来藏众生,众生藏如来;“自性清净心”名为融诸识性、究竟清净;“法性”名为为诸法性;“实际”名为尽原之实;“一乘”名为善恶平等、妙运不二等。再次,由于众经论从不同角度诠释佛性,故又有“因佛性”、“果佛性”等说法。以因说佛性,佛性本有;以果说佛性,佛性始有;以当果说佛性,佛性亦本亦始;以非因非果之中道义说佛性,佛性非本非始。主要集中在何为正因佛性、佛性是本有还是始有两个问题。

上述佛教经论及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它们所探讨的基本范畴与命题,在《太玄真一本际经》中都能找到屈光折射的投影。

本 章 结 语

南北朝至隋唐之际,是道教进行统一、整合的关键时期。《太玄真一本际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及思想背景下问世的。虽然现存可见刘进喜有限的史料,难以断定他是有关历史场景的“在场者”,但是波澜壮阔的时代在他的生活经历中留下的深刻烙印必然反映在思想当中。而李仲卿据唐僧法琳在《辩正论》中说:“有黄巾李仲卿学谢管窥智惭信度,矜白鸟之翼,望骇嵩华。”《大正藏》第52卷,第525页。李仲卿曾经在道教圣地嵩山、华山隐修过,并且声名远播的史实,说明他的学术很有可能渊源于“楼观道”,并深受“通道观”学风的双重影响。中国哲学史从南北朝至隋唐之际,道、释二家思想相激相生,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特点,就像方东美先生所说:“这是中国学术文化上面一个大的复兴。这个大的复兴凭借老庄的精神,去吸收外来的大乘佛学般若学里面高度的智慧,形成高度的哲学,然后以这类哲学重新振作起来,把中国人颓废的精神激扬了之后,变成创造的精神。”《中国大乘佛学》,第23页,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台北,1991年。这就是《本际经》问世的“一大事因缘”。刘进喜、李仲卿见证了这个时代,让我们展开这幅浓缩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思想家智慧的思想画卷。

同类推荐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让青春的梦想飞扬

    让青春的梦想飞扬

    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有多少生命在寻觅着温暖,小小的爱,经不起等待,或许我们还未曾意识,其实我们一直都在为之努力着。伸手感悟滴滴温情,暖化了一个个陌生的心……身因情在,情伴心生。寻找生命中的珍贵,成就成长路上的美好与伟大!人生因青春而美丽,青春就是梦想的样子,我们的青春在悸动,我们的行囊中装着青春更装着梦想,我一直朝梦想奔去……智慧主编以深度感性的文章,让你智慧、达观、自信地面对人生……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女皇驾到

    穿越之女皇驾到

    【本文女尊文,美男多多,一女N男,不喜者慎入!】文案之正剧版:【牡丹花开,凤现沧穹】沧穹国皇室流传五百多年的预言,重生后的姬月容,轻抚着胸口的妖冶花骨,嗤笑不已。让我信命吗?那我为何会来到这里,为何流落民间。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花骨二开,沧穹必灭】原来预言有上下二句,前一句能让她坐拥九天之上,后一句却使她坠入无底深渊!谁能认定她姬月容会是沧穹的第二朵花骨,毁灭沧穹国的灾星。前世,那缥缈的感情,她付出全部;今生,属于她的东西,绝不会退让;拨乱反正不是她最拿手的!本文又名《醉华颜(女尊)》精彩片段回放:‘微微张翕的红唇,引人睱思。呃…大概,也许,应该,我不小心又触犯了沧穹国男子不能接受的清白之说了吧!’姬月容想到前几天才被逼定下的正夫,原因只是因为扯下他的面纱。现在,她都窜到人家的怀中,这后果……不,不会的,怎么说他们也算得是对表兄妹,这兄妹之间近距离接触下,常理,呼~只是常理…“紫色……很适合你。”“哼~厚颜无耻!”巫行玥眉头不易觉察的微皱。“今夜不知是月光迷人还是美色蒙眼,我很想亲亲你的脸!”“你去死。”“哦~你是想毁了沧穹国,呵呵!生为国师的你,竟要毁了它。”姬月容如恶魔在低诱着天使般,“那…你能付出什么代价呢?”“只要你愿毁灭沧穹,开出你的条件。”“任何条件吗?”“是。”“那你帮我生个紫瞳娃娃吧。”*越逍:我一直等着你,幻想着你骑着朱赤马带着花轿迎娶我。姬月容:时间能改的东西太多,你说不愿意做凤后,现在,你仍然是凤后,不过……是属于我的凤后。姬月锦:你承诺,帮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娶我。姬月容:如果这是你的要求,便如你所愿。巫行玥:我……能指明你的命运,做为交易,你得为我保守秘密。姬月容:命运?我从来不信命。所谓的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掌之内。方燕含:众是翻江巨浪,我力小人微,便是做雨伞为也挡一时风雨,也不后退。姬月容:我早知你的决心,却不知你执念之深。君子涟:我唯愿独身伴于君家,终生不嫁!姬月容:我看上你了,今天你是嫁也得嫁,不嫁……我便抢。PS:美男正在慢慢增加中!(请喜欢的朋友收藏,点击,票票~你们的支持是微微更文的最大动力)☆★☆44028337,这是好友小秋帮微微建得群,有兴趣的朋友进来玩哦~敲门的暗号是书中任意的名字!☆★☆
  • 零度寻找

    零度寻找

    您能想象一位美丽而才情横溢的少女,坐着轮跋涉于茫茫大漠吗?为了寻找白马王子,寻找人生理想,她,简伦,就这样开始了她的零度寻找。由零开始的寻找会不会回复到零呢?西部戈壁出生的作者纯懿,以大漠长风和诗化语言引我们进入情节的迷宫,带给我们一份阅读的惊喜!
  • 香水诱惑

    香水诱惑

    曾经人说过:香水应该是一种与你如影随行,不经忘却却无时不在,而不是一种毫无生命力、标签般的香水味。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味道,它是吸引猎物最高端的秘密武器。
  • 到爱的距离(影视小说版)

    到爱的距离(影视小说版)

    才华横溢,行政管理手段另辟蹊径,引得漫天非议的青年院长凌远;专业出类拔萃的外科医生李睿;高傲暴躁其实内心苦闷的富商千金郁宁馨;美丽浪漫而又脆弱敏感的音乐天才许楠;冷静理智却过度压抑克制的医学生苏纯……这是一个医院背景中,主人公如何在现实的种种制约下,不懈地追求职业理想,努力向爱走近的故事。医院作为故事的背景地独具魅力,每一个病例都来自真实原型,在医患之间尖锐关系一触即发之际,作者一环扣一环地讲述了白色战场上人与人的冲撞、生与死的交锋、行业理想与现实情况的矛盾……危机四伏中更见医者侠骨柔情,惊心动魄中凸显患者交付信任的感动,好故事就是让读者不仅能得到巨大的阅读快感,更能从中看到自己心底热血未冷。
  • 看,隔壁那只帅哥

    看,隔壁那只帅哥

    凌蕴——大学刚刚毕业,即将要享受美好生活,惬意人生的好姑娘一枚,却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嘎嘣一下就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她真的没想到自己会再次睁开眼,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当她再次睁开眼,身边居然躺着一个好看到令人发指的美男。于是她彻底懵了…好吧,在这个流行重生的年代,不管她凌蕴占据了谁的身体,怎么样都要恣意潇洒的生活下去,何况身边的那个人是首屈一指,令全城女人为之疯狂的男人。可是,当她发现自己上辈子的死,并不是偶然,却是人为的刻意,她又该怎么样?可是,当她发现自己重生的那个身份,并不如外人看来的那么鲜亮,她又该怎么样?再可是,当她发现和她有着露水夫妻的绝色美男,也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她又该怎样?有伟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马列思想(观众吐口水,丫的,真没文化,哪个伟人说过这样的话)关于此女重生——元芳,你怎么看?元芳四十五度小忧伤仰头看天——大人,昨夜卑职夜观天相,此事必有蹊跷。…片段一:温瑜也就是这个身份的亲生妹妹,扭着杨柳腰,款款有型的走到她身边,“温郁,我的好姐姐,真的很谢谢你,让我成功的远离了这个野种。”啪,震耳欲聋的巴掌声回响在奢华的客厅里,某个女人吹了吹手掌,脸上的表情始终是漫不经心,“再让我听到‘野种’两个字,我听到一次,抽你一次!”半边脸都浮肿起来的美人,捂着脸,落荒而逃,“你这个贱人,你等着,我一定不会放过你!”某女依然淡定,端起茶几上的茶杯,轻轻呷了口,“我等着,就怕你不来!”…本文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失贞弃后

    失贞弃后

    一室旖旎的春色,两具身子火热地交缠着。未婚夫亲自带人来看他设计的春宫秀。最后一张退婚书,理由是婚前失贞……就在她承受着众人鄙夷的目光中,他站了出来,对她说:“从今天开始,让我照顾你吧!”她的心在那一刻开始沉沦……她抬眸望着他,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你能做到吗?”他缓缓抬头回眸望着她:“当我登上高位时,你会陪着我睥睨天下吗?”当他登上了皇位,身边有着三千佳丽,而她又站在哪里?里?大殿之上,高高在上的他竟走下那个位置,望着秀女群中的绝色女子朗声道:“凌语嫣留,册封为贵妃,赐住耀语殿。”陪着他睥睨天下的人不再是她……是谁说,三千弱水只取一瓢!然而确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欺骗……为了皇位,他机关算尽地接近她,让她动了心,爱上了他……彻底地付出,得来的确是欺骗,这让她情何以堪?冷倾心:“难道在这场所谓的爱情中,我的角色就是棋子吗?你难道就从没动过心吗?”南宫耀:“接近你,本来就是这场计划中的开始,你是我登上皇位的捷径。语嫣才是我最爱的人,而你从一开始就是棋子。”棋子,真的只是一颗棋子存在吗?在这场爱情角逐中,受伤的到底是谁?是她,是他,还是她?*****************片段一:一袭紫色的精美锦袍,勾勒着男子修长的身子,一张俊美无俦的脸,冰冷孤傲的眸子散发着冷冽的寒芒,修长的手指捏住她的下颚:“你不是凌语嫣。”微眯着双眼打量着眼前的她,随后缓缓道:“你是南宫耀的皇后,冷倾心。”不是迟疑,而是肯定。强忍着下巴传来的痛楚,冷倾心望着眼前的男子,并没有否认自己的身份。“真是没想到,南宫耀为了语嫣竟然舍得将自己的皇后送给了我,真是舍得啊……”薄唇里吐出的嘲讽话语,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不过,既然南宫耀舍得将你这个赝品送了过来,我虽不喜欢,但也不会浪费……”低沉的笑声传入她耳朵,宛若恶魔的嘲笑,冷冽的话语再度从那薄唇吐出,顿时将她打入地狱……“来人,这个女上赏给你们,让你们尝尝南朝皇后是什么样滋味……”******************片段二:断情崖上,他紧紧拉着悬崖边上的她,生怕她的坠落,狭长的眸子里充满了乞求:“不,不要放手,抓住我的手……”然而,手中的纤手还是缓缓抽离,她的身子以完美的孤线坠落,消失在他的视线里。
  • 罗马征途

    罗马征途

    “神哪!我恨高卢人。我的祖父也同样恨他们,早在他们剜出了他的眼睛以前。你们以为我会毫无理由地身处前线吗……元老院、希腊人、那些骑著象的迦太基人,当然还有…布鲁图斯和西庇阿的家族。毕竟,谁控制了罗马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咦,好熟悉的场景啊!刘海愕然的站在那里,那不是罗马的“乌龟阵”吗?对,没错,这里应该就是《罗马全面战争》的世界,刘海恍然道……
  •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超值金版)

    许多左翼的“进步”文学家、评论家纷纷指责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社会主义的反对,指责他以宗教的精神鸦片毒害人民,更是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识形态立场上清算了作家。宣扬忍耐和顺从。他们尤其不能容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虚无主义、自我矛盾的世界观,和他对于人的毫无信心的悲观立场。,《白痴》问世之后在引起轰动和赞誉的同时,宣扬放弃反抗、放弃革命。革命领袖列宁的激烈批评:“对最拙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拙劣的模仿”,也引起了广泛的批评。他们需要和欣赏的是拉赫美托夫那样的“坚贞不屈和充满毅力的职业革命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欢喜冤家:落跑新娘戏君王

    欢喜冤家:落跑新娘戏君王

    什么!让她嫁给无才无德丑男七皇子?还要和相爷之女同时进门?这还了得,某女撒丫子跑路。不想撞到一个蛮横男,推她下水不说,还和她抢船?混蛋,不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你就不知道将军无犬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