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700000005

第5章 东晋宋齐梁陈社会文化的(2)

反顾萧衍的舍身行为:第一次于大通元年,“三月辛未,幸寺舍身。甲戌还宫,大赦,改元大通,以符寺及门名”《南史》卷七《本纪第七·梁武帝》,第135页。第二次舍身时,建康流行瘟疫,永兴公主也不幸染疫,此次舍身不仅为募集资金,也为祈福,“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大舍,僧众默许”,“冬十月己酉,又设四部无遮大会,道俗五万余人。会毕,帝御金辂还宫,御太极殿,大赦,改元”同上,第136页。第三次舍身在中大同元年,“三月乙巳,大赦。庚戌,幸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仍施身”。“夏四月丙戌,皇太子以下奉赎,仍于同泰寺解,设法会,大赦,改元。”《南史》卷七《本纪第七·梁武帝》,第143页。第四次舍身于太清元年(547),“乙巳,帝升光严殿讲堂,坐师子,讲《金字三慧经》,舍身”;“四月庚午,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同上,第144页。鉴于同泰寺自大通年后,并无大举修缮寺院的出项,而萧衍在舍身期间于同泰寺中主要修编儒释道典籍和兴办教育《佛祖统纪》卷十一(《大正藏》第49册,第99页中—下):“(大通)元年三月六日,驾每亲临幸寺礼忏。虽亿兆务殷,而卷不辍手。披览内外经论典坟,恒以夜达曙。自《礼记》、《古文》、《周书》、《左传》、《老》、《庄》、《诸子》、《论语》、《孝经》,往哲未详、前儒所滞,悉皆训释。国学生数有限,兼又隔以贵贱,帝每欲招来后进,备斯善诱,故别置立五馆博士,以引寒俊,致孔释二门欝然麻茂。前后有集百二十卷,著通史书苑等数千卷。年事虽尊自强不息,未明求衣坐以待旦,五更便出外殿,秉烛而省万机。流恩狱市多所弘恕,其有应罪,重宪不可矜原,改容久之。焚香念佛,然后下敕。悲愍黎元慈恻若是,察奸擿伐有若通神。”。笔者推测,赎身之资一部分用于国家文化教育投入,以弥补国家财政支出的不足。

梁武帝第二、第三次舍身行动相隔十七年,第三、四次舍身相隔两年,且史书对于这段时期灾害记录不多,主要为地震。笔者认为,自萧衍第二次舍身后,社会较安定,自然灾害也较少,有利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这种稳定局面持续约十七年,直到萧衍执政末期,社会又出现不安定因素。这些不安定因素及前两次舍身所取得的成果是让萧衍开始第三、第四次舍身的原因。但最后两次舍身未有太好效果,太清二年(548),地震、蜂灾;太清三年(549),建康再现瘟疫,侯景叛于寿阳,同年,建康陷落。

南朝皇帝“舍身”并不限于萧衍一人。永定二年(558),陈武帝“幸大庄严寺舍身,群臣表请还宫,设无遮大会供僧布施,放生宥罪”《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802页下。太建十四年,陈后主于“设无碍大会于太极前殿,舍身及乘舆御服,大赦”《南史》卷十《本纪第十·陈宣帝》,第198页。南陈帝王继梁武帝之后的“舍身”之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萧衍四次“舍身”在当时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与影响。

通过帝王们的“舍身”行为,显示出佛教之所以在东晋以降得以迅速发展,诚然应归因于贵族及政权的支持,但贵族及政权支持佛教的原因,不仅在于佛教义理的精妙,也因于在灾难盛行的年代,宗教所显现的神迹支持人类生存并给予美好希望。在频发灾难的困境与死亡面前,儒家伦理纲常现世观显得无力,所以社会上方术盛行,民众希冀奇迹。在一定意义上,灾难促进了宗教的发展。

§§§第二节 文化调适

一儒家文化衰落1.典籍缺失

汉朝自武帝后独尊儒术,儒家文化鼎盛,成为官方主流文化,建立起以典籍为中心的文化等级解释系统,影响社会各个方面。“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图纬六艺,及百家众流,罔不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乃命世立言,越用继尼父之大业,斯文在兹。”《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五·夏侯湛》,第991页。汉末、三国连年争战,打破原有的社会秩序,典籍在战争与逃亡中大量遗失,是儒家文化衰落的原因之一。

战争及移民造成的文字记录损失,不仅限于儒家典籍,宗室族谱等重要文件也未能得以保全,出现“汉末丧乱,谱传多亡失,虽其子孙不能言其先祖”《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挚虞》,第943页。的情况。族谱的遗失,给以亲亲有序为基础展开的儒家伦理带来较大的冲击,以至于大多只能依靠记忆重编族谱,士庶等级的严格区分在此出现松动。族谱尚且如此,其余可见一斑。《晋书·王接传》云: “(王接)撰《列女后传》七十二人,杂论议、诗赋、碑颂、驳难十余万言,丧乱尽失。”《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王接》,第951页。由此推论,战乱与移民,是东晋儒家典籍缺失的主要原因。

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对构建文化秩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文化秩序也因文字失传而混乱。东晋愍帝纳后时就遇到因典籍缺失造成的无措:“及帝加元服,又将纳后。寇难之后,典籍靡遗,婚冠之礼,无所依据。恒推寻旧典,撰定礼仪,并郊庙辟雍朝廷轨则,事并施用。”《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华恒》,第832页。此事虽经华恒巧妙解决,但正说明了典籍的重要性。

虽然东晋元帝“修学校,简省博士,置《周易》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氏、《毛诗》郑氏、《周官礼记》郑氏、《春秋左传》杜氏服氏、《论语》、《孝经》郑氏博士各一人,凡九人,其《仪礼》、《公羊》、《穀梁》及郑《易》皆省不置”《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荀崧》,第1314页。,但从博士设置来看,未能完善对儒家文化的重构。笔者认为,一方面缘于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归因于典籍缺失。

典籍保存又是一个问题。“晋咸和初(326-327),苏峻作乱,文籍无遗。”《南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王僧孺》,第975页。因为销毁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以至于这段历史可信度也较低。另外,火灾也是造成典籍损失的主要原因:“自齐永元之末,后宫火延烧秘书,图书散乱殆尽。”《南史》卷二十二《列传第十二·王泰》,第400页。 由于古代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火灾的后果极其严重。再者,整个刘宋朝在资料搜集及保存方面都有缺憾:宋元嘉二十七年,始以七条征发,既立此科,人奸互起,伪状巧籍,岁月滋广。以至于齐,患其不实,于是东堂校籍,置郎令史以掌之。竞行奸货,以新换故,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流。凡此奸巧,并出愚下,不辨年号,不识官阶。或注隆安在元兴之后,或以义熙在宁康之前。此时无此府,此时无此国。元兴唯有三年,而猥称四、五,诏书甲子,不与长历相应。校籍诸郎亦所不觉,不才令史固自忘言。臣谓宋、齐二代,士庶不分,杂役减阙,职由于此。《南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王僧孺》,第975页。依此来看,刘宋朝出现伪造出身资料事件,实际造成等级制度松动。究其原因,刘宋皇族并非有权势的世家或豪族,而以战功起家,如果过分强调儒家等级秩序,皇权本身也会受到质疑。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刘宋不过分重视儒家倡导的等级、男女秩序而支持、笃行佛教的缘由。

最后,东晋南朝的图书收藏,并不以国家为最,世族豪门往往根据自己的爱好收藏大量典籍《南史》第975页:“(王)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家书相埒。少笃志精力,于书无所不睹,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时重其富博。”。这些私人藏书,大多并不能用以国家构筑儒家文化体系,而用于彰显主人的学识品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典籍缺失乃儒家文化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2.礼制变革

“夫礼者,所以经国家,定社稷也。”《晋书》卷五十《列传第二十·庾纯》,第927页。自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后,儒家以“亲亲有等”为基本规则,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以“礼”为凭,严格规定君臣之分、父子之分、夫妻之分、嫡庶之分、妻妾之分,形成了一系列冠以“礼”名的制度。然而西晋以降,严格的等级制度出现松动,特别表现在帝王祭祀活动减少、变革宗庙设置、嫡庶等级变化等几方面。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儒家文化组成中最具宗教性的一面,体现了神人关系。“皇帝之尊,极天人之义,王者之名,尽霸功之业。当受命神宗,廓风化于寰宇;封禅山岳,报成功于天地。”[唐]道宣《广弘明集》卷九,《大正藏》第52册,第141页上。(以下所引版本同)绝地天通后,宗教祭祀的权力仅限于皇族,凸显皇权的神圣性,成为统治民众思想的有力工具,也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东晋时期帝王祭祀减少。“诏曰:‘郊祀天地,帝王之重事。自中兴以来,惟南郊,未曾北郊,四时五郊之礼都不复设。五岳、四渎、名山、大川,载在祀典应望秩者,悉废而未举,主者其依旧详处。’”《晋书》卷六《明帝》,第104-105页。到南朝,祭祀又较东晋为少,刘宋大臣臧焘议:“臣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营宫室,宗庙为首。古先哲王莫不致肃恭之诚心,尽崇严乎祖考,然后能流淳化于四海,通幽感于神明,固宜详废兴于古典,修情礼以求中者也。《礼》,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而七。自考庙以至祖考五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有祷然后祭之,此宗庙之次、亲疏之序也。”《南史》卷十八《列传第八·臧焘》,第335页。臧焘上段对宗庙的解说,正由于当时对宗庙的忽视,自考庙以至祖考五庙不能月祭而致。

对宗庙的忽视,体现了严格等级的松动,上起魏至西晋,已见发端。魏明帝时诏“古虽七庙,自近代以来皆一庙七室,于礼无废,于情为叙,亦随时之宜也”《晋书》卷十九《志第九》,第389页。对于儒家之礼所非常重视的天子“七庙”设置,西晋开始改动,这在当时引起了大臣的争议:既有八神,则不得不于七室之外权安一位也。至尊于惠怀俱是兄弟,自上后世祖,不继二帝,则二帝之神行应别出,不为庙中恒有八室也。又武帝初成太庙时,正神止七,而杨元后之神亦权立一室。永熙元年(290),告世祖谥于太庙八室,此是苟有八神,不拘于七之旧例也。《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八·贺循》,第1214-1215页。西晋先将“七庙”改为“一庙七室”而后又增加为“太庙八室”,宗庙设置发生变革。

嫡庶等级之分,为西晋之前传统儒家所重视。“昔子思哭出母于庙,其门人曰:‘庶氏之女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子思惧,改哭于他室。若昌不制服,不得不告其父祖,掘其前母之尸,徙之他地。若其不徙,昌为罪人。何则?异族之女不得祔于先姑,藏其墓次故也。”《晋书》卷二十《志第十》,第411页。曹魏时此制出现松动:“魏明帝太和五年五月,清商殿灾。初,帝为平原王,纳河南虞氏为妃。及即位,不以为后,更立典虞车工卒毛嘉女为后。后本仄微,非所宜升。以妾为妻之罚也。”《晋书》卷二十七《志第十七》,第521页。魏明帝以出身低微者为后,与先“礼”不合是事实。

嫡庶等级松动,同样见于丧服。太元十七年(392),太常车胤上言:而自顷开国公侯,至于卿士,庶子为后,各肆私情,服其庶母,同之于嫡。此末俗之弊,溺情伤教,纵而不革,则流遁忘返矣。且夫尊尊亲亲,虽礼之大本,然厌亲于尊,由来尚矣。《晋书》卷二十《志第十》,第405页。藉由丧服表现的嫡庶有别、尊亲有别的严格等级制度出现松动。

太兴初,发生大臣有二妻之事,影响到二妻的嫡侧名分。著作郎干宝说:礼有经有变有权,王毖之事,有为为之也。有不可责以始终之义,不可求以循常之文,何群议之纷错!也就是说,遇到特例,可以“礼”的经、权之变处理。

刘宋时期,恢复嫡庶之别:“泰始十年春正月丁亥,诏曰:‘嫡庶之别,所以辨上下,明贵贱。而近世以来,多皆内宠,登妃后之职,乱尊卑之序。自今以后,皆不得登用妾媵以为嫡正。’”《晋书》卷三《帝纪第三·武帝》,第42页。到南齐,嫡庶之别又渐淡化:“(司马)筠等请依制改定嫡妻之子,母没为父妾所养,服之五月,贵贱并同,以为永制。”《南史》卷四《本纪第四·齐武帝》,第78页。此一争议以“贵贱并同”,服制相同结束。

最后,南朝对葬礼的定制作出调整。建元四年(482)皇太子即位,诏:“丧礼虽有定制,先旨每存简约,内官可三日一还临,外官间日一还临,后有大丧皆如之。”同上。虽然葬礼从俭可体现节约的美德,但儒家传统对葬礼的规定却因此而发生了变化。

综之,自西晋以降,传统儒家之礼发生了变革,这些变革看似顺应时代发展,然而在社会动荡背景下,却动摇了封建社会儒家以礼治世的根基,儒家文化也因此而衰落。二谶纬方术盛行与佛教早期发展

后汉以来,以预言、符瑞、神异为主的谶纬方术流行于世,与汉代经学、道家符箓相结合,用于推测朝代兴替及预言兴衰。《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注:“谶,符命之书。谶,验也。言为王者受命之征验也。”唐朝道宣对谶纬的评价为:“惟王者兴作,非诈力所致,必有灵命以应天人,至于符瑞不无阶降。上则河图、洛书,次则龟、龙、麟、凤,此是帝皇之符箓也。”《广弘明集》卷九,《大正藏》第52册,第140页下。因皇帝受命于天,故世现神异以显示神圣性。

综观南朝,刘宋、南齐、萧梁的开国帝王莫不如是。刘宋武帝 “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上有五色龙章”《南史》卷一《本纪第一·宋武帝》,第1页。“元熙元年(419)冬,黑龙四登于天,《易传》曰:‘冬,龙见,天子亡社稷,大人受命。’”同上,第15页。次年,刘宋武帝受禅登基,刘宋取代东晋。

同类推荐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本书针对当代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分析,再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解答,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根据本书提供的方法进行纠正,以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另外本书针对外界给现在学生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对中学生的道德及行为规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 不死武帝

    不死武帝

    新书《焚天邪神》已经发布!?sword=焚天邪神笑问苍穹,谁与争锋?拳砸天级元兵,不甘平庸,脚踩神级魔器,肉身可破苍穹,瞳术惊人能够逆天!纵横宇内,横扫八荒,以星河炼魂,无人能比!用混沌炼体,少年洪宇,雄霸八方,天地为尊,踩着万界天骄一步步踏上武道巅峰!万界掌中握,神塔炼苍穹!唯我独尊,不死武帝!
  • 芙蓉嫡女:我命由我不由夫

    芙蓉嫡女:我命由我不由夫

    因为财产,她成为了继母算计的对象;因为未婚夫,她成为了异母妹妹算计的对象;因为权势,她成为了未婚夫算计的对象;原本高傲的她却不曾察觉到这一切,当她拨清眼前的迷雾,洞悉那背后的阴谋,她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她不是一个任由别人欺侮的对象,犯我者,我必还之!﹡﹡﹡﹡﹡﹡﹡﹡﹡﹡﹡﹡﹡﹡﹡﹡﹡﹡她是高傲的世族嫡女,有着旁人都无法企及的出身,可是在高傲的面具之下,却是一颗孤独的灵魂。他是征战一方的大将军,在那坚毅的面孔下,却有着一颗济世匡天下的心。有人说,她是他的天命女,有了她,他才能度过劫数,成就一番事业,可他却笑着坚定地道:“我命由我不由天。”在他的眼中,她是那种只会任性撒泼的世族女子。在她的眼中,他是那种只会征战的寒族役门子弟。她与他的相遇是不愉快的,可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的遇上,那又岂是一个缘字可以解释?抑或是冥冥之中一切早有定数?兜兜转转,算计与阴谋,朝政与战争,江山与美人……何为真?何为假?当她努力的折断了金丝雀的翅膀,插上苍鹰的羽翼时,他会是她命定的良人吗?﹡﹡﹡﹡﹡﹡﹡﹡﹡﹡﹡﹡﹡﹡﹡﹡﹡﹡本文涉及到一点宅斗、宫斗、朝政、战争、外加一丝的种田,当然还少不了言情必备因素之爱情。一盘大杂脍,各位看倌若喜欢的话就请舀一口尝尝吧。原名《朱阁芙蓉女》,现改名为《世族嫡女》[领养]女主阿芙:由亲爱的水若冰露领养。推荐某梦的新文《一等宫女》:推荐某梦的完结文《贵妇难当》:文案:都市女一朝穿越到古代,禀着平安度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行事,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出身上层阶级的她却势必要嫁入同为贵族之家的男子为妻,从此卷入一系列麻烦斗争当中。古代贵族哪家不是攀亲带故、三妻四妾,曲清幽没想到她也嫁了这么一个大家族,还是三大国公府之首,惟有步步为营,凭着一颗七窍玲珑心,硬是争得一席之地。古代宫廷哪有和平安定的?惟有刀光剑影,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斗,身为国公府的儿媳妇,哪能置身事外?曲清幽也不得不小心周旋于宫中贵妇之中。为自己,为丈夫,为家族,古代贵妇不好当,看穿越女如何当贵妇?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芙蓉嫡女:我命由我不由夫》
  • 纨绔嫡女

    纨绔嫡女

    【穿越前】她是秦家最不得宠的嫡女丫鬟仆人不把她放在眼里姨娘、姐姐欺负她奶奶视她为不吉利的“天煞孤星”父亲觉得她是秦家的耻辱没有人疼爱的她受尽委屈她是豪华夜总会里最年轻的“妈咪”不幸的遭遇让她寸步难行每日周旋在男人中间卖笑言欢【重生后】星眸璀璨,闪烁坚毅、狠辣的光芒嘴角张扬自信的笑让人望而生畏洗刷清白、翻身作主区区一个秦府算什么,既然老天让她重生那她就不能辜负这番美意只要她愿意,天下都可以成为囊中之物你会玩心计,我自有我的谋略,就看谁笑到最后了!身为庶女的姐姐还真是不安分,忘记自己的身份了么?想抢走我的未婚夫,好啊,那我便成全你,只是你永远不会幸福!贵妃要斗狠,那我就奉陪到底;皇帝你敢杀我哥哥,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且看一个小小的嫡女如何工于心计、谋略天下!不良嫡女?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是吗?★★★★★★★★★★★★★★★★★★★★★推荐偶自己的新文:《黑道尤物》一杯加了料的酒水,一夜噬骨销魂的缠绵;一场精心策划的出卖让她从此成了他的奴.那一晚,他傲慢的如一个帝王,居高临下的看着她承欢在他霸道的温柔下。他眷恋她的身体,她需要他的钱。她明知道他们之间永远只是这般互利的关系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沉沦的心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猛然清醒,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是在报复,为的就是让她为七年前的逃离付出代价。一场哗然过后,最终谁又刺痛了谁?…………………………“别对我说爱,你不配!”那一夜,他疯狂的在她身上发泄着他愤怒。无言的承受着他的怒气,手指覆上自己的小腹,这里有了他们的孩子……★★★★★★★★★★★★★★★★★★★★★推荐好友文《盗种妈咪》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他怀抱美女大大咧咧的走进家门两人手牵手,中间带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这是我儿子,三岁了。”他面无表情的宣布穿的珠光宝气的婆婆一把抱起了小男孩,尖酸刻薄的脸上一脸的慈爱“奶奶,那个阿姨是谁?”“一个外人。”她冷笑,一个外人!结婚五年,她反而成了这个家里的外人!五年来,她为了生孩子吃尽苦头,到头来,他却带着小三光明正大的登堂入室!三年后,她完美蜕变,光芒万丈的归来复仇的火焰已经点燃,她失去的,誓要他们千百倍的还来…推荐好友的文:《第一谋妃》《三个王爷一个妃》《头牌王妃》《二品嫡女》《嫡亲风流》
  • 触动心弦

    触动心弦

    他的悲摧之处在于顾盼生辉的美人对他的熟视无睹,如若终生不相识,他还会不会为她的无视而失落,继而陷入情网?她却无知无觉,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梦中不能醒来,那又绿江南岸的微风细雨能否转入此间来……你许我一抹笑颜,我馈你一世芳华!且看一段都市男女的爱情童话……
  • 天珠变

    天珠变

    人有本命珠,觉醒后或为意珠、或为体珠,如手串分别在左右手腕处盘旋。天珠如人类之双胞胎,当意、体双珠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即为天珠。修炼体珠者是为体珠师,修炼意珠者是为意珠师,而修炼天珠者自然即是天珠师。天珠师最高为十二双珠,因此,它的修炼过程也被称之为:天珠十二变。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位修炼着天珠变的弓箭手。
  • 凰女纤华

    凰女纤华

    她是九天凰女,羽族女皇,天地初开,三界混乱,神魔大战,她率领羽族辅助天帝,抗衡魔界,意气风发,杀伐决断,名震九天!天地初定,她扶摇直上九万里,不问世事!他是鬼域魔神,邪恶、俊美,是天使般的魔鬼,对待感情可以一成不变,也可瞬息万变,没有人能够让他交出他的心,却因一颗凤凰珠泪,牵扯出一段爱恨情仇!最终他还能保持一成不变吗…他是羽族将领大鹏一族的骄子,羽族的佼佼者,因误闯圣地,被放逐于人间,保护凰女是他的使命,当一切沉淀,繁华洗净,他又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心,何去何从,他的选择又是什么!下凡凰女因爱成痴,因怨成恨,当一门血洗,当爱人离去,生死之际,是看破红尘得大智慧,还是沉沦爱恨,痴念轮回!-----------------------------------------------------------------------------佛曰:“大鹏,你欲何往!”大鹏:“我愿用最后残余的三百年寿命,陪着她。”..................................................................敬请关注........................《凰女纤华》
  • 机战无限

    机战无限

    普罗米修斯,次元夹缝的无限要塞,一个只穿梭于机战的无限世界作为唯一一个属性没一个满10的地球弱鸡,萧然感觉压力很大但熟悉的剧情,熟悉的机体参数,熟悉的机体部件,萧然表示可以逆天无限的机战,机战版的无限(机战系列第二部,机战世界已经上线了,请大家支持一下,收藏投票~~~)机战无限书友群197703028
  • 爱尔兰之约

    爱尔兰之约

    28岁的她和他偶然的邂逅,第一是偶然,第二次意外,第三次他被她深深地吸引,他们相爱了,痛苦、挣扎、纠结,被爱情伸出的刺一次又一次的刺痛后,她选择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