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43

第43章 明代前中期诸帝崇道浅析(1)

中国道教发展至明代,有一个重大转折,即以明中叶为分界线,其前中期仍保持着一定的发展余势(继宋元之后),而后期则转入衰落阶段。其原因很多,除因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增长,封建社会进入末世,依附它的道教必然随之衰落外,明代前中期和后期帝王对道教的态度有很大不同,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明前中期诸帝大都崇道,故道教在此时期能保持一定的发展余势,而后期诸帝则取轻视抑制态度,故道教在此后急遽衰落。众所周知,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权具有绝对权威,神权必须服从于皇权,任何宗教能否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立足与发展,皇帝的支持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明代道教发展之所以有前后期的不同,实由于此。本文就是探讨在明前中期道教是如何在明室支持下获得微弱发展的。

一、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崇道又抑道

太祖朱元璋是明代的开国之君,他在制定全国典章制度的同时,也制定了三教并用的宗教政策。他知道要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明王朝,除需依靠国家政权这个专政工具进行强力统治外,利用儒释道三教加强思想统治,是必不可少的补充手段。在三教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儒教,“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是“凡有国家不可无”的。但佛道二教也不可缺少,因佛道所奉的仙佛虽然“不验”,却可以借之使老百姓畏天、畏王法,使之“未知国法,先知虑生死之罪,以至于善者多,而恶者少”,“若绝弃之,而杳然则世无鬼神,人无畏天,王纲力用焉(疑当为“焉用”)?”因此,世上尽管并无仙佛,但佛道的仙佛信仰却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其仙佛之幽灵,暗理王纲,益世无穷”。他的结论是:“三教之立,虽持身荣俭之不同,其所济给之理一,然于斯世之愚人,于斯三教有不可缺者。”(以上皆见《明太祖文集》卷一《三教论》、《释道论》)据此制定出以儒学为主,释道为辅的三教并用政策。

由此可见,朱元璋是在首尊儒术的条件下尊崇佛道二教的,而且他之尊崇佛道主要不是出于信仰,而是出于巩固大明统治的需要,即出于政治上的利用。这又可从他对道教政策的实施中得到证明:

第一,他为了向人们表明自己是真命天子,曾和御用文人炮制《龙兴慈记》、《御制纪梦》、《御制周颠仙人传》等(《龙兴慈记》、《御制纪梦》、《御制周颠仙人传》,分别载《纪录汇编》卷一

三、五、六)对其出生到即位,作了种种神奇的描写,其中大量借用了道教的“神力”。如说他的祖坟是经过道士选择的风水地,“有天子气”,故葬后仅半年,母亲即孕育了他。母亲孕娠时,吃了道士所给的仙丹,故出生时,“红光满室”。幼时某日,有道士入其家,告知其父:“八十三当大贵。”其后果然。元至正四年(1344),朱元璋年十七,父母及兄相继死于饥疫,乃投皇觉寺为僧,仅一月,游食合肥,道中病寒热,有二紫衣人(指道士)护视之,“病已,遂不见”。至正十二年(1352),天下兵兴,出处两难,乃投佛寺问卜,神人昭示他从军“倡义”,故入濠城郭子兴部。当他征伐南昌陈友谅时,有周颠仙追着他“告太平”,预告他是剪灭群雄、致天下于太平的真命天子。在即大明皇帝位前夕,他梦见道教三清尊神飞临其家上空,派数紫衣道士授以五彩“真人服”及冠、履、剑,表明他之即皇帝位,并非只靠臣民的拥戴,实是天神的旨意。以上这些描写,自属虚构,其目的无非是想借助道教的“神力”为其大明天子增加神圣的灵光,比较形象地显示其“君权神授”而已。意味深长的是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不借用释迦“佛法”,而偏要借助道教“神力”来装点其君权神授,只能表明道教在经过元代大发展以后,对社会的影响已十分深刻,借用它来神化自己和皇权,比用佛法更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第二,朱元璋在打天下时,曾在幕府中安置挟有“异术”的道士,为其出师作战占验吉凶。著名的有周颠仙和铁冠道人张中等(周颠仙事见《御制周颠仙人传》,张中事见《明太祖实录》卷一三)

第三,朱元璋即位以后,根据其制定的三教并用政策,对道教,特别是其中的正一道给予扶持。因为道教正一派传播时间长,在民间的影响大,其所修持的符斋醮更适合统治者敦纯民情的需要。在他看来,“禅与全真,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教与正一,专以超脱,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 《御制玄教斋醮仪文序》)所以他在做吴王时,即出榜招聘正一道首领张陵四十二代孙张正常。洪武元年(1368),即大明皇帝位,张正常入贺,即授以“正一教主嗣汉四十二代天师、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号(后去天师号,只称大真人),使之掌领天下道教。洪武十年(1377),张正常逝世,命其子张宇初袭教,授“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尊崇正一道自此成为一项制度,为明前中期诸帝所遵行。

在尊崇正一道首领的同时,朱元璋又大量起用正一派的有道之士,著名的有邓仲修、傅若霖、张友霖、黄裳吉、宋宗真等人。他们先后被征至京师(宋宗真原住京城报恩光孝观),或命掌管斋醮祀事,或委以道观住持,深受礼遇。他又命宋宗真、邓仲修、傅若霖、周玄真、赵允中等,对灵宝斋仪删繁削芜,撰成《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以作道士修斋的范本。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深知宗教的奥秘。运用得当,对维护封建统治十分有利,任其发展,又会损害封建国家的利益。因此他在支持佛道的同时,又不断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加强对佛道的管理和约束。在道教方面,于洪武元年(1368)立玄教院,洪武十五年(1382)改设道录司,设官八员以掌天下道教。与此同时,对入道者的条件、宫观的数量等作了种种限制规定,如规定男子20岁以上、40岁以下,女子40岁以下,不得出家(《明太祖实录》卷八六、一八四)禁止军人,工匠及刑徒作僧、道(《明太宗实录》卷二五和《明宣宗实录》卷一一四)实行考试给牒(度牒)制,三年一给牒(后改五年、十年一给),考试合格者给之,不通经典者,杖为民(《明太祖实录》卷八六、一六七、二三一)归并天下寺观,各府、州、县止存大寺观一所,并其徒而居之,不许杂处于外与民相混(《明太祖实录》卷八六、二九)命僧、道录司造周知册,颁行天下寺观,将各僧道的年甲姓名、始为僧道年月和度牒字号等登记于册,凡遇行脚僧道,即与对册,如有不符,械送京师治罪(《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以上措施的目的是抑制佛道的过分增长和防止造反者混迹其间。

综上可见,明太祖对道教实行的是既尊崇又抑制的双重政策,主旨是尊崇之以为化导民众的工具,抑制约束之以免其过分增长,使之纳入明室希望的活动轨道,这可说是朱元璋在宗教方面所立的基本国策。

继太祖之后的惠帝(年号建文),执政四年,其事迹经“靖难”后修实录者的多次删削,已“荡然无存”,故该朝对道教的举措已无从知晓。

成祖朱棣以“靖难”起家,以外藩入继大统,创建了有明一代的鼎盛时期。他在道教政策的实施方面,坚持和发展了太祖崇抑并举的政策。在举兵“靖难”时,学其父任用道士之故技,将僧道衍(姚广孝)、相人袁珙、卜者金忠等网罗入幕府,为其出谋画策。登上皇帝宝座后,一仍太祖尊崇正一道首领的成法,将建文时犯法的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免罪复用,赐号“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真人”,命其续掌正一道,并赐缗钱修葺龙虎山上清官,还命张宇初纂修《道藏》和访问张三丰。永乐八年(1410)张宇初逝世后,又命其弟张宇清嗣教,封“正一嗣教清虚冲素光祖演道真人”。

值得指出的是,成祖崇道和其父一样,重在政治上的利用。突出的例子是崇奉真武(即北方七宿之玄武,宋真宗为避所奉圣祖赵玄朗讳,改名真武。)据《鸿猷录》、《明书》等记载,朱棣举兵“靖难”中,曾获得真武神的大力相助,“众见空中兵甲,其帅玄帝像也,成祖即披发仗剑应之”。朱棣在《御制真武庙碑》、《御制太岳太和山道宫之碑》中,更大肆宣扬真武神的“阴翊默赞”。目的无非是向人表示他之所以举兵“靖难”和入继大统,是真武神的旨意。这种做法,与其父《龙兴慈记》,《御制纪梦》塑造“真龙天子”形象如出一辙。须知朱棣是以外藩入继大统的,为了给自己继大统“正名”,利用神道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即位以后,他不仅在京城艮方(东北方)塑像设庙加以祭祀,还于永乐十年(1412)遣官督丁三十余万人大建武当山宫观,以崇奉真武,从而使武当道教顿时兴盛起来。

出于同样用心,成祖又崇奉福建的两位地方神徐知证和徐知谔。《宛署杂记》卷一八载:“太宗文皇帝临御,尝梦二神人,言南处海滨,来辅家国。上异之。明日,适有礼官言闽中灵济二真君事,正符所梦。遂专使函香迎神像于北京,而于宫城之西,得洪恩灵济宫以奉祀事。”《明太宗实录》卷一八六说,此二神很灵验,成祖尝“遣人以事祷之辄应。间有疾,或医药无效,祷于神则奇效”。二者说法虽不同,但都是表示成祖的宝座是得到神灵护的。成祖在崇道的同时,又对太祖的抑道政策多所增益。如规定全国僧道人数,府不过四十,州不过三十,县不过二十(《明太宗实录》卷二五,参《明孝宗实录》卷一一二彭诚等奏)入道条件,必须是年十四以上,二十以下,本人愿意,父母允许,祖父母和父母有人供养,里老保勘无违碍之事,陈告有司批准方许(《明太宗实录》卷二五,参《明孝宗实录》卷一一二彭诚等奏)改三年一给度(牒)为五年一给度(《明孝宗实录》卷一一四。)严禁私度僧道和私建寺观(《明太宗实录》卷一八九,《大明会典》卷一四)等等。太祖所立管理约束僧道的规章制度,经成祖增修后,基本完备。

成祖之后的仁宗、宣宗两朝,基本贯彻了明初所定的既崇又抑的双重政策。在崇道方面,一是继续尊崇张陵后嗣,宣宗于宣德元年(1426)晋封张宇清为大真人。张宇清死后,宣德三年封其继任者张懋丞为真人,四年,进位大真人(《汉天师世家》卷三、四)二是尊崇高道刘渊然。仁宗即位,将其从谪居地(永乐时被谪)召回北京,封“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演教长春真人”,寻加“庄靖普济”,进位大真人(《龙泉观长春真人祠记》,《道家金石略》第1260页)宣德元年(1428),宣宗准其所请,“立云南、大理、金齿三道纪司”。宣德七年(1432),又诏其徒邵以正为道录司左玄义(《龙泉观长春真人祠记》,《道家金石略》第1260页)在抑制政策方面,前代所定约束释道诸制度亦基本得到贯彻。

二、英、代、宪、孝、武宗渐开只崇不抑之端

从英宗起,土地兼并日趋激烈,赋税徭役日益加重,各种社会矛盾随之显露激化起来。特别严重的是这几代皇帝都长期不问政事,大权渐次落入宦官手中,出现了宦官专政的局面。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初所立的对道教既崇且抑的双重政策渐遭破坏,尊崇过滥的现象日趋严重。

英宗、代宗两朝遵循明初尊崇正一道的政策,相继礼遇张陵后嗣张懋丞及其后继者张元吉,并赐张元吉大真人号。同时又相继加封刘渊然之徒邵以正高士、真人号。英宗还督促道士于正统十年(1445)完成《正统道藏》的编纂刊印。在这两朝间,有一个道士蒋守约,由神乐观乐舞生被逐级提拔为礼部尚书(景泰三年),掌太常寺事。礼部为明代中央六部之一,其尚书责任重大,在士大夫眼中,尚书是清职,作为“杂流”的道士是不配任此职的。而英宗、代宗终于做了如此任用,这在前代是没有先例的,无疑表明英宗、代宗崇道较前代为甚。

至宪宗朝,崇道过滥骤然明显起来。宪宗宠信过很多方士、道士,著名的有李孜省、邓常恩、赵玉芝、凌中、顾秏、王世能、曾克彰、黄大经、江怀、李成等。他们多与宦官相勾结,以方术投宪宗所好,一旦取得信任,即骤得显官。其中,李孜省最为典型。李孜省,江西南昌人。于成化十三年(1477),因宦官钱义、柯兴之荐,以祈禳术获宪宗信任,传授太常寺丞。言官劾之,改上林苑监丞。未几,传升通政司左通政。八年间官至礼部侍郎,掌通政司事。孜省既得势,遂树党植援,与宦官梁芳表里为奸,干预政事。复与权臣相勾结,淆乱朝政,酿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方士乱政局面。直至宪宗崩,方被刑死于狱(《明史·李孜省传》,《明孝宗实录》卷八)宪宗崇道过滥还表现在他对正一道首领张元吉的过分优容上。张元吉,张陵第四十六代孙,英宗正统十年(1445)嗣教,初封真人,继升大真人,受到英宗、代宗、宪宗等朝的隆重礼遇。但此人恃宠骄恣,横行不法,私设牢狱,迫害乡民,甚至为泄小忿而杀人,被其杀害者达四十余人。成化五年(1469)五月事发,械至京,下刑部狱,法司拟罪凌迟,妻、子流放,绝其荫封。宪宗同意法司所拟元吉刑,令监候处决,但免其妻吴氏及子玄庆之流刑,并保留其萌封。后执事臣屡请正元吉典刑,不允。次年十月,诏免死,杖之百,发充肃州卫军,家属随往。至成化八年(1472),又命其子张玄庆袭封正一嗣教真人。成化九年,更不顾群臣反对,下令放张元吉还乡(《明宪宗实录》卷六六、八四、一二、一一二。)张元吉所犯大罪,至此一笔勾销。不仅如此,其子张玄庆嗣教之后所受的礼遇更隆,《汉天师世家》卷四载,张玄庆于“成化丁酉(1477)入觐,锡燕内庭,遣中官梁芳传旨,聘成国公朱仪女为配。明年,诏赴南畿完婚,仍赐蟒衣玉带,加拨马快船支送回,诰授正一嗣教保和养素继祖守道大真人,领道教事”。张玄庆成了明室的皇亲国戚后,地位自然远非其先辈可比。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网游之幻想年代

    网游之幻想年代

    一个意外,他成了精神分裂。一次错手,他进了网游。一个误会,他成了废柴。一本邪书,改变了他跟整块大陆的历史。宅男亡灵,恋父刺客,蛮力精灵,闷棍法师,乌鸦骑士,龙战牧师……看我怎样玩转世界,一切尽在本书!总之,这是一个得了精神分裂的人在女儿(?)的帮助下在游戏内外大肆泡妞的故事。(天音:疑?故事怎么成这样了?)
  • 大耳朵爷爷历险记

    大耳朵爷爷历险记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河草木,天地日渐显出生机。管天的叫天公,是一个白须白发的老头儿,因他的耳朵长得很大,人又很和蔼,大家便叫他大耳朵爷爷。这个大耳朵爷爷,表面上看着悠闲懒散,实际上却是个极具智慧的人物。他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依靠自然的力量管理天界。因此,他几乎不费什么力气便把天上管理得井井有条。管地的叫地母,人称女娲娘娘,她可累多了。她补了天,治了洪水,创造了山川河谷,养育了人类万物,慈爱遍及大地。大耳朵爷爷和地母各自管理着天地,虽办法不同,却都非常敬业。因此,天上显得那么亮丽而有序,大地则祥和而又生机盎然。不过,他们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对手,那就是黑洞洞主。
  • 重生的逍遥特工弃妃

    重生的逍遥特工弃妃

    她是丞相府的千金小姐。他是答禄王朝俊美的四王爷。一眼注定了她的归宿,她成了他妻。全身心的付出,却换来家破人亡而她从妻变妾。她是国家的王牌特工,一朝穿越,成了他丢弃的她。重生的她,历经生死,逃离了他的身边,再遇时,只一眼,他心中有了她…本文女主很强,喜欢的亲可以收藏和投票推荐一下哦。萦语感激不尽。领养区:慕容懿轩,由亲亲vinu2005领养,亲亲vinu2005是第一个领养萦语儿子的人,我真的是太高兴了,亲亲,我的儿子以后就交给你了啊。\(^o^)/~白慕影,由亲亲xielilixie领养,亲亲可是第一个主动领养萦语儿子的人,激动中。推荐好友文文:《重回射雕之玉箫恋恋》紫梦铃风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若得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若得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诺诺以前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佳成,我们能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相爱,没有束缚,这样承载了爱的飞翔便永不下坠。
  • 新世界之深蓝星球

    新世界之深蓝星球

    在遥远的星空,有一颗深蓝星球。有一个时间、深蓝离开了轨道,滑进了无边的空间里,至高无上的大神,用超越一切力量,将深蓝溶进拥有无限魔力的深蓝水晶里。在流星汇成浩海的那一天,两个仰望天空的孩童许下了心愿。深蓝入主,人类第二次生命世界开启。
  • 三国2:龙争虎斗

    三国2:龙争虎斗

    本书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二部。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 穿越农家调皮小妞

    穿越农家调皮小妞

    车祸,穿越。一家五口,一亩三分田,生活困苦。娘亲强悍,父亲憨厚,哥哥聪明,姐姐能干,她古灵精怪,她淡定自若;自立自强,发家致富;带着全家过上幸福生活,她找到对自己最好的人生伴侣,结婚生子人生所想的已经美梦成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