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16

第16章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的几点补正(1)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是我国已故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关于宗教史方面的开创之作。他以丰富的碑刻、文献资料为依据,经过深入地梳爬整理,对南宋初新出现的全真、大道、太一等教派的发生、发展历史,作了较为系统的描述,把金元时期道教史的一个重要侧面展现在人们面前,至今仍有很大的学习和参考价值。然而再渊博的学者也难穷尽浩如烟海的典籍,任何博大的著作也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自然也不能例外。本人不揣浅陋,愿就其所述全真道掌教生平和传授问题,提出几点补正,是否妥当,希广大学者不吝指正。

金元时期,包括全真道在内的道教各派,均设有掌教,以统领各派的大政。研究各派掌教的生平和传承,自是了解那段时期各派历史的重要课题。《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对此作了深入的考察,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论断,特别是对全真道掌教生平和传承的考察,更显作者的学术功力。应当指出,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不是陈垣先生,而是清末全真道士陈铭皀。他在所著《长春道教源流》卷六中,对此作了如下论述:“考姚燧《长春宫碑》,(尹)志平而后掌教者为李志常、张志敬、王志坦、祈(当作“祁”)志诚、张志仙。志仙掌教在元贞初……其事实无考,不知化于何年。继志仙者,当为孙德。据邓文原撰碑(按指所撰《孙公道行碑》),其掌教在仁宗延元年,英宗至治元年羽化。德而后,继之者当为孙履道……履道事实亦无考,不知化于何年。履道而后,继之者当为苗道一。……其事实亦无考,不知化于何年。疑终元之世矣。”(《藏外道书》第31册第110页,巴蜀书社1994年版。)这里给全真道掌教的传承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有开创性意义,但所述很不完整。陈垣先生在《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全真篇下》“末流之贵盛”节中对之作了重要的纠正和补充,并在《全真篇》之首,列出“全真教历任掌教表”。经过他的考证,全真道历任掌教的传承依次是:王?→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张志敬→王志坦→祁志诚→张志仙→苗道一→孙德→蓝道元→孙履道→苗道一→完颜德明。至此,这个问题算是基本清楚了,但是仍有一些疏漏,现作如下补充。

一、继张志仙之后掌教的到底是谁

据上引《长春道教源流》卷六,陈铭皀认为继张志仙之后掌教的是孙德,开始掌教时间在仁宗延元年(1314)。陈垣先生在《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继张志仙之后掌教的是苗道一,而非孙德。理由是从陕西耀县、甘肃秦州、山东掖县等处均获得《至大加封七真圣旨碑》拓本,“碑末均称:‘右付玄门演道大宗师掌教、凝和持正明素真人苗道一收执,准此。至大三年二月日’”( 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第71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不错,从苗道一所拥有的“玄门演道大宗师掌教”头衔看,他确是掌教,掌教的时间在至大三年(1310),又先于孙德的延元年(1314),因此继张志仙掌教的当是苗道一,而非孙德。

但是最近我见到两块碑刻资料,又证明在苗道一之前还有一任掌教,名叫常志清,即是说,继张志仙之后掌教的还不是苗道一,而是常志清,在常志清之后才是苗道一。此二碑为《道家金石略》所收,其一名《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碑》。由邓文原撰文,张仲寿书,赵孟篆额。碑记马钰所建昆仑山东华观及元朝皇帝封赠东华帝君等事。末署“大元国皇庆元年岁在甲子月十五日,玄门演道大宗师大明 天阳真人常志清立石”( 陈垣《道家金石略》第738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二碑名《丹阳真人归葬记》。碑在山东莱阳,由张仲寿撰文、书写和题额,记马钰生前事迹及归葬事,末署“大元国皇庆二年岁在癸丑正月十五日,玄门演道大宗师大明演教天阳真人常志清立石”( 同上,第738、741页)。此碑文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曰:“大德丙午闰正月,提点宫事王志筌来谒长春主席天阳真人常公,备陈其事,曰:‘志筌老矣,一旦溘先朝露,使师真遗榇口没,其罪弥大。’真人闻而惊曰:‘信如是,非若之过,责在我矣!’亟致香币冠簪素服巾履,躬撰祭文以遣之。”(同上,第740页)以上所记,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碑末结衔中常志清的头衔;二是碑文中提到的年代和碑末之署年。下面分别析之。

首先,关于常志清的头衔。一是“大明演教天阳真人”(据两碑综合得出)。此为元朝廷对其个人德行的封号,是当时许多著名道士都曾得过的封赠(只是封赠之字各不相同),可以略而不论。二为“玄门演道大宗师”。这是常志清在教内所任职务的头衔,最值得注意。考此头衔,在元代并非一般道士所能获得,而是全真道之掌教才能获得的专衔,而且并非个人自称,而是由皇帝敕封而来。据现存资料,全真掌教中,最早获得此头衔的是张志仙。此见《祁公道行之碑》的碑末署题:“大元大德三年三月望日,玄门演道大宗师嗣教、辅元履道玄逸真人、掌管诸路道教事张志仙立石。”(陈垣《道家金石略》第700页。)又见《重修太初宫碑》,末署“大德四年岁次庚子九月壬寅朔……宜授玄门掌教大宗师、元履道玄逸真人、管领路道教所、同知集贤院道教事张”( 同上,第705页)。这是紧接常志清之前的一任掌教。在常志清之后的历任掌教又都获得过此头衔。如苗道一在武宗至大元年(1308)曾获得此头衔(说见下)。其后的孙德,在仁宗皇庆二年(1313)九月,也获得过此头衔,此见《元汉会文圣旨碑》,文曰:“辅道体仁文粹开玄真人孙德,雅师清静,克宝俭慈……可授神仙演道大宗师玄门掌教真人、管领诸路道教所、知集贤院道教事。宜令孙德准此。皇庆二年九月日。”(《陕西金石志》卷二八《元汉会文圣旨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2册第16766页,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不过孙德在《大元敕藏御服之碑》中,又自谓延改元,始作“神仙演道大宗师)继孙德之后掌教的蓝道元,不见封赠文字,估计也当获此头衔,其后继任的孙履道也是获得过此头衔的。此见《吴文正集》卷九之《封孙真人制》,文曰:“以尔泰定虚白文逸真人孙履道,恬淡抱朴,谦冲葆光……可特授神仙玄门演道大宗师、泰定虚白文逸明德真人、掌管诸路道教所、知集贤院道教事。……宜令孙履道准此。”(《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7册第836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制文末未署年月,但据《河图仙坛之碑》,吴全节于泰定元年荐孙履道作全真掌教时,被泰定帝采纳,可推知此制当撰于泰定元年(1324),即泰定元年孙履道接任掌教时。继孙履道之后掌教的苗道一,见后文。继苗道一之后掌教的是完颜德明(元代最末一任掌教),也获得过此头衔,不过未见封赠制文,而见于多处碑刻末尾之署名,为“特进神仙玄门演道大宗师、重玄蕴奥弘仁广义大真人、掌管诸路道教所、知集贤院道教事”( 《孙公道行之碑》,《道家金石略》第788页。)。综上可见,从张志仙起,全真道历任掌教都是获得过此头衔的。这个头衔实际成了全真掌教的专称,也是全真掌教头衔的基本特征,而且都是由皇帝所封赠,绝非个人可以随意自称的。既然如上所述,常志清敢在《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碑》等两碑之末,署上“玄门演道大宗师”这个只有掌教专用的头衔,难道还不能证明他是全真道之一代掌教吗?我想是应当加以肯定的。而且上举《丹阳真人归葬记》中,又称他是“长春主席天阳真人常公”,所谓“长春主席”,即指北京长春宫之主席。北京长春宫,在元代是全真道首脑机关所在地,其主席无疑是它的掌教。由此可见,拥有上述头衔的常志清,一定是全真道的一代掌教。

同类推荐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危栏

    危栏

    ,表现了他的生存境遇中的独特的生命的变异与内在的疼痛。线条简洁而又推进迅速,本书是把普通人带入了官场。我读后心中有些难受,接受“水与火”的灵魂的拷问。表现了他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悲情诉求,这种故事性强而又晓畅好看的小说,有一种不是滋味的滋味,有一些不寒而栗的感觉。这说明小说已达到了它的目的。本书故事性强。这是一位长期耽于官场又不适应官场而又坚持要在仁途上走下去的主人公。作者把主人公带入了其设定的结构之中,也是因为它有着与读者的前意识相一致的预设的结构
  • 破天荒

    破天荒

    中国如果不是再1978年前后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的地位,也不可能有今天方方面面如此繁荣富强的可惜局面。许多人现在并不清楚,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海洋石油开发为先导的,而且是它擂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鼓并影响了之后的中国30年经济发展史及大国地位的确立。
  • 改变决定人生

    改变决定人生

    实际上,同样如此。怎么会有人游手好闲呢?那他怎么能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赢得荣誉并承担责任呢?工作是最好的老师,人的一生,它迫使每个人和其他人以及现实的社会打交道。当别人辛勤劳动的时候,人类的知识、才干和社会的进步、文明,对于一切生存着的和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来说,都源自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人之为人,都应当乐意并有能力去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如果我们研究名人传记,工作是他们最普通的生存状态。对普通人而言。诚实劳动的人认为要生存就必须工作;其实,就会发现:那些最伟大的人都是那些在工作中最勤奋刻苦的人;都是那些在科学研究中孜孜不倦的人;都是那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顽强拼搏的人
  • 流水落花一瞥中

    流水落花一瞥中

    石评梅是一位诗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诗人所咏,也只是首诗,一首完满了飘鸿的绝望底哀啼底佳章。
  • 名门庶女:嫁美男好种瓜

    名门庶女:嫁美男好种瓜

    重生在古代,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享一世安乐,却偏偏有想要置她于死地的当家主母,针锋相对的兄弟姐妹,面对他投来的橄榄枝,她想也没想的答应,却不想洞房花烛夜,新郎另有其人……
  • 和老板玩心理战

    和老板玩心理战

    职场如战场,其中不可避免有员工与老板的对手戏。作为员工,最关切的事情就是如何赢得老板的赏识,获取更多的薪水。有道是“上兵伐谋”,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先赢得老板的心。
  • 总裁之狂野老公

    总裁之狂野老公

    ★“你可真够轻贱的,是不是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碰你?”他邪魅轻狂,视女人如玩物。“即使你不爱我,也请你不要亵渎我的人格!”她接近他,本来只是一笔交易,可是到头来,她却附送了自己的感情。他眼神里充满鄙夷的看着她:“人格?像你这种即使一身名牌也遮掩不住廉价味道的女人,也会有人格?”☆“宝宝是谁的?”他找了她五年,她躲了他五年,再次相遇,她居然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反正跟你没关系。”她好不容易用五年的时间疗好了心灵的创口,不想一切再回到原点,否则五年前她的离开,就不再有任何意义。(⊙﹏⊙简介实在无能,凑活着吧)★推荐好友力作《我为魔狂》☆《天下夫君一般黑》☆《毒后九夫》☆《替欢小娇妻》☆《倾尽红颜为天下》☆
  • 御雷重生:第一战神公主

    御雷重生:第一战神公主

    她是身份高贵的小公主,长得可爱讨喜,然而,不幸被雷电伤到,面目全非!她依旧心地善良,乐观向上,所谓人善被人欺,她终究逃不过恶毒的手段香消玉殒!但是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电闪雷鸣,她站在雨下,食指指天,“你能劈我一次,我便不信你还能劈我第二次!”瘦弱的身影却无比狂傲。从此,一副漆黑的面具遮住了绝世风华,转身回眸间便是孤凤鸣天,气势无人可挡。说她丑吗?她会让你变得更丑!说她无能吗?她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电闪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