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500000042

第42章 无碍心印详解(1)

人身之内,有灵谷焉。太阳出入于其间,神龙隐约乎其下。

吕真人曰:此篇欲详发人心无碍境界,俾修心者,得所印证,合三教而一以贯之,故首揭明心中之藏,以为无碍印心本原,人身内何谓灵谷?盖指心中之窍而言,人心之窍,中空无物,如谷焉。惟其中空如谷,而真灵寓之,谷中既有真灵,故曰灵谷。人所以灵者心,心所以灵者,以其虚而无物,而真灵得寓,儒云至虚至灵,活泼泼地,释云极乐国,道云杳冥之乡,皆此灵谷也。但人同此灵谷而不能保其灵者,缘无形之私,袭入于其中,则空者实,真灵遂无所藏而散,一至真灵散,则此谷成为死谷,邪秽丛集,心遂不能无碍。欲印心于无碍者,不可不先将此关头究明也。何谓太阳出入其间?太阳者,即指人之元神。盖一心本为藏神之区,神为本然之阳火,故谓之太阳。其出也,由此而后应于五官百骸;其入也,则反而归于此。但人多出少入,或出而应于目,则目视无制,乱色摇之;出而应于耳,。则耳听无度,奸声动之;至于百体,莫不皆然。愈出而愈纷,愈纷而愈扰。昼夜不静,久而衰耗,求其长为碍心而不可得,何况无碍?学者欲臻无碍境,当先从入字实实落落用功,不至散失其元神。天地所以能光明普照者,有太阳耳。人亦何莫不然?观此便知收神为修心要紧关头,惟一入字诀赅之,但不发明,人无从着手耳。何谓神龙隐约其下?神龙者,指人之识神而言,凡识是就只非,及一切利害之私见皆是。盖人之识神,顷刻摇掉千里,如龙神焉。识神与太阳之元神,所别者,在阴阳耳。元神有阳无阴,识神则阳少阴多,识神亦藏于心中,但较元神则在底位,故曰隐约其一。此识神亦人人所具,即三彭之统会也。但人皆从此运用,日事虞度,则识神愈觉张侈,遂以为智过万夫,殊不知智为私智,并非光芒普照之慧,实一凡夫耳。且识神妄动,而元神亦易耗散,所以三教圣人,皆物来自照,慧光徧及,此神智异于私智也。人茍知识神不可妄用,于无所著处,养就神光,自能普照无碍。修心之士,切勿认假为真,庶不致终坠于冥冥也。此一节详别人心神明,使人知正途与歧趋,不可不细为辨也。

疏:

心窍贵如空谷,空则灵,实乃死。

无形之私蒙蔽心灵,心不得无碍。

出入决定凡圣,多出则凡,多入则圣。

妙哉!

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全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至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天心何尝微微些动也。间天心不能动乎,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时方动,此为不妙 ; 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下识心,如强藩悍将,欺天君暗弱,便遥执纪纲,久之太阿倒置矣。今凝守元宫,如英明之主在上,二目回光,如左有大臣尽心辅弼,内政既肃,自然一切奸雄,无不倒戈乞命矣。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诀。精水云何 ? 乃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宫天心也。以神火为用,意土为体,精水为基。凡人以意生身,身不止七尺者为身也。盖身中有魄焉,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识之体也,识不断,则生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魂昼寓于目,夜舍于肝,寓目而视,舍肝而梦,梦者神游也,九天九地,刹那历遍。觉则冥冥焉,渊渊焉,拘于形也,即拘于魄也。故回光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虽无返乾之功,止有回光之诀,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自然精水充足,神火发生,意土凝定,而圣胎可结矣。蜣螂转丸,而丸中生白,神注之纯功也。粪丸中尚可生胎离壳,而吾天心休息处,注神于此,安得不生身乎。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照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死后享血食,活则大苦,阴返阴也。物以类聚也,学人炼尽阴魄,即为纯阳也。

《云笈七签》云:”三彭者,三尸之姓也,常居人身中,伺人之过,欲令人死。毎以庚申日,条列人罪目,奏于上天。学仙之士,不去三尸,无由得道,徒苦无益也。“宋·张君房撰《云笈七签》卷八十二,《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

此言元神、识神之重要概念及二者之区别:元神有阳无阴,识神则阳少阴多。

正途:收神以养元神;歧途:出神妄用识神。

光流万彩,雾縠皆消;气吐千祥,蛇蟒远遁。

吕真人曰:光流万彩者,盖指人心神光而言,神光之流,何以有万彩?人身百体五官,又复统乎万几之照燎,而无非此心一点神光发越所及,正如日丽中天,容光必照,故谓之光流万彩。彩者,有辉光之义,人人同具此神光,苟能养得完成无缺,其光辉之焕发,自觉万彩流布,于其万彩之流,已具无碍本领矣。何谓雾縠者?烟霞之类,即障迷之杂气也。人心念虑之纷纭,及泛情妄意,无端而起,又无端而伏,起伏相为循环,此心之真神彩,多被他障住,无异于雾縠之障迷,使大地不能晴光。然雾縠之障,实由阳光未极灿烂故耳。一心之光既流万彩,举凡邪妄念虑,皆消除净尽,无一毫之障隔,不啻日中辟除雾縠,于上便恍然一心无碍光景也。何谓气吐千祥?气者,即心之真精。盖就其明耀言,则谓之光,自其蔼然充周言,谓之气。人心造到功候完成时,皆蔼然粹然之气蕴积,不发则已,一发自充塞于宇宙,所谓浩然气,即此也。当其发而见于功用,有化及草木鱼鸟之休,故谓之吐千祥。盖卷之则藏于密,放之则弥六合。三教圣人,实不外乎此,惟其千祥可吐,已见无碍本真。何谓蛇蟒远遁?蛇蟒者,凶毒之物。举此以喻人之六识之恶根。人心之真精可吐千祥,则片念圆融,渣滓皆去,又安得有六识之恶根能伏藏耶?人之六欲,足以戕其生,无异蛇蟒之肆毒,故以为喻。六识除而三彭之毒消,亦即此义。惟其邪恶消灭不起,故曰蛇蟒远遁。于其发用处,亦见无碍景象。人心同具此真气,无不可养归。此无碍妙境,但人自弗为耳。此一节极形容心中无碍乐趣,欲人求其径路也。

疏:

无碍神通一心求。

心定神清,神清气爽,气爽而无碍。

大川广漠,咸静寂以纳日魂;庶类群生,亦观欣而承气化。

吕真人曰:何谓大川广漠?盖人身中五脏六腑,自成山河大地规模,正不啻天地包含内之大川广漠,一宫自有一宫之司,无异于州市郡邑,各有主焉,而无不统握于天君。何谓静寂纳日魂?日魂者,即指心中之真宰而言,心中真宰,属阳火之精,故以日魂比之。纳者,有收藏安定之意,然收藏安定,必有待于静寂者。盖人一身之内,木宫藏魂,土宫载意,苟或昼夜不静,妄意乱动,魂与相随,势心连心中真火之精,牵引出去,妄行乱飞,欲求反归本舍,决不可得,所以欲使阳火真神,敛藏安定于心窍中,必先绝其妄意,使之寂然不动,而后真神始觉藏纳,好比宇宙间川谷,必风恬浪静,而日之精气,始能招摄,以为生化也,故曰静纳日魂。此二句乃为印心无碍,正本清源之要功。何谓庶类群生承气化?此举有象,以明身之内景也。就妙用上讲,盖人心之真神,既藏纳而安定,则耳目口鼻众司,自然听命而各归其根,无妄视妄听妄言等类之弊,极其功用之妙,且有不待视而自明,不待听而自聪,合各官而皆成妙外之妙,是五官尽贴然承受一心之真气化。好比天地间日独丽,举凡人兴物,无不赖此以生生,故直喻以庶类群生承气化。此二句承上日魂而申言功用之妙,是无碍所见端也。人欲造到印心无碍境界,离本体而用无从出,用未纯全,亦见本真之有歉。学者可勿细心体认,以图成与。

疏:

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魂,肾藏志,而统归于心藏神,惟五志皆静寂,才能定养心之元神,一志不定,皆不得定养。先藏而后能定,先定而后能养。

心神能藏能定而后能养,养的纯正即能无碍,无碍心具则神通具。

言功施则周行无碍,溯体段则浑穆难形。心学苟得还元,方斯妙境;道藏以是为至,随意卷舒。

吕真人曰:何谓言功施周行无碍?功施即从发用处见之,上文亦浑言之,此特承上以开下文详论三教之意。盖一心元神发越光辉,其功施实不可限量,大则无处不充,小则无微不入,活泼周流,捷于影响,故谓之周行无碍。何谓体段浑穆难形?体段者,蕴藏之本真,即上文所言未发用之本体也。淬美渊深,有莫可形容之妙,惟此体段浑全,是以能周行无碍,浑穆即幽熔玄远之意也。人特不知反本,至拘于物欲,逐流飘荡,无所归宗耳。果克放下万感之缘,澄心内造,由五气之分途,层层炼到纯熟,返而还归本原之地,无声无臭,蕴藏万有,是谓心学还元。则存之莫窥其朕,发之莫遏其功,自然与吾所论之妙境吻合。有心心相印,不差累黍处,故曰方斯妙境。心苟能印证于无碍境,则心即道,道即心。质之上界,道藏之秘书宝典,更无他妙巧,此乃最上真乘也,故曰道藏以是为至。到此地位,化之又化,不待矜持,并无迹象,只觉真意一动,万化流通,或舒皆随乎真意之动静耳,故曰随意卷舒。此意字非同凡夫之意也,最宜细玩。此一节乃承上以起下,申论三教之词也。

疏:

无碍心以浑穆难形为体,以周行无碍为用。

《医道还元》前三卷是”医学还元“,中三卷是”心学还元“。心还元何处?空虚灵谷处。如何还元?①万缘放下;②炼养五德;③敛藏之;④安定之;⑤纯熟之。

心道无二。

心无碍则气无碍,气无碍则随意卷舒。

莫谓三教分途,同归此中极乐;倘求一心印证,试把其妙详陈。

吕真人曰:自古三教圣人,无非自修心造到无碍。因各把生平所得力之源源委委,敷之为教,论其迹则似有分,究其本源则一,乃自后世粗浅谬妄之待,袭乎道貌,并不知道之所寄安在,致愈趋愈歧,而教遂显分为三。不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三教圣人当日原不闻舍此心理立教,人果细为致求,便知三教一理非有分途也。学期归宿,皆造到此心圆融无碍,此境乃极乐之境,儒到此,释道亦到此,故曰同归此中极乐。然则人无论其为儒为释为道,亦皆以印心无碍为正宗,特患人甘暴弃,置此心于无用,则道终无可几耳。苟力求所以修心之法,要恒其心力,实无不可印证于无碍也。但此中奥妙,诸说纷纷,即如孔圣演易,非不寓此中奥可引用,然解释者,究未昭雪,所以后之学者,看之不明,遂不复精求。至若释道之书,后世推演者,又多好为矜奇立异,藉端隐喻,甚而藏头匿尾,使人迷目,而心学亦隐。吾所以不辞劳瘁,务必穷形尽相以分晰之,人如不以吾说为迂,此中奥妙,非真不可显直剖晰也。以下乃详陈此无碍之妙,欲印心者,细熟记之。

疏:

可见,三教同源,源于心;三教合一,合于心。

《医道还元》反复论及三教合一,是一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论述三教合一的典籍。

维彼执中允协,过化存神。灵光所被,民物自然咸庥;德意潜流,云山无从相隔。

吕真人曰:执中允协者,何?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万理毕具于一中之内,此中以发用言,则无守不及之谓。自其本体蕴含万有言,则寂然粹然,不增不减。执者,持守安贞之义,允,信也,协,合也。古之神圣,由诚一不二,造到至中之本体圆成,则此心寂然粹然之中,常合而不离,谓之执中允协。此中字之奥,千古神圣,历历相传,以为心法,即以为道统。后世口耳之学,只知有中之名,究不知何者为中,亦但粗知日用事为,略合乎中之陈迹,究乎古圣心传之中,实昏然莫达,心传之中,其不明于世,亦已久矣。试考古圣执中,其心法妙用,有可历指,当其本此心至中之纯德,而发其光,言皆天则,而为法为程,事尽天经,而不达不御,凡所施及,自然民物焕然变更,正不待有所驱策,而化自行。或至中之德,寂然存主于一心,则聪明恭重,不待安排,自然各着,神妙何如耶?此就一身功用之神妙言,他如恭已无为,而四方自潜移默夺,何莫非存主此中之神妙乎?妙绪不能毕述,观此亦知过化存神,不外印心于无碍为之。何谓灵光所被?灵光者,即此心存主真一之耀气,皆就发用上见神圣言行经纶,悉本内耀而著。举天下之民,罔不藉以遂生复性,而功用究不待强为,不可谓自然咸庥乎?此无碍之一证也。何谓德意潜流?盖观神圣心体浑全,本此发为真实无妄之意,隐然默念天下生灵,是谓潜流。虽极之千里之遥,有是德意,自有是功施,断无有云山得而隔之者,从可知古圣心传允执,不论所存所发,妙用自觉广大无边,不即可恍然于无碍境界与?此以下数节,皆就儒学心法,而详言无碍之旨也。

疏:

此”中“指人处天地之中,”执中“即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

此”中“指”心“,即以心为本。可见执中即包含天地”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的甚深寓义。

此言心之纯德至中,即至中之德。

心法是道统,道统即心法。

心法,”中“是精髓。

无碍心即心法之”中“。

无碍心上合天,下合地,中合人事。

千里之遥,神行依然咫尺;百世而下,慧照奚啻目前。

吕真人曰:此承上节申言无碍之妙用,以足其意。凡物有形质者,其用皆不能迅速,若一心之神明,造到圆光无碍,自非时地所能隔。试以地言之,事在千里,可谓远矣。然事虽在千里之遥,而神明完固,神行而理自通,理通而事机悉达,千里实不能隔其烛照。直与事之在咫尺间者,无以异,观孔圣当日,许多关山旷隔之事,目不会覩而竟洞若观火,非千里咫尺乎?何尝有待推测?总不外此心之真神,养得完全自觉,明珠在抱,比日月之光华,无处不照。观此便知儒者,养到此心如镜无瑕,其照燎不隔,亦一印心无碍尽之。又以时言之,事在百世下,更觉渺而难知,然此心既造到慧光灼灼,事纵在百世下,理实从慧而达原,不假术数,推算自能不出所料,但圣人当日,不肯轻笔于书,以骇人听闻耳。百世下既可悉达,正不啻近在目前也。从可知为儒者,养到慧光无碍,自是无上境界。世之冠儒冠,服儒服者,徒以文字之陈迹,炫耀于一时,实鸿毛及朝露耳。何不反而求真实之学,同登上境耶?吾愿为佳士者共勉之。

同类推荐
  •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

    《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是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外科临床处方手册(第3版)》包括大外科各专科的常见疾病,有些疾病因病情、类型不同而处理不同则分别介绍。每一疾病均从“诊断要点、治疗程序、处方、警示”四大方面进行阐述。“治疗程序”集中体现了治病的理念,表述了治病的步骤和重点。“处方”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以临床应用的正规模式开列,既有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而且还明确了用药的先后顺序,什么情况下该换药,什么情况下该减药,什么情况下要改变用药方法,如何联合用药等都一一作了交代。
  • 普外科速查手册

    普外科速查手册

    普外科作为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新医改的深入进行,满足广大普外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普外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编者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普外科速查手册》一书。 《普外科速查手册》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普外科常见症状诊断、普外科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普外科疾病的特殊检查。《普外科速查手册》既有经典的临床经验,又有前瞻性进展介绍。全书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充分体现科学性、规范性。
  •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消化性溃疡(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手神话

    高手神话

    网游里的江湖不再只是只是网游。葵花宝典,辟邪剑谱,降龙十八掌,易筋经……只要你有实力,什么不可一世的人物都可以被你踩在脚……不论你是什么控,只要你有实力,在这里,一并都可以拥有……
  • 香为媒

    香为媒

    罪臣之女,京城第一名媛遭遇退婚,身价不跌反涨,精挑细选嫁给了仇敌之子。对母亲恨之入骨的恶婆婆,神神秘秘的畏缩小姑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闺蜜。痴缠的前未婚夫,迂腐的酸秀才,勇武黑心的将军。经历战火的洗礼对自己不离不弃的相公。对我好的,我记着,对我不好的,你等着。我是腹黑小白花柳白鹭,我为自己代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许家印内部讲话

    许家印内部讲话

    本书深刻还原和剖析了恒大集团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精神领袖许家印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创业,指引企业的成长,如何以一人引领创业团队,战胜种种困难,成功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如资金不足,人才亟缺,没有市场,等等,纵观商海风云,许家印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他是如何带领恒大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冬”,使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销售面积最广的地产企业呢?他又是如何在前途黯淡遭人唾骂的中国足球大背景下扛起中国足球大旗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逆天强宠:纨绔嫡女

    逆天强宠:纨绔嫡女

    【这是一个关于腹黑男死缠烂打扮柔弱,无耻女伪善天真跳火坑的故事,配以各款俊男美女,渣男贱女为下酒菜。】她是定国王府的掌上明珠,亦是人人耻笑的纨绔女,打架斗殴,无耻卖萌。他是天玄大陆的至尊丹师,亦是身世神秘的贵公子,相貌一流,腹黑一流。后来的后来,她昭告天下:“欺他,便是欺我,欺我定国王府!不怕死的试试?”什么?说她是废物?保护不了他?看她勤加修炼,亮瞎一众的狗眼。不过,那个姓苏的男人,不是说等级低下,风大了都能吹倒吗?一招灭了比她还强大的人是怎么回事啊啊啊啊啊!
  • 弃妇哪里逃

    弃妇哪里逃

    想我一现代女性,有知识,有头脑,有手段,懂情趣.即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我这种千百年难遇的奇女子,竟然被老公给踹了?!踹了就踹了吧,大不了让你光着屁股滚蛋,咱带着"宝贝"另觅良人.可咱还没将伟大的计划实施.竟然挂了,这一挂不要紧,竟然挂到了莫名其妙的年代?!不可一世的安平王,咱可不稀罕,冷得跟个二五八万似的,咱又不欠你啥.包袱款款,老娘走啦!......
  • 临时婚姻:首席的弃爱老婆

    临时婚姻:首席的弃爱老婆

    她为爱舍弃自尊,换来的却是他的出轨和背叛。为了报复,她弃爱,逃婚,让他沦为上流社会的笑柄。三年再见,学生妹逆袭为女王。她勾勾手指,他顺势跟上。他说,“一个亿,做我的女人!”她冷笑,“我再加一个亿。来,少爷给姑奶奶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