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500000038

第38章 五气心法详解(3)

吕真人曰:何谓蕴之则义方内具?此就火德之本体而言也。盖火德至明至健,当其蕴于中,寂然不动时,只觉廉隅常厉,方而不圆,此乃人心本然之义也,故曰义方内具。观此便知本然之义,即生禀之火德也。何谓发之则刚烈外流?发者,即火德之动。盖火德未发,则默然明健中存,然有寂即有感,及其有感而发,则刚烈不可屈,有一种浩然气流露而充塞,有荣辱不可夺,死生不能怵之概。此义之发用,即火德之流露也。人心失此火德,则静明不健,动而退弱委靡,所以火之德为不可失焉。何谓顷刻燎原?此就火德之落于气质有所偏者,推究所以养正之功也,亦以发者言,盖火行一落于气质,则过刚不中,一发便如烈火之燎于原,令人不可近,此火德之流出而入于偏驳也。既入于偏,自有养归于正之方,惟当狂火之情勃发时,急以退弱目持,或悟到受者难堪,或悟到亡身,及亲见此心头之狂火自冷,如此之类,谓之以水制火。盖水乃冷淡之物,至弱至柔而善下,虽有至烈之火,反为所制,此相克之法也。惟以弱制刚,以冷制热,故曰法清流善下。何谓终朝烹鼎,此借鼎以喻中和之火德也。在易,火风为鼎,有木火交济之象,终朝二字勿泥。鼎之为义,木火交济变化调停,人心本然之火德亦常赖木德以长之,实取义于烹鼎,但恐木德颓残不足可振其中和之火。然木德有落于气质者,又不可不辨,故必认得本来粹美之木德,乃足以长乎中和之火,以养成浩气充塞也,故曰择美槚频供。美槚,即良木也。此一节燎原二句,是以克逢生之义。下二句,是以生为克之功。

疏:

此言内敛的火德,可谓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此言火德的流露,将是一种舍生忘死的刚烈。

火德宜内敛,不可发扬于外,外向则易偏激,偏激则祸起。

发火伤人亦伤己。

佛法常讲”火烧功德林“,这个火就是嗔恚之火。嗔恚是非常重的一种烦恼,如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其果报也非常可怕,悭贪是饿鬼道的业因,嗔恚是地狱道的业因。功德指定慧。”火烧功德林“,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得净光。因为一发脾气,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定慧都烧掉了。功德能断烦恼、能破无明,如果嗔心不断,我们烦恼、无明一定会增长。为了要拔除这个病根,菩萨修忍辱波罗蜜。不嗔恚而慈忍积福,以慈悲容忍对治嗔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只有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此言心态不够积极向上者,当以木生火,以仁生义。

最喜旭日东升,尤嫌阳乌西坠。

吕真人曰:何谓旭日东升?旭日藉以喻人心之火德。盖日属火,故以为喻日,当东升时,阳阳和和,有渐长气象。人心火德,苟如旭日之升,则气振而不失之戾,突然一出,光透万千,人心火德养到浑全时,其明健内含,一发而百骸照遍,自无一丝邪秽所能藏慝,又不流于燎原之烈,是真比之于东升旭日,最为可喜也。何谓阳乌西坠者?日将晚而欲沉西隅时也。凡日当西坠时,其神采渐收渐入于晦冥,是即火德退败之象也。人心火德苟日消一日,则亦渐入于昏迷而不能自振,与阳乌西坠无殊焉。此皆由具此火德,日即于逸欲,不知生克培植之功,故至此耳。火德一败,虽明知善之可从,而不从道可造而不造矣。心中火德,其系于人之成败若此。学者可勿将此中妙谛究明,以求下手之功,务使如旭日之升,不为阳乌之坠乎?此一节,上句是法,下句是戒,言此以见炼火德之功,为不可忽也。

疏:

阳明刚健,即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如初升之太阳。

悲观消极自甘沦落的心态,如夕阳西下。

心态的重要性。

端正心态是成败的关键,什么样的心态是健康的?如火德之阳明刚健的心态,也就是要积极乐观向上,但不张扬。

得其节度,依然称物平施;反厥本来,自觉刚中特立。

吕真人曰:何谓得其节度?此就火德养成无过不及而言也。节度者,无过不及之谓。盖人心火德本体,自是纯和底气象,落于气质,或易流于偏胜,惟用调养之功。过者,有克之之法,不及者,有生之之法。卫持调护,使归纯和,而节度无不得矣。既得火之节度,其发用自随所施而皆当,因物裁制,不亢不馁,依然合大造之施。何谓反厥本来?反者,有自博反约之义,即由万派而归宗也。本来者,即火德之本体,阳明刚健是谓火德之本来。人苟从涵养功深,火德之大用无不周,反而归于内健不屈,此之谓反厥本来。既能由火德发用,上归到本来明健之体,是即火之真面目也。有莫知其然之妙,实无可形容,于无形容中,从而拟之,直揭之日,刚中特立。火之本体,至刚亦至中,反到此境地,内健不屈,自有独立不惧之气,常充于内,此火德成功无缺时也。火中自有乐地,世皆梦梦,安得达此中趣者与共证之。

疏:

火不可少,火少无以化物。火不可过,火本化物,过之则害物。

注意此”内健“二字,不可张扬之意味也。火德之修炼,切忌张扬,张扬则反害。一如火,外露则点火成灾。

”内健不屈,独立不惧“,可谓修炼火德之大境界。

心无火德,不成英雄豪杰。而多少英雄豪杰,因为忽略了内敛火德,稍一张扬,而断送千秋功业?故火德修炼,”内“字是关键。阳明刚健是一种”心力“,不必不可著任何皮相,方为火德之大成。

法本玄微,须观太阳之迭运;理苟明达,可入神室而调停。制心奇功,莫难于此;安神妙法,已统括之。

吕真人曰:何谓法本玄微?此盖就火德涵养之法而言也。玄者,幽深之谓。微者,精细之谓。人心火德欲准法以涵养,非深究此中玄微,则功究无以致其周密。然玄微之法,实有可指而拟之者,不观于天地之太阳乎?迭运于昼夜,普照于大千。不过刚不过柔,太阳火德也。人心禀此火德,其迭用亦一如太阳迭运,法亦准此,不刚不柔,以为涵养。苟能养成功候,自觉火德合于太阳矣。然其中涵养之法,实有至理,苟能明其理之浅深源委,则法亦无不明,可了然得下手之功,不难反其神而入于神室,以调停乎火德之作用也。神室即心也,调停二字,包管许多妙法妙义在其中,即用功之节度也。但理必先明,乃可致力耳。合而计之,制心虽各有奇功,然最难涵养裁制者,莫如火德,因火气易动难静,所以较各气为难操持也。然正未可畏其难而不求所以裁制之,为其所难,而稍易者,有余地矣。人果移此涵养火德之功,一一参究其功,此便是安神妙法。盖人心中之神,纯是火,裁制涵养乎火德,即安妥其神也,而无不统括于言下,但患粗心者,不克细为考核,得一不免废百耳。学者果不自弃,试为尝之。

疏:

人之有火德不啻于天之有太阳。故张景岳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以之喻之,则”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所以成吾身者,即真阳之气也“(《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

火德之难养,而不可不养。

涵养火德即是安神妙法。

气有发亦有收,待秋金之敛肃;心不违亦不御,合礼制之防闲。

吕真人曰:何谓气有发亦有收?气指上所论之气言,人心木火二气养成,自觉光辉发越,然不有收敛,则散漫,所以必须收。收者,屯束之谓。究之木火二气,果何以收而敛之?必有赖乎金气焉。金者,西方之气,于时为秋,谓之秋金。试观天地间化育万物,无非气之所为,当春和煦气舒,而百物畅发,是天地之仁德发见也。际夏刚健气布,而百物壮长盛强,是天地之义德发见也。当此发扬到极,故藉秋金之气以收敛之,斯生机不至泄尽而息,是金气最主敛肃,如宫室之有门户屏蔽,人心亦然。木火二气发扬既至,则必待金德以敛藏之,而后英光不至外流,故金德有济于木火,又不可以不请焉。试就金德存于心者言之,金气主敛肃,有是金德于一心,自觉约之使不漫随,所作用皆有准绳,故曰不违不御。既能使此心不违不御,是即此心之礼也。盖自其本然言,则曰秋金敛肃。自其当然言则曰礼制防闲,其实一理也。世人只知外面揖逊为礼,此乃礼之未,非礼之本真也。当于此中妙理参究明达,便恍然于礼之真。所以先哲云:礼以固肌肤束筋骸,此语深达礼之真,即秋金敛肃之义也。此一节,揭明金德之重,以起下文申论之意。

疏:

《诗经疏义会通》云:”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情者,性之动而;礼义者,性之徳也。动而不失其徳,则以先王之泽入人者,深至是而犹有不忘者也。然此言亦其大概有如此者,其放逸而不止乎礼义者,固已多矣。“元·朱公迁撰《诗经疏义会通》”纲领“,《钦定四库全书》经部,诗类。

礼在心中,故一切不愈礼。

《礼记集说》云:”礼义者,所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由礼义而自强者,其色则庄而无怠惰之容,其心则敬而无怠惰之思,由是而充之,其志日强而足以有思,其力日强而足以有为。“宋·卫湜撰《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七,《钦定四库全书》经部,礼类,礼记之属。

虽云大绳不钥,守仍合乎规中;纵令古民无知,行且循乎矩内。

吕真人曰:何谓大绳不钥?绳者,规限之谓。钥犹锁钥也。此是秘经语,凡物拘拘于绳墨之规限者,皆不足云大绳,大绳则浑忘乎绳墨之迹,惟其忘乎绳墨,故不比锁钥之束缚。人心金德,其本体实浑忘乎明闲,即大绳不钥之义。然不钥而实无不钥。盖有敛束之神而无剑束之迹,不待矜持,而操守自存,故曰守仍合乎规中。规者,则藉以喻乎极则。丹书云:常守规中,亦即此意。但言常守则犹有矜持之别耳。金德还到本然,无明闲而明闲自寓,是此境界也。何谓古民无知?此应亦古经语,民指气言,气之浑朴寂然内守,有相安无相剥,好似太古之民,无知无识,老死不相往来,故借为喻。人心养到金德浑全,朴质无华,其气之浑朴,依然古民之无知,反之功到成就时,本体原无别也。天下惟无知之民,最易荡佚于矩之外,然由养成功候所致,则无知而实无不知,而所知归到灵光地上,不散溢于外,所以气存浑朴,一若其无知,而所循行常不逾矩也。此行字就内言,矩字亦指金德本然之明闲而言。此一节,透明金德本体中之妙,俾学者知所归宗,庶不致等于望洋之叹也。

疏:

《六家诗名物疏》云:”易曰:上古结绳而治。书曰:木从绳则正。“明·冯复京撰《六家诗名物疏》卷八,《钦定四库全书》经部,诗类。

孔子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云:”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后蜀·彭晓撰《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卷下,《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意思是常常握固即聚气,念念守默即凝神,随真息往来,任真气升降,元神常栖泥丸,真意常守规中。

老子《道德经》云:”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拥金城之固,戎马曷来;履白雪之寒,强兵不用。

吕真人曰:何谓拥金城之固?金城者,藉以喻人心之金德。盖金德主敛束防卫,可取义于城,故曰金城。固者,有周密完固之义,拥者,安赁之意。人心之金德既完固,亦居然一城之卫防,任外邪之纷纭错起,千般万态,一切群魔,皆不能扰害,不特不能扰害,且不能近,有远远退避之概,好此城固而戎马无从乘间而入,故曰戎马曷来。此戎马二字,即藉以喻邪魔也。人苟有志心学,将金德养成,亦何患群魔之扰也?何谓履白雪之寒?白雪者,金气凝寒而结,冷淡莫过于此,人心养成金气之德,其尘欲不干,冷淡真比于白雪,故曰履白雪之寒。何谓强兵不用?兵者,有遏敌之义,家国有敌侵扰,乃有待于强兵,人心见累于群魔,斯有事乎振其遏邪之气,故御邪犹之乎御敌,厉气亦等于厉兵,所以太上经中,兵字有作气字解者。人苟金德完成,自有冰霜之志,既无邪魔之扰,又何待厉其御邪之气?如御敌者之先强兵也。此一节发明金德之功用,使学者知所向往也。

疏:

此即儒家所言”克己复礼“,《尚书全解》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盖谓欲克己复礼者,当如此也。“宋·林之竒撰《尚书全解》卷六,《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书类。 释道的”戒“亦寓此意。

注意:此冷淡是对非礼之事的冷淡。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持心既正,邪魔自退。

得火就范,既可随作方圆。

吕真人曰:何谓得火就范?盖人心金气之德,本来严峻内守,守之过严,易涉于顽,所谓顽金不能汛应,又必赖火德以柔之,不观持守过严乎?但知守己,遂忘天下,一切济人利物,皆畏首畏尾而不敢为,此即无火之顽金也。从外言之,而人自可推。火乃义气,凡内之廉介过严者,一充之以义气,自汛应曲当,不至流于死守,谓之得火就范,即秘经所谓金入火乡,化顽成器之谓也。儒言有守有为,亦即此义。但此就实事言之耳。何谓随作方圆?即汛应无不当之意也。盖金德虽易流于顽,既得火之正气以陶镕,则守而不至于绝物,行而不流于滥,纵有可方可圆之妙,是为成器之金。但世人心多陷溺,先已失其金之德,火从何而施?此一节为金顽死守者,通其蔽,使之得所受用,即克处逢生之义也。有志心学者,当熟玩之。

疏:

过于刚正之害也。

梗介而近乎凌厉者,伤人亦伤己。正是”顽金“所害。

”化顽成器“,妙哉!顽金不成器具,至少不成大器。何以故?盖顽金未得火炼,总有刚愎自用之不虞。俗云”真金不怕火炼“,”火炼“的目的正是粹去金之”顽“,而成就其圆通。以人事观之,原则性如金,但凡事只讲原则,即如顽金,顽金不化,其结果是:本为做事而讲原则,结果反而做不成任何事。如此可见顽金必待火炼之,顽金不化,等于无金。

金德方正,得火炼而圆通,以成器。

以水淬锋,自不流于柔钝。

吕真人曰:何谓以水淬锋?此乃金水交济之义也。造利器者,火炼之余,必以水淬之,而后其锋始钝,人心之金德,既济以火而成其用,犹恐用流于锐,故必赖智慧以济之,斯能委曲以达,无微不周,智慧即水之德也。其义无殊于造利器者之淬以水,使所用敏捷,不至有柔钝之虞。盖人心中礼节之明闲,是金德也,必得慧光佐之,斯一身之作止语默,为此心之金德所防围者,可以无不曲当。观此便知礼之妙用,又赖智以周之,不可不平心以养其慧焉。天德虽具于一心,而往往滞于一隅,不能圆妙曲当者,皆未得以水淬锋之妙耳。此一节,承上节金得火就范、而详言调护金德,使所用周密之极功也。心学之微,昧心者,固不能通,粗心者,亦不能入。学者欲达此中妙趣,可勿澄心以细考耶?

疏:

金得火炼,以成就其器,但此器为利器。利器总有锋芒毕露之隐患。

顽金得火炼成就其利,复得水淬而避免锋芒毕露,如此”水深火热“的锻炼,顽金可造就为大器具,金德之修炼可谓周密健全。

世有才华横溢而一生不得志者,论其经历也不可谓不坎坷,甚至吃了很多苦头,但还是不得志?为什么?因为其人是金,已经得到火炼,所以很有才华,一如锋利之器;而不得志的原因是因为炼养金德时,少了一个工序,即没有经过”水淬“。少了这套工序的器只是利器,是个半产品,而不是大器,因为利虽利矣,却不够圆通内敛,所以很容易被外力折断。可见修炼金德,必须经过”水深火热“的洗礼。

灵明地上,活动俨若泉流;智慧囊中,静深直似渊海。

同类推荐
  •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该书提供了麻醉相关技术,麻醉临床争议与进展 ,危重、疑难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麻醉实践中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介绍。该书结合临床麻醉实践情况,论述了对手术麻醉的安全和风险等方面情况的认识,提出了加强手术麻醉质量管理的建议,进而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从而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及质量管理。
  •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
  • 中药学知识问答

    中药学知识问答

    本书由知名中药学专家荟萃中医药理论知识,针对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药进行详细剖析,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书中的问题均“来自临床,面向患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药品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选择、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中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常用中药的鉴别以及药食同源中药的介绍等内容。书中的问题均是患者经常问到、药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解答力求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具体,简明易懂,以帮助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本书也适合临床中药学工作者及药店药师、临床中医师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医道还元注疏

    医道还元注疏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本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思可以多熏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在“注”上作“疏”,又可以理解为有“注”有“疏”。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热门推荐
  • 法医王妃

    法医王妃

    【正文已完结,番外连载中……】身为闻名全国的女法医,方筝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死人打交道!可一次意外,却让她穿越到东陵国相国府三小姐,有名的草包泼妇聂瑾萱身上!传闻,这聂三小姐天生草包无能,从小读书,却是连三字经百家姓都说不全!又传闻,这三小姐凶悍泼辣,骄纵跋扈,甚至在自己大婚当日,便端着王府正妃的架子,当众责骂侍妾,引得众宾客侧目,最后使得新郎官湛王爷拂袖而去,从此成亲半年有余,却再没进入新房半步!不进新房吗?好,有种这辈子你都别进!想要休妻吗?行,说话算话,休书赶快拿来!面对冷面王爷,她誓要将‘泼妇’之名发挥到底!不过先说好,她只是‘泼妇’而不是‘毒妇’,可为什么一睁眼,看到的竟然会是一具尸体?什么?这人是她杀的?!不会吧,怎么可能?什么?不信?还说这人是她的通奸对象?(╰_╯)#尼玛,是可忍孰不可忍,不信是不是?好!那就让这死人自己说,究竟谁是凶手!
  • 杀手皇妃:魔术师大人

    杀手皇妃:魔术师大人

    【蓬莱岛】社团她爱俊男也爱美女更爱人妖,她冷兵器玩得溜热武器溜得玩核武器得玩溜,她白天懦弱无能夜晚无能懦弱,她喜爱红妆因为绣花针使得顺手,她穿金戴银易于被人抢劫,她涂粉抹脂只为不被人发觉,她所做的一切只为——来无影去无踪,因为她是魔术师大人。
  • 捡来的爱情:误惹霸气校草

    捡来的爱情:误惹霸气校草

    她,在学校里她倍受欢迎,接二连三的遇到帅哥。他,是一个恶魔的男孩,他风流无比,只要他想到得到的没有他得不到的。在他遇见她的那一刻起,他便改变自己。他是她老姐老公的儿子,对她倍加的疼爱有加,甚至为了她差点付出了生命。最终她会选择谁呢?是深爱的那个他呢?还是救命恩人呢?读者群:150966487欢迎大家的加入,加入时写上女主名字。
  • 科学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科学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宇宙天文未解之谜,黑洞的引力有多大?神秘的暗物质是什么东西?银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什么?太阳还能燃烧多久?火星上有生命吗……物理学未解之谜,物理学定律能被统一起来吗?万有引力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什么“低溫堡垒”难以攻克……数学未解之谜,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思想源自中国吗?素数的本质是什么?扑朔迷离的“回文数猜想”是怎么回事?“黎曼猜想”能否得到证实……化学未解之谜,是否还存在元素周期表上以外的元素?水存在着一种新的形态吗?超强酸的强烈腐蚀性从何而来……医学未解之秘,为什么有的细菌能耐高温?艾滋病病毒是人制造出来的吗?
  • 都是吻惹的祸[完]

    都是吻惹的祸[完]

    内容简介:一个恶作剧的吻,引来了两个少男少女的纠葛……可恶……崔志枫,你死定了……看她可爱莓子不把你整得人模人样不可……哇卡卡……好友文:《暴戾的宠爱》http://m.pgsk.com/a/108164/推荐《总裁的专属女佣》http://m.pgsk.com/a/99579/推荐:《穿越——替身宠妃》http://m.pgsk.com/a/105251/————已恢复正常更新
  • 荒古界王

    荒古界王

    荒古至今,共记六千四百八十万年。仙道没落,武道凋零,传说中只有界王能拯救整个荒古。但没有人知道什么才是界王。直到有一天,季尘天重生在这荒古末法时代的浩瀚大陆……诸天万界,诸天万子。无尽的战斗,就此开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神算皇妃

    神算皇妃

    “你算卦可准?”洞房中,暧昧纠缠,那高高在上的帝王低眉冷问。“好的不准坏的必准。”女子扬眉,笑容张扬。“…那算算,朕会怎么死?”“精尽人亡。”她是二十一世纪冷血杀手,深爱鲜血收割人命。但是却因自己这双罪恶的可以看到别人死亡时间的眼,被关入实验室,致死不休。一朝穿越,她成了天野王朝丞相四女,庶出身份又不是男子,爱女心切的娘编了个谎话——神仙托梦,她可看破天机。却不想最终却因为这个谎话,让长大后的女儿受尽嘲笑。因为这具身体的主人,她说的话没有一句准的!当两者身份重合,云桥狂妄笑天。片段一初穿越,街头混混指着她刚刚撞柱而亡的身体,嘲讽猛踹:“真是个不要脸的女人,是我天野王朝的耻辱,还会算卦?我呸,老子算的都比你准!看我不踹死你!”脚未落下,女子大力的抓住了他不敬的脚,站起身,猛然用力,将他扔在了人群堆中:“我算你三秒钟后,被戳眼挖心而亡。”话落,女子脚下生风,窜到了还来不及起身的人面前,右手穿过他的心脏,左手,正戳他双眼,笑容邪肆“你看,准了吧?”片段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丞相家四女贤良淑德,特赐婚与三王爷,共结良缘。”圣旨下达,女子不跪不拜,坐在丞相家的主位上,嚣张的翘着二郎腿,手中红丝飞出,将圣旨勾到自己手中。在那传旨太监惊讶的表情下,拿出火折子,将圣旨烧了精光,沉声道:“王爷?我不嫁。”她是天之骄女,生来天赋异禀却将自己藏于这蠢材之名下。人前,她是曾经的第一骗子,现是京城第一蛇蝎女。人后,她是京城中掌管整个商界的第一人,垄断经济富可敌国。云桥语录:要么不做,要做我便要第一,只有第一,方才可挣脱牢笼不被利用…三观?那是什么,可以吃吗?别要我算卦,因为你会死。卷土重来,强势女主,打造最完美深情的男主,以及…最没心没肺的女主~
  • 群星闪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群星闪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它向我们展现了多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第一次发现太平洋;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从此欧洲历史打开新的篇章;著名音乐家韩德尔奇迹般的精神复活,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弥赛亚》;老年歌德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
  • 半夏忧伤

    半夏忧伤

    挚友的背叛让她恍若死了一般,颓废,堕落,但是青春便是如此。最终,当重重误会被解开,我们还能再回到当初的那般美好吗……致敬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缅怀那些年的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