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400000004

第4章 导言(2)

当然,作小题目者常常会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为此,本文有意识地扩充了第一章的内容,以尽量把该问题放回它原本所在的森林中,尽量揭示出该话题与时代主题的关联,也希望本文能够做到小中见大,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变迁的大势。话虽如此,本文仍然只是对前贤研究成果的一个补充,不可能喧宾夺主。事实上,由于朱子思想之博大与多侧面性,任何对他的研究必然首先涉及到对其“定位”的问题,即你想要揭示一个什么样的朱子的问题尽管大家都希望为自己所揭示的朱子形象与历史上的朱子本人完全重合,但这至多只能是一个理想而已。本文所力求揭示出的朱子形象,不会是他的完整形象,但一定会特色鲜明而又接近真实的朱子。这种形象类似于束景南先生和余英时先生对朱子形象的定位:力图避免把朱子塑造为一个纯粹的“哲学人”,而是还原他一位多层面、具有坚定儒学信仰、忧国忧民的封建士大夫形象。由此,本文对包括“曾点气象”在内的一系列问题的讨论都建立在朱子矢志于重建社会整体秩序,实现内圣与外王的贯通这一前提之上,而不只是关注他的所谓“哲学”的部分。从这一预设出发,本文的基本想法是:以朱子所关心的话题即重建社会秩序为线索,将朱子对“曾点气象”的讨论放回到他与弟子朋友讨论该问题的现实生活中,放回到他们自己思考的具体问题中,来看他们讨论这一问题的本身反映出的信息——朱子与其朋友弟子之间微妙的思想互动。一句话,本文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哲学”为中心来研究该问题,重在揭示我们可以从朱子对此问题的讨论中看出什么,而不只限于谈朱子眼中的“曾点气象论”究竟是个什么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切地了解朱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论“曾点气象”。我希望这能成为一个创新点。

进一步讲,前贤多强调,若欲取得学术研究上的突破,方法有二:一是研究视角之转变,二是研究方法之转变。我们过去研究宋明理学,往往从“哲学化”的思路入手,从概念辨析入手,眼睛一味向上,注重把理学从儒学发展的整体中抽离出来,只研究范畴和思想,却不注意人。这种研究视角与方法延续既久,自然不能无弊,此诚如余英时先生所言:

理学的“哲学化”也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即使它的形上思维与理学整体分了家,更和儒学大传统脱了钩。按,束景南先生在作《朱子大传》时也对此有激烈的批评。我们的研究对象,本来是一个个有着鲜活个性的活人,有着多维的复杂的儒学灵魂,简单视之为思想的代号,或者是把古人和他的思想割裂、隔离开来,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一大偏失。

当然,以朱子学的研究为代表,近年来我们在中哲史的研究上已多有创新,也出现了许多开风气的大作。但是,这些作品也有用现代人的思维模式诠释古人,过分注重用单纯理论思辨来解读古人的问题钱穆先生的《朱子新学案》不在此列。受这种研究方法的影响,我们在解读古人时,常常喧宾夺主,将古人所关心的问题弃之不顾,而大谈他们的所谓现代性,大谈概念和范畴,大谈其对于当下现实的意义,大谈所谓的中西比较。这又出现了诠释过当、代古人立言的种种问题,却忽略了对前人本人的关注,忽略了对他们本人所关心的问题的关注葛兆光就禅思想史的研究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再者,当前我们的哲学研究正在加速退居学院化、学科化、知识化的一极,变得异常的玄虚化与晦涩化。结果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中国哲学变成了自我欣赏、自说自话的学术游戏,不再具有为人提供信念指导、方法论支持甚至是教化功能。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表面上我们是那么的欣赏传统儒学,但我们却在本质上远远背离了传统儒家以“尊德性”为核心展开“道问学”,讲究学以致用、行重于知的基本精神。其后果是我们常常只能以思想研究者的身份自居(学者?),重蹈前人所批判的“逐外丧本”、“口耳之学”的覆辙。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的。

有鉴于此,本文希望此文能实现一转向,即实现从对“思想”的研究转为对人的研究,转向对前人所关注的问题的研究,从辨析概念范畴到分析问题的研究。当然,本文作为学术性很强的学位论文,只能从知识论的角度去解读和研究古人,也不可能完全抛弃对朱子思想做知识化的分析。但是,本文也有意在强调用朱子本人的话来谈朱子,宁可引文稍长也要体现朱子的完整思路,决不断章取义,同时还尽可能把朱子说这些话的背景说清楚。这样做虽然可能流于繁琐,但决不会失真,不会出现以我解朱的情况。其次,本文在解读朱子的思想时也有意避免将其完全知识化、概念化,“玄虚化”,同时尽量指点出其某一观点与其具体为学工夫的关联性,突出强调朱子之学的现实批判精神。因此,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针对朱子学的微型批判史。

总之,希望本文的价值并不只是在于对历史的一种陈述,而在于能引起人更多的思考。是为引言。

二、线索与脉络

本文围绕朱子对“曾点气象”的讨论而展开,同时也试图对朱子的“曾点气象论”做出简要的概括。“曾点气象”问题为何兴起?人们对此问题的讨论,背后又蕴含着什么问题?我们只有在儒学发展的整体背景下来探索该问题,才会得到比较明确的答案。显然,宋儒对此问题的关心,正是以心性论为代表的理学兴起的一个缩影。在当时,儒学的中心问题是为重建社会秩序提供理论上的支持,而朱子对“曾点气象”的讨论,其中心也正在于此:从淳而又淳的儒学立场来诠释之,在对它的诠释上寄托儒学之所应然的诸多理想。

由于“曾点气象”本身的复杂性,朱子的这一努力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此困难集中地反映在朱子数十年间讨论“曾点气象”的曲折历程上。朱子一开始未必对于其塑造“曾点气象论”所能遇到的阻力有足够的预见,而在如何弥合前人在论“曾点气象”的分歧上,也缺乏清晰的认识。这又直接导致了其后来在讨论该问题上的重重矛盾,深入挖掘朱子在此讨论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应对之方,就成了本文的重点所在。

朱子对“曾点气象”的讨论,也是其整个思想发展历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朱子的“曾点气象论”只是所然的话,那么其早年的思想发展历程,就构成了他形成上述思想的所以然者。因此,在我们详尽考察朱子论“曾点气象”之前,有必要对朱子思想的发展历程做出概括性的说明。事实上,正是由于朱子在中和之悟后思想已经基本定型,因此他对“曾点气象”的讨论在总体上也具有一致性:都是其一贯为学宗旨的反映。也可以说,朱子论“曾点气象”的过程,只是一个由说不出到说清楚的过程,而其所展示的思想内涵,一开始就隐含在《论语集注》的初稿中。

朱子讨论“曾点气象”的中心,就在于对“曾点气象论”的塑造。而“曾点气象论”,本又凝聚着他对儒学理想之境的设想。朱子对“曾点气象”的讨论,包涵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曾点气象”做合乎儒学正面价值的诠释,二是对时人过分渲染“曾点气象”所可能导致的诸多流弊的批判,三是把对“曾点气象”的讨论导向对为学之方和为学之序的辨析。这三个方面渗透在朱子讨论“曾点气象”的整个过程中,也体现着朱子学的基本精神。

朱子论“曾点气象”的过程,既体现为其对儒学“有”的方面的强调,也体现为其重在划分儒释道疆界的巨大努力,体现为他对虚实之辨的强调。上述特征也是朱子学的整体特色。当然,朱子在强调有的前提下,也没有对“无”的方面采取一概禁绝的态度。他曾长期对“洒落”欣赏有加,直到晚年还沉湎于注释《周易参同契》之中,这些都反映出了朱子思想的多侧面性。

朱子与弟子友人围绕该问题的讨论,又体现为一个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过程:不独朱子的弟子朋友在朱子的影响下有所收益,而朱子也在这些讨论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思想表达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完全可以说,若没有这一讨论过程,没有弟子友人对朱子论“曾点气象”的反复问难与指责,就不会有《论语集注》定稿中的“曾点气象论”,也就不会有朱子晚年对陈淳的谆谆教导。

朱子对“曾点气象”的讨论,彰显着中国哲学的特色所在,具有浓厚的精英色彩。它是超时代的,对于今天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同类推荐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热门推荐
  • 弃妇太妖媚

    弃妇太妖媚

    一朝穿越,居然是个坐了回头轿的新娘?失贞?天大的罪名安在了自己的头上,左胳膊上的守宫砂述说着她的委屈,可惜那个应该得到怜惜的人儿,不会是她!为救妹妹,楚蝶飞意外的来到了瑞国,面对着陌生的国度,知道了身体原主的委屈不平,她只是摇头浅笑。不是她硬要上门的,是对方的父母与自己父母定下的姻缘,可惜,一个堂堂正正的千金大小姐比不上青楼一个卖笑的的女子!他要她,所以,污蔑了自己!东方珏,看着自己的新娘,虽有些愧疚,但为了心中的那一株雪莲,自己留她不得!“来人啊,将这个不贞之人送回家去!本王不屑要别人用过的破鞋!”在父母亲到来之前,楚蝶飞被扔回家去。回头轿,一路上大家的指指点点,叽叽喳喳的声音她不是没有听到,满心的委屈想要回家倾诉,不料——“滚!这个不是你的家,若是敢在来,给我打死扔出去!”父亲连门都没有让她进,轻易打发一个人便将她给打发了!父亲的冰冷更是霎时冻结了她的心、、、、、、、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走,她自己一人面对着大家的指责、、、、、、“没有料到楚家庄的小姐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姑娘家啊,你说说,嫁给了王爷,若不是真的太过分了,皇家岂会抖出这样的丑事来?”无处可去,不如归去、、、、、、楚蝶飞傻眼了,为何自己偏偏是那个坐了回头轿,又被逼到跳水自尽的无辜新娘?悄悄的叹息,算了,现在的是自己,以前的事情,可不干自己的事!为了帮助救命恩人,楚蝶飞开始了她的古代之旅,且看她如何赚个满盆钵,勾得一个个美男心动、、、、、、黯然的东方珏,面对着浅笑嫣然的的女子,心里苦涩。失去了,错过了,便不再了?不,我决不放弃!是我的便只能是我的!冷漠的冰残,带着一丝的庆幸一丝的后悔,那样的姑娘家原本该是用来呵护的,若不是自己随意的一句话,现在的她便是那高高在上的王妃了,可是,现在的自己又是多么的庆幸自己开口了,这样一来,现在的蝶儿,还不是珏的妻!翩翩雅的公子楚鹰飞,不近女色,原因无它,心里已经藏着一个妙人儿了。妹妹啊,为何你是我的亲妹妹?心心念念的可人儿,却永远也不可触摸、、、、、、“蝶儿?”欧阳修小心翼翼的低唤,暗藏着多少的柔情,傻傻的人儿,每每因为她而动怒。太多的情,她如何承受?太过耀眼的她,他如何放心?爱恨交织之间,谁是谁的一生,谁是谁的劫?原名《不贞新娘》,现在改为《弃妇太妖媚》本文过程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纨绔丹神

    纨绔丹神

    升仙丹劫降临,当朱飞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重生在了一位大家族的废柴私生子身上。面对他人的欺辱和挑衅,他,还会像以前那样胆小懦弱吗?面对自身的孱弱,他,又会作何改变?且看一个废物的逆袭,如何一步步以嚣张而霸道的姿态,最终走上巅峰!
  • 重生之问鼎后位

    重生之问鼎后位

    前生她不想斗,却得了惨死宫中的下场。老天垂怜,让她重新来过。今生她一定得斗,要斗就要斗到最顶端,成为皇后,成为太后。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作别西天的云彩。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河畔的金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轻轻的我走了,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我轻轻的招手,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正如我轻轻的来,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收录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倡导文学革命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的胡适的风采。
  • 绕不过的肉身

    绕不过的肉身

    这里有汉奸、有志士、有君子、有小人,这里有激情、有理性、有诗意的表述,更有细节的震撼。这样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肉身和灵魂的挣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迷音

    迷音

    命运总是交织着太多的悲喜,当你被悲哀浸透的时候,或许会有温柔的手抚慰你,当你重拾信心,努力欢乐的时候,不知名的黑暗或许正在向你靠近。曾以为将会毫无波澜度过平淡一生的秦乐似乎总是逃不出种种悲喜,在这样的社会中沉浮,会不会被洗去了那一片纯真的梦想?那一双只想在黑白键上跳跃的手会不会一直如自己所想?年轻的爱情可不可以当真?痴痴的凝望会不会有结果?幕后的纠缠又要如何面对?钢琴下的未知人生,迷离茫然的乐音将伴随着秦乐、伴随着纷杂的社会与校园缓缓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