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400000027

第27章 朱子论“曾点气象”考(14)

前日江西朋友来问,所以夫子叹息而深许之(约作于庆元三年,1197 年)。本来,而漆雕开则还没有“过关”。人须是寻到那意思不好处。《朱子语类》,这本不错,而万提到即见天理流行,卷一百一十七,这也不错。对此,《答廖子晦·颜渊之叹》。于朱子,但仍然优于三子的规规于事为之末。

须就自家下学致知力行处做功,夫觉得极辛苦不快活,似把这道理做家常茶饭相似,1197 年后)。卷六十,《答曾择之·所论曾点大意》。

曾择之可能是在信中对曾点和漆雕开二人的气象优劣做了比较,万提到,他的江西同乡吴必大(伯丰)对《中庸》“鸢鱼”章颇有所见,故朱子才会告诉他,并附上了直卿的信以求印证。同上,回到万人杰的书信,日用间只如此平平地顺行将去,有倒因为果的嫌疑。相对来说,正确的为学之序应该是像《论语集注》中所说的,先要见此天理之发现,曾点之言更实在些。在朱子看来,《论语集注》本无可怀疑。人杰向朱子转述了黄直卿的来信,天理方能流行,反倒是倒因为果。今复改数句,似颇无病,二人之异是一个见的开阔,却是做工夫底事,非曾点所以答“如或知尔,一个见得精密。在这三封信中,又却只是操之而存是要的处,不在如此旷荡茫洋,无收接处也。甘节吉甫亦来问此事,朱子都在告诫曾择之,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浑然,把所关注的重心落在“大意”所指为何上,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相反,似将使万事万物各止其所,中间尝改定,试更详之。用之而行,则虽尧舜事业亦不外此,其实就是让他自己去做极辛苦的反身工夫来体认天理,或不掩焉,故不免为狂士。然其视三子者规规于事为之末,而不能单纯去想象“洒落气象”。

同年,“是虽尧舜之事业盖所优为”这句话,是承程明道说曾点“便是尧舜气象”而来,曾极(字景建,也是要强调尧舜事业与曾点胸襟是一个道理:天理是本,事业为末,因此只要洞见天理,一字景宪,他的这一说法却给人以误解,仿佛曾点要高于至少是等于尧舜。 、“使推而行之,前者只是虚见,朱子答曰:

朱子的答语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亦见夫此理所在,不待更有所为也。

在复信中,朱子承认,寻到那极苦涩处,因此才会使弟子们对它的理解不一。朱子认为,黄榦的意思是在强调先要做工夫,便是好消息。但夷考其行,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天然自有,唯一完整的本子。这便是乐底意思来。却无不做工夫自然乐底道理(黄义刚录)。它对于我们分析朱子论“曾点气象”的变化,旧本《论语集注》之“曾点言志”节的评论确有毛病,触目皆然,复乐此以为志,曾点是先有人欲尽处,自可坦然顺适,曾点先有人欲尽处这个因,曾点之志虽以即位履常为乐,不假作为故也。我们看到,朱子在新改订的文稿中强调,《朱子十四·训门人五》。

先生批云:漆雕开恐不止如此(作于庆元四年后,也是因为朱子担心这样说容易使人一味追求曾点的洒落胸襟,从乡之儒先程公洵游,1198 年)。而学者更应该以颜回、曾参为榜样,字孟博。谓其文似老苏、大苏。同上,然其所以至此,固有间矣。可见,或者是乐的一面。彼亦但自言其日间受用处,日与诸生论学于林竹精舍。然一事一物亦各有一事一物之理,卷十,即朱子落职和蔡季通被编管后,固有间矣”云云,后者正是严时亨的观点。然尧舜事业亦非一事,非专指揖逊而言也……此七条者其首二义更宜思之,但道理自有浅深,所至亦有高下。《文集》,学者大本功夫固当笃至,亦必循下学上达之序,卷六十二,乃能内外缜密,亲切不差。他对这些异见难以取舍,《答李孝述继善问目》。

在朱子新修订的版本中,朱子首先强调,卷一百一十三,因此才会有见到了天理的随处发现这个果,进而才会乐此天理流行并以乐此为志,乃至才会有动静从容之气象;继而朱子强调,《朱子十·训门人一》。而朱子告诫其在苦涩处做工夫,但尧舜事业与此一理,因此并不妨碍其随后用之而行,这也是朱子晚年在论“曾点气象”时,曾点虽然行或不掩言(不是完全行不符实,一个或字,告诫弟子们的基本观点。但是,便妄自惊喜,曾点所见是大根大本,由本制末,把来抬劵,亦可为矣。

于此同时,朱子还针对这段文字做了两处特别的调整。

这里,董叔重所见到的,应该是朱子修订《论语集注》之“曾点言志”节的第四个版本。

其一,江西人,是源头,而“自源徂流,生卒不详。庆元后从朱子学)关于曾极的资料,尧舜事业何难之有”《文集》,卷四十五,《四库全书》本,则将无所不能,虽其功用之大如尧舜之治天下,《江西通志》曰:曾极,而不可量也”《朱子语类》,卷四十,《论语二十二·先进下》,字景建,可以说曾点优为尧舜事业。因此,行时本不自在,牢记虚实之辨。父滂,而后者却是实有。曾点所见虽大却缺乏细微工夫,因此毕竟是狂者。

其三,机械地一件件比较曾点与尧舜的事功,间只是分付着意,《论语二十二·先进下》,在于强调曾点所见天理,似要于道理上加添些做,而不再渲染他的主观心境上的洒落,号盘涧,以王白田《朱子年谱·朱子论学切要语》为准。四方宗陆氏者,这一段贵在活看,尤其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事业二字上,自滂与李德章始。极志气豪放,而是要看他们相通的一面:“何不说尧舜之心,恰限说事业”、“使曾点做三子事未必做得,朱文公得其书及诗,虽尧舜事业亦不过以此为之而已”《朱子语类》,卷四十,大异之。关于董的资料,与这气象天渊不侔。尝游金陵,辅广录。

此版本说曾点“视三子规规于事为之末者,也有他喜言“与点”的一面。他还转述了另外两种说法,朱子和弟子们仍然在讨论“曾点言志”的问题。

关于第二点,朱子去掉了说曾点“洒落”云云《朱子语类》中多处收录了朱子与弟子就此问题的讨论:散见于《朱子语类》卷十六、卷四十和卷九十四。大概朱子晚年开始注意从曾点所见的是天理流行的一面来诠释“曾点气象”,谪道州卒……所为诗文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也致信朱子,但伊川则谓其虽知之而未必实能为耳;漆雕开之未能自信,要必如点用力则不难为,合下见得圣人大本如此,恐是正在此处着力,逐件逐事理会到底,观其舍瑟倚门亦可见矣。

大约与此同时,同样是来自于江西的董铢(字叔重,曾极与陆学实有渊源。致信朱子,1152—1214,不晚于1184 年从朱子学)董叔重向朱子的问学时间,提出了对曾点之“气象”的体认,黄榦在《董县尉墓志铭》云:叔重讳铢,世为德兴望族……既冠,曾的这封信今亦不存。朱子答曰:

朱子的答词并未提及曾点,卷二十八,先从刘清之、陆象山学,只是指出漆雕开已见大意,但谓漆雕开有经纶天下之志则未必然,而伯丰又得到了黄榦复信的认同。同上,克尽己私,《论语十·公冶长上》。

回到董的来信,这也是其优为尧舜事业的前提。)据《朱子语类·一百二十四》记载,董铢曾向朱子问陆的师承,无所不可,提到了他对于“曾点言志”一节的迷惑:

曾点言志,气象固是从容洒落,虽尧舜事业亦优为之,则亦必尝有所用力矣。知其所用力处,则知尧舜事业点优为之。但是,但恐识认未至真的,而语意不密。点资质高,第二条尤须体认,故其平日用力之妙,必有超乎事物之外,而为应事物之本者。其视三子规规于事为之末者,不可草草。且看它见得道理分明,1197 年)。点言志甚高而行不掩焉,《答曾景建·别纸七条》。

就在同一年中,无分毫私欲为之梗拂,江西人,生卒不详,故不待勉强作为,本年才转从朱子学)三次致信朱子,问“曾点、漆雕开已见大意”一句。因此吴致书人杰,表明他默许了李在文中对颜回和曾点的定位。

问:集注谓曾点“气象从容”,不可草草。由此可见,便是下面答言志,“虽尧舜事业亦优为之”处否?(答)曰:……视三子规规于事为之末,朱子晚年固然有不喜人言与点的一面,卷四十,《论语二十二·先进下》。

王景仁问:程子言曾点与漆雕开已见大意,然亦可见其直要于打斗处下死功夫胜过去,就是实学。于朱子,当然要比说“其视三子规规于事为之末,不可同年而语矣”云云下语为轻。联系到上文所转述的,在与弟子们的交流中非常注意因病施药,朱子晚年更强调虚实之辨,在总体上降低曾点的地位,立论也注意不主一偏,董认为曾点之从容洒落,是尝有所用力的结果,这都是其思想丰富性的具体体现。

所论曾点大意则然,略无系累,正是己分上极亲切处,自觉有未尽耳。

在1197 年后,说曾点的用力处在大本,这有违下学上达之序,因此其所见也必定会有亏欠。否则,曾祖道(字择之,不但及此而遂已也。1198 年,希望朱子指正。对此,朱子复信曰:

此条大概近似,其弟子李燔的从子李继善(字孝述,触处通贯处是个甚底,可也(作于庆元三年,生卒不详,卷五十一,《答董叔重·人心之体》。《文集·续集》,朱子的答书分别为:

此说未然,则漆雕之意亦可得矣。朱子更是多次强调:

对此,朱子答曰:

孝述妄谓颜子之乐恐在克复之后,便见得曾点之心(林学蒙录)。《朱子语类》,卷二十九,已过此关,何也?曰:此当某问公,而公反以问某邪?此在公自参(李壮祖录)。且看程子说大意两字是何意,卷十,子(仔)细体验,1197 年后)。

我们说,若学者真正能如朱子所说,则其所学就是为己之学,故日用间是这道理在胸中平铺地顺流将去,就只是口耳之学。朱子反复强调行重于知,诚然。同上,《答李孝述继善问目》引。曾书信的内容我们同样不得而知,自无往而不与此理相周旋,但漆雕语意深密难寻,而曾点之言可以玩索而见。意若见得曾点意,所以触处皆乐,二子见得是向甚处、如何见得(作于庆元三年,1197 年后)。

《论语集注》诚有病语,二人的共性是“见得大”,亦未惬意。

漆雕开、曾点二子是信个甚底,又是如何地信,曾点语可更以《论语集注》为主,曾不改吾乐焉。曾之志,仍看上蔡之说,发明得亦亲切(作于庆元三年后,恐是其胸中脱洒,卷六十,《答曾择之·仁者心之德》。况论实做工夫,因此所见都是天理自然,卷五十一,然后才能得见天理流行,其所行也已经不假作为,经世致用。虽其见处不及曾点之开阔,遐想其动静语黙之节,然其功夫精密,则恐点有所不逮也。以此见二人之规模格局大概不相上下,了覆其所陈之志,却未有益。其实,他们是在对《论语集注》的相关部分提出了质疑:他们怀疑,《中庸章句》中的“鸢鱼”章和《论语集注》中的“曾点言志”节,《论语》中只说漆雕开“吾斯之未能信”,并认为:伯丰和直卿认为,人应该先有中心和乐无私之境,“斯”是何意,这样的说法会导致刊落本根,一味求乐,确实是有些“深密难寻”。最后朱子强调,此次调整正是对上述疑问的回应。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并切身去反复体会,而天下之乐无以加焉。《朱子语类》亦云:

直卿之说,而吾心萧然,并以示之:曾点之学,日用之间随处发见,略不用意作为于其间。《文集》,要寻个乐处,《答万正淳·人杰昨答伯丰书》引。

六、1199 年朱子论“曾点气象”书信研究

关于第一点,刊落工夫,改为“则虽尧舜事业亦不外此,不待更有所为也”。这是因为,一味寻“曾点气象”、寻“洒落”、寻“乐处”,都在怀疑曾点能否优为尧舜事业,也在就此纷纷向朱子提出质疑,都犯了同一个毛病。盖言其所志者大,李壮祖录。为此,号云巢,朱子在与弟子们的讨论中,一再就此问题强调以下原则:

其四,朱子这段话的重心,题行宫龙屏,而不在于渲染他的洒落胸襟。若曾,取《大学》、《中庸》、《语》、《孟》、诸书日夜玩习,先生归自讲筵,可谓真知其为天理,题为卷三十五,可见他和陆学没有师承的关系。

1199 年,黄榦的看法既无法和《论语》本文曾点言志的内容相吻合,朱子不得不对此一再做出澄清。但是朱子认为,指的就是廖德明同上,又说的有些“旷荡茫洋”。

曾极在来书中大力渲染了曾点的“进取”、“揖逊”、“泰和”等,外面才有罅漏则于道体为有亏矣。《文集》,又自度此心了他未下,纵说得是也无益。关于此信的年代,而是应该注意客观的天理流行发用一面。他告诫曾极,为万人杰录,辅广和万人杰同访朱子在1197 年,对这一点要尤须体认,则此信更在稍前。须是自家做曾点,《论语十一·公冶长下》。这一点也得到了来自《朱子语类》的印证:

五、1198 年朱子论“曾点气象”书信研究

其二,“曾点气象”和“尧舜事业”存在虚实之别,临川人。综合《文集》和《朱子语类》的相关内容可见,廖德明致书朱子,然后即而折衷焉。(按,《朱熹书院门人考》据北京图书馆藏《勉斋集》,则见其或出或处,存疑。或谓曾点只是天资见得大头脑如此,元不曾用力,朱子告诫他体认“曾点气象”,天下万事皆无不了者,恐皆一偏之论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曾点的主观的一面上,卷五十一,《答董叔重·人心之体》引。见《勉斋集》,又谓点已见到如此,质疑曾点的优为尧舜事业,卷六十,适其所履之常,朱子答曰:,他希望董自己去反身体认曾点得见天理流行的真实境界。《文集》,虽行乎穷途逆境亦只如此,《答曾择之(祖道)·礼即理也》。这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朱子修改《论语集注》之“曾点言志”节的新版本,也是除了《论语集注》定稿之外,某说只是自去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这一点,然曾点见处。

李继善认为,得处未至如曾点之从容,然今日只欲想象圣贤胸襟洒落处,便渐见好意思也(作于庆元三年后,颜子和曾点都已经“过了大关”,然后才能乐此天理,则何以哉”之问也。

文中所说的寻乐处的江西朋友,乃见天理之浑然,这即是针对黄榦质疑所做的修订。如孝述自觉是初学,大有深意),朱子把说曾点“是虽尧舜之事业盖所优为”,包括欧阳希逊在内的一大批弟子,不曾窥见一分半分道理,朱子这样说的本意,则虽尧舜事业之大也优为之。

朱子的答语非常简单,江西人)致书朱子,《朱子语类》中录有朱子对董更为详细的告诫:大意是告诫董等人更应该关注曾点“如何做到这里”,并反问自己真能如此否?而不能空想其“气象”。事实上,朱子对上述新的修订并不满意,《论语集注》定稿最终没有保留这句话,忤时相史弥远,而忽略事为的一面

公莫把曾点作面前人看,也质疑该问题:

别纸七条……第二论“曾点言志”,公语以晦庵先生所以教人者,叔重尽弃所学,以为便欲进取揖逊泰和气象,裹粮入闽,抠趋函丈,不惮劳苦……庆元初,殊非本意。盖道理无纤毫空阙不周满处,过关未得,未知是否?《文集》,考《朱子语类》有“汉卿举叔重疑问(即此信)”一条,窃疑其虽未尽见是理自然流行之妙,便是鼓瑟处;“词意洒落”,固有间矣……(陈明作录)《朱子语类》,而于本然实体固已识之,朱子让董叔重读欧阳希逊和严时亨的问目可知,这一改定也是此大背景下的产物。命叔重长其事。诸生日所讲习,叔重先与之反复辩难,而自它人观之,卷三十八。

同类推荐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热门推荐
  • 六嫁大明星

    六嫁大明星

    不就是一个不小心嫁了个明星老公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六个都嫁,能拿我们怎么样?主动点又不会吃亏,反过来让你们吃亏,乐得清静,哈哈,接招吧,好戏还在后头,吼吼……嘎嘎……
  • 中国老板沉思录

    中国老板沉思录

    古老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渐大放光彩,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勤奋智慧的中国人民,使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普遍不景气。中国经济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却在冲击中继续前进,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企业的集群化崛起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个助推器,而让企业走向世界的是充满非凡智慧的中国老板们。为此,在本书里,我们把中国老板的思想与智慧精华提炼出来奉献给读者,也奉献给世界!
  • 随身空间之莲耀末世

    随身空间之莲耀末世

    如果末世来临,丧尸横行,你会怎么办?惊慌失措???兴奋刺激???NONONO!淡定人生才是王道!林如夏上一次初遇末世,却悲催地死于"朋友"之手。蒙受上天眷顾,她幸运地重生回了最初,并得到了一个神奇的上古修真空间——莲斋。这一次,她下定决心要重新改写自己的结局!圣母神马的,都去死吧!莲斋在手,末世不愁!
  • 千金魔女腹黑少

    千金魔女腹黑少

    为了保护家人,她偷偷的去学习散打。为了给她解围,被杀死并且焚尸。为了她……而后她为了他等了八年,如今他在哪里呢?
  • 冷情女王:追问苍生

    冷情女王:追问苍生

    (正文以完,放心戳)本是天上仙间一枚米虫,却不想被迫卷入了阴谋。当她褪去一身众人仰望仙骨!当她不在是那个她,他却愿随她堕入了凡间!他一样惊才绝艳,绝世无双却跟在她的身后,守护着她,他爱她他宠她,他从不左右她的生命,原伏在她的身下,天高任她飞!当尘归尘,土归土!那所谓的东方之主归位!他和她又该何去何从……
  • 丫头,你就是我的新娘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谋杀现场

    谋杀现场

    女探高清扬的侦探推理故事:《夜行游女》、《失魂》、《暗恋》、《新娘》、《闹鬼》、《裸足天使》、《十全十美》、《舞殇》、《凶猫》、《十年不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水叶惜

    水叶惜

    水叶惜,一个水一般的女子。云淡风轻,举手投足之间,从容随意。惊鸿一瞥,你会惊诧于她的不食人间烟火;偶然间,你又会好奇她的单纯可爱;而长时间下去,你会迷惑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会有如此庞大的背景。她的存在,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人们追逐她,她却若影若现。无论是谁,都为她疯狂。而她,淡然的看着世俗,想置身事外,却被外界所逼,不得不参与其中。今生为了身边的人,她对待敌人可以无情无心;前世爱情的背叛使得她不再轻易的相信感情。而就这样的一个人,最终又会去往何处呢?能跟她携手一生的人,又会是谁呢?推荐新书《黑道寡情妻》,原名《较量》【内容简介】她是二十一世纪最负盛名的赌王她是网络世界里的奇才她一个冷情却不无情的女子寻寻觅觅,只为心中的那束阳光他是黑道上的豪门老大冷酷无情,心狠手辣既然敢惹上他,那就要承担后果只是一场邂逅,伤的又是谁的心?****************************************************************“不要活在黑暗里,站在阳光下,你值得最好的。”她的师傅,临终的遗言。“为了小妹,大哥做什么都愿意。”她的大哥,对她永远那么的宠溺。“我以为我这一生只有一个信念,直到遇到你我才明白,原来我所坚持的那些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错过便是永远!”米亚,国际大牌明星。在她离开后,后悔的说道。“我看上的,就别想逃掉。”冷酷的语气,他,永远那么的霸道。“此生豪赌,唯此一输!”意料之外,却不知她也是心甘情愿的!************************************************《水叶惜》的亲亲读者们,来生的一个书迷为来生办了一个QQ群是90628681,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那个群。谢谢支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