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200000004

第4章 “大写历史”的兴衰(1)

我们要了解史学在当代的变化 ,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一下它的前一个变化 ,也就是近代社会兴起之后史学观念和历史著述所产生的诸种变化。应该说,就史学观念来讲 ,在世界走入近代以前 ,许多文明对历史的看法有不少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点就是把过去与现在不做本质的区别。如中国有句老话 ,“鉴往知来 ”,其含义就是过去的经验可以直接运用到现在。西方的情形也有类似之处。如中世纪的史家 ,写作历史往往从上帝创世开始 ,把以往的历史都连成一体。第二点就是崇拜过去 ,把过去看出比现在更为美好的时代。古代希腊有所谓 “历史退化 ”的观念 ,提出历史的演进 ,走的是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再到黑铁时代的过程。而中国古代 “言必称三代 ”,就是把 “三代之治 ”,视为最为理想的时代。余英时先生的近著《朱熹的历史世界》,其中一点就是讲在北宋的时候 ,君主和理学家如何希望携手恢复 “三代之治 ”。

可是 ,在近代社会兴起以后 ,这些历史观念都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们要讲当代史学 ,也就是 1970年代以来史学研究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冲击、冲击以后的现状以及它现在和后续的发展 ,那么就需要简单了解以下后现代主义这一文化现象兴起的背景和对史学冲击的背景。这个背景就是近代史学的观念及其实践。为此目的 ,我想先从 “大写历史 ”这个译词开始。“大写历史 ”就是英文里面的 History。原来英文里面的大写和小写没有必要做太大文章 ,因为通常情形下只是体现了一种语法而已。但我用这个开头 ,是因为如果 “大写历史 ”和 “小写历史 ”加以区分 ,可以表现史学观念的不同 ,也能展现后现代主义对史学冲击和批评的一个视角。顺便说一句 ,我最近看到有人将我有关 “大写历史 ”与 “小写历史 ”的区分 ,摘抄成文 ,发表在刊物上 ,但我并不知晓。

“大写历史”与“小写历史”

我更想说的是 ,区别 “小写历史 ”和 “大写历史 ”,其实也是后现代主义兴起之后的工作。“大写历史 ”指的是对历史进程的思考和总结 ,而 “小写历史”与历史叙述有重合的地方 ,但不完全一样。我现在就谈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注重我们为什么要区分两者。这个区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主要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这个 “大写历史 ”在后现代主义或当代思想家看来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思想的产物 ,与启蒙思想家对历史的观察这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是启蒙运动历史观的一个反映。这个 “大写历史 ”的特征是什么呢 :就是 ,一,历史是一个有头有尾的过程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根本的概念 ,或是一种基本的假设。第二 ,历史总的方向是进步的 ,是向上的、向前发展的。第三 ,历史是有意义的 ,或者说。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每个历史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而每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意义。这个第三点跟前面两点是有关系的。为什么历史事件 ,这个单个的、看起来偶然发生的会有意义呢 ?那就是说 ,你如果用第一个观点看待历史 ,把它看成是一个过程 ,一个有头有尾的过程的话 ,那么自然而然的就形成历史不是无止无终的。意思是 ,历史有一个起点也有一个归宿 ,是一条直线似的往前演进。当然这个过程可以呈现出波浪式 ,有时也有退步的情形。但总体方向是往上发展的 ,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即使有波折 ,每一个波折都是有意义的。

我想举个例子 ,就是说历史的演进不是偶然发生的 ,其实这样一种信念可以说是 :如果从历史的根源来看 ,与犹太 —基督教的宗教传统有关。如大家熟悉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他提出相对论 ,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宗教观念很强的人 ,是犹太教的一个比较严格的信徒。他曾说过 ,上帝不是扔骰子 ,就是说人类的行为和历史不是无序的、任人妄为的 ,而是反映了上帝的意志。那么从这里面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 1900年德国哲学家尼采说 “上帝死了 ”那句话 ,会让一次大战以后的许多西方人感到震撼和真切 ,这是因为一次大战的残酷 ,使得西方人难以想象如果真有上帝 ,为什么上帝会容忍人类进行如此的自我残杀。因此只有 “上帝死了 ”,人类历史失去了上帝的照佛 ,于是大难临头 ,几乎走向毁灭 ,才是一个让他们感到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

谈到人类历史的毁灭 ,也即结局 ,也是西方历史观念中的一个一直让人注意,并使一些人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问题。具体而言 ,因为历史是有一个过程,从头到尾 ,那么头从哪里来 ,亚当夏娃 ,上帝造人。那么尾到哪里去 ,千年王国的到来 ,上帝造人花了七天 ,花了六天 ,第七天休息。上帝一天 ,等于人类一千年。所以人类历史一共有七千年。最后一千年是千年王国的道路的到来。当然也有一些邪教 ,就是说这个千年王国会提前到来。在前几年美国就有这么一个邪教 ,就是说我们要预先进入这个天国。这个邪教的信徒基本上都喝了这个毒药 ,希望早于别人进入天国 ,得到上帝的照佛。而一九七八年的琼斯 (Jim Jones)教派 ,就曾在危地马拉制造了集体大屠杀的事件 ,其死亡人数在美国历史上仅次于 2001年的 911事件。琼斯教徒们也认为世界的末日即将到来,所以提早结束了生命。最近好莱坞又有《2012世界末日》的电影 ,其实也是这一观念的一个反映。

千年王国的到来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灾难 ,但如果你是上帝的选民 ,那么你就可以进入天国。相反 ,如果你是上帝的弃民 ,那么你就自取灭亡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教派的信徒 ,就有点迫不及待地想成为上帝的选民 ,生怕被拉下。这就是基督教历史观的一个基本概念。这种观念影响深远。所谓近代科学史学之父的兰克 (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 “历史有一种无限永恒的东西 ,呈现在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场景和每一个人身上,那就是上帝的意志。这是历史认知的基本原则 ”。换句话说 ,那就是人类历史的进程 ,反映了上帝的意志。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个历史过程都是有意义的。因此兰克虽然号称科学史学之父,但他的历史观念,仍然充满了宗教的色彩。

基督教与“宏大叙事”

如果用现在比较漂亮的语言来说,这以历史观念可以用 “宏大叙事 ” (Grand Narrative)这样的术语来表示。如果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述,那就是历史现象的背后,有一个 Metaphysics的成分。Metaphysics用中文来讲的话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的”指的是这个形象或现象之上的,或者说是之后的这样一个概念。所以说这个 Grand Narrative也可以表述为 Metanarrative。于是 “宏大叙事”就是历史学家所描述的历史过程之后想展现的一个更为重要、更为宏大的一个东西,那就是对历史进程的思考。而这一思考,则又受到史家宗教、哲学观念的深刻影响。

与上面所说的有关历史观念的三个要点相联系,这个 “宏大叙事”的近代特征,就是指历史的演进不但有起点和终点,而且历史演进的总体方向是进步的。这个进步观由启蒙思想家所陈述,看起来是一个世俗的表述,但其实也是与犹太—基督教的宗教传统切切相关。简言之,千年王国到来以前,自然是世俗的王国或帝国,而千年王国自然比世俗的王国好,于是人类历史的演进,其总体的方向就是走向进步。也许有的人会问,既然这一 “宏大叙事”是由启蒙思想家所建立,而启蒙运动又是一个反天主教会的运动,为什么在表述历史观念的时候,还会受到宗教传统的影响呢?其实,启蒙运动与西方的犹太—基督教传统之间,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启蒙运动虽然反宗教,但其实反的是天主教会对思想的钳制,希图解放思想,但启蒙思想家本身,则无可避免地又受到基督教思想传统的影响。

这里我们或许应该对犹太—基督教对西方人思想的影响,再饶舌几句。其实如果你生活在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里面,基督教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而在中世纪,这一无微不至的影响,是通过天主教会而实施的。如果有人研究中世纪的历史 ,便会看到 ,近现代社会的所有的社会机构 ,也即在政治结构以外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机制 ,都是通过教会来提供其服务的。比如说 ,如果你在中世纪的社会 ,想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就必然要通过教会。其实这一情形至今还是如此 —西方的许多学校 ,都与教会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因此中世纪的教会 ,其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个教育机构 ,其影响至今仍可见到 ,而且不但在西方社会 ,而且也蔓延到非西方的地区。譬如现在中国大学生毕业的时候 ,要穿校服拍照。你们也许知道 ,这个穿校服的传统 ,正反映了基督教的影响 ,因为这个校服 ,原来就是僧侣服。现在还是与僧侣穿的服装 ,有不少相似之处。

还有西方的大学 ,其起初的时候 ,也是为了培养僧侣而建立的 ,所以毕业的时候穿僧侣服 ,也是顺理成章 ,因为他们得到教士的资格了。教会影响在中世纪的无微不至 ,也是通过教士。比如那时的人如果碰到什么家庭纠纷 ,就会找教士忏悔 ,得到一些指点 ,所以那时的教会 ,也就是现在的咨询中心和热线电话。而教士的培养 ,包括要求他们有奉献的精神。这里举个例子 ,十四世纪的时候 ,欧洲黑死病 (Black Death)蔓延 ,以致欧洲人口至少丧失了百分之二十五 ,在有些地区甚至高达百分之四十。而重要的发现是 ,那时黑死病蔓延的时候 ,教士受创最大 ,死的最多 ,因为作为宗教人士 ,他们对受到传染的病人,提供了帮助 ,而且也常是最后一批撤离的人士 ,于是死亡率很高。因此教会在中世纪 ,又是现代社会的医院。教会的作用其实还不止这一些 ,比如如果人们要结婚 ,就得通过教会。所以教会在中世纪的作用 ,可以包括了人生活的几乎所有的部分 ,生老病死 ,都与它有关。

教会权力的扩大

教会既然在中世纪的社会 ,扮演着这么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基督教思想传统的深远影响 ,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 ,一般而言 ,一样东西的作用愈大,人们对它的依赖愈大 ,其权力也就愈大 ,它可以指挥、控制人们生活的一切,而且随着时间的演进 ,其权力会愈益增强。因此如果有人想研究西方的历史,也许就一定要钻研一下犹太 —基督教的思想文化传统。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社会的支配权的增大 ,可以从它对其教徒的要求来看。一般而言 ,天主教徒其实对基督教的教义并不熟悉。他们被要求放一本圣经在家里 ,而一般人是不会去读的 ,因为他同时被要求每周日去教堂 ,照教士的宣讲来生活和行事 ,不用自己去研读圣经 ,加以领会而照此生活。于是 ,一般的天主教徒只要求做到两件事 ,一是有坚定的信仰 (good faith),另一件是做善事 (good work),包括缴纳什一税 ,即一个人收入的十分之一。因此 ,教士对一般民众就有绝对权威。天主教的教士 ,被称为 “教父 ”(Father),就是这个道理。他像一个人的父亲一样 ,享有绝对权威。顺便说一句 ,天主教徒的家庭 ,像中国传统家庭一样 ,父权制色彩也是很浓厚的。所谓做善事 ,其实就是让教徒替教会以及社会公益做一些义务劳动 ,而因为那时的社会公益 ,都是由教士领头的 ,所以为社会公益做义务劳动 ,其实也就是在帮教会的忙。当然 ,既然教会是中世纪的社会福利机构 ,为教会办事自然也等于是替社会办事了。

这样说来 ,中世纪社会教会与社会之间 ,存在一种好的默契 ,颇能和谐共处。其实不然。近代史家阿克顿 (Lord Acton)有句名言 :“绝对权力 ,绝对腐败”。教会权力的膨胀 ,对民众的无微不至的控制和约束 ,必然导致教会人士的腐败和民众的不满。马丁路德开始的宗教改革 ,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马丁路德其实是一个很书生气的人。他是神学教授 ,从其研究中发现 ,教会当时的许多做法 ,与早期基督教的历史 ,并不相合 ,而是后来的教会人士为了搜刮民脂民膏而想出来的办法 ,如所谓的 “赎罪券 ”,就是其中的一个馊主意。马丁路德将其研究结果提交教会以后 ,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以前很少有人敢于挑战教会的权威。而且当教会派人对马丁路德劝说以后 ,他仍然不愿收回他的意见,而是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因此欧洲的社会大乱 ,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那些相信马丁路德的就成立了新教。新教与天主教的差别之一 ,就是新教徒被鼓励对圣经有自己的理解 ,并根据这一理解行事。由于这一理解可以因人而异 ,于是新教徒中间又进一步分化成许多教派。

新教与天主教的差别 ,也表现在教堂的内部装修上面。许多人去欧洲旅游,去了一些教堂 ,但可能不知道是新教的还是天主教的。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容易的区分方法。一般而言 ,天主教堂装修很华丽 ,有许多壁画 ,讲述圣经的故事 ,因为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所以比较有钱。但新教的教堂 ,就没有什么观赏的价值 ,因为往往是一壁白墙而言。这里的原因 ,其实也不难理解 ,因为天主教会并不要求教徒研读圣经 ,只是通过教士的宣讲来传达教义 ,因此壁画等装饰品就成了必需 ,就像老师上课要写板书、使用地图等教具一样。而新教鼓励教徒自己解读圣经 ,因此没有任何装饰、一壁白墙的教堂 ,反而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当然从旅游观赏的角度而言 ,天主教堂显然有吸引力多了。

挑战教会与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挑战 ,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 ,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 ,就是其延续之一 ,当然启蒙运动又得益于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 ,但如果没有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冲击 ,那么科学革命的开展也可能无法进行。启蒙思想家不但希望解放思想 ,而且希望通过教育开明君主来制衡天主教会的权力 ,甚至提出政教分立。

同类推荐
  • 汉雄

    汉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年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没人可以随便欺辱大汉的子民,没人可以在大汉的国土上任意的抢掠杀戮。无论我们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汉家的血脉终将激励着我们拿起刀剑,争取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让这帮草原鞑子领教汉家儿郎的勇武,用他们的尸山血河铸就大汉民族的辉煌。云啸向天怒吼,大汉雄起。龙王书友QQ群:282022096,欢迎各位朋友共同讨论篡秦的发展。
  •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九四九年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大元王朝1

    大元王朝1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本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风雨路忧人

    风雨路忧人

    一位年轻女歌手,一段坎坷难忘的青春生活。她因為靓丽而遭围猎,也就因为善良而被欺骗。她是从偏辟农村走出来的女孩,身不由己的嫁给镇长儿子。去县城学习,受到骚扰和诱惑;到省城深造,又被蒙骗,险些走上绝路。离婚后她到北京发展,在逆境中她顽强的拼搏。她拒绝浪荡女人的游说,断然处置金钱的诱惑。在好心人的相助下,她走上了歌之路;不过命运依然对她不公,让她在爱情的旅途中,又遭到了巨大挫折。
  • 古代女吏日常

    古代女吏日常

    女牢小狱卒顾莲生今生的目标是:好好活着,做个好姐姐,不长蛀牙……呃是游泳技术好一些,别像前生落水出事。却没想到穿越也能麻烦缠身,龙凤胎弟弟出现在凶案现场,一个不像好人的锦衣卫指挥使满肚子坏水,亲爹渣的不能再渣……顾莲生握紧拳头,决心向着大顺朝第一女吏的目标前进!作者开了新文暂定名《闻香识鬼》依然走的悬疑道路,同时加了点灵异在内,一如既往的重口味。欢迎围观做客指正。
  • 宝贝儿子明星妈

    宝贝儿子明星妈

    她是一个大明星,也是一个单亲的妈妈,在万丈光芒的背后,隐藏着的又是怎样的辛酸和无奈?“妈妈,我的爸爸在哪里?”每次这时,她都抱紧儿子,“宝贝,爸爸很快就回来。”
  •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她好不容易接到一部戏,却在拍主角成亲的时候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异世,而且穿着嫁衣华丽丽地穿越了的她,刚好还落到了新娘逃婚而去的新房里?这狗血的穿越事件怎么会让她给碰到?她可是还想着演好她的第一部戏好一炮走红呢,才不想待在这落后的古代当良家少妇!可是现在的状况是,人家新郎官似乎是赖上她了,还说什么既然都拜了堂了,那她就是自己的妻子,就连那妹妹逃婚跑了的皇帝都在这时候来凑了个热闹封了她个郡主……什么什么,难道以为人称“千面惜”的她是这么好欺负的吗?那么,腹黑王爷请接招,若是不能拿下她的心,那就别怪她包袱款款去出逃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平安夜

    平安夜

    2009年平安夜,青阳城里突然之间却变得一片混乱:任意最为看重的一我少年犯逃走了,并为他申诉他所蒙受的巨大的冤屈……,任意还有负责看管少年犯的郑菩萨顿时慌了神,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办……令任小小大为意外的是,任小小则留在房子负责照料自己的“老哥”爸爸,任小小。“老哥”任意这个时候却突然之间“长大”了,八岁男孩任小小的80后爸爸任意是一个职业博客写手,终日“宅”在家里,自得其乐。任小小的妈妈忍受不了任意颠三倒四的生活,在一个雨天拉着箱子走了,他自去找那名少年犯,两人的生活独特而浪漫。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任意成为了青阳城少管所的作文老师,作用才情和不羁的做派,成为那个特殊空间里少年的偶像
  • 优秀小学生爱读的益智故事

    优秀小学生爱读的益智故事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希腊谚语说:“从智慧的土壤中生出三片绿芽:好的思想,好的语言,好的行动。”雨果也告诫我们:“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和丰富的知识相比,机智显得更重要。编辑精心选取能帮助孩子开发智力的小故事,汇成了这本可以边读边思考的故事书。书中有趣的益智故事,就像夜晚在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它带给孩子的,除了智慧,还有无尽的快乐。
  • 病弱相公风华妻

    病弱相公风华妻

    现代的她为复仇而选择灭亡,是浓烈的爱,还是深刻的恨?再次睁开眼时,她发现自己居然重生成为了陌生古代的丞相府嫡出千金。由于母亲早亡,姨娘和庶出的姐妹恶毒陷害,最终死亡。重生的她拥有了驾驭风的能力,生活虽然一帆风顺,但是却总感觉少了些什么。他是体弱多病的九皇子,与世无争,却屡次遭人暗算,看破人生。遇到她后,总是扮小可怜,扮柔弱,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他是前世的爱人,却因为隔离而疏远,今生是否一如前世般如花似梦。前世的恩怨纠葛,今生的爱恨情仇。如果这就是爱情,那么我愿意尝试。看女主如何自力更生,智斗小人,轻松生活。精彩抢先看片段一“我美吗?”方非婧站在十七楼楼顶,对着拿着手机站在楼下的新郎赵梓默问道,唇边带着让人看不懂的笑容。楼下围着的是看热闹的群众,其中有几个是因为担心呢?“美,很美。婧儿,你在楼顶干什么?危险,听话,下来啊。”赵梓默急切的声音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恐慌,周围的吵嚷声更让他的心里不安。“呵呵,既然这么美,你很高兴吧。再告诉你一个让你更高兴的事,好不好?”“婧儿,你要说什么下来说好不好?我去接你。”“我怀孕了呢。都快三个月了,怎么样,很高兴吧。”她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真的吗?婧儿,我要做爸爸了,我真的要做爸爸了,是我们的孩子,哈哈。你先下来好不好?”虽然很高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的慌乱越来越多。非婧朝下看了一眼:“好啊,当然好,现在我就下来,这是送给你的礼物呢,你可要一辈子记得啊,呵呵。”说完她便纵身往下一跳。身影像一片雪花,美丽异常。“不,不…”他飞快的向前,却没有接住,只来得及听到最后一句“喜欢吗?最重要的东西被人毁掉的感觉,你可要好好品尝啊…”片段二三年之后的再次回归,好像大家都不是很欢迎呢,这一批又一批的杀手还真是不辞辛苦,前赴后继的不怕死啊。“主子,你先坐好,我去解决”似梦柔和的声音响起。“嗯,去吧,我先睡一觉。”软软又无害的音调回答道,只是声音越来越小。…“主子,好像不是找我们茬的,杀错了…”“哎,为这些可怜又没运气的娃子们默哀,可是最可怜的还是我们,居然直接由主角变成打酱油的了”如花俏皮的回答道。“那是来杀谁的?”软软的声音带了一些趣味。“那边那个马车里的。”似梦无奈的说道。“好吧,去叫他们给钱,劳务费。”洛之水最后结尾。片段三“为什么?”不知不觉她就问出来了,同时周围的人也开始回神。
  • 医生的绝世魅宠

    医生的绝世魅宠

    咱有毅力有恒心又够专情,还尼玛自愈能力超强,跟一个男人玩姜太公钓鱼的游戏玩了四年。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伤害,但是还是懂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家订婚了,那咱就收手吧。那他是谁?他是一名医生,最高医学学府毕业,技艺精湛,却在我们这个中小城市医院卧虎藏龙。他是我的老师,冷面,寡言,却总是倾囊相授,诲人不倦。他叫王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