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32

第32章 胡适与梅光迪(2)

胡适的文学革命与诗界革命,用意皆起于救文胜之弊,要求文学要有真实的内容。为表达真实的内容而要求文字形式的方便适用。为了检验自己的主张,为了反驳和说服反对者,为了使自己的主张将来得以实现,他几乎把本应用于学位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用来研究文学,研究文学史。到1916年春间,他体认出中国文学,在历史上已经过几许革命了。“即以韵文而论,三百篇变而为骚,一大革命也。又变为五言、七言古诗,二大革命也。赋之变为无韵之骈文,三大革命也。古诗之变为律诗,四大革命也。诗之变为词,五大革命也。词之变为曲,为剧本,六大革命也。”(《胡适留学日记》,862页。)散文也经历了多次革命:孔子至乎秦汉,中国文体始臻完备,议论、说理、记事之文,皆有不朽。六朝之文本可观,但以骈俪盛行,文以工巧雕琢见长,文法遂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功在恢复散文,讲求文法。初唐之小说家,亦“革命功臣”。至宋,已觉出古文不便谈哲理,遂有语录体盛行,此亦一大革命。至元代,词、曲、剧本、小说,“皆第一流文学,而皆以俚语为之。其时吾国真可谓有一种‘活文学’出世。倘此革命潮流不遭明代八股之劫,不受明初七子诸文人复古之劫,则吾国之文学必已为俚语的文学,而吾国之语言早成为言文一致之语言,可无疑也”(同上书,862~863、866页。)。他从历史上这种文学革命的变迁中看出一个规律性的事实,那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只是‘活文学’随时起来替代了‘死文学’的历史。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工具僵化了,必须另换新的、活的,这就是‘文学革命’”(《逼上梁山》,见《胡适自传》,111页。)。胡适说文学革命只是这种文字形式的革命,不免有些片面,但这种文字形式的重大变迁毕竟是文学自身历史变化的明显事实。到这时,胡适对自己的文学革命主张已充满自信。他坚信,白话文学必将成为中国新文学的正宗。

这年6月,胡适因赴克利夫兰城第二次国际关系讨论会,路过绮色佳,得以和他的朋友任鸿隽、杨杏佛、唐钺重聚。胡适在绮城停留8日,其间曾系统地向他们谈出自己已臻成熟的文学革命见解,细论白话文的种种好处。提出要“以白话作文作诗作戏曲小说”(《胡适留学日记》,939~943页。)的主张。任、杨、唐诸位虽未接受胡的主张,但对胡的实地试验的态度已有某种容纳的精神。此后,任、杨诸位不时亦作几首白话诗送胡适,任鸿隽甚至决定科学社年会的演说也开始采用白话。

当胡适从克利夫兰返纽约,再过绮色佳时,恰值梅光迪亦在那里。梅氏仍大攻胡适的“活文学”之说。一是斥责白话鄙俚,不足与于文学;二是攻其“功利主义”,而主张唯美主义。这第二点留待后面再说。

胡、梅的争论就在这时期达到了最高潮。

引发高潮的导火线是任鸿隽的一首古体诗。原来,胡适回纽约后,任鸿隽等继续在那里消夏。一日,诸友游该城之凯约嘉湖,不慎翻船落水。事后,任氏追记此次游湖翻船的事,作一首《泛湖即事》诗寄赠胡适。诗为四言古体,其写翻船一段曰:“忽逢波怒,鼍掣鲸奔,岸逼流回,石斜浪翻。翩翩一叶,冯夷所吞。”(《胡适留学日记》,975页。)胡适读后,认为“写覆舟一段,未免小题大作。读者方疑为巨洋大海,否则亦是鄱阳、洞庭”(《胡适留学日记》,975页。)。任氏自以为此段最为用力之作,却被胡适批评为“所用字句皆前人用以写江海大风浪之套语”,“故全段一无精彩”。且批评诗中用了许多“三千年前的死句”(同上书,976页。)。任氏为人憨厚,对胡氏的“全盘否定”的批评,仍答以“极喜足下能攻吾之短”(同上书,976页。)。但胡适的批评被梅光迪看见了,他却大为不满。他写信给胡适说:“读致叔永片,所言皆不合我意。本不欲与足下辩,因足下与鄙意恰如南北极之不相容。……然片末乃以dogmatige(教条、独断之意———引者)相加,是足下有引起弟争端之意。”于是他指责胡适视古字皆死,唯白话为活字,故“于叔永诗中稍古之字,皆所不取”,直欲“尽屏古人所用之字,而另以俗语白话代之”。而“俗语白话”“鄙俚乃不可言”。若如此类方为“活文学”,则“村农伧父皆足为美术家矣!甚至非洲之黑蛮,南洋之土人,其言文无分者最有诗人美术家之资格矣”(梅光迪致胡适的信(1916年7月17日),见《胡适留学日记》,977~980页。)。

胡适认为,梅氏误会了他的意思。他并不认为文字凡古皆死。他以为字无古今,而有死活。他也不认为凡俚语俗字皆美,但承认俚语俗字中包含有大量可供诗人美术家加以提炼的好材料。梅氏将俚语俗字拒之千里,视为鄙俚不堪,只配供村农伧父之用,这是他与胡适根本态度上的不同。胡适写了一首长篇打油诗回答梅光迪,以申说上述两层意思。全诗106行,近千字,共分5章。兹引录其第一章与第五章如下:

(一)

“人闲天又凉”,老梅上战场。(梅致胡适信开头有“天凉人闲,姑陈数言”之句,胡适遂如此起句。)

拍桌骂胡适:“说话太荒唐!

说什么‘中国要有活文学’!

说什么‘须用白话作文章’!

文字岂有死活,白话俗不可当!

把《水浒》来比《史记》,

好似麻雀来比凤凰。

说‘二十世纪的活字

胜于三千年的死字’

若非瞎了眼睛,

定是丧心病狂!”

(五)

人忙天又热,老胡弄笔墨。

文章须革命,你我都有责。

我岂敢好辩,也不敢轻敌。

有话便要说,不说过不得。

请君莫笑白话诗,

胜似南社一百集。(《胡适留学日记》,965~974页。)

中间第二章,申明字无古今,却有死活。第三章,讲文章亦有死活之分,反对今人强学古人,作几千年前的文章。第四章,讲俚语俗字正是文学家锻炼出好文章不可缺的材料。

胡适用打油诗的诙谐笔法来申说己意,原想或可较严肃的辩论更易于为老梅所乐闻。不想事与愿违。梅氏读此诗,觉得“如儿时听‘莲花落’,真革尽古今中外诗人之命者”。认为胡适的白话诗是附庸西洋诗界革命之徒,“皆喜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豪,皆喜诡立名字,号召徒众,以眩骇世人之耳目,而己则从中得名士头衔以去焉”(梅光迪致胡适的信(1916年7月17日),见《胡适留学日记》,981~983页有摘要。)。这封信于文学革命、白话文、白话诗等几乎毫无讨论,而唯力言胡适附和“新潮流”,好名邀誉,词气颇近攻讦。他认为,近世欧洲思想界、宗教界、文学界,概由“新潮流”得势,弄得“真伪无分,美恶相淆”,他甚至认为这是欧洲大战的一个原因。他警告胡适:“新潮流者,乃人间之最不祥物耳。”要他“勿剽窃此种不值钱之新潮流以哄国人”,且声明“此为最后忠告”(梅光迪致胡适的信(1916年7月17日),见《胡适留学日记》,981~983页有摘要。)。

可以想象,胡适见此信,定是老大不高兴。而且“最后忠告”一语,亦未免言之过重。胡适竟以为,老梅从此不再与他来往了。所以在给任鸿隽的信中说及老梅要与他决绝。此信又为老梅见到,赶紧给胡写信,一则说明并无“与足下绝”之意,二则又“更进数言”。此信近二千言,主要意思:(一)其所以怀疑“新潮流”,乃因“自负过高,不轻附和他人”。言外之意,是说胡适自无主见,轻附他人。(二)文章体裁应严加分辨。“诗为人类最高最美之思想感情之所发宣”,“非白话所能为力”。(三)白话“其源出于市井伧父之口”,“故有教育者摈之于寻常谈话之外,惟恐不及,岂敢用之于文章?”(四)文章愈高,用字亦愈精细。莎士比亚为“贵族诗人”,其著作用字达一万五千。中国古人用字亦极精细。例如称二岁马为驹,三岁或四岁马为,八岁马为,白额马为,饱食之马为,等等。(五)提出他自己的所谓“文学革命”主张:(1)摈去通用之陈言腐语如南社诸子的俗套;(2)效古人对马的分别称呼那样,恢复古字,尽量增加字数;(3)添入新名词;(4)“选择白话中之有来源有意义有美术之价值者之一部分加入文学。”但他声明:第二点“最有效用”,而第四点“最轻、最少效用”(梅光迪致胡适的信(1916年8月8日),见《胡适留学日记》,1008页有摘要。)。看来,梅氏所谓文学革命是在革去其俚俗性,而提高其贵族性。其宗旨不啻是与胡适为“南北极之不相容”。

胡适接此信,未即作复。两三个月间,颇用力于实地试验白话诗,居然成了《黄蝴蝶》、《尝试歌》、《他》、《赠经农》等几首白话诗。(这几首诗后来都收入《尝试集》(其中,《他》于增订四版中删去)。)这以后,胡、梅两人仍续有争论。但大部分已经离开文学革命本身的具体问题,从中颇可看出,他们的争论具有更深层的时代意义。

胡适与梅光迪的争论,一直延续到20年代,争论的范围不局限于文学革命的问题。但要了解他们争论的时代意义,还必须从引起争论的白话文学的问题入手加以分析。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白话文学取代古文文学的正宗地位,究竟是不是一种正当的历史要求?

我们都知道,用白话作文作诗本不是胡适的发明。但明确地主张白话文学应为文学的正宗,并发动和领导了有充分自觉意识的文学革命运动,这确是胡适的功劳。我在《论胡适在文学革命运动中的作用》(此文原为应北京出版社文艺部之邀而写,初名为《胡适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号(1979年10月),收入拙著《胡适研究论稿》时,改题为《论胡适在文学革命运动中的作用》。)一文中,曾简述清末开始的白话文逐渐兴起的历史,像黄遵宪、梁启超、狄葆贤等等,都曾有提倡白话文的言论。1898年,《无锡白话报》创刊,甚至提出了“白话乃维新之本”(裘廷梁:《〈无锡白话报〉序》,转见《时务报》第61册。)的说法。此后一个时期,白话报刊颇盛行,皆以开民智、救国、富国相号召,也有不少白话小说问世,报刊上也经常出现一些新民谣。那时革命派和立宪派还经常利用白话讲演和白话传单来号召群众。可以说,在清末,已经形成了白话文的客观需要。在应用范围内已经逐渐产生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趋势,只是在纯粹文学范围内,特别在诗歌领域内,古典主义仍占居绝大的优势。只要看看热心革命运动的南社诸子的作品就可知道,即使思想已很前进的文人,仍以古文和旧体诗为正宗。这就造成了明显的不协调的状况: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运动;另一方面,文艺却大多仍沉寂在古典主义之中。一方面,政治上进取的人们需要群众参加他们的运动,所以作些白话宣传品给他们看;另一方面,对于文学艺术,他们仍视为自己所属的一群“上等人”的禁脔,不许“下等人”的群众分享。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胡适提出了“吾以为文学在今日不当为少数人之私产,而当以能普及最大多数之国人为一大能事”(《胡适留学日记》,956页。)。这正好道出了文学世俗化的客观历史要求,道出了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梅光迪责备胡适提倡白话文是附会欧洲的什么新潮流,实是梅氏自己脱离实际,不了解中国社会思想、文学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是自外于历史潮流的缺乏真知灼见的议论。

我们在胡、梅两氏的争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平民主义与贵族主义两种不同的思想趋向。胡适认为,文学“当以能普及最大多数之国人为一大能事”。而梅光迪则认为,文学尤其是诗,“乃人类最高最美之思想感情”的表现,决不可以“出于市井伧父之口”者掺入其间。若作白话诗,“此等诗人断不能为上乘,不过自好其好,与诗学潮流无关”(梅光迪致胡适的信(1916年8月8日),见拙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3册,453页。)。后来,文学革命运动已经席卷全国的时候,梅氏犹悻悻然指责“新文化领袖人物,一切主张皆以平民主义为准则”(梅光迪:《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载《学衡》,第2期。)。在梅氏看来,上等人连平日谈吐都不屑用寻常人的语言,何况写文写诗,涉于“高文美艺”之境者?这是近代中国一部分守旧文人的典型心态。国家被侵略,“国将不国”,社会风气日下,礼教沦丧,思想潮流纷纷涌入,儒学一尊已被打破,昔日以宗国砥柱、礼教传人、圣贤弟子自居的这批人,到这时,可以夸耀于人、而又足以自慰的,似乎只有他们能诗能文的“才华”了。他们的诗文,不以内容、思想取胜,而唯以文辞古奥、用典奇僻和韵调变化的技巧相夸示。他们深深陶醉于这种外国人所没有、寻常中国人所不懂的文字游戏之中。王树柟夸称“宇宙古今之至美,无可以易吾文者”(《故旧文存自序》。)。贵族主义、古典主义的文学是中国一部分精神贵族式的文人的最后一块世袭领地。梅光迪本不属这类人,但由于他深受乃师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又个性过于清高自持,好引古人、外人以求自胜,不肯研究实际问题,遂不免于文学见解上沾染文人气习。1922年4月,梅光迪发表《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进一步为其贵族主义观点辩护。他说:“学者为少数之事,故西洋又称智识阶级为智识贵族。人类天才不齐,盖以教育之差,故学术上无所谓平等。平民主义之真谛在提高多数之程度,使其同享高尚文化及人生中一切稀有可贵之产物,如哲理、文艺、科学等;非降低少数学者之程度以求合于多数也。”(《学衡》,第4期。)此论初看起来,似亦有理,实则只是脱离实际的空论。知识阶级如果真想提高多数人的程度,他们就必须去了解多数人,就必须用多数人能了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去接近他们。而这样做,实际就是文化下移的过程,就是平民化的过程。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降低少数以迁就多数,实则是为学术文化铺垫更广阔更雄厚的基础。在这种普及化、平民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大量的新问题,给少数富有天才的学者提供创造的新机会。坚持贵族主义立场的人,不懂得这个很平常的道理。

同类推荐
  • 世界十大股神

    世界十大股神

    2007年,中国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涨不断改写着各项新的纪录,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在这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过程中,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的热潮。殊不知“股票有风险,人市需谨慎”,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1720年炒股赔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其实,技巧和方法因人而异。这本书将通过对世界十大知名股神炒股方法和投资技巧的介绍来告诉大家如何制定一套屡试不爽的炒股圣经。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惊世傻弃妃

    惊世傻弃妃

    本书已出版,出版名改为《惊世弃妃》。傻郡主惊鸿,芳龄十七,智商却不如五岁稚童。爹不疼,娘早死,姐妹不爱,被人耍得吃沙、啃泥,只要给颗糖,她就追着人家叫奶奶。一纸赐婚,天下哗然,权倾天下的骧王怎甘心沦为天下笑柄?没有婚礼,没有迎亲队,连炮仗都不放,拜堂礼也省了。洞房花烛夜,王爷的爱妾命三壮男替王爷入洞房。哪知傻郡主反抗,一命呜呼。再次醒来,她不再是以前的她。设圈套,骗休书,从此,惊才、惊国、惊天下!欠她的,连本带利,全部讨回来!冷眼观世,看尽人间尔虞我诈。面瘫前夫、隐世权贵、临国皇子对她倾慕不已。为权?为爱?究竟谁是真情,谁是假意?江山倾尽,却换不来她回眸一顾。被狠狠伤过的心,还能为谁绽放光华?力荐涵的完结文:新书《极品世子妃》出版完结《宝宝他爹是哪位》出版完结《绝色弃妇》出版完结《穿越之极品美女》《涩妃别乱来》
  • 局外人(加缪中短篇小说选)

    局外人(加缪中短篇小说选)

    《局外人:加缪中短篇小说选》弥漫着诡异、怪诞的气氛。书中的主人公无论对生活,还是对人,都消极、冷漠、懈怠、不在乎,说话、举止十分荒诞。读者往往能从这种荒诞背后体会到一种冷漠,同时还能体会到一种理性,并在现实生活中对这种理性产生共鸣。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升邪

    升邪

    九天之前,太阳落下后再没有升起。第十天,苏景名动四方。
  • 拽丫头惹上酷首席

    拽丫头惹上酷首席

    18岁的她被父亲出卖,只得日夜与恶魔相伴。初恋被毁,母亲去世,让她几近崩溃。尖锐的水果刀指向他的胸口,她大喊:“你为什么不去死!”而他只是淡若撒旦般的浅笑:“傻丫头,我死了谁来折磨你呢?”
  • 星月菩提

    星月菩提

    “菩提十书”之《星月菩提》:在这匆忙混乱的时代,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月已经不易,要开启心中的星月就更难了。天上星月在黑夜中照耀我们,心上星月则让我们在人世的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三部,处处流露自性芬芳,在微细的爱里观照动人的智慧;时时体现星月光明,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