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800000018

第18章 七七事变后胡适对日态度的改变(2)

(二)对中国内部的观察。胡适原来主张妥协,基本出发点是认为中国绝对没有能力抵抗日本,一旦爆发全面战争,中国必不可收拾。倘能谋得和平,争取一段时间,谋求国内的政治统一(即指“剿共”成功和消除其他反对势力)和政治改善,然后可以一战。七七事变后,虽逐步做到了国内政治统一,胡适以中国军力太弱,故仍主避战求和。但他也逐步看到,和平的困难不仅在于日本的步步进逼,同时还因蒋介石政府没有充分的权威性和统治效力,难以承担议和的大责任。他在7月31日给蒋廷黻的信(稿)中,对这一点讲得很清楚。他说,中国“没有避战的资格”。第一,“对外力量太弱,故不能阻敌人深入,六年的避战,只见敌氛日深,受逼日甚,结果因为无力抵抗,故终不能避战”。第二,政府“没有强到一个可以忍辱避战的程度——又无政治家能担负大责任——故至今飘泊(drifting),终陷入不能避免的大战争”(《胡适来往书信选》(中),363页。)。胡适认为,在敌人进逼日甚、国内抗战呼声甚高的情况下,一个没有充分权威性和统治效能的政府,是无力负起议和的责任的。他几次同蒋介石见面谈话,对此一定有更切实的了解。

(三)对国际形势的观察。七七事变后,英、美国家的反应都是低调的。英国没有能力在东方与日本抗衡,更不愿为中国承担任何风险,何况欧洲的局势已经牵制了它很大的注意力。美国有能力同日本抗衡。但美国朝野一向为孤立主义论调所笼罩。美国人不可能为救中国而冒被拖入战争的风险。中日间要谈判和平,没有强有力的第三国的明确积极的支持是绝对无保障的。王世杰对此认识最清楚。他曾对胡适、蒋梦麟等说:“和之大难,在毫无保证。”当英国上海商会领袖提出中日和平建议时,王即表示:“如英、法等国不肯出任保证及制裁之责任,则中央政府断不能接受此类解决办法。”(《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1册。)以胡适同王世杰的关系,及他们教育背景、思想方法上的接近,他不会不虑及此。

总之,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蒋介石政权的脆弱及无力担负起议和的责任,国际上又无支持和平的保障,这便是促使胡适产生“和比战难百倍”的见解的主要客观原因。

自然,胡适的转变更有其内在的主观根据。过去,人们只注意到胡适主张对日妥协让步的一面,而有意无意地把他同亲日派混淆起来;不知他内心里同任何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一样,对日本的侵略怀有憎恨的心理。他的低调主张,是一个学者从他的理智判断出发,以为妥协可以争取时间,避免因过早地应战而导致惨败不可收拾。他的主张究竟对错,人们尽可以批评、讨论。但因此判定他亲日、媚日,或是在侵略者面前屈膝投降,那就未免失于偏颇了。

“低调俱乐部”的汪精卫、周佛海、梅思平、高宗武、陶希圣,都是亲日派。前三人都成了不折不扣的汉奸,后两个人也都走了一段汉奸之路。胡适和他们不同,他压根儿没有一点亲日的思想感情。这个区别是十分重要的。正是这个区别决定了那些“低调同志”肯当汉奸,而胡适本人却成为奔走抗日的外交使节。

现在,我想系统地引证一些材料,来揭示胡适从主和到拥护抗战这一转变的思想基础究竟是什么。

(一)对日本侵略者的厌憎

1935年6月1日日记:“听努生(罗隆基———引者)说天津日本兵队的暴行,气得不得了!这种国家是不能存在天地间的。”

同年12月25日,他在和周作人的诗中说:“可怜王小二,也要过新年。开口都成罪,抬头没有天!强梁还不死,委曲岂能全!”(《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2册。)这一年的华北危机,日本人凶焰高涨,压迫国民党自河北撤退,取缔一切排日的言论活动。这种无代价的让步,胡适颇不满意,所以有“开口都成罪,抬头没有天!强梁还不死,委曲岂能全”之句。

1937年4月25日,他在给蒋廷黻(时任驻苏大使———引者)的信中说:“关于日本,我近一年来真成了一个‘反日者’。因为我渐渐觉得厌恶、轻视那个民族了。……日本人的成功已超过那个民族的本领的限度。……若再不悔祸,我看终有大坍塌的一日。”(此信原件藏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七七事变后,胡适到南京,住在教育部大楼里,有人请他写字,他都写陆放翁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此表露其悲愤之情。到庐山的当日,他就向蒋介石说:“华北的人民怨中央政府决心不要华北了。不然,何以大家眼看见整个华北就要丢了,竟没有中央军队北来援救!”(《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8册。)据王世杰说,蒋介石下令动员部队由河南进入河北,胡适以及冯玉祥的进言是起了作用的。(参见《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1册。)

类似的材料自然还有许多。但这些已足够表明胡适内心对日本侵略者的态度了。

(二)对抗日将士的敬意

1933年5月,在长城抗战期间,傅作义将军的华北第七军团第五十九军一部,在怀柔与日寇激战,曾给敌军以重创。最后有“塘沽协定”签字,奉命撤退。此役死官兵367人,伤284人。次年,傅将军及当地人民为牺牲的官兵建立公墓碑,特请胡适撰写碑文。胡适在碑文中流露出激越的爱国抗日的感情。他歌颂“中国健儿用他们的血,洗去了城下之盟的一部分耻辱”,“用他们的血染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页”。他以生动的白话记述:“有全连被敌炮和飞机集中炸死五分之四而阵地屹然未动的;有袒臂跳出战壕,肉搏杀敌的;有携带十几个手掷弹,伏在外壕里,一人独力杀敌几十的。”(此碑文影印件收在《胡适手稿》第10册中。碑文是按钱玄同书写镌刻上的)若没有爱国抗日之心,若没有对抗敌将士的衷心敬意,是写不出这样的碑文的。

1936年,平、津一带空气紧张,谣言四起。胡适担心,宋哲元会被日本人软化,乃发表《敬告宋哲元先生》一文,实等于是一封公开信。文中说:“我们十分诚恳地希望宋哲元先生要彻底明白他自己的立场。宋哲元先生在一般民众的心里,是冯玉祥将军的忠实信徒,是国民军的最高代表,是喜峰口作战的好汉。除此之外,我们不认得第二个宋哲元。”他要求宋哲元及二十九军的将领们要时时记得喜峰口战死的八千子弟,要他们明白,只有站在国家的立场才有力量。“离开了这个国家的立场,无论是谁,决不能有力量。熙洽、张景惠、殷汝耕都没有力量,因为他们都脱离了国家的立场,所以永远成了汉奸国贼。他们不能不托庇在敌人的铁骑之下做了受保护的奴才,这些奴才将来都有在中山墓前铸长跪铁像的资格。”(《独立评论》,第204号。)这些话都最清楚不过地显现出他对抗日将领的衷心敬爱和对投降日寇的汉奸国贼的憎恶,也从而显示出,在侵略者面前,胡适的民族界限是十分清楚的。

(三)对国民党政府无条件让步的不满

1935年6月,在日本压力下,“何梅协定”出笼,五十一军被迫从河北撤出,河北各地的国民党党部被迫撤销,取缔一切反日活动。在敌人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中国方面竟作出如此屈辱的让步,胡适颇为不满。6月12日,他写信给王世杰(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说:“认定此回的事,全是无代价的退让。若如此下去,岂不要把察哈尔、河北、平、津全然无代价的断送了?”(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4册,1382页。)

是年11月,日本人利用某些汉奸加紧策划“华北自治”。19日,宋哲元、萧振瀛等招待教育界人士,报告有关情况。胡适与傅斯年当场断然反对任何华北自治的企图。事后曾发表北平教育界宣言,明确表示:“我们坚决反对一切脱离中央或组织特殊政治机构的阴谋及举动。我们要求政府用全国的力量维持国家领土及行政的完整。”这伸张了正气,抑阻了一些人的动摇。24日,胡适写《华北问题》一文,警告华北当局:“若有任何破坏统一的事变出现,主持的人必定成为全国人痛恨的对象,必定成为历史上孝子慈孙永永不能洗刷的大罪人。”(《独立评论》,第179号。)胡适要求,作为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本人在北平的最高代表,何应钦应出面通电宣告,“此间并无要求自治之民意”(《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2册。)。

(四)民族危机之下自处处人之道

1935年6月11日,得悉“何梅协定”的屈辱让步,胡适在给丁文江的信上说:“此后此地(指北平——引者)更不是有人气的人能久居的了。”(《胡适来往书信选》(中),272页。)当时平津一带敌焰甚炽,汉奸四处活动,日本特务亦甚猖狂。胡适反对“何梅协定”的态度自然很容易为敌所知。王世杰颇为胡适的安全担心,曾有信劝胡适尽快离开北平。胡适在上面提到的6月12日的复信上说:“至于我个人的安全,我毫不在意。我活了四十多年,总算作了一点良心上无愧怍的事。万一为自由牺牲,为国家牺牲,都是最光荣的事。我决定不走开。”后来“华北自治”的空气高涨,胡适隐然成为平津教育界主持正气的一位领袖。

1937年七七事变后,胡适南下赴庐山谈话会。当他看出大战已不可免,看出平、津免不了要落入敌手的时候,他在给夫人的信中,要她通知教育界的一些朋友尽快离开北平。后来他奉命出国,在海外得知周作人仍未离平,他曾作一首诗奉劝周氏守住民族气节,设法离平南下。可惜,周作人竟不听其劝,终于沦为汉奸。

(五)日本侵略者眼中的胡适

当一些人猛烈抨击胡适的避战求和的主张和反对学生抗日运动的时候,日本人却始终认定胡适是他们侵略政策的敌人。1935年“一二·九”运动发生的当天,日本驻平武官高桥氏向北平市长秦德纯抗议,声称,“今天的学生运动是有背景的,主谋的人是蒋梦麟、胡适”(《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2册。)。这自然不合事实。但日人之所以有此“误告”,正是胡适反对华北自治的结果。说来很有趣,胡适不赞成学生为抗日事罢课游行;然而学生们之所以罢课游行,恰是为了表示他们反对华北自治;而反对华北自治又恰恰即是胡适的主张。所以,尽管胡适不是任何一次学生抗日运动的直接策划者和组织者,可是在日人眼中,胡适的思想主张却是学生运动的“酵素”。

1936年7月,胡适率团赴美参加第六届太平洋国际学会,路经日本,抵达东京时,“车站上看不见一个日本人迎接他”。在日本,“从欧洲或美国来的,就是二流三流的文士,也是热闹记载的”。而对国际知名学者胡适的抵达,“日本各报纸却以沉默迎之”。原因就是,在日本人眼里,胡适是“排日的煽动家,学生抗日运动的指导者”([日]室伏高信:《胡适再见记》,原载东京《读卖新闻》,1936-07-23,《独立评论》第213号译载。)。后来,1938年才从日本回国的学生杨鸿烈也证实,“在日本人的眼中,先生(指胡适———引者)是他们的‘侵略主义’的大对头”(《胡适来往书信选》(中),375页。)。

以上我所引证的这些材料足以说明,胡适于七七事变后由主和转变到拥护抗战,是有其充分的思想基础的。从而,人们对胡适于九一八事变后的对日态度也应有一个新的完整的了解。

同类推荐
  •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称他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外国情报机关称他是“中国奇人”。他在刑场上陪过绑,从枪口下脱逃,当过野人;当过台湾高级间谍,受过蒋家父子的召见与嘉奖;与韩国四位总统是至交,打开了中韩秘密通道。他一身铮铮傲骨、嫉恶如仇,多次遭歹人暗算。在他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他多灾多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将领略到成大业者无坚不摧的个性与品格。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宠爱无边:大神,认栽吧!

    宠爱无边:大神,认栽吧!

    当反应迟钝的网游菜鸟白小白遇见腹黑冷然的大神莫辰,网游菜鸟白小白从此进入了奴隶时代。白小白只觉前途无亮。可是为什么她越来越想这条路黑到底。和某大神一起,一直,走下去。
  • 戒指的记忆(印度卷)

    戒指的记忆(印度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戒指的记忆·印度卷》中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生动细腻的插图,为中国孩子展示一个多样、奇妙、精彩、和谐的世界。在甜美的睡梦中,你可曾听见“东方的呼唤”?在太阳升起的土地上,在霞光最先照亮的神秘国度,晨风是否有着不一样的味道,鲜花是否更加艳丽而浓香馥郁?把这些美丽的故事介绍给中国小读者,是编者李鸣编写《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戒指的记忆·印度卷》的初衷。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习惯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习惯

    什么使金牌员工创造出10倍于普通员工的成绩——习惯!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人生就是一场好习惯和坏习惯的拉锯战。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本书让你拥有一流工作习惯,成为企业的NO.1!
  • 桃花王爷红杏妃

    桃花王爷红杏妃

    红杏出墙?本小姐压根就还没进墙,哪里来的墙可以出?你擦干净自己身上的烂桃花,再来管东管西吧!
  • 晚烟凌尘渡

    晚烟凌尘渡

    她是世间无双、绝美天下的美人,他是冷酷无情的公子;她是冰凝山庄的庄主,他是听七楼七公子,未来的楼主;她为了一份使命而终日轻纱覆面,他为了一个承诺,断情绝爱……因着一场命案,本无瓜葛的两人共赴一处。却不想,命案虽解,尘封的记忆和情怨渐渐逸入脑海。终究,缘不尽,情不绝。
  • 暴君好难缠:大牌弃妃太难追

    暴君好难缠:大牌弃妃太难追

    甩不掉的暴君,自恋狂妄,跋扈嚣张,还没见面就赏了她二十大板子。帅气的苍云,强势霸道,身份复杂,门主?丐帮帮主?某人的爹?还有那惜字如金的“冷情杀手”又是何方神圣?她堂堂21世纪新新人类,怎忍受得了他的残暴不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修仙之绯色

    修仙之绯色

    这是现代一名修真世家的女孩子的故事……许妍苒是一个天赋颇高的修真者,在许家的地位很高,年仅21岁就把许家的青藤录修习到了22层,但是就是因为这样许家才下了决定让她和曲家的天才少年曲惟结为道侣,因为这样不但可以增进两家的关系,也可以让许妍苒的能力提高的更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