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700000060

第60章 佛教基本知识概说(1)

佛教,亦称"浮屠教"、"释教"、"大教"、"佛道"等,是以佛为最高教主,以佛崇拜为基本信仰,以解脱众生的烦恼、痛苦、生死,启导众生转迷开悟为根本特征的宗教。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又与儒家、道家(含道教)合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教"。佛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宗教、学派中典籍最多、内涵最复杂、体系最庞大的派别。佛教历史悠久,内部派别纷繁,各具异彩。佛教具有多种不同类型,如贵族性佛教与平民化佛教、精英佛教与大众佛教、义理佛教与修持佛教、僧人(寺院)佛教与居士(在家)佛教、山林佛教与都市佛教等。

一、佛教的创立、演变与传播

(一)释迦牟尼的创教活动与早期佛教

1.释迦牟尼创教的历史背景

佛教由约公元前6-前5世纪古代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王子乔答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创立。释迦牟尼生活在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新旧思想交替而宗教生活盛行的时代。

公元前2000-前1000年间,原居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向东进入印度恒河流域定居,原来的土著居民多数沦为奴隶。从这时直至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还发展了商品经济,出现了比较大的城市。根据佛典记载,当时从恒河流域的上游到下游建立了16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大国。这些国家虽然或为君主制,或为共和制,政治制度不尽相同,但却都实行同样的种姓制度。外来统治者雅利安人把自己定为高级种姓"雅利阿",其中又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土著居民被定为最低的种姓"达萨",也即首陀罗,合称为四种姓。婆罗门的僧侣地位最高,主持从家庭到国家的一切宗教仪式,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刹帝利是武士阶层,担任国王和文武官职,掌握政治和军事实权,是世俗统治者。吠舍是农民、牧人、手工业者和商人的阶层,负有缴纳租税和服徭役的义务。首陀罗是奴隶、杂工和仆役,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四种姓之间壁垒森严,不可通婚。

婆罗门种姓主导和维护着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宗教——婆罗门教。它以《吠陀》为天书,奉之为神圣的经典,尊奉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随着印度政治经济的发展,刹帝利、吠舍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越来越感到不满。各种要求更多权益的力量汇合到一起,逐渐在思想领域形成一种反婆罗门的思潮,称"沙门思潮"。佛教在反对当时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

2.释迦牟尼的生平和他的创教活动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以其修行觉悟得道,被尊为"佛陀",略称为"佛"。其生卒年月,根据佛教典籍记载以及现有考古证据,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565-前486年之间。他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据传生来相貌端庄,天资颖悟,父亲净饭王对他寄予厚望,盼他长大后能建功立业,使国家摆脱强邻的侵扰,但释迦牟尼本人却对政治不感兴趣,不愿做政治上的统治者,一心专注于人生真谛的探索与人生痛苦的解脱。

相传在释迦牟尼14岁时,一次出外郊游,偶然看到农夫耕作艰辛,耕牛疲惫不堪,田间虫类生命短暂,倏忽而亡,回宫的路上,又看到了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和失去生命、尸体僵硬的死人,这些情景令他心灵震撼,深感一切生命都有无法避免的生老病死的痛苦。后来,一位沙门告诉他,出家修道可以从生老病死中得到解脱,于是他萌生了出家的念头。在29岁的时候,释迦牟尼毅然抛弃了王子的高贵地位,离别妻儿,到深山密林中求师学道去了。

据史载,释迦牟尼初出家时,曾追随修行人学习禅定,后来他发现这不适合于他,就转而实行苦行。经过了6年坚持不懈的禁欲生活,释迦牟尼还是不能觉悟,他开始认识到这些苦行方法徒劳无益,需要另寻新的解脱道路。他在尼连禅河中沐浴,洗去了6年的积垢,又接受了牧女奉献鹿奶的供养,恢复了体力。随后,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在毕钵罗树(后称为菩提树)下,端身正念,发大誓愿,宁愿血液干涸,身体腐烂,如不成佛,决不起坐。经过七天七夜(有说49天)的冥思苦想,终于悟道,成就正觉,获得了解脱。

释迦牟尼在35岁悟道之后,就开始宣扬自己的学说,济度众生。此后的45年中,他席不暇暖地到处奔走,以摩揭陀、萨罗、拔沙三国为中心,足迹遍布恒河中游流域,其间有25年在萨罗首都舍卫城的祇园精舍,也经常住在摩揭陀首都王舍城的竹林精舍。80岁时,释迦牟尼在末罗国拘尸那加城外的娑罗双树林逝世,亦即"涅槃"。相传,他火化后的遗骨("舍利")为八个国家的国王所抢分,被视为圣物,受到崇拜。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活动,主要是两个方面,即构建、宣扬教法和建立、推行僧伽生活制度。

释迦牟尼教法的主旨是苦、集、灭、道"四谛",即阐说人生的痛苦、痛苦的原因、痛苦的消灭和消灭痛苦的方法。其学说要点是:(1)痛苦说。释迦牟尼学说的根本出发点是认为人生是"苦"的。生老病死是苦,不得不跟所憎恶的对象在一起是苦,不得不与所喜爱的对象分离是苦,物质上和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也是苦,等等。苦是由"业"决定的。人有身、口、意三业,这些行为、言论、思想决定了未来的果报,它们的善恶性质不同则决定了众生会在境遇不同的"六道"(六道:指众生在未解脱前,根据自己的善恶行为而在现在所处和死后将处的六种轮回中转生的趋向、归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中轮回。造业的原因是"无明"和贪欲,无明即无知。因为无明,因为有贪心和追求享乐的欲望,所以众生会不断地造业,不断地轮回,无法摆脱痛苦,超越生死。只有消灭"无明",根除贪欲,进而不造恶,最后才能消灭痛苦,获得解脱。(2)解脱说。婆罗门教所信奉的解脱是指当个体灵魂的"我"和宇宙主宰的"梵"达到同一,也就是所谓的"梵我一如"的时候,可以摆脱轮回。当时又有耆那教主张的解脱,是把原本清净的灵魂上的染污去掉。在吸收这两种思想部分因素的基础上,释迦牟尼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张以"涅槃"为解脱的目标。涅槃原意指"火的熄灭"。涅槃以后,人熄灭了烦恼之火,并且认识到本来没有一个实在的"我",由无我而去除无明,最后脱离轮回,实现解脱。(3)中道说。关于达到涅槃的方法,释迦牟尼根据他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享乐"和"苦行"是两种极端的行为,都不可取。放纵自己,一味追求肉欲是卑鄙的,而自我虐待,毁形自残则是疯狂的,二者都是无益之举,只有舍此二边,取其中道,才是修行的正途。为此,释迦牟尼提出了达到涅槃的八种正确方法,即"八正道":a.正见:正确的观念;b.正思维:正确地思考四谛的道理;c.正语:正确的言说;d.正业:正确的行为;e.正命:正当的生命方向;f.正精进:正确的努力;g.正念:忆念正法;h.正定:正确的禅定。这样释迦牟尼就提出了一套以富有特色的解脱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宗教思想体系。释迦牟尼在悟道之后,就为创建"僧伽"制度的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僧伽"即僧团,是出家佛教徒的组织形式。起初只准男性加入,后来妇女也被允许出家。释迦牟尼所建立的僧团吸纳了社会上各行业的人,如商人、猎人、理发师等,甚至杀人犯也可入教。虽然没有首陀罗加入佛教的记载,但是相对于其他宗教来说,佛教僧团是平等的,没有种姓歧视的。创教初期,释迦牟尼并没有为僧团制订任何制度。僧团的戒律是根据所发生的事件逐渐创建形成的。遇到事件发生时,僧人们就请释迦牟尼做出裁决,他的决定被认为是关于处置此事的"法律",也就是"戒律"。释迦牟尼所制订的戒律,涉及个人品德行为,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系列禁忌。除此之外,释迦牟尼还为僧伽规定了云游乞食、雨季安居和犯过忏悔等制度。这些建制构成了信徒们的宗教实践,也成为维护僧团组织和秩序的有力杠杆。释迦牟尼提出新的教义,有了僧团,又有教规,还有相应的寺院,于是,佛教就在南亚地区形成了。

释迦牟尼入灭后,其遗法由弟子加以结集而传持,约历百年仍保持其基本学说和根本精神不变,史称"早期佛教",也称"原始佛教"。

(二)部派佛教

释迦牟尼去世百年之后的400年间,即约公元前4-前1世纪,是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时期的印度,在经济上,奴隶制从鼎盛转向衰颓;在政治、军事上,经历了从难陀王朝到孔雀王朝再到巽伽王朝的更迭,以及希腊人、塞族人和安息人等外族的入侵。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生活、宗教和思想传统,佛教也相应地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佛教徒们对佛教的神话和宗教仪式加以丰富化,以期扩大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这种做法必然要使原有学说有所变异。此外,早期佛教教义和戒律的传承单凭记忆,口耳相传,这样,在授受过程中的误传难免会造成后来僧人在教义、戒律理解上面的分歧。由于这些原因,早期佛教逐渐发生分裂,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部派,从而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佛教最初一次分裂被称为"根本分裂",分化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部派。上座部代表原来一些长老的主张,属于正统派。大众部则代表着人数众多的下层僧侣的主张,是比较强调发展的流派。在"根本分裂"之后,佛教又发生了几次"支末分裂"。关于"支末分裂"的情况,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的记载不尽相同,但可知共分出了十八个部派。比较著名的有说一切有部、犊子部、多闻部、正量部等部派。

十八部派所表现出来的佛教内部的分歧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宗教实践方面。因为曾有一些教徒做出违背部分戒律的行为,佛教举行了多次的结集来讨论是否放宽正统戒律的问题。由于难以达成共识,这些结集往往就成了部派分化的直接诱因。二是宗教理想方面。上座部认为释迦牟尼是历史人物,是思想导师。一般修道人所能得的最高正果不是成佛而是成为阿罗汉,即达到断尽一切烦恼,不再生死轮回的境界。大众部却认为,佛是一位超人间的、神通广大的神,阿罗汉不是最高果位,达到了阿罗汉依然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大众部的这些主张,后来在大乘佛教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三是哲学理论方面。部派佛教在延续早期佛教人生哲学的同时,把理论研究的焦点拓展到了宇宙观领域。对于是否有轮回流转业果相续的主体以及宇宙万有是否真实存在等问题,各部派的意见不一。关于宇宙万有的"法"是否实有,一般来说,上座系各部偏重于说"有"。比如,说一切有部认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法都是实有的。而从说一切有部中分化出来的说经部则认为,事物只有在它转化为它的下一种存在方式时,才是实有的,因此,事物是刹那存在,不是三世存在。大众系各部偏于讲"法空",或者只承认现在实有,认为过去和未来都是没有实体的。在轮回主体的问题上,由于早期佛教既谈轮回,又不认可有一个实在的"我",自相矛盾,常受到"外道"的攻击,说如果没有造业受报的主体"我",就不可能有轮回。为了回答这一责难,保护佛教特有的"无我论",各部派就这一问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突出的是犊子部,他们提出一种轮回主体"补特迦罗",说这种"补特迦罗"是"不可说"的法,并与人身是"不即不离"的关系。这实际上是承认了"有我"。

总体上来说,大众部与后来的大乘佛教渊源较深,而上座部如说经部等的思想也对大乘佛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的兴起大约是从公元1世纪开始的。这时正是印度次大陆历史上所谓的"南北朝时期",即贵霜王朝和案达罗王朝分立的时代。当继起的笈多王朝三传至旃陀罗笈多二世的时候,占有了印度大部分版图。此时一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史家称之为印度中世的黄金时代。不过,国势很快又衰颓下去。在这一时期里,印度的奴隶制度趋于解体,开始于贵霜王朝的封建化在笈多王朝完成。相应地,种姓制度也发展为姓阶制度,即在原来的四种姓中,分出数以千计的世袭的姓阶。大乘佛教就是在这种制度变换、阶级关系重组的背景下逐渐产生的。

大乘是梵文Mahayana(摩诃衍那)的意译,相对于小乘即梵文Hinayana(希那衍那),乘是梵文yana的意译,意思是乘载(如车、船),也有道路的意思。大乘思想兴起后,持这种思想的人们认为,自己能运载无量数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达到菩提涅槃的彼岸,所以谓之大乘。相对应地,持旧义的人则被他们贬为小乘。大乘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主要有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两大派别。

1.中观学派

中观学派主张观察问题不落一边(如空与有、常与断各为一边),即综合二边,合乎中道,因而得名。创始人是龙树及其学生提婆。这一派奉《大品般若经》为主要经典。龙树著的《中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以及提婆著的《百论》为此派的基本理论著作。中观学派认为,任何事物只要是依靠先行的事物而得以存在,它就必定失去声称自己有内在真实性的权利。根据佛教缘起的理论,万物既然是因缘和合而生,即依靠其他原因、条件而生,这就说明它不是真实存在的,没有"自性",是"自性空"的。人生的痛苦正在于对世间一切事物没有真正的了解,不知自性是空。所以,解除痛苦的关键就是要认清万物无自性,"毕竟空"。

2.瑜伽行派

约公元4至5世纪,瑜伽行派继中观学派成为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此派奉弥勒为始祖,实际创始人是无著、世亲两兄弟。相传无著曾受到弥勒菩萨的启示,诵出《瑜伽师地论》为教义,学派也因而得名。瑜伽行派以《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等为主要经典。无著的《摄大乘论》,世亲的《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和《大乘百法明门论》等在创宗方面的作用最大。瑜伽行派在继承中观学派空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唯识无境"的理论,认为万法唯识所变。众生的识是变现万物的根源,由于万物由识所变,因此,万物(境)是无(空)。识能变现万物,识也是众生轮回转生的主体。由此瑜伽行派又提出"转依"的宗旨,把它作为"解脱"的代替语。所谓"转依","转"指转变,转化;"依","所依",指与生俱来而相续不断的意识状态("藏识")。就是说人们的意识、认识的转变,会影响到行为,可以改变客观环境,主客观不断地交互影响,就会使整个的认识行为和环境都发生变化。众生也可随着这种转化而成为佛。

(四)密教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热门推荐
  • 长白山下好种田

    长白山下好种田

    一时善心救人,没想到竟然香消玉殒,魂魄穿越到了一个不知道朝代的时空中去。欣悦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八岁的小女娃。家在长白山山下,靠种人参为生,可是日子过的却清苦的很。好在爹爹娘亲不包子,爷爷奶奶不偏心。好吧,那就全家齐心协力,共同奔小康吧。
  • 穿越:娃娃惹桃花【完结】

    穿越:娃娃惹桃花【完结】

    坐飞机去非洲考察,遭遇无敌龙卷风,就这么穿越了,让大学刚毕业的热血青年安佳洁来到了轩辕王朝。什么,这是个七岁小孩的身体?什么,这还是个女扮男装的小孩?什么,还是个亡国公主,不,亡国皇子?天啊,头疼!此小孩身份可疑,背景可疑,母亲可疑,新登基的皇帝可疑,统统都可疑,绝对有阴谋!不过,周围倒是围了一群男子,有美若天仙的,有傻不垃圾的,有义愤填膺的,有超级猥琐的……总之应有尽有。此文前期轻松搞笑,中间、后面有点虐,请喜欢的亲们入坑。++++++梦梦新坑:《朱砂泪:第一宫婢》http://m.pgsk.com/a/101456/梦梦其他作品:《变身大作战:玩转男校女校》、《朱砂泪:第一宫婢》。欢迎亲们,点击、收藏、推荐、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冷清王爷替嫁妃

    冷清王爷替嫁妃

    她被迫嫁他为妃,心不甘情不愿。他娶她为妃,心里却念念不忘其他女子。他妻妾成群,她不争不抢,甘愿把他拱手送人。他和她却渐生情愫,看她如何玩转后宅,驯服小妾。
  •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者,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 法医“废”女

    法医“废”女

    新坑已开:染指皇后:不过是半夜去停尸房解剖尸体而已,却意外穿越。人前:楚家九少楚碧落废物一个,人人大拇指朝下的对象。人后:天与地,神与仙又算什么?哪怕杀神诛仙,也随着她高兴乐意!一朝风云变,九天波诡谲,世人眼中废物,却是那问鼎九天之人!☆【片段一】“碧落,那我呢?我在你眼中又算什么?”他满目伤痛,为情所困。她冷笑:“只要是能解剖的东西,在我眼中全都一样,顺眼了就解剖,不顺眼…更要解剖!”【片段二】“楚碧落,”他拦住她,“假如,本王以天下来留住你呢?”她狂傲:“我若是要天下你还能自称本王?”话音一落,她手中的袖珍小刀擦着他的眉心滑过,地上,落下几滴殷红。☆楚碧落:知道么?你在我眼中,就跟咋们家米团子屁股后面那拉出来的屎一样!看着太丑用着太笨闻着太臭一无是处!拓跋清玄:九天之上,俯瞰苍穹,只有你才能与我并肩而立,这把九天折扇,便是我允你的信物,天地、苍茫、四海…天下,为我的聘礼。生死抉择,我生,你定生,你生,我可死。玉萧然:墨玉,我玉家儿媳的信物,此刻,便交予你手。哪怕砸成碎片,也随你乐意。容战:我,乃为天下之战而生,注定一生杀戮,只遇到你方才知道,天下,不过是为了追逐你的借口。北连阙:告诉你,阙者,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倘若非要一个人将我从九天之上摔下,这个人,非你不可。亲们记得收藏啊,腹黑会有滴,深情会有滴^_^本文一对一,女猪会黑,男主会很黑,哈哈,黑吃黑。咱们家亲耐滴的文文::嫡女帝师推荐好友文文::总裁—别太坏:花采贼:蛇王,你就从了我吧:枭妃策:秦始皇的小妻子:嗜血狂后
  • 朋友妻

    朋友妻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婚姻之阵地失守

    婚姻之阵地失守

    对话一:苏律己笑着看严以沫,说道:“我已经听介绍人说了一些关于严小姐的事情,我想问下,严小姐怎么看当兵的人啊,”严以沫都没有想直接说:“最可爱的人啊,歌词里不都是这么说的:为了人民群众,为了春回大雁归,”严以沫看到苏律己对自己这么笑,觉得真是春回大雁归啊,万物复苏啊,苏律己听完以后嘴角抽搐了一下。对话二:接了苏律己又问:“如果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你也知道当兵的人经常不在家,你能忍受寂寞么,”严以沫也没有想,话直接从嘴里蹦出来:“你们都为人民牺牲了这么多,人民也应该为你们做点什么,不是应该的么,这样才能相辅相成么,国家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和谐,”说完话,严以沫心里暗暗为自己说了一声耶,反正自己也不能嫁给你,话当然都得挑好的说了。苏律己听到这个答案,拿着水的手僵了一下,就恢复到自然。对话三:苏律己又笑了笑说:“那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怎么看待房事,”我们缺根神经的严以沫说:“现代这个社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房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苏律己正在喝水,听到这样的回答,差点没有呛到,低下头时嘴角又抽搐了一下,心想:大姐你可真能想啊,此房事比房市啊,当然严以沫都没有看到。
  • 贤妻生存守则

    贤妻生存守则

    她只是小小的六品官家女儿,实在高攀不上国公府这样的名门望族,可她就是在姊妹闺蜜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十里红妆风光出嫁了…夫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三房杂居,二房当家,长辈的多有偏心小心眼。看似和睦,实则暗潮汹涌。安静茹唯有步步小心,谨慎地周旋其中,为自己,为丈夫博得一席之地。而夫家,自有夫家的贤妻生存守则…1、温柔贤惠,通情达理。例如:丈夫看上某个女子要想办法给丈夫娶回来。2、勤劳治家,任劳任怨。例如:累死累活的半夜,丈夫要运动,也必须尽力配合。3、相夫教子,心胸阔达。例如:要调教丈夫言行举止,要管好孩子的教育问题。4、孝敬公婆,团结妯娌。例如:婆婆病了要尽心伺候,婆婆闷了要说话解闷,妯娌闹矛盾要及时调解。5、…娘得!老娘不干了,你TMD可以三妻四妾,我却只能守着你一人,你还嫌弃我没有眼光,看上的女子不合你的心意。你不知道老娘管着一家老小累死累活,哪有什么心情和你做运动!老娘是你老婆不是你老妈,凭什么还要教管你的言行举止?!!总之,这就是安静茹嫁去国公府的生活现状。那啥,可以和离不?某男一个眼神飞过来——你丫的再说一句试试!!哎,丈夫貌似不完全属于她,孩子千真万确是别人的,她咋就这么命苦呢?种田、宅斗、爱情、家长理短、男主腹黑实则一闷骚货色、绝对一对一、小三什么的都是浮云,总之这是一个闷骚男主调教娇妻反被娇妻调教的温馨的文文!!小果归来,嘿嘿,别忘了收藏留言啊,小果鞠躬感谢!推荐小果完结文:《任家五小姐》《长媳》《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