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700000050

第50章 人间佛教的界说与人间正道的实践(1)

人间佛教的提出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历史不断发生变迁。时局动荡,战乱叠起,风雨如晦,乌云漫空。整个汉地佛教处在萎缩、颓危的势态之中。正是在中国历史大转变,中国佛教日趋衰落、面临时代挑战的紧要关头,被誉为近世新佛教领袖的太虚大师(1890-1947)敏锐地观察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脉搏,倡导"人间净土"说,并相应地提出了"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太虚的主张,经印顺等人的继承和发挥,成了主导当代中国佛教实践追求的新方向和中国佛教现代化的新道路。

太虚作《建设人间净土论》等文,在广泛陈述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之后,直接倡导"人间净土"的主张。他说:"近之修净土者,多以此土非净,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而另求往生一良好之净土。然此为一部分人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净土行。……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然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而久之,此浊恶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故名为人间净土。"(《附录·创造人间净土》,见印顺主编:《太虚大师全书》,第47册,427页,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1970。)他认为离开人间另求净土不是大乘净土修行的目的,强调要凭借每个人的清静之心,共同努力,逐步转变恶浊世界为人间净土。在太虚看来,净土就是良好的社会,美好的世界,是人间清净的善果;浊土就是丑恶的社会,污浊的世界,是人心不正的恶果。他认为大家只要以良好的心知,纯正的思想,去从事一切正常的事业,就不难把恶浊的中国建设成为净土的中国。为了配合人间净土思想的提出、推行和实现,太虚又着意于改造佛教,使之人生化、人间化,提倡"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所谓人生佛教,是指佛教要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生为基础,也就是对人类以外的其他众生,如天神、鬼神等存而不论;同时重视现实的人生,不重视"人死",认为人生重于人死,生活重于生死。人生佛教的核心内涵是重在做一个好人,成就完美的人格,并提升到成佛的境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见印顺主编:《太虚大师全书》,第47册,457页。)太虚的著名诗句准确地表达了人生佛教的真谛。太虚还在偏重于"僧人本位"的人生佛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面向"社会全体"的人间佛教理念。他在《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一文中说:"人间佛教,是表明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经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同上书,431页。)人间佛教的理念突出了用佛教义理化导、改良、完善社会的意义、功能,扩大人生佛教的实行范围,使佛教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太虚弟子印顺,也提倡一种基于人生佛教而又超越人生佛教的人间佛教。(详见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他认为为了对治佛教中偏于死亡与鬼和偏于神与永生的倾向,必须高扬"人间佛教",强调"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真义"(详见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22页。)。赵朴初也汲取太虚的思想,提倡"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佛教常识问答》,110页,北京,中国佛教协会,1990。)。他说"人间佛教主要内容就是五戒、十善"(《佛教常识问答》,110页,北京,中国佛教协会,1990。),把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总结为佛教的基本道德规范。他还认为,人间佛教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建设起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有益于国家社会,进而以此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同上书,113页。)太虚提出人间净土、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理念,除了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以外,还有多重复杂的思想渊源:第一,人间净土思想是以人们都有清静心为出发点的,认为除去妄心,实践德行,无须离开现实人间,就能把现实社会变成道德高尚、精神文明的净土,变成彼此互助、人际和谐的乐园。可见《维摩诘经》说的"心净则国土净"正是人间净土说的主要理论基础。第二,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提倡,是和中国儒家的人文思想分不开的。关于这一点,太虚在许多著作中也都有明确的论述。儒家重人事,远鬼神,强调"入世济民"、"经世致用",重视伦理道德教化和修养,提倡君子人格,这对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内涵的界定,以及实践方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第三,太虚勇于突破传统佛教的某些界限,也是他对当时新思潮的一种热情反映与敏锐感受。他先后阅读过康有为的《大同书》、梁启超的《新民说》、章太炎的《告佛弟子书》、严复译的《天演论》、谭嗣同的《仁学》,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邹容的《革命军》等,从而扩大了眼界,增强了使命感,直接推动他提倡新佛教理念,开展新佛教运动。由此可以说,人间净土以及相关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理念,虽然也含有印度佛教思想,但主要是中国佛教思想,严格地说,是中国近代的佛教思想。

人间佛教的界说要精确简明地表述人间佛教的定义、界说并非易事。我们想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比较,人间佛教的思想结构、要点的揭示,以明确人间佛教的界说与实质。

人间净土、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三个概念的内涵已如上述,三者的关系主要有两组:人间净土和人间佛教,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人间净土指心灵净化、道德高尚的人间社会,人间佛教则是以人间为教化对象,在人间推行佛法,在人间基础上建立的佛教,是通过教化活动在人世间实现净土的佛教。可以说,人间净土是佛教追求的目标、理想,人间佛教是实现人间净土的法门、道路。就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的比较来说,两者的含义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只是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人生佛教偏重于以人、人类为佛教修持的主体,以人的现实生命、生活为对象,着重论述佛教对提升人生的道德、智慧、素质的意义;人间佛教则带有空间意味,以人间社会论佛教,强调佛教的人间性,佛的教化在人间,佛以人间为教化的空间,佛法的意义也只有通过在人间的教化才得以呈现,得以落实。相对而言,在佛教特征的整体表述上,人间佛教比人生佛教更贴切、更形象。

从太虚大师等人对人间佛教的论述来看,人间佛教思想的构成要素是:(一)以人为本,重人,重人类,重人生,坚信佛在人间,净土在人间,强调佛教是完善人格,完善人间社会的宗教;(二)人人具有的清净心是人间佛教的思想基础,也是人间净土学说的内在根据;(三)人间佛教提倡具足正信正见、悲智双运的大乘菩萨法门,认为这一法门是完善个人人格、建设人间净土的根本道路;(四)人间佛教的追求是人性的净化、人格的完美,这一理想的实现也即人间净土的建成。以上四者分别构成人间佛教的出发点、思想基础、根本道路和理想目标,这也是人间佛教说的四个思想支点。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似可将人间佛教定义为:以现实人生为基点,以人的清净心为基础,通过大乘菩萨道的修持,达到完善人格进而建立人间净土的佛教。这也是对当代佛教的角色、功能、特质的定位。

人间佛教的理念,就其实质来说,是强调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精神境界的升华,从而使人间社会日益净化、文明、和谐、美好。人间佛教的理念,表现了中国人重人生、重人心、重人间、重现实的思维特征和价值取向。人间佛教的理念与原始佛教的出世精神、佛教的泛重生论并不一致,但由于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情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汉传佛教实践活动的指标,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热门推荐
  • 掌掴至尊神

    掌掴至尊神

    浩大世界,三千六界,群英荟萃。人族羸弱,为百族之末,当自强不息,少年强则人族强,人族强则百姓兴。人族一心,上诛仙,下除魔,平灭神,血战六界。战歌吹响,人雄辈出!少年出北麓,闯天人,入圣地,平乱世,荡六界,掌掴天下,谁与争雄?当为至尊神
  • 爆笑小公主:吃货无敌

    爆笑小公主:吃货无敌

    小狐狸囧囧下凡间,无敌符咒吃货横行,“凹凸曼,凹凸曼,赐予我肉包子、赐予我大鸡腿、赐予我红烧肉……”熙儿不懂世事只懂贪吃,而这样的她萌萌哒可爱无敌,世间经历千奇百怪,魔界妖王?龙宫太子?天界雷神?就连现代歌星都在追她?汗!熙儿对他们可不敢兴趣,她唯独对热乎乎好吃的肉包子最喜欢!
  • 武霸天下

    武霸天下

    杨决出生将军世家,后遭到奸臣陷害,家破人亡,隐居在萧家村埋头修炼武技。十几年后,金军入侵。为了正义,杨决一人独闯江湖,展开了一个小市民与整个军队抗争的故事。也由此引发了无数爱恨情仇!
  • 网游之公子倾城

    网游之公子倾城

    新书已发,各位亲请看!推荐票什么的不要大意的投到新书吧!瑶瑶再此拜谢……众人:女神,你是怎么上世界公告的?小七:单挑boss!众人:女神,你是怎么升级的?小七:努力打boss!众人:女神,你和大神是怎么在一起的?小七:和大神一起打boss!众人:女神,怎么会有这么多boss?小七:系统抽了!
  • 清宫女相

    清宫女相

    一个身负逆命星、工作感情两失意的女子,机缘偶遇,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清朝,从此波折重重、奇遇迭生!乞丐,侠客,贵公子,阿哥,皇帝,到底哪个才是她命中注定的贵人?人情练达,嬉笑怒骂,从乞丐到女相,看她百炼成精;从破庙到皇城,看她谱写五味人生!
  •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过渡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帮助自己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星际绝色祭司

    星际绝色祭司

    "出身古武家族,容颜绝美;却有恶毒妹妹频繁算计;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让你尸骨无存!渣妹养母一边去!绝色美人降低容貌,玩星际网游,成为第一祭司;内测结缘,结识腹黑魔道,却是星际联盟最强少将!想追我?唔,少将在瞪你。本书可作《腹黑少将爱上我》《来自星星的少将》《论两个低情商怎样谈恋爱》《一个奇葩的我怎样拯救一个变。态的你》《我的基友都是壕》《史上最强小队》《作者作死》"
  • 王爷你好毒

    王爷你好毒

    (亲们,喜欢这本书可以进群——79475720讨论剧情用哈~)他——是天盛国最英勇冷酷的虞王,在她嫁给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想尽一切办法折磨着她。他——是天盛国最英明的帝王,长相俊美的他虽然中意了她,却只能把她金屋藏娇不敢示人。他——是天盛国最年轻的睿王,外表阳光秀美的他却有着一颗比谁都要执着的心。再见到她的那一刻起,他迷上了自己的兄嫂,却因至高的权益不肯与她厮守。他——是天盛国最放荡不羁的浪子,有着脱俗外貌的他曾发誓这辈子定不为女人所累,至到她的出现,他似乎已经慢慢改变了原来的初衷。她——一个只想过平凡日子的穿越者,却因现实的无奈,而一步步将她逼向险峰,当她蓦然回首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不是当初的她。人前,她是一个受人尊崇的虞王妃。人后,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女人之一。白昼,她是虞王折磨的对象之首。夜晚,她是闻名江湖的杀手“镜”。如此神秘的一个女人,她究竟是什么的附身?当一切又一切的谜底被揭穿,那些曾经负过她的男人又将是怎样的诧异与不可思议?新文《夫君别硬来》已发,一本作者重塑风格的,书亲们表错过哈!!!简介夫君为年度贺岁轻喜剧小说》¥¥¥¥¥¥¥¥收藏···票票……全部打劫!有时间,亲们还可以留言支持!!!其实,我并不傻,拿现代的话来说,我只是大智若愚罢了。因为我的个性平和,不喜争斗,所以总是以退为进,以和为贵。而你,堂堂东昭国的丞相之子却以为我傻得掉渣,而且极度认为娶我为妻就如娶了一个笑话。其实你错了,你错得离谱。以一个有着现代思想的我,又岂会真是一个傻子?只是很多时候,我不想强迫你罢了,事事由着你的后果,竟然换来的是助纣为虐。好吧,你来得猖獗,好我也“傻”得坚决。正文段落*1;新婚半月,我独守空房,你怕遭人耻笑,放下屋中娇娘不管,而倚在风尘女子的怀中畅饮独醉。我得知,只是笑,并不责怪,因为我能理解一个娶了自己不爱之人的心。2;初次见你,你竟带着一位美得挪不开眼的女人在房中大演春宫,我诧异的同时,只能故做平静的说;你继续。其实我虾米也没看到”然后上前取了一块薄弱不堪的丝绸垫子自觉去书房入睡。而你,却认为我是一个彻底的傻子,看见自己的夫君与别的女人相好,却无动于衷,也只有傻女人才会如此。3;回家数日,你一声不吭,你又领着那美绝人寰的女子离家三月,再次回来,你们不干正事,又躲在屋里娇喘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