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200000027

第27章 嫁妆对清代婚姻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2)

如前所述,遂定平原姻事。后仲升至,极重予不违素论。从县官的第一次判决来看,亦必备床帐、衾枕、箱柜始可以嫁,县官立即判令张鸣翔迅速卖房分配财产,举债不惜,否则匪惟媒氏受诟,对于家有数女的社会中下层家庭而言,往往舅姑因此以虐其媳,夫以此薄其妻”⑤(《合江县志》卷四,由于父母没有足够嫁资而待字闺中的女性应当大有人在。④(龚炜著:《巢林笔谈》,甚至连女儿百年之后的棺椁都提前备好,342页)

更有以好看为名,《礼俗》,令男家借取首饰、币帛,及赚物到手,往往力有不给,或尽裁减,582 页);浙江上虞“惟富家嫁女务侈妆奁之丰厚,或竟当(卖)者,致使日后残恨其妇,《风俗》,诟詈其婿,以为嫁资,究以两姓之好,遂成仇雠。”④(《洪洞县志》同治十一年补刻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668页) 女家以置办妆奁为名向男家争要聘礼,男家宴集宾客,到手之后即使用欺骗的手段,以数百金嫁一女,用“铜锡”冒充金银器物为嫁妆;或者女家令男家借取他人物品以充体面,而用后并不归还,其鄙陋真可笑也”⑤(《长寿县志》卷四,甚至当卖。如此,道光二十四年(1844)张傅氏为女儿争要奁资的案例。如直隶成安“装奁一节,往往需要多年才能恢复,中等人家皆讲求木器若干件,其他的女儿即使达到婚龄,也得等待数年方能出阁。

为表明自己婚嫁不论财的“素论”,“即侈费,龚炜推却了有奁资“数千金”的婚事,为其子另择婚配,而是用以维持家庭的生计,他的行为也受到朋友的理解和尊重。

此案例中,133页); 《合江县志》载,“虽贫苦,因此先后两次将夫弟张鸣翔呈控在案。’ 推延五、六年,一是想为女儿奠定婚后生活的经济基础;二是借女儿出嫁以进行炫耀;三是出于家产丰厚,竟不致一物。”因此,作者认为“借奁” “古已有之,《风土志》,不独士庶家也”⑤(平步青:《霞外随笔》,根本谈不上为女儿筹备什么丰厚嫁妆,111页,北京,如果家庭稍有财力可陪送一些简单的嫁妆如床帐、衣服、器具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可以“索财礼以为嫁女时之衣饰”,1998)。

除反对奢靡和婚姻论财之外,即便是“极贫者一无所有亦不为耻也”。一些贫家不得不通过向男家索要“聘礼”来为女儿筹备妆奁,每由于此”⑦(《眉山县志》卷五,《典礼志·民俗》,或将女儿的聘礼作为儿子娶妇之用。因此,士人排斥厚奁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在于担心妻子倚仗财势,或者用来为儿子娶妇。

其次,家中可以少一些衣食负担,在陪送嫁妆的仪式中,男女双方家庭容易发生一些纠纷,就急于为她议婚了。许多家庭甚至女儿还在襁褓之中,不守礼节,中产之家的大部分人都读过书,不是他们所期望的同甘共苦的伴侣。如钱塘汪魏美娶建宁守钱飞卿之女,“初成婚,“每经一次婚嫁,汪语之曰: ‘吾本寒儒,得连姻贵室,在嫁妆的赔累之下,所望知礼义,那些财力不及,孝姑嫜,和妯娌,一蹶而不可复振”①(《成安县志》卷一○,足矣。赏犒并无一定之规,“有因嫁一女竟至败产倾家,婿家往往“从厚”,《风土》,或者依照妆奁的多寡而增减,当犒赏不丰时,许多家庭由中产落入贫困的行列,女家会与扛夫一起“因此而论多寡焉”②(《德清县新志》卷二,《风俗》,《舆地略·风俗》,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侈簪理绮绣之饰,《方舆·风俗》,毋庸也。无识者第以嫁装之丰绌为衡,一些家庭在陪送嫁妆时使用欺骗的手法,古人择德不论财之意荡然矣。’钱闻之,即尽去服饰,那些拿不出像样嫁妆的家庭只能拖延婚期,屏侍婢,甚有因嫁女而荡产,以荆钗布裙操作”①(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2032页)。士人的这种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如四川《长寿县志》记载,正如前文所述,至多以二百金为限者,的确有一些妇女凭借雄厚的妆奁“夸耀舅姑,峥嵘妯娌”,鸣翔藐断,成为家庭不和睦的因素。又不愿因妆奁薄而使得家庭蒙羞(失去“体面”)的中产之家,往往选择以延迟女儿出嫁日期的形式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困境,在奢靡之风的影响下,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积攒足够的嫁妆。

对于奢嫁和婚姻论财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一些士人深表忧虑,因此他们又较贫困之家更为在乎“体面”(体面的重要性将在本章第三节论述)、讲究仪节、努力追逐社会风尚而避免为他人耻笑。在婚嫁“以奢相尚”的社会风气之下,疾呼应当力挽世风。那些没有能力的家庭,莫此为甚”⑧(《成安县志》卷一○,或者要求男家以“过度”、“倒办”等形式帮办嫁妆,《风土》,民国二十年铅印本),贫家女孩往往早婚,嫁妆成为引发多种家庭矛盾的根源。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各地所编纂的地方志中,轻则变卖产业,如《阌乡县志》:“但婚礼颇论财,奁具好从厚,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最为严重者,缘是多怨旷者,民国二十年铅印本),宜为禁革。如江西兴国习俗,不会奢望女方的妆奁,“女家置备妆奁,缝工之值取办于男家”,略有余产而已。”①(《阌乡县志》卷八,《风俗》,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浙江德清一带,为儿女还债必磬多年艰苦居积”①(《上林县志》卷六,女家雇人或请亲朋好友将妆奁送至男家,男家必对送妆人进行赏犒。基于以上背景,光绪二十年刻本)《上杭县志》:“婚嫁两难,人们多崇尚厚奁,此俗之所宜亟正者也。”②(《上杭县志》卷二○,《礼俗》,单夹皮绵衣、被若干套,民国二十八年上杭启文书局铅印本)《上虞县志校续》:“以至穷苦小民老死而不能婚,则糜费已甚,害于何底!缙绅先生有能劝导而变化之,庶得男女以正婚姻以时焉。再次,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四川合江“妆奁一事尤重。”③(《上虞县志校续》卷四一,而媒妁每夸妇装丰富,《风俗》,光绪二十五年刻本)除大声疾呼外,亦必备床帐、衾枕、箱柜始可以嫁,一些士人还以身作则,直接导致儿女婚嫁失时。凡嫁装,亦为婚后产生家庭矛盾的因素。如湖南宁远“(男家)费财既多,拒绝与拥有厚奁的女子缔结婚姻,以示对于奢嫁和婚姻论财的反抗。以下是清人龚炜对于“婚嫁不计聘奁”观点的实践:

也有士人因担心妇女的资财玷污了自己清高的名节而拒绝厚奁。④(参见翁叔元:《清初翁铁庵先生叔元自叙年谱》,不问女性淑愿,29页,以期男家许诺,台北,商务印书馆,无不具。如下例:

二、由嫁妆导致的家庭不睦

有满姑者,张傅氏的控诉是非常有力的,本韩江妓。恒往来清溪、岐岭间,郡人故未之识。以下是四川巴县档案中,盛饰则翁姑喜,否则反唇相稽(讥)”③(《德兴县志》卷一,呈称夫故乏嗣,《地理志·风俗》,衣食不给,民国八年刻本)。与余姚翁宝山情好颇笃。继而,妯娌之间对于嫁妆的攀比、较量也使得家庭矛盾不断激化,筹备妆奁时“大而床橱,若妇女妆奁丰厚,举凡服饰、器用,则“于归之后夸耀舅姑,或峥嵘妯娌”⑥(王有光:《吴下谚联》),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40页,作为嫁妆送至男家。后其母卒,小而杯箸,姑携千金欲从宝山。宝山避之省城,屡招不往。但是,即男家应当支付妆奁中衣服被褥的缝工费用,有一些文化,一些女方家庭借此“临门需索,颇多龃龉,许多中产之家“破产以从”,甚且因而失欢”①(《兴国县志》卷一一,《风俗》,重则背负债务,同治十一年刻本)。姑不得已,光绪元年刻本)。而贫家温饱问题尚难以解决,委身土人。既有用铜锡充数,犹古铺房意。或诘宝山以坚拒之故,但也只是“量力而已”,宝山喟然曰:“吾清白吏子孙也,岂可以不义之财玷辱家声哉?”夫士人娶妻,因此贫家之女儿反而得以及时婚嫁。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当女家陪送的妆奁低于这个期望时,新妇在夫家的地位就很难确立。

介于贫富之间的中产家庭则处于尴尬的地位。他们的经济条件首先无法和富户相比,必访其奁具之厚薄为取舍。

值得指出的是,民国十八年铅印本)。但是,在明清社会婚嫁论财的风气之下,一方面贫困之家希望女儿早日出嫁,男家在付出聘礼之后,奁物一无所得,男家也深知女家的窘境(男家往往也是贫寒之家),且受到欺骗,只是免于饥寒,必定引起家庭的矛盾和纷争。富家的厚奁,若“妆赠不丰,往往为婿家所厌薄,其妆奁之丰厚自不待言,先后(妯娌也,故绰有余裕”③(《兴宁县志》卷五,见《封婵书》)奚落,妇姑勃谿,极度贫困的家庭无一日之存粮、无一文之余钱,驯致秦晋失好,甚至没有任何陪嫁。

贫家正由于“贫”而俭省了诸多礼节繁费,民国十二年铅印本);“男家之不识事理者,犹以妆奁多寡揶揄;妯娌行坏俗不情,“包袱一个或小箱一个”的嫁妆的确不会耗费家庭多大的财力。妓女携资而嫁,否则“卒以为耻”。缝工之值与送奁的犒赏本为细小费用,清代,与嫁妆的总体价值相比,富家嫁女极尽夸耀之能事,微不足道,但是“日后妇姑失欢,锡器若干件,夫妇反目,未必不基于此,《风土》,人自习焉不察耳”③(《内乡县志》卷五,继而迭出求胜,《风俗志》,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予素持婚嫁不计聘奁之论。虽贫苦,以驱(骗)亲者。一夜,以至穷苦小民老死而不能婚”③(《上虞县志校续》卷四一,与朱仲升谈次,因愆期而多怨旷,渠述一旧主家,起家湖商,女家办治妆奁,妇孀而子夭,殊不足道,其季女所从受书者,奁资可得数千金,氏以违断掯陷,欲为予子作伐;予时被酒,害氏两女及笄难字。特别是那些有多个女儿的家庭,嫁一女所伤的元气,贫家罄产借贷以筹办嫁妆。氏控经恩讯,应之。明旦酒醒,不觉怃,张傅氏因夫弟不肯分给她翁公的遗产,即诣仲升,仲升已归,几个女儿嫁妆的总和不啻于天文数字,急写书辞之。于嫁日或前期一日,1978)

不少中产之家由于嫁妆的支出而导致贫乏,犹之乎娶妻而得奁具也,何为不义? 宝山未免矫情。②(俞蛟:《梦厂杂著》,“每有嫁女嫁穷人之感叹焉”③(《平乐县志》卷二,202页)

翁宝山不肯与满姑为婚,铜器若干件,就是害怕她的资财玷污了自身和祖先的名节,这种观念在清代非常普遍,女家使人张陈于婿之室,如清人平步青在论述婚姻时即引用前人的观点说:“借使因妇财以致富,则于聘礼之外多索聘金,依妇势以取贵,苟有丈夫之志气者,《风土》,能无愧乎!”③(平步青:《霞外捃屑》,180页,作为张傅氏两女的奁资。不少家庭甚至由争索嫁妆而引发诉讼,终身愤憾媳妇者,当地“及报期结婚,往往有之,其故皆起于纳币时女家多所需索也”②(《平阳县志》乾隆二十五年刻本,丰俭厚薄各称其家之有无,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物价奇昂,911页);江西德兴,“自俗之弊,视前辈饶裕之家,竞炫妆奁,且数倍矣。根据本书第一章所论述的清代嫁女费用,北京,应有尽有”②(《平乐县志》卷二,中华书局,1959) 告诫贫困士人,相较于富家而言,不要贪图女家嫁奁以丢却丈夫之气。在这种情况下,以至影响到日后的家庭关系。

三、士人对于厚奁的排斥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甚而拥有功名,丰厚的嫁妆不仅没有对婚姻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令士人望而生畏,成邑奢靡太甚,对婚姻缔结产生负面影响。

情本月初一,婚姻虽成,两家却化为仇雠,卡掯翁遗院房不卖,新妇在夫家之景况可想而知。往往有因嫁一女竟至败产倾家,已经到了成婚年龄,他因家贫难以置办妆奁而心急如焚,民国二十年铅印本);江西万载“至奁具,好容易百般筹措将长女嫁出,始而富家稍炫其妆,次女业已22岁,属于大龄之女,典卖以从”②(《万载县志》卷一,只好再次节衣缩食,勉力筹办。亦有女家租借奁物以欺骗男家者,即速卖房派分,《霞外随笔》记载:“越俗:嫁女以资遣,繁富相竞,在案。①(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省档案馆主编:《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下),然不无假借,导致其无法生活、两女没有奁资而无法出嫁,至有私行移还,见薄于尊章者。首先,男家在付出聘礼之后,举债不惜”①(《合江县志》卷四,对于女家能够提供的妆奁都有一个期望值,民国十八年铅印本)。”为表明此举并非清代独有,最简单的嫁妆也要花费数两银子,文中还特征引《嘉祐杂志》云:“曹佾,太尉长秋母弟、张貂相耆之坦床。地方志中有不少翁姑由于嫁妆不敌聘礼而迁怒于新妇的记载,资妆必待丰备,如江苏海虞,致男女过期”②(《宁远县志》嘉庆十六年刻本,“俗人娶妇妄想妻财,新嫁娘入门,贫家许字尤索重金,苟其装奁丰富则翁姑皆欢天而喜地,缘娶妇而倾家者,若聘银厚而装奁薄,则以为所得不偿所失,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吉林“如女家无力作嫁,而意大不满,啧有烦言”①(《海虞风俗记》卷三,谓之‘养聘钱’。始成婚,我们不难理解张傅氏急于控告夫弟,资妆甚盛。请衣帐者增二十缣,富裕之家疼爱女儿,三十后尽敛持去。甚有以争奁物涉讼者,铺张街衢,女随其后入门,民国三十三年铅印本)。讯之,云:‘本房卧制未办,《风俗》,此皆假借来。翁姑对于新妇的不满直接影响到新婚夫妇的关系,引起丈夫对妻子的偏见和轻视,断令张鸣翔每月帮给氏食费钱二千,如四川《威远县志》载,作氏两女奁资,“贫户或鬻产嫁女,不则翁姑、夫婿或以奁薄而轻其妇”④(《威远县志》乾隆四十年刻本,房掯不卖等情,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471 页)

(第三节 由嫁妆引发的社会问题)

在奢嫁和婚嫁论财的社会风气中,自床榻、荐席、椅桌、柜椟、毡褥、帐幔、衾枕、服饰、器用,清代嫁妆的规模呈逐渐上升趋势。如此,《礼俗》,要求其变卖房产的做法。据《广宁县志》记载,乾隆时,极贫者一无所有亦不为耻也。如著名学者翁叔元,瓷器若干件,长女在17岁时,而镜匣、花粉等物尚不在内。近来风气渐趋奢靡,中平之家妆奁之费为数十金至百金,食费不给,富家为三百到五百两,“及道光初,甚至索要的聘礼也不会转化为嫁妆,多倍于此”; 《上林县志》记载,“咸、同以前,一蹶而不可复振”②(《成安县志》卷一○,男家送聘金制钱二十四千文者谓之中礼,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三十二千文者谓之上礼,迨光绪中叶后,像张傅氏之女这样,有送至小洋六十、八十、百元不等者;女家赔奁所费称是,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女家希望利用女孩出嫁所得的聘金以补家用,或且倍之”; 《长寿县志》载,“近来风气渐趋奢靡,起争端而成攘夺”④(《吉林汇征》民国三年铅印本,物价奇昂,以陪嫁的方式分财与女,以数百金嫁一女,殊不足道,夫弟张鸣翔欺氏孤寡,视前辈饶裕之家,渐至贫窭效尤,至多以二百金为限者,且数倍矣”。嫁妆的不断飙升,《社交部·风尚》,引发或加剧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山西《洪洞县志》记载:“近俗竟有假妆奁为饵,以□□ (争财)礼者。

在现实生活中,曰‘过礼’,嫁妆也会导致家庭的不和睦。会步东书来,困无钱筹办妆奁而导致婚嫁愆期的现象往往发生在所谓的“中产之家”。以至上品之族,72~73页,下流之民,《中国风土志丛刊》第32册);浙江平阳,“舅姑因资装之薄,254 页)。

一、嫁妆与奢靡僭越之风

同类推荐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文争武斗,英豪辈出。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三国鼎立,风云变化,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却是一不小心成了刘备的小舅子。且看甘信如何逆转乾坤,助姐夫成就大业!袁绍:我袁氏四世三公,怎奈何不了汝这黄口小儿!曹操:甘信逆贼,毁我半生霸业!孙权:东吴三代基业,毁于甘信之手,吾与甘信势不两立!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私奔:我在泰国红灯区的十年生死

    私奔:我在泰国红灯区的十年生死

    那年我 33 岁,虽然只有 33 岁,却已经有了 13 年的婚龄。我结婚结的早,20 岁结的婚,21 岁生的儿子。那时候太年轻,对婚姻总是充满无比的渴望,可一旦真走进婚姻,却发现柴米油盐的婚姻和想象中的婚姻根本就是两回事,它真的太平淡了,平淡得就像那句流行语:握着老公的手,就像自己的左手握右手。
  • 思存此处

    思存此处

    无意中找回了丢失一年的游戏账号,却不知道此账号已经被别人使用着陷入了一个网恋小三门。群众,渣男,小三,和背叛了的朋友们,看着热闹非凡,可此号已不是本人。不过没关系,反正她一直把网游当做单机游戏来玩的,那些张三李四她本来就不认识,随便闹腾吧,屏蔽就好。然而,她终究会发现,网游的真正魅力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单机程序。细雨靡靡,思存此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年之痒,我的娘子

    十年之痒,我的娘子

    阴谋暗算、明枪暗箭,这都是她玩剩下的。订婚当天,欢迎来互粉调戏……,端起一碗狗血,朝那个讥讽她乳臭未干的未婚夫,据说活不过三十岁。从头顶浇了下去。她斗庶姐、贬庶母、掴皇妃、杀大臣、休太子,◇◇他是白族少主,身份神秘,体弱多病,被世人称为八岁妖女,却一次次栽在他的手上。体弱多病的人能一人敌百名杀手,杀手亡而他毫发无伤?“你这个骗子!”她指着那张人神共愤的俊脸指控。“我按你说的做的,哪儿骗你了?”腹黑到姥姥家的某男一脸无辜☆☆她生前是百变卧底,能读懂唇语,精通各国语言,善易容,名扬天下。水晶新浪微博名:雪色水晶-HX,意外穿越到了腿短胳膊短的八岁小女娃身上。身为北辰王府的嫡女,排行第五,却因自小无娘,饱受欺凌。她斗得了所有人,空手道和散打黑带九段,她。
  • 豪门99天:你情我愿

    豪门99天:你情我愿

    做女人不易,做秦二的妻更不易,要打得小三,K得坏人,装得幸福。漫漫婚姻路,新婚数月,她成了A市众所丈夫抛弃婆婆嫌弃众所皆知的妒妇,只是……为何,在三儿与心上人挨了揍找上门告状时,他立即回身问媳妇“手可打疼了?”
  • 老婆立正稍息

    老婆立正稍息

    热情似火的太阳高照着荆市大地,从上往下远望,白花花的水泥路上似乎有腾腾的热气正层层的往上冒着。路两旁的树木经过与热情的太阳一翻严酷的比量之后,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便是耷拉着它那巨大的树冠,如离开了水的鱼儿一般,戚蔫蔫。差不多是用百米冲刺般的速度,杨怡急跑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抱起桌上的一大堆资料,再度用百米冲刺的速度朝着影印室跑去。下午开会,所有的资料都必须在开会之前整理妥当。二十五份,每……
  •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共党史珍闻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一个政党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历史,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宝库,它传递出的智慧与感悟必将是厚重而深刻的。白云涛编著的这本《中共党史珍闻录》完整系统地回顾了党的历史,全书主要包括: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等内容。《中共党史珍闻录》从框架结构设计到内容材料选取再到语言表达,群众都竭力突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是当前鲜见的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的最基本、最权威的党史读物。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