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4200000017

第17章 嫁妆与清代妇女的财产继承权(1)

中国传统社会的继承权包括宗祧继承、爵位和官职的继承与袭荫、财产继承等方面。宗祧和官爵的继承是家庭中儿子(许多情况下只是嫡长子)特有的权利,这一点无论从法律还是民间实践的角度而言,都毋庸置疑。财产的继承则不同,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财产继承亦为儿子的特权,“诸子均分” 早已成为千年来财产分配和继承的准则,女儿无权参与家庭财产分割,“她唯一的权利是在成长时受抚养和出嫁时得到嫁妆”①(美国学者白凯在《中国的妇女与财产:960—1949年》一书中征引日本学者滋贺秀三的观点,9页)。近年来,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的财产继承权利开始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一些学者认为,女性在诸多方面享有财产的继承权利,如在家庭无子的情况下女儿对母家财产的继承、夫故后妻子对丈夫财产的继承和管理等。②(如邢铁:《家产继承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白凯:《中国的妇女与财产:960—1949年》等著作中均有关于此方面的论述) 其中,获取嫁妆是女儿继承母家财产的重要方式。

(第一节 妇女对母家财产的继承权利)

清代法律对于官爵和宗祧的继承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文武官职中可以世袭的,“令嫡长子孙袭荫”;如果嫡长子孙已经过世,或者有罪不能承袭,则“嫡次子孙袭荫”;没有嫡子,“方许庶长子孙袭荫”;嫡庶子孙皆无,“许令弟侄应合承继者袭荫”。承袭官职时要严格遵守以上次序,否则要受到“杖一百、徒三年”的惩罚。外姓养子无继承权,“瞒昧官府诈冒承袭者,乞养子杖一百,发边远充军”③(马建石、杨育尚:《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卷六,341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宗祧也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如无嫡子,“其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庶长子”,“无子者,许令同宗昭穆相当之侄承继,先尽同父周亲,次及大功、小功、缌麻。如俱无,方许择立远房及同姓为嗣”④(马建石、杨育尚:《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卷八,409页)。法律允许无子之人按照由亲及疏的次序,从辈分相当的族人中选择宗祧继承人。在具体的选择问题上,法律又有所松动,“无子立嗣,除依律外,若继子不得于所后之亲,听其告官别立。其或择立贤能及所亲爱者,若于昭穆伦序不失,不许宗族指以次序告争并官司受理”,即在辈分相当的前提下,人们可以不顾亲疏次序,在辈分相当的族人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但决不允许异姓子承继宗祧。①(参见马建石、杨育尚:《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卷八,409页)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拥有官爵的人毕竟属于少数,而宗祧继承也只能由家庭中的一个儿子承担,因此,相对于官爵和宗祧的继承,财产继承是最为普遍的,也是关系到人群中多数人的继承类型。清代法律在处理财产继承问题时,也显得较为灵活、平等。首先,诸子不论嫡庶,一律均分财产,女儿在特定情况下也拥有继承财产的权利。根据清代法律,“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即使“奸生子”也可以得到相当于婚生子一半数额的家产:“奸生之子,依子量与半分”。如果家庭没有儿子,则可以选择“应继之人”,即按照昭穆亲疏次序在族内选择的财产继承人,也可按照户主的喜好在族内辈分相当之人中选择财产继承人。在有奸生子的情况下,所选的族内继承人与奸生子均分财产,如果族内无应继之人,允许奸生子“承继全分”。如果奸生子与应继之人皆无,可由“亲女承受”,“无女者,听地方官详明上司,酌拨充公”②(同上书,419页)。如此,清代法律将财产继承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婚生子,第二个层次为继子(必须为应继之人,在族中选辈分相当者担任)和奸生子;第三个层次为女儿。就是说,女儿在婚生子、继子、奸生子皆无的情况下,才可以继承母家的财产。

但是,清代法律意义上的财产继承,只包括了分家和父母去世时子女的财产继承两种情况,对于此外的继承方式并没有涉及,或者不将其视为财产继承。事实上,还存在一些“用无继产之名、有继产之实的间接方式继承的机会”①,譬如女儿出嫁时得到的嫁妆奁产。我们认为,法律所规定的婚生子、奸生子、继子皆无的情况很少有,就是说,法律意义上的女儿的财产继承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得到嫁妆奁产才是女性继承母家财产的主要途径。

一、由嫁妆的构成看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利

我们之所以将嫁妆看作妇女对于母家财产的继承,首先是从嫁妆的构成而言,清代各地陪嫁的物品五花八门,无所不有。

各地陪嫁物品的种类非常丰富,衣服类有绸缎布素、单夹皮棉之分,首饰类有金银珠翠之别,家具有箱箧、橱柜、桌椅、凳杌、床榻等,摆设分锡器、铜器、瓷器等,日用品小至被褥毡帐、碗筷、盆桶,大至庄田、店铺、房产无不具备,还有一些地方有着陪送银钱、马牛、奴仆的风俗,甚至有将凶服、棺材全都为女儿筹备妥当的,凡是婚后生活需要的东西,只要女家有足够的经济能力,都会尽力陪送给女儿。如果说,嫁妆中的衣物首饰和日常用品只是母家送给女儿出嫁时的礼物,那么房宅、土地、牛马、奴婢等,无疑是母家分配给女儿的家庭财产。尤其是所谓的“全副”、“全堂”、“全面厅”嫁妆,几乎是为女儿置办起一个家庭所需要的全部用品。以“全面厅”为例,上表所列的台湾《南投县志稿》中记载了当地的“全面厅”,就是除“剪刀”和“菜刀”以外(由于刀为凶器,又有剪断、砍断之含义,因此各地的嫁妆中一般不含此类物品),其他物品则应有尽有,总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新娘自身日需品”,实际为婚后家庭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有新娘自己使用的衣物首饰、梳洗用具、卧房陈设,也有供全家人使用的柜橱桌椅等家具和厨房用具;第二类为家庭资产,如田亩、房宅、奴婢等。陪送土地时又有讲究,“用一量斗内装一块土,即表示其陪嫁的田地永远属于此女,即使此女死亡后仍可属于男方所有,而如果量斗里放一束稻禾,即表示此女陪嫁的田地仅给女有使用权,直到此女死亡后,此田地仍然需归还女方”,这是嫁妆中“田底权”与“田面权”的分别,我们将在稍后进行论述。除土地外,嫁妆中奴婢的多少也直接体现着女家陪送资产的厚薄。奴仆的陪送也有分别,婢女分为“粗”、“细”两种,做粗活的婢女称为“粗娴”,跟随女儿到达夫家后从事外房的各类工作,与夫家的其他婢女并无区别。“粗娴”在陪嫁时亦坐轿,但“轿窗打开”。做细活的婢女称为“幼娴”,她们主要是“在新妇身边供使唤”,从事一些轻便的工作。但是,“粗娴”与“幼娴”最主要分别并不在于工作的粗细,而是“做细活的幼娴得准与此女共一夫”,俗云“幼娴可通房”。即新婿可以将“幼娴”收为妾,使其与新妇共同“侍奉”丈夫,为男家传宗接代。这种情况并非南投所独有,清代许多地方都有将陪房丫头收入房内的习俗,譬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陪房丫鬟平儿,即被其夫贾琏收房;而薛蟠也将妻子夏金桂的陪房婢女宝蟾收为妾,则陪房婢女,也就是“幼娴”,还带有古代媵妾制度的某种残余。女家在为女儿准备嫁妆的同时,还要为陪送的婢女筹备一定的妆奁,“粗娴”要置办简单的衣物和日用品,“幼娴”则不仅要有衣物和日用品,还需要专为其置备衣柜等家具,供其婚后使用。

尽管“全面厅”的嫁妆并不多见,因为绝大多数人家并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但是这种陪嫁形式较为明显地反映出女儿对于母家财产的分割,即父母以陪送嫁妆的方式将一部分家产分赠给女儿,“陪奁高者可抵中等人家的家当”①(《武阳镇志》1983年铅印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76页。),从这个角度来看,陪送嫁妆与“分家”具有同样的功能———将生活用品和家庭财产分出一部分给女儿,让她在新的家庭中开始生活。

二、从嫁妆与聘礼的关系看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利

本书第一章中曾经提到,嫁妆的数量或额度依照家庭贫富和各地风俗而不同,多至千金万两,少则几两,甚至“有若无者”②(《万全县志》卷九,《礼俗志·民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就整个社会而言,奢靡之风盛行,许多地方有“倾产代奁”、“鬻产嫁女”、“嫁一女费过半矣”等有关“奢嫁”的记载①(参见《内邱县志》卷三,《风纪·婚嫁》,道光二十二年刻本;《厦门志》卷一五,《风俗》,道光十九年刻本。《威远县志》,乾隆四十年刻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133页)。那么,陪送给女儿的嫁妆到底占到家庭财产比例的多少?或者说,家庭分配给女儿的财产与分配给儿子的财产相差多少?由于缺乏有关这方面的详细史料,很难作出精细的估算,但是我们仍可以从一些记载中进行一个大致的比较,嫁妆与聘礼的关系可以作为这个比较的切入口。

如前文所述,嫁妆与聘礼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有时成正比: 若女家陪嫁以千百计,则“男家必多致聘钱”②(《醴陵县志》卷四,《礼俗志》,民国三十七年铅印本),若女家不取聘金,则“男家不索厚奁”③(《施南府志》卷一○,《典礼志·风俗》,同治十年刻本);有时成反比:“如家道殷实,聘金不过百元,而妆奁则甚丰厚,往往有逾数百金或数千金者;反之,家愈贫,而聘金逾多,甚有荡其所有仅足谋一妇者,而女家妆奁则除一身更无长物矣”④(《安达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460页),“盖贫家聘礼,只索钱财,不重物品,其妆必少,甚至毫无。富者重礼物,不索钱财,其妆奁反多”⑤(《万全县志》卷九,《礼俗志·民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许多情况下,嫁妆还由聘礼转化而来:“贫家因以为奁,或多索金”⑥(《雩都县志》卷五,《风俗志》,同治十三年刻本)。

决定嫁妆多少最直接的因素是家庭的贫富。贫家由于生活穷困,没有财产可分给女儿,因此多索聘礼,少陪嫁妆;中产之家大抵聘礼与妆奁相当,稍有能力的家庭还要“量力从厚”①(《祁县志》卷四,《风俗》,光绪八年刻本),争取多陪送一些财物(略超过聘礼),以示家庭的体面和对女儿的关爱;富户则妆奁大大超过聘礼,甚至不受聘礼,只陪送妆奁,分财与女。嫁妆和聘礼的对比中体现出这样一条原则:在有产可分的家庭中(那些无产可分的家庭不仅女儿没有妆奁,儿子也没有财产可继承),都要或多或少地以嫁妆的形式分给女儿一些财产。

从功能上讲,嫁妆与聘礼存在很大的差别。聘礼是男家送给女家的礼物,使用权和受益者应为女方家庭,女方父母可以将聘礼转化为女儿的陪嫁,也可以利用聘礼作为家庭其他的经济支出;而嫁妆是女方家庭送给女儿女婿的礼物,使用权和受益者为女儿本人或者新婚夫妇,也就是说,对于男家而言,聘礼是家庭纯粹的经济支出,即使女方家庭将聘礼转化为妆奁返回男家———这是清人常常使用的做法,这笔财产也与新婿的父母无关了,他们必须在分家时重新考虑分配给儿子的财产份额,如休宁陈姓的分家阄书中明确指出:“诸子婚娶一切使费多寡不一,父手经用,概置不计。代代皆然,日后不得异言。”①(《康熙五十九年休宁陈姓阄书·定例》,转引自章有义: 《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313页) 而对于女方家庭而言,嫁妆的费用支出一部分可以与聘礼相抵,另一部分多余的支出正是他们希望分配给女儿的财产份额。这或许可以解释清代许多地方嫁女花费超过娶妇的原因。富裕家庭多轻聘礼而重陪嫁,原因就是儿子在结婚以后还可以通过分家析产的机会继承财产,而女儿继承家庭财产的途径主要在于陪送嫁妆。因此,富家往往借陪嫁之机分财与女,为女儿婚后的生活奠定物质基础,如表中湖南慈利“吉礼之嫁子耗金,又特多于聘妇”;直隶衡水“毕婚后,男家之费什一,女家之费什九”。再如晚清名臣曾国藩,女儿出嫁,寄银二百五十两,儿子娶妇只寄一百两;侄女出嫁寄一百两,侄子娶妇寄五十两,都是出于这个道理。②() 参见《曾国藩全集·家书》,495、787、812、815、1018等页

三、嫁妆与分家

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在“分家”时,女儿没有权利与儿子同等地参与家庭财产分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分家的时候,家庭往往会考虑到女儿特定的经济权利,那就是嫁资问题。

首先,在分家时机的选择上,父母一般会选择在多数儿女成婚之后再进行分家①(有关分家的时机问题,参看张研、毛立平:《19世纪中期中国家庭的社会经济透视》,23~24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一方面为儿女完婚是父母的责任,男婚女嫁各自成家立业之后,父母认为自己的职责已尽,大家庭应当解体,因此分家;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子女的婚姻花费问题,如果在子女婚嫁之前分家,那么在分家时还得预留出未婚子女,特别是未出阁的女儿的生活和嫁妆费用。因此,多数家庭都会在为子女完婚之后,或者多数子女已经完婚之后分家。许多分家文书在开始都要对女儿的婚嫁情况予以交代,说明子女都各已婚嫁,于是分家。以徽州的几件分家阄书为例:道光二十五年(1845)休宁胡姓阄书中写有,“所养二女,长姐字程,未嫁而殇,次妹归于苏姓”;光绪元年(1875)歙县程姓阄书,“长女桃弟,次女嬉弟,通已出阁”;道光十五年(1835)徽州潘氏阄书中提到,家中共有“兄弟四人,女弟三人”,“十余年来,男婚女嫁”,父母为子女主持婚嫁的任务都已完成,因此分家;顺治十一年(1654)徽州洪姓阄书中亦写明,共“诞生二子一女”,“女名桂花英娘,适霞溪,婿名汪维墀”,洪家经营布店生意,女婿也参与其中,“二子及婿各创玉山布店,续述吾志”。子女都已各自独立,于是主持分家;黟县王姓在阄书中还特别指出,分家的原因就是由于“婚嫁连年,用度浩繁,以致两典皆替,遗赀殆尽”。王姓在分家前共有180亩以上的土地,应当属于中产之家,而中产之家在婚嫁问题上介于贫富之间的尴尬地位,他们在乎体面,讲究仪节,不愿因嫁妆俭啬而使家庭和女儿蒙羞,因此嫁女费用成为中产之家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在嫁妆的赔累之下,有的家庭由中产之家落入贫困的行列。黟县王家也经历了因婚嫁而典当财产的艰难,大家庭难以维系,决定分家。②(参见章有义:《明清及近代农业史论集》,341、348、339、305、325页)

其次,分家时如果仍有尚未出嫁的女儿,家庭一般会在总财产中预留出筹办嫁妆的费用。如光绪《安平县杂记》中记载有当地“家财继袭习惯及各房产业分爨之事”:在分析家产之前,要延请本姓族长或亲友作为“公亲”,将家庭所有资产业契账簿交付公亲,并“查明长辈有几人,应先踏养赡丧费,下辈有男女几人,男未娶妻者应踏娶妻聘费,女未嫁夫者应踏妆奁”。此外,还要预留出一定的银两作“祀业”、“书田”和对主持分家的公亲的“谢仪”等款项,剩余的财产才能诸子均分。①(参见《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二辑,《安平县杂记》,16~17页) 可见,女儿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分家,但是她们应得的份额(嫁妆),已经在分家之前得以提留。下面以光绪十七年(1891)和二十年(1894)台湾王氏的两件分家文书为例:

同类推荐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强兵

    强兵

    喜欢铁血军史的兄弟请捧场!
  •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曹操说:汝的谋略修为远胜于吾,他日必当有一番大作为。孔明说:汝真乃天神下凡,吾佩服之。孙权说:遇到汝,吾才败得心服口服。刘备说:本以为最棘手的大敌是曹操,没想到还有汝!仲达说:汝乃妖孽也,吾不与汝相争便是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且看他如何颠覆乱世,成就霸业!名扬天下!
热门推荐
  • 重案追踪

    重案追踪

    犯罪,这个行为具体应该追溯到何时,估计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只知道从有人类的时候开始,这个行为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走到了今天。可以说,它的生命力比世界上任何的生物都顽强,蟑螂、老鼠或许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早晚会有灭绝的一天,可是犯罪行为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也同时在进步着,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或许这也和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是密不可分的。本书收录了近年来中国最为刺激、惊险、复杂的真实案件,以档案小说的形式,深度剖析犯罪动机,完美演绎犯罪情节,并对罪犯的心理做了深入的解剖探讨,最完整地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复杂案情。此书作为犯罪记录的范本,将给研究犯罪这一课题提供最具权威性的参考借鉴价值。
  •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影响着世界管理学的发展进程的书,世界各国著名管理学家理论精髓的荟萃。本书汇集了国际著名管理大师的45本经典作品,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和全新的视角全面阐述了管理大师的管理理念,引导广大管理者吸收和掌握管理大师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高自己以实现个人目标,指导企业走向成功。
  • 红颜倾世:娘子好腹黑

    红颜倾世:娘子好腹黑

    步弱,21世纪佣兵界第一人。一张倾城的美貌下藏着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冷漠嗜血。虽如此,但此生她没有因为拼杀而死,却因误点自己的笑腰穴而笑死,世人叹怎一个囧字了得?然,不平凡的人怎可能就此平凡?血莲胎记,命中劫,命中难,今生喋血,终究是一朝变,世界颠,倾世容颜惊羡,他怎会是她?高手如云,一手狂澜,巧笑倩兮,前世今生,玩笑之大,她宁愿负了这无情的天下。
  • 金国虎啸

    金国虎啸

    金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女真人是中华民族先民的一支,这是教科书上说的。但绝大多数中国人现在对金国和女真人都还存有误解。
  • 骗仙记:天才少女升级录

    骗仙记:天才少女升级录

    一次许愿池边的意外,少女苏翩紫穿越到陌生的千云大陆,成为邪道骗子世家的一员。骗的人越多,修为实力就越高?这是什么古怪的修练方法?人人以为苏翩紫是一个不能修练的废物,最后却发现她才是真正的大BOSS。正当她春风得意之时,大BOSS的天敌、正义的使者、修炼天才郑皓弈出现了!天赋实力样样不输于她就罢了,怎么可以比她还腹黑奸诈?!郑公子你不是正道第一世家的道德典范吗?怎么可以比我这个骗子世家的圣女还会骗人?!【全文完结出版】简体书名《翩紫姬》,繁体书名《千王之凰》
  • 涅灵

    涅灵

    自古尘世之中,如若怨气岁淤积,就会有不甘于死亡的魂魄四处游荡,女娲留下的一盏七星筒灯,又会给执掌它的女子带来怎样的命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
  •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是一本历史题材的人物传记图书,古今中外的十几个女人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的主角。俗话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本《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中的主角都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杰出人物。她们征服的不是普通男人,而是世界上的翘楚,男人中的精英,她们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她们性格迥异,追求不一,用的手段也是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将女性优势发挥到妙不可言的境地,她们同样可以在历史舞台上争取到耀眼的一席之地。
  • 中国冠军企业的长尾战略

    中国冠军企业的长尾战略

    世界上一位CEO、经理人、企业家、营销总监,以及每一个市场营销人员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每一位公司董事、顾问、投资人、新闻记者、商学院学生,每一个对世界最成功企业的出众物质有兴趣的人,也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我们如此斗胆声明,并非因为我们写了这本书,而是因为书中提到了长尾理论确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我们做了长期研究,写出这本书,就我们所知,国内还没有人这样做过。你能从本书里得到很多东西:希望这几十个特定的事例,能够激励你在自己的组织里立即采取行动;希望这些观念和架构深植在你心底,协助指引你思考;希望你得到可以传给别人的智慧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