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700000003

第3章 乱世恩仇从头说(2)

同学关系,还有一例比较出名的,周瑜和蒋干,这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与鬼谷子的徒弟不同的是,周瑜和蒋干能力和地位的差别都很大,周瑜成功地两次利用了蒋干,而蒋干则毫无觉察。

做大事的大俗人——非议管仲

要在乱世里成就一番功业,就必须有过人的胆识和能力,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用”。不过,有的人表现得过于“非常”,甚至到了突破道德底线的地步,如果不用“迫不得已”来解释,就只能归结为这个人有人格缺陷,只是在乱世这种失衡的状态下才得以施展了。

比如管仲,年轻时的表现就实在不怎么样。据说,管仲以前是“城阴之狗盗也,天下之庸夫也”,这个评价实在过于刻薄。说管仲少时没有嘉言懿行倒也罢了,将管仲说成一个偷鸡摸狗之徒,不得不让人揣度这位后来成为贤相的人当初是怎样的德行。

管仲后来解释说:“我年轻时很穷,曾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分钱的时候,我分给自己多,分给鲍叔牙少,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婪,他知道我家里穷,需要钱用;我曾经替鲍叔牙出主意,结果鲍叔牙因此亏了大本钱,鲍叔牙不认为这是我愚蠢,他知道那是因为大环境不利;我曾几次出来做官,结果不长时间便被罢免回家,鲍叔牙不认为这是我无能,他知道我生不逢时;我曾从军入伍,每遇战斗失利,我便掉头逃跑,鲍叔牙不认为这是我胆小,他知道我家有老母需要我供养。他了解我不拘小节是耻于功名不显于天下啊。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看了管仲的解释,第一个想法是,他在撒谎,“城阴之狗盗”的这个说法他回避了。何谓狗盗?就是小偷。他避重就轻,对于小偷这件事闭口不谈,谈的是他和鲍叔牙做生意占一点点小便宜的事,人们的注意力只会放在他是一个奸商,而完全忽略了他曾经做过小偷。再看管仲亲口承认的贪小便宜的事,令人不得不敬佩鲍叔牙。管仲交了鲍叔牙这么个朋友,真是他的大幸,若换了别人,管仲的每一条解释都站不住脚。就拿合伙做生意分红不均来说,这是合伙人的大忌,但鲍叔牙就容忍了。管仲后来还说:“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意思是说世间万物对于人来说是公平的,聪明人财物有余,而愚笨之人贫困不足。这话是管仲发达之后说的,他贫困之时大概是说不出来的。

大概是鲍叔牙和管仲合作过一次,发现他不公平,不是一个理想的合伙人,于是,下一次,鲍叔牙做生意不再找管仲合伙,而是自己单干,只是请管仲帮忙出出主意。但是,很可惜,管仲的主意仍然不十分高明,鲍叔牙亏了老本。管仲的解释是大环境不好,这显然好笑,你要投资,连大环境都不好好整明白,还能叫投资吗?整个一傻冒。

管仲做小偷没成功,经商亏了本,打仗当了逃兵,做官屡次被罢免……可谓命运多舛,这一点倒与姜太公差不多。姜太公年轻时卖过肉经过商,也从过政,一直到了80岁仍未建尺寸之功。管仲年轻时所经历的那些苦难和挫折,则成为了他人生的一笔财富。可能当时谁也不会料到,那个怕死贪财的偷鸡摸狗之徒,后来会成为东方泱泱大国的宰相,会拥有长达40年的人生辉煌。

管、鲍二人经过种种坎坷,后来又步入了仕途。齐僖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名诸儿,次子名纠,幼子名小白。僖公令鲍叔牙做公子小白的师傅,令管仲和召忽做公子纠的师傅。

齐僖公和齐国的公子们陆续死了以后,齐国面临着纠与小白二子争立的局面。当时的形势,就像两方赛跑,先到者为王。管仲为了让公子纠即位,曾率兵埋伏在公子小白回国的必经之路上,行刺过公子小白,向小白射了一暗箭,正中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即位以后,就是齐桓公,他对管仲朝他放暗箭一事耿耿于怀,鲍叔牙劝解道:“那是他忠君的表现。您若能重用他,他也会像对公子纠那样对您的。”

齐桓公从善如流。公子纠争位失败后与管仲逃到了鲁国,所以桓公便派使者到鲁国,要求鲁庄公杀掉公子纠,将管仲、召忽引渡回齐国。齐强鲁弱,鲁庄公不敢得罪齐国,只好从命。按当时人们提倡的“士节”,作为臣子,是应当为主子尽忠的。召忽回到齐国后便自杀了,而管仲不仅没自杀,反而成了齐国的宰相。管仲没为公子纠“尽忠”自有他的理由:“我不会为公子纠一个人而死。我可以为三件事去死,一是国家破,二是宗庙灭,三是祭祀绝。如果不是因为国家灭亡了,我不会白白去死,我死了对国家不利,活着才有利于国家。”

管仲发此言的初衷,完全是为自己开脱,他找了一个理由,忠君不是忠于公子纠,而是忠于齐国。这个观点,不是当时的正确观点。当时的君臣这个概念,和后世有所区别,在后世,君就是皇帝,其他的都是臣。在当时,君和臣的概念是相对的,是一级级的,比如,诸侯是周天子的臣,但同时又是大夫的君;大夫是诸侯的臣,同时又是他所养的士的君。所以,管仲的不死,不再是小节问题,在当时,就是大义的不忠。公子纠死了,管仲能说出忠于齐国,倘若齐国被灭了呢?管仲还是不会去死的,管仲会说天下被灭了才能死,周天子还活得好好的,我还要忠于周天子,怎么能去死?相信我,即使周天子也死了,他会很有前瞻性地告诉人们地球还在转呢。

管仲此言此行,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一般人都认为,作为臣子,不能为君而死,非“仁人”所为。若干年后,孔子的学生们还为此事所困惑。子贡、子路都曾就此事问过孔子,能言善辩的孔老夫子没正面回答这一问题,而是迂回地肯定了管仲,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人民到现在还沾他的光。如果没有管仲,我们现在都披散着头发、穿着胡人的奇装异服做亡国奴了。

孔子其实在打太极,他根本就没有回答也没有办法来正面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问管仲不死对不对,孔子顾左右而言他:“他的功劳很大呀。”这再一次说明,按照当时的道德观念,管仲不死,就是小人的行为,不忠的行为,无可置疑。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后,经常向管仲请教治国安邦称霸图王的大计。

一次,桓公问:“寡人有打猎的爱好,对齐国的霸业有妨害吗?”

管仲回答说:“无妨。”

桓公再问:“寡人有好饮酒的毛病,对齐国的霸业有妨害吗?”

管仲回答说:“无妨。”

桓公又问:“寡人有好色的毛病,对齐国的霸业有妨害吗?”

管仲仍回答说:“无妨。”

桓公大概以为管仲会说一些明君应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执政为民,要过好享乐关、美色关之类的冠冕堂皇之论,谁知管仲却说好田好酒好色都无妨,这令他颇感意外,以为管仲在说反话,便生气地问:“这三种事都可以做,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吗?”

管仲说:“作为人君,做事不能优柔寡断,见事不能不敏锐。”

管仲认为国君好享乐并不算是大毛病,倒又是一惊世骇俗之语。

在管仲看来,好逸恶劳、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对于源于人性中的东西是不能强行遏制的。

根据《史记》记载,管仲平时生活是很奢华的,可能他也好田好酒好色,也好享乐。而齐国人民却不认为他生活奢侈。这说明管仲为强国富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其生活好一些,大家都觉得应该,并不认为就是腐化堕落。

管仲为政,也是很有人情味儿的。譬如他说:推行政令,最重要的就是是否合乎民心,如果背离了民心,就算再好的政策,也是不能实行的。靠着这个基本国策,管仲执政40年,地位稳如泰山,不仅得到了齐桓公的信赖,也得到了各级官员和广大人民的支持。

生于天子式微、群雄割据的时代,面对“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管仲确立了辅佐齐桓公富国强兵、匡正天下的理想,这就是管仲孜孜以求的“王道霸业”。

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首霸。而所有这一切,是以国力雄厚为基础的。管仲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招商达到富国强兵目的的政治家,其远见卓识令人叹为观止!当时的中国,群雄割据,管仲在齐国率先施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结果是“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在回答齐桓公询问治国之策时,管仲说请求齐桓公下令:“为各诸侯国的商人们建筑住所。对于带着一辆马车来齐国经商的商人,除了提供住所,还免费供给食物;对于带着三辆马车来齐国经商的商人,除了提供住所、食物,还免费提供马的饲料;对于带着五辆马车来齐国经商的商人,另外还有提供仆人为之服务的优惠条件。”

为什么要根据商人带到齐国的马车数量来确定优惠条件呢?这大概是因为,当时还没产生纸币,人们进行商品交易一般用金银财宝,车辆越多,说明这个商人带的财宝就越多,因此条件就越优惠。不仅要让商人们纷至沓来,还要让他们在齐国安居乐业。管仲又推出优惠措施,减少各种税费的征收,只征收商人们营业额的2%,这几乎是免税的。别的诸侯国的富商们都跑到齐国来,自然将大量财富带到了齐国。这种不通过战争手段就能轻而易举夺取敌国财富的做法,可谓一大创举。

管仲有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方面富足了,人们才能达到精神上的富足。用现在的话说,即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之上。温饱问题没得到解决,是谈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连管仲这样的伟大人物,贫困之时都不得不去做小偷,那时的他知道什么礼节和荣辱啊!

忠臣做到底就是叛臣——非议伍子胥

历史上有些人因为特殊的原因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国家而另投他国,甚至还要反过来攻打自己的国家。这种行为,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并不被看做是叛逆的行为,但是,因为历史总是后人来写、来评判的,所以,后人总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对古人说长道短,很少有能够设身处地为古人着想的历史学家。

春秋时代的伍子胥就是这样一个被后代的评论者品头论足的人。他是楚国人,但是却逃离了楚国投奔了吴国,后来又跟随吴王攻打楚国,更有甚者,他还亲自把楚王的尸体从坟墓里面挖出来,开棺鞭尸。

这些行为,在君主的权威已经牢固并且不可侵犯的时代,肯定是被视为乱臣贼子的行径,所以就连见识过人的大史学家司马迁也不能免俗,在评价伍子胥的时候,带着同情地说他“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

司马迁的意思是,伍子胥当年没有和自己的父兄一起慷慨就义,而是选择忍辱偷生投奔他国,这是放弃“小义”;投奔了吴国之后励精图治不忘家仇,最终带兵打败自己的祖国而且对楚王进行鞭尸,这就是将灭门的大耻辱一举洗刷干净,而且让自己的名字得以流传后世。不过,司马迁对伍子胥这样的行为表示的是“悲”,就是叹息。司马迁既赞叹伍子胥能够忍辱偷生报仇雪恨的志向,又慨叹他做出了叛国而且大不敬的鞭尸行为。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皇权大一统盛行的时代,所以特别强调臣子要对君主忠心不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故而在评论伍子胥的时候,即便是司马迁这样在古代独一无二的大史学家,也要对他叛国的行为进行批判。

不过,好在伍子胥在他生活的春秋时代并没有受到那么多的苛评。在那个时代,他的行为是被理解的,没有谁因此而对他进行道德上的攻击,哪怕是他的政敌,也没有利用这个来说事儿。原因就在于,伍子胥式的“不忠”,是可以被世人谅解的,所以他能够摆脱被伦理观念批判。在他之后的孟子提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至少在孟子的眼里,伍子胥的行为是正当的。

伍子胥究竟是怎样走上背叛者的道路的?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期楚国人。他的父亲叫伍奢,有一个哥哥叫伍尚。伍子胥的家族在楚庄王时出了一个以刚直诤谏闻名的伍举,因为伍举被楚庄王重用,所以伍子胥的家族在楚国的地位比较高。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了——历代凡是和君主冲突最激烈、最后兵戎相见的,基本都没有普通百姓,而绝大多数都是王公贵族,伍子胥也不例外。

为什么会这样?在统治集团的高层,却总是出现可以颠覆君主统治的力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现象。

伍子胥生活的年代,当时楚国的君主是楚平王。楚平王的太子建最信任的就是身边的太傅——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而太子身边的另一位官员少傅费无极对此十分不满,他知道如果平王去世、太子继位的话,伍奢肯定就是宰相,而自己却不会受到重用。于是,他想尽办法要除掉伍奢,抬高自己的地位。费无极想出的办法,就是制造楚平王和太子之间的矛盾,伺机进谗言除掉伍氏家族的力量。

太子建到了该成婚的年龄,平王派费无极做迎亲特使,去秦国迎接太子妃。费无极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他把太子妃接回来之后,没有向太子汇报就直接报告平王说:“这个女子是绝代佳人,大王可以自己娶了她,再给太子另外娶一个妃子。”——这种做法,在春秋时代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太子妃没有和太子正式成婚,只是迎接到了楚国,那就不能算乱了辈分,早些时候的卫国就出过这么一档子事。而且,楚国与中原各国的风俗不大相同,在婚姻问题上和秦国有些相似,不大注重辈分问题。

楚平王听从了费无极的建议,把秦国美女纳入后宫,十分宠爱,同时平王也没有忘记太子的婚事,给他另外娶了一位妃子。这件事带来的唯一变化,就是楚平王把费无极调离太子身边,让他侍奉自己。企图利用婚姻问题挑起父子争端的计划居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费无极十分不甘心,因为他知道,只要伍奢不除,自己的地位在太子继位的时候马上就会变成泡影。于是他多次在平王面前诋毁太子建,让平王对太子疏远,派太子出去驻守边疆。

说到这里,似乎传统评书和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再次翻版出现:奸臣一再进谗言,迫害忠臣,忠臣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在即将被满门抄斩的关键时刻,忠臣家中有一个男丁侥幸得以逃命,并且从此一边流亡一边走上复仇雪耻的道路……这是一个十分老套的框架,但是却能够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变成事实。这一次,那个得以偷生并且最终将成为复仇英雄的,轮到了伍子胥。

费无极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可能会给他造成杀身之祸的太子,更不会放过他潜在的对手伍奢。于是,他再次利用楚平王娶了原本许配给太子的秦国美女这一事件,在平王面前造谣说太子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他还十分“设身处地”地为平王着想,故作诚恳地要求平王对太子的行动作出防范。他甚至编造出一个故事,说自从太子被派去驻守城父以后,就凭借着统领军队的权力和自己的太子身份,对外和诸侯频繁交往,可能就要率兵进入都城作乱。

同类推荐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锦衣笑傲行

    锦衣笑傲行

    新书《好风青云路》发布,请广大书友支持。
  • 大风起兮(上)

    大风起兮(上)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热门推荐
  • 杀手也穿越系列之舞倾城

    杀手也穿越系列之舞倾城

    【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她是一个穿越过去的冷酷杀手,上一世的命运在这个时空依旧出现,只是多了另外一个身份,卧底。为了生存,为了脱离命运,她必须做出各种选择,包括杀了他或者救他。
  • 光明王

    光明王

    他们称佛陀为弥勒,意思是光明王,还有人继续叫他无量萨姆大神,说他是位神祗,但他仍旧宁愿去掉“无量”和“大神”而自称萨姆。他从未宣称自己是神,不过,他当然也从未否认过这点。情势如此,承认和否认都毫无益处。死亡与光明永远无处不在。它们开始、终结、相伴、相克,它们进入无名的梦境,附着在那梦境之上,在轮回中将言语焚烧,也许正是为了创造一点点美。而这无名,就是我们的世界。《光明王》是泽拉兹尼最富盛名的科幻史诗,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曾获雨果奖最佳小说奖,并获得星云奖的最佳小说奖提名。
  • 手绘的世界

    手绘的世界

    格言在编辑部里的新策划是有关奇妙的故事,他想到溯前取材------同学江夏莉似乎在一点一点重述曾经,但是有人一直将他拉回现实。然而他遇到的问题似乎故事里的术师会替他一一“解决”!
  • 蚊帐

    蚊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载水伊芳

    载水伊芳

    原来美男堆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的。她不过是花痴、爱美色而已,是意外,亦或是阴谋?她遇到了他们,至于让她成为女人公敌吗?--情节虚构,他们渐渐走近她的生活,直至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只想要简简单单生活,可是老天却不如她所愿,请勿模仿,倒霉事一个接着一个,她喜欢的各具特色的王子们,总是有人故意使坏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温昕探案记

    温昕探案记

    砌在墙里面的尸体!能与鬼嫂接通的电话!这不是恐怖小说,这也不是鬼故事!繁华世界下,浮躁的心,扭曲的灵魂,活着的人比鬼更可怕!三个鬼机灵般的丫头,本职是温柔可人的护士,却偏偏喜欢帮忙探案,看细腻笔下描述的黑暗心理,她们侦破的仅仅是案子吗?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