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400000031

第31章 從《文辨》看王若虛的散文觀念(1)

王永

王若虛(1174-1243),字從之,號慵夫,河北槁城人。他是金代末年著名的學者、作家,與元好問比肩的詩文批評家,有《滹南遺老集》傳世。王若虛“文以歐、蘇為正脉”元好問《内翰王公墓表》,《元好問全集》卷一九,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43頁。,其文章創作崇尚自然、平易。他擅長談辯,議論公允透徹。“李右司之純以辨博名天下,杯酒淋漓,談辭鋒起,公能以三數語窒之,唯有嘆服而已。”同上,第444頁。王若虛具有非凡的疑古辨誤的才能,其《滹南遺老集》四十六卷中有三十七卷為“辨惑”類文字,自五經、《論語》、《孟子》、《史記》、《新唐書》、諸史乃至各家詩文多有評點,疑前人之成説、破千古之謬論,頗具灼見。

《滹南遺老集》有“文辨”四卷、“詩話”三卷,其詩話已有單行本行世,久為學界所知,然而其評點歷代散文的“文辨”却一直沒有受到足够的重視,歷來的文論史著作多是一筆帶過,其藴含的價值亟待深入研究。

正如民國時期標點本《滹南辨惑》編者侯毓珩在“導言”中所言:“《文辨》雖名為‘辨’,其實與詩話差不多,只是文話。”王若虚《滹南辨惑》,國學門徑叢書本,上海:大東書局,1933年。的確,《文辨》四卷並不是系統成篇的理論著作,而是衆多評點條目的羅列集合,其共計130餘條,每條百字左右,編排大致以年代為序,因篇幅考慮而釐為四卷。它是集中討論散文作品和散文評論的著作,文中已三次直接使用“散文”這個概念:

退之評伯夷,止是議論散文,而以頌名之非其體也。(《文辨》二)王若虚《滹南遺老集》,《四部叢刊》本,下同。

歐公散文自為一代之祖,而所不足者精潔峻健耳。《五代史論》曲折大過,往往支離蹉跌,或至渙散而不收,助詞虛字亦多不愜,如《吳越世家論》尤甚也。(《文辨》三)

揚雄之經、宋祁之史、江西諸子之詩,皆斯文之蠧也,散文至宋人始是真文字,詩則反是矣。(《文辨》四)

王若虛在《文辨》中所評點的,主要就是史傳(包括《史記》、《漢書》、《晉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和楚辭、南北朝文、唐宋諸家散文作品等散體文字,還有如邵博、陳師道、洪邁等人對這些作品進行評論的文字,其涵蓋比今天的散文範疇要寬。

《文辨》中的評點條目主要是從文章學的角度着眼的,内容涉及創作得失、文字校勘、文體流變等方面,主要是針對前人創作、評點和傳寫的錯誤發表自己的看法,其宗旨在於指導後學的創作。

一、文體論:大體須有、定體則無

或問:“文章有體乎?”曰:“無。”又問:“無體乎?”曰:“有。”“然則果何如?”曰:“定體則無,大體須有。”(《文辨》四)

中國古典散文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和豐富多彩的體類,這一點從南北朝時劉勰的《文心雕龍》中就可以看出。發展到宋代,各種體類的文章都開始趨向完善,隨着創作的日漸成熟,“尊體”與“破體”的問題也開始進入學者的理論探討視野。由於宋代古文運動本身就是在復古號召下取得成功的,部分學者本着固守前代經典的觀念,對有“越界”之嫌的佳作妄加指點,無疑成為散文發展的理論障礙。

正如《文辨》所引陳師道關於宋代記文的批評:“退之之記,記其事耳。今之記乃論也。”(《文辨》二)陳師道以韓愈的記文為準則,認為記文的要求就是記事,從這個標準看,宋代加進了議論成分的記文便已經失去了固有的文體特點。對這種看法,王若虛給與了針鋒相對的批評:“予謂不然。唐人本短於議論,故每如此。議論雖多,何害為記?”的確,作為記文的標準本身就是在形成的過程中。宋代以文治國,太祖就曾立下戒碑禁止後代帝王殺戮讀書人和直言敢諫者。因此宋代文士對朝政的議論熱情空前强烈。這種議論的傾向又發展到性理的探討,擴展到各體文章中,其實好發議論是宋文的整體特色,並非是記文一體的情况。因此,認為加入了議論成分的記文便失掉了文體身份的觀點是片面的。“蓋文之大體固有不同,而其理則一。殆後山妄為分别,正猶評東坡以詩為詞也。且宋文視漢、唐百體皆異,其開闊橫放自一代之變,而後山獨怪一二,何邪?”王若虛就此提出自己對於文體之間關係的看法:只要能把自己要表達的一個“理”(這個“理”的内涵是比較寬泛的,道理、事理、情理、物理應該都包括在内。)説清楚,文體之間大體有一個區别就可以了,而陳師道之所以會有這種看法,原因正是由於他對文體界限的一種嚴格要求,使他沒有看到宋文擺脱傳統因循桎梏、力求突破和創新的成績。

從這種觀點出發,王若虛對前代吸收其他文體特點的文章其文體歸屬也給與了寬容的肯定。“邵公濟嘗言:‘遷史、杜詩,意在不似,故佳。’此繆妄之論也。使文章無形體邪,則不必似;若其有之,不似則不是。謂其不主故常,不專蹈襲可矣。”(《文辨》一)實際上邵博對司馬遷《史記》和杜甫詩的評論是揭示了二者之魅力所在的,《史記》之所以勝於其他史書,恰恰是由於書中藴含的情感和個性以及對歷史的詩性體驗;而杜甫詩歌的突出特色也是在於對安史之亂時期歷史風貌的反映。這種觀點與錢鍾書在《談藝錄》中所説:“文章之革故鼎新,道無它,曰以不文為文,以文為詩而已。”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9-30頁。的觀點是相通的。王若虛對《史記》和杜詩在這一點上的特徵也是認同的,但是對於邵博用“不似”這種表述是極為反感的。因為這又是先有了一個對文體的主觀刻板的規定在裏面。他認為用“不主故常”、“不專蹈襲”這樣的詞語指出其創新價值纔是準確的。

王若虛認為,文章創作“定體則無”,但還是“大體須有”的。這要根據文體的不同功能而定,記、論、賦這些文藝性文類的要求自然寬泛些,但是像史書、實錄、制誥等實用類文章的創作還是要嚴謹對待的,决不可以“失體”和用它來展示雕飾的才華。針對宋人關於胡旦借掌制誥的便利撰文戲弄江仲甫的故實,他還提出了“夫制誥,王言也,而寓穢雜戲侮之語,豈不可罪哉?”(《文辨》四)的看法。正是基於這種文體觀念,王若虛對講究藻飾的四六文體表示出極度的厭惡:“四六,文章之病也,而近世以來制誥表章率皆用之。君臣上下之相告語,欲其誠意交孚,而駢儷浮辭,不啻如俳優之鄙,無乃失體耶?後有明王賢大臣一禁絶之,亦千古之快也!”他還舉出了一個正好説明這種文風浮華、堆砌故實現象實例:“孫覿《求退表》有云:‘聽貞元供奉之曲,朝士無多;見天寶時世之妝,外人應笑。新豐翁右臂已折,杜陵叟左耳又聾。’”王若虛認為:“夫臣子陳情於君父,自當以誠實懇惻為主,文用四六,既已非矣,而又使事如此,豈其體哉?宋自過江後文弊甚矣。”(同上)

金代文章是直接繼承北宋歐陽修、蘇軾等人的古文傳統發展起來的,王若虛在文章理論上大體繼承了宋人的美學原則:“凡文章須是典實過於浮華、平易多於奇險,始為知本末。世之作者往往致力於其末而終身不返,其顛倒亦甚矣。”(《文辨》四)但是在對待四六駢文的態度上,他明顯失去了歐陽修“偶儷之文,苟合於理,未必為非”歐陽修《論尹師魯墓誌》,《歐陽修全集》卷七二,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1045頁。的公允態度。其實駢文作為宣講類的文章形式有它的價值所在。因此儘管四六文產生了很多確實存在的流弊,但是終整個封建時代的歷史,並未像他所希望的那樣被徹底禁絶,這説明四六體的實用文字還是可以從屬“大體須有”的標準之内的。

二、文法論:文無定法、文理暢達

夫文豈有定法哉?意所至則為之,題意適然,殊無害也。(《文辨》三)

自宋代起,關於文法的討論開始在文人間流行,名家的書信、同時代人的筆記記載了大量相關的内容。王若虛一方面承認許多成功作品的藝術價值,一方面反對將這些作品作為萬世法則。他認為創作應該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來引領,達到一種自然真率的境界:

張九成云:“歐公《五代史論》多感嘆,又多設疑,蓋感嘆則動人,設疑則意廣,此作文之法也。”慵夫曰:“歐公之論則信然矣,而作文之法不必再是也。”(《文辨》三)

同类推荐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热门推荐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本书所讲述的案件均由真实事件改编,数起重大凶杀案,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为避免对号入座,地点和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繁华的都市突然出现了一名令人恐惧的变态杀人犯,他喜欢将被害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切下,就像技术娴熟的厨师,再把骨头留下,最后将肉寄给被害人家属,媒体冠以“骨头收藏家”的称呼。他为什么喜欢这样做?是有特殊嗜好,还是受过某种刺激?
  • 悍妾当家

    悍妾当家

    自小订亲,苦等四载,终于等到大婚之日红盖头被揭开,新郎却不是她苦等之人一夕之间,楚晶蓝由苏府的正妻沦为安府的第五房小妾原因竟是她苦等之人将她当做赌注输给了杭城最有名的纨绔安子迁!她没有哭闹,反而抿唇浅笑,将眼泪和委屈和着血水吞进肚子里:苏连城,你一定会后悔的!你今日里加在我身上的耻辱必当百倍奉还!安府里美人如云,主母似虎,恶妾似狼,刁蛮霸道不讲理的婆婆根本就没有她生存的空间好在纨绔相公并非如传闻中的那般无耻每当她被人欺辱之时便会暗中相助,她才发现他那副纨绔的表像下竟是……于是她智斗主母、妙抗小妾、巧夺府印、悍掌大匙成为安府的新当家,且看楚晶蓝如何掌管这一大家族,又是如何报仇血恨!本文主打宅斗和商斗,种田文,一对一。----------------------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劣妻》:某夜唯唯一一本现代文。《坏坏相公倒霉妻》:温馨与阴谋共存《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已签约出版《七小姐》:《强嫁》:《枭妃》:《妾无双》:连载中---------------------------------推荐好看的种田文:瑾瑜《继室谋略》红尘《妻不如妾之夫人要下堂》娘子《重生之高门奴妻》倾城《残情王爷的嫡妃》独孤卫《三少奶奶》
  • 桃花债·王爷,我等你

    桃花债·王爷,我等你

    北苑小王爷秦流璟是传说中的短命鬼,空生了一副风华无限的好相貌。天下大乱,皇帝无嗣,他竟然还有可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只有夭夭才知道:他是天生妖孽,根本不是个人!大臣常家二十一口灭门惨案;京中大活人变成木头人的怪症;敌国北燕出兵的阴谋……全都是他,妖孽祸国!★可是他却独独只贪恋夭夭。他害死了她爹,却又甘愿用自己心尖鲜血挽救她娘的绝症;所有人都想将杀人罪名安在她身上,只有他执了她的手,告诉她:“刀山火海,我陪你去。”★三生三世,一场桃花。是谁在桃花下许下诺言,是谁欠下桃花情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我终为你披上嫁衣,为你情定三生。可是你是否会含笑等在,桃花下?==========================现言新文:《哥,要你负责》http://m.pgsk.com/a/185387/
  • 浪遏扁舟

    浪遏扁舟

    人生如浪里扁舟,坎坷似遏浪而来;没有爱情的支撑,生活就难以前进。本文写主人翁从小立志要富起来,可在他求索中才知道生存是那么的难,他受尽了人间苍伤。他与几个女子都有爱情,可是都被现实击破了踏入伊甸园美好梦想,以致他的爱情多次受挫而痛苦的经历。
  • 三栖特种兵

    三栖特种兵

    三栖特种兵,处处我为雄!显奇能,时空无阻,金手指,灵犀一动。生死不渝同心契,情同手足兄弟盟。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