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200000023

第23章 南宋后期的晚唐体(2)

这种变化的发生,与四灵的倡导唐诗密切相关。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

四灵,倡唐诗者也,就而求其工者,赵紫芝也。然具眼犹以为未尽者,盖惜其立志未高而止于姚、贾也。学者闯其阃奥,辟而广之,犹惧其失。乃尖纤浅易,相煽成风,万喙一声,牢不可破,曰此“四灵体”也。其植根固,其流波漫,日就衰坏,不复振起。吁,宗之者反所以累之也。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历代诗话续编》,第416页。

从这段话可知,“唐诗”已不再仅指唐人的诗歌,也指向宋人的晚唐体作品。那么晚唐体有何弊端呢?范晞文将其归纳为“尖纤浅易”,南宋后期对晚唐体的批评,也基本上不离这四字。叶适《王木叔诗序》说:

木叔不喜唐诗,谓其格卑而气弱。近岁唐诗方盛行,闻者皆以为疑。夫争妍斗巧,极外物之变态,唐人所长也;反求于内,不足以定其志之所止,唐人所短也。木叔之评,其可忽诸?叶适《叶适集》,第221页。

木叔指责唐诗的这番话,大约相当于范晞文所说的“尖纤”。而“唐诗”之所以会出现“格卑而气弱”的状况,叶适认为在于它太关注如何描摹物态,如何将字句安排妥帖,而对“言志”的一面则相对忽视。确切地说,是“唐诗”对言儒家之志相对忽视,而太喜言自己对山林的向往、对风花雪月的喜爱。对儒家道德而言,这些不关注国计民生的诗就是一些“格卑气弱”之作。而且晚唐体诗人喜欢的,便是在风物山水之间静静地观赏、体会,轻轻地吟唱,这种远离现实生活的倾向增加了诗歌单调的危险,所以刘克庄说:“余尝病世之为唐律者胶挛浅易,窘局才思,千篇一体。”刘克庄《刘圻父诗序》,《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四。

“唐诗”之所以能再度流行,是因为背离了江西诗派的许多作法,最重要的是对“以学问为诗”的抛弃。它对作诗者素养的要求大大降低,诗歌创作的普及因此成为可能。方岳曾经恨恨地说:“然予观世之学晚唐者,不必读书。但仿佛其声嗽,便觉优孟似孙叔敖,缀皮皆真。予每叹恨夫晚唐之不昌也。”方岳《跋赵兄诗卷》,《秋崖集》卷三十八。当然,普及不一定就是好事,它甚至意味着普遍水准的降低,诗僧道璨言及晚唐体时说:“数十年东南之言诗者皆袭唐声,而于根本之学未尝一日用力,是固浅陋而无节,乱杂而无章,岂其所自出者有欠欤。”道璨《营玉涧诗集序》,《柳塘外集》卷三。这正应了范晞文那句话:“宗之者反所以累之也!”

《诗大序》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诗歌与所处时代多少有些关系。但一些评论者将其绝对化,按照“文章与时高下”的逻辑,认为末世的诗歌不应当是身处非末世的诗人所学习的,南宋中期以前,学习晚唐诗便是对当下时局的否定和诽谤,是应当遭到批判的。这种逻辑也是“唐诗”招致非议的一个原因。范晞文就说:“今之以诗鸣者,不曰‘四灵’,则曰‘晚唐’。文章与时高下,晚唐为何时耶!”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历代诗话续编》,第416页。俞文豹的思路也和范晞文一致:“近世诗人好为晚唐体,不知唐祚至此,气脉浸微,士生斯时,无他事业,精神伎俩,悉见于诗。局促于一题,拘挛于律切,风容色泽,清浅纤微,无复浑涵气象。求如中叶之全盛,李杜元白之瑰奇,长篇大章之雄伟,或歌或行之豪放,则无此力量矣。故体成而唐祚亦尽,盖文章之正气竭矣。今不为中唐全盛之体,而为晚唐哀音之思,岂习矣而不察耶?”俞文豹《吹剑录》,丛书集成初编本。这种批判比单纯的艺术角度的批判更危险,因为它有可能超出诗学批评的范畴,而引来政治的打击了。

二、对江西派的批评

南宋后期对江西诗派的批评,来自晚唐体诗人的并不多。这或许因为晚唐体诗人多是小家,文献保存不是很好,一些言论到今天已经湮灭;但更主要的当是因为晚唐体诗人并不擅长批评,他们更多地是将精力投注于晚唐体创作。或许他们认为,事实要远胜于雄辩。

对于江西派攻击最力的诗人是属于融合派的诗人,其中最有名的是刘克庄和严羽。与此前对江西派零星、片面的批评不同的是,南宋后期的批评者们已开始总结江西派的弊端,试图对其进行总体性的否定。

刘克庄说:

唐文人皆能诗,柳尤高,韩尚未为本色。迨本朝则文人多而诗人少,三百年间,虽人各有集,集各有诗,诗各有自为体,或尚理致,或负材力,或呈辩驳,少者千篇,多者万首,要皆经义策论者尔,非诗也。自二三巨儒及十数大作家俱未免此病。刘克庄《竹溪诗序》,《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四。

这段话指出了江西派不少弊端,如卖弄学问、好议论、好说理、贪多求快等等。刘氏首先把作诗者分为文人和诗人两类,然后根据这个分类把多数江西派诗人逐出了诗人阵营,其中还包括“二三巨儒及十数大作家”。刘氏的说法无疑过于偏激,不过倒也不是毫无道理。这些“或尚理致,或负材力,或呈辩驳”的诗歌,确实是更近“经义策论”,缺乏美感。

严羽也对江西诗提出了批评,《沧浪诗话·诗辨》说: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欠焉。且其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位何在。其末流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气。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沧浪诗话校释》,第26页。

严羽认为江西诗人对诗歌的理解存在着问题,所以说他们“作奇特解会”,并且这一错误理解又导致了江西派诗歌技巧选择上的错误,这便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这一批评堪称经典,后来人们谈及江西派往往会想起这句话)。严羽也像刘克庄那样,将江西诗完全否定。他指出,江西派“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做法都是败笔,给读者欣赏、接受造成了困难,让人不知所云。严羽还严厉批评了江西“末流”,说他们只是糟蹋诗歌,而不是作诗。

严羽对于江西派的批评较之刘克庄确实更为全面,虽然这些批评前人也大都提及过,但他第一个总而结之。因此对自己的这段论述,严羽颇为自得,自称:“其间说江西诗病,宋人所谈论的“晚唐”一般指唐人的作品,真取心肝刽子手。”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沧浪诗话校释》,第251页。

三、突破江西、晚唐诗风

刘克庄在其《刘圻父诗序》一文中说:“余尝病世之为唐律者胶挛浅易,窘局才思,千篇一体。而为派家者又驰骛广远,荡弃幅尺,一嗅味尽。”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四。其实,陷于这种两难困境的诗人远不止刘克庄,大概处于江西与晚唐两派之外的诗人们都得面对这个现实,都得去思考如何在江西与晚唐之间进行一番取舍。

或许是因为“中庸”是最为理想的状态,中国历来的文学论争最终往往是以二者的调和结尾,晚唐与江西的争斗似乎也没有脱离这条老路。如赵孟坚(1199-1295)就认为单是学习晚唐或单是学习江西都不对,那样就犯了同一个毛病,即“拘一”,这并不是江西、晚唐大家们的为诗之道。要避免这种“拘一”,最好的办法是将两派的经典合而并观:

窃怪今之言诗者,江西、晚唐之交相讧也。彼病此冗,此訾彼拘。胡不合李、杜、元、白、欧、王、苏、黄诸公而并观。诸公体该具,弗拘一格也。可古则古,可律则律,可乐府、杂言则乐府、杂言,未闻举一而废一也,今之习江西、晚唐者,谓拘一耳。究江西、晚唐、亦未始拘也。赵孟坚《孙雪窗诗序》,《彝斋文编》卷三,四库本。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样便可以达到“可古则古,可律则律,可乐府、杂言则乐府、杂言”的自如境界。有理由相信当时绝大多数诗人选择、采用了这种方法,并且不乏成功者。陈世崇的《随隐漫录》载“紫岩潘先生”评世崇之父诗曰:“出入于江西、晚唐之间,而不堕于刻与率者也。”陈世崇《随隐漫录》,笔记小说大观本。《随隐漫录》又载:“宋坦斋谓曹东亩曰:‘君生永嘉,诗学江西?’曰:‘兴到何拘江浙。’”同上。可知曹东亩也是受益者之一。另外,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一大批诗人也当属受益者。

杜甫是这种融合得以完成的一个关键。我们知道,江西诗派虽然自出机杼,但打着学杜的旗号,正如赵蕃《读东湖集》说:“世竟江西派,人吟老杜诗。”所以江西派与老杜相关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么晚唐呢?晚唐诗人与老杜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南宋人葛立方、道璨、何溪汶都提到了这样一件事,被视为江西后派中坚的陈与义曾经说过:“倘能取唐人语而掇入少陵绳墨步骤中,此速肖之术也。”见《韵语阳秋》卷一,《竹庄诗话》卷一,《陵阳集》卷十三之《唐月心诗序》。陈与义的这段话无疑为后人将晚唐与杜甫联系提供了思想资源。徐鹿卿(1170-1249)为此进行了专门论证:

夫五谷以主之,多味以佐之。则又在吾心,自为持衡。少陵五谷也,晚唐多品也。学诗调味者也,评诗知味者也。徐鹿卿《跋杜子野小山诗》,《清正存稿》卷五,四库本。

他比喻说,少陵之诗有如五谷,是主粮,是管饱的;晚唐诗犹如点心,是用来增强食欲的。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将两者合起来,以“五谷”为主,“多味”为辅,这样便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学诗之人犹如“调味者”,只需将二者调和即可。

余幼读少陵诗,知其辞而未知其义;少长知其义而未知其味;迨今则略知其味矣。大抵义到则辞到,辞义俱到味到而体制实矣。故有豪放焉,有奇崛焉,有平易焉,有藻丽焉,而四体之中平易尤难工。就唐人论之,则太白得其豪,牧之得其奇,乐天得其易,晚唐得其丽,兼之者少陵,所谓集大成者也。徐鹿卿《跋黄瀛父适意集》,《清正存稿》卷五,四库本。

在徐鹿卿看来,杜甫是“集大成”的,太白、杜牧、乐天、晚唐则各得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杜甫的诗歌是能够涵盖晚唐诗歌的,学晚唐与学杜并不矛盾,而且是上升了几个台阶的。陈必复也持同样看法:“余爱晚唐诸子,其诗清深闲雅,如幽人野士,冲淡自赏,要皆自成一家。及读少陵先生集,然后知晚唐诸子之诗尽在是矣。所谓诗之集大成者也。”陈必复《山居存稿》自序,《宋百家诗存》卷二十八,四库本。这样,江西派与晚唐诗便有了共同的基础,两者的融合也成为了可能。

舒岳祥笔下的潘少白便是一位将江西与晚唐融合的行动者:“海飓既过天泬寥,瓦擎弄焰静自摇。特山吟稿适在案,读罢不知山月高。早从唐体入圆妥,更向派家事掀簸。尽囊六卷要我删,而宋人的晚唐体之作则未纳入批评范围。到了南宋后期,子自得之何必我。燕骑纷纷尘暗天,少陵诗史在眼前,我才思退空茫然。君能于此更着力,唐体派家俱可捐。”舒岳祥《题潘少白诗》,《阆风集》卷二,四库本。显然,在舒岳祥看来,潘少白的诗歌并没有将这种融合做得很好,他要潘“于此更着力”便是明证。虽然他说自己“读罢不知山月高”,但这大抵是客套之言,当不得真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融合二者虽然存在着可能性,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学杜也不是人人都能学好的。毕竟,与提供出一整套具体操作程序的江西诗和晚唐诗相比,杜甫的诗歌具有相当的学习难度。

江西与晚唐的学习者们又同时将眼光转向了魏、晋、六朝之诗。林希逸指出:“今江西诸吟人,又多祖陶、谢矣。陶、谢,诗之典型也。不假铅华,不待雕镌,而态度浑成,趣味闲适,一字百炼,而无炼之之迹,学者亦难矣。”林希逸《跋赵次山云舍小稿》,《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十三,四库本。江西派如此,晚唐体亦如是。从刘克庄赞扬翁卷的诗便可知:“非止擅唐风,尤于《选》体工。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刘克庄《赠翁卷》,《后村集》卷七,四库本。可见晚唐体诗人也是学习选体的。学习魏晋六朝之诗当然是好事,不过他们似乎将其简单化了,方凤记载说:“仇君曰:‘近体,吾主于唐;古体,吾主于《选》。’”方凤《仇仁父诗序》,《存雅堂遗稿》卷三,四库本。可见这种学习只是停留在浅层表面,并没有将诗歌的内在特质提炼出来,他们的学习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不成功的。欧阳守道因此鄙夷地说:“近世文慕古而诗尚今。其曰:‘古诗学汉、魏、晋、宋体尔,余皆唐’,甚者专主晚唐。”欧阳守道《吴叔椿诗集序》,《巽斋文集》卷八,四库本。方岳则更为深入地指出了这种表面之后的本质:“今之学诗者,穷日夜、废进修。而学之高者曰:‘选诗吾师也。’下者曰:‘唐诗吾师也。’学唐、学选者几何人矣。不能唐、不能《选》不论也。苟《选》矣,鲍、谢诸人而已耳;苟唐矣,刘、柳诸人而已耳。况又不刘,抑不鲍、谢!而曰‘某涧、某某矶、某云’者,诗乎哉!不学孔、孟之不作而学唐、《选》之作;不学唐、《选》之不苟而学某矶、某涧之作。予忧子之诗之进而学之退也。”方岳《跋徐衡伯诗》,《秋崖集》卷三十八。 确实如方岳这段话所说的,南宋后期所谓的学《选》、学唐,包括学江西,都已经流于形式。那是一个浮躁的、浅薄的时代,没有几个诗人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钻研、揣摩,他们只是满足于形式,满足于浮夸,满足于虚荣,很少有人会认真地阅读经典,更少有人创造出经典。

§§§第三节 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写作

晚唐体是江西诗之外另一种极易模仿的诗歌。它比江西诗更简便,对学问、才力的要求都很低,只要掌握了诗歌的基本格律,便可以进行创作了。因此,晚唐体不久就在规模上超越了江西派,一时间晚唐体的写作非常热闹,刘克庄感叹说:“自四灵后,天下皆诗人!”刘克庄《何谦集》,《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零六。

一、专作晚唐体的诗人

据吴子良说:“水心之门,赵师秀紫芝、徐照道晖、玑致中、翁卷灵舒,工为唐律,专以贾岛、姚合、刘得仁为法,其徒尊为‘四灵’,有‘八俊’之目。”吴子良《四灵诗》,《荆溪林下偶谈》卷四。可惜吴氏语焉不详,我们无从知道四灵的弟子——“八俊”指哪些诗人。又叶适另一门生王绰在《瓜庐诗集跋》中说:“永嘉之作唐诗者,首四灵。继灵之后,则有刘咏道、戴文子、张直翁、潘幼明、赵几道、刘成道、卢次夔、赵叔鲁、赵端行、陈叔方者作,而鼓舞倡率,从容指认,则又有瓜庐隐君薛师石者焉。……继诸家之后,又有徐太古、陈居端、胡象德、高竹友之伦。风流相沿,用意亦笃,永嘉视昔之江西几似矣,岂不盛哉!”薛师石《瓜庐诗》附录。除王绰提到的这些诗人之外,进行晚唐体写作的诗人还有:葛天民、徐侨、赵希、赵希、张至龙、张弋、杜耒、周端朝、陈翊、薛师董、周师成、薛美、沈说、薛泳、杜北山、储泳、释永颐、程垣、释元肇、高鹏飞、吴惟信、姚镛、严仁、严参、严粲、李聋、宋伯仁、叶茵、王谌、林尚仁、俞桂、朱继芳、张至龙、施枢、释斯植、张蕴、程炎子、蒋廷玉、胡仲参、盛世忠、薛嵎、柴望、顾逢、真山民、释圆悟、何应龙、宋庆之、盛烈、陈宗远、郭从范等等

同类推荐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海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纪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热门推荐
  • 杀手冷妃别嚣张

    杀手冷妃别嚣张

    南宫若雪,南宫家二小姐,花痴成性,以不择手段勾引自己的相公和跟他的侍妾争宠闻名天下。林宣儿,现代杀手,却因缘际会和南宫若雪来了个灵魂大碰撞。花痴的命运,即将重新洗牌片段一:“醒了?多久?”淡漠的嗓音带着一丝不耐。“春儿说,已经醒了三天,只是不让人告诉王爷,说是怕王爷担心!”婢女不屑的开口。担心?东方轩臣听了差点闪了腰,开玩笑,那个女人最不怕的就是他的担心吧?片段二:“南宫若雪!”一声暴吼回荡在整个寿宴现场!南宫若雪眼里一丝暗喜滑过,却转眼立刻跪倒在地:“轩王爷!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敢针对希钗妹妹了!再也不敢说她半句不是了!你要带她来我也不敢说什么了!王爷,您就原谅我吧!”低下头佯装用袖子擦泪,其实趁机闻了闻袖子里藏着的洋葱,眼泪瞬间喷出:“王爷。。。。。。我再也不敢了。。。。。。”片段三:东西南北四门中连东门子弟都没有几人能够见到钧漠,她南宫若雪还在损他?胆子也忒大了!“师父。”钧漠眼带笑意。“那小丫头片子不错,我喜欢。”一位老者眯眼暗自打算,若是不收了做徒弟,岂不可惜?本文纯属虚构、禁止模仿。啦啦啦,开新文啦,请大家支持,收藏啦下面推荐好友文文女人,宠你上瘾作者:能让你流泪的终不是我陆玥狠狠地甩了邵凯斌一耳光,邵凯斌为保存面子向陆玥囔道:“有本事,你再甩我一耳光。”陆玥毫不犹豫地再次甩其一耳光。邵凯斌顿了顿,说:“既然你那么听我话,那我就饶了你。”《师兄,你别跑!》落雪人家俗话说的好哇!爱国爱家爱师妹!防贼防盗防师兄!不过俗话毕竟是俗话,现实是这样的:师兄,一秒过了,你更帅了!师兄,你连打哈欠的样子都这么优雅!师兄,你的眼神是在诉说对我的爱意吗?师兄,呜呜呜,你就从了师妹吧!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人的一生会面临无数次的选择,一次次的选择也决定了一次次的正确或错误、成功或失败、幸福或悲伤。只有选择了正确,才能体现出我们努力和付出的价值。昨天的选择决定今天的命运,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前途,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邪王你马甲掉了

    邪王你马甲掉了

    【正文+番外完结】一朝穿越,她成了凤元王朝的草包公主?长的比花娇,名声比屎臭,位置还没坐热,便被贬回安伯侯府不受宠的嫡小姐。姨娘阴毒,庶妹伪善,生父更是冷血无情……个个恨不得对她杀之后快,却不知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她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她!某日夜黑风高之时,她好心搭了一把手,来年她收获了一个美貌绝伦的腹黑王爷。初时,她得意洋洋的捏着他的双颊逼迫:“宝贝,叫一声姐姐听听!”后来,他挑起她的下颌,眯着眼诱哄:“心肝,叫一声夫君听听!”这是一个老男人和一个小女人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 一代妖姬惑后宫

    一代妖姬惑后宫

    (本文不参赛)她心如蛇蝎,一心只想着攀附权贵.却没有尊贵的身世去做后宫里那最高位的女人.她说:我虽然不想做皇后,别人亦是不能做的.在权利的挣扎间,她发现自己不过是个牺牲品,那些平日里说爱她人,原来皆是利用.步步惊心,何去何从?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聘金无价:国民少爷追爱记

    聘金无价:国民少爷追爱记

    何为国民少爷?举个例子,就像欧阳痕祭这种,有雄厚家底、长得人神共愤,亲和力爆表!可在谢雪尘看来,有雄厚家底,那也是他爸妈的钱;长得人神共愤,也不过是衣冠qin兽一只!亲和力爆表,说白了就一只花花大萝卜!国民少爷对此微微一笑,迅速将高冷千金俘获!最后却让她给逃了!两年后,再次相遇~“欧阳少爷,请你听清楚!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是冷氏千金冷黎雪,而冷黎雪马上要和铭萧踏入神圣的婚姻殿堂了!”国民少爷勾唇,“一个小帮主,确定?”谢雪尘掀桌:“小帮主?Z国最大hei帮的帮主你说小帮主!聘金就有半个hei帮的权利可使!”“那比得上本少暖床暖身更暖心?这可是无价!”“滚!”国民少爷追爱路漫漫其修远兮!~
  • 王者召唤--破碎的天空

    王者召唤--破碎的天空

    异世大陆,危机重重,可怕的亡灵生物围城,让原本繁华的都市陷入死寂。雷恩是王城中的见习骑士,临危不惧,集结好友杀出一条血路!神秘的赏金猎人,温柔的圣地美女,陪他驰骋天下!斗气,魔法,上古强者遗迹,助他蜕变成神!他撕破虚空,冲出迷雾,毁天灭地,执剑而立,成为一代枭雄……
  • 痞妃邪夫

    痞妃邪夫

    天朝太平盛世,举国安宁。京城里各条街道上更是一片繁华,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景象。然而,此刻更热闹的,就是位于成东南方向的丞相府了。京城,穆丞相府。“李嬷嬷,你快去看看夫人现在怎么样了?孩子到底生下来了没有?还要多久啊?真是急死人了,这么久了,怎么夫人还没把孩子给生下来?”“老爷,您别着急,这夫人这次怀的肚子这么大,难说是个大胖小子,这一时半会儿的,估计还生不下来,您再等等……”……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 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