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200000016

第16章 北宋中后期对晚唐诗的批评及相关创作(3)

中兴诗人是指南宋孝宗时期的一批诗人,方回说:“宋中兴以来,言治必曰乾、淳,言诗必曰尤、杨、范、陆。”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桐江集》卷三。可知此中兴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自靖康之难、北宋南渡始至孝宗乾道、淳熙间,经过数十年努力,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增强,在政治史方面可谓“中兴”;另一方面,这时的诗歌也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呈现“中兴”局面,“他们都能冲决江西诗派的樊篱,开辟新的途径”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第299页。中兴诗人以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最为有名,人称“中兴四大诗人”。不过中兴诗人并不止这四人,中兴诗人是个有规模的群体,杨万里说:“自隆兴以来,以诗名者,林谦之、范至能、陆务观、尤延之、萧东夫,近时后进有张镃功父、赵蕃昌父、刘干武子、黄景说岩老、徐似道渊子、项安世平甫、巩丰仲至、姜夔尧章因为姜夔(1155-1221?)的主要活动时期在南宋中后期,故本文将其作为南宋后期“融合派”诗风的代表在第五章中进行讨论。、徐贺恭仲、汪经仲权,前五人皆有诗集传世。”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42-143页。这段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兴诗人的概貌,考虑到杨万里说的是“以诗名者”,即比较突出的诗人,因此在估计整个中兴诗人的规模时,至少要将数字翻几倍。

中兴诗人们转向学晚唐是因为江西诗失去了活力,张戒说:“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历代诗话续编》,第455页。人们对于江西诗的弊端已是越来越不满。鉴于这种状况,中兴诗人选择了“变”,并且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晚唐,希望能够从晚唐诗风中寻找改变现状的良方。

自隆兴以来,以诗名者,林谦之、范至能、陆务观、尤延之、萧东夫,近时后进有张镃功父、赵蕃昌父、刘干武子、黄景说岩老、徐似道渊子、项安世平甫、巩丰仲至、姜夔尧章、徐贺恭仲、汪经仲权,前五人皆有诗集传世。谦之常称重其友方翥次云诗云:“秋明河汉外,月近斗牛旁。”延之有云:“去年江南荒,趁逐过江北。江北不可住,江南归未得。”又《寄友人》云:“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又《台州秩满归》云:“送客渐归城渐远,归途应减两三程。”东夫《饮酒》云:“信脚到太古,又登岳阳楼。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三年夜郎客,一柂洞庭秋。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又“荒村三月不肉味,并与瓜茄倚阁休。造物于人项补报,问天赊得一山秋。”致能有云:“月从雪后皆奇夜,天到梅边别枝春。”功父云:“断桥斜取路,古寺未关门。”绝似晚唐。《咏金林禽花》云:“梨花风骨杏花妆。”《咏黄蔷薇》云:“已从槐借叶,更染菊为裳。”写物之工如此。予归自金陵,功父送之,末章云:“何时重来桂隐轩,为我醉倒春风前。看人唤作诗中仙,看人唤作饮中仙。”此诗超然矣。昌父云:“红叶连村雨,黄花独径秋。诗穷真得瘦,酒薄不禁愁。”武子云:“自锄明月种梅花。”又云:“吹入征鸿数字秋。”渊子云:“暖分煨芋火,明借续麻灯。”又:“客路二千年五十,向人犹自说归耕。”平甫《题钓台》:“醉中偶尔闲伸脚,便被刘郎卖作名。”恭仲云:“斫碎生柴烂煮诗。”又有《姚宋佐辅之》一绝云:“梅花得月太清生,月到梅花越样明。梅月萧疏两奇绝,有人踏月绕花行。”僧显万亦能诗:“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须臾云去作行雨,回头却羡老僧闲。”又《梅》诗:“探支春色墙头朵,阑入风光竹外梢。”又:“河横星斗三更后,月过梧桐一丈高。”又有庞右甫者,《使金过汴京》云:“苍龙观阙东风外,黄道星辰北斗边。月照九衢平似水,胡儿吹笛内门前。”杨万里《诚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142-143页。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杨万里列举这些诗句的目的何在?仅是因为这些诗句好吗?不尽然,这段话中有两句评论值得我们注意——“写物之工”、“绝似晚唐”,或许这就是杨万里的动机。杨万里的目的在于告诉世人,这些“以诗名者”,诗风与晚唐体有相同之处。换句话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以诗名者”,就是因为他们进行晚唐体写作,就是因为他们突破了江西诗风。

不过,多数中兴诗人似乎不愿意承认自己向晚唐诗学习。以陆游为例,陆游之诗借鉴了晚唐诗,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可从他的诗集中找出大量类似“晚唐体”的作品。如:“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陆游《西村》,《剑南诗稿》卷四十六,四库本。“漱罢寒泉弄月明,浩然风露欲三更。曲栏干畔踌躇久,静听空廊络纬声。”陆游《秋暑夜起追凉》,《剑南诗稿》卷七十七,四库本。“山色扫石黛,江流涨曲尘。春晴不终日,老病动经旬。竹密有啼鸟,村深多醉人。东阡与南陌,处处寄闲身。”陆游《郊行》,《剑南诗稿》卷七十四,四库本。但陆游经常抨击晚唐诗,他说“李白杜甫生不遭,英气死岂埋蓬蒿,晚唐诸人虽鏖战,眼暗头白真徒劳”陆游《记梦》,《剑南诗稿》卷十五,四库本。,又说“天未丧斯文,杜老乃独出。陵迟至元白,固已可愤激。及观晚唐作,令人欲焚笔。此风近复炽,隙穴始难窒。淫哇解移人,往往丧妙质”陆游《宋都曹屡寄诗且督和答作此示之》,同上,卷七十九。,“唐自大中后,诗家日趣浅薄。其间杰作者,亦不复有前辈闳妙浑厚之作,久而自厌,然梏于俗尚,不能拔出”陆游《跋花间集》,《渭南文集》卷三十,四库本。,表现得非常不屑,以至于钱钟书讽刺他是“时时作乔坐衙态”钱钟书《谈艺录》,第123页。同样的情形也表现在张镃身上,他学习晚唐诗,杨万里已经指出;不过就是这个张镃,却说:“江西源正非旁流,文清诗名不易收。师承吏业特余事,一门玉律夸中州。了知着脚最高处,不局晚唐脂粉路。”张镃《次韵曾侍郎》,《南湖集》卷三,四库本。在江西诗与晚唐诗的对比中将晚唐诗作了一番嘲讽,似乎对于晚唐诗很是瞧不上眼。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愿承认自己学晚唐诗呢?上文提到的张镃的这首古体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些线索,此诗题为《次韵曾侍郎》,原来是写给曾几的。曾几以江西派继承者自居:“老杜诗家初祖,涪翁句法曹溪。尚论渊源师友,他日派到江西。”曾几《李商叟秀才求斋名于王元渤以养源名之求诗》,《茶山集》卷七,四库本。张镃面对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江西前辈,自然不敢说什么,自然要说江西派的好话,而晚唐诗风正以江西诗反动者的面目出现在诗坛,张镃自然要将晚唐诗风骂上一通,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至于自己私下里是否也曾沾染晚唐,也就顾不上这么多了。与张镃情况类似的并非个别,中兴诗人大多和前辈江西诗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曾几,光弟子便有陆游、肖德藻、赵蕃等人,受他影响的诗人就更多了。做弟子的一般不好说江西诗坏话,那样便有背叛师门的嫌疑。所以谈到江西诗,大家都说好(后来永嘉四灵和江西诗派没有什么关系,于是便大张旗鼓对江西诗宣战);提到晚唐体,大家都说坏,虽然自己也偷偷学了晚唐两手。

中兴诗人不承认自己学晚唐诗还和这时的观念有关。虽然也有评论家们指出晚唐诗之妙,指出苏、黄等人暗中学习晚唐诗,但晚唐诗尚未获得评论界主流的肯定,学习晚唐依然被视为一种羞耻。替晚唐诗翻案的工作要等到杨万里来完成,而在杨万里于诗坛获得足够名声和地位之前,晚唐体遭受的批评要远远多于得到的赞扬,这也是杨万里大声疾呼“晚唐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唐”杨万里《读笠泽丛书》,《诚斋集》卷二十七,四库本。的原因。

由于杨万里的不懈努力,以及许多诗人进行着晚唐体创作的事实(创作中逐渐感受到晚唐诗妙处),人们对于晚唐诗的看法也在发生着变化。张镃《杨秘监为余言初不识谭德称国正因陆务观书方知为蜀中名士继得秘监与国正唱和诗因次韵呈教》一诗谈到了自己在杨万里的影响下诗风的变化:

亦犹雕琢用功深,自发胸中平淡意。更须绝处悟一回,方知迷梦唤醒来。今谁得此微妙法,诚斋四集新版开。

正是杨万里的“微妙法”将他从迷梦中唤醒,从而知道了作诗当如晚唐家那样“亦犹雕琢用功深,自发胸中平淡意”。所以张镃开始有意识地脱离江西,从他的一些访僧寻道诗作及《戏仿韩致光体》等诗中我们尤其能够感受到这一点。他也开始透露自己对中晚唐诗的真实感受,《读乐天》诗说:“诗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目前能转物,笔下尽逢源。学博才兼裕,心平气自温。随人称白俗,真是小儿言。”《次韵寄斋赠竹居》说:“振俗还风雅,乾坤觅句中。夔皋渠遇合,郊岛我甘同。”《燕坐》说:“为君刻意五七字,甫知壮心一两人。百计纵疏终辨此,直疑郊岛是前身。”“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苏轼《祭柳子玉文》,《东坡全集》卷九十一,四库本。原话虽出苏轼,但也是江西诗派对晚唐诗的基本态度,因此张镃的这些话表明了他与江西诗派决裂,转而学习中晚唐诗的决心。而之所以能下这个决心,则是因为杨万里的影响。

如果说张镃的转变在中兴诗人中代表着一种类型,那么陆游就是另一种类型的代表。陆游是在了解、创作中逐渐接受晚唐诗的。陆游对许浑似乎很有好感:“许用晦居于丹阳之丁卯桥,故其诗名《丁卯集》。在大中以后,亦可称杰作。自是而后,唐之诗益衰矣。”陆游《跋许用晦丁卯集》,《渭南文集》卷二十八,四库本。其《读许浑诗》说:“裴相功名冠四朝,许浑身世落渔樵。若论江山风月主,丁卯桥应胜午桥。”《小筑》诗说“虽非隐士子午谷,宁愧诗人丁卯桥。……诗情酒兴常相属,堪笑傍人说寂寥。”由于他对许浑赞赏有加,再加上诗歌又有近晚唐者,方回便说:“学唐人丁卯桥诗,逼真而又过之者,王半山、陆放翁。”方回《沧浪会稽十咏序》,《桐江集》卷一,宛委别藏本。清人潘德舆也说:“前谓剑南闲居、遣兴七律,时仿许丁卯之流,非冤之也。”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五,《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74页。除许浑以外,陆游还很喜欢赵嘏,认为他的诗“名一代”,并将之与韦应物并提:“唐人如韦苏州五字,赵渭南唐律,终身所作多出此,故能名一代云。”陆游《跋赵渭南诗集》,《渭南文集》卷三十一,四库本。而且由于官职相同,陆游对赵嘏颇有亲切感,他将自己与赵嘏的诗作作了比较:“老向人间久倦游,君恩乞与渭川秋。虚名定作陈惊坐,好句真惭赵倚楼。”陆游《恩封渭南伯唐诗人赵嘏为渭南尉当时谓之赵渭南后来将以予为陆渭南乎戏作长句》,《剑南诗稿》卷七十五,四库本。当然,陆游诗歌成就是远胜赵嘏的,陆游如是说,只能说明他对赵诗的欣赏。陆游对温庭筠也很欣赏,《杨廷秀寄南海集》之二云:“飞卿数阙峤南曲,不许刘郎夸竹枝。四百年来无复继,如今始有此翁诗。”陆游还推崇杨万里,将杨万里比温庭筠,并认为杨诗能上承温的风格,说明在陆游心中,温诗有着相当的地位。陆游对孟郊、贾岛的感觉似乎也还不错,《晨起》诗云:“客来但与饮,谈天有何好。亦莫雕肝肺,吟哦学郊岛。”这里的莫学郊岛作诗是正话反说,因为陆游对苦吟是非常喜欢的,他曾经作《二爱》诗,将孟郊与陶渊明作为他钟爱的两位诗人,可知其对孟郊与贾岛决不轻视。陆游对李商隐与方干也情有独钟,《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说:“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官事暂无的闲适,读玉溪诗的愉悦,跃然纸上。又《登北榭》(方干有《千峰榭》诗)说:“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莫笑衰翁淡生活,它年尤得配玄英。”他将自己比作方干,不仅仅是生活方式,也包括诗歌,都乐于认同,这从“喜动眉间炼句成”一句便可看出。因此钱钟书先生说:“放翁写景叙事之工细圆匀者,与中晚唐人如香山、浪仙、飞卿、表圣、武功、玄英格调皆相似,又不特近丁卯而已。”钱钟书《谈艺录》,第124页。 随着年龄的增大、成就的获得,陆游也越来越不掩饰他对晚唐诗的喜爱,晚年的他多次提到“唐诗”。如:“寄怀楚水吴山里,得意唐诗晋帖间。”陆游《出游归鞍上口占》,《剑南诗稿》卷六十七,四库本。“吟诗唐近体,谈慕晋高流。”陆游《秋晚二首》之一,《剑南诗稿》卷四十一,四库本。“挂墙多汉刻,插架半唐诗。”陆游《老态二首》之一,《剑南诗稿》卷六十五,四库本。“古纸硬黄临晋帖,矮笺匀碧录唐诗。”陆游《初夏幽居四首》之三,《剑南诗稿》卷六十六,四库本。陆游将“唐诗”、“唐体”与“晋帖”相提,“晋帖”是书法的极至,可知“唐诗”(在当时的语境中,“唐诗”、“唐体”一般都是晚唐诗的简称)在陆游心中的位置。因此方回不客气地将陆游“逐出”江西行列:“(放翁)诗在中唐晚唐之间,不主江西。”方回评曾几《长治日述怀》,《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第604页。

总而言之,中兴诗人与江西诗和晚唐诗多少都有些关系。他们多从江西诗派入门,同时对江西诗风又不甚满意,因此只好另觅它途。由于相互切磋、影响等原因,他们的“它途”都指向了晚唐,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碍于自己和江西派的渊源,他们一般不公开指责江西诗风的弊端,也不公开宣扬自己学习晚唐,而且有时不免说说晚唐诗的坏话,发表一些违心之论,以免背负恶名或陷入孤立。当然随着人们对晚唐诗风看法的改变,随着诗人自己在诗坛威望的获得以及在诗歌创作中的真切感受,他们也开始不那么在意被他人知道自己对晚唐诗的态度了。中兴诗人大都是多面手,他们大都既能作“江西诗”,又能作晚唐体。正是对两套不同话语的熟悉让他们深知两派的长处和弊端,并在相互比较中去伪存菁,他们的诗歌才得以自出机杼,取得骄人的成就,这也是他们能够使诗歌中兴并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兴诗人”的原因。

§§§第五节 杨万里

杨万里的诗歌称誉诗坛,其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自不必多说。在其诗歌风格形成和成熟的过程中,“晚唐诗”扮演了一个微妙的角色。杨氏以晚唐诗作为疗救江西派的药方,借晚唐诗来脱离江西诗风的束缚。他有着美化晚唐诗的倾向,对晚唐诗的接受主要在于绝句这一体裁,且注意力集中于晚唐诗“工”的美学特征及其讽喻时事的政治功能。虽然杨万里最终“辞谢”了晚唐诗,但他从中吸取了相当的养料。

§§§一、摆脱江西诗风

同类推荐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热门推荐
  • 荒野的狐灯

    荒野的狐灯

    重新演绎了袁枚的著名鬼怪笔记小说《子不语》里的精彩故事。一个死人千里赴约,去向同窗好友交代身后之事,执念不舍,一直到化作了一具僵尸,作势扑人!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染红了她的长发,却看见圣庙门前的一个赑屃头上猩红耀目,一个仙女思凡,对一个卖鸡的农夫暗生情愫,在城门口拦住他,说:你卖掉鸡会得钱八千四百文,一个书生去深山里寻死,却不期遇见了已死的相好——一个妓女。而旧相好再不肯跟他缱绻,说:我已经是仙女了。这是一场场人与鬼之间的缱绻缠绵。它惊骇诡异,曲折动人,描摹出了一切魑魅魍魉最本色的一面。它让我们突然惊觉,有些鬼怪,竟然如此可爱!《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中国历史上最伟人的志怪小说之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头发里的鬼

    头发里的鬼

    外婆说,女孩的头发一定要留长一点,如果太短,脑袋的灵气就会打开,被邪鬼入侵,最后就会活不成……为什么头发总是能和鬼七拐八拐的扯上关系?那尼姑、和尚则相反吗?
  • 痞女倾国:爱你,纯属意外

    痞女倾国:爱你,纯属意外

    她,身为台湾最有权势的黑道集团千金,一场飞车意外,让她穿越时空,原以为可以吃香喝辣,美男环绕,却因为老娘的一句话,由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变成了风度翩翩的极品公子。他,有着显赫的家事,绝美的容颜,却性情善变,时而温柔,时而冷漠,偶尔还带着一点孩子气,绝美容颜下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苍白与脆弱,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到底哪个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他,优雅俊逸,性情温和,不管喜怒与否,脸上始终挂着一层不变的笑容,却极少有人看的出,他笑容中的冷漠与疏离,也只有在她面前,他才会露出最纯粹最真心的笑容。他,妩媚妖娆,慵懒迷人,一双桃花眼,勾魂夺魄,在别人面前他是精明狠厉的皇子,在她面前却总是扮出一副柔弱无力,楚楚动人的模样。他,身份尊贵,天性善良,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思,他始终恪守着朋友的界限,可心却还是在不由自主的沉沦,纠结挣扎过后,自以为能够坦然面对的时候,才发现,他,原来竟是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岳飞传

    岳飞传

    孩子们之所以喜爱《岳飞传》,白了少年头,其中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空悲切!”,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代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有岳飞那篇千古绝唱《满江红》。莫等闲,《岳飞传》汇聚英雄群像,弘扬传统文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见你就笑

    一见你就笑

    女追男,难!“哑”女追男,更难!“哑”女追男神,难上加难!患有社交障碍的冉夏凉知道,从她打定主意追求学长晏弋的那天起,便踏上了一条披荆斩棘、血泪横飞的不归路——迎战各路美女,拼不过身材脸蛋,就拼人品智商;拉拢男神伙伴,必要时还得两肋插刀;遭遇男神“反追求”,好惶恐,好无助;听说男神也曾情路坎坷,不小心还发现了男神不为人知的“大秘密”……晏弋:你知道的太多了……冉夏凉:既然这样,男神,求收留求包养!
  • 秀色田园:异能农女要驯夫

    秀色田园:异能农女要驯夫

    推荐小紫的另外一本异能文《绝色特工:腹黑王爷异能妃》一个本在孤儿院长大的人,在结婚前夕才知道自己被骗,一场车祸离奇穿越。重生在古代,成为村里最穷的人,她利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种田,酿酒一起抓,看他如何调教土匪相公,并且成为这个村名副其实的种田能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