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38

第38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环境保护及其实践(3)

道教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其宫观建筑从布局上可分为两种体制,一是天尊体制,二是祖师体制。从唐宋以来宫观建筑的中心是“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位尊神。不过,与道教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指导下,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相比较,基督教的教堂建筑更注重神学意境的营造和烘托。无论是早期的“巴西里卡”教堂,还是中世纪的“罗马式”教堂、“拜占庭式”教堂以及“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都特别强调其宗教寓意,突出神学意境。“罗马式”建筑风格实际上反映了从古代地中海世界(罗马帝国)到西欧中世纪社会(加洛林王朝)的过渡,象征着中世纪早期西欧基督教世界的确立和巩固。整个建筑敦实厚重,均衡安稳,力度饱满,结构完整,在朴实无华中蕴含着庄重,显示出一种凝重威严的精神气质。多采用拉丁十字平面布局,由于拉丁十字象征基督的受难,并且很适合崇拜仪式的需要,因此,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最正统的教堂型式而流传下来。盛行于5—9世纪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是“巴西里卡”教堂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以其华丽的镶嵌、庞大的穹顶、鲜艳的墙面、富丽壮观的内厅、高耸的圆柱等特色给西欧建筑以深刻的影响;而且也把教堂内部的宗教寓意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被称为“献给神的大教堂”。特别是盛行于12—15世纪的“哥特式”教堂,是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神权至高无上的神学观念在建筑艺术上的反映。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以尖顶拱券和垂直线为主,代替了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券和沉闷笨重的形式,高耸、轻盈、富丽、精致,墙体几乎被窗户占满,教堂高大明亮,特别是法国人创造了由三层同心圆组成的圆花窗和“火焰式”窗饰,在彩色玻璃花窗射入的五彩光线的点缀和烘托下,更显得金碧辉煌。教堂外部有许多造型挺秀、高耸入云的尖塔,使人从外观上领悟、体会其玄妙、空灵,造成一种向上升腾的动势。而且许多哥特式大教堂位于市镇中心,成为当地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并形成以教堂为核心的欧洲中世纪城市布局。

二、道教斋醮科仪与基督教圣礼

道教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的生命理想,认为个体生命经过一定的修炼可以成仙,而且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正因为道教对成仙的主体性的强调,促使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炼养方术,也使道教成为一个特别重道术的宗教。而基督教则更多强调信仰是得救的条件,强调“因信称义”,这也使基督教具有更多的灵性特征。基督教也有沟通神人关系的圣礼。秦家懿认为:“道教的礼仪和基督教,特别是和天主教有并行不悖之处,这主要体现在那些宗教的赎罪和感恩礼仪上。”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38页。

“斋醮科仪”一词,常被用来泛指道教之各种仪式。实际上,“斋”、“醮”、“科”诸词原义均有着独特的内涵。“斋”的原义是洁净、禁戒。《太上太真科经》对“斋”的解释是“斋者,齐也、洁也、净也”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13页。“戒者防也,防其失也”同上,第865页。后来,道教对古代斋法加以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用以祈福禳灾的各种斋仪,如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自然斋、上清斋、明真斋、三元斋等等,使“斋”成为人们敬神的一种行为规范。对其作用,《云笈七签》卷三十七认为,“除上清‘绝群独宴、静气遗形’、‘心斋’之外,自余皆是为国王民人,学真道士,拔度先祖,己躬谢过,禳灾致福之斋”。其中的自然斋“为百姓祈福”同上,第809页。“救度一切存亡,自然之中修行时节”同上,第811页。“醮”亦为古代人们敬神的一种行为规范,原为祭法之一种,意指向神敬酒,后成为祭祀神灵的代称。按张泽洪先生的研究,道教之醮,起源于张陵时期,灵宝立斋,正一有醮,这是早期道教并行不悖的两大祭祀系统。道教吸收古代醮祭之法,而形成了各种用于祈禳的醮仪,如延生醮、拔罪醮、祈禄醮、保嗣醮、罗天大醮等。明洪武七年,朱元璋敕命礼部与道教拟定科仪格式,颁行天下遵行。明张萱《疑耀》说:“斋与醮,义异而事同,羽衣家鲜能辨之。”至此,斋醮合二为一,成为道教祭祀仪式的特有名称,成为斋仪将结束时谢神的一种仪式。“科”原意为量度,后引申为品类、等级、法令和条例等,常与“戒”、“禁”连用,指对于道士行为的规定。在刘宋时出现的《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一书中,“科”与“仪”连用而作“科仪”,内容包括道士修道生活和建斋设醮的各种行为规范。由于“斋”、“醮”、“科”均为礼敬神灵的一种仪式或行为规范,故又常连称为“斋醮科仪”,泛指道教对神灵表示诚敬或进行礼拜、祈祷、谢恩活动的仪式参见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20、25、33页。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在总结天师道原有各种斋仪的基础上,又吸取佛教的修持仪式和儒家的封建礼法,为道教广订斋醮仪范。他认为,“斋直是求道之本”,“上可升仙得道;中可安国宁家,延年益寿,保于福禄,得无为之道;下除宿愆,赦见世过,救厄拔难,消灭灾病,解脱死人忧苦,度一切物,莫有不宜矣”《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道藏》第9册,第824页。从唐代开始,道教斋醮成为封建国家神道设教的工具,道教斋醮仪式成为国家祭祀大典。唐末五代杜光庭修订斋醮科仪,最重黄箓,编成《黄箓斋科》四十卷,其最大的贡献是在黄斋仪中加入谢恩醮的仪节,此举将斋醮仪式合二为一,道教的灵宝斋法与正一醮仪,至此融汇一坛,斋醮科仪的内容更为丰富,科仪格式渐趋完备。唐宋时期,已形成二十七等斋、四十二等醮的科仪格式。

明清道教徒积极对道教的各种道法科仪进行了汇编或删定。据明《正统道藏》和今人编《藏外道书》统计,仅明清时期问世的道教斋戒科仪经典就多达三四百种。其中,以全面丰富著称的有《道法会元》、《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和《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等,以扼要、精练闻名的则有《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和《道门十规》等。其余分门别类的道法经书,更是不胜枚举姜生、郭武:《明清道教伦理及其历史流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道教斋醮科仪,是道教的祀神礼仪,本质上反映了道教的教义思想。道教以神仙崇拜为特征,崇祀天地人间众多神仙,这是道教不同于基督教的显著特点。道教这种对神仙的崇拜,在斋醮科仪中有充分体现。道教斋醮科仪的功效不尽相同,形式也各异,但都反映了道教追求天人合一、三才相通的努力,渗透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首先,沟通神人关系。

道教对神仙的崇拜信仰,贯穿于斋醮法会的全部过程。斋醮法坛的设置,就集中反映出道教的神仙思想。坛是道教举行斋醮法事的场所。斋醮法坛是祭祀神仙的神坛,道教崇祀的三界神真,都要礼请到坛,各路官将吏兵都要汇聚坛场。尤其举行大型斋醮法会,设置的圣真班位更是集神仙之大成。道教著名的普天大醮设三千六百分圣位,周天大醮设二千四百分圣位,罗天大醮设一千二百分圣位,上千位神真降临坛场。凡举行大醮,道教崇祀的三界仙灵,皆汇聚醮坛,享受醮筵。醮筵上酬谢神灵的茶酒果食,称为醮礼。三坛大醮的神坛布置,是将各路神仙按真灵位次,分为左右两班排列,每班分数层设置神位。南北朝灵宝派也用醮仪,据刘宋太极太虚真人《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下《醮请品》记载:南北朝道教的醮请法门已有五帝醮、七星醮、六甲醮、三师醮、五岳醮、三皇醮、三一醮、河图醮、居宅醮、三五醮。前四醮是请天神,后六醮是请地神。坛之设立须法天象地,令列斗环星、八卦九宫、十方三界、玉京金阙象征性地汇集坛中《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下,《道藏》第24册,第774页。

道教通过斋醮科仪,沟通神与人,从而协调神人关系。在“读词”仪节,高功要启告太上三尊,表示以斋醮功德,使斋主归依师尊,得道之后,升入无形,与道合真。斋醮科仪中的三启、三礼,也是对道、经、师三宝的祈告膜拜。根据张泽洪先生的研究,斋醮,作为道教的祭祀仪礼,有它特有的科仪程式,包括上供、祝香、升坛、宣卫灵咒、鸣法鼓、发炉、存想、降神、迎驾、上章表、奏乐、步虚、散花、赞颂、宣词、复炉、唱礼、祝神、送神、散坛等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110-111页。这些程式都是紧紧围绕迎送神灵演绎的。

在人神交通的仪节,高功法师反复诵念神灵宝号,虔诚祷告祈求,以表达人们对神灵敬畏、崇祀、企盼、皈依的心情。在道教斋醮中,有存想的科仪,法师运用存想手段,与诸神交通。法师通过存想,化凡尘为神界,化己身为神灵本体。在醮仪的许多环节,法师都要运用存想。而通过法师的存想,却可使凡间之坛变为神灵之境。此存想过程,道教科仪称为化坛,即将凡境化成仙境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135页。经此存想化坛过程,醮坛即成为神坛。醮仪中的出官,也是通过存想来完成的。出官是法师呼出身中真官吏兵,以向上天奏表。法师在出官时,又伴随一存想过程。在道教的上章礼仪中,章表上达天庭,也靠存想来完成。无论是“化坛存想”、“醮仪存想”,还是“上章存想”,实际上都是神仙世界的又一种追求形式。其宗教意义是:经法师的存想,醮坛化为神仙境界的三清圣境,成为真实的神圣净坛,法师的步、诀、念、唱,也俨然是与神灵的真实交通同上,第135-140页。经高功法师的存想,天界神真已降临坛场,人神之间已经沟通。道教斋醮仪式,也用斋醮音乐通神降灵,迎神娱神。

其次,天人合一,三才相通。

道教斋醮科仪除了沟通神人、协调神人关系外,由于醮坛是人神交通的场地,从斋醮法坛的设置到斋醮仪式的举行,充分反映了道教法天象地,天地人三才相通的思想。

从斋醮坛场地点的选择与设置来看,坛场须选清净之地。战场、刑场、酒坊、屠宰之地不可设坛。道教认为建坛的最佳地点,是选择名山洞府,形胜福地,有宫观祠宇、神灵异迹去处,与坟墓市井相远,故常常选择“清洁之所”《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济苦经》,《道藏》第6册,第284页。、“清净之地”《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卷上,《道藏》第1册,第837页。、“清净之处”《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道藏》第1册,第883页。设斋立道场。如黄箓斋的坛场布置,建斋先要择日立坛。黄箓斋的建坛,要选择洞天福地、靖庐名山、玄坛宫观,曾是战场、屠坊、刑狱、冢墓等秽恶之地不可建坛。立坛要取方位端正,坐北面南。坛分内、中、外三层,坛心设三宝位,上施帐座宝盖。

道教斋醮法坛,承袭先秦仪制,也多建为三级。坛一般分内坛、中坛、外坛。内坛置主神,中坛置配祭大神,外坛置众小神,此称为三层坛。道教认为,礼天地,通真灵,当建坛以申至敬。故斋醮先须筑坛,筑坛仪轨称为坛仪。

不同类型的斋醮科仪,筑有不同规模的坛式。道教斋醮坛式常见的坛式有灵宝坛、玄枢坛、皇坛、星坛、虚皇坛、灵宝黄箓斋坛、灵宝炼度坛等,都是法天象地而立坛,列斗环星,八卦九宫,十方三界,玉京金阙,汇集坛中,同样体现出先秦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道教斋醮法坛具有象征意义,不管是露地建坛,还是宫观屋宇立坛,皆法天象地。所谓法天象地,《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说:“建三天总气坛,上层法天,中层象人,下层体地。”《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三十三,《道藏》第3册,第792页。无论何种斋坛,上层皆为圆形。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二说:“圆坛事天,古今通制,高八十一尺,数之极也。”郝大通《太古集》有三才象三坛之图,上坛为圆形,中坛为八角形,下坛为方形,其论三才曰:“夫三才者,天一地二人三也。今则不然,所谓天在上,地在下,人立乎中,以象三才,非取一二三,惟取上中下品是也。故知上品类天之万象,以明十干之类是也。中品类人有万事,此者皆自天之下,自地之上,而居于中,以明八卦五行之属是也。下品类地之万物,以明十二支位是也。此具三品,以证三才。《易》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天道广矣,地道大矣,人道备矣。天道虽广,若不以人法之,而天道不能显著。地道虽大,若不以人则之,而地道不能成就。惟人道独能法则于天地,变化于万有,兴废于万事者,亦自此而然也”《太古集》卷三,《道藏》第25册,第878-879页。道教的三级法坛,体现了古代天地人三才相通的观念。《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四十七说:“丹襟动于真圣,注念合于神明。”道教认为:诚之所感,九天非遥;志之不通,跬下为远。即使是在屋宇之中设坛,只要符合斋坛定制,心诚念专,就不影响与神灵的交通。当代道教的斋醮法会,已很少建立三级法坛,坛场多在一平面空间展开,但在科仪的一些仪节,通过坛场的布置和法师的动作,仍有区分内中外三级法坛的意蕴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89-90页。

道教斋醮活动中有专门的投龙简仪式以祭天、祭地、祭水。道教的投龙简仪式源于天、地、水三官信仰,刘宋时已初步形成投龙简祭祀仪式。至唐代,祭天、祭地、祭水的投龙简仪式,已成为国家斋醮祭祀大典。唐代道教斋醮中的投龙简仪式,是在举行金箓斋会或黄箓斋会时,设一千二百星位的罗天大醮,斋后举行投龙简仪式以告谢天地,地点多在道教的洞天福地。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序》说:“国家保安宗社,修金箓斋,设罗天醮,祈恩请福,谢过消灾,投金龙玉简于天下名山洞府。”《说郛》卷六十六下《洞天福地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唐宋道教为国家举行金箓大斋、黄箓大斋后,一般要赴名山洞府举行投龙简仪式。投龙简作为大型斋醮仪式的一个仪节,唐宋时期颇为风行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74页。投龙简仪式是将写有消罪愿望的文简和玉璧、金龙、金钮,用青丝捆扎,举行醮仪后,投入名山大川、岳渎水府,作为升度之信,以奉告三元,以祈求保安宗社。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仪》说:“大道以一气生化三才,陶钧万有,故分三元之曹,以主张罪福,即天地水三官,实司于三元也。人之生死寿夭,罪善吉凶,莫不系焉。三箓简文,亦三元之典格也。”《太上黄箓斋仪》卷五十五,《道藏》第9册,第366-367页。道教投龙简的地点,选择五岳及天下名山洞府,道教认为五岳皆有洞府,是投龙最佳去处。唐宋金元时期,在东岳泰山举行的投龙简活动最频繁。

第三,尊重生命,济生度死。

同类推荐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热门推荐
  • 混沌天魔

    混沌天魔

    魔前叩首十万年,屠戮九霄不做仙!乌风自幼遭大难,历沧桑,苦心志,劳筋骨,幸得逆天奇遇咸鱼大翻身,从此神挡杀神,佛挡屠佛!破苍穹,动乾坤,吞星空,霸蛮荒,九天十地,唯吾独尊……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红楼之追玉逐天

    红楼之追玉逐天

    她本天外的仙草,却因守护之情和灌溉之恩下凡。这一世的她可否在了结所有前尘旧事后伴君走天涯?他本天上最尊贵的仙,却因绛株之故降下凡尘,不料因有心人的安排投胎到异世,当记起所以前尘往事时,发誓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寻到绛株,来到红楼的他可否掳获爱人的心,可否在这个乱世护得她一生平安?前世宁静的相处,虽然没有生死的承诺,却有千年的相守相依。今生世俗的阻碍,是否可以携手看红尘,是否可以共渡续前缘…一篇单纯的关于妹妹的文。第一次写文,请大家多多支持。
  • 逆天邪宠

    逆天邪宠

    她卑微如尘,臣服于地,他似神如魔,立于天际。初遇时,她被冤枉,被背叛,被踩踏,只剩一抹灵魂被追杀。他救她性命,收她为徒,本是另有目的,却因她的坚守改变初衷,许下一生承诺。“你十七岁死,便取名十七,从今以后,你便只是我萧天痕的徒弟!”他是站在云层高端让人仰望的人,冷清淡然无人敢将他拉下,却为她走下云端,染了红尘,他做事果断不需要理由更没有对错,却为她低下头道一句“是我错了。”她生在尘世无法令人仰望,却因他逆天崛起,执一把逆天剑斩灭天下,踏着血河站在万千尸骨云层之上,“从今以后,你依旧在云端,我亦能与你相守。”逆天现,尊神乱,她令逆天剑认主,他成了无上尊神,两者同在巅峰只能存其一。天劫至,他望她的目光深情款款“后悔吗?”“不后悔!”她笑颜明媚,环住他的脖子,“因为有你。”他微笑,在万人面前,紫红天雷下,轻轻吻上她的唇。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红尘万丈,困难重重,天不许他们相恋,那他们便逆了这天,许对方一场逆天邪宠!◆片段一:“叛徒!”“魔人!”“杀了她!”声音震震,如雷击下!面对万人讨伐,她没有任何愤怒,“是阻拦还是退让!”她给过他们机会,他们却依旧拦她,视她为魔。她冷然一笑,手执逆天剑凝了杀气,亲启朱唇,如魔低语。“那就……死吧!”◆片段二:遭人围攻,她深陷敌营。“莫想跑!”一高手手执大刀朝她飞去!“死神镰刀!”她还未反应,便有人站在她边上灭杀敌人。她回头,便看到朋友们站在她身后:“少邪主,别忘了还有我们!”她看着他们,将后背交给他们,“好!我们一起冲出去!”之后默默把最后底牌收回。看来,失策了呢。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她微笑,执剑,冲向前方加入战斗!——————我的完结文推荐:《盛世邪凰》《至尊邪魅》
  • 都市异侠

    都市异侠

    写字楼惊现鬼影,撞鬼者生不如死。但出现鬼影的区域,上百部监视器的录象,却完全一无所得。但这只不过是开始的序章,魔鬼到底是为了得到什么?一个个危机接踵而来,涉及到一干人陷入疯狂的幻境,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生命结束也许并非是最可怕的结局,甚至连魂魄都将不存在。鬼影的真相随着慢慢解开,几乎可以确定,那是古老的鬼魂营造的阴谋。但当相关人等用传统的道术去迎击时,却发现在紧要关头无济于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三代才女绝恋

    三代才女绝恋

    一场答联求亲,让他们喜结良缘;宫廷祸乱,让他们分离两地、重聚无期;乱世当道,让她三嫁他夫,抛弃亲生骨肉……看三个女人如何演绎他们的爱恨离别。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转校遇到爱:与无良学长的终极Pk

    转校遇到爱:与无良学长的终极Pk

    她,是天生的撒谎公主。当专业撒谎家遇上冷酷的富少校草,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她江念蕾征服不了的人……等着吧,臭小子,偶要将你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