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37

第37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环境保护及其实践(2)

道教对森林植被非常重视,在道经中保护森林植被的规定也屡屡可见。《太平经》要求人们“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其母则怒,上白于父,不惜人年。人亦须草自给,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顺常。天地生长,如人欲活,何为自恣,延及后生。有知之人,可无犯禁”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72页。可见道教不仅认识到了山石草木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且还告诫人们,在利用这些资源时应当遵循其生长规律,不可肆意开采,滥砍滥伐,断绝草木的生机,否则会遗害后代子孙。《妙林经二十七戒》规定:“不得烧野山林。”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43页。《老君说一百八十戒》规定:“不得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同上,第849页。《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规定:“道学不得以火烧田野山林,道学不得教人以火烧田野山林”,“道学不得无故摘众草之花;道学不得教人无故摘众草之花”,“道学不得无故伐树木,道学不得教人无故伐树木”《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道藏》第33册,第798页。《无上秘要》卷四十五《玉清下元戒品》规定:“不得以火烧田野山林”,“不得教人以火烧田野山林”,“不得无故摘众草之华”,“不得教人无故摘众草之华”,“不得无故伐树木”,“不得教人无故伐树木”《无上秘要》卷四十五,《道藏》第25册,第153页。《妙林经二十七戒》规定:“不得烧野山林。”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43页。《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规定:“不得耗蠹常住,攀摘花果,损折园林,秽污观舍,不生惭愧,是轻福地,犯者过去受吞铁丸地狱罪。”《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道藏》第3册,第413-414页。《中极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也规定:“不得无故采摘花草”,“不得无故砍伐树林”,“不得以火烧田野山林”,“不得便溺生草上”《中极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藏外道书》第12册,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31-39页。《文昌帝君阴骘文》告诫人们:“禁火莫烧山林。”袁啸波编《民间劝善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要修科仪戒律钞》也规定:“不得以火烧田野山林”,“不得无故摘众草之花”,“不得无故伐树林”《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六,《道藏》第6册,第947页。《云笈七签》卷四十《崇百药》把“不烧山木”当作保护生态环境的一味良药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77页。

基督教《圣经》中也有保护植被的记载。《启示录》记述了约翰在拔摩岛上所见异象,其中说一位天使,从日出之地上来,拿着永生神的印,他向那能伤害地和海的四位天使大声喊着说:“地与海并树木,你们不可伤害。”《圣经·启示录》7:3。天使“吩咐它们(蝗虫)说,不可伤害地上的草和各样青物,并一切树木”《圣经·启示录》9:4。

三、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土地是一种生命共同体。包括土壤以及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构成完整的土地生态系统。土地的生态价值,不仅表现在对人类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人以外的生命也有极大的价值。土地是众多生命之源。

道教在各种戒律中,对保护土地以及水资源等作了具体规定。道教将天地比作父母,反对人们大兴土木,凿地建房,认为这是伤害大地母亲的恶劣行为。《太平经》说:“今天不恶人有室庐也,乃其穿凿地大深,皆为疮疡,或得地骨,或得地血,何谓也?泉者,地之血;石者,地之骨也;良土,地之肉也。洞泉为得血,破石为破骨,良土深凿之,投瓦石坚木于中为地壮,地内独病之,非一人甚剧,今当云何乎?地者,万物之母也……妄穿凿其母而往求生,其母病之矣。”这里把大地拟人化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以唤起人们保护大地的意识。据此《太平经》规定了一个很严格而具体的有关起土的限制性操作程式。它说:“凡动土入地,不过三尺,提其上,何止以三尺为法?然一尺者,阳所照,气属天;二尺者,物所生,气属中和;三尺者,属及地身,气为阴。过此而下者,伤地形,皆为凶。”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0页。《老君说一百八十戒》规定:“不得为人图山冢宅起屋”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54页。“不得在平地然火”,“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不得妄凿地、毁山川”,“不得竭水泽”,“不得以秽污之物投井中”,“不得塞池井”,“不得便溺生草上及人所食之水中”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50-857页。“不得妄轻入江河中浴”同上,第858页。“不得妄开决陂湖”同上,第859页。《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中也规定:“道学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道学不得教人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道学不得竭陂池,道学不得教人竭陂池”,“不得塞井及沟池”《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道藏》第33册,第798-799页。《中极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规定:“不得塞井及沟池”,“不得竭陂池水泽”《中极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藏外道书》第12册,巴蜀书社1994年版,第31-39页。《要修科仪戒律钞》中也规定:“不得竭陂池”,“不得塞井及沟池”《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六,《道藏》第6册,第948页。《金书仙志戒》规定:“勿以三月三日食百草心,勿以四月八日杀草伐树,勿以五月五日见血物,勿以六月六日起土。……诸如此忌,天人大禁,三官告察,以是为重罪矣!”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882页。《文昌帝君阴骘文》劝诫人们保护环境,“勿弃字纸”。这是在农业经济条件下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系列规定,反映了道教已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纳入其道德关怀的范围。

在《圣经》中,土地属于上帝,“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圣经·利未记》25:23。故以赛亚谴责侵占土地的人,宣告说:“那些以房接房、以地连地,以致不留余地的,只顾自己独居境内”的人有祸了《圣经·以赛亚书》5:8。因为贪婪地耕作土地会毁坏土地的生产力。土地安息是《旧约》中与环境保护有直接关系的律法。“六年你要耕种田地,收藏土产,只是第七年要叫地歇息,不耕不种”,让土地歇息,“使你民中的穷人有吃的。他们所剩下的,野兽可以吃。你的葡萄园和橄榄园,也要照样办理”《圣经·出埃及记》23:10-11。这种让土地定期休息,可以避免对土地的过度使用。

相对于道教而言,在基督教的经典中,对于保护动植物及水土资源,没有道教那样详尽的规定。因为在《圣经》里,一切都是围绕人与神的关系展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是以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在《圣经》中,保护自然万物与爱上帝是完全一致的。基督教中的爱邻人不仅要求爱邻如己,也应包括爱与邻人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像奥古斯丁心中的上帝一样,我们周围的乡村是我们生活、活动、繁衍的所在,我们对它既不应傲慢无礼,也不应粗野褊狭。爱护自己生活所在地的周围环境是我们最直接的责任。我们还要关心其他生命形式,仅仅因为它们是我们的“邻居”——《圣经》意义上的邻居。人类的命运和地球的命运已相互交织在一起,对人类的爱和对地球的爱已密不可分参见[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6-427页。

总之,道教和基督教的经典以戒律或律法的形式从伦理上对信徒的行为进行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信徒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第二节宗教践履与环境保护

一、道教宫观与基督教教堂建筑

道教除以各种戒律、功过格的形式约束道教徒的行为外,道门中人也身体力行,非常重视宫观内外环境的建设和维护。

道教宫观是道士们修道、祀神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如果说洞天福地是一种较大的修行空间,那么宫观则是较小的修行空间。”道教创立时,其祀神场所称靖、庐、治、静室或茅室等。北周武帝时,改“馆”为“观”,于是有道馆、道观之称。进入唐朝,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道教大兴。凡是规模较大的道教活动场所称“观”,凡是经帝王敕封的道观则称“宫”。

神仙信仰与修道需要促成了宫观的建造,各地道教宫观建筑各具特色。关于道教宫观(道馆)的设置,据《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记载,在南北朝时期,道教宫观殿堂设置已具雏形。道教宫观“既为福地,即是仙居,布设方所,各有轨制”,“造天尊殿、天尊讲经堂、说法院、经楼、钟阁、师房、步廊、轩廊、门楼、门屋、玄坛、斋堂、斋厨、写经坊、校经堂、演经堂、熏经堂、浴室、烧香院、升遐院、受道院、精思院、净人坊、骡马坊、车牛坊、俗客坊、十方客坊、碾硙坊、寻真台、炼气台、祈真台、吸景台、散华台、望仙台、承露台、九清台、游仙阁、凝灵阁、乘云阁、飞鸾客、延灵阁、迎风阁、九仙楼、延真楼、舞凤楼、逍遥楼、静念楼、迎风楼、九真楼、焚香楼、合药堂等”《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一,《道藏》第24册,第745页。大约在元代以后,道教宫观建筑逐渐趋于一致。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宫殿坛章》载,明代道教宫观的建置大致有殿、阁、楼、道藏、堂、天关、天门、钵堂、圜室、庵、台、寺、祠、馆、院、天宫、雷坛、坛、皇坛等《天皇至道太清玉册》,《道藏》第36册,第401-403页。用以祭祀神灵、斋醮祈禳、修炼诵经、生活居住。一般说来,比较典型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包括山门、钟鼓楼、灵官殿、主神殿、玉皇殿、三清殿、祖师殿等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44页。道教认为,道教宫观的建筑是模仿天上神仙所居住的殿堂所建造的,即是“法彼上天,置兹灵观”《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道藏》第24册,第745页。

基督教的教堂也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神圣空间,是神的家、圣灵的殿,是基督徒举行宗教礼仪、聚众祈祷的场所。为了显示对上帝的至诚和对天国尽善尽美的追求,为了不朽的永恒,教会及信徒们不惜在教堂建筑上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财力。欧洲中世纪不少基督教教堂往往历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经过无数艺术家和人工巧匠的努力才完成。但与道教宫观多位于名山胜境不同,基督教教堂多位于城镇中心,这与基督教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及在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历史有关。

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宫观多位于远离尘嚣、清静安谧、枝叶茂密的名山胜境,“夫三清上境及十洲五岳诸名山或洞天,并太空中,皆有圣人治处。或结气为楼阁堂殿,或聚云成台榭宫房,或处星辰日月之门,或居烟云霞霄之内。或自然化出,或神力造成,或累劫营修,或一时建立”《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道藏》第24册,第744-745页。自然环境良好。如青城山自古以山色清幽著称,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山中林木葱茏,古树参天,溪涧纵横,山润岩湿,流泉常年不断。诗圣杜甫有“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杜诗详注》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的诗句。宋代大诗人陆游以“云作玉峰时特起,山如翠浪尽东倾”《剑南诗稿》卷八《登上清小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赞誉青城山。道教在建宫观时,更多地考虑了顺应自然环境,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许多宫观往往以洞天福地的自然态势作为布局的基础。往往依山就势,见水修桥,因高为殿,就洞为宫,灵活布局。著名宫观多是满山青翠中透出几点红墙青瓦。如位于青城山腰的常道观(又称天师洞),山门建在高高的陡坎上,长长石级直通重楼叠阁,两旁柳松挺拔,青龙殿、白虎殿掩映其间。正如《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兼论道教济世贵生思想》一书所说:道教在建造宫观时,“都基本能做到巧妙地利用自然,或依山就势,或见水筑桥,或因高建亭,或就洞修宫,灵活布局,就地取材”,从而使“宫观建筑与自然山势相互协调,整体布局和谐自然”张继禹主编《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兼论道教济世贵生思想》,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页。罗哲文先生等在其《中国名观》中也说:“我国的道观建筑大多依山就势、顺势布局、高低错落,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修在山顶的道观,孤高挺拔,耸入云天,似在与天通话;修建在山坡上的道观,掩映在绿树丛中,重重叠叠,幽静秀丽。还有的道观或据洞筑室,或洞旁建屋,或依壁筑殿,或傍水建房。”罗哲文等:《中国名观》,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如武当山的道教宫观就是顺应山形地貌的变化而布局的,整体上错落有致,其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体现出一种建筑与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青城山的建筑也都依山取势,灵活布局,在隐、藏、幽、奇上下功夫,朴实幽致,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从山麓至峰顶,栈道、丹梯、石桥时相勾连。亭阁、牌坊星罗棋布于游山道上,供人游憩。亭阁的建造随景而设,建筑多取材自然,不假雕饰,枯树柱,树皮瓦,竹木栏,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幽雅别致。陕西终南山太一宫“山水秀绝”陈垣:《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宫“前临池水”,“两傍丛崖悬抱,高柯古干,幽蔚阴森”,“水鸟以千数,飞鸣栖集其上”同上,第663页。武夷山天游道院“翠树青萝,一径中通”,桃李篁竹,“自然成林”同上,第1131页。南岳圣寿观“修竹茂松,涧水潺湲,风景甚异”《南岳小录》,《道藏》第6册,第863页。故“凡道观之称于世者,或占山水之秀,或擅宫宇之盛”陈垣:《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480页。

道教宫观建筑一方面依照洞天福地的态势进行布局和营造;另一方面也给洞天福地注入了道教文化气息,打上了道教神仙信仰的烙印。于是,当道教宫观在洞天福地建造起来之后,洞天福地就与其他自然景观有了明显的区别,道教宫观建筑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建筑模式。

基督教从4世纪上半叶开始了正规的教堂建筑。观其艺术风格,多为呈长方形状的“巴西里卡”(Basilica)教堂。自中世纪以来,欧洲西部教堂建筑以“罗马式”(Romanesque)、“哥特式”(Gothic)为主,欧洲东部教堂建筑则大多为“拜占庭式”和“斯拉夫式”。南欧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兴起了“巴罗克式”(Baroque)教堂建筑。18世纪以后,晚期“巴罗克”教堂内部的装饰逐渐被“罗可可”(Rococo)艺术风格所取代。随着时代的变迁,近现代的教堂建筑已呈多元发展之势。19世纪多有“古典式”、“新哥特式”、“新罗马式”、“新文艺复兴式”和“新巴罗克式”艺术风格的教堂问世,世俗建筑风格也影响到教堂的设计和建造,一些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民族感和典型的现代宗教意识及审美情趣的教堂远远超出了过去教堂建筑风格和套式,使基督教的教堂建筑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同类推荐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热门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管人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黑道贵妇

    黑道贵妇

    他欺她,骗她,次次伤害她;她疑他,防他,处处针对他。离婚时,他依旧不忘嘲讽,“其实我一直都介意,你的第一次给了谁。”她反唇相讥,“其实我更介意,在我之前之中,你的那些红粉知己。”分开五年,她以为她会将那个男人彻底忘掉,哪知却在得到他的消息后,带人杀到国外,搅散了他的婚礼……掌控黑道的她和神秘身份的他,到底会产生怎样的爱恨纠缠,请看花雨新坑【黑道贵妇】。本文女主渐强,花雨第一次写现代文,多有不足,欢迎亲们多多指点。潇湘十年经典作品评选,感谢亲们将本文也推荐进了前一百名,花雨厚着老脸再吆喝一声,帮我投几票吧,要求不高,真的不高,只要在八十名左右就成,千万别垫底,关于投票的事,亲们需要用v会员的读者账户投票才行,每天可以投票一次的,谢谢亲们了。投票地址请点潇湘首页中间横幅广告,或者复点击下面的地址均可:http://m.pgsk.com/huodong/20110909/m.pgsk.com?show=0&sorder=1#begin◆◆◆◆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邪瞳】北棠【破日】李筝【傲风】风行烈【离婚】风中雀【凰权】天下归元【简随云】草木多多【朕本红妆】央央【庶女无敌】雁无痕【候门嫡女】素素雪【军火皇后】潇湘冬儿【黑道贵妇】漫天花雨【祸水皇后-】枫飘雪【侯门正妻】沐榕雪潇【皇家小尤物】北宗殿下【君爱美人妾爱钱】夜纤雪【娘子,不安于室】静海深蓝
  •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小女子的古代生活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能拥有一个明朗且坚强的心,便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篇文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因为她坚强,所以她不畏艰难,因为她善良,所以她得到了爱。她就是本文女猪,柳清荷!希望此文可以给大家带来快乐!龙烽,初云国的二皇子,初云国第一美男,性格残暴,自私,清荷的未婚夫。之前厌恶清荷到极点,恨不得她可以永远消失。但是在他成功的退婚之后,为什么发现这个小女子其实很可爱呢……无名,带着银色面具的侠盗,武功高强,神秘莫测。真实身份更是神秘,和清荷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龙熠,初云国太子,性格温柔,总以一副微笑的姿态示人,但内里却是一个超级腹黑男。时而阴险毒辣,时而善良通情,是所有人里最复杂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永远不会对别人付出真心的人,但是对清荷却破了这个例……目前先介绍这三位男主,后面会随着故事的发展出现更多的男主,敬请期待喽~~呵呵,不太会写简介,但是故事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l连接好友文文《天纵逍遥》
  • 极品小公主

    极品小公主

    (亲们,全文修改中,请大家移步《大闹后宫:甜心小宠妃》或《樱花淡:江湖皇后太嚣张》浅浅的成长,期待你的评论。)什么?隧道居然塌了?有没有搞错啊?手机居然没有信号,连求救都省了。该死的隧道,什么时候不塌,偏偏这个时候塌,人真的是不能懒的,这次绕近路的决定是非常错误的。“喂,有没有人啊,救命啊。姑奶奶我还要赶着去相亲呢,如果这次再不成功的话,外婆非要唠叨死我。”不行,我得自救,看着那个安全的逃生门,破破旧旧的样子,忍不住大骂:“靠,有没有搞错啊,这样的门一看就是年久失修的,还那么难打开。”于是使出全身的力气,一脚把那破门给踢踏了。“呼,终于好了。我的未来老公,我来了。”说着大摇大摆的走进逃生门,一场未知的旅行,即将开始。
  • 农家女奋斗史

    农家女奋斗史

    穿越一个不小心,遇到一个谪仙一般的美男子,竟然还是皇帝,只是好好的皇帝不当,偏偏要来当平头老百姓。只不过事实证明,即便是不做皇帝,那一样能够在其它领域混得风生水起。
  • 做人要懂心机,做事要防诡计

    做人要懂心机,做事要防诡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风云诡谲的社会中,若没有八面玲珑的黄蓉帮你打点一切,便应如韦小宝般善用心机与诡计,方能在斗智斗勇和比拼心机的过程中,从芸芸众生里脱颖而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