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33

第33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5)

《圣经》里并不包括关于堕胎以及它应受谴责的明确表述,《圣经》认为生命是上帝创造的,因而是神圣的。所以,自古以来,基督徒都认为堕胎是犯罪。中世纪的神学家普遍认为,直接堕胎是非法的,并且只允许间接医疗性的堕胎。天主教伦理绝对地拒绝任何基于优生、伦理和社会理由的堕胎,并且简单地认为这是杀害无辜者的行为,但同时,它总是承认在对母亲生命构成严重危险的事例中,间接性的堕胎是合法的。根据天主教梵二会议的说法,“夫妻之爱”的目的是生儿育女,并将教育孩子作为生育目的之一来看待。不过,为了保护母亲的生命而进行医疗性堕胎是允许的。新教各派也认为堕胎不是合法的计划生育的方法[德]卡尔·白舍客:《基督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66页。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上升,人口基数急剧呈指数增长,人口翻番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人口过多的压力首先引起粮食不足和资源匮乏,导致毁林开荒、毁草垦殖、过度放牧和捕捞,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问题成为了当代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天主教在生育观上的态度有所改变,认为父母有义务以负责任的方式使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但是他们既忧虑人口增长,又反对堕胎,反对人工节育。教皇约翰·保罗二世1990年8月25日发表的“生命与环境”的讲演中说:“生态平衡是为人类生命服务的”,“在任何地方,人都不能自称有权直接毁灭无辜的人”,“教会要按照上帝的命令,捍卫未出生者的权利”JohnPaul:LifeandEnvironment,PopeSpeaks,Jan1991,p44-45,转引自徐嵩龄主编《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1991年5月,他在《百年》通谕中,进一步提出了“人类生态”(humanecology)概念。他认为,人类生态的结构是家庭;家庭中夫妇构建这种人类生态以养育孩子;如今的堕胎与人工节育不仅不鼓励而且破坏这一人类繁衍的条件,自然生态正受到无理的破坏。对于濒临灭绝生物的生态保护,人类虽然做得不够,但仍在努力,可是受损害更为严重的却是人类生态,可惜这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显然,这是与“适度人口”原则相悖的。面对当前世界和中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实行计划生育,树立晚婚、晚育、优生、少生的道德观,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相协调是必要的。

§§§第三节战争与和平

当今,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因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并不平静、安宁。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带有全球性和战略性的两大主题。中国与世界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和平而稳定的环境。面对当今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局部战争、种族仇杀、暴力恐怖事件不时发生的生存处境时,重新审视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之一的道教与作为西方传统文化核心的基督教的和平理念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战争与环境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战争作为实现其政治持续性的一种手段,主要目的是消除限制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当某一国家或地区因为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无法维持其持续发展时,就可能采用暴力手段,发动战争掠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但是,战争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往往是以他人的不可持续性,或自然环境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的参见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314页。

战争与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态支持战争,战争破坏生态。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夺资源,但是它又必须以一定的资源支持为基础,包括一定的物质资源、能源资源、信息资源和空间资源以及经济、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于是资源支持战争,战争掠夺和破坏资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依然不断发生,这些战争和战备对“人—社会—自然”系统的破坏是严重的。如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造成了历史上空前的生态灾难,它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数千亿美元财产的直接损失,而且对海湾生态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和长期的,现代战争已没有胜利者。战争对人、社会财产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武器的进步成正比,它的破坏作用由小变大。

在当代现实生活中,在存在国家、民族和阶级的情况下,在存在战争的情况下,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面对奉行实力政策的时代,如果没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便要挨打,甚至受人宰割。这就是通常说的,为了国家的安全,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了抑制战争的发生,或者以战争反对战争,用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这是国家利益所关注的。但是,不论是什么战争,它都要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社会财产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这又是不道德的。战争和战备损害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是危及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安全,损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伦理学认为,安全也应是“人—自然”系统的安全。人类依赖自然界生活,只有在地球生态系统安全的条件下,人类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因此,要把“安全”的概念从战争领域扩大到整个经济、社会领域,从个体、集团、阶级、民族和国家,扩大到全人类,从人类扩大到整个地球。需要从“人—自然”系统这一更广阔的角度考虑安全问题,并以此制定新的伦理准则,其中包括反对生态灭绝战争,反对战备升级,把用于军事的资源更多地用于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通过运用新的伦理准则调节和控制人类行为,阻止全球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真正的安全。

二、道教与基督教的和平观

古往今来,宗教关切和平,宗教界人士对和平的期待和努力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和平信念作为对上帝之国的希望保存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也作为对神仙太平世界的向往保存在中国道教中。

(一)道教与基督教“和平”的内涵

道教与基督教和平范畴的内涵是宽泛的,它包含了反战、和谐、健康、重生、平安、公正等多种涵义。它不仅表示国家、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和睦相处,而且还表示人与神、与他人、与内心以及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某种理想状态。道教与基督教的“和平”尽管有不同表述,但都凝结了对个人和社会安定的殷切期望,让世界向有序的、公正的和道德的方向发展,其核心内涵是人、社会、自然的和谐。

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所言“太平”即是“和平”。《云笈七签》就说:“太平者,太言极太,平谓和平。”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98页。和平意味着和谐、公正。《太平经》所说“太”即“大”,“平”即“正”,“太平而和,且大正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8页。“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同上,第148页。和平意味着平安、健全。“平亦是安”同上,第734页。“太平者,乃无一伤物”。“凡事无一伤病者,悉得其处,故为平也。若有一物伤,辄为不平也。”同上,第398页。它既意味着家庭和睦,社会安宁,国家太平,又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万物各得其所;还意味着人类肉体生命的健康,竟享天年,以及人人自食其力,能得到生养的基本权利和机会。道教以“平安不伤”为其理想社会表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教对万物生存、发展状态本身的关注。

“和平”(Peace,希伯来文shalom)也是《圣经》中最重要的神学词汇之一,在希伯来文中,shalom代表和平,也表示上帝的同在、祝福,人人得享平安、福气的状态,包含了与人类生存状况有关的平安、健康、幸福、美满、和谐以及正义,没有饥饿、疾病、战争、灾难等诸多涵义。在新天新地中,上帝要住在大地上,大地上所有的被造物都要得到最完全、最圆满的自我实现,大地要享受平安、福气、喜乐、圆满……在新天新地之中,万物都要复和。正如保罗所说,在末日,“既然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圣经·歌罗西书》1:20。彼时,人类、大地和上帝之间互相寓居、共融,都以基督为首,都归属了基督。莫尔特曼进一步指出,在末世的新天新地中,因复活的基督将以他的荣耀充满天和地之中,并更新宇宙。

《创世记》中的大洪水后,挪亚从方舟放出鸽子,“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圣经·创世记》8:11。从此,鸽子、橄榄枝成了和平的象征。和平在《旧约》中表现为人类肉体生命的健康与安全,物质生活的丰裕美满,竟享天年并平安离世参见周辉:《旧约的和平观念》,载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编《基督教文化学刊》第2辑,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141页。;在《新约》中表现为灵性层面的安宁和完满。道教也把为实现和平所做出的努力视为善行,并作为得道成仙的必要条件。

基督教视和平为与恶作对的善《圣经·箴言》12:20。因而获得了伦理上的意义。早期教父圣奥古斯丁就说:“和平是一种伟大的善,在世俗的人间生活中,除了和平,任何话语都不能令我们这样快乐,任何事物都不能令我们这样热烈地追求;我们发现再也没有比和平更令人欢欣鼓舞的了。”Augustine,TheCityofGodagainstthePagans,EditedbyRWDys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p933,[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英文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和平是一个在很多层面要实现的价值,从家庭开始,到各种中间团体、宗教组织,直到国度和国际关系。

道教的“太平”与基督教的“和平”观念的核心是人、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太平经》所描绘的“太平世道”是一种天地人和悦、万物繁生、君臣和睦、阴阳合和、风调雨顺、人与万物各得其所的理想境界。“天地无病而爱人,使五谷万物善以养之也”,“太平者,乃无一伤物,为太平气之为言也。凡事无一伤病者,悉得其处,故为平也。若有一物伤,辄为不平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5、398页。基督教的“和平”观念在《圣经》原文中是非常宽泛的,当“和平”一词被用来指称各类人际关系时,它不仅表示国家、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势力均衡,而且更表示人与上帝、与他人、与内心之间关系的某种理想状况。《诗篇》曾描述肉身不得安宁的苦状:“因你的恼怒,我的肉无一完全;因我的罪过,我的骨头也不安宁。……我满腰是火,我的肉无一完全。我被压伤,身体疲倦,因心里不安,我就唉哼。”《圣经·诗篇》38:3-8。《创世记》中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不仅向他预言了以色列子民的命运,同时也妥当地安排了亚伯拉罕的归宿:“你要享大寿数,平平安安地归到你列祖那里,被人埋葬。”《圣经·创世记》15:15。在以色列人的观念中,平安与死亡是可以共存的范畴,死亡带给人的不应该是恐慌和畏惧,相反,平安而死实际上是生命意义的大转折,是属灵生命的新开端。《约伯记》中约伯的友人以利法用诗体语言描绘了一幅平安幸福生活的场景,与当时屡遭灾难的义人约伯的苦况形成强烈反差,从而凸现出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之情:“在饥荒中,他必救你脱离死亡;在争战中,他必救你脱离刀剑的权力。你必被隐藏,不受口舌之害,灾殃临到,你也不惧怕;你遇见灾害饥馑,就必嬉笑,地上的野兽,你也不惧怕。因为你必与田间的石头立约,田里的野兽也必与你和好。你必知道你帐棚平安,要查看你的羊圈,一无所失。也必知道你的后裔将来发达,你的子孙像地上的青草。你必寿高年迈才归坟墓,好像禾捆到时收藏。”《圣经·约伯记》5:20-26。由于《旧约》的和平观念更多地停留在现实层面上,因而它投射在《旧约》社会中的各类人际关系上也更注重尘世间各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强调订立个人、民族之间的“平安之约”。而道教的“太平观”更深刻,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太平的基础。

道教和基督教的和平观念都是在战争、战乱中升华出来的人类理想。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对公平、大乐、无灾的太平社会的向往与我国东汉中后期天灾人祸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全真道丘处机的和平思想与实践也与当时统治者的大规模征伐而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而基督教的和平观念的萌生,对弥赛亚和平国度的企盼,在《旧约》是与一个饱尝战争之苦,饱受四周强邻统治,异族压迫,甚至经历一度亡国之痛的以色列民族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新约》中对和平天国的期待,也是与当时基督教产生时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残酷镇压,处于地下活动状态有关。战争是残酷的,它不仅直接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而且更带来了心灵的伤害。正是基于此,无论是道教,还是基督教的和平观念既追求世俗层面的健全,关注生命的安全、不受暴力与灾祸的侵扰,又向往信仰层面的永恒。

(二)反对战争,崇尚和平

反对战争,这是战争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道教、基督教尽管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但对和平的期待和对战争的反对却是一致的。

老子早就说过:“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79页。主张无为、“不争”同上,第274页。、“守中”同上,第273页。“清静为天下正”同上,第283页。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认为战争的危害是巨大的,“兵不合道”,“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同上,第279页。认为“至诚守善,勿贪兵威”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老子理想的“小国寡民”社会是没有战争,“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90页。的和平社会。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热门推荐
  • 【完结】妃亲不可:皇帝认栽了

    【完结】妃亲不可:皇帝认栽了

    新坑推荐:《江山为聘:杠上腹黑王爷》(本文的姐妹篇哦,记得收藏+推荐)http://m.pgsk.com/a/311868/_下水道也能玩儿穿越?!睁开眼,七岁的身体二十岁的心,还是女扮男装!面对被欺负的瞎眼母亲,她小鸡护母鸡,勇斗恶大娘,可惜还未分出胜负就被扔到敌国去了。十三岁,好不容易回到南蜀,瞎眼母亲早已含恨而终,她发誓为母报仇。十九岁,喜欢的男人娶了皇后又有了妃,她该功成身退了吧?可惜又被发现女儿身,现在是跑也跑不掉了!◇◆◇◆他是天命所归的帝王,也注定要历经百般磨难。出生时晚了那么一个时辰,大皇子之位与他擦身而过。七岁时母妃以巫蛊之祸为名被陷害,从此打入冷宫。九岁时更被送去敌国做质子,受尽百般屈辱。十五岁好不容易回国,又是孤身难战满朝文武。患难见真情,无论处境多么困难,他的身边始终跟着一个他。二十一岁登上帝位,娇妻美娘常作伴,而他最大的功臣却要离开。他不许!偶然发现,他逃得如此之快竟然只因他是女儿身!欺君之罪尚不得恕,更何况还骗了他十三年,那就罚你终身侍奉朕!◇◆◇◆片段一:七岁的他抡直了手臂,用力地给面前九岁的他一巴掌,然后满脸不屑地说道:“没出息!”九岁的他用力握紧拳头,然后狠狠地还了一拳,最后厉声一喝:“我是未来的皇帝!”“有出息,冲你这句话,我跟你混啦!”一手捂着发疼的肚子,七岁的他一边乐颠颠地跟了上去。片段二:“现在,你已经实现你的抱负了,我也该走了!”鳞光铠甲闪烁着耀眼的光。“你要去投奔他?”他用力握紧手中的酒杯,装作漫不经心的说道。“不是!”“那你帮我攻下西御,我就放你走!”他仰头饮尽杯中酒。“好!”【PS】推荐朋友写的好看仙侠文:邪魅师叔:娘子,别跑!http://m.pgsk.com/a/318523/好看宝宝文:糯米宝宝:Q上总裁爹地http://m.pgsk.com/a/321505/#@#【云锦的QQ群:146070080,欢迎各位亲的加入。】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

    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爱犬,经过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国南部加州一个温暖的山谷里。后被卖到美国北部寒冷偏远、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
  • 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商海博弈必读胡雪岩,官商策略,商战权谋打造一代红顶商人;为人处世须学曾国藩,内圣外王,传统智慧成就一代中兴名臣。为官经商、创业投资、突破困局、持家教子……让我们在曾国藩、胡雪岩的传奇人生中找到最传统的中国式智慧。
  • 大厨不传的调味秘诀

    大厨不传的调味秘诀

    抓住菜品好吃的“灵魂”。掌握调味技巧,正确使用调味品,灵活搭配香辛料,调制出纯天然无添加的调味酱料,轻松制作色香味俱全的香醇美食,让众口不再难调。
  • 遇险自救全攻略

    遇险自救全攻略

    谁都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平平安安、幸福快乐。但是,往往天有不测风云,在现实生活当中,随时都会有意外事件发生,人生在世,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安全。紧急关头,求神拜佛、呼叫求救往往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可靠的应对之道便是自己救自己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