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100000033

第33章 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5)

《圣经》里并不包括关于堕胎以及它应受谴责的明确表述,《圣经》认为生命是上帝创造的,因而是神圣的。所以,自古以来,基督徒都认为堕胎是犯罪。中世纪的神学家普遍认为,直接堕胎是非法的,并且只允许间接医疗性的堕胎。天主教伦理绝对地拒绝任何基于优生、伦理和社会理由的堕胎,并且简单地认为这是杀害无辜者的行为,但同时,它总是承认在对母亲生命构成严重危险的事例中,间接性的堕胎是合法的。根据天主教梵二会议的说法,“夫妻之爱”的目的是生儿育女,并将教育孩子作为生育目的之一来看待。不过,为了保护母亲的生命而进行医疗性堕胎是允许的。新教各派也认为堕胎不是合法的计划生育的方法[德]卡尔·白舍客:《基督教伦理学》第2卷,静也、常宏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66页。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上升,人口基数急剧呈指数增长,人口翻番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人口过多的压力首先引起粮食不足和资源匮乏,导致毁林开荒、毁草垦殖、过度放牧和捕捞,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问题成为了当代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天主教在生育观上的态度有所改变,认为父母有义务以负责任的方式使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但是他们既忧虑人口增长,又反对堕胎,反对人工节育。教皇约翰·保罗二世1990年8月25日发表的“生命与环境”的讲演中说:“生态平衡是为人类生命服务的”,“在任何地方,人都不能自称有权直接毁灭无辜的人”,“教会要按照上帝的命令,捍卫未出生者的权利”JohnPaul:LifeandEnvironment,PopeSpeaks,Jan1991,p44-45,转引自徐嵩龄主编《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1991年5月,他在《百年》通谕中,进一步提出了“人类生态”(humanecology)概念。他认为,人类生态的结构是家庭;家庭中夫妇构建这种人类生态以养育孩子;如今的堕胎与人工节育不仅不鼓励而且破坏这一人类繁衍的条件,自然生态正受到无理的破坏。对于濒临灭绝生物的生态保护,人类虽然做得不够,但仍在努力,可是受损害更为严重的却是人类生态,可惜这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显然,这是与“适度人口”原则相悖的。面对当前世界和中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实行计划生育,树立晚婚、晚育、优生、少生的道德观,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相协调是必要的。

§§§第三节战争与和平

当今,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因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并不平静、安宁。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带有全球性和战略性的两大主题。中国与世界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和平而稳定的环境。面对当今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局部战争、种族仇杀、暴力恐怖事件不时发生的生存处境时,重新审视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之一的道教与作为西方传统文化核心的基督教的和平理念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战争与环境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战争作为实现其政治持续性的一种手段,主要目的是消除限制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当某一国家或地区因为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无法维持其持续发展时,就可能采用暴力手段,发动战争掠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但是,战争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往往是以他人的不可持续性,或自然环境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的参见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314页。

战争与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态支持战争,战争破坏生态。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夺资源,但是它又必须以一定的资源支持为基础,包括一定的物质资源、能源资源、信息资源和空间资源以及经济、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于是资源支持战争,战争掠夺和破坏资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依然不断发生,这些战争和战备对“人—社会—自然”系统的破坏是严重的。如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造成了历史上空前的生态灾难,它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数千亿美元财产的直接损失,而且对海湾生态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和长期的,现代战争已没有胜利者。战争对人、社会财产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武器的进步成正比,它的破坏作用由小变大。

在当代现实生活中,在存在国家、民族和阶级的情况下,在存在战争的情况下,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面对奉行实力政策的时代,如果没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便要挨打,甚至受人宰割。这就是通常说的,为了国家的安全,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了抑制战争的发生,或者以战争反对战争,用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这是国家利益所关注的。但是,不论是什么战争,它都要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社会财产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这又是不道德的。战争和战备损害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是危及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安全,损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伦理学认为,安全也应是“人—自然”系统的安全。人类依赖自然界生活,只有在地球生态系统安全的条件下,人类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因此,要把“安全”的概念从战争领域扩大到整个经济、社会领域,从个体、集团、阶级、民族和国家,扩大到全人类,从人类扩大到整个地球。需要从“人—自然”系统这一更广阔的角度考虑安全问题,并以此制定新的伦理准则,其中包括反对生态灭绝战争,反对战备升级,把用于军事的资源更多地用于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通过运用新的伦理准则调节和控制人类行为,阻止全球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真正的安全。

二、道教与基督教的和平观

古往今来,宗教关切和平,宗教界人士对和平的期待和努力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和平信念作为对上帝之国的希望保存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也作为对神仙太平世界的向往保存在中国道教中。

(一)道教与基督教“和平”的内涵

道教与基督教和平范畴的内涵是宽泛的,它包含了反战、和谐、健康、重生、平安、公正等多种涵义。它不仅表示国家、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和睦相处,而且还表示人与神、与他人、与内心以及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某种理想状态。道教与基督教的“和平”尽管有不同表述,但都凝结了对个人和社会安定的殷切期望,让世界向有序的、公正的和道德的方向发展,其核心内涵是人、社会、自然的和谐。

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所言“太平”即是“和平”。《云笈七签》就说:“太平者,太言极太,平谓和平。”张君房:《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98页。和平意味着和谐、公正。《太平经》所说“太”即“大”,“平”即“正”,“太平而和,且大正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8页。“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同上,第148页。和平意味着平安、健全。“平亦是安”同上,第734页。“太平者,乃无一伤物”。“凡事无一伤病者,悉得其处,故为平也。若有一物伤,辄为不平也。”同上,第398页。它既意味着家庭和睦,社会安宁,国家太平,又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万物各得其所;还意味着人类肉体生命的健康,竟享天年,以及人人自食其力,能得到生养的基本权利和机会。道教以“平安不伤”为其理想社会表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教对万物生存、发展状态本身的关注。

“和平”(Peace,希伯来文shalom)也是《圣经》中最重要的神学词汇之一,在希伯来文中,shalom代表和平,也表示上帝的同在、祝福,人人得享平安、福气的状态,包含了与人类生存状况有关的平安、健康、幸福、美满、和谐以及正义,没有饥饿、疾病、战争、灾难等诸多涵义。在新天新地中,上帝要住在大地上,大地上所有的被造物都要得到最完全、最圆满的自我实现,大地要享受平安、福气、喜乐、圆满……在新天新地之中,万物都要复和。正如保罗所说,在末日,“既然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圣经·歌罗西书》1:20。彼时,人类、大地和上帝之间互相寓居、共融,都以基督为首,都归属了基督。莫尔特曼进一步指出,在末世的新天新地中,因复活的基督将以他的荣耀充满天和地之中,并更新宇宙。

《创世记》中的大洪水后,挪亚从方舟放出鸽子,“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圣经·创世记》8:11。从此,鸽子、橄榄枝成了和平的象征。和平在《旧约》中表现为人类肉体生命的健康与安全,物质生活的丰裕美满,竟享天年并平安离世参见周辉:《旧约的和平观念》,载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编《基督教文化学刊》第2辑,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141页。;在《新约》中表现为灵性层面的安宁和完满。道教也把为实现和平所做出的努力视为善行,并作为得道成仙的必要条件。

基督教视和平为与恶作对的善《圣经·箴言》12:20。因而获得了伦理上的意义。早期教父圣奥古斯丁就说:“和平是一种伟大的善,在世俗的人间生活中,除了和平,任何话语都不能令我们这样快乐,任何事物都不能令我们这样热烈地追求;我们发现再也没有比和平更令人欢欣鼓舞的了。”Augustine,TheCityofGodagainstthePagans,EditedbyRWDys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p933,[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英文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和平是一个在很多层面要实现的价值,从家庭开始,到各种中间团体、宗教组织,直到国度和国际关系。

道教的“太平”与基督教的“和平”观念的核心是人、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太平经》所描绘的“太平世道”是一种天地人和悦、万物繁生、君臣和睦、阴阳合和、风调雨顺、人与万物各得其所的理想境界。“天地无病而爱人,使五谷万物善以养之也”,“太平者,乃无一伤物,为太平气之为言也。凡事无一伤病者,悉得其处,故为平也。若有一物伤,辄为不平也”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5、398页。基督教的“和平”观念在《圣经》原文中是非常宽泛的,当“和平”一词被用来指称各类人际关系时,它不仅表示国家、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势力均衡,而且更表示人与上帝、与他人、与内心之间关系的某种理想状况。《诗篇》曾描述肉身不得安宁的苦状:“因你的恼怒,我的肉无一完全;因我的罪过,我的骨头也不安宁。……我满腰是火,我的肉无一完全。我被压伤,身体疲倦,因心里不安,我就唉哼。”《圣经·诗篇》38:3-8。《创世记》中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不仅向他预言了以色列子民的命运,同时也妥当地安排了亚伯拉罕的归宿:“你要享大寿数,平平安安地归到你列祖那里,被人埋葬。”《圣经·创世记》15:15。在以色列人的观念中,平安与死亡是可以共存的范畴,死亡带给人的不应该是恐慌和畏惧,相反,平安而死实际上是生命意义的大转折,是属灵生命的新开端。《约伯记》中约伯的友人以利法用诗体语言描绘了一幅平安幸福生活的场景,与当时屡遭灾难的义人约伯的苦况形成强烈反差,从而凸现出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之情:“在饥荒中,他必救你脱离死亡;在争战中,他必救你脱离刀剑的权力。你必被隐藏,不受口舌之害,灾殃临到,你也不惧怕;你遇见灾害饥馑,就必嬉笑,地上的野兽,你也不惧怕。因为你必与田间的石头立约,田里的野兽也必与你和好。你必知道你帐棚平安,要查看你的羊圈,一无所失。也必知道你的后裔将来发达,你的子孙像地上的青草。你必寿高年迈才归坟墓,好像禾捆到时收藏。”《圣经·约伯记》5:20-26。由于《旧约》的和平观念更多地停留在现实层面上,因而它投射在《旧约》社会中的各类人际关系上也更注重尘世间各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强调订立个人、民族之间的“平安之约”。而道教的“太平观”更深刻,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太平的基础。

道教和基督教的和平观念都是在战争、战乱中升华出来的人类理想。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对公平、大乐、无灾的太平社会的向往与我国东汉中后期天灾人祸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全真道丘处机的和平思想与实践也与当时统治者的大规模征伐而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而基督教的和平观念的萌生,对弥赛亚和平国度的企盼,在《旧约》是与一个饱尝战争之苦,饱受四周强邻统治,异族压迫,甚至经历一度亡国之痛的以色列民族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新约》中对和平天国的期待,也是与当时基督教产生时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残酷镇压,处于地下活动状态有关。战争是残酷的,它不仅直接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而且更带来了心灵的伤害。正是基于此,无论是道教,还是基督教的和平观念既追求世俗层面的健全,关注生命的安全、不受暴力与灾祸的侵扰,又向往信仰层面的永恒。

(二)反对战争,崇尚和平

反对战争,这是战争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道教、基督教尽管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但对和平的期待和对战争的反对却是一致的。

老子早就说过:“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79页。主张无为、“不争”同上,第274页。、“守中”同上,第273页。“清静为天下正”同上,第283页。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认为战争的危害是巨大的,“兵不合道”,“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同上,第279页。认为“至诚守善,勿贪兵威”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老子理想的“小国寡民”社会是没有战争,“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王弼:《道德真经注》,《道藏》第12册,第290页。的和平社会。

同类推荐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热门推荐
  • 极道圣尊

    极道圣尊

    圣尊,横扫九天十地,纵横六合八方,无敌三千寰宇,逍遥鸿蒙天地,超脱永恒纪元,历万劫而不灭。三千大道,混沌为尊;无数纪元,众多道主都只为最终超脱。亘古宇宙,强者如云,群星璀璨;太古至尊,地狱主宰;荒古天帝功参造化,震慑万古无人敌。绝代天骄卫阳征战诸天万界,立大卫天庭,统无尽天地,证极道圣尊。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年我若为天帝,再战荒古誓不休!
  • 田园乞丐婆

    田园乞丐婆

    她是不得家人待见的穷苦农家丫头,吃不饱,穿不暖,身体受过伤被断言无法生育,被婆家人退了婚,坏了名声。村里人都说她要么一辈子嫁不出去,要么只能嫁给村里克妻的残障人士阿楞。结果呢?她愣是嫁给了村外破庙里的乞丐当乞丐婆子,跌破所有人的下巴!没聘礼,住破庙,娘家只给了一袋子陈米一袋子玉米当嫁妆,更扬言从此断绝来往不允许她回娘家打秋风!面对一众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的人,秦家丫头高冷一笑。打秋风你老母!凸!姑奶奶穿越时身怀万能系统,系统商城里要什么好东西没有,还怕过不上好日子?吃不饱饭?不怕!找系统!买管催...
  • 毕业式

    毕业式

    ,展现了新的历史环境下。社会生活在部队的折射,以及新一代的军人他们的生活情感,影响到她的作品呈现出两类主要的主题:一类是反映部队生活的题材,还有一类题材是写农村少女,《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毕业式》作者地方大学毕业入伍的经历,这类题材在作者笔下都有着淡淡的但又挥之不去的酸涩滋味
  •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之前,首先必须确定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第一,在心理上要做好迎接改变的准备。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店马上要开张了。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事业。第二,心理上要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做生意的出发点是为了赚钱,但却是有风险的。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心态保持冷静,做事有依据,未雨绸缪,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第三,要有积极的态度。有一句格言说:“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态度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简先生暖如初阳

    简先生暖如初阳

    “简先生,你需要一个女朋友吗?我需要一个像简先生这样的男朋友。”她依偎在他的身边,说得一本正经。为了成为万众瞩目的亮眼明星,她用所有的积蓄换得特殊门票,认准猎物目标下手。只是,这个男人怎么不照她的剧本走?他是神秘组织继承者,送上门的美女从不拒绝,原以为她也会跟别的女人一样,只是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失控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穿越沦为帝宠:深宫绝恋

    穿越沦为帝宠:深宫绝恋

    “我靠,那个男人都死了三个皇后了,老娘不想当第四个……”“老娘可怜你才嫁给你,你怎么把老娘扔到冷宫里,哼,你不想理老娘,老娘更不愿理你这个暴君……”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主母无敌:相公是只狼

    主母无敌:相公是只狼

    白月笙一直觉得,作为一个驯兽师,她可以和任何一个动物搞好关系,而且,不管动物怎么样,她都会很爱护。但是当她被一只发情的黑猩猩踢到河里之后,只想骂一句——卧槽!被踢了,被淹了,于是她穿了。人家说,穿越是一件美事,穿越到大家族,你就吃喝不愁,穿越到普通家,你可以利用现代知识发家致富。但是,谁能告诉她,穿越到新房该怎么做?一睁眼,白月笙呆着的地方,不是医院,也不是什么穿越的大小姐的闺房,而是一个新房!听说,她的相公很凶残,听说她的相公无人性,听说她的相公娶了十七次老婆,结果都死于非命,听说······片段一洞房中,白月笙一脸的郁卒,警惕的看着站在自己洞房门口的一人一狼。“这是什么?”白月笙指着那紫色华服的老夫人,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下一秒只听那人道:“这是你相公,好好伺候着。”说完,命人将笼子抬了进来。只听嗷呜一声,吓得所有人全然消失。白月笙捂脸,所以这才是娶一个死一个的真相?片段二人家说,驯夫有道。白月笙相信,她一定是最好的妻子。别问她为什么。花园中,白狼笨拙扫着尾巴,黑漆漆的大眼直勾勾的盯着白月笙,两只耳朵不断的扑闪着。不远处,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女人正一脸嫌恶的往他们这里扔骨头,白月笙见此,笑的万分灿烂,指着女子的方向对白狼道:“相公,咬她。”余下,只听嗷呜一声后,花园中,女子的惨叫声此起彼伏···片段三相公有三好,毛暖,耳软,暖床宝。圆月之夜,白月笙搂着白狼睡得正熟,一阵刺痛后赫然清醒。就见一白发男人对着她的脖子,不断舔咬。白月笙见此,只觉得头皮发麻,讪笑道:“公子,我是二手货,采花在隔壁,我家小姑是天下第一美人。”话音一落,只听到这白发男子缓缓抬起头,头顶上的两只可疑的白耳朵闪现,扑闪着极为可爱。精致的脸上勾起一抹妖孽的笑容,声音沙哑道:“我就爱娘子你这个二手货。”*********************************************************************************于是,这就是一个驯兽师,为了生命安全驯化一只披着狼皮的妖孽,最后反被压倒的故事。咳咳,不要问我这文下限在哪里,那种东西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