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700000034

第34章 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4)

由于李侗以实见天理为静坐的直接目标,而天理又分殊于生活,实见天理的见证是要在生活中见出分晓,……他认为万物统一于天理,万物的形成只是天理的变化。蒙文通认为,无论是一本之理(即天理),还是万殊之理,都是性,都是“天之所以与我者”。他说:“率性尽性之学,自子思、孟子、延平、程、朱是一致的。象山所谓于人情世事物理上用功,亦是如此。所谓洒扫应对之微,即精义入神之妙。释家说要于事上观,亦是此理。”性即理,要践形率性,即是要明物察伦,即要于日用之中进行道德践履,使形上与形下相结合。他反对把理看作佛教、道家的“空”与“无”,他说:“若把理也看成空无,非所敢知也。延平言理会分殊,阳明言感寂,是儒家正义,所谓性也。”理与性均具本体性涵义,说其形上,只是要与形下之器(物)相区别,是抽象与具体之差异,而不是空无与实有之区别。阳明所说的寂然不动是心之体,感而遂通是心之用,均就心而言,而其心即理,即性;他的心、性与延平的理一、万殊之性一样,都有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的涵义,故蒙文通说“是儒家正义,是性(善)”。

由于宋明理学家有气质之性、本然之性、天地之性、天命之性、血气心知之性等等说法,蒙文通对此作了评述。首先,他区分了气质之性和本然之性。他说:“宋人又分气质之性、本然之性言之,然外气质又安得有本然之性。”本然之性寓于气质之中。孟子曾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为能践形”,是兼言形上与形下。蒙文通认为,如果离开了形色,则无以与本然之性相合。所以他说:“盖有物有则,则乃本然之性,性即理也,君子存之,存此理此则而已。养其大体为大人,养其小体为小人。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血气之性,物交物引之而已。心之官则思,心乃知善知恶者也,知此理此则者也。践形即率性也。”本然之性是则,是理,理不外于物,本然之性不外于气质之性,不外于形色,君子所存的就是此则、此理、此本然之性。心之官则思,心能知善知恶,能知此则、此理、此本然之性。若只靠耳目等感观,则不思此则、此理、此本然之性,则必然被物所役、为欲所诱。因此,要存心,存心才可循理,循理才能见本然之性。“循理,即血气之性皆本然之性。气机所至,即性之所至,亦即理之所至。”性与理均为本体性范畴。

其次,蒙文通分析了气质之性与义理之性。他说:“义理之性是气质合当如此者,不如此便不安。”“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性,义理即从气质日益发展提高而益明。夕惕乾乾,只是要日新。颓委则昏惰而益昧。”同气质之性与本然之性的关系类似,蒙文通认为,义理之性依于气质之性,义理之性由气质之性日益发展而来;气质之性变动不止,义理之性承于气质之性,而又高于气质之性。义理之性是合“理”的,而气质之性则未必。要“从气质之性以明义理之性,此性学也。皮肤脱落尽,惟有一真实,此心宗也。理是人所认识”。蒙文通认为,通过气质之性以明义理之性,是儒家之学;不讲形色、不讲气质之性,直接谈性,则是佛学。

3.性本善却须养

在性善恶与否的问题上,蒙文通认可孟子的先天性善论。他说:“性善之理,古人都见得分明。只此一理,延平从未发处说,象山从已发处说,已发、未发,一也。”延平的理一、分殊,讲默坐澄心,体认天理,是就体而言,是从未发处而言;陆象山混言心性,认为善是心、性共同的属性,心、性均有灵、有知,将情、性、心、才都只作“一般物事”,主张于事事物理人世上用功,主张收拾精神,“发明本心”,下刀锯鼎镬一翻工夫,是就动而言,是从已发处说。蒙文通认为,不论已发、未发,都是讲性善之理。他还说:“气无不善,心无不善,所谓性善也。‘只心存,则善不善炯然自见’。有不善未尝不知,心之本体,自无不知。”既然心体至善,具有灵明知觉功能,故不善一旦产生,心即能知之。“不知性之善,是谓外铄之学,是无源之水。若说不假修证,不免误认凡夫为即圣,以至认圣凡无别,无善无恶之说以生。阳明说愚夫愚妇生而知之,知的是什么?圣人学而知之,又是如何学?所谓识得本体好做工夫。”蒙文通认为性善是本。若不以此先天性善为本,言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所依托;若不加强心性修养,就会把凡夫当成圣人,从而认为圣人与凡夫毫无差别。实际上,“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此天之所以与我者,性善之义也;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养气之工也”。蒙文通认为圣人、凡夫具有相同的自然属性,同具有先天的性善本体;之所以有别,则在于存心、养气的工夫有差异。圣人是“识得本体”,能时时存心以明善;凡夫则时不时让宫室妻妾之美把不屑不顾的心抑制下去,为其所诱惑,无法“识得本体”,自然不能时时存心、尽性。也就是说,恶源于后天,源于所禀气的不同。有善即有不善、有恶,善、恶是相对而言的。

蒙文通对朱熹的“仁义礼智,性之四德也”进行了评述。他说:“四端皆一性之著见,而用各不同。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去不善而成善者知也。朱子言仁为四端之首,而智能成终而成始。”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把孟子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比作性之四德,即仁义礼智,认为是性的不同表现,其作用也各不相同,认为仁为四端之首,而知(智、心)能改过迁善,故能成终(即达善)亦能成始(性本善)。

蒙文通赞成薛敬轩“以太极说性”的观点,认为此说“最妙,不落有无,默而识之”。他说:“有物有则,理者气之理,理传于气;气违于理而心自知之,而知传于理;知亦气之知也;三者一而已也,合而言之性也,无极而太极也。”“气也,理也,知也,合而言之性也。”性即太极,兼理、气、心于一体。

性虽先天本善,但受所禀气质的影响、物欲所蔽及后天工夫的不同,导致恶或不善的产生。蒙文通赞成明代理学家陈确“教养成就以全其性”的观点。他说:“陈乾初说:庶民皆天之所生,然教养成就以全其性者,圣人之功也。非教养成就能有加于生民之性,而非教养成就则生民之性不全。陈氏之说最为的当。”陈确不同意《大学》“知止于至善”观点,认为“今日有今日之至善,明日又有明日之至善”,认为没有绝对不变的“至善”。他认为人的善恶取决于后天积习,主张“气”、“才”、“性”三者不能分立。蒙文通赞同陈确注重后天工夫的观点。因为,“性者心之性”,尽心是工夫,工夫越深,则性越显,即可以知性。因此,他从扩充的意义上、从发展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知皆扩而充之;性虽善,要在扩充,始能尽性”。事物在变化,人的认识也要随着变化,虽然人心具有先天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但仅是就本体而言,事实上,要达到那个先天的认识、那个理,尚需一个过程,即需要一段工夫。“不知良知现成,则本体不明;误认良知现成,亦是本体不明。”这就是所谓的“识得本体,好做工夫;不可只有本体,缺了工夫”。理是气之理,识理就要养气,这就是工夫。当养得浩然之气时,自然识性、知天了,因为,“浩然之气即性也”,所以,蒙文通说:“认良知本自现成,就本体说,原无不是;但就工夫说,这便是有一段养气工夫的境界;无此工夫,即无此境界,而说良知现成,则非真实而流弊生也。沈静精明,亦即性之本体,亦即我之工夫。依本体是还他本体,即是工夫,即是创造,亦是发展之所至。真理实现成,但待人放心,即非全是现成,但有物(气)的基础。”真理既现成又非现成,故认识真理是即本体即工夫,是一种扩充和创造与发展。因此,“惟养气是尽性率性之要,所谓内外交养。”“性亦在养之而已”。

蒙文通在1952年写给张表方的书柬中,说道:“文通于四、五年前,于良知本自具足、本自圆成之说,始有所疑。人之有赖于修养,由晦而明,由弱而强,犹姜桂之性老而愈辣,非易其性,特益长而益完,何可诬也。”前文提到,蒙文通曾自述五十多岁的时候,渐渐了解了陈乾初的人性论,并逐步认可。从这段话看,他已经完全赞同陈氏的“物成然后性正,人成然后性全”的观点了。后天的教养成就、道德践履,非是改变人性之本然,而是扩充其善端,使人之性更加全面、完备。他接着说:“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犹良金之在矿;圣人之不思不勉,则精金百炼、扩而充之之功也。”蒙文通以良金与精金来形容愚夫愚妇同圣人之关系,真是太妙不过:既指明了圣、凡具有相同的本然之性,又表明扩充之工夫对成为圣人的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蒙文通又认为,性无所谓善恶。他说:“耳目口鼻之于声色臭味,心之于义,皆性也。任其自然,皆是天则,即此本色,本自无恶,何须有善。”既然“性乃天之所以与我者”,是气之性,而“气之流行,本无善无不善,只本体之自然而已,即此是本来面目”,故“率性是直做前去,何计善不善”。“人生而静,即《易》之寂然不动,《中庸》之无声无臭,所谓性也。一性而已,还言什么善恶;言性善是不得已事,况言恶乎?存久自明,是从发展上说(见),所谓尽心、知性、知天也”。不论是《乐记》以“人生而静”言性,《易》以“寂然不动”言性,《中庸》以“无声无臭”言性,都是就未发之性而言。性即是本来面目,无所谓善恶;说性善主要是为了给天地立本,因此是不得已之事。程颢说“存久自明,安待穷索”是说人心只要保持内在的实践工夫,久而久之,你就会识得“仁”本体,从而与天地相通。蒙文通在此借用“存久自明”是要强调:性的被认识,是通过持久的扩充善端的实践工夫而完成的,也就是从扩充意义上说,从发展上说。这就是蒙文通的性善却需养的观点,亦即其在晚年,侧重于孔子的性近习远之说、发展孟子性善的扩充之义观点的一个表现。

蒙文通先生在其理学著述中,涉及了诸多范畴,除本章所谈到的心、性、理、欲等以外,还有很多,如太极、无极、慎独、情、良知、意等等。这些范畴不光涉及儒学,还关涉道家道教及佛学。因为,蒙文通治学是“儒、释、道,无所不窥”。限于作者自身水平,这里暂未过多论及。

总之,通过分析蒙文通的主要理学范畴的涵义及相互关系,梳理其理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我们对蒙文通的理学思想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因而能更好地理解他的理学思想在其儒学思想、乃至整个学术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比之于同时代的熊十力、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贺麟、钱穆等学者,蒙文通在治儒学、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上则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生活在西学传入、外敌入侵、变法革命迭兴、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中华文化面临严重挑战的动荡年代,蒙文通和熊十力、梁漱溟等人一样,看到了儒学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并致力于发掘、改造、创新儒学的“恒常之道”和“人文睿智”来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由此批判地审视儒学、理学的文化价值,维护儒学的本原性。不过,与冯友兰、贺麟等人更多地引进西方思想,侧重于融合中西、贯通古今,试图从儒学的“内圣”真正走向“外王”有所不同,蒙文通偏重于从中国固有传统中开发新知,阐述其中蕴含着的能为现实社会所用的思想,并改造创新,以经世致用、解救时艰;强调儒学,尤其是理学的“内圣”一面,并身体力行、“优游涵泳”于理学近一生。同时,试图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系统清理,在中国文化内部融通儒、释、道三教,在新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弘扬理学之精华与优长,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由此可见蒙文通理学思想的重要地位。

同类推荐
  •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终于有一些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纷纷赶去分享,开始四处寻找新的泉源。人类的历史不断重复着上述的故事……,让人永葆青春。后来,所在地的权贵在生命泉的周围树起的栅栏,世界上有一眼神奇的生命泉,并在门上安了锁,能去病强身,他们严格管那些前去求水的人并索取酬谢,它从地底涌出,这种做法违背了生命泉的本性,人闪发现生命泉后,泉水逐渐失去了生命活力并慢慢地枯竭,领受它的恩泽,生命泉开努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涌流,它清澈甘甜,但是那些占有者并浊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在地表的某处不急不徐地流淌,他们仍垄断着那个泉源,相传,靠想象中的神奇之水牟利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何处不江湖,随处皆梁山,山不高,名却大。有逼着去的,有裹挟去的,有去发财的,有曲线做官的,有龙有蛇,有猪有狗――最后,人去了,山还在。
  • 红楼花影

    红楼花影

    荼蘼是花季最后盛放的花,开到荼 蘼花事了,只剩下这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它的花语是最终的美丽。《红楼花影》中爱到荼蘼,没有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好的你,生命 中最灿烂、最繁华、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热门推荐
  • 复方穿心莲

    复方穿心莲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凤凰无双-涅槃

    凤凰无双-涅槃

    一凤一凰,幽冥无双。澹泊江湖,王不见王。
  • 青梅竹马:大少请再说爱我

    青梅竹马:大少请再说爱我

    结婚五年的丈夫,两人相敬如宾,本以为相安无事,细水长流一起走到老。可林皎却发现错了,当她抓着他一手出轨证据之时,不是要挟。而是公诸于众,让他鸡飞狗跳。她不介意他有女人,可若是拿着她的钱在外面包养女人,林皎决不答应。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当青梅竹马的恋人回国两年,对她处心积虑的诱惑,算尽心机给她布了一张网后。她却一步一步弃械投降,坠入那无言的温柔中。等她坠入后,才发现,温柔里面包裹着刺。爱情或许真如初见时美好。老公拿钱包养大明星,青梅竹马的爱情别有心机,林皎觉得,上辈子她到底是干了什么刨祖坟的事,如今这全世界最极品渣男都能够让她遇见,真是印证一句话,谁年轻时候没爱过几个人渣?
  • 逆凤

    逆凤

    …………………………………………………………………………………………………………………………他是带着不轨之心而来的复仇王子,布下一个个惊天阴谋,笑看风云变,江山易姓,他视她一枚棋子,可何时这颗棋子变成胸口的朱砂痣,让他如针毡在手,举棋不定?宫闱里人人都知她那位无名公主,胆小谨慎,人人可欺。一纸诏书下来,她那位亲生父亲赐鸠酒让母亲自裁,她终忍无可忍,奋力求救,却不想引狼入室。……………………………………………………………………………………………………………………………………一次偶遇,他勾着唇,精致的眉目似是艳诧芳华,烟花绽落,艳丽的宛如千年的狐妖,他在她耳畔吐气如兰:“我当是谁,原是一朵迷路的美人花!”只因月色太美,那一刻,她蓦然心动。那夜,他却粗暴凌辱,痛极的那刻,撒花的鲛纱帐轻飘飘的浮起又落下,苏合香拢成团旋转着吞吐出来,幽幽的,那人冰冷的唇贴在她耳边渗出一缕若有若无的轻笑:“漫儿你,不过一只供人解闷的金丝雀。”锦红帐里金枝蔓缠的褥上处子血殷红一片,似是秋日里凝着冷霜开放的满庭芳华,娇艳下泛着冰冷的亮白寒光,触目犹似缠人的梦魇,烙在心头,怎样也挥之不去,她忍不住别过头,长裾曳地,行走亦是无声,乏力穿过内室,身后有人将斗篷披在她身上,她似是觉得冷,惶惶的紧紧攥住领口,侍女已端着药等在一旁,她虽早已料到,心里还是似被针扎了一般。由不得她多想,仿佛多一分迟疑便是多一分认输,她倔强的端起一饮而尽,凉而浓烈的稠液缓缓滑过喉管,沉沉落下去,似是一声呜咽的悲鸣。随手将药碗掷到托盘上,她缓缓抬指用力拭去唇边还残留着的药液,拨正发上微微发颤的簪坠,回眸莹莹而笑:“大人,今日起,咱们终于再无瓜葛。”那笑容如夜里璀璨开放的梨花,照亮了庭院,炫目的让他微微失神,微怔间,她已决绝转身投入黑暗中,犹如一只展翅而去得凤蝶,他看着她的背影,半晌才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来。或许漫儿不知,这才只是开始呢。………………………………………………………………………………………………………………………………………………一直想修改简介,又不知道怎么修了,暂且放在这里吧,前一段时间因为乱七八糟的是摆在一块,实在难以抽身更新,现在总算是稳定了些,特此通知,7月5号凌晨《逆风》开始更新,现在努力存稿中,
  •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本书精选1733年~1758年的穷理查智慧格言,分门别类整理,为每一个人带来累积财富、识人读心、待人处世、成功人生、稳固爱情、幸福生活等的智慧秘诀和生命哲学,迎接富足的全新人生。全文幽默逗趣、一针见血且深入人心!
  • 豪门总裁的替爱妻

    豪门总裁的替爱妻

    洞房夜,发现自己新上任的老公爱的是别的女人,这个女人不是别人竟是他的妹妹!一身白色婚纱肚子微凸的许菲透过半掩的门,门内她的老公陆子墨正抱着吻着他的妹妹,她眼睁睁的看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这是他们的洞房夜,而他却在这里吻着自己的妹妹!激情又疯狂,长长的黑发纠缠的肢体如海藻纠紧她的心。他不是爱她吗?她那么爱他!“哥,我爱你,你爱我吗?”“嗯……
  • 腹黑爹地不好惹

    腹黑爹地不好惹

    他在她身边三年,笼络她的心,却只为复仇;她是杀手榜上冷血无情的金牌杀手,却因为眷恋他的温柔,而情不自禁的陷入了他的陷阱,跌入万丈深渊。两人的情仇,两代的恩怨,究竟谁对谁错?七年后,H组织总部,一个小屁孩拿着电话,翘着个二郎腿,“嗨,爹地,别来无恙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
  • 谁绑架了波斯猫

    谁绑架了波斯猫

    原来,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丽丽突然失踪了,同时,一封信从天而降:如果你不在三天内将40320元打到指定的账号上,一天,丽丽就会被扔进江里。《神秘的亡灵日记》的故事内容如下:波斯猫丽丽是富婆王老太的心肝宝贝,丽丽是被人绑架了!谁是绑架者?为什么他要的钱数是40320元?不看完这本书,你是不会猜出答案的,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神秘的亡灵日记》,快来挑战一下你的侦探智商指数有多高吧!
  • 强者修魔

    强者修魔

    重见天日!,以身封魔的行走圣者,解开封印令体内诸天万魔之力绽放;上古传奇,再现於世;沉寂了万年的魔道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