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700000031

第31章 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1)

引言

蒙文通的理学著作,虽多为读书札记、笺注心得,但从中我们仍可发现他的理学思想脉络。笔者拟透过蒙文通先生读宋明儒书的心得,透过其只言片语,对其理学范畴的涵义作一番探讨。

(一)关于“心”

蒙文通对“心”这一范畴的论述较多,既涉及孟子之“本心”,也谈到了“心”与其他范畴的关系,如:心与性、心与气、心与理、心与知、心与物,等等。

1.心本论的宇宙观

在宇宙观上,蒙文通以孟子的“本心”为本。他说:“夫本心者,道之所由生,舍是心而道乌乎本?此率天下而祸仁义之说也。”孟子以本心明性善,蒙文通把本心作为道产生的根据和根源。他认为,若无本心,儒家的仁义之说就无以依存,万事万物就失去了“统帅”。而本心无所不在,“浑身皆是本心,知爱知敬是本心,手容重,足容恭,亦是本心。非特一身是本心,草木山川亦是本心,才一事一物不当,本心即知之,应即改之” 。本心是体,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皆是本心的体现,为用。故万事万物一旦出现“异常”,本心都能知晓,并加以改正。因为,“知即心也,近而身心,远而人物,其是非得失皆在知中,舍非而从是,在一念耳”。心有知觉、灵明功能,具有先天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四肢百体,莫不有知,而统于一心。心果何在乎?则四肢百体无乎不在。岂惟四肢百体,即万物亦莫不有知,草木竹石各有生意,即其知也”。万物皆有知,万物皆有心,皆是心(知)的体现。故蒙文通说:“心无定所,知则普于一切。以知言,则万物皆在知中,宇宙悉括于知内,物物还他本然之理而知致也。”正由于心具有知觉思虑功能、虚寂灵明功能,所以心虽然没有规定的所在,仍能“容纳”宇宙万物及万物之理。“本心之好恶,即所以为受是辞非之准,而性善之源也”。因此,蒙文通的“心”(指本心)为宇宙本体。

蒙文通将阳明的“良知”说纳入其评述范围。阳明曾有“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矣”。阳明以天地万物皆以人的良知为根据,从而建立了良知的至高无上原则。蒙文通认为,阳明的“良知”与本心、意、性等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他说:“孟子本心之说与单言心者自别。良知亦然。本心、良知,即意也。意即性,性无不善,故曰尽性;意无不善,故曰诚意;诚意乃所以正心。”因此,良知、意、本心,也是本体,如性一样,是至善无恶的。

事事依着本心,就能践形尽性,成为圣人。因为本心原来是无私无欲的,原来是无欠无缺的,饿了便会吃饭,渴了便会饮水,冷了便要穿衣;耳朵本来是很灵敏的,眼睛本来是很明亮的,见了恶臭自然厌恶,见了好的东西自然喜欢,在家自然会孝顺老人、爱护兄弟,这是人类的本能,不那样做人是不会心安的。这不是遏抑得住、勉强得来的,是从他本心上自然而然的发出来的。因此,蒙文通说:“只事事依着本心,一直做去,便是践形尽性的圣人。”值得注意的是,蒙文通这里强调了“事事”和“一直”两个词语。圣、愚之别也体现在这里。因为,愚夫愚妇和圣人都是一样的,都有这个本能之心,有这个本心。然而,愚夫愚妇之所以愚,就在于:不像圣人那样一丝一毫都依着本心,一点不敢瞒他,不比圣人对他的本心是自满、自足、自慊,没有一毫自歉的,只需不自欺便了。蒙文通说:“这个本心,便是天命之性;事事依着本心去做,便是率性之道。”“心本寂然不动,万象起灭,感而遂通,心之寂然之体,未始有动,视听语默、手舞足蹈,一切自然,无非本色,何曾有圣凡之别。”因为圣凡都具备这个寂然不动之心,即有了这个本体,所以一切都是此心体的流行发用,故无不合理,无不是本色,当然就不存在差别了。但这只是就本体而言。圣、愚都有这个本心,故都可率性,但只有圣人才能事事、时时依着本心,即时时存心,所以只有圣人才是尽性。也就是说,虽然愚夫愚妇与圣人有着同样的本体(即本性、本心),但由于工夫的不同,致使两者在率性的程度上产生差异,只有圣人才能真正地尽性。

2.心与性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心、性问题是宋明理学、甚至可说是整个儒学讨论的主要话题。在心性相互关系上,有两种情况:心、性一元说和心、性二元说,区别在于是把心性视为一物还是认为心性有别。心、性一元说,指心性为一,心即性,性即心,主体即道德理性,道德理性即主体,二者没有区别,心性一物,均为宇宙本体。心学派理学家多赞同此说。宋明理学的心性一元说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由二程开其先,经张栻的过渡,陆九渊、杨简的发展,吴澄的传播,至王阳明成为心性一元说的集大成者。阳明说:“心也、性也、天也,一也。”他强调“心即性,性即理”,反对将心性分二,从而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极致。心、性二元说,指心性有别,不是一物,否定道德理性与主体直接同一,可细分为道德理性客体化和道德理性绝对化两种观点。前者以张载、罗钦顺、吴廷翰等为代表,后者以胡宏、朱熹为代表,性成为超越主、客体之上的绝对观念,代表主体的心和代表客体的气均从属于性。

一方面,蒙文通赞成心、性一元论。他说:“孟子言本心,本心即性,故曰心即性也。”这是对宋明儒的心性一元说的发挥。程颐指出:“心即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认为心、性与命三位一体,都是“道”的不同称谓,是相通为一的。阳明则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良知说,将良知规定为“心之本体”,规定为“天命之性”,以良知分别联系心、理与性,并相互沟通。这样心范畴所有的内涵,良知范畴也都具有。而意为心中之心,即本心。因此,在阳明处,本心、意、良知、性为一。蒙文通赞同此点,他说:“《大学》言正心,心以主宰言;其言诚意,意者心之中又有心,意即性之发现。放心亦心也,知孟子本心之说与单言心者自别。良知亦然。本心、良知,即意也。意即性,性无不善,故曰尽性;意无不善,故曰诚意;诚意乃所以正心。”蒙文通认为,心有多种,如宋明儒说的人心、道心、本心、放心等等,而《大学》所说的心是主宰之心,意是本心;这个心、这个意,不仅具有一般心所有的认知意义,而且具有本体性含义;本心、意与性是同一的,都属于本体论范畴。故《大学》言正心、诚意,和阳明所言的良知一样,是兼主宰之心与本体之心于一体,是至善无恶的。

另一方面,蒙文通又主张心性有别。他说:“罗整庵:心之灵而非性之理。说得亦好,二者未可偏废。”罗钦顺,是和王阳明同时的明代著名哲学家,他继承张载以气论心性,在气本论的前提下提出“性为阴阳之理”和“心本于气”的思想。他对心性问题极为重视,曾在其著作《困知记》中称“千万言,紧要是发明心性二字”,他以气本论思想批判佛教以心为空寂、以心为物、以心为性的理论,从而抽掉了佛教心本论的基础。他认为陆九渊、杨简、王阳明的主要错误在于“以知觉为性”,即以主观意识为天地之根本。

罗钦顺在指出心性相互联系的同时,强调两者的区别。他说:“除却心即无性,除却性即无心。”作为阴阳之理的性与本于气的心互相依存,不可或缺。但两者又不同。他又说:“夫心者,人之神明;性者,人之生理。理之所在谓之心,心之所有谓之性,不可混而为一也。……此心性之辨也,二者初不相离而实不容相混。精之又精,乃见其真。其或认心以为性,真所谓差毫厘而谬千里者矣。”罗钦顺认为,心、性之别在于:心是人的神明之心,性是人之生理之性,心与性既不可分离,又相互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他进而以“人心有觉,道体无为”来概括心与性的区别。另外,罗钦顺还认为,性为体,心之明觉为用,即性体心用,他说:“盖心之所以灵者,以有性焉,不谓性即灵也。”既以性作为心之灵产生的原因和根据,又强调性没有灵明知觉的属性,把性与心区别开来。

蒙文通赞成这种罗钦顺的这种区分,他说:“罗整庵别心之灵与性之理,此语亦精。然二者皆我所自有,不可偏重,如以心之灵为非则未是。”他认为,灵明知觉之心与性之理都为人所固有,不能非此是彼,偏重于任何一方。“三十年不少盐酱,只是改过不吝,何尝是无善无恶,这是性,虚灵不昧的心可说是无善无恶,这是心;这里应有分别。”先天的心、性是至善的,而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故心、性既同又异。

由此可见,蒙文通的思想中,既有心性一元的观点,如“心即性也”,同时也认同罗钦顺的心性有别的思想。在心、性相互联系方面,他说:“尽心然后可以知性,性学不是离了心学。”在心、性有别方面,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心者,知而已;性者,在耳之听,在目之视。心之虚寂,性之条理,只体用之别而已。”蒙文通认为,虚寂之心是本体,条理之性是发用。性是“一往而已”,心是“有所不可”,具有判断能力。主体之心可以认识条理之性,这也是蒙文通心本论在心性问题上的一个体现。

宋明儒中,陆、王等心学家在心性关系上,大都主张心即性,均不讲体用二分。陆象山是以心为本,“不专论事论末,专就心上说”;王阳明则继承陆象山,讲本心、良知,把万事万物归本于心,“天下无心外之物”。这与朱子以“心统性情”为纲领的心性论、心兼体用的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看来,蒙文通虽然坚持了陆王的心本论宇宙观,而在心性、体用的关系上则与陆王有所区别。

3.心(知)、气(物)合一,心主气从

在心气关系上,蒙文通认为心、气是能所关系,虽为两物,却不可分离,即心气非二,心气合一。他说:“气是形而下之器也,物也。气之流行,只是任其流行,有何过不及。知过不及者,心也,须是心常作主。”心、气为两物,形下之气是物,是任其流行,有清浊、动静之分,而认识之心(知)无清浊、动静之别,但具有知觉灵明功能,对气的过或不及等状况悉能知之。即“气之清者知其为清,其浊者知其为浊,于一身之气亦然。气有清浊,而知不可以清浊言;气有动静,而知不可以动静言;气之中节或否,而知无不知”。心之所以能“知”气的清浊、动静、中节与否的状态,关键在于:“气之秩然天则,即心之本体。”这里的“气之秩然天则”,实际上指的是气中合乎规律的部分,或称作气之理。蒙文通是把气之理等同于心之本体。“朱子说:心者气之精爽,甚好。气本是好的,才有不好,心便知之,亦是气自知之。”蒙文通赞成朱熹对心、气关系的说法,这里的“心”,是从认识论上而言的,是认识之心。其实,气本无所谓好坏,如果真说它“好”的话,只是就其清浊而言,只是就心的判断而言。所以,蒙文通说“气有失处,气自知之”,看似有气灵论的倾向,实则可以理解了。他的“气自知之”,可以认为是气之理,即心的知觉。故心、气是相通的。“心气岂为二耶!”

既然心气非二,那如何才能做到合一呢?蒙文通认为,“敬以直内,须是下刀锯鼎镬一翻工夫,心气乃可合一”。“心气合一,是毫发皆要依他太极。象山所谓刀锯鼎镬学问也”。也就是说,心气合一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北宋的程颐曾说“涵养须用敬”,“敬只是持己之道”。南宋的朱熹继承了这一思想,“主敬涵养”,以敬为立身之本。他的“主敬”理论突出强调了“未发”,即人在无所思虑及情感未发生时,仍须保持一种收敛、谨畏和警觉的知觉状态,最大限度地平静思想和情绪,这样就可以涵养一个人的德性;此外,他也注意人在动的状态中的“主敬”,这贯穿于“未发”和“已发”、知和行的全过程。“敬以直内”常常与“义以方外”相对应,后者是强调对外物、他人的态度。这里,蒙文通用象山所说的“刀锯鼎镬学问”说明时时存心的必要,是“毫发皆要依他太极”,“太极本无极,太极性也,无极心也”。性即心,故本心不能有一丝懈怠。

在心、气关系中,“心气合一,只是要以气从心”。 “须是心常作主”。所以,蒙文通讲心气不二、心气合一,说合一亦有主次之分,要以心帅气,使形下之气(物)从属于形上之心。

在心、物关系上,蒙文通认为,心物合一,物在心中。他说:“无极而太极,莫非本体;用则千变万化,而体则虚明无迹。万物莫非此体,与我虚明之体为一,我之虚明即万物之虚明。”无极、太极,即性,即心,皆是本体。此本体包括了虚明无迹的体和千变万化的用两个方面。此虚明之体是形上,千变万化之用是形下。万物是此体,我亦是此体,故我与万物浑然一体,即我之虚明亦万物之虚明。

(二)关于“理”

蒙文通对“理”这一范畴论述较多,既谈到了对“理”本身的理解,也阐述了与相关范畴的关系,如:理与心、理与气、理与欲,等等。

1.“理”是宇宙本体

蒙文通吸收了程朱的天理论思想,认为“理”是宇宙本体。他说:“未有天地之先,理固已在。”“父母未生前,只是天理,人得天理以生,此外更有何事。”这个先于天地、先于父母的“理”具有绝对性和超验性,是生之本,是宇宙的本原。当然,“理”也指事物的规律和普遍法则。“能运水担柴的是这个,但这个却未运水担柴。”“理”具有形上性。蒙文通依据二程“凡事皆有理”、“万理出于一理”、“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思想,说:“一身之理,与天地万物本是一源,此身即万物之一,本在浑然寂然一理之中。”人与万物皆承一源,皆共一理,皆是此共理中的一分子。“内而视听形骸,外而山川草木,皆物也。有物有则,所谓自然规律也,即天理也,太极也;生生不已,乾乾不息。万事万物,各有其理,即应各尽其理。时行物生,任其自然,行所无事,而我不与焉。恻隐羞恶,充周流行,而自不容已,所谓虽欲自异于天地不可得也。”蒙文通指出,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均源于一理。这一理是天理,具有超验性和抽象性及绝对性。同时,各物有其理。此理是物之则,是自然规律。物物各有其自然规律,各有其物理,这物物之理又复通为一理,即天理。此“生生不已,乾乾不息”之天理体现于阴阳五气的交相作用中,体现于运动之中,故“静中存天理,动中循天理,此理本无一息之间”,理是本体性范畴。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发挥其师李侗(李延平)的“理会分殊”观,总结出其著名的“理一万殊”思想。蒙文通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延平所谓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失。理原自一本而万殊,莫非性也。”作为道南一脉的重要人物,李侗讲:“要见一视同仁气象却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失,方是儒者气象。”他的“理会分殊”观点,是主张激发人的智慧和灵性,以明人伦,察天理,使代表儒家精神的“天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即注重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践履。蒙文通认为,这是对“孟子所谓践形尽则,失要于明物察伦用工一翻”的弥补。他说:“明于庶物,察于人伦,是把真常极致之理从事为中体现出来。”程颢由“理会分殊”体贴出了形上的“天理”,而程颐进一步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命题,主张通过“涵养”“存敬”工夫来认识儒家伦理。

同类推荐
  •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红军留下的女人们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住特定历史人物的个性,描写了14组红军女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些女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了白区,承担着献身革命与护卫家庭的双重重担。作者从这些红军留下的女人身上,挖掘她们的伟岸人格,圣洁的品格,不屈的个性……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阅读,是通往人类文明的旅程,100位先行者的心得与感悟,洒播了一路的智慧之光,像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沿着满径的书香走来,我们一定会收获人生最丰硕的果实……本书精心擷取了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伟人的读书心得,按编年的方式编排,分为上、中、下三卷,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让人读之有轻松之感。
  • 格上寻真

    格上寻真

    在艺术上他孜孜以求,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五言诗古朴自然,清畅空灵,不加雕饰。而主攻方向是长短句,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有大体一致的格式,呈现出一种格律美;追求明显的节奏、段落、行数、音节,有一定规律,呈现出一种整齐美;或者句式长短不一,间隔有序,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参差美。这种长短句比词自由,近似元人小令。修辞上注意词性组合、搭配,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明快,白话、俚语信手拈来,时有警句。
  •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为“胡平文集”第五卷。《乱世丽人》讲述了:关于林立果“选妃”,坊间传言无数,真相到底为何?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前夜,北戴河密室内,曾经发生过什么?张宁,你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知道她的故事,以及她知道的故事。一名美丽的中国女子,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一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缠绵的爱恋,之后是一个荒唐的罪名,一份劳动教养通知书,以及一出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红颜,为时代而薄命?彭德怀的妻姐,罗隆基的知己,新民报的著名记者,文汇报的右派先锋,周恩来暗中保护的朋友,却被毛泽东视为眼中钉……浦熙修,她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
热门推荐
  • 仙剑天下箓:北海破灭

    仙剑天下箓:北海破灭

    一个精密的惊天大谋上古时期便已播下种子,有人想要谋天、谋地、谋众生,于是便有另外的人也播下种子,真水、离火、青莲,图谋对抗那人,就有了这个故事。本书极为缓慢、情节极为悠长,是由若干个主线连贯的故事构成,每一卷都可作为单独的情节,而放在一起又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坑。说实话,点开本书,能看完2W字,你就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能看完10W字,你就是一个有恒心的人;能看完30W字,你就是一个毅力坚韧的人;而能看完一卷接着再看下去,那么恭喜道友,你堪称逆天的存在;可要是能一直追着看,看到本书完本,大师!你可以直接白日飞升了,不要留在地球让我们这些凡人自卑了!!PS:说这是一本男性看的仙侠书,我反倒觉得是一本适合内心极为细腻、情感极其丰富、有些阅历的女性慢慢读的一本书。仙不仅仅是仙,首先是人;剑不仅仅是剑,主要在心;天下不仅仅是天下,其实就是滚滚红尘;人在红尘、仙也是在红尘,虽然未必是一个红尘。。。。。。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千金王妃买一送一:六王妃

    千金王妃买一送一:六王妃

    第一眼,他看上了那个可爱的小娃娃;第二眼,他觉得这个当娘的真好玩;第三眼,他决定把这对母女收归自己麾下。第一眼,她觉得这个男人不简单;第二眼,她断定他会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第三眼,她答应下嫁,带着女儿坐上花轿。一个是太师府中最为低贱的庶出小姐,众所周知的破鞋,还带着一个小拖油瓶,一个是凤凰王朝最为高贵的嫡出皇子,少女的理想郎君,年及弱冠却无妃无子,两个身份天差地别的人,一段不为世人看好的婚姻,却——照样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她的男人,他的反应:青梅竹马找上门?简单一个字:滚!孩子她亲爹出现?长腿一踢:你怎么不去死!镇国大将军要带她远走高飞,远离这是非之地?怒气冲天:你当我这六王爷是死人啊?他的女人,她的对策:家有小妾三只?淡然一笑:关我什么事?下属送来美人十个?无辜大眼一眨:你塞给我干什么?邻国公主一口咬定要下嫁?收拾东西:那你娶她呀!我这就让出正妃之位?最后,王爷抓狂了:你这个女人,为什么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呢?最后,王妃郁闷了:你这个男人,为什么非要逼我出离愤怒呢?场景一:——爱妃,本王今天又在朝堂上摆了那个老不死的一道,真是大快人心啊!哈哈哈!——…——你为什么不说话?——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王爷威武,王爷天下无敌,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场景二:——爱妃,本王今天兽性大发,杀了你的狗大宴宾客。——哦。——你没别的话说?——没。——为什么?那可是陪了你和清儿五年的狗啊!——第一,那本就是一只畜生,还是一只年已迟暮正在等死的畜生,王爷杀了它是助它早日解脱;第二,它是臣妾的,臣妾的一切都是王爷的,王爷想拿自己的东西怎么办,臣妾无权置喙;第三,您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只要能让您高兴,牺牲一条小小的狗命算什么?第四…——来人,把王妃的狗还给她!场景三:——爱妃,皇兄看上了咱们的女儿,想把她聘给太子做太子妃。——不行。——为什么?——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你说什么本王听不懂。不过,本王已经答应了皇兄了,圣旨即刻就到。——…——爱妃?——王、八、蛋!——嘎?爱妃,你、你说话了?——你这个王八蛋!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是不是?快快把我女儿的婚姻自主权还来来来来来来!
  • 万剑之王

    万剑之王

    重生在阿拉德大陆,成为了一名普通的鬼剑士,在这个强者如云的世界,雷蒙想的不是称霸天下,而是,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除了我自己,没有任何人能掌控我的命运!”阿甘左,西岚,布万加,巴恩,四大剑魂,传说中的神之剑士,索德罗斯,鬼泣吉格,当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早已经成为了传奇的时候,雷蒙却说,我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他们。“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唯有变得比任何人都要强!”龙大人书友交流群 167776076 (不限VIP)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以及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黄帝内经》中早就记载了体质的形成、特征、分类,以及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的关系。提出在治病与养生时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区分患者的体质。
  • 腹黑郎君冷俏妃

    腹黑郎君冷俏妃

    她,本是一个单纯的存在生活里,背叛让她穿越,穿越到傻子二小姐身上,打姐姐,整大娘。只为证明自己不是傻子!,想证明么?,好!,我就要让整个天下扶手称臣!。他,妖孽的让人看的愤恨,杀人如泥,却让人不止的恐惧,却只为她杀人,生气,死皮赖脸的赖在一个女人旁边。只因爱她。—————“你给我下去!”,某人动怒的恨恨看着旁边的人。“不要嘛!,亲都亲了,抱都抱了,摸都摸了,只差洞房了!,今天就把它完整的圆满吧!”。某男赖皮的邪笑。“滚……!”某女还没说完,话就被吞进腹中。————“说吧,你怎么样才能离开?”。咬牙切齿的看着床上的人。“不要啦!,人家第一次都被你强了,你难道打算不负责吗?,太狠心了你!”,受伤的看着她。“……”。—斜阳下微弱的照在草坪上,草坪两人对视着,虽然没有说话,却看的出对方的心思。他微微一笑:“等我!”“嗯”她笑着点头。他扬长而去,她勾笑,呵呵,想离开?,做梦!,上次是你赖着我,现在轮到我了!。他不舍的转头,见余阳下的她。顿时花了眼。斜阳下的那末微笑,迷花了谁人的双眼?。
  • 重生之邪气天师

    重生之邪气天师

    *爽文+修真升级流+捉鬼驱妖*她,林七七,九州大陆魔门尸鬼宗的宗主,惊采绝艳,再踏上修真界的四百年间就达到了渡劫境界,却不凑巧地碰上了九重雷劫,肉身毁灭,几百年修行一朝尽丧,只留下了一缕幽魂飘飘荡荡,附身在了一个被水鬼拉脚而死的乡村九岁少女身上。从此,林七七开始了她御鬼炼尸。炼丹炼器的,混迹黑白两道,政界商界,玄学门派的逍遥人生。看林七七如何脸鬼仆,收灵宠,斗恶霸,一步步踏上修炼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