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蒙文通的经学思想是他整个学术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由经入史,贯通经、史和诸子,在研治经学中,对中国经学的起源及流变,对汉代经学、清代经学作了深入研究,每每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以开阔的眼光,对经学与理学、经学与诸子学、经学与政治、经学与史学的关系作了认真的探讨,发人深省,给人启发和教益。其经学思想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具有自己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他的经学思想可说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基础。
著名国学大师蒙文通(公元1894-1968年),四川盐亭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早年入四川存古学堂,从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古文经学大师刘师培学。后又向近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问学。其学术由经入史,贯通经、史、诸子,旁及佛、道二教,自称于诸学中得之深者乃宋明理学。其学术与时代政治紧密联系,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从上世纪20年代起,蒙文通先后执教于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国学院、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四川大学等校,并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兼华西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所研究员、学术委员。蒙文通先生在中国经学、宋明理学及中国古代史、民族、宗教等研究领域,奉献一生,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谨就蒙文通先生的经学与理学思想作一研究和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生平简述
1894年农历九月十八日蒙文通生于四川省盐亭县石牛庙杨家沟。
1899年就读于杨家沟家塾,习“四书”、“五经”及诸子之文。
1906年13岁时,随任教于成都的伯父公甫先生至成都读小学,后读中学。
1911年考入四川存古学堂,次年入学,受教于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和古文经学大师刘师培。国学馆以经、史、理学、辞章为课,其旨在“保存国学,尊重蜀贤”。当时廖平、刘师培、曾习之主讲于国学馆。蒙文通受到三先生的影响。1914年国学馆改名为四川国学学校。
1915年蒙文通作《孔氏古文说》,辨旧史与六经之别,认为六经不残不缺,与传统看法有别。该文刻于《国学荟编》1915年第8期。
1916年蒙文通毕业于国学学校后,先后在家乡盐亭、成都、重庆等地教书。1922年在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在重庆)任教时,撰成《近二十年来汉学之平议》,发表于《友声》的双十增刊,得到其师廖平的赞扬。次年将其改为《经学导言》,在重庆排印单行本出版。
1923年蒙文通辞去重庆府联中师和四川省立二女子师范学校的职务,游学于吴越之间。留南京师从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先生学佛学,同时听讲的有汤用彤等人。在南京支那内学院时蒙文通曾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撰成《中国禅学考》,1924年发表于《内学》第1辑(南京),深得欧阳竟无的赞赏。后又撰《唯识新罗学》。
1924年下半年返重庆,仍任教于二女师。1925年至成都,任教于成都佛学院。
1927年蒙文通撰《古史甄微》,为其成名之作。当时张澜任成都大学校长,大肆网罗人才,聘蒙文通任历史系教授,蒙文通即以《古史甄微》为讲章。次年又撰成《经学抉原》、《天问本事》,并执教于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成都敬业学院等校。
1929年蒙文通又去南京支那内学院,遂留校教授于中央大学历史系。曾与同事探讨三皇五帝说之起源,其往来书函载于南京《史学杂志》,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年,《古史甄微》亦发表于《史学杂志》。
1930年初春,访钱穆于苏州。两人游山玩水,畅谈今古。此年下半年,蒙文通返川,受聘于成都大学。第二年离开学校,到开封教授于河南大学。蒙文通1928年撰成的《经学抉原》于1930年发表于《史学杂志》。后来《经学抉原》于1933年亦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3年,时年蒙文通40岁,去北平,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平时,与熊十力、林宰平、梁漱溟、余嘉锡、顾颉刚等人相互交往,特别与汤用彤、钱穆过从甚密,当时学界称三人为“岁寒三友”。并常就佛学、宋明理学问题与熊十力争论。蒙文通在北大历史系任教有年,由于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不续聘,遂离开北大。后蒙文通移教河北女子师范学院,该校时在天津,1936年乃徙家天津。
1937年,蒙文通 44岁 ,抗日战争爆发,京津陷落。蒙文通辗转返成都,在四川大学历史系任教。先后撰写《周秦民族史》、《中国史学史》、《古地甄微》、《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秦之社会》、《汉代之经济政策》诸稿。其中《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一改早年崇鲁学、薄齐学,认为鲁学比齐学更为纯正之旧说,而盛赞齐学“革命”、“素王”之旨恢弘精深。
1939年四川大学迁峨眉山,蒙文通亦随校至峨眉。后因在课堂讽刺时政,遂遭解聘。
1940年下半年,蒙文通去四川三台任东北大学历史系教授。1941年,应邀出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遂又来成都,并先后兼任金陵大学、华西大学教授。
1943年,四川大学自峨眉迁回成都,蒙文通又兼川大教授。至1949年春,辞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职,专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职。蒙文通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之时,该图书馆初创,又值国难,得书不易,馆藏未富,蒙文通大力搜求,数年之间入藏近十万册。复与馆中同仁以旧本旧抄检校古籍,达二十余种。又编印《图书集刊》,以刊布其所得,前后九期,载文七十余篇,计数十万言。
1944年,蒙文通集结自己有关儒学论文为《儒学五论》,由成都路明书店印行。其中以《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修改补充最多,此文论及哲学与理学之思想内容。
1945年起,蒙文通连续五年研究道教典籍,计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李荣《老子注》、严君平《道德指归论》、陈景元《老》《庄》二注、王安石《老子注》,复辑汉唐间古注四十余家以为《老子古注补》,又校正张清夜《阴符发秘》、王弼注《老子》,又集唐前诸籍所引《老子》文为《老子征文》,意在恢复古本《老子》,前后计达十种,已付印者止四种,尚不及半。另尚有研讨道家、道教之论文数万言,于道教哲学之发展提出自己的宏观看法,皆成于此五年间。
1950年,蒙文通 57岁,任华西大学哲史系教授。至1952年大学院系大调整,先生改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1957年,蒙文通 64岁 ,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一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春,去北京。居京半年,仍返川大。其《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一文在《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1957年第2期发表。该文自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诸方面对秦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作了宏观的考察,就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张打破王朝体系之分期,而依据社会变化以划分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内部分期的意见,受到学术界的关注。1961年,蒙文通 68岁,其经学代表作《孔子和今文学》发表于《孔子讨论文集》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3月版。该文长达四万多字,指出正是在西汉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孔子才取得独尊的地位,这不是偶然的。并认为今文学思想,应当以《齐诗》、《京易》、《公羊春秋》的“革命”、“素王”学说为其中心,礼家制度为其辅翼。“革命”学说,当导源于孟子。蒙文通强调,六艺经传是对诸子思想的发展,不要把它当作史料看待。这表明在蒙文通看来,经、史是有区别的。蒙文通在经学研究中着力甚多的两部著述是发表于中年的《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和发表于晚年的《孔子和今文学》。两文具有内在的联系,后者是对前者的丰富和进一步展开,然亦有所变化和不同。在《孔子和今文学》里,蒙文通还对董仲舒之今文经学提出较为严厉的批评。
1963年,蒙文通 70岁,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扩大会议在京召开,蒙文通应邀出席,在京逗留月余。
1964年,越南河内综合大学某先生致函蒙文通询问越史疑义。蒙文通深感近世之论越族史者,其谬误不在少数,于是奋笔撰文,加以纠谬。后“文化革命”爆发,蒙文通虽屡遭迫害,仍撰述不止。至1968年5月,《越史丛考》初稿成,约十万字,尚未及修改定稿,而蒙文通先生于8月1日晨竟含恨辞世,终年75岁。而此稿成为蒙文通先生绝笔之作。1983年3月,《越史丛考》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
二、著述
(一)专著(含论文集)
1.《经学抉原》,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2月版。
2.《古史甄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3月版。
3.《儒学五论》,成都:路明书店1944年11月版。
4.《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上海:龙门书局1958年7月版。
5.《巴蜀古史论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版。
6.《越史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7.《古学甄微》(《蒙文通文集》第一卷),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7月版。
8.《古族甄微》(《蒙文通文集》第二卷),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4月版。
9.《经史抉原》(《蒙文通文集》第三卷),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9月版。
10.《古地甄微》(《蒙文通文集》第四卷),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3月版。
11.《古史甄微》(《蒙文通文集》第五卷),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8月版。
12.《道书辑校十种》(《蒙文通文集》第六卷),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8月版。
(二)论文
1.《孔氏古文说》,成都国学院:《国学荟编》1915年第8期。
2.《近二十年来汉学之平议》,重庆:《友声》1922年双十增刊。
3.《中国禅学考》,南京:《内学》第1辑,1924年。
4.《论先秦传述古史分三派不同》,《成都大学史学杂志》第1卷第1期,1929年。
5.《三皇五帝说探源——与缪凤林书》,南京:《史学杂志》第1卷第5期,1929年。
6.《论秦焚书与古文佚经》,南京:《中央大学半月刊》第1卷第12期,1930年。
7.《三代文化论》,南京:《史学杂志》第2卷第3、4期合刊,1930年。
8.《廖季平先生与清代汉学》,南京:《国风半月刊》第1卷第4期,1932年10月。
9.《井研廖师与汉代今古文学》,上海:《新中华半月刊》第1卷第12期,1933年6月。
10.《井研廖季平师与近代今文学》,南京:《学衡》第79期,1933年7月。
11.《汉儒之学源于孟子考》,江苏无锡:《论学》第3期,193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