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700000010

第10章 关于清代经学(1)

引言

与对汉代经学的研究密切相关,蒙文通对清代经学也做了研究和探讨。所谓清代经学,是指清代以复兴汉代经学为职志的治经之学,亦称清代新汉学。它主要包括乾嘉汉学和清代今文经学两大派别,以及清初经学等。大体上讲,清代乾嘉汉学以重考据为特点,以此与重义理的宋学相区别。这是对汉学重训诂的治经特点的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清中叶以后崛起的今文经学派则批评乾嘉汉学陷于繁琐考据而脱离实际的治经方法,注意发挥经书中的“微言大义”,予以新解,为变法维新提供理论依据,并尊今抑古,形成新的今古文之争。清中叶后兴起的今文经学一直延续到晚清,受时代变迁的影响,今文学者在研治经学的过程中,议论世事,干预时政,宣传变易改制,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蒙文通在对清代经学的研究中,对清代乾嘉汉学的兴起作了探讨,认为它是针对元明以来杜撰臆说盛行之弊而起,必然要对经传作一番考据检校的功夫,但后来已辨明宋学之非后,仍沉湎于考据,支离破碎地从事文字训诂,而无理论上的建树,这是其局限;而对清代今文经学则将其分为两派,其中继承西汉今文经学,讲《公羊》学的一派遭到蒙文通较多的批评,而廖平以礼制分今古的一派则为蒙文通所认同。总的来讲,蒙文通对清代经学的评价不如对汉代经学的评价高,而对清代今文学的批评是与对西汉董仲舒今文学的批评联系在一起的,凡承继、沿袭汉代《公羊》学的则遭到蒙文通的批评,这与清末近代以来康有为借今文学以宣传变法改制、主张君主立宪与孙中山主张民主革命相互之间的政治斗争有关。

(一)清代乾嘉汉学

随着宋学末流弊端日显,自明中叶后,以训诂考据之经学来济宋学义理之穷的学术潮流,已逐渐孕育。杨慎(1488-1559)反对当时学者“舍传注疏释便读宋儒之议论”的治经方法,批评“宋以后,则学者但知有朱子,而汉唐诸儒皆废”的流弊,主张于诸经多取汉儒而不取宋儒,针砭宋儒但凭己意说经,主观臆断而使经文本义难寻。继杨慎对宋学流弊的批评,清初学者不满于宋学末流的空疏,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他们尖锐地批判宋学末流弊端的空谈心性和封建统治者提倡的虚伪的礼教,代之以提倡实事,经世致用。“崇实黜虚”成为时代之风尚。他们把“崇实黜虚”运用于经学研究,提倡训诂、辨伪的考据方法,致力于从事经学中的考据学、文字音韵学和校勘学。他们重考据,代替以己意说经、解经。其朴实说经的学风,演为后来乾嘉时期的考据之学。

清代经学恢复了汉学学风,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继承东汉古文经学的传统,以训诂考据的方法治经,形成“乾嘉学派”。尽管清统治者定程朱理学为官学,但居正统地位的程朱之学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发展,而缺乏生机。反而东汉著名经学家许慎、郑玄、贾逵、马融之学则在学者中广为流传,以至家家许郑,人人贾马。东汉学粲然如日中天。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严厉的钳制政策,大兴文字狱,动辄滥杀知识分子。这就驱使学者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向单纯对古代经典的考据和整理的学术研究上。此外,从雍正朝开始,清统治者一反较开明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态度,实行闭关锁国,堵塞了中学汲取外来文化优长的道路。这也是乾嘉时期以复古(汉学)为形式的考据学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乾嘉汉学以复兴古学为职志,学者沉湎于经史考据之中。乾嘉学派虽然在考据训诂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但由于思想受到“文字狱”的禁锢,而失去了批评时政的精神和经世致用的传统,大多脱离社会现实专门从事于钻牛角尖式的、为考据而考据的学术研究,最终被新的学术思潮所取代。

蒙文通对清代乾嘉汉学兴起的针对性作了探讨,指出乾嘉汉学是为纠正宋学的流弊而起,从事于训诂考校,但到后来,矫枉过正,亦有所弊。他说:

我看清代的儒者,在汉学初起的时候,正当元明以来杜撰臆说充塞正路的时候,他们自然不容不发明旧诂、检校故书的。但是,杜撰臆说的书已经辨证详明了,他们却仍然在那里支离破碎的讲,尽管在一字一物上也偶有所发明,却终身不晓得经是什么一回事,我真是为他们惋惜了。清代的经师,只知道如此用功的,大约占四分之三以上,岂不是野言乱德吗!张皋文说他们“以小辩相高,不务守大体,或求之章句文字之末,人人自以为许、郑”。这几句话,真算是切中时弊。

指出张皋文所言的“以小辩相高,不务守大体,或求之章句文字之末,人人自以为许、郑”,正好切中了清代乾嘉汉学的时弊。虽然在乾嘉汉学兴起之初,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为纠正宋学弊端而兴,在文字名物的训诂考据上,清汉学家们也有所发明,但由于他们是支离破碎地讲经训考据,最终也不知经为何物。这当是蒙文通从明经书中的道的角度讲,因其乾嘉汉学治经而不明道,故不知经。但从文字训诂上讲,则不能说乾嘉学者不知经。蒙文通认为,如此只知名物训诂、文字考证的清代经师占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而为他们感到惋惜,可见当时的学风所向,是以考据训诂为主。蒙文通分析了当时的“朴学”学风及其治学重点,甚至对戴震也提出批评。他说:

刘师推清世考据学风之起,以为始于明末杨升庵、焦弱侯,杨、焦文章浮华之士,兼杂漫之学,其所述作,皆小说笔记之流,辞人獭祭之习而已。衍其风为朴学,人人以考据自矜,于是攻勘校、究金石,凡地望、天算、律吕、阴阳之俦,皆得号称汉学;其治经者,但能详名物、通训故,亦得号经师。故移说经之文以说《汉书》、《文选》也可,移说《汉书》、《文选》之文说各经也亦可,经术之敝至此,则又何说哉!夫宋明性道义理之学即不必讲,而一经之条理义类顾可不讲耶!此江郑堂《汉学师承记》一书于戴东原有微辞者也。张惠言亦言:“天下争为汉学,而异说往往而倡,学者以小辩相高,不务守大体,或求之章句文字之末,人人自以为许、郑,不可胜数也。”盖经术自经术,其要固有在也,汪中之流,固亦尝推崇东原戴氏也,盖前乎戴氏者,其治琐事謏闻,与经事相比,如惠氏笺《渔洋菁华录》之流,至戴氏而一革旧习,鄙唐宋以下事不屑言,悍然攻程朱之说而不顾,汉学之壁垒至东原而始固,此前世之所以推东原也。

蒙文通引其师刘师培之意,认为朴学可追溯于杨慎、焦竑之流,但杨、焦乃文章浮华之士,兼以杂漫之学,其所述作的内容皆为小说笔记之类,不过是辞人罗列堆砌典故而已。可见蒙文通对汉学先驱杨升庵、焦竑评价不高。其后,清儒推衍其学形成朴学,朴学亦“号称汉学”,其治学重点在校勘、金石、地望、天算、律吕、阴阳之俦等方面,其治经以考据为特点,凡能详名物、通训故,即可称为经师。以至混淆了说经与说《汉书》、《文选》的界限,汉学经术之弊至此而显。其时,虽有张惠言等人批评乾嘉汉学之流弊,对乾嘉学者唯知有郑玄、许慎,以至他们的每一字,都不敢稍有怀疑的崇汉学风提出批评,并对考据学家以汉宋定是非的衡量标准加以针砭,但仍有坚守汉学壁垒、崇汉抑宋之人。如惠栋的再传弟子江藩(1761—1830)著《国朝汉学师承记》,推崇汉儒,崇尚经学,鄙视理学,宗汉抑宋,严立汉宋界限,坚守汉学壁垒,以汉、宋两家将儒学判然二分,是汉而非宋,这引起了蒙文通的批评。并把乾嘉汉学之皖派的代表人物戴震(1723—1777)也视为坚守汉学壁垒、严于汉宋之分的人,指出戴震治经不屑言唐宋以下之事,只重汉学,悍然攻程朱之说而不顾。这包括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批评朱熹的理欲说。戴震对朱熹的批评,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对朱熹及宋儒理欲之辨的完整含义未能全面理解,故有失之偏颇之处。由于戴震极力攻程朱之说及宋学,故蒙文通认为汉学壁垒至戴氏而始固。

由此,蒙文通指出清代乾嘉汉学之弊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把注意力转到了章句文字之末,未能探究一经的大纲宏旨,缺乏义理,而于经学之道不明。他说:

清代经术之明,称轶前世,乾、嘉之间,家研许、郑氏书,博名物,穷训诂,造述之宏,不可遍计而周数也。迄乎近世,特识之士,始喟然慨清儒之无成,独赞古音之学,实能于散漫繁惑之中明其统理,斯为足尚,则清学之穷矣。夫清儒序论,每喜以小辨相高,不务守大体,碎辞害义,野言乱德,究历数,穷地望,卑卑于章句文字之末,于一经之大纲宏旨惑昧焉。虽矜言师法,又未能明于条贯,晓其义例,求其能若惠氏、张氏之于《易》,孔氏、庄氏之于《春秋》,金氏、凌氏之于《礼》者,殆不可数数观,则清学之敝,为不可讳也。道穷则变,逮其晚季,而浮丽之论张,儒者侈谈百家之言,于孔氏之术稍疏,经术至是虽欲不改弦而更张之,诚不可得。

指出乾嘉汉学“博名物,穷训诂”的学风使得清儒“究历数,穷地望,卑卑于章句文字之末”,导致“害义”、“道穷”的后果,即不重视义理,忽视经典之中蕴涵着的道。其不务守大体,又未能明条贯,晓义例,以致其弊不可胜言,亦毋庸讳言。蒙文通认为,乾嘉之学的流弊至此,如还不愿改弦更张,那是“诚不可得”,实在不能混下去了。表明他洞见乾嘉汉学之弊端,已到了不得不纠正的地步。

在蒙文通看来,之所以乾嘉汉学的流弊至此,而不得不改弦更张,是因为清代乾嘉汉学缺乏自己的理论,不能引领学术的发展,故不得不变。他说:“一个学派总是有自己的理论,清代汉学的理论何在?而汉代学术,无论是今文家或古文家,都是有自己的理论的。戴震、焦循虽有理论著作,而又和他的整个学术脱节。所以,清代汉学到晚期非变不可,不变便没有出路。”在这里,蒙文通甚至把清代乾嘉汉学看得比汉代古文经学更低。因为在蒙文通看来,汉代学术,无论是今文家还是古文家,都有自己的理论,而清代乾嘉学却没有什么理论可言,即使是其代表人物,还算是有些哲学性著作的戴震,其理论著作也是与他的整个学术相脱节的。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指导,使得乾嘉学沉湎于经史考据之中,盛极而衰,逐步为新的学术所代替。

(二)清代今文学

清中叶后,今文经学复兴,一直延续到晚清。今文学者在研治经学的过程中,注意发挥经书中的“微言大义”,予以新解,为变法维新提供理论依据,他们议论世事,干预时政,宣传变易改制,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清代今文经学主要是复兴西汉今文经学,而超越东汉古文经学,其依据的经典主要是《春秋公羊传》,通过《公羊春秋》发明经义,所以亦称“公羊学派”。其创始人庄存与、刘逢禄是常州人,其弟子也多为常州人,又称其为“常州学派”。

清代今文经学继乾嘉汉学而起,并对乾嘉汉学汲汲于文字训诂、名物考证,而脱离实际,少有阐发新义的学风加以修正,侧重于研究和发挥今文经传的“微言大义”,具有通经致用的特点。清代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早期有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等,中期有龚自珍、魏源等,晚期有廖平、康有为等。他们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思想不仅是清代新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蒙文通对清代今文学的研究,把清代今文经学分为两派,其中继承西汉今文经学,讲《公羊》学的一派遭到蒙文通较多的批评,而廖平以礼制分今古的一派则为蒙文通所认同。他一方面继承其师廖平的今文思想,另一方面又批评《春秋》公羊学,甚至将其视为伪今文学,予以否定,批评清代今文学之“改制”说,认为其未能领会“革命”之旨,徒言改制。但他认同的廖平今文学也是讲改制,以致康有为亦受到廖平此说的影响,而著《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维新。就此而言,研究经学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无论是汉代还是清代,都有革命说不宜在任何时间、任何背景下全然推行的客观情况。也有改制说提出和适宜推行的背景和理由。以及随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思想学说也随之而变,不能套用革命说适合于任何时代和地点,也不能说改制说在任何情况下皆一定错误。蒙文通对革命说的认同,对《公羊》学及改制说的否定,是他评价从汉代到清代今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准,从中亦可见蒙文通经学今文经学观的一个特点。

对清代今文学,蒙文通将其分为不成熟之今文学和成熟之今文学两派。不成熟之今文学包括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龚自珍、魏源,以及受龚、魏影响的康有为等人之今文学,而其中龚、魏之学甚至被蒙文通视为伪今文学。成熟之今文学即以其师廖平为代表,廖平也受到其师王闿运,及为蒙文通所称道的陈寿祺、陈乔枞父子等人的影响。通过探讨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及其发展演变,蒙文通阐述了自己的清代今文经学观。他说:

孔广森之治《公羊春秋》,为两千年来不传之绝学,盖各家之师法,至是而略明。然治《公羊》者亦治《周官》,治虞《易》者亦治《左氏》,庄存与、惠栋之流皆是。……刘、宋不足以言成熟之今文学,然其区分今古,对垒抗行,自此之后遂有整个之今文学,功实不可没。……廖师推本清代经术,常称二陈著论,渐别古今。廖师之今文学固出自王湘绮之门,然实接近二陈一派之今文学,实综合群言而建其枢极也。他若魏源、龚自珍之流,亦以今文之学自诩,然《诗·书古微》之作,固不必求之师说,究其家法,汉宋杂陈,又出以新奇臆说,徒以攻郑为事,究不知郑氏之学已今古并取,异郑不必即为今文。……故龚、魏之学别为一派,别为伪今文学,去道已远。激其流者,皆依傍自附者之所为,固无齿于今古文之事。故有见一隅而不窥全体之今文学,有知其大概而不得其重心之今文学,此皆未成熟之今文学,而又别有魏、龚一派漫无根荄之今文学;是汉代之今文学唯一,今世之今文学有二。至廖师而后今文之说乃大明,道以渐推而渐备,故廖师恒言:踵事增华,后来居上,然不有庄、张、刘、宋、二陈之启辟途径于前,虽廖师亦未易及此。而龚、魏以狂惑之说乱于前,扬其波者又淆之于后,致求今文者亦非,击今文者亦非,能远绍二陈、近取廖师以治今文者,近世经师惟皮鹿门一人而已。

同类推荐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作

    主要讲了俄国现代文学精品和苏联现代文学精品两大部分,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坐拥奸臣好辰景

    坐拥奸臣好辰景

    【新书《工作好辛苦》已经上传。。期待大家领养】不做修士做凡人。不做良民做奸臣。【仙侠+朝廷】朝廷上,有的人走了,他还留着;战场上,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阴谋中,有的人残了,他还站着;于是,很多人哭了,他面无表情的看着。【求票和收藏哦O(∩_∩)O~】历经风雨只看见残虹。宋璟抄着手淡定的觉悟了,无论是天生妖孽,冷酷正太,温柔王爷,忧郁少爷还是偏执疯子,对付他们,阴狠腹黑才是王道。本文多CP~~~此文……慢热^_^小虐怡情,大虐伤身~~方便滴话请在书评区留下爪印~~给小浅一些鼓励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雨季末了

    雨季末了

    (幽默搞笑+微微感动)一个调皮的痞子女,一个腹黑的大少爷。一个活在地狱,一个生在天堂。两个天差地别的人撞到一起,却产生了相同的感情,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样令人笑破肚皮的事情呢?最终,两人是否能有完美的结局?敬请耐心阅读!!~
  • 天醒之路

    天醒之路

    冲、鸣、气、枢、力、精、英。魄之七力!感知七魄,造就无数强者。然而,一家不起眼的学院里,少年却面临着被驱逐的危机……
  • 狂仙

    狂仙

    ,领悟五行变运用超强法术,悟宝书奥妙踏足仙师境界,勤练基础功法考试脱颖而出。勇闯冥月山谷激斗四臂妖兽,现世青年徐天涯得宝书摩陀心经重生异界,成大汉名仙师威霸天下
  • 超人之前传

    超人之前传

    1989年10月,美国堪萨斯州斯莫维尔小镇,此时小镇上洋溢着一片欢快的气氛,人们纷纷为了庆祝秋季的丰收而举行着收获祭。叮咚清脆的门铃声忽然响起,花店的店门被缓缓的推开……
  • 思考帽与行动鞋

    思考帽与行动鞋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终生无所成就,他们都过平庸乏味的生活。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公司都盈利微薄甚至亏损,他们的平均寿命不超过7年。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有钱人都不曾充分享受过财富带来的幸福,他们有的根本不及享受就在疲于奔命中与世长辞,有的在年老时已将财富挥霍殆尽重新做了穷光蛋。这个苠界上的大部分夫妇,他们相爱了3个月,吵架了3年彼此忍耐了30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不在于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在于他们没有做好两件事,思考和行动。思考谁不会呀?行动谁没有呀?哦,对不起,我在本书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和真正的行动。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是一本关于历史的通俗读本。在《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精华版)》中,涵括了博物、地理、地名、名胜、典故、风俗、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生活等诸多方面,并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加以编纂。从而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查阅。溯古可以明今,鉴往能够知来。了解了一个历史常识,就是阅读了一则精彩纷呈的故事、掌握了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增进了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
  • 三界独尊

    三界独尊

    从此踏上一段轰杀各种天才的逆袭之路。在江尘面前,谁也没资格自称天才,转生在一个被人欺凌的诸侯少年身上,因为,没有哪一个天才,天帝之子江尘,能比天帝之子更懂天。天才?顺我者天,逆我者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