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500000017

第17章 老庄之辨

关于庄子其人其书,问题不像老子和《老子》书那样扑朔迷离,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庄子十分简略,只是讲:“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关于他的身世还在最后提到:“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战国之世,漆器工艺发达,我们在战国时代墓葬之中发掘出的漆器,至今色泽灿然历两千余年而未朽烂,而“蒙漆园吏”一职,只是管理漆园或兼管漆器制作的微末小吏,也许庄子一生最大的职务即此而已。

“蒙”指何地,争论直至今日而无定论,由于出生地有所争议,故有以为庄子是战国时宋人,又有谓其楚人,甚至说是齐人、鲁人的,今从宋人之说。亦有以庄子《寓言》中所出现的帝王年代来校订司马迁之《史记》者,殊不知寓言本托无考之说以寓深旨,并不能为史家提供年鉴。亦有以《寓言》指证于史实,以史实纠正《寓言》者,这都和《庄子》之旨相悖,颇有迂阔之学究气。今对庄子之生卒亦只能约略定为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之间,与孟子几乎是同时。

《史记》中对庄子的性格作如是讲:“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意思是他驰骋纵横其辞章(离词),对儒、墨两家痛加攻击,当世的博学鸿儒谁也不能幸免,然而他汪洋恣肆,思如涌泉,意如飘风,不为文不足自快,当政的人,不会器重于他。接着司马迁讲了一则故事,因为史记不仅是一部了不起的“通古今之变,成千家之言”的史书,它还是一部瑰丽雄浑的文学巨著,所以他不排除口头文学的渗入。《史记》这样写道:“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这段记载不一定是真实的。在《庄子·列御寇》中有这样两段类似的故事:“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又《庄子·秋水》中载云:“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两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已死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显然,西汉之世,庄子之书广为流传,而不同抄本,各擅其长,司马迁正是作了综合汇萃的工作而入《史记》。然而,这些故事作为反映庄子的性格则既生动而又准确。

及至魏晋之世,玄学大兴,注《庄子》者蜂起,据《晋书·郭象传》称,注《庄子》者多达数十家。《汉书·艺文志》称,《庄子》五十二篇,盖指汉时通行之古本,其中包含有并非《庄子》书之《庄子后解》及《庄子略要》等三篇附录,故古本《庄子》实际是四十九篇。这四十九篇中,有十分之三是“一曲之才,妄窜奇说”,略类《山海经》、占梦书,文词又浅鄙,大悖庄子之旨,宜为西晋郭象所痛删除之,世传之郭象注本三十三篇《庄子》,遂成定本,我们谈论庄子,主要依据此本。

《庄子》书中的《天下》篇,是一篇滔滔乎雄文,以极清醒而明辨的心智,论述春秋战国之世各学术流派的理论核心,以持平之见论其是非长短,具有十分精确而审慎的态度。而文章结构之优美清新、渊源脉络之条理分明,是《庄子》一书中的一篇提纲挈领的备要。显然,这篇文章不是庄子自著,而是出自庄子之徒中的高手,其中对庄子文风之评价近乎文论,十分精到。庄子之文以我之见,由于他才气纵横,汪洋恣肆,大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迷不知所向的气势,而其嘻笑怒骂,随兴之所至,古往今来之号称圣哲者,皆在他股掌之上。因之,读庄子之文,有其至难之处:他那种寓庄于谐的妙文,竟或使你如坠雾中,飘忽无常,妄知所遭,那是一座不可言说的迷宫。而味庄子之文,又有其至乐之境:它的任性挥洒,竟如欣赏大泼墨的文人画,水晕墨章,妙趣横生,它以自身的迷人魅力,震慑你的灵魂,使你于赞叹之余,无形之中,入庄子博大哲理的彀中。这是一种迷茫中的清醒,醉意中的陶熔,或者说是一种美的征服,就宛若我们看一座美奂的雕刻、一个丽质的美人,饮一杯山涧的清泉、盛宴的琼浆,久久不能忘怀那沁人心脾的精神上的享受。他欣赏老子之说,并且“闻其风而悦之”,但他绝非老子之徒。因为老子的博大,庄子有之;老子之精深,庄子忘之。庄子之玄妙,老子有之;庄子之谐谑,老子阙如。庄子他自信才华之横溢,不欲为古哲作过分的译,甚至他内心最深处对老子严肃的思辨,有所存疑,避而不谈。如宇宙本体的形成,老子有一套推演的逻辑,而庄子则大而化之,对那既然是莫测的宇宙,庄子在跨腾风云之际长怀永慕,在他那宏达超旷的胸襟中,发出浩然长歌般的赞叹,他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庄子·齐物论》)。他不愿陷入那永无休止的争辩之中,宇宙“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庄子·齐物论》)。宇宙有它的开始,那开始之前是什么?还有开始的开始,那这之前呢?还有那更早的开始。宇宙开始有了有,也有了无,那这之前呢?有未曾开始的有和无,这之前还有更早的“没有开始的没有开始”的有和无,这是一个无可穷极的一路推论下去的话题。如果如此清醒地去穷追深诘,那你还是站在宇宙之外,你太企图清晰,就近乎糊涂,而且是一种人间的小糊涂。只有庄子做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时候,那就难得糊涂了,那就到达了一个博大的混沌之境,最大的糊涂也就成了最大的清醒,大糊涂接近大慧智,接近宇宙本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庄子托一个无名字的人之口说他正愿与“造物者”做一个伴侣,骑着那浩莽渺冥天宇中的神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庄子·应帝王》)。那是绝对清静寂寥的、无始无终、无所依侍的地方(《庄子·在宥》:“处乎无响,行乎无方”)。就像太阳之运行,没有它的开始。而那儿的一切是无所区别的,“大同而无己”的,你会忘记了自己的存在。那儿最大的是“秋毫之末”,最小的是泰山;最长寿的是短命的殇子,而最短命的则是长寿的彭祖。因为当你还是有具体的形质的人时,只有用具体的数量来计算事物。而在那无区别的境界,不存在那可以用语言来言说的表象,也不存在可以心悟的实质,那一切人世衡量的标准还有什么意义?连你自己的存在都已忘记,那还有什么精推细算的比较?宇宙是无形的,当你和宇宙融而为一的时候,你的形骸又何在?“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庄子·秋水》)。无形的事物,不可以数量计,而无限大的事物,也非数字可以穷极。古人以“粗”字说明皮毛外相,以“精”字说明内在本质,在那鸿蒙的“无何有之乡”,“可以言论者”的“粗”和“可以致意者”的“精”,都没有存在的意义,无形的事物和无穷的宇宙是“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庄子·秋水》)的。

不仅事物没有表象与本质的区别,事物也没有是与非的区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齐物论》)。世上的一切大小、美丑、生死、是非、爱憎、忧喜都是相对而同一的,是同一而无差异的。那一件事物出于这一件事物,同样这一件事物出于那一件事物,刚生就是刚死,刚死就是刚生;认可它就是不认可它,不认可它就是认可它;对的缘于错,错的缘于对;这事物就是那事物,那事物就是这事物。从此方面观看,是一种是非,从彼方面看,又是一种是非,也就是说,是非是人为的而非宇宙的本然,是非的产生是由于人背离了浑一的宇宙,自己作为主体而产生的判断,自己倘作为审美主体,也就有了审美的对象的美和丑。前面提到“彼此”,庄子进一步陈明“彼此”的根本不存在,所以他说:“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难道有“彼此”吗?难道没有“彼此”吗?“彼此”是没有对立的啊,这才是大道的机枢,而这大道的机枢,宛若是圆体而中空的,你伫立于正中,便可以体悟周转贯通的大道。在圆环之正中,看四周是没有任何区别和是非之辨的,这是庄子在解释他的宇宙观时所发明的词—“道枢”。有了“道枢”,你就可以如郭象《庄子注》所云:“无是无非,故能应夫是非;是非无穷,故应亦无穷。”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热门推荐
  • 鬼马喜剧之王

    鬼马喜剧之王

    穿越到七三年的香港。 那一年,李小龙刚刚去世, 赵雅芝刚刚竞选完港姐, 林青霞刚刚出道。 成为许氏四杰中的许冠武, 开启香港电影的繁荣时代! ******** 新书上传,《劲歌香江》,希望大家捧场!
  • 潜入宫墙:野蛮皇子妃

    潜入宫墙:野蛮皇子妃

    什么?偶像皇子要娶旁人?绝对不可以!草根姑娘默然攥紧拳头,哼,到了本小姐出手的时候了……潜入皇宫,势要夺夫!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希腊文学大家,古罗马文学大家,意大利古代文学大家,英国古代文学大家,法国古代文学大家等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是新兵

    我是新兵

    一名现役军人的自传体小说,一样的机智与勇敢,不一样的嬉笑怒骂,看一遍,了解军营神秘生活,看两遍,体味青春招牌传奇。
  • 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安意如最新散文集,依然是解读古典,全书分两部分内容——解读古代美容时尚,通过赏析古代女性的经典故事,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本,与当下美容话题形成对比、解析。如:杨贵妃的风韵和现今的减肥话题、金庸笔下小龙女的清新和现今的美白话题等。解读古代情商高的美女。文字隽永,将古代美与现代美给予新的注释。如:褒姒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观、王宝钏一生倔强且悲凉的等待,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自妖娆我自生

    我自妖娆我自生

    一梦恍若十年,来自远方的呼唤,将她带进遥远的时空。再次醒来,她成为另一个人,一个似乎与她有关的人。
  • 绝脉高手

    绝脉高手

    这次是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文风还是灯火自己的,大伙如果喜欢玄幻,可以试着去看看,若对您胃口,请收藏支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