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200000009

第9章 《资治通鉴》重要史论(3)

太宗鉴前世之弊,深抑宦官无得过四品。明皇始隳旧章(明皇: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是崇是长,晚节令高力士省决章奏,乃至进退将相,时与之议,自太子王公皆畏事之,宦官自此炽矣。及中原板荡,肃宗收兵灵武(肃宗:李亨,唐玄宗第三子,756—762年在位。灵武:即朔方节度使,治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北。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次年马嵬兵变,玄宗入蜀,肃宗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李辅国为肃宗亲信宦官,掌兵。上元元年(760),玄宗为李辅国所逼,浸以成疾,宝应元年(762)四月,玄宗卒,后十数日,肃宗卒。),李辅国以东宫旧隶参豫军谋,宠过而骄,不能复制,遂至爱子慈父皆不能庇,以忧悸终。代宗践阼(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779年在位。),仍遵覆辙,程元振、鱼朝恩相继用事,窃弄刑赏,壅蔽聪明,视天子如委裘(委裘:先帝遗衣。《汉书·贾谊传》载贾谊《陈政事疏》:“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此处以喻权阉专权,视天子若无物。),陵宰相如奴虏。是以来瑱入朝,遇谗赐死;吐蕃深侵郊甸,匿不以闻,致狼狈幸陕;李光弼危疑愤郁,以陨其生;郭子仪摈废家居,不保丘垄;仆固怀恩冤抑无诉,遂弃勋庸,更为叛乱(“是以来瑱入朝”句:来瑱、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皆平安史之乱功臣。史载代宗初即位,程元振、鱼朝恩专权,于诸将有功者,皆欲害之。郭子仪以功高为宦官所嫉,入朝后解除军权,来瑱入朝为宦官诬谤赐死,仆固怀恩则被宦官诬以谋反。广德元年(763)九月,吐蕃入寇长安,代宗奔陕州(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李光弼不敢入朝。次年正月,仆固怀恩反,七月,李光弼以愧恨成疾卒。永泰元年(765),仆固怀恩暴病卒。)。德宗初立,颇振纲纪,宦官稍绌。而返自兴元,猜忌诸将,以李晟、浑瑊为不可信,悉夺其兵,而以窦文场、霍仙鸣为中尉,使典宿卫,自是太阿之柄,落其掌握矣(“德宗初立”句:德宗名李适,代宗长子,779—805年在位。德宗即位之初,锐意削藩,引发了成德、魏博、缁青、卢龙、淮西等诸镇联兵反唐。建中四年(783),朝廷调泾原兵平叛,经过长安时,军士哗变,拥立前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德宗逃往奉天(治今陕西干县)。兴元元年(784),自河北前线入援奉天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加入叛乱,德宗奔梁州(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东,平叛后升为兴元府)。五月,李晟、浑瑊等平朱泚,收复长安。次年八月,平李怀光。德宗自兴元返长安后,忌宿将握兵,渐以宦官典禁兵,贞元十二年(796),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以宦官窦文场、霍仙鸣为之,从此之后,宦官之权日重。)。宪宗末年(宪宗:李纯,顺宗长子,806—820年在位。吐突承璀为宪宗宠信的宦官,宪宗末年任左军中尉。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吐突承璀谋立澧王李恽为太子,而宦官陈弘志等拥立嫡出之太子李恒,宪宗被弑,李恒即位,是为穆宗,820—824年在位。),吐突承璀欲废嫡立庶,以成陈洪志之变。宝历狎昵群小(宝历:敬宗年号(825—826)。敬宗,李湛,穆宗长子,824—826年在位。宝历二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与军将苏佐明等弑敬宗,立宪宗子绛王李悟权勾当军国事。宦官枢密使、神策中尉王守澄等诛刘克明,害绛王,拥立穆宗子江王李涵,是为文宗(即位后更名李昂),827—840年在位。),刘克明与苏佐明为逆,其后绛王及文、武、宣、懿、僖、昭六帝,皆为宦官所立,势益骄横。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杨复恭、刘季述、韩全诲为之魁杰(“王守澄”句:王守澄以下诸人分别为文宗至昭宗时之权阉。),至自称“定策国老”(定策国老:昭宗时权阉杨复恭语。杨复恭,僖宗末年任十军观军容使,僖宗病重,群臣将立僖宗第六子吉王李保为太子,杨复恭与右军中尉刘季述等宦官拥立第七子寿王李杰,是为昭宗(即位后改名晔)。昭宗即位后,疾宦官专权,勒令杨复恭致仕,复恭在给其养子杨守亮的信中说:“吾于荆榛中立寿王,才得尊位,废定策国老,有如此负心门生天子!”事见《资治通鉴》卷259。),目天子为门生,根深蒂固,疾成膏肓,不可救药矣!文宗深愤其然,志欲除之,以宋申锡之贤,犹不能有所为,反受其殃;况李训、郑注反复小人,欲以一朝谲诈之谋,翦累世胶固之党,遂至涉血禁涂,积尸省户,公卿大臣,连颈就诛,阖门屠灭,天子阳瘖纵酒,饮泣吞气,自比赧、献,不亦悲乎(“文宗深愤其然”句:文宗太和四年(830)七月,宋申锡为相,与文宗谋夺宦官之权。次年三月,宋申锡被诬以谋立文宗弟彰王李凑,贬为开州司马,后卒于贬所。宋申锡获罪之后,宦官益横,文宗复与郑注、李训密谋除宦官。太和九年(835),郑注、李训策动“甘露之变”,欲尽除宦官,事败,郑注、李训及宰相王涯等众多朝官以谋反诛。甘露之变后,文宗受制于宦官,自谓尚不如亡国之君周赧王、汉献帝之受制于诸侯。事见《资治通鉴》卷246。)!以宣宗之严毅明察(宣宗:原名李怡,宪宗第十二子。会昌六年(846),武宗卒,宦官拥立光王李怡,更名李忱,846—859年在位。史称宣宗明察,能抑制宦官,大臣誉为“非前朝之比”,宣宗闭目摇首曰:“全未,全未!尚畏之在。卿谓策将安出?”事见《资治通鉴》卷249。),犹闭目摇首,自谓畏之。况懿、僖之骄侈,苟声色球猎足充其欲,则政事一以付之,呼之以父,固无怪矣。贼污宫阙,两幸梁、益,皆令孜所为也(懿:懿宗,李漼,宣宗长子,859—873年在位。僖:僖宗,李儇,懿宗第五子,873—888年在位。令孜:即田令孜,僖宗所宠爱宦官。僖宗年十二即位,专事游戏,政事委之田令孜,呼为“阿父”。事见《资治通鉴》卷252。广明元年(880)黄巢攻入长安,僖宗逃往益州(即成都府,治今四川成都市)。光启元年(885),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逼长安,僖宗走梁州(兴元府)。)。昭宗不胜其耻,力欲清涤,而所任不得其人,所行不由其道。始则张浚覆军于平阳(张浚:河间(治今河北河间市)人,僖宗光启三年(887)始为宰相。昭宗大顺元年(890),张浚力主伐李克用,兵败平阳(治今山西临汾西南金殿镇)。),增李克用跋扈之势;复恭亡命于山南,启宋文通不臣之心(宋文通:博野(治今河北蠡县)人,僖宗时以军功赐姓名李茂贞,光启三年(887),为凤翔节度使(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杨复恭为昭宗罢黜后走兴元,景福元年(892),李茂贞为扩张自己势力,以讨叛为名攻占兴元。);终则兵交阙庭,矢及御衣,漂泊莎城(乾宁二年(895)五月,李茂贞之党欲劫昭宗至凤翔,于京城交兵,矢及御衣,昭宗出走长安近郊的莎城。),流寓华阴(流寓华阴:乾宁三年(896)六月,李茂贞兵逼长安,昭宗出走华州(治郑县,今陕西华县)。华阴县,治今陕西华阴市,时属华州。),幽辱东内(幽辱东内:光化元年(898)八月,昭宗自华州还长安。此后昭宗与宰相崔胤谋去宦官,宦官不安,三年十一月,刘季述政变,幽禁昭宗于大明宫少阳院。东内,指大明宫。),劫迁岐阳(劫迁岐阳:天复元年(901)正月,刘季述被诛,昭宗复位。崔胤认为祸乱之生,是由于宦官典兵,请去宦官兵权,昭宗不允,复以前凤翔监军韩全诲等为中尉。宣武朱全忠、凤翔李茂贞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崔胤、韩全诲分别与之相结。十月,朱全忠进兵长安,韩全诲劫昭宗走凤翔。岐阳,本指岐山之南,治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阳村,唐中后期废,属凤翔。)。崔昌遐无如之何(崔昌遐:崔胤字昌遐,司马光《资治通鉴》称其字,系避宋太祖赵匡胤讳。崔胤,清河武城(治今山东武城县西南)人,在昭宗时期屡次拜相,在唐后期的政争中,外结朱全忠为援,最终亦为朱全忠所害。),更召朱全忠以讨之。连兵围城,再罹寒暑,御膳不足于糗糒,王侯毙踣于饥寒,然后全诲就诛,乘舆东出,翦灭其党,靡有孑遗,而唐之庙社因以丘墟矣(“连兵围城”句:朱全忠讨凤翔,围城逾年,天复三年(903)正月,李茂贞诛韩全诲,与朱全忠和解。昭宗返长安,崔胤与朱全忠合谋,尽诛宦官。)!然则宦官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易》曰:“履霜坚冰至。”为国家者,防微杜渐,可不慎其始哉!此其为患,章章尤著者也。自余伤贤害能,召乱致祸,卖官鬻狱,沮败师徒,蠹害烝民,不可遍举。

夫寺人之官,自三王之世,具载于《诗》、《礼》,所以谨闺闼之禁,通内外之言,安可无也(“夫寺人之官”句:寺人,宫廷内近侍,东汉以后,专指宦官。《诗·小雅·巷伯》有关于“寺人孟子”之作,《周礼·天官冢宰》载“寺人”之职云“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相道其出入之事而纠之”。)。如巷伯之疾恶(巷伯之疾恶:据《毛诗序》,《巷伯》之诗为周幽王时寺人伤于谗而作。),寺人披之事君(寺人披之事君:据《左传》僖公五年、二十四年记载,寺人披在晋献公、晋惠公时,曾奉君命两次尽力追杀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及重耳即位,面对新君的责难,寺人披回答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惟力是视。”惠公旧部准备政变,寺人披及时告变,重耳得免。),郑众之辞赏(郑众:东汉和帝时宦官。和帝时外戚窦宪擅权,和帝与郑众定议诛宪。事成后,策勋班赏,郑众辞多受少,和帝以之为贤,常与之议论政事。),吕强之直谏(吕强:东汉灵帝时宦官,以清忠奉公著称,曾上疏极谏灵帝敛财、宦官专权、选举不公等数事,灵帝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日升之救患(曹日升:唐肃宗时以宦官而为将军。安史叛军围南阳,曹日升不顾个人安危入城宣慰,复出,至襄阳运粮入城支持抗战。),马存亮之弭乱(马存亮:唐敬宗时为左神策中尉。敬宗即位初,卜者苏玄明率染工百余人作乱,为马存亮平定。文宗时,马存亮上疏救宋申锡,及申锡贬,存亮致仕。),杨复光之讨贼(杨复光:杨复恭弟,僖宗时任监军、枢密使等职。史称杨复光“慷慨,喜忠义,善抚士卒”。事见《资治通鉴》卷255。曾率军与黄巢起义军作战,并建议召沙陀李克用平黄巢,中和三年(883)卒。),严遵美之避权(严遵美:僖宗后期先后任监军、内枢密使。天复元年(901),昭宗召已致仕的严遵美为两军中尉、观军容处置使,遵美曰:“一军犹不可为,况两军乎!”事见《资治通鉴》卷262。固辞不起,后隐于成都。朱温诛宦官,严遵美为王建庇护得免。),张承业之竭忠(张承业:昭宗时为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监军,及朱温诛宦官,李克用杀死囚以代。唐亡之后,张承业尽忠于河东李氏,然犹以复兴唐室为念,后梁龙德二年(922)卒。),其中岂无贤才乎!顾人主不当与之谋议政事,进退士大夫,使有威福足以动人耳。果或有罪,小则刑之,大则诛之,无所宽赦;如此,虽使之专横,孰敢焉!岂可不察臧否,不择是非,欲草薙而禽狝之(薙(tì):割除野草。狝(xiǎn):猎杀禽兽。),能无乱乎!是以袁绍行之于前而董卓弱汉,崔昌遐袭之于后而朱氏篡唐,虽快一时之忿而国随以亡。是犹恶衣之垢而焚之,患木之蠹而伐之,其为害岂不益多哉!孔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人而不仁,疾之已甚:语出《论语·泰伯》,谓对不仁之人,疾之太过,同样会招致祸乱。),乱也。”斯之谓矣!

讲评

本篇选自《资治通鉴》卷二六三,《唐纪》七九。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宰相崔胤欲诛杀宦官,而宣武朱温、凤翔李茂贞两强藩亦皆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崔胤与朱温交结,召朱温入关,于是宦官乃劫持昭宗走凤翔,依李茂贞。

朱温发兵围凤翔。天复三年正月,李茂贞在屡败之余,杀掉劫持昭宗之宦官,与朱温和解。在昭宗返回长安的次日,即正月庚午日,崔胤、朱温上尽罢宦官之奏,同日朱温发兵诛杀宦官几尽。司马温公此论由此而发。

文分四节。首段通论宦官与君主之关系,指出宦官因为其密迩宫禁而为君主亲狎的特殊关系,易于弄权,故而宦官弄权由来已久,非一朝一代之事。次段则论汉、唐宦官专权之异,指出唐代宦官之横,远过于东汉,其原因在于东汉宦官不掌兵,而唐代宦官掌兵权,故为祸也最烈。三段综述唐代宦官势力发展及其专权之历程,指出唐代宦官之祸“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末段则笔锋一转,认为宦官之中非无贤才,对崔胤尽诛宦官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全文脉络清晰,立论坚实,观点鲜明,文笔流畅,为《资治通鉴》中温公最长之史论,不独见其史家之卓识,亦尽显儒者议论之风采。

此文与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之序、论向来被看做古代史家论述宦官的最精彩之作。宦者之官,见于《诗》、《礼》,由来已久,如范晔所说“宦人之在王朝者,其业旧矣。将以其体非全气,情志专良,通关中人,易以役养乎?”

后世因袭此制,只是宦者的才能、委任稍广于前。同时范晔也指出对宦者不可一概而论,其间亦有贤愚能庸之别,是以宦者之职,关键在于人主之任用而已。

立足于东汉主少国疑、女主临朝、外戚擅权的政治特点,范晔原始察终,勾勒了东汉宦官从“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到“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的过程,认为其政治势力的发展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温公论宦官,实为范晔之论的延续,在史论的第二段,他勾勒了唐代由太宗时期的“鉴前世之弊,深抑宦官”到唐代后期天子畏宦官若虎狼的过程,指出君主治国,防微杜渐,必慎其始。史论还分析了汉唐宦官专权的区别:前者宦官假人主之权,狐假虎威,后者则是以下陵上,挟持天子,进而指出其关键的不同在于掌兵与否,可谓的论。故曰温公此论上承范晔,而其识见则主要表现在对唐代宦官专权的认识上。宦者之职,既见于经典,则为不可或缺之官,不管是范晔还是司马光都无从超越此一认识,故而对于袁绍、崔胤的诛杀宦官,两人也都分别持批评态度,认为以暴易乱为不可取。《新唐书》撰者之一宋祁认为尽诛宦官“譬犹灼火攻蠹,蠹尽木焚”。司马光袭用此论而有焚衣伐木之喻,将宦官之诛与朱温代唐联系在一起。近代史家又有城狐社鼠之喻,“三百年来之狐兔,一朝俱尽,而城社亦随之崩摧”(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然袁绍、崔胤之行事,实际上并不尽相同,董卓非袁绍之召则无机可乘,而彼时之朱温则是羽翼已就,大唐早已名存实亡,不但政在朱氏,连祭也不由李氏了,宦官之生死早已不系大唐之存亡。

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乃赵宋之祖宗家法。司马光的时代,宋无女主、外戚之祸,而宦者则渐违祖制至于掌兵,于是当时群儒不由得大声疾呼,张大其事,以儆戒王者。《资治通鉴》之史论,即司马光之政论,此之谓也。

思问录

试析司马光史论的特点。

延伸阅读

陶懋炳.司马光史论探微.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

    这是最好的时代,无与伦比的辉煌和荣耀,为后人留下了“唐人”的名字。这是最坏的时代,四境的烽火,内患的种子,都已经深深种在这片土地之内。是谁乘着星槎破空而来,在这无限的江山田园夜夜歌唱,绣口一张,便是整个盛唐!
  •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1627崛起南海

    1627崛起南海

    担心穿越之后势单力孤难以实现雄心壮志?梦想回到古时称霸一方却无机会大展拳脚?为了英雄霸业,为了三妻四妾,怀着不同心思的各路人马聚集到一起,义无反顾地踏入另一个时空!VIP读者群378375510
热门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排毒解毒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排毒解毒100招

    排毒解毒的方法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法有很多,本书从饮食、运动、心理、按摩等方面列举了许多排毒解毒的妙招,对一些时尚的排毒解毒方法也做了详细的解读,并对酒精中毒这一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毒方法,可供读者在浏览时学习使用。祝每一位读者开卷有益,越活越健康,越活越美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巅峰神牧

    巅峰神牧

    在人生最巅峰的时刻遭遇背叛身亡,乐暖暖经历了天堂和地狱的瞬间切换。但是一切都没有结束,她重新回到了一切的起点,‘晨曦’开服前一个月。向着美好的生活努力着,乐暖暖用尽了全力。但是这个世界是怎么了?所有的事情好像都出现了偏差。这到底是重生,还是穿越?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奉旨三嫁,赖上神秘王妃

    奉旨三嫁,赖上神秘王妃

    对于死过一次的华羽曼来说,她这辈子要做的事有三件:把上一世害她的人整死,把上一世说爱她的男人虐死,最后她要守护一个叫“家”的地方。她看似温顺,一身大家闺秀风范,气质美貌不俗,实则冷心冷情,腹黑霸道,更有一个让世人疯狂的神秘身份。他是十三皇子,亦是离国耻辱,冷漠狂妄,凶狠残暴,从不把人命当回事,却独独对一个时而温柔,时而嚣张任性的小女人百般容忍,千依百顺。*小剧场一:“主子爷,府里的银子都被王妃卷跑了……”管家一脸惊吓不安。“跑?她最多也就从床头跑到床尾。”片刻,某男把某“窃贼”打包拎回来,一脸...
  • 嫡女无敌之神医魅王妃

    嫡女无敌之神医魅王妃

    不求富贵荣华,但求一生一世一双人,踢下悬崖,白首不相离!精彩片段一:“我救了你的命,你要怎么报答我?”以其人之道,含恨而亡,还至其人之身,将自己受过的羞辱折磨一一百倍奉还,两年后强势归来,纵使众人惊怒,又有谁能奈她何!废材!傻子?弃妃?都不是,她的身份,毁容毁目,绝对让天下震惊!且看无敌嫡女惊天下,神医狂妃谁争锋!“姑娘的意思如何?不如,真正的目的,以身相许?”“既然如此,那你的人是我的,你身上的东西也是我的,相府废材嫡女北堂紫凝被两个姐姐陷害,拿来吧?”“身的东西?姑娘指的哪一部分?”邪魅王爷不离不弃,废材一朝重生,她的心,渐起波澜…“…”精彩片段二:却是要那一纸休书,出嫁当日,还她自由身!“爱妃,来,21世界顶级雇佣兵集团——JS的老大“水银”华丽穿越,咱们洞房。”“洞房?我不干!”“不用爱妃干,本王干就成了!”几度华丽出手,“神医金铃”的名号名扬天下,光芒万丈!干你妹…简介无能,但愿内容能博您一乐,逆天出现在准夫君的大婚喜堂之上,喜欢的亲们,看过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学者侧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辅相成,法史学才能进步成长,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