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1200000040

第40章 魏博归朝(2)

初,季安娶洺州刺史元谊女,生子怀谏,为节度副使。牙内兵马使田兴,庭玠之子也,有勇力,颇读书,性恭逊。季安淫虐,兴数规谏,军中赖之。季安以为收众心,出为临清镇将,欲杀之。兴阳为风痹,灸灼满身,乃得免。季安病风,杀戮无度,军政废乱,夫人元氏召诸将立怀谏为副大使,知军务,时年十一;迁季安于别寝,月余而薨。召田兴为步射都知兵马使。

辛亥,以左龙武大将军薛平为郑滑节度使,欲以控制魏博。

上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甫请兴兵讨之,李绛以为魏博不必用兵,当自归朝廷。吉甫盛陈不可不用兵之状,上曰:“朕意亦以为然。”绛曰:“臣窃观两河蕃镇之跋扈者(两河:指河南、河北。当时割据自雄的藩镇主要有河北三镇以及黄河以南的淄青平卢军、淮西彰义军两个藩镇。),皆分兵以隶诸将,不使专在一人,恐其权任太重,乘间而谋己故也。诸将势均力敌,莫能相制,欲广相连结,则众心不同,其谋必泄;欲独起为变,则兵少力微,势必不成。加以购赏既重,刑诛又峻,是以诸将互相顾忌,莫敢先发,跋扈者恃此以为长策。然臣窃思之,若常得严明主帅能制诸将之死命者以临之,则粗能自固矣。今怀谏乳臭子,不能自听断,军府大权必有所归,诸将厚薄不均,怨怒必起,不相服从,则向日分兵之策,适足为今日祸乱之阶也。田氏不为屠肆,则悉为俘囚矣,何烦天兵哉!彼自列将起代主帅,邻道所恶,莫甚于此。彼不倚朝廷之援以自存,则立为邻道所齑粉矣(齑(jī)粉:粉末,碎屑。此处用为动词。)。故臣以为不必用兵,可坐待魏博之自归也。但愿陛下按兵养威,严敕诸道选练士马以须后敕(须:待,等候。)。使贼中知之,不过数月,必有自效于军中者矣。至时,惟在朝廷应之敏速,中其机会,不爱爵禄以赏其人,使两河藩镇闻之,恐其麾下效之以取朝廷之赏,必皆恐惧,争为恭顺矣。此所谓不战而屈人兵者也。”上曰:

“善!”他日,吉甫复于延英盛陈用兵之利,且言刍粮金帛皆已有备。上顾问绛,绛对曰:“兵不可轻动。前年讨恒州,四面发兵二十万,又发两神策兵自京师赴之,天下骚动,所费七百余万缗,讫无成功,为天下笑。今疮痍未复,人皆惮战;若又以敕命驱之,臣恐非直无功,或生他变。况魏博不必用兵,事势明白,愿陛下勿疑。”上奋身抚案曰(奋身:用力舞动身躯。表示义愤、激昂之情。):“朕不用兵决矣。”绛曰:“陛下虽有是言,恐退朝之后,复有荧惑圣听者。”上正色厉声曰:“朕志已决,谁能惑之!”绛乃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

既而田怀谏幼弱,军政皆决于家僮蒋士则,数以爱憎移易诸将,众皆愤怒。

朝命久不至,军中不安。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大噪,环兴而拜,请为留后。

兴惊仆于地,众不散;久之,兴度不免,乃谓众曰:“汝肯听吾言乎!”皆曰:

“惟命。”兴曰:“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请官吏,然后可。”皆曰:

“诺。”兴乃杀蒋士则等十余人,迁怀谏于外(胡三省云:“代宗广德元年(763),田承嗣帅魏博,四世,四十九年而灭。”)。

冬,十月,乙未,魏博监军以状闻,上亟召宰相,谓李绛曰:“卿揣魏博若符契。”李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李绛曰:“不可。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不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必待敕使至彼,持将士表来为请节钺,然后与之,则是恩出于下,非出于上,将士为重,朝廷为轻,其感戴之心亦非今日之比也。机会一失,悔之无及!”吉甫素与枢密使梁守谦相结,守谦亦为之言于上曰:“故事,皆遣中使宣劳,今此镇独无,恐更不谕(谕:通“喻”,明白,理解。此处指明了朝廷的旨意,尤其是皇帝的恩德。)。”上竟遣中使张忠顺如魏博宣慰,欲俟其还而议之。癸卯,李绛复上言:

“朝廷恩威得失,在此一举,时机可惜,奈何弃之!利害甚明,愿圣心勿疑。计忠顺之行,甫应过陕(陕:陕州,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乞明旦即降白麻除兴节度使(降:颁布,颁发。白麻:用白麻纸书写的制书。唐代皇帝的制敕文书称为“王言之制”。《唐六典》载,“王言之制”有七: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对宰相、节度使等重要官员的任命,其任命文书为制书,用等级最高的白麻纸书写。任命其他五品以上官员的制书,则用黄麻纸书写。),犹可及也。”上且欲除留后,绛曰:“兴恭顺如此,自非恩出不次(次:等第,次序。不次:指打破常规。),则无以使之感激殊常。”上从之。

甲辰,以兴为魏博节度使。忠顺未还,制命已至魏州。兴感恩流涕,士众无不鼓舞。李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一旦举六州之地来归,刳河朔之腹心(刳(kū):剖开并挖空。),倾叛乱之巢穴,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

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宦官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上以语绛,绛曰:“田兴不贪专地之利,不顾四邻之患,归命圣朝,陛下奈何爱小费而遗大计,不以收一道人心!钱用尽更来,机事一失不可复追。

借使国家发十五万兵以取六州,期年而克之,其费岂止百五十万缗而已乎!”上悦,曰:“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十一月,辛酉,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知制诰:职名,负责起草皇帝的制敕文书,参与中枢决策。唐代中后期,翰林学士取代中书舍人成为起草制敕的主要官员,其他官员起草制敕者,皆加“知制诰”衔。大体以中书舍人及六部郎官知制诰者最为普遍。),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如雷。成德、兖郓使者数辈见之(兖郓:指割据兖州、郓州等地的淄青平卢军,其时在任的节度使为李师道。),相顾失色,叹曰:“倔强者果何益乎!”

度为兴陈君臣上下之义,兴听之,终夕不倦,待度礼极厚,请度遍至所部州县,宣布朝命。奏乞除节度副使于朝廷,诏以户部郎中河东胡证为之。兴又奏所部缺官九十员,请有司注拟(注拟:拟定官职。按唐代选官制度,六品以下官员经吏部注拟之后,还要申报到门下省审核,最终由皇帝在奏抄上画“闻”批准。),行朝廷法令,输赋税。田承嗣以来室屋僭侈者,皆避不居。

郓、蔡、恒遣游客间说百方,兴终不听。李师道使人谓宣武节度使韩弘曰:

“我世与田氏约相保援,今兴非田氏族,又首变两河事,亦公之所恶也!我将与成德合军讨之!”弘曰:“我不知利害,知奉诏行事耳。若兵北渡河,我则以兵东取曹州!”师道惧,不敢动。

田兴既葬田季安,送田怀谏于京师。辛巳,以怀谏为右监门卫将军。

元和八年(癸巳,813)

春,正月,癸亥,以博州刺史田融为相州刺史。融,兴之兄也。融、兴幼孤;融长,养而教之。兴尝于军中角射,一军莫及。融退而抶之曰(抶(chì):用鞭、杖或竹板之类的东西打。):“尔不自晦,祸将及矣!”故兴能自全于猜暴之时。

李吉甫、李绛数争论于上前,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权德舆居中无所可否;上鄙之。辛未,德舆罢守本官(罢守本官:罢去同平章事(即宰相)之职而仅为礼部尚书。)。

辛卯,赐魏博节度使田兴名弘正。

十月,上问宰相:“人言外间朋党大盛,何也?”李绛对曰:“自古人君所甚恶者,莫若人臣为朋党,故小人谮君子者必曰朋党。何则?朋党言之则可恶,寻之则无迹故也。东汉之末,凡天下贤人君子,宦官皆谓之党人而禁锢之,遂以亡国。此皆群小欲害善人之言,愿陛下深察之!夫君子固与君子合,岂可必使之与小人合,然后谓之非党邪!”

元和九年(甲午,814)

二月,李绛屡以足疾辞位;癸卯,罢为礼部尚书。

初,上欲相绛,先出吐突承璀为淮南监军,至是,上召还承璀,先罢绛相。

甲辰,承璀至京师,复以为弓箭库使、左神策中尉。

六月,壬寅,以河中节度使张弘靖为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弘靖,延赏之子也。闰月(此为闰八月。),丙辰,彰义节度使吴少阳薨。少阳在蔡州,阴聚亡命,牧养马骡,时抄掠寿州茶山以实其军。其子摄蔡州刺史元济,匿丧,以病闻,自领军务。

上自平蜀,即欲取淮西。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上言:“少阳军中上下携离(携离:离心、背叛。),请徙理寿州以经营之。”会朝廷方讨王承宗,未暇也。及吉甫入相,田弘正以魏博归附,吉甫以为汝州扞蔽东都,河阳宿兵,本以制魏博,今弘正归顺,则河阳为内镇,不应屯重兵以示猜阻。辛酉,以河阳节度使乌重胤为汝州刺史,充河阳、怀、汝节度使,徙理汝州。己巳,弘正检校右仆射,赐其军钱二十万缗,弘正曰:“吾未若移河阳军之为喜也。”

九月,吴少阳判官苏兆、杨元卿、大将侯惟清皆劝少阳入朝;元济恶之,杀兆,囚惟清。元卿先奏事在长安,具以淮西虚实及取元济之策告李吉甫,请讨之。时元济犹匿丧,元卿劝吉甫,凡蔡使入奏者,所在止之。少阳死近四十日,不为辍朝(辍朝:停止朝会。帝制时代重要人物去世或重大灾难发生后采取的特殊政治举措。),但易环蔡诸镇将帅,益兵为备。元济杀元卿妻及四男以圬射堋(圬(wū):抹墙。射堋:射击瞄准用的土墙。)。淮西宿将董重质,吴少诚之婿也,元济以为谋主。

李吉甫言于上曰:“淮西非如河北,四无党援,国家常宿数十万兵以备之,劳费不可支也。失今不取,后难图矣。”上将讨之,张弘靖请先为少阳辍朝、赠官,遣使吊赠,待其有不顺之迹,然后加兵,上从之,遣工部员外郎李君何吊祭。元济不迎敕使,发兵四出,屠舞阳,焚叶,掠鲁山、襄城,关东震骇。君何不得入而还。

冬,十月,丙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公李吉甫薨。

元和十年(乙未,815)

春,正月,吴元济纵兵侵掠,及于东畿。己亥,制削元济官爵,命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之。

讲评

本篇选自《资治通鉴》卷二三七至卷二三九,《唐纪》五三至五五,纪年自唐宪宗元和四年(809)至元和十年(815),主要内容是元和君臣关于如何处置魏博事宜、最终不战而使其归顺朝廷的战略谋划。

安史之乱以后,处于割据状态的藩镇包括由安史余部控制的幽州卢龙、魏博、成德“河北三镇”,以及由平叛军将控制的淄青、淮西等藩镇。唐朝从德宗时期开始,就力图收回节度使的任命权。但是,削藩战争引起了更大的叛乱。

割据的藩镇之间,既互相结为同盟,又有着深刻的矛盾。如何处置某一个藩镇的问题,涉及削藩的整体战略部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德宗削藩的战争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对河北藩镇的特点及各个割据藩镇之间的关系判断失误。这也给元和时期的削藩谋划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元和四年对成德王承宗的战争,是宪宗削藩的一次失败的教训。宰相裴垍,翰林学士李绛、白居易等人反对用兵,其判断是建立在客观分析藩镇和朝廷两方面实际情况基础上的,与其后李绛谋划魏博事宜的思路是一致的。元和七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河北的局势再次成为焦点。宰相李吉甫主张派兵讨伐,宪宗也觉得必须用兵,而宰相李绛则提出了不必用兵而使魏博归顺朝廷的见解。

宪宗采纳了李绛的建议,果断地作出不出兵而静观事态发展的决定。正如王夫之《读通鉴论》中所说,李绛“筹之堂上而遥制千里,度之未事而验之果然,不两月而田兴果请命奉贡,效其忠贞,一如绛言,不差毫发。古今谋臣策士,征验疾速,未有如此之不爽者也”。

河北藩镇自薛嵩、田承嗣以来,多次发生帅死兵乱、杀夺其子、拥戴偏裨的情况,预料田怀谏必见夺于人,并无多少高明之处;取代田怀谏的人一定是田兴,这从田庭玠、田兴父子在魏博的特殊地位也不难推知。问题是,如何断定田兴一定会归顺朝廷而不效法其他被拥戴的藩镇偏裨相踵以抗王命呢?李绛之所以如此坚持坐待之说,不畏事机之变,“揣魏博若符契”,这仅仅是由于他智谋过人,或者是机缘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又,田兴掌握军权后,李绛反对“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果断主张直接任命田兴为节度使,并且当即重赏以收一道人心,魏博局势迅速稳定下来。李绛和田兴为何配合得如此默契?李绛为何坚持如此巨大的赏赐数量?王夫之提出了一个解释。他认为,田兴早有接管魏博的打算,然而环顾周边藩镇,没有可托之强援,只有归命朝廷才能自固。

所以,他与李绛信使密通。李绛对于魏博的形势,一切都在掌握中,“逐怀谏而有魏博,绛与有谋焉;请命修贡,皆绛之成谋也”。李绛的谋略不仅体现在了解形势、料事如神,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朝廷内外的反对之声,利用秘密情报打赢一场策反战,在待变、观变、应变各个环节上,都表现出卓越的勇气和智慧。“能致之者,绛之忠也;能持之者,绛之断也;能密之者,绛之深也;要非以智揣度、幸获如神之验也。”

魏博归朝,打破了藩镇与朝廷对峙的僵局,为其后削藩战争的全面胜利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思问录

分析唐宪宗在魏博归朝事件决策中用人的得失。

李绛对魏博归朝事件的谋划主要针对河北藩镇的哪些特点。

延伸阅读

赵文润,拜根兴.唐宪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修订本),第八章第四节《元和中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增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同类推荐
  • 大秦帝国风云录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主人公穿越了,重生了,成了大秦帝国王族的一员,但让他极度失望的是,他这个王族成员是一个流配边疆的罪人,他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 驿唐

    驿唐

    驿传系统是个好东西,不过每年都要吃掉朝廷一百多万贯才能维持运转。但李潜接手后它就变成了摇钱树。什么?馆舍一直闲置无用?太浪费!对商旅开放,收他们住宿费。驿丁闲得无聊?没关系,开通民邮,准许民间通过驿站寄送信件,造福百姓。怎么,这些钱还不够支持驿传系统运转的?没关系,当当当……大唐的国家钱庄开业喽!没错,李潜就是要依靠驿传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和强大的运输优势组建大唐国家钱庄,利用钱庄将中小商业者团结起来,抗衡门阀的商号。不仅要打击他们的商业命脉,还要改良科举,广泛选拔寒门士子加入朝堂,打击他们的政治力量。民富国强,若不整武备无异于一块肥肉!异族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与其被他们欺凌,不如奋起将他们扫平!颉利不是要入侵中原吗?灭了!吐谷浑不是不老实吗?灭了!高句丽不是不服吗?灭了!西域诸胡不是蠢蠢欲动吗?灭了!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看哪个敢撄其锋!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本书从明十三陵的选址到建造到建筑风格历史渊源等尽数介绍,是一本了解明十三陵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大锦衣

    大锦衣

    穿越过后,父母双全,欣喜交加,身体强壮。怎奈身为王爷近卫的他,匹夫一怒严惩恶少,却得罪了恶少背后锦衣卫的权势,从此亡命天涯。结识江湖好汉,快意恩仇,尽显男儿本色。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却是自己的奶兄弟,深入朝堂,入主锦衣卫,开始一场旧日江湖恩情和现实利益的纠葛,以及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
热门推荐
  • 平淡生活

    平淡生活

    十八岁的优优婷婷玉立,不可方物,为摆脱地痞无赖的纠缠,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拳击台上一个并不强壮的男孩深深吸引了优优的目光,交错而过开始了优优漫漫的暗恋心旅!情杀、他杀、自杀、步步杀机,命如草芥;美色、权力、财富、贪婪,纯洁初恋奢华介入其中,你的人性是否泯灭!二零零肆年的夏天,海岩把一个花季少女变成一个如蛇如蝎,亦善亦恶的漂亮女人,是对是错,是喜是悲,独自体会。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1938—1941重庆大轰炸

    1938—1941重庆大轰炸

    血腥轰炸,惨烈惊世。政要、平民,空中搏杀、外交风云……四个家庭演绎血与火中的人生命运、民族命运。周恩来运筹帷幄,蒋介石“以拖待变”,汪精卫无耻叛国……本书披露个中情景。中国脊梁,抗战史诗。把日本法西斯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 异世风华之贪财魔法师

    异世风华之贪财魔法师

    因为贪财的小个性而终于自寻死路的岳玥表示非常的悲催。幸好歇菜得不彻底,果然祸害遗千年才是真理:她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她所不熟悉的魔法的世界,在这满是魔法横行,斗气强者为尊的世界,这里更有各种前所未见,只在西方神话中有的种族。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竟然没死,大笑三声!没死已经捡了大运了,她还是身份珍贵的女公爵。可是这未婚夫是怎么回事?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哪有时间娶这别有居心的未婚夫。而且谁说她是废材了,谁说直接一个风刃过去灭了他。她一天成见习魔法师,十天成初级魔法师,雅斯大陆第一天才都没她厉害,以后谁敢在取笑她,直接灭了。
  • 一吻定情:恋上蜜糖夫君

    一吻定情:恋上蜜糖夫君

    拐错男人进错房,她本想拍拍屁股溜走,无奈还没跑就被抓住,“女人,你在找死!”他凌冽的眼神仿佛万千刀刃射入她心,谁能想到前一秒要杀她的人,下一秒竟然要娶她做娘子?原本桀骜不驯、冷酷飘逸的男人一下子变身黏人的棉花糖?拜托!她身上还有艰巨的任务,要拐一群美男回女儿国,这下好了被妖孽缠上,她还怎么进行她拐男人回去的光荣任务?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美人与美食:珍馐传

    美人与美食:珍馐传

    亦珍自幼失怙,与寡母生活在宁静安闲的松江小镇。散淡的生活因母亲曹氏骤然病重,戛然而止。亦珍稚嫩的肩膀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支撑起家中的生计。在小小的茶摊里,亦珍遇见欢笑与悲哀,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 独宠豪门妻

    独宠豪门妻

    豪门总裁,家族族长,冷血杀手,谁会是她的梦中情人?一生一世一双人共患难的男主?“女人,你是我的,从我见到你的第一面开始,我就认定你是我的老婆,你注定会跟我在一起!”他是家族的族长,他霸道的爱情宣言,让她震惊,无所适从!“涵儿,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以后我会真心对你,绝不会负你的!”他是豪门总裁,也是她仇人的儿子,他的一片真情,换来的是她绝情的离开!“唯涵,从你救起我的那一刻起,我的的心就已经被你填满,不管未来如何,只要能留在你的而身边,哪怕是为你卖命,我都无怨无悔!”他是冷血杀手,他的深情守护,让她倍感压力,只能一再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