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曾作《咏荆轲》诗“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明知不论成功失败,都将一去不归,这样把生死置之度外、大义凛然的行为也只有胸怀宽阔、懂得民族大义之人才能做得出。
功败身死成就千古英名
荆轲一行来到秦国,随即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去见秦王的宠臣蒙嘉。蒙嘉先是在秦王面前吹风:“燕王的确是惧怕大王的威严,不敢发兵反抗,他愿意举国称臣,和各方诸侯同列,像郡县一样进贡,只求能奉守先王的宗庙。燕王不敢自己前来,特地斩了樊于期的头颅,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以表诚意。燕王亲自在朝廷送行,派使者前来向大王禀告。请大王明示。”这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秦王当然大喜,急忙穿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召见燕国使者。荆轲捧着装有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一前一后走上大殿。就当他们走到宫殿前面的台阶时,秦舞阳脸色大变,浑身发抖,大臣们很是奇怪。差一点就露馅了,还是荆轲机智稳重,回过头朝秦舞阳笑了笑,上前谢罪说:“他是北方蛮夷之地的粗人,没见过世面,今天见得天子的威严,所以害怕,还请大王原谅宽容,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这第二步总算是化险为夷。接下来的一幕无论是在太史公的笔下,还是在各种的影视剧里都是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一时刻的来临。
秦王让荆轲把地图呈上。荆轲小心翼翼地献上地图,慢慢打开卷轴,当地图完全展开时,藏在其中的匕首也显露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荆轲一把拉住秦王的衣袖,抓着匕首就刺了过去,可惜没能刺中。秦王大惊失色,抽身而起,挣断衣袖,伸手拔剑,剑身太长,剑又卡得太紧,一时之间难以拔出。这时,只见荆轲在大殿之上追赶秦王,秦王只好绕着柱子跑,已经全无威严可言。群臣惊慌失措。按照秦国律法,上殿大臣不得佩带任何兵器,守卫宫禁的侍卫虽有武器,但都在殿外,没有命令也不能上殿。没有办法,大臣们在惊慌之间只好用手去抓荆轲。亏了御医夏无且用他身上带着的药袋向荆轲投去,秦王才有了喘息的机会,在大臣的提醒下,秦王把剑背过去,遂拔出剑以击荆轲,一下子砍伤了他的左腿,荆轲跌倒在地,仍不甘心,举起匕首向秦王投去,却只扎在了柱子上。天不助他,身中数剑之后,荆轲只能倚柱而笑,大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最终功败身死。
我们在为荆轲扼腕的同时,不禁也感到疑惑,为什么千挑万选的荆轲没有取得成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秦王在遭袭之后,又为什么没能及时拔出佩剑呢?
关于荆轲失败的原因,我们从史书的记载中可以分析出一二。
准备不充分。据《史记》记载:“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在答应太子丹之后,并没有立即行动,毕竟刺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想好谋划,充分准备才行。但是燕太子恐惧秦王的进攻,不断催促荆轲。另外,刺秦之事只有一人恐怕难以实现,荆轲自始至终准备的都是两个人的行动计划。“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近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荆轲自己很清楚拿着兵器入不测之强秦,必须要小心谨慎,本来他是要等待高手一同前往的,可是燕太子唯恐荆轲反悔,就自己挑选了秦舞阳与荆轲同去,荆轲错在没有坚持自己的立场,随即出发,致使准备不足,枉送性命。
没有好的搭档。上面已经讲到,和秦舞阳同去本就是违背荆轲本意的。秦舞阳,虽然“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可毕竟有勇无谋,心理素质极差。刚走到殿前的台阶就“色变惊恐”,这不仅引起了秦王的疑心,也增加了荆轲的心理负担,而且,司马迁对其在整个刺秦过程中的行动只字未提,这样一来,荆轲完全是只身作战,处境被动,刺秦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剑术不精。从刺秦的整个过程来看,荆轲的剑法并不高明。据《史记》记载,他应该至少有3次机会。第一次就是刚刚展开地图的时候,图穷匕现,离秦王那么近,秦王又毫无防备,本应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要是高手,必会成功。第二次机会就是秦王“绕柱而走”的时候,群臣无一人佩有武器,有武器的士兵又不能私自进入大殿,仿佛“空门”的情况下,荆轲再次没有刺中,可见他的身手并不灵活。第三次是他被击倒后,投出匕首之时,匕首却只扎在了柱子上。
就像前面所说的,也许荆轲本来的计划是自己展开地图,口若悬河,分散秦王的注意力,力求控制整个局面,而由他的搭档—— 一位剑客高手完成刺秦的任务。但这是后人的一个猜想。
知不可为而不为,是智;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勇。荆轲刺秦虽未成功,但是他那视死如归的勇气,为国家挺身而出的豪气是永远值得我们记忆的。
再来说说秦王的那把剑。据《史记》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秦王的那把剑的确有些特殊,怎么竟然没有一下子拔出来,还要背到后面才能出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出土的战国铜剑长度多半在60厘米左右,几乎没有超过80厘米的,但是秦国的剑却多在80厘米以上,最长的有94.6厘米。将出土的秦剑图片与六国的剑图相比较,很明显,秦剑的茎部(即手柄部分)长度也要比六国的长许多。据专家考证,剑增长了,相对而言剑的重量就会增加,单手挥剑刺杀可能会力不从心,但加长剑柄的长度便于双手握剑,利于增强砍杀力度。由此可以想见,秦王在那么慌乱的情况下,要想从胸前把一柄长达80多厘米的剑拔出鞘的确有些不易,他只能把剑转到背后,左手先将剑鞘向右肩方向送去,右手反过右肩握住剑柄向右斜上引,左手在背后握鞘向左下方拉,才能使剑出鞘。长剑拔出,格斗的优劣阵势马上变了,只挥了一剑,荆轲就被砍成重伤,由此足见此剑的威力。
这场生死相搏的格斗,从兵器上来讲,也是长兵刃和短兵刃的较量。短剑,利于近身攻击,只可惜荆轲与秦王之间还隔了一张王案,图只能放在王案上展开,所以当荆轲抓住匕首刺过去的时候,秦王有了起身的时机,荆轲也只能抓住秦王的衣袖,秦王却挣脱逃走了。而秦王的长剑,虽然拔出来有些困难,但是威力极大,当剑砍向荆轲时,荆轲急忙向后避让,躯干虽然避过了剑锋,但下肢却还在剑的杀伤范围之内,致使一剑之下功败垂成。这种青铜制造的罕见长剑也由于“荆轲刺秦”的故事成为了一个传奇。
被流放的人质:用青春换取信念
一弯寒月凄冷地照着茫茫大漠,一位老人两鬓斑白,直直地遥望着远方,他在遥望什么?如此神往,如此悲凉。19年了,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9年,与羊群为伴、与孤冢为伍,生命的全部意义都凝结在了那一支小小的旄节上。
他就是苏武,是那个大义凛然的苏武,是那个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苏武。一边是歌舞升平的长安,一边是荒芜凄清的大漠;一边是“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一边是坚贞不屈、精忠报国的信念。19年,隔开了两个世界,隔开了两段人生,却永远割不断那铮铮铁骨,割不断他对故国的思念。19年前,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到匈奴的?19年间,他是凭着怎样的信念守望自己心灵家园的?19年后,当他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士时,他又在想些什么?
自杀未成 被扣匈奴
苏武,字子卿。父亲苏建,曾经几次随大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按照当时的官僚制度,父亲是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凭借着父亲的职位,苏武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后来苏武被提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员。如果没有出使匈奴的一幕,苏武一生也许都会默默无闻,更不要说名垂青史了。
当时汉朝与匈奴之间积怨已久。逐渐强大起来的匈奴为了掠夺奴隶和财物经常侵扰汉朝的北部地区。汉初,政权尚未巩固,百废待兴,汉高祖只能以“和亲”的方法稳定北部边境,但是和亲政策并没有挡住匈奴的铁骑,边境的战争时有发生。
到了文帝、景帝时期,除了和亲外,为抵御匈奴的侵扰做了些防备性工作。例如文帝改革了边防军轮换制度,提倡养马,为反击匈奴作准备。
“文景之治”为汉朝积蓄了力量,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也空前雄厚,报仇雪恨反击匈奴稳固边境的时机终于到了。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19年间,汉武帝先后与匈奴发生了十几次交战,大将卫青、霍去病也成为了抗击匈奴的英雄。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匈奴的力量大大消减,保卫了边境的安全,北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也便利了汉朝与西域的交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