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400000004

第4章 易经怎么学:从中国最古老的预测术开始

#引言

上古人类缺乏科学知识,迷信神灵,常用蓍草茎杆摆卦占卜,以定凶吉。这也是《易经》中最古老的算卦方式之一。据说有种巨龟喜欢栖息于蓍草之阴,古人就是用蓍草和大龟壳配合起来占卜,能变化万千,最为灵验,而龟生千岁才能长到一尺二寸,蓍草每百年才能生长出百茎,“蓍生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因此,这样的蓍和龟都极为难得,所以《易·系辞上》说:“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凶吉,成天下之亹亹(w ěi)者,莫大乎蓍龟。”

《易·系辞上》第九章详细介绍了“大衍之数”揲蓍法。自古以来,易理派与象数派对占筮定吉凶之说就有不同看法,但是,不管如何,认识、学习占筮方法是有利于认识《易经》思想的。

#1.“大衍之数”是什么意思

平时我们讲《易经》为卜筮之书,其实卜与筮是有区别的。卜为龟卜,筮为占筮,并不是一个东西。龟卜主要是利用象,占筮则是利用数。卜是在龟甲上钻孔之后用火烧,根据其裂纹的形象断之以吉凶,是具体的直观,比较简单。筮则是用竹签作的筹码进行抽象的数学运算,当然比较复杂了。

筮要依靠数学运算,运算就要有一定的规程和方法,这种规程和方法叫做筮法。筮法是依靠数而建立的。这个数,并不是一般的数,而是天地之数。所谓天地之数,则为阴阳之数、奇偶之数。天地之数就是1、2、3、4、5、6、7、8、9、10的相合之数,天数等于1、3、5、7、9的相加数,地数等于2、4、6、8、10的相加数,所以,天数是25,地数是30,舍去尾数不用,而用整数50,则为大衍之数。

为什么把五十作为大衍之数呢?因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相合,圆满了就是道。河图与洛书的总数加起来是一百,是个盈数。一百个数里面,五十个阳数,另外五十个是阴数。阴阳之数,两两相合,组成了五十个阴阳数,就是大衍之数五十。大衍之数,就是道之数。这里,大,指太极,古文“太极”均书为“大极”;衍,表示由简单向复杂方向衍生、展开、推演。大衍意思是太极衍生出万事万物,大衍之数就是太极衍生出万事万物所需要的数。

#2.怎样用蓍草预测事物

《易经·系辞》介绍了大衍筮法的运用方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音s hé)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音lè)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这里依其步骤,详述如下:

1.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首先找五十根蓍(音s hī)草。古人认为蓍草和龟甲一样具有预知未来的灵性。在河南汤阴羑(音y ǒu)里城的演易台前,有一片生长茂盛的蓍草园。蓍草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菊科草本植物,高三余尺,羽状叶脉互生。夏秋之际开白花,深秋枯槁,逢春又生。相传这种草能生长千年而茎数三百。蓍草是草本植物中生长时间最长的一种草,而且它的茎又很直,正像人若有犹豫不决的事要问有声望的老年人一样,因此传说用蓍草占卜是很灵验的。如果没有蓍草也没关系,可以用牙签、竹棍、火柴棍、围棋子或扑克牌之类的东西代替。

从五十根蓍草中取出一根存而不用,也就是说实际用以占筮者为四十九根。五十根蓍草用来表示天地万物。那个不用的一表示天地未生前的太极,大衍之数,遁去其一,也就可以理解为由太极衍生出来万事万物。

2.一变四营

所谓四营就是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个环节。

(1)第一营:分而为二以象两。手握四十九根蓍草,心想占问的事,把四十九根蓍草随机分成左右两部分而放在案前的左右两边,这叫 “分而为二以象两 ”。两就是两仪、天地,这象征 “太极生两仪 ”,从此分阴阳造化天地。这一步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最关键,要求意念专注而不可杂念丛生,天人信息一沟通,就有希望从随机中见到必然了。

( 2)第二营:挂一以象三。从左边那簇中取出一根蓍草,夹在左手的四五指之间,这叫 “挂一以象三 ”。 “三 ”为三才,即天地人三才,这象征继天地之后产生了人。

(3)第三营: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揲(音shé),这里是数的意思。将左右两簇蓍草分别以四根为一组来数。这叫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即象征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

(4)第四营: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奇”者,指零散的蓍草。扐指手指间。 “五岁再闰 ”,按古代历法,五年之中要有两个闰月。“再扐”,指把得出的两个余数,合到一起。“而后挂”,指这一易宣告完毕,准备进行下一易。 “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整个意思是指两只手各拿一部分蓍草,经过四个四个地数,都必有一个余数,这个余数象征闰月,两个余数象征五年中的两个闰月,左右两簇的零散之蓍草加在一起,不是四个,就是八个,统统夹在左手的三四指之间,这样 “大衍之数”即完成了一次推演变化的过程。

3.三变成一爻

第一变,四十九根蓍草经“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之后,剩下的蓍草数不是四十四,就是四十。因为两簇之 “奇 ”,左余一,右余三;左余二,右余二;左余三,右余一,加在一起都是四。左余四,右余四,加在一起是八。四十八策减去四或八,剩下的蓍草数只能是四十四或四十。

第二变:在四十四或四十的基础上,经过“分二”、“揲四”(按,一变之后不再“挂一”)、“归奇”,剩下的蓍草则出现三个数,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具体说,如果一变之后的蓍草数是四十四,二变 “归奇 ”是四,就是四十;归奇是八,就成三十六。若一变之后是四十,二变归奇是四,就是三十六;归奇是八,就成了三十二。

第三变:在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的基础上,又经过“分二”、“揲四 ”、“归奇 ”,剩下的蓍草数则会出现四个数,即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具体说,二变之后如是四十,三变归奇是四,就成三十六;归奇是八,就成了三十二。二变之后如果是三十六,三变归奇是四,就成了三十二;归奇是八,就成了二十八。二变之后,如果是三十二,三变归奇是四,就成了二十八;归奇是八,就成二十四。

三变之后剩下的这四个蓍草数,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均用四加以除之,则分别得出九、八、七、六。其中,七、九是奇数,属阳,定为阳爻( —)。七叫少阳,为不变爻;九叫老阳,为变爻。六、八是偶数,属阴,定为阴爻( --)。八叫少阴,为不变爻;六叫老阴,为变爻。概而言之,凡爻,逢筮数九、六变,逢筮数七、八不变。

4.十八变成一卦

每三变而画一爻,由下往上画,积十八变而画六爻以成一卦。根据爻逢筮数九、六变,七、八不变的原则再求其之卦即变卦。例如,我们假设演算得到的六个数依次是:七七九七八六,其中七和九都是阳数,八六都是阴数,所以这个卦是雷天大壮卦,但其中处在第三爻位的得数是老阳,处在第六爻位的得数是老阴,于是整个大壮卦就变成了睽(音kuí)卦。其中,大壮卦为本卦,睽卦为变卦。

如果从占筮实践的角度分析,卦变有下面几种可能性:(一)六爻都不变;(二)一爻变;(三)二爻变;(四)三爻变;(五)四爻变;(六)五爻变;(七)六爻都变。

#3.演出卦来,怎么解释

以《易经》卦象、卦辞、爻辞作为依据,推断事物的吉凶祸福,是占筮推论的重要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卦象、卦辞、爻辞所提示的内容是一种哲理,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包容性、多维性、启示性,因而是广义的、多层次的、富有变化的,要随问卦的主题作灵活、随机的领悟。在解卦的时候要在充分理解这些卦象、卦辞或爻辞内在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所占筮的事项,触类旁通,采用类比推论的方法,得出占筮结果。

当推演取卦完成后,会出现七种情况:六个爻皆不变、变一个爻、变两个爻、变三个爻、变四个爻、变五个爻、变六个爻。根据变爻数量的不同,有不同的推论方法。以下是宋代学者朱熹提出的变爻推论规则,供我们在初学时占断参考,但要注意不能将此绝对化,因为《易经》最讲究变通,规则只是具有相对意义,而且卦不乱呈,每个卦爻辞都有其必然的作用,关键是看你理解得程度如何。

1.六爻不变,依据本卦卦辞来解卦

例如:演卦得豫,则根据卦辞“豫,利建侯行师”,推论所问之事的吉凶。

2.卦中有一个变爻,就用这个本卦变爻的爻辞来解卦

例如:演卦得颐,第二爻为变爻,得变卦损。这时,便取本卦“颐·六二”爻辞“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为根据,进行推演。

3.卦中有两个变爻,用这两个本卦变爻的爻辞解卦,而以上爻的卦辞为主作综合考虑

例如:演卦得晋,其中第二、五爻为变爻,得变卦讼。这时,应以“晋·六五”的“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为主要类比依据,以“晋·六二”的“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为辅助依据,推断所问事项的吉凶。

4.卦中有三个变爻,解卦时用本卦的卦辞并结合变卦的卦辞作综合考虑,但以本卦卦辞为主,变卦卦辞为辅

例如:演卦得艮,第二、三、四爻为变爻,得变卦未济。这时要综合考虑艮卦辞“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和变卦未济卦辞“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而以艮卦卦辞为主。

5.卦中有四个变爻,用变卦的两个不变爻的爻辞解卦,而以下爻爻辞为主作综合考虑

例如:演卦得大过,其中二、三、四、六爻为变爻,得变卦观。这时推论的主要依据是观卦的初爻爻辞“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并参考第五爻的爻辞“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6.卦中有五个变爻,用变卦的不变爻的爻辞解卦

例如:演卦得大有,五个阳爻都发生变爻,得变卦坤。这时推论的依据便是“坤·六五”的“六五,黄裳,元吉”。

7.卦中六爻都是变爻,如果是乾坤两卦就用“用九”、“用六”解卦,其他则用变卦的卦辞解卦

例如:演卦得大畜,六爻皆变得之卦萃。推论依据便是萃卦卦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4.蓍草占卦法的传承演变

蓍草占卦法经历代人演变,其中最有争议的是朱熹的“挂仂法”与郭雍的“过揲法”。这两个都是聪明人,各说各有理,郭雍认为圣人为明道而作《易》,在伏羲之时,只有八卦,没有九、六和大衍数;文王重卦以后,根据天地之数产生九、六之别;文王、周公殁,大道不行,唯有揲蓍流行,人们根据九、六之数推导出大衍之数五十,产生了大衍数蓍法。朱熹认为《易》本为卜筮之书,以自己考订的《河图》《洛书》为象数本原,认为大衍之数以及九六七八均源于《河图》《洛书》,并在此基础上推演蓍法,叫“挂仂法”。

这种争论肯定是郭雍输,尽管郭雍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但朱熹的学术思想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郭雍自然就被打压下去了。郭雍曾著《蓍卦辨疑》,专门论述“过揲法”, 原文已亡佚,朱熹批判郭雍,将郭雍的文章抄录下来,才得以保存。

不管是本书教给大家的“挂仂法”,还是郭雍所失的“过揲法”,预测的结果并不重要,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卦象,这才是《易经》的密匙所在。王充《论衡》记载了孔子和子贡就同一占卦结果产生不同推断结论的故事:鲁国要攻打越国,子贡占得鼎卦,爻辞说“鼎折足”,子贡说不吉,而孔子说吉,理由是:越国的地方多水,是乘船前往,可以不用足。结果鲁胜越。这个故事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古人用《易经》占筮,既用蓍草成卦又用卦爻辞占断;二是即使得到同一卦象和同样的卦爻辞,其占断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只是通过学习蓍草占卦法来了解古人占卦的方式与《易经》的最初形状,并不鼓励大家来判断“凶吉”,像孔子与子贡这样的聪明人还不能用《易经》来决断事物,何况我们。

同类推荐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7S倍速学习法

    7S倍速学习法

    %开拓你的智力潜能。,青年学生高效能学习最佳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第一时间馆藏
  • 霸剑神尊

    霸剑神尊

    万古神庭,惊世一战,准圣陨落,神道崩离,万界重铸,暗涌激流……一块神秘的黑色木牌,一个本该湮灭在惊天剑阵的仙帝……看少年江晨,如何凭借仙帝的记忆,伏异兽,执神剑,与无数灼目天才争锋,以强悍之姿一步步逆天而上,开仙立道,化神通圣,铸就一卷热血澎湃的神尊史书。书友群:93920370(非霸剑神尊读者勿加,作者在群里,欢迎加群交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恐龙王国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恐龙王国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布瓜博士带着乐乐淘和小猴驾驶着时空飞碟想要去高度文明的国度,结果误闯到了恐龙的世界,他们在那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 红楼之雍帝禛情

    红楼之雍帝禛情

    上一世我为帝来你为妃你红颜薄命我皈依佛门这一世哪怕逆天而行定要你为我爱新觉罗·胤禛的皇后“玉儿,四哥从来爱的只有你,生生世世。”上一世我为妃来你为帝我香消玉殒你心如死灰这一世哪怕万人唾弃我定要与你并肩一起“四哥啊,玉儿陪你,生生世世。”······················呼呼分割··························林黛玉,自小被皇上接入宫中,被裕亲王福全认做义女,皇上特封为固伦柔玉公主,在慈宁宫陪伴孝庄太后左右。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人物。炙手可热的人物,当然有人来巴结,可她,只是淡漠的回应了每一个人。她觉得皇家那里有亲情,当然,除了老祖宗对自己的喜欢疼爱,皇帝伯伯对自己的宠溺,还有阿玛对自己的关心,剩下的,她的心都给了她远在江南的亲人了。只却一个人,同他一样冷漠,冷漠的对她,直到慢慢的发现她的好,才做了朋友。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许到,似乎还算圆满。是个好结局,本文贾府戏码颇少,写的却是妹妹跟四四,本文原名情落红楼最新红楼系列文(正在增加中,男主均是老康的儿子们,敬请关注)红楼之逆天纵情沧海明珠红楼之霸玉怡情断崖情牵红楼绛珠缘长河红楼之慧玉证情月色阑珊红楼之玄黛情浓泪语忧潭红楼之禛心锁玉心随碧草泪语潇湘黛儿还是四四的文那是泪的处女作卡卡宛颐水溶的哦喜欢的还不去追月下波比四四的哦步行街男主水溶嘻嘻西窗雨心若芷萱鹤梦竹影纳兰蝶儿月色阑珊力作抢手二婚女不可不看哦四四的粉丝们,追上来吧,相信泪9493186泪的群敲门砖四四呼呼
  • 代嫁之狂傲庶妃

    代嫁之狂傲庶妃

    长的丑,爹不疼娘不爱,不受混蛋太子宠爱?那又如何?她暮云桑,可是21世纪金牌杀手,压根就不是那个淹死湖底,替姐出嫁的卑微太子妃,她可受不来一星半点的窝囊气!至于北辰默风那丫的,就算是个太子,惹毛她,照样剥皮抽筋削骨一条龙伺候!哼,姐就是这么狂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如何拆解美国金融霸权

    中国如何拆解美国金融霸权

    ,走出一条金融强国之路。要么受困金融危机。《中国如何拆解美国金融霸权》通过清晰勾勒美国金融200多年发展轨迹,金融暗战在所难免!只有深刻理解美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机理。身处一个谁也逃不开的金融盛世,要么搞懂金融逻辑,乃至广大民众都很有启示价值。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中国的迅速崛起,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美元的霸权地位,帮助读者深刻认知国际金融体系,才能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战略性思考,才能在正确应对金融威胁的同时,对金融从业者和各类投资者,揭开了美国金融霸权形成的深层原因;通过逐一剖析美国各种微观金融主体的作用逻辑,点出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生门死门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小子,我喜欢你

    小子,我喜欢你

    她遇见他注定倒霉,他注定是她命中的恶魔,第一次见面就撞飞了她心爱的花儿,第二次见面他就亲吻了她的脸颊,第三次见面他们竟然同居了,这下可好,两个冤家住在同一屋檐下,他以捉弄她为乐,她却以报复他为目标,世界大战就是这么爆发滴……但是,此时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心已经开始萌动。然而这一切随着神秘人的出现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