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7800000019

第19章 行腔技术理论及其民族特色(1)

演唱中的“行腔”指人声对歌词语调、语气的变化处理和对旋律、节奏的细微表现以及对情感、情绪的准确把握。正如清黄幡绰所说:“曲者,勿直。按情行腔。阴阳缓急,板眼快慢,当时情理如何,身段如何,与曲合之为一,斯得之矣。”

早在先秦时期,公孙尼子《乐记·师乙篇》里就对歌唱的行腔提出了要求:“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这段文字从歌者的感性体验出发,指出了演唱上行、下行、弯曲、停止、转折等不同音高曲调的发声感觉与要求,规定了演唱的整体行腔规范是“累累乎端如贯珠”,即强调行腔的连贯、圆滑。此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论述多在其基础上加以阐发。如元胡祗遹《黄氏诗卷序》曰:“(歌者须)歌喉清和圆转,累累然如贯珠”;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词林须知》云:“凡唱……所贵者若游云之飞太虚,上下无碍,悠悠扬扬,出其自然”;明潘之恒《亘史·叙曲》曰:“音尚清而忌重,尚亮而忌涩,尚润而忌类,尚简捷而忌漫衍,尚节奏而忌平铺”。潘之恒指出,演唱的声音要清净而忌笨重,明亮而忌干涩;行腔要圆润流畅没有疙瘩,要简捷而忌任意发挥,要有节奏的长短不一之变化而不能平铺直叙。清王周士《书品》对演唱行腔的用嗓、音色提出“高而不喧,低而不闪,明而不暗,哑而不干”等要求。

可见,古代唱技理论家们对演唱的整体行腔要求甚高,他们已经认识到,歌唱时行腔的强弱轻重、高低抑扬、快慢疾徐和顿挫连断是增强音乐艺术形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吐字与行腔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偏废其一。因而古代的行腔技术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长腔、短腔、高腔、低腔等腔类演唱方法的简要总结,二是对字与腔相融技术的详细阐发。

中国古代的行腔技术理论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虽然中西方的唱技理论都较为注重对行腔技术的阐发,但由于二者各自的语言特点和审美习惯的不同,故其理论各具特点。简言之,中国古代的唱技理论家们不仅对单纯的行腔技术多有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在汉语字音特点的影响下,其对字腔二者的矛盾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总结了多种字声相融的演唱方法,因而在理论内容上显得较为全面、丰富。但在传统研究思维的影响下,古代唱技理论家们多从实践经验出发对行腔技术进行总结,因而在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上显得十分单一、视野不够开阔。相对而言,西洋歌唱的吐字发音比较容易。因此,西方的行腔技术理论多侧重于对单纯的行腔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而较少对字腔的结合进行强调。同时,在重理性、重科学方法的观念驱使下,西方唱技理论家们善于采用各种研究手段对行腔技术展开研究,视野开阔、方法多样。

$第一节 行腔技术要点

歌唱行腔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艺术性及感染力,因此,古人十分强调行腔的连贯与圆滑,对行腔之技多有总结。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演唱中字腔二者的矛盾统一性,因而在古代的行腔技术理论中,字与腔的谐和关系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尤其从明代开始,字与腔的关系成了唱技理论家们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占据了行腔技术理论的主体地位。

一、长腔、短腔、高腔、低腔等腔类的行腔方法

歌曲的曲调有长短、高低、停顿等变化,因而古代唱技理论家们对各种不同曲调的演唱技术进行了颇为周全的阐发,其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极强的可操作性。

其一,长腔与短腔的处理方法。在长腔与短腔的处理方法上,以魏良辅的论述最为精辟,其准确把握住了长腔与短腔的各自特点,作出了深入的阐发:“长腔要圆活流动,不可太长;短腔要简径找绝,不可太短。”现以《牡丹亭·游园》和京剧《锁麟囊》中的一段为例,对其中长腔与短腔的演唱方法作一简略分析。

《牡丹亭·游园》一段长腔较多,低音较多,因此演唱时气息要充足,以头腔、胸腔共鸣为主;声音应圆活、有流动感,但又不能拖泥带水。而京剧《锁麟囊》一段中以短拍、短曲调为主,因此演唱时要注意使用偷气的技巧,使声音显得简洁、干净,但切忌不能唱成顿音。

其二,高腔与低腔的演唱技术。所谓“高腔”与“低腔”实际上指的是高音与低音。徐大椿《乐府传声·高腔轻过》里对高腔的演唱方法论述得最为全面、细致。其突出了唱高音时气息的作用,强化了气声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徐氏首先提出,演唱声音的高低不是人声的响亮与否所决定的:“腔之高低,不系声之响不响也”,而是由于气息向上或向下作用的关系,“此在喉中之气向上向下之别耳”;继而阐述唱高音的感觉和正确方法,“凡高音之响,必狭、必细、必锐、必深;低音之响,必阔、必粗、必钝、必浅。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尽呼,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此句包括了演唱时气息的深浅和声音的感觉,唱高音时必然会觉得声道(声音经过的各种共鸣腔体空间)狭窄,声音尖细、锐利,气息较深;而唱低音时常感觉声道较宽阔,声音粗钝,气息较浅。因此,演唱高音时不要用力喊叫,只要顺着声音的本性,用较深的气息把高音的字唱出狭窄、尖细的感觉,音自然就高了。意即唱高音时只需用腰腹的力量控制气息,使气提起送出,声随气走,自然可以发出轻松、明亮、集中的高音而毫不费力。如昆曲《断桥》中“害得我几丧残生”一句唱腔。

唱该句时要提气,感觉气已到前额处再发声,发声时膈肌下沉,与上额形成力量对抗,使共鸣腔体与气息全部贯通,由此声音显得坚韧有力、高亢响亮。诚然,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徐氏的阐述过于简单,其方法是否恰当,也还值得研究。但其提出的唱高音不等于假声唱法、要避免用力喊叫、要顺着声音的自然感觉去调整声音和气息等观点,仍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的。

在《乐府传声·低腔重煞》一节里,徐大椿对低腔的演唱技术也作出了周详的探讨,其先对演唱弱音和唱低音加以区别,指出唱弱音时,须“将字音微逗,其声必清细而柔媚”,意即唱弱音时,须将字音轻轻吐出,并略作停顿,声音要清细、干净、柔媚;唱低音时则“声虽不必响亮,而字面更须沉着”,虽然唱低音时声音不必十分响亮,但吐字一定要沉稳。由于低音多是表现抑郁、惆怅的感情,因此演唱时“宜重、宜缓、宜沉、宜顿”,唱低音时要沉重,速度放慢,并适当运用停顿,切忌“随口念过,遂使神情涣漫,语气不续”,这样会破坏歌曲的完整性和影响乐思的表达。

其三,断腔及装饰音的演唱方法。断腔指有停顿的曲调。关于断腔的演唱,南宋张炎云:“大顿声长小顿促。”“顿”原指乐曲进行中稍停片刻之意,在演唱中指声音的停顿。张炎认为,在演唱时要注意区分大顿与小顿,大顿的地方声音要进行延长,小顿的地方声音要短促一些。如姜夔《长亭怨慢》下阕中“韦郎去也”一句的拖腔较长,此时须大顿,并从容地换气。而“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一句的“第一是”和“怕红萼”都要略作停顿,即小顿,但此时不能松气、换气,要声断气连,否则声音、感情的形态都会与前面脱节。

此外,张炎又说:“顿前顿后有敲啃,声拖字拽疾为胜”,即在曲调停顿的前后要敲打拍子来进行分辨,演唱有停顿的曲调时不能拽字拖声,要以快取胜。

徐大椿在《乐府传声·断腔》里列出了北曲中的各种停顿类型:“有另起之断,有连上之断,有一轻一重之断,有一收一放之断,有一阴一阳之断,有一口气而忽然一断,有一连几断,有断而换声吐字,有断而寂然顿住。” “另起之断”即上一乐句与下一乐句之间的停顿;“连上之断”即在一个乐句中基于感情或曲义的需要而有所停顿;“一轻一重之断”即在弱音变强音时略作停顿,突出其变化;“一收一放之断”即由渐弱到渐强的停顿;“一阴一阳之断”即真假声变换时的停顿;“一口气而忽然一断”即在强音上突然停顿;“一连几断”即在一个乐句中作连续的、有间隔的停顿;“断而换声吐字”即在停顿之后换气发声吐字;“断而寂然顿住”即停顿之后就完全休止。正是由于北曲的断腔很多,因此掌握其演唱方法就十分重要,“北曲未尝不连,乃断中之连,愈断则愈连,一应神情,皆在断中顿出”。北曲的连贯是断中之连,即尽管有很多的停顿、间歇,但仍然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断得越多,这种联系就越紧密。演唱时的所有情绪、曲义都是通过停顿表现出来的。

此外,南宋张炎对如何演唱反、掣类的装饰音作了提示,其曰:“反掣用时须急过,折拽悠悠带叹音。”指处理反、掣类的装饰音时要快而短,遇到折、拽音时要像叹气一样唱得缓慢悠然。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歌唱行腔与伴奏的关系,古代唱技理论家们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魏良辅曾提出,对于伴奏和人声的关系,不能简单地“以音之高而凑曲之高,以音之低而凑曲之低”,而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使二者相协;明沈德符则更详细地分析了伴奏与人声的关系,并指出了使二者相协和的具体办法。其《顾曲杂言·北曲》中首先指出:“凡学唱从弦索入者,遇清唱则字碍而喉劣”,指学唱歌的人如果从一开始就有乐器伴奏的话,遇到清唱时便会显得吐字不畅、声音拙劣。究其原因在于,“初按板时,即以箫管为辅,则其正音反为所遏,久而习成。……若单喉独唱,非音律长短而不谐,则腔调矜持而走板,盖由初入门时不能尽其才也”。意即歌者刚开始学唱时就用乐器进行伴奏,那么其本来的声音反而会受到遏制,久而久之便形成习惯了。如果没有伴奏清唱,则要么音律长短不协,要么荒腔走板,这是由于初学时没有好好训练声音的缘故。又说:“曾见一二大家歌伎辈,甫启朱唇即有箫管夹其左右,好腔妙啭反被拖带不能施展,此乃以邯郸步行荆榛泥泞中。欲如古所云:高不揭,低不咽,难矣。”因此,沈德符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学唱将成的时候,“即取其中一二人教以箫管”,这样才能“既谙疾徐之节,且助传换之劳,宛转高低无不如意矣”。

二、字腔相融技术的深入研究

在古代的唱技理论中,对行腔技术的研究与规范往往是与吐字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古代唱技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古代唱技理论家们经过深入的研究,提出在演唱中要依字行腔,“大都字为主,腔为宾。字宜重,腔宜轻。字宜刚,腔宜柔。反之,则喧宾夺主矣”,做到字正腔圆,“唱得出字真,行腔圆,归韵清,收音准,节奏细,体乎曲情,清浊立判于字面,久之娴熟,则四声不召而自来,七音起口而即是,洗尽世俗之陋,传出古人之神,方为上乘”;并随时把握好字腔相结合的度,“腔裹字则肉多,字矫腔则骨胜,务期停匀适听为妙”。

正是由于确立了“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字腔协和”的原则,因此,在古代的行腔技术理论中,吐字与行腔如何相融成为了论述的主体。所谓“字腔相融”,指演唱时的发声与吐字要融为一体,不能音包字或字吞声。其原因如下:

首先,吐字部位的不同会对声音的发出产生某种干扰。歌的曲调本是一连串高低起伏、曲折萦绕的音声,如出口处声母发音部位不对,必然造成字头含混,从而使声音位置偏低,影响音调的准确性;而发韵母时若口型不对,便会影响共鸣空间,使韵母不能发得圆润丰满,从而影响整个发声的共鸣效果;归韵时若找不准发音部位,则会导致字音不清,产生歧义,使音调的完成大打折扣。因此,徐大椿《乐府传声·出音必纯》曰:“凡出字之后,必始终一音,则腔虽数转,听者仍知为即此一字。不但五音四呼,不可互易,并不可忽阴忽阳,忽重忽轻,忽清忽浊,忽高忽低,方为纯粹。”徐大椿指出,演唱中在每吐一字之后,声音要始终保持不变,无论腔调怎样变化,听众仍能知道是原来的那个字。(要做到此点),不仅五音四呼不能改变,而且字音的阴阳清浊、声音的高低轻重都要保持一致,不能随意改变,这样才是纯正的唱法。

其次,字的声调与曲调密切相关,演唱时须注意二者的协调对应。阴平字,字声高平,旋律常是单一的长音,故行腔时须平稳、圆润;阳平字,字声由低至高,其旋线多由上行的大二度或小三度音程构成,故行腔时须注意音与音进行时的连贯、圆滑;上声字,字声先抑后扬,其音调多以大二度或小三度下行后再上行,故行腔时须出口结实,然后快速转弱下行再上扬;去声字,字声由高至低,其旋律多为级进下行,故行腔时须出口强实,然后渐缓渐弱,直至消失。古代的善歌者都知道歌唱时要依字行腔,将字音发得清晰、圆润、干净,并融入声中,这样在换字转腔时才能不露痕迹,使声音干净而无杂音,从而避免以字害声。

南宋张炎曾明确提出,当演唱的曲调与字调不相协时,应先把字音正过来,再接腔演唱:“腔平字正莫参商,先须道字后还腔。”明魏良辅《曲律》云:“如或苟且舛误,声调自乖,虽具绕梁,终不足取。其或上声扭做平声,去声混作入声,交付不明,皆作腔买弄之故,知者辨之。”魏良辅认为,如果歌唱时不注意字音,胡乱吐字,即使声音再好,终究是不足取的。演唱者如将上声唱作去声,或将去声与入声相混,都属于交付不明,其原因在于装腔作势、卖弄嗓音,善于听歌的人自然能分辨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字腔不相融的原因及弊病,明清理论家们也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述,体现出在唱技理论的深度上有了明显的推进。如清徐大椿先在《乐府传声·阴调阳调》一章里指出:“遇高字则唱阴,遇低字则唱阳,此大谬也。”徐大椿认为,那种认为遇到高音的字就用假声演唱,遇见低音的字就用真声演唱的观点是错误的。徐氏以男声逼紧喉咙用假声演唱高音为例说明这样“字面断不能真”,其原因在于“盖喉间逼紧,则字面皆从喉中出,而舌齿牙唇,俱不能着力,开齐撮合,亦大半不能收准”,即当喉咙紧张时,字音都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因此舌、齿、牙、唇各个吐字发音的部位用不上力,而开齐撮合的口型也会受到影响,多半会收音不准确。“即使出声之后,作意分清,终不若那从舌齿牙唇者之字分明也”,即使在声音唱出之后再想努力地唱清字音,也不会像开始就从舌、齿、牙、唇等部位所发出的字音那样清楚分明。

同类推荐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王爷好神秘

    王爷好神秘

    “贱人,他不是本王的子嗣,休拿他来污蔑本王。”宁王冷漠的道。“什么?孩子不是你的?是谁的?”凌若若傻眼了“你心里清楚。荡妇!”他吐完这句话,头也不回的走了。天啊,儿子不是他的,会是谁的?她一定要找出孩子他爹。若是他敢做不敢当,哼,那他就死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出軌前夫

    出軌前夫

    我和他的婚姻没有利益,也没有爱情,至少他不爱我。我和他原本是没交集的人,但却因为酒精而酒后乱性。朋友说我是幸福的,是灰姑娘的传奇,但我在婚姻里面看不见任何和幸福有关的一切,哪怕我尽力做好妻子和媳妇。、就像他每次醉酒,在我身上发泄的时候,吼叫出来的却是另一个女人的名字但直到那个女人真的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才发现他选择我的原因,原来爱情可以是假的,婚姻也可以是假的,几年的感情也抵不过这个女人的归来望着小三张狂的在家里面大闹,我和他的结婚照在地上破碎不堪,我嘴角出现了嘲笑,但眼底的酸楚努力的压制着。“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居然还霸着耿太太的位置不让开,你难道不知道他不想要你吗?”小三脸上的怒气也没有掩盖她美丽的容颜。我脸上的嘲笑拉扯到了最大,手放到自己的腹部上面,转头望着正在客厅里面抽着烟的丈夫,第一次发现其实他是温柔的,至少对于这个蛮不讲理的小三......不!或许此时此刻我在那女人的眼里才是小三.......片段一站在原地,我看见他将那小男孩抱在自己的肩上,满脸笑意的看着另一个女人。我笑了,笑得夸张,但心却麻木的没有了疼痛,原来痛到极致便不再是疼痛他说,他不喜欢孩子,因为吵闹他说,他不喜欢一家人出去买东西,因为麻烦。而此时此刻,这些不过是敷衍我的谎言,原来他要的一家人,与我无关.......片段二几年后,再次见面是在他儿子的生日上,他望着大腹便便的我,指着自己的胸口说,他这里很疼,很疼.....我笑了笑,拉着另一个男人的手。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很多东西消失了,就真的消失了......推荐自己的完结文《豪门之“继母”前妻》《冷情总裁休残妻》《总裁的毁容前妻》《贱婢不受宠》《虐婢》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重生之金牌医女

    重生之金牌医女

    前世,她是医术精湛的医生,一台手术,一场车祸,她意外重生在一个小护士身上。一个老人,一只猫咪,她成功逆袭。重披白袍,她摇身一变成为医院最年轻的主刀医生。是意外的车祸让她离开自己的身体还是遭人恶意陷害?她的归宿,是屡次救她于水火之中的优雅大公子?还是过她的眼眸寻找旧爱的青梅竹马?抑或是拥有她心脏的梦中少年?
  • 重生之小麦加油

    重生之小麦加油

    生命有太多的遗憾,我只想拥有闪光的一面.不要那么多,只要一些些.
  • 天行者

    天行者

    《天行者》讲述民办教师艰苦卓绝而充满希望的故事,中国农村的民办教师,为这些“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献上感天动地的悲壮之歌。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
  • 悍女的复仇

    悍女的复仇

    “如果你敢碰我一根毫毛,我会让你生不如死!”他睁开眼睛,吃惊地发现自己被一个蒙面女人绑架了!他是高高在上的豪门巨子、未来巨星,却被这个充满仇恨的女人绑架,受到前所未有的羞辱……因爱生恨、因恨生爱的爱情大戏!
  • 半面相公

    半面相公

    赵芹滴,不知道是名字取错了,还是天生桃花运不好,交往了6个异性最终都被情敌用手指轻巧勾走,这且不说什么,轮到第7个更过分,情敌不但抢了她的男朋友,两人好联合起来骗光她的这个孤儿,身前在世父母留给她的所有财产。从此她的人生陷入了灰暗中,幸好还有她的死党——林情,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真是患难之中见真情啊!林情为了安慰芹滴,邀她去游湖,可游个湖也会生事端,自己莫名其妙的掉进湖里。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在古代,而且是在一个名叫廖绚双的身体里,当意识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隔日就要下嫁与人,真当是衰,人生可说是倒霉透顶。轩君瑾,多情山庄的主人,为了遵循已故爹娘的遗愿,不得已娶了廖布商行的千金,却无情的将她丢进遗情苑,只因他的心里早已有人了,而且为了他香硝玉殒,从此他的心随着她的离开而关上了心房。他们协议互不干涉,可谁知这小妮子很不安分,老出晃动在他的面前,渐渐让他的心有了心跳的感觉;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潜入她的闺房,掀开那半张铁皮面具,露出一张勾人心魄的脸,柔情地欣赏着她的容颜,嘴角会幸福地微笑着。当明白自己已动心的时候,这小妮子居然给自己来个闹失踪,看不抓到她后,打暴她的PP~可找到她的时候,她身边出现一个很优秀的男子,还怀有身孕``````推荐好友的文:冰琅的《挽爱》很不错的文爱蔷薇的猫的《色女统天下》很用心的文丫头新作《画然之恋》简介:〈画然之恋〉画然一出生就失去了父母,一直都是跟着奶奶生活;奶奶是个越剧演员,在奶奶和生活环境的熏陶下,五岁时立志要当穿越女,从小开始琴棋书画的培训,学得是相当有水准;还学习了宫廷礼仪,一颦一笑相当有以往古代贵妃的风范。可转眼已过自己二十五岁的生日,对穿越之事已经不再迷恋;回想以前那么迷恋古代,甚至傻兮兮得立志要当穿越女,不知道闹了多少笑话,至今仍被自己的男友笑话,时不时还来一句,“爱妃,跟朕约会去。”自己的男友是个警察,是在侦探组,负责走私买卖案件。前不久侦破一件重大案件,花了3个月的时间,侦破了一副走私不明年代的古画,现在已经在市博物官对大众展览。男友邀自己去欣赏,当两人鹣鲽情深的走进了博物官,吸引了很多的目光;在众人的羡慕、敬佩的眼光之下走到了那幅名画的面前,画然一下就被它吸引住了,虽然画卷已经泛黄,甚至有些残破不堪,可那画卷上的女像却那样的熠熠生辉,头带金冠,身着宫服,坐在太师椅上,表情淡定儒雅,脸上、眼睛里有着微小的笑意。可为什么觉得她是那么的熟悉,好像在那见到过,美眸灵动一下,瞥向了远处,又转回透过玻璃看向她,在玻璃的反光面中瞥自己的容颜。瞳孔一下睁大好几倍这不是自己吗?意识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想跟男友说,可为什么四周漆黑一片,只剩下自己在疯狂的呼叫!当自己精疲力竭的时候,陪随着黑暗沉睡了过去,当自己醒来的时候,却在祭台上…
  • 恶女宣言:敢把天神拉下马

    恶女宣言:敢把天神拉下马

    穿越异世,失去记忆,起点是令人抓狂的穷乡僻壤,死缠烂打不知所谓的愚民丈夫。直到一只羊展开瘦骨嶙峋的翅膀,划破玄幻的天空,为她打开了一条前所未见的道路。她踏上灵修之路,为了掌控命运渴求力量,天真过,冷血过。他曾高高在上,冷眼相对她的倾慕敬仰,却在癫狂入魔之时说:“你是我命中最重要的人,从前万年,以后万年,都不会变。”而他纠缠不休,插科打诨始终伴随左右,危险时刻挺身挡在她身前,最后却以面目全非的姿态站在对立面,垂眼苦笑:“天意弄人。”一条路走到黑,蓦然回首,连起点也模糊不再单纯,她闭上眼,嘴角勾起一抹自嘲冷笑。睁眼,墨色火光燃进眼眸,她说:“那我就如你们所愿,灭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