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000000020

第20章 庙会播种下的芸芸商机(1)

$当寺庙与信众相遇

常常见到一些老者写一些民国时期的趣事——最令他们难忘的,总是少小时随大人逛庙会的那份热闹与惊奇。

有了寺庙,就有了信众;有了信众,就有了商机;有了商机,就有了市场。对于这个市场,我们得为它取个名,这个名雅致一点称“庙会”,通俗一点称“庙市”。

由于有了市,参加庙会的人就不仅仅是信众了,还有不排斥佛教、道教的本土及外地游客。

进一步说,庙会就是对人们聚集在道观寺庙或其附近,周期性定时开展包含有祭神、娱乐、购物和餐饮等内容的主题活动的统称,如北宋开封大相国寺庙会、明代北京都城隍庙会,和今天的成都大庙会;再如5月的成都大慈寺药市,2月的成都青羊宫花会。

成都大慈寺前、东大街上的夜市不属于庙会,因为这个夜市是1年365天都不歇市的常设市场,而不是周期性的定时活动。

成都灯会除新中国成立后办了35届的青羊宫元宵灯会外,其他的也不是庙会——因为有灯无庙。资料显示,清嘉庆年间,成都城内自正月初一晚上起,寺院、街户就被百姓们挂上了各种各样的灯笼,称为上灯。灯会从初九晚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生活于康乾盛世的蜀中奇才李调元在《正月十四至成都是夜观灯》中写道:“试灯节届渐闻声,次第鳌山压锦城。十字楼头星共灿,万家门口月初明。”那时的灯会是一种普遍的活动,所有的寺庙,所有的街道,所有的河道,都是灯会的现场。这也不是庙会。

当然,有些庙会似乎也是灯会——但究其实质,辉煌的灯火,仅仅是对庙会作出的炫目而豪华的托举与映照。

市场选择寺庙为载体除看好信众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寺庙安全。在寺庙的庇佑下赚钱心境是怡然的——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警察、城管、小偷,谁不敬畏神灵?再者,寺庙与市场结合,也是双赢的——市场的聚集效应及心理让寺庙的香火更旺了。

另外,庙会还是儒、释、道三种力量号召、吸纳各自信徒的平台。因为这个,办庙会,各个寺庙求之不得又非办不可。

还有,人需要欢娱和欲念,但又不能忘乎所以。这样一来,禁忌和习俗出现了——庙会正是宗教功能对世俗生活的掣肘与博弈。

东汉张道陵在成都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之后,逐渐有了围绕严真观、玉局观、青羊宫等道教宫观平台形成的各个庙会,著名的包括二月十五青羊宫花会、三月三学射山至真观蚕市、玉局观药市、灌口二王庙川主会(今都江堰朝拜李冰的放水节)等。这一时期是成都庙会功能逐渐齐全的阶段,已经具备了后世庙会的雏形,但宗教意义仍大过了民俗意义。(史幼波《佛

有了寺庙,就有了信众;有了信众,就有了商机;有了商机,就有了市场。对于这个市场,我们得为它取个名,这个名雅致一点称“庙会”,通俗一点称“庙市”。

道文化与成都民间生活》)

汉魏以后,成都佛教渐兴。晋唐,成都地区已经陆续有了如石犀寺、新都宝光寺、龙泉驿石经寺、大慈寺、万佛寺、多宝寺、圣寿寺等名寺——自此,佛教类庙会出现。

唐宋,成都佛教高度发达。以青羊宫为核心的庙会已让位于大慈寺。佛教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纠合在大慈寺找到了最好的展示舞台。至真观道士历来有祈乞田蚕风气,唐高宗时,至真观道士王晖“好为人相蚕种,遥知丰损”,以至人群蜂拥,蚕市大兴,年年相袭。不唯蚕市,成都各市皆兴。陶宗仪《说郛》引唐宋《成都古今记》称:

“正月灯市 二月花市 三月蚕市

四月锦市 五月扇市 六月香市

七月七宝市 八月桂市 九月药市

十月酒市 十一月梅市 十二月桃符市”

这些“十二月市”中,除少部分属纯集市外,大多是依寺举办的庙会。其实,庙会也不尽是一家寺庙独有的垄断产品(活动),如蚕市,除大慈寺(二月八日、三月九日)办得最有影响外,圣寿寺(二月十三日)、龙女祠(三月二十七日)、严真观、宝历寺(正月十五、二月二日)、龙兴观(三月三日)、通真观、乾元观等10处亦有。宋代蚕市不仅多,还大。宋人黄休复《茅亭客话》记载:“每年正月至三月,州及附近郡县,循环一十五处,耆旧相传。因之货蚕农之具,及花木果草药汁物。”宋词人张仲殊在咏成都蚕市的《望江南》中写道:“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得益于陆游的诗文,我们得知宋代成都还有一个在正月七日举办的庙会,叫圣寿寺麻子市。“昔在成都,正月七日圣寿寺麻子市,初春行乐处也……乐事新年忆锦城,城南麻市试春行。”

孙跃中在《从花会到劝业会》中说,宋时每年九月九日为道教九皇会,成都人此日游玉局观药市,“柳月珠帘卷,花市春风绣幕褰”。其盛况堪比二月青羊宫的花会。“其时,商旅辇货而至者数万,珍织之玩悉有,受用之具毕陈”。

文庙西街石犀寺,曾为宋代蚕市所在地,极盛时发展为36院,与大慈寺东西并峙,号为成都第二寺,明清时,逐渐衰落。同治十三年,四川学政张之洞奏准以此地建尊经书院。

明清一代,受战争与新学的影响,成都寺庙、庙会多有折损,但后又得益于“湖广填川”的修补,终致把唐宋以降各庙会承续了下来。有人统计,成都城内清代恢复的传统庙会集市约有17个,大慈寺仍为扇市、七宝市、药市;圣寿寺花市、蚕市、麻市;花市在城西青羊宫与新南寺。

古时,城外的集市被呼为草市。由此想来,设于清嘉庆二十年、至今人气十足的新都县木兰寺二月二的木兰会(种子会),也当属草市之列。

——古人也许没想到,较之城中大市,城外草市的生命力更加

过去,成都城外的乡村庙会遍地都是,如龙泉驿,三月初一洛带城隍会,三月三洛带燃灯寺前川主殿抢童子,端午后龙泉镇天师驾会。龙泉驿最隆重、最盛大的庙会是每年冬月十五日开山门起,至次年三月十五日止昼夜举行的石经寺期山会。

如都江堰,有正月初九徐渡马祖寺上元会,正月初十大兴朝街会,正月十六龙溪天官庙会,二月初一青龙东岳庙会,三月三玉堂童子会,四月二十八石羊药王庙会,六月六蒲阳雷祖庙会,七月七金马碧山寺会等。

不同的庙供奉祭祀有不同的神。在乡村,庙会期间,各行各业供奉的神祇会借庙会平台纷纷登台亮相,安享本土信众一年一度的虔诚迎拜。这些神祇中,有菜行陶朱公,屠行张三爷,木行鲁班,糖酒行杜康,水食行雷祖,染房业梅葛二仙,土布业织机圣母,等等。

笔者朋友余茂智在《庙会,成都社会风俗的百科全书》一文中写到了草市:“对乡人而言,逛庙会也许是他们一年中最为享受的一种快乐和幸福——先到寺庙道观焚香祈福,然后到物资交易区去看看各类商品;之后看戏,看了戏再到小吃摊上吃碗酸辣粉,品尝一下兰州的拉面、新疆的羊肉串;兴致所至,或许就买上一件新衣裳,衣裳口袋再揣上些外地的酥脆京果,趁夜色未降,哼着刚听来的戏中唱段或歌谣,回家去了;是夜,或许就梦见了白天所见的繁华,或者就梦见了神灵遂愿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应该说,早在更远的佛教尚未传入中国、道教也未创立的先秦时期,成都地区就有了庙会的萌芽,其渊源可以上溯到古蜀国时期的国家祭祀活动。

三星堆在挖出大量祭神用品的同时,也就挖出了古蜀人群聚活动即“庙会”的侧影。

社祭的社不但是一种信仰单位,还是社会基本组织单位。上古时期的社祭活动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祭祀之日,部落中人且歌且舞,吞肉灌酒,大乐大欢。这样的场合,自然容易产生庙会,蜀地则更易,因为蜀人善歌舞、喜吃喝、爱逸乐,还长于以货易货的交易。

《华阳国志?蜀志》透露了蜀地第一座祠宇的消息。“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而后市的蚕市则在古蜀第一代先王那里寻到了自己的源头。“蚕市盖蚕丛氏始为之俗,往往呼为蚕丛太守”。(元费著《岁华纪丽谱》)

:“蜀有蚕市,每年正月至三月……耆旧相传,古蚕丛氏为蜀主,民无定居,随蚕丛所在致市居,此之遗风也。”(宋黄休复《茅亭客话》)

$大慈寺=大庙会+大狂欢

提到庙会,不得不提古称“震旦第一丛林”、唐代成都第一大佛寺“大圣慈寺”的“市”。

尽管按照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所载印度僧人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推算,大慈寺约为3~4世纪间始建,但最先和大慈寺产生某种联系的名人当为《西游记》人物唐僧的原型玄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三藏法师玄奘从长安到成都,随宝暹、道基、志振等法师学习佛教经论。他究通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寺讲经。不知不觉中4年多的成都光阴就过去了。玄奘在大慈寺律院受戒并坐夏学律后,从东门上船,泛舟三峡,取道荆州至长安,实现他赴西天取经的惊世之举。

时间到了唐天宝十五年(756年)。一位和大慈寺注定产生某种联系的至显至贵者出现了,他就是那位庙号玄宗的李某人。此人入蜀的确不算威风,甚至连光彩也谈不上,毕竟是为安保龙体而远避安禄山之祸嘛。但在成都城“虚度”的1年多的时间里,他竟因逛到大慈寺门前而产生了一次光彩

的行为艺术。据清嘉庆《华阳县志》引《佛祖统纪》称:“唐元(玄)宗幸成都,沙门英干施粥救贫馁;敕建大圣慈寺;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区。并书大圣慈寺四字额。”不知真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还是又一次恤民的行政姿态,这位已经被遥尊为太上皇的暮年帝王,总之是为东大街北岸的大慈寺提了笔,赐“大圣慈寺”匾额并田一千亩扩建寺宇。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那位大慈寺的优秀僧人英干,是他选择在寺前的东大街街头一如既往地为成都穷苦百姓施粥济贫,这才幸而被郁郁不乐的唐玄宗看见并触动了他的不知是哪根弦,这才让大慈寺有了突然而惊人的发展。玄宗皇帝的那块四字赐匾,使得大慈寺免于了武宗时“会昌灭佛”,因为它“不在除毁之例”,这是后话。

唐明皇李隆基打道回长安一年后,由具有韩国王子身份的无相禅师重建的一大片恢弘院落,“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四十二间”,在大慈寺绽放开来。

到了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韦皋奉旨镇蜀,再次扩修大慈寺普贤阁,对成都这座最古老的寺院作出了自己一次接力性的贡献。为了让平原上的寺院文化区风水轮转,深知“智者乐水”的他还开凿了一条“解玉溪”流经寺前,从东门附近缓缓汇入锦江。引水之举让大慈寺环境更趋完美,使其成为我国唐代中后期颇具声望的讲经胜地。据记载,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高僧知玄(悟达国师)讲经于普贤阁,听众日达万余人。

凑巧的是,因为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使得唐朝又一位皇帝——唐僖宗,重复了百年前他祖宗的经历,再次“幸蜀”,来到成都避难。僖宗的4年成都光阴悠闲而雅致,少不了去大慈寺拜佛祈福,并仰着首,欣赏祖上题字。

提到庙会,不得不提古称“震旦第一丛林”、唐代成都第一大佛寺“大圣慈寺”的“市”。

玄宗皇帝的那块四字赐匾,使得大慈寺免于了武宗时“会昌灭佛”,因为它“不在除毁之例”,这是后话。

最安全的所在,是皇帝去的地方。两位皇帝入蜀这一时期,全国还有很多饱受战乱之苦的画家、艺术工作者、巨商,闻“帝”而动,纷纷来到蜀地,寻一份净土搞创作、做商业。一时间,商贸繁华,成都还因此成为绘画、书法的热土和天堂。仅在大慈寺中,就有壁画千余幅,留下这些作品的,都是全国的知名画师、书法家,多达六七十人。作品中,据说还有唐僖宗及其群臣百余人的画像,惟妙惟肖,堪称那个时代的广角照。宋代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曰:“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宋代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等书,对大慈寺壁画作者及内容也是着墨多多。宋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与其弟苏辙游大慈寺,对唐代佛画大师卢楞伽的作品倍加赞赏,称大慈寺壁画“精妙冠世”。大慈寺壁画,创下了唐代中国壁画多项指标之最。

高僧、皇帝、官员、商人,加上艺术家业已成为大慈寺的常客。这样一来,原本就香火兴旺的大慈寺,被增添上无以复加的人文资源内容。寺前的市集也与之成正比地逐渐发展,最后形成一个著名的庙会群。

如果单单就寺庙的规模大小而论,笔者以为不管大慈寺有多大都不是推显它特殊魅力的最佳点位。举凡它的魅力,当是无穷的。千年前的大慈寺内外,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盛况,倘以我们今天所游所见的大慈寺去延伸联想无疑误读。因为当年的成都城,没有幸福梅林、农家乐,没有人民公园、现代

游乐园,更没有KTV、迪吧……那时哪有我们今天如此丰富的玩法呢。正是如此,最让笔者惊讶的就是,大慈寺承载了当年蜀都百姓的众多娱乐功用,文娱一体、商教一体、书画一体,恐怕宗教和世俗能和谐统一到如此地步,也只有在成都这个耍都的寺院了。

大慈寺所占据的东城高地,恰能与定时热闹的民俗节会产生共鸣。正是在唐代的成都罗城修建之后,内城东门到外城东门两点之间自然形成了一条东干道,这一干道上的大慈寺空前的商业繁荣便是街市兴盛的明证。据宋代祝穆《方舆胜览》云:“成都,古蚕丛氏之国,其民重蚕事,故一岁之中,二月望日鬻花木、蚕器,号蚕市。五月鬻香、药,号药市。冬日鬻器用者,号七宝市。俱在大慈市前。”

一个“俱”字可见,大慈寺前的季节性市场,比今天成都的任何会展会场、“某某一条街”都更具“杀伤力”,它是被10几种行业包围、拱卫的重磅中心:不仅有蚕市、药市、七宝市,还有灯市、花市甚至麻市等各个领域的天然载体。同时在解玉溪的两岸,还因得天独厚的城内滨河优势,形成了经久不

高僧、皇帝、官员、商人,加上艺术家业已成为大慈寺的常客。这样一来,原本就香火兴旺的大慈寺,更增添了无以复加的人文资源内容。

衰、生命绵亘、一直承袭到近现代的阑珊夜市。从《方舆胜览》“登大慈寺前云锦楼观锦江夜市”和田况诗《登大慈寺阁观夜市》的记述中,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那时夜市的盛况,恰如唐之长安、宋之汴梁。这一夜市习俗,一直山路十八弯地拐到了晚清、民国。

宋代的大慈寺俨然就是成都举行盛大节庆的必选之地,官贵聚首,与民同乐。一入夜里,寺前东大街上则满是星火灯笼,阑珊点点。夜市排成长龙,蜿蜒在解玉溪畔,人流于中间穿梭,仿佛行走在外空银河,半夜也未见散去。

南宋末年,战火荼毒,使得大慈寺受损严重。但元代的地方官员仍在大慈寺大摆宴席,似自娱自乐,又似仿唐效宋,虽未及前朝之繁盛,但也终究是堪称华丽、热闹。

有关大慈寺成为民俗活动核心的那部分想象,笔者最早就是从元费著的《岁华纪丽谱》中知悉的:“正月初二,出东郊,早宴移忠寺(旧名碑楼院)。晚宴大慈寺。上元节,放灯。二月二十一日,晚宴于大慈寺。七月七日,晚宴大慈寺设厅。”据费著统计,每年官方在大慈寺举行的太守与民同乐的游乐活动多达12次以上。

同类推荐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沐浴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春风,宁夏金融学会于1981年8月诞生,至今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宁夏金融学会在中国金融学会、自治区社科联的指导下,在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宗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潜心致力于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积极培养青年研究人才,充分发挥在金融研究与学术交流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
  • 大繁荣

    大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

    还原生活细节的规律,寻找现实背后的真相。本书通过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赚钱第一课是学会看财经新闻。升级版与时俱进,央视《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和资深财经记者金蓓蕾一起,用最轻松易读的文笔,结合时下财经热点,新增新闻案例分析,手把手教会每一位普通读者,如何看懂生涩难懂的经济类、投资类、理财类的问题。这本书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掌握理财知识,具备理财思维。本书在升级的基础上,仍然坚持灌输四原则。
热门推荐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青帝重生

    青帝重生

    青帝讨论群:157221297,备注青帝重生。青帝重生,搅动风云,他能号令百花,他能掌控四时,是为五方天帝之一。青帝陨落,灵魂残片转世重生,终于被刺激而转劫归来,领悟灵魂本源中的力量,这一世,他立志斩天灭地,培养霸气豪情,争取成为一位合格君王。一代帝王,掌控时间和空间,号令百花,役使百草,琴棋书画是本能,杀伐果断为基础,这一世,要不走寻常路,风流潇洒霸人间。青帝重生,种田养花,植树造林,圈地放牧,所有跟植物有关的,都能操控,草木盛,牛羊肥,科学种田,勤劳致富。掌控时间空间,可以透过时间长河,看到过去未来,这让他可以学到大量技能,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明代的火器飞天,宋元明清的瓷器,夏商周的青铜器,各个时代精英人物的特长,所有一切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记忆,都可以重现人间。传承五千年文明,打造现代小康生活。青帝重生群:157221297,备注青帝重生。
  • 万华仙道

    万华仙道

    仙界至宝万华珠遗落人间,废柴李修贤意外开启神秘空间!用空间中所催生灵药换取海量功法、法器、符篆、阵法等修炼资源,修仙不再难!
  • 二手王妃

    二手王妃

    一个女人胜利翻身作主顺便把身边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凡是头上脸上标着‘敌人’字样的全部脚踢拳打彻底打死毒死敲诈勒索死咬死的飙悍一生,一句话,就是一个咸鱼大翻身的故事。◆◆◆◆◆◆◆◆女主一枚——洛无忧,天乾朝承相之女,一国之后,却成了悲惨的和亲人选——她输给了江山。被自己的夫君为江山稳固而亲手送上花轿成了别人的王妃。曾经——“你是朕的皇后朕的结发妻子,朕不宠你宠谁?”男子一身明黄龙袍凤眸轻挑,低敛眉眼一瞬快速滑过眼中阴霾,下一瞬,似笑非笑眼中全是柔情缠绵悱恻的靠向了凤榻上的洛无忧,“无忧,你是朕是爱的人呐,朕不在意你在意谁呢,我的小忧儿。”小忧儿,你回来好不好,朕后悔了……她眉梢间全是妩媚,笑意不达眼底,有多远滚多远,你的小忧儿已经死了。由皇后变王妃她照样活的精彩。宠?她洛无忧不需要。淳于风,在汤里放毒药拿人命不当命来宠人,真当她是小白鼠呐?◆◆◆◆◆◆◆◆金壁辉煌红檐绿瓦的皇宫正殿——“皇上皇上,您就收了臣妾吧。”不气死你也得恶心死你。洛无忧以手撑着下巴清绝的脸上一片灿烂笑意整个人作娇羞万分欲语还休状,“臣妾虽然笨了点爱闹了喜欢玩了点可人长的还是挺不错的,这女人嘛,还不就是皮相,要不,皇上就要了臣妾吧,要吧要吧要吧……”某人满脸黑线仰头望天——这个女人,够飙悍。◆◆◆◆◆◆◆◆火光冲天,漫天大火自整个皇宫大院中冲天而起——仿佛要将天都烧个尽般,满目白亮而不能视。滚滚的浓烟经风一吹,四散的漫飘着,火光流动,宛若一条巨型火龙蜿蜒起伏着。而洛无忧便立在这火条前面清冷一笑——“烧吧烧吧,烧完了皇宫烧死了皇上再烧没了这整个天下,本宫现在——改嫁去也!”。。。。。。。。。。。。。。。推荐一下自己的现代文:离婚吧我们:(我个人觉得很好看哇,哈)
  • 如果这也能算爱

    如果这也能算爱

    秦骏在这段感情里是个渣,但他自觉还算可以,左伊在追逐男神的路上披荆斩棘,一切都是左伊痴缠不休,他也算做出了相当程度的牺牲和让步。特别提醒:就是一个渣男和贱女的故事。十几年如一日倒贴,搞得伤痕累累奄奄一息。男主渣得没朋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故事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故事

    本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神医毒后

    神医毒后

    她本21世纪的绝命毒医,叱诧黑白两道,醒来却成了镇国公府上的傻小姐?王者归来,一秒钟变凶残,卑鄙无耻不忍直视!圣旨逼婚,她嫁!大婚当晚,婚房打的热火朝天,众人直呼口味太重,只是可怜了高风亮节的世子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