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900000014

第14章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先秦)佚名

【导读】

本文选自《战国策》卷一九《赵策二》。

春秋之世的军制承袭西周,军事制度与宗法制度重合。在诸侯国的军队中,贵族驾驭的战车被视为精锐,平民附随战车作战,奴隶则不服兵役。这种军事等级与封国内的阶层分级是一致的。这个时代的战争依然讲求礼仪,两军对阵,以战车编成军阵冲击,待决出胜负后就各自收兵。这种战斗不追求杀伤敌军,胜者亦不会追击败者。在宗法政治余音绕梁的岁月里,贵族将战争视为某种裁定纠纷的程序,以补充王室欠缺的权威。即使日后宗法政治日渐崩坏,贵族、国君、诸侯依然以有节制的战事细心调整各自的地位,但是绝无意一举摧灭旧秩序。在封国内部,贵族以私战反对政敌,以反叛挟制国君。在诸侯国之间,诸侯们以战事结果决定首席诸侯的地位归属。

战国之世,维系诸侯国的宗法秩序和贵族传统已经消逝。存续至此的诸国,无论内政、邦交都充斥着无政府状态。在邦国内部,国君凭借武力,镇压异己,以暴君政治的形式维持国内和平。在邦国之间,诸国以武力互相对峙,又不断结盟、背叛,均以灭亡他国、兼并领土为目的。战事扩展成无节制的暴力,以尽量杀戮敌国军民为最大胜利。在各国酣战的无政府状态中,各国相继进行军事改革,以求在暴力上取得优势。

与古代相比,战国时代的军队渐渐脱离各国的社会,发展为纯粹的常备军。军事官僚制度消解了氏族血缘联系,普遍无差等的士兵取代了军事贵族阶层,职业军官代替了宗族领袖。各国的高级军官甚至多有来自他国的移民,他们以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于各国君主。

武灵王平昼间居[武灵王:赵国的第六个国君。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平昼:平日,无事之日。间:通“闲”。],肥义侍坐[肥义:赵武灵王大臣。],曰:“王虑世事之变, 权甲兵之用,念简、襄之迹,计胡、狄之利乎[简、襄:赵简子、赵襄子,都是赵国开创基业的祖先。胡、狄:指赵国北面的少数民族。]?”王曰: “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错质务明主之长,臣之论也[错质:同“委质”,指大臣服务于君主。明主之长:显扬君主的宏图大略。臣之论:为臣之道。论,通“伦”。]。是以贤君静而有道民便事之教,动有明古先世之功[道民便事:指导人民,便于行事。明古先世:光大祖先的功业,超过世人。]。为人臣者穷有弟长辞让之节[穷:未得志时,与下文“通”相对。弟长:敬爱兄长。],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君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王之业,启胡、翟之乡[启:开拓。翟:通“狄”。乡:指胡人居住之地。],而卒世不见也[卒世:一辈子。]。敌弱者[敌弱者:与弱者对敌,指胡、狄。],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无尽百姓之劳,而享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负遗俗之累:受到旧有习俗的拖累。];有独知之虑者, 必被庶人之怨。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

肥义曰:“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无功、无名:都指不能成功。]。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舜舞有苗,而禹袒入裸国[“昔舜舞”至此:相传舜为感化有苗,曾经表演苗的舞蹈;禹进入裸国,也脱去衣服。],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欲以论德而要功也[要:通“邀”,求取。]。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王曰:“寡人非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之。狂夫之乐,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戚焉。世有顺我者,则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中山:古国名。后为赵所灭。]。”

王遂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王孙绁:赵国贵族。公子成:武灵王叔父一辈的贵族。]:“寡人胡服,且将以朝,亦欲叔之服之也。家听于亲,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 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不服:不穿胡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常、经:皆指治国的法则。],而令行为上。故明德在于论贱,行政在于信贵[“明德”至此:道德要向卑贱者宣讲,行政要使贵族信服。]。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出,功有所止[事有所出,功有所止:事情开始了,就能取得成功。]。事成功立,然后德且见也。今寡人恐叔逆从政之经,以辅公叔之议[议:考虑。]。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行无邪:行为合乎正道。名不累:名声不受损害。]。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募公叔之义:仰仗叔父你的威仪。义,通“仪”。],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

公子成再拜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不佞寝疾[不佞:谦称,指自己。],不能趋走,是以不先进[先进:先来提供意见。]。王今命之,臣固敢竭其愚忠。臣闻之: 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异敏技艺:特殊的技艺。试:运行。],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离中国:背离中国的习俗。],臣愿大王图之。”

使者报王。王曰:“吾固闻叔之病也[病:不满,对胡服政策有意见。]。”即之公叔成家, 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观其乡而顺宜,因其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错臂:手臂交错。左衽:衣襟开在左边(中原人民的衣襟多开在右边)。瓯越:东南沿海。]。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黑齿:用草汁染黑牙齿。雕题:在额头上刻花纹。鳀冠秫缝: 用鱼皮做帽子,用草做衣服。]。礼服不同,其便一也。是以乡异而用变[用:措施,办法。],事异而礼易。是故圣人苟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 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礼异,中国同俗而教离,又况山谷之便乎[山谷:指地处山区的赵国。]?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辨[曲学:非中统的学问。辨:议论。],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于求善也[公于求善:无私心地求取完美事物。]。今卿之所言者,俗也。吾之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制:改变。]。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河、薄洛:黄河、漳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常山、代、上党:皆地名。],东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楼烦:古代北方狄人建立的国家。],而无骑射之备。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 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其参胡、楼烦、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塞:堵塞,此处引申为据守。],以及上党, 而襄王兼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知之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负:凭借,依靠。],侵掠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非社稷之神灵,即鄗几不守。先王忿之,其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服,近可以备上党之形[上党之形:指上党的险要处。],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也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而忘国事之耻,非寡人所望于子!”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议,敢道世俗之间。今欲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令。”再拜。乃赐胡服。

赵文进谏[赵文:赵国贵族。],曰:“农夫劳力而君子养焉,政之经也。愚者陈意而知者论焉,教之道也。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臣虽愚,愿竭其忠。”王曰:“虑无恶扰,忠无过罪[虑无恶扰,忠无过罪:考虑周到不会把事情搞乱,忠心没有过错。],子其言乎。”赵文曰:“当世辅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循法无愆[愆:过错。],民之职也。三者,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子言世俗之间。常民溺于习俗,学者沉于所闻。此两者,所以成官而顺政也,非所以观远而论始也[成官而顺政:遵守职责,按成例办事。论始:创新。]。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霸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于俗之众, 不足与致意[论心、致意:意谓谈论改革的计划、意图。]。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于礼之变,能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释之。”

…………

赵造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子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虑径而易见:考虑简便,易见成效。]。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非所以教民而成礼者也。且循法无过,循礼无邪,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 宓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教而不诛:只有教育感化,不惩罚。诛而不怒:施刑但不滥。怒,此处指滥施刑罚。]。及至三王, 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 各便其用。故礼世不必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 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 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邹、鲁:春秋时的国家,孔孟之乡。];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俗辟而民易:风俗奇特,人民就变坏。俊民:指优秀人物。]。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谓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谚曰:‘以书为御者[以书为御:按书本上的方法驾驭马。],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 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

【延伸阅读】

长平之战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迅速发展成军事强国,与有志东侵的秦国对峙。“胡服骑射”后约四十年,秦国东侵,使得韩国上党郡与本土断绝联系。上党郡守率众献郡于赵国,欲借赵国之军力抵御秦军。赵王派军接收上党。不久,秦国发动攻势,意欲兼并上党地区。赵将廉颇奉命救援,秦国亦增兵进攻,上党战事渐渐发展成秦赵两国的倾国之战。

廉颇坚守不战,秦军苦战无功,转运不继。秦王借向赵国求和之机孤立赵国,且散布谣言,动摇了赵王对廉颇的信任。赵王以青年将领赵括取代廉颇,统率前线赵军。赵括到任后,主动出击秦军。秦王临阵换将,以名将白起率军攻赵,并动员边境地区的后备军为后援。在秦军的打击下, 赵军全线崩溃。主将赵括阵亡,赵军四十余万人投降,不久全部被杀。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一次转折,自此东方诸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东进。此战也是战国时期战争的典范,秦、赵两国都是能够高度动员的军事强国。秦将白起以灭亡赵国为目的,为此不惜尽杀赵国降军,使赵国几代成年男子死于非命。白起有意乘机灭亡赵国,但是他的计划未得到秦王的支持。

长平之战后不久,白起与秦王不睦,拒绝奉命出征。白起被剥夺爵位,贬为普通士兵,流放边地。不久,秦王派遣的使者追上白起,赐其自尽。这位战国时代才华横溢的军人,长平之战的英雄,在一个驿站里奉命自裁。但是在白起之后,依然有许多杰出的军人为君王服役,尽管他们中不少人最终与白起的命运相似。

同类推荐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热门推荐
  • 魅杀

    魅杀

    好消息,本文《魅杀》于9月28日已加入5折特价V书,全文看完只2.8元!!!推荐湘另外两篇文:《第一奴妃》(宫斗文)《杀神女帝》(连载中)《很魅很狐狸》:(已完结)魅杀,以音化魅,以魅为杀!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我心上。我是一个拥有三世记忆的女子,在这三世里,我有着同一个身份——杀手!这一世,我有着倾国倾城绝世魅惑的颜容,名唤晚夕。仿若命运注定,我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杀手,相比杀手的一剑封喉快准狠的杀招,我更擅长魅杀,给我任何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器,我就能以音化魅,以魅为杀……盟山誓海,海枯石烂;七情六欲,欲壑难填;恩怨仇恨,恨天荒老;万里江山,山河碎破!看三世杀手辗转四位帝皇身侧,身兼仙妃、魅妃、夜妃,三重身份,魅乱锦绣河山…本书以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与三个朝代:齐朝与梁朝,北朝的第一个朝代:魏朝为背景!与历史稍有差入!http://m.pgsk.com/g/jx123湘的圈子,亲们进来坐坐,聊聊哈!!
  • 重生武大郎

    重生武大郎

    穿越了!没有成为王侯,没有成为神仙妖怪,悲催的成了武大郎!幸好是少年,于是侏儒式的武大郎经由现代菜鸟调教,长成了八尺大汉!上梁山,战土豪,斗官僚!现代人在战火纷飞的乱世能否成就一番霸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在雀跃。还历史以本貌,建言,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在欢笑,在悲泣,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还现实以真实。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
  • 沟通其实很容易

    沟通其实很容易

    本书试图引导读者去思索关于沟通的本质与目的,剖析在职场上所有可能影响沟通的因素。让读者分享成功者身经百战的心得与说服技巧。例如:面对“秘密”的处理方式、如何说“不”、如何运用肢体语言、造成沟通错觉的因素、解说的艺术等,循序渐进,提高读者自身的沟通能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年轻人要克服的人性弱点全集

    年轻人要克服的人性弱点全集

    每个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没有贪婪可能会有自私,没有嫉妒却会有虚荣,没有懒惰同时也没有耐性,这些弱点,就像是捣蛋的魔鬼,总是变换了各种模样,羁绊人们的思路,束缚着人们的手脚,阻碍人们前进。而成功的唯一法宝就是战胜弱点,战胜自我。如此才能做出意想不到的改变,获得巨大的成功。
  • 职场头三年决定你的一生

    职场头三年决定你的一生

    职场头三年是非常关键的三年,这种影响可以左右甚至决定你的—生。职场头三年,有些道理你匣得,你就可以在职场如鱼得水;如果你不懂,你就会吃亏—辈子。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踌躇满志,但三年的职场经历却可以把两人的距离拉。为什么有人可以成为行业的精英,为什么有人却成为团队的“落后分子”?职场头三年,你的心智成长度和心灵成熟度是否得到培养,将影响你未来职场的五年、十年,甚至—辈子。成功的捷径是复制成功人士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是知道失败者的经验。人生在世,没有明卜样不是需要大家用心经营和规划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却从来没有用心思考,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忙碌着。你须知道,如果你为了一份工作而工作,那么这将是一个痛苦的始,注定了一个失败的结局;如果你为了一份前途而工作,那么你将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