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300000014

第14章 王制第九(1)

[原文]

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①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缪。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故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才行反时者死无赦。夫是之谓天德,王者之政也。

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若是,名声日闻,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②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和解调通,好假道人而无所凝止之,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起。若是,则听大事烦,是又伤之也。

故法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队。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之辟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注释]

①罢(pí):通“疲”,疲沓,没有德才。②假:宽容。

[译文]

请问如何治理国家?答复说:对于有德才的人,能够不依照级别次序而破格提拔;对于无德无能的人,不必要任何迟疑就能够马上罢免;对于那些罪魁祸首,不需教育就能够马上杀掉;对于一般的百姓,不靠行政手段而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感化。在名分还没有确定的时候,就应当像宗庙有昭穆的分别一般来排列臣民的等级次序。就算是帝王公侯士大夫的子孙,要是不能顺从礼义,就把他们归入平民之列。就算是平民的子孙,要是积累了古代文化经学方面的知识,端正了自己的身心行为,能顺从礼义,就把他们列入卿相士大夫之列。对于那些散播邪恶的言论、鼓吹邪恶的学说、干邪恶的事情、有邪恶的才干、逃跑流窜、不守本分的人,就安排强迫性的工作并教育他们,给予一定的时间来等待他们改变;用奖赏去激励他们、用刑具去惩处他们;安心工作的就留用,不安心工作的就流放出去。对患有哑、聋、瘸、骨折、身材特别矮小这五种残疾的人,君主收留并抚养他们,根据才干来使用他们,依据职事安排供给他们吃穿,全部加以照管而不遗漏。对那些用能力和行为来反对现行制度的人,要坚决处死,决不赦免。这就称为最高的德行,是成就王业的圣王所采用的政治措施。

接受意见处理政事的要领是:对那些心怀美好的心意而来的人,就用礼节对待他;对那些心怀恶意而来的人,就要对他处以刑罚。只有把这两种情况区分开来,有德才的人和没有德才的人就不会混在一块,是非也就不会被弄得混淆不清。只有有德才的人和没有德才的人不被混杂在一块,英雄豪杰才会前来投靠于君主;要是是非不被混淆,国家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理。要是能做到这样,名声就会一天天显赫起来,天下的人就会仰慕他,就能做到令行禁止,如此,王者的大业也就完成了。

普通来说,在朝廷上处理政事有如下几种情况:要是态度非常威武、严肃、凶猛、刚烈,不过不喜欢以宽容的态度顺从别人,那么做臣子的就会害怕他,不敢亲近他,就会隐瞒事情的真相而不把心里话全部说出来;要是如此做,那么大事恐怕会废弛,小事害怕会毁掉。要是对待别人一味随和,爱好以宽容的态度顺从别人,不过这些做法都没有一定的限度,那么奸诈邪恶的言论便会纷至沓来,各种试探性的话语就会蜂拥而起;要是这样做了,那么听到的事情就会又繁多又琐碎,这就会不利于政事的处理。故而,制定了法律而不公平地执行法律,那么法律没有涉及的地方就必定会被废弃。规定了各级官吏的职权范围,不过彼此之间并不沟通,后果便是职权范围没有涉及的地方就必定会遭到遗弃。

所以,制定了法律而又能秉公执法,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而又能彼此相互沟通,那就不会有被隐藏起来的邪恶做法,不会有没有被发现的善良做法,从而可以保证各种工作不会出现失误。不是君子是做不到这些的。所依公正是处理政事的基本准则;宽严适当,是处理政事的准则。那些有法律依据的事情就依据法律来办理,没有法律依据能够遵循的事情就按照类推的办法来处理,这是处理政事的最好的办法。偏袒而没有原则,是处理政事的忌讳。所以,有了完善的法制,不过社会上还是会出现混乱的事情,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有了德才兼备的君子,不过还是出现动乱的国家,从古到今,还没有听说过。古书上讲:“国家的安危系于君子,国家的败乱出于小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原文]

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①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余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余虽曲当,犹将无益也。孔子曰:“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吾无观其余矣。”

成侯、嗣公,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产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礼也。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故我聚之以亡,敌得之以强。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注释]

①澹:通“赡”,满足。

[译文]

名分相等就没法统属了,权势相等就不能统一汇集了,大家的地位齐平就谁也不能役使谁了。有天有地就有上下的差别。明智的君主一开始当政,管理国家就有一定的等级制度。两人一样尊贵就无法相互侍奉,两人一样卑贱就无法互相役使,这是自然的道理。权势名位相同,欲望厌恶相同。物质无法满足就必定会发生争斗。发生争斗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社会混乱国家就衰亡了。古代君王憎恨这种混乱,故而制定礼义来区分人们,使人有贫富贵贱的等差,使他们完全可以相互督促,这就是古代君王治理天下的根本准则。《尚书·吕刑》说:“要做到齐,就应当先有不齐。”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马在拉车时受惊了狂奔,君子就不能稳坐车内;老百姓在政治上受惊了,君子就不能稳坐江山。马在拉车时受惊了,那就没有比使它平静下来更好的了;老百姓在政治上不满,那就没有比给他们恩惠更好的了。选用有德能的人,提拔忠厚恭谨的人,倡导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收养孤儿寡妇,帮助贫穷的人,像这样做,老百姓就会安于政治了。老百姓安于政治,这样之后君子才能安坐上位。古书上说:“君主,就像是船;百姓,就像是水。水能载船,水也能使船倾翻。”说的便是这个道理。故而,统治人民的君主,要想政治安定,就没有比实施好政策、爱护人民更好的了;要想获得荣耀,就没有比尊崇礼义、尊重文人更好的了;要想建立功业和名望,就没有比崇敬贤人、使用才士更好的了。这些是当君主的关键。这三个关键都做得恰当,那么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了。这三个关键做得不恰当,那么其他的就算处处恰当,还是于事无补。孔子讲:“大节对,小节也对,这是上等的君王。大节对,小节有些出入,这是中等的君王。大节错了,小节就算对,我也不用再看其他的了。”

卫成侯、卫嗣公,是捞取民财、工于算计的国君,没有做到取得民心;子产,是获得民心的人,却没能做到刑赏治国;管仲,是办到了刑赏治国的人,但没能做到推行礼义。做到礼义的能做成帝王之业,善于刑赏治国的能使国家强盛,能够取得民心的能使国家安定,捞取民财的会使国家衰亡。称王天下的君主使民众富足,称霸诸侯的君主使士人富足,勉强维持的国家使大夫富裕,亡国的君主只装满了自己的筐子、箱子和朝廷的仓库。自己的筐子、箱子和仓库装满了,而人民则陷入贫困,这称为上面满溢而下面漏空。如此的国家,内不能防守,外不能出战,那么它的灭亡将马上到来。自己捞取民财以致灭亡,敌人得到这些财物反而富强。捞取民财,实是招致侵略、养肥敌人、灭亡本国、危害自身的道路,故而贤能的君主是不走这条路的。

[原文]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

用强者,人之城守,人之出战,而我以力胜之也,则伤人之民必甚矣。伤人之民甚,则人之民恶我必甚矣。人之民恶我甚,则日欲与我斗。人之城守,人之出战,而我以力胜之,则伤吾民必甚矣。伤吾民甚,则吾民之恶我必甚矣。吾民之恶我甚,则日不欲为我斗。人之民日欲与我斗,吾民日不欲为我斗,是强者之所以反弱也。地来而民去,累多而功少,虽守者益,所以守者损,是以大者之所以反削也。诸侯莫不怀交接怨而不忘其敌。伺强大之间,承强大之敝,此强大之殆时也。知强大者不务强也,虑以王命,全其力,凝其德。力全则诸侯不能弱也,德凝则诸侯不能削也。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强道者也。

彼霸者不然,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案谨募选阅①材伎之士,然后渐②庆赏以先之,严刑赏以纠之。存亡继绝,卫弱禁暴,而无兼并之心,则诸侯亲之矣。修友敌之道以敬接诸侯,则诸侯说之矣。所以亲之者,以不并也。并之见,则诸侯疏之矣。所以说之者,以友敌也。臣之见,则诸侯离矣。故明其不并之行,倍其友敌之道,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

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无它故焉,非其道而虑之以王也。

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

知此三具者,欲王而王,欲霸而霸,欲强而强矣。

[注释]

①阅:容纳,收容。②渐(jiàn坚):深,重。

[译文]

要称王天下就同别国抢夺民众,要称霸诸侯就同别国抢夺盟国,要富强就同别国抢夺土地。同别国抢夺民众的可以臣服诸侯,同别国抢夺盟国的可以结盟诸侯,同别国抢夺土地的可以树敌诸侯。臣服诸侯的能称王天下,结盟诸侯的能称霸诸侯,树敌诸侯的就危险了。

使用强大的力量来和别的国家抢夺土地的君主,别的国家可能倚据城池把国家守卫得非常严密,可能勇敢地出城迎战,而我们用武力去战胜别的国家,那么一定严重地伤害到别国的民众。要是严重地伤害到别国的民众,别国的民众心中对我们产生的怨恨也一定很厉害。别国的民众心里十分怨恨我们,天天都会想着和我们战斗。人家可能倚据城池严守国家,可能勇敢地出城迎战,而我们用武力去战胜他们,一定会深深地伤害到自己的民众。深深地伤害自己的民众,那样自己的民众心中就会十分怨恨我们。自己的民众心里对我们的怨恨太深的话,他们不会想着为我们而去战斗。别国的民众整天想和我们拼命,而我们自己的民众却不想为我们而战斗,这就是强大的国家反而变为弱小的国家的缘由。土地夺来了而民众却离我们远去了,忧患增多了而功劳却减少了,即使需要守卫的土地增多了,用来守卫土地的民众却减少了,这便是强大的国家反倒削弱的原因。没有哪个心怀怨恨的诸侯不与别的诸侯相互联合的,他们时时不忘自己的仇敌,他们窥伺着强国的漏洞,趁着强国陷入困境的时机对其大举进攻,这个时候便是强国的危险时刻了。了解使国家强大之道的君主不会专门用武力逞强,会思考凭借天子的命令来完备自己的实力、积聚自己的名望。力量完备了,其他诸侯就无法使他衰弱了;名声积聚了,那么各国诸侯就无法削弱他了;要是天下没有能够称王称霸的君主,那么他就可以经常取得胜利了。这种人才是了解强国之道的君主。

那些奉行霸道的君主就并非如此。他开垦田野,充实粮仓,改进设备器用,严格谨慎地招募、选择、接纳有才干技艺的士人,之后加重奖赏来诱导他们,加重刑罚来督导他们。他使灭亡的国家能存在下去,使已经绝嗣了的后代继承关系能延续下去,保卫弱小的国家,禁止残暴的国家,不过并没有吞并别国的野心,那么各国诸侯就会亲近他了;他遵行与力量匹敌的国家相友好的准则去恭敬地接待各国诸侯,那么各国诸侯就喜欢他了。各国诸侯之所以亲近他,是由于他不吞并别国,要是吞并别国的野心暴露出来,那么各国诸侯就会远离他了。各国诸侯之所以喜欢他,是由于他和力量匹敌的国家相友好,要是让各国诸侯臣服的意图暴露出来,那么各国诸侯就会背弃他了。故而,表明自己不会有吞并别国的行为,信守自己和匹敌的国家相友好的准则,天下要是没有成就王业的君主,这奉行霸道的君主就能经常取胜了。这是清楚称霸之道的君主。

齐闵王和他的齐国被五国联军打败,齐桓公被鲁庄公的臣子俘虏,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实行的不是王道却想靠它来称王。

那些奉行王道的君主并不这样。他的仁爱高于天下各国,道德高于天下各国,威势高于天下各国。仁爱高于各国,故而各国没有谁会不亲近他;道德高于各国,各国没有谁会不尊敬他;威势高于各国,各国没有谁敢跟他为敌。他拿着不可抵挡的威势去辅助使人心悦诚服的仁义之道,故而不战而胜,不攻而得,不费一兵一卒天下各国就投奔服从了他,这是了解称王之道的君主。

哪个君主要是懂得了上述或王、或霸、或强的方法,他就会想要称王就称王,想称霸就称霸,想强盛就强盛。

[原文]

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明振毫末,举措应变而不穷。夫是之谓有原。是王者之人也。

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①。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复古。是王者之制也。

同类推荐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热门推荐
  • 鬼护士

    鬼护士

    孟宇凡在住院期间和夜班护士讲的一个离奇故事,魔婴、猫妖,诅咒令整个县城为之色变,究竟是人为,还是猫妖?
  •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

    《犹太富翁的经商课》作者从零散的资料收集开始,聚沙成塔,掌握了大量的关于犹太人的各种资料,特别是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古犹太人传下来典籍《塔木德》。《塔木德》凝聚了犹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智慧,它是长达10个世纪的时间内两千多位犹太学者的心血结晶,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导航图。在它的哺育下,犹太人在宗教、哲学、科学、商业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无与匹敌的成就。《塔木德》也是犹太人精神的百科全书,为犹太人提供了生活的准则和处世、经商、教育等方面的道德规范,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犹太民族被称为“一《犹太富翁的经商课》的民族”,即犹太人的生活被限定在《塔木德》这一本书的范围之内。
  • 顶级贪妃

    顶级贪妃

    古代好,古代妙。古代遍地是金子。别怀疑这句话,即使一个破碗,拿到现代也是无价之宝。说不定一块路边的石头也能被放在博物馆里被人展览呢。她,季一一,貌美绝代,超凡脱俗。超级爱钱。(唯一的爱好)秉持着“一切都要向钱看”的目标,带着父母的希望坐上时光机去唐朝。谁知时光机居然半途罢工,好死不死的从天下掉了下来,然后更加好死不死的掉在人家宴会的表演舞台上。幸好主人家待她胜好,还让她当宰相千金。以为可以开心在古代收集宝贝,没想到却被色鬼皇帝昭进宫,妈啊!她可不可以拒绝啊?他,轩辕龙澈,沂雪王朝的皇帝,英俊邪魅,脾气阴晴不定。三次意外相见后,她的笑容时刻浮现他的脑中,为了得知笑容背后的表情,他不惜在圣旨昭她进宫为才人,一个和宫女没什么两样的品级。他宠幸了所有的才人,惟独除了她,原以为会看到她伤心欲绝的表情,却没想到她在后宫生活的如鱼得水,哼!他不会让她这般得意的。他,白易尘,沂雪王朝的的王爷,温润如玉,清淡如水。偶然遇到迷糊可爱的她,他的心微起波澜。再一次在大街相遇,与她结伴同游。和她相约看日落,却没想到她失约了,原因是她要进宫,成为皇上的女人。原以为此生他们无法相见,却没想到他们再次相遇在他们初次相见的地方。难道这是老天怜悯他,给他的一次机会吗?他,云腾飞,武林盟主,冷漠无情,惟独对一一温柔。第一眼看见活泼俏皮的她,他就知道此生惟有她才是他的终生伴侣。得知他要进宫,他半路劫下她,原以为他可以就此留下她,可是面对她的眼泪,他的心动摇了。他只能放手让她进入那个黑暗的皇宫。原本他打算就此放手,却没想到与她再次相遇时,她已经不醒人世。这次,他不会再放手了。一个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一个是温文儒雅的王爷,一个是号令江湖的武林盟主。她与他们之间又展开着一场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此坑是新坑,所以大家的票票和收藏淡淡通通都要。。不然这么称为贪呢。。哈哈~希望各位大大们能穿上马甲给淡淡投票!!!偶要票票!!!偶要收藏!!!嘿嘿。。~~~~~~~~~邪皇的第一宠:完结我的俏皮王妃:完结以上是淡淡的作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荒野求生:印第安人野外生存手册

    荒野求生:印第安人野外生存手册

    《荒野求生:印第安人野外生存手册》中介绍了美洲和其他大洲土著居民的生存智慧,详细教授了野外生存的各种技巧。书中讲述了架住帐篷、野外取火、寻找水源、制造工具、加工食物、利用植物、如何在野外保持好的心态。近200幅图片的生动讲解。
  • 绝代废材倾天下

    绝代废材倾天下

    她,华夏M国罗刹阁首席杀手,因为拥有神器,被从小抚养长大的亲大伯逼迫自爆。她,莫云大陆柳云城柳家二小姐,自幼被称为废物。当华夏的她转生为她时,废物?有看到过一出手就是灵丹的炼药师废物吗?有看到过一人单挑一个世家的废物吗?神器?我自己会炼神药?我自己会炼神兽?我屁股后面端茶倒水的是什么?他,魔王弑天,甘愿成为她的契约兽。“女人,你是我的,没有我的允许,你休想离开我”他,莫云国第二个皇子,莫青天,甘愿为她遮风挡雨。“雨儿,我愿为你撑起一片天地,只求你不要离开我的视线。”他,无极宗少宗主,无悔,只愿一世跟随,“小雨,我愿一世跟随你,做你的小跟班”契约,升级,练武,炼器,炼药,我样样不落。且看我柳小雨翻手云覆手雨,打遍天下无敌手,坑遍天下所有人。
  • 天山牧场

    天山牧场

    PS:老水新书,《重生之正义化身》开篇了,非常有趣的一本书,乡亲们可以前去瞅瞅。简介:徐晓宇是美国内华达大学的留学生,家里公司的破产,让他从富二代一夜间变成了穷二代,同时势利的女友也弃他而去。 好在幸运之神在这个时候眷顾了他,他获得了神秘的空间,于是他租了块地,依托神奇的医术,神奇的身手,神奇的厨艺,开始他天山牧场圈地之旅的同时,使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美利坚……
  • 魔兽之逐风者的故事

    魔兽之逐风者的故事

    一段无法遗忘的记忆,魔兽,永恒的传奇,那些年一起经历过的,发生过的,骚年们YY过的,只为我们的青春年华,风之界的兴衰,探索神秘的万神殿,这里是与众不同的魔兽世界,逐风者将带给你非同凡响的感觉,感悟人生,体验激情,坐看风清与云淡,笑叹离合与悲欢,一起来见证与逐风者不得地说的故事!
  • 深闺记事

    深闺记事

    四岁,她与母亲被关在尼姑庵,造就她豁达阔朗的心性。九岁,母逝,她重回宅门里。上有绵里藏针的婶娘,下有张扬跋扈的堂妹。她练就遇鬼杀鬼魔性。十二岁议亲,一边是被称为温如玉公子的竹马,名门贵戚,一朝若嫁入,风光无限。只是堂妹虎视眈眈,温家不温不火。另一边亦是高门大家的承嗣,端正君子,若为他家妇,荣华一生。只是她听说了姜家大妇的传闻。历来姜家大妇都郁郁而终,助夫君理后院,但不得夫君喜爱,子女不亲近……不论是风光还是荣华,都是险中求。行走宅门中,便摆脱不了这恩怨痴缠,罢了,且与他走一朝便是……此生如瓷,炼不出洁白莹润的品性,便出不得这焚骨销金的窑炉!
  • 极品特种兵

    极品特种兵

    新书《极品清纯总裁》正式发布!身为训练营第一兵王,李逍遥闯入花都,纵横逍遥!清纯校花、可爱萝莉、霸气御姐围绕左右;痴情学妹、暧昧情人、王室公主应接不暇!建势力、掌江湖、控金融且看他如何搅动乾坤,登顶强者巅峰,将众多美女一一征服!新书《极品清纯总裁》正式发布!清纯版简介:十八岁那年,李逍遥接手第一个任务,那一年,他遇见了温柔善良的王小柔。十年后,他们跨越大洋,于天涯海角再度重相逢。
  • 别为小事生气

    别为小事生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一点宽容会让别人感动一生,一点爱意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与鼓励的话语会让别人幸福一生。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以理智和豁达去化解矛盾,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理解。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我们将赢得美好的人生。